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年级上《难忘的泼水节》课文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赏析《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
每年的四月中旬,是傣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

这天,阳光明媚,人们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欢聚在广场上。

早上,老人们手持银碗,向大家祝福。

然后,年轻人拿起水盆,舀起清泉,开始互相泼水。

水花飞溅,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每个人都被泼得湿漉漉的,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中午,人们围坐在一起,享用美味的傣族菜肴。

饭后,还有精彩的舞蹈和歌声表演。

夜晚,篝火燃起,人们手拉手围成一圈,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这就是傣族的泼水节,一个充满欢乐和祝福的节日。

它让人们忘记了一年的辛劳,期待着新的一年带来更多的幸福和希望。

赏析:
《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傣族人民庆祝泼水节的热闹场景,展现了傣族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人们的快乐生活。

首先,课文通过具体的日期和天气描述,营造出节日的氛围。

阳光明媚的天气和鲜艳的民族服装,都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其次,课文详细描绘了泼水节的活动过程。

老人的祝福、年轻人的泼水、美食的享用、歌舞的表演以及篝火晚会,这些环节既有传统的仪式感,又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活力。

最后,课文通过人们对节日的热爱和期待,表达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尽管泼水节是一个让人湿漉漉的节日,但人们却乐在其中,因为这个节日代表着祝福和希望。

总的来说,《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主题,让读者感受到了傣族文化的魅力和人性的光辉,是一篇优秀的语