第十章 老舍

合集下载

2017年春季学期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单元 课外拓展 老舍简介

2017年春季学期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单元 课外拓展 老舍简介

老舍老舍(1899/2/3—1966/8/24)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满族人。

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

母亲也是旗人,靠替人家洗衣裳做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过着清苦日子。

早年这一段穷旗人生活给他的一生打下了许多特殊的烙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的整个人生道路。

小学毕业后只念了半年中学,然后自己考上了完全免费的北京师范学校。

5年之后,1918年夏天,他以优秀的成绩毕业,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小学当校长。

由于治校成绩显着,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北京一中教语文,并在北京教育会、北京地方服务团工作。

在此期间,他热衷于社会服务事业,同时还在英文夜校和燕京大学补习英文。

1924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

在英期间开始文学创作。

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说月报》杂志连载,立刻以其现实主义笔力、忧国忧民的主题思想、独特的幽默风格和地道的北京口语震动文坛。

以后两年,又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赵子曰》和《二马》。

这些组品成为最早出现的新文学长篇创作成果的一部分,尊定了老舍作为新文学开拓者之一的地位。

1930年老舍途径新加坡回国,先后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授。

这个时期创作了《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等长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中篇小说,《微神》等短篇小说。

《骆驼祥子》是一部描写一位人力车夫3次买车3次丢车的长篇作品。

作者通过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深刻批判了旧社会的罪恶。

这部作品以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

抗日战争爆发后,老舍只身从济南流亡到武汉、重庆,投身到抗日救国的时代洪流中。

他被选为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实际上就是“文协”的总管事和主要负责人。

在这个岗位上,他为文艺界的大团结和文艺的普及献出了他的全部精神和力量,受到爱国文艺家一致的推崇和尊敬。

骆驼祥子第十章好词好句摘抄及感悟大全

骆驼祥子第十章好词好句摘抄及感悟大全

骆驼祥子第十章好词好句摘抄及感悟大全《骆驼祥子》第十章好词好句摘抄及感悟大全《骆驼祥子》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主人公祥子的生活经历,反映了旧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

在第十章中,祥子经历了很多挫折,但仍然顽强地生活着。

以下是本章中的好词好句摘抄及感悟。

好词好句摘抄:1.“他似乎觉得这个冬天格外冷,冷得他的心都结了冰。

”2.“祥子低着头,一步一步地走,仿佛脚下是滚烫的炭火。

”3.“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忧郁,像一片荒凉的沙漠。

”4.“生活就像这碗苦药,你得一口一口地喝下去。

”5.“祥子觉得自己的心像一颗熟透的果子,已经被命运的手捏得稀巴烂。

”感悟:1.生活的艰辛:在第十章中,祥子面临着生活的重重压力,但他从未放弃。

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旧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以及他们在困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

2.命运的无常:祥子虽然努力工作,但命运却一次次地捉弄他。

这让我们反思命运的无常,以及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3.人性的光辉:在艰苦的环境中,祥子仍然保持着善良和正直。

这种光辉的人性让我们感动,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

4.坚强的意志:面对生活的苦难,祥子展现出了坚强的意志。

这种意志力是我们克服困难、追求成功的重要保障。

5.社会的现实:在第十章中,祥子所处的社会环境充满了黑暗和残酷。

这让我们更加认识到社会现实的严峻,以及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信念。

总结:《骆驼祥子》第十章通过祥子的遭遇,展示了旧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生活的压力,还能体会到人性的光辉和坚强的意志。

第十章 老舍

第十章 老舍


1924年,老舍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授汉语 和中国文学。自1925年起,陆续写了3部长篇小说: 《老张的哲学》、《赵子曰》、 《二马》。 • 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1929年夏,绕道欧、 亚回国。 1930年7月起,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教。1934 年秋,改任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 他从30年代初起 ,开始写作短篇小说 ,作品收 入《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等。其中如 《柳家大院》、《上任》、《老字号》、《断魂枪》 诸篇,绰约多姿,精致完整,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二、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
• 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把“京味”与幽默 作为一种风格来理解与体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取材充分表现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包括风俗的描 写。 对北京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如“官样”的 体面、排场、气派和礼仪,追求懒散、谦和、温厚的 生活,等等。注意老舍在《四世同堂》等作品对“北 京文化”的批判所表现的情感上的矛盾以及“挽歌情 调”。 创造性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 带有北京市民文化烙印的幽默和趣味。
2.人物形象

祥子曾经是个正直、热爱生活的劳动者。小说一 开始,关于他的外貌的描写,关于他拉车的刻画,都 写得很有光彩,简直成了青春、健康和劳动的赞歌。 小说又以更多的篇幅,描绘祥子美好的内心世界。当 他在曹府拉车,不小心翻了车,车给碰坏了,主人也 给摔伤了;他引咎辞工,情愿把工钱退给主人作为赔 偿,表现出作为一个劳动者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在严 冬夜晚的小茶馆里,他给老马小马祖孙两代买羊肉包 充饥,又倾注着对于苦难的伙伴真诚的关切和深沉的 同情。这些段落,用朴实无华的笔墨,描写了祥子好 的品质。作家甚至用了奇特的比喻形容这个人物: “他仿佛就是在地狱里也能作个好鬼似的。”
1946年老舍在耶鲁大 学演讲后与曹禺(右) 合影。当时老舍对曹禺 说:“我喜欢耶鲁,这 儿中国人多,都说中国 话,真痛快!”

骆驼祥子十章读书笔记

骆驼祥子十章读书笔记

骆驼祥子十章读书笔记骆驼祥子第十章读书笔记骆驼祥子第十章,是这部小说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祥子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和挫折后,开始对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在这一章中,老舍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一个旧北平底层人民的苦难与挣扎,也呈现了祥子内心的转变和成长。

在这一章的开头,老舍通过祥子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旧北平的街景。

那些熟悉的天桥、鼓楼、白塔,是牌楼、街道、小巷,都是祥子每日奔波的场所。

然而,这里没有田园诗一般的快乐,只有烈日下、雨雪中祥子艰难的身影。

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祥子生活的艰辛,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底层人民的苦难。

祥子的形象在这一章中得到了深入的刻画。

他是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健壮的、伟大的人。

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一个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这样的描述,使得祥子的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也让读者对他的遭遇有了更深的同情和理解。

在祥子的生活中,异性的纠葛成为了另一条重要的线索。

与虎妞、小福子、夏太太等人的纠葛,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也展现了祥子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这些纠葛与主线拧成一股,不断推进情节的发展,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紧凑和有张力。

在第十章的结尾,祥子开始对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他开始意识到金钱的力量和社会的黑暗面。

这样的反思,不仅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笔,也让祥子的人物形象更加丰富和深刻。

总的来说,《骆驼祥子》第十章是一个情感与思想交织的章节。

它不仅展现了旧北平底层人民的苦难与挣扎,也呈现了祥子内心的转变和成长。

这一章的故事情节紧凑、情感丰富,让人读后难以忘怀。

骆驼祥子每章概括

骆驼祥子每章概括

骆驼祥子每章概括《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共二十章。

以下是对每章内容的概括:第一章:介绍了主人公祥子,他是一个勤劳、朴实的青年车夫,梦想着靠自己的努力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第二章:祥子攒够了钱,买了一辆新车,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他的车被军阀抢走了。

第三章:祥子在军队里做苦力,期间他趁乱牵走了三匹骆驼,逃出了军队。

第四章:祥子卖掉了骆驼,用这笔钱回到了北平,开始了新的生活。

第五章:祥子再次攒钱,准备买车,但这次的钱却被一个狡猾的人骗走了。

第六章:祥子遇到了虎妞,一个富有的女人,她对祥子产生了兴趣。

第七章:祥子为了躲避虎妞的追求,离开了北平,去了别的地方。

第八章:祥子回到北平,发现虎妞已经怀孕,他被迫和虎妞结婚。

第九章:祥子和虎妞的生活并不幸福,他们的关系日益紧张。

第十章:虎妞生了一个女儿,但不久后就去世了,祥子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

第十一章:祥子决定离开北平,去寻找新的生活。

第十二章:祥子在一个小城市找到了工作,但他仍然怀念着过去的时光。

第十三章:祥子遇到了一个小女孩,他们成为了朋友,但这个小女孩最终也离他而去。

第十四章:祥子回到了北平,他发现这座城市已经变得陌生。

第十五章:祥子重新开始了拉车的生活,但他已经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

第十六章:祥子认识了一个叫小福子的女人,他们之间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

第十七章:祥子试图帮助小福子,但他的努力却以失败告终。

第十八章:祥子的生活越来越艰难,他开始失去信心。

第十九章:祥子得知小福子自杀的消息,他彻底绝望了。

第二十章:祥子变成了一个堕落的人,他放弃了对生活的希望,只求能够活下去。

以上就是《骆驼祥子》每章的内容概括,整部小说描绘了一个普通劳动人民在旧社会的悲惨命运,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

老舍PPT课件

老舍PPT课件

4、虎妞、刘四及其他人物
①虎妞——是一个复 杂的形象,引起读者 的感情也是复杂的。 具有性格主动性的女 性,在中国现代男性 叙事中被妖魔化是相 当普遍的现象虎妞性 格的复杂性。
虎妞大胆泼辣,有些心理变态,有剥 削阶段的不良品格;又有追求自身幸福的 合理愿望;
有时蔑视宗法道德,有时又屈从于礼俗人情, 是一个挣扎、周旋于不同社会层次与文化之间 的具有多向意义的悲剧性人物 。
3、抗战之后(1937——1949)
1939年开始写剧本 有: 《残雾》,
《国家至上》(与宋 之的合写)、《张自 忠》、《面子问题》、 《大地龙蛇》、《归 去来兮》、 《桃李 春风》
4、解放以后(1950——1966)
话剧:《方珍珠》、《龙须沟》《春华 秋实》《西望长安》、《茶馆》《红大 院》《女店员》、《全家福》、《宝 船》、《神拳》等。
(1)憨厚能干、坚韧好 强,以劳动为本分、 不愿过苟且偷生的生 活。
(2)个体劳动者的思想 印记(车与祥子==土 地与农民)小农意识、
狭隘的目光,个人奋 斗的思想
在批判现实的同时,老舍深刻地揭示 了“城与人”的关系,即城市文明病与 人性的冲突,对现代文明病源进行了探 索。
祥子为什么堕落?是腐败的环境、恶 劣的社会,毁灭了他的人性。
(二) 老舍创作的发展
1、英国时期 (1924——1929)
对国民的劣根性的探 索
《老张的哲学》 、 《赵子曰》 、 《二马》
2、山东时期(1930——1936)走向 成熟
代表作《骆驼祥子》 短篇中《月牙儿》、《断魂枪》目光移
向城市下层劳动人民及其不幸。
《月牙儿》用一个少女的自述展开情节, 语言比较优美,心理刻划十分细腻。 《猫城记》
②刘四:残忍霸道、 丧失人性的剥削者形 象,视金钱超过女儿, 不关心女儿的幸福。

骆驼祥子第十章的读书笔记

骆驼祥子第十章的读书笔记

骆驼祥子第十章的读书笔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民国时期北京胡同里一个骆驼车夫的生活遭遇和奋斗经历。

第十章是小说中的关键章节,讲述了祥子在世俗利益面前的艰难选择和内心挣扎。

本文将通过阅读对第十章进行深入分析和阐释,探讨其中所蕴含的主题和意义。

第十章是整部小说中最为触动人心的章节之一,祥子为了赚取更多的钱,购买了一跑车,并展开了扩大生意的计划。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得不与当地的黑帮交涉,甚至需要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来达到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祥子内心的善良和正直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他不得不在道德和利益之间做出选择。

在这个章节中,可以看到祥子的性格和命运的悲剧。

他是一个朴实善良的人,但在社会现实的压力下,不得不变得越来越现实和现代。

他的内心矛盾和挣扎反映了社会中许多普通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心理状态。

他的悲剧也是许多人的悲剧,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在这个章节中,作者巧妙地描绘了祥子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他不断地在道德和利益之间徘徊,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点。

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迷失了自我,不断地走向了更深的深渊。

这种情节的设计,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在这个章节中,作者还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呈现。

通过祥子这个普通人物的命运,作者揭示了民国时期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以及弱者在社会中的处境。

整个故事充满了对人性的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让人深思和感慨。

第十章是《骆驼祥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章节,它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社会现实的残酷。

通过对这个章节的深入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这个章节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情节的设计,更在于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使得整个作品更加丰富和有深度。

【2000字】【不足之处:本文中对于第十章的具体情节和细节描述不够充分,同时在分析和阐释方面有所欠缺。

中国现代文学 第十章 老舍

中国现代文学 第十章 老舍
第十章 老舍
老舍
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 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 我等。满族,北京人。出生于一 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 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 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 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1926年加 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 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 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 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 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 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 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 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
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在于他对文化批判与民 族性问题的格外关注,他的作品承受着对转型期中国文化尤其是俗 文化的冷静的审视,其中既有批判,又有依恋。而这一切又是通过 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风俗描写来达到的。他第一个把“乡 土”中国社会现代性变革过程中小市民阶层的命运、思想与心理描 写通过文学表现出来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老舍的作品注重文化, 铺写世态,如此真实而又有世俗品位,赢得了知识分子之外的众多 读者。北京文化孕育了老舍的创作,而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又是最 能体现北京文化的人文景观,甚至成为一种文化史的象征,一说到 北京文化,就不能不联想到老舍的文学世界。 [本章完] 返回目录
1946年老舍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建国不久应召回 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 等职。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 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 《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等,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 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 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 《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 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 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 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 宽广,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 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
老舍
要点与难点提示
一,主要创作 1, 20年代中后期《老张的哲学》,《二马》,《赵子 曰》; 2,30年代长篇《骆驼祥子》,《猫城记》,《离婚》, 《牛天赐传》,中篇《月牙儿》,短篇《断魂枪》,《柳 家大院》,《微神》; 3,40年代长篇《鼓书艺人》,《四世同堂》; 4, 解放后戏剧《龙须沟》,《茶馆》,《正红旗下》 (未完成).
重点与难点
六,简析几部小说 二马》 在英国完成三部小说的翘楚之作.以马则人, 1,《二马》:在英国完成三部小说的翘楚之作.以马则人,马威父子从北京到 伦敦生活轨迹为经,以中英两国国民性比较为纬,描写广阔复杂画面, 伦敦生活轨迹为经,以中英两国国民性比较为纬,描写广阔复杂画面,痛快 淋漓剥露国民劣根性的种种迂腐,落后,可笑, 淋漓剥露国民劣根性的种种迂腐,落后,可笑,以其深广的文化内涵和相当 成熟的艺术技巧,在新文学史上显示独特价值. 成熟的艺术技巧,在新文学史上显示独特价值. 离婚》 小说通过北平财政所以张大哥为代表的几个科员家庭风波的描写, 2,《离婚》:小说通过北平财政所以张大哥为代表的几个科员家庭风波的描写, 批判旧中国社会制度与由此形成的市民性格的文化系统. 批判旧中国社会制度与由此形成的市民性格的文化系统.标志着老舍小说创 作的核心内容--------批判市民性格,社会环境,思想渊源, --------批判市民性格 作的核心内容--------批判市民性格,社会环境,思想渊源,文化传统全面 彻底确立,幽默艺术趋于成熟. 彻底确立,幽默艺术趋于成熟. 月牙儿》 微神》 闪烁着老舍创作人性之美的作品. 2,《月牙儿》与《微神》:闪烁着老舍创作人性之美的作品.前者描写母女两 代被逼为娼的悲剧,后者是老舍唯一的一篇爱情小说. 代被逼为娼的悲剧,后者是老舍唯一的一篇爱情小说.它们是文学史较早的 诗化小说. 诗化小说. 断魂枪》 描写被人遗忘的拳师沙子龙没落的悲剧, 3,《断魂枪》:描写被人遗忘的拳师沙子龙没落的悲剧,是对旧中国黑暗社会 的批判否定,也是一曲无可奈何的挽歌. 的批判否定,也是一曲无可奈何的挽歌. 四世同堂》 原名《黄色风暴》 分为三部: 惶惑》《偷生》《饥荒》 》《偷生》《饥荒 4,《四世同堂》:原名《黄色风暴》,分为三部:《惶惑》《偷生》《饥荒》, 80万言 它是一部痛史,恨史,愤史,为我们提供了40 万言. 40年代沦陷区人民心 共80万言.它是一部痛史,恨史,愤史,为我们提供了40年代沦陷区人民心 态一面镜子,具有浓郁的文化反思色彩. 态一面镜子,具有浓郁的文化反思色彩.
重点与难点
五,《骆驼祥子》的人物与主题 1,纯朴农民与城市文明的冲突产生道德堕落与心灵腐 蚀."精神积极进取—不甘失败---自甘堕落"命运 三部曲.祥子的悲剧是强者沉沦的悲剧. 2,对小生产者个人奋斗的思想,性格悲剧进行深刻概 括,是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命运悲剧的集中展现, 真实勾勒一个不该毁灭者的灭亡的全过程. 3,蕴含一个不断向自我和人类内心探究的旅程结构. 4,比较斯丹达尔《红与黑》中于连形象.
பைடு நூலகம்
思考与练习
识记:老舍主要创作 市民世界 简答题: 1,老舍笔下市民世界有何特色? 2,简述老舍独特地位与价值. 3,《骆驼祥子》的人物和主题. 论述题:论述老舍作品的"京味"和幽默特 点.

重点与难点
四,京味与幽默 1,体现在取材上.聚集在北京生活的经验,提供丰富 多彩的北京风俗画卷,具有极高民俗学价值. 2,对北京文化沉痛批判以及挽歌情调相互交织,呈现 复杂审美特征. 3,对现实的不满的发泄,对自己的不满的自嘲,悲剧 与喜剧的渗透,讽刺与抒情的结合,获得"笑中有思" 艺术魅力. 4,纯熟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显口语,锤炼出精致之美, 成功把语言通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老舍是一位致 力于民族化与大众化的语言艺术大师.
重点与难点
三,市民世界 1,以文化分割人的世界,关注文化对人伦关系的影响,执着 描写"城与人",构筑一个广大的"市民世界",显示出老舍 百科全书式的知识. 2,活跃三类市民人物系列:老派市民,新派市民,正派市民. (1)老派市民如牛天赐,祁天佑,张大哥刻画最成功,最引人 注目的是他们的"哲学困境";(2)新派市民如丁约翰,祁 瑞丰,张天真,老舍采用漫画式描写;(3)正派市民如赵四, 小崔,赵景纯,是老舍笔下的理想市民,为了探索文化转型的 出路,表现思想的贫弱. 3,作品与人物贯穿批判,排拒资本主义文明的主题.
重点与难点
二,老舍创作的独特地位与价值
1,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格外关注.基本主题是反思,批判 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从独特的角度进行崭新透视,为国民性思 考首先找到一个迥异的参照系----将国民性解剖放置世界民族 之林进行比较. 2,既有批判又有眷恋的俗文化的冷静审视. 3,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描写.第一个把"乡土"中国 社会现代性变革中中小市民阶层的命运,思想,心理以文学表 现并获得巨大成功. 4,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最能体现北京文化的人文景观,具有文 化史象征. 5,京味小说源头,与茅盾,巴金共同构成现代长篇小说三大高 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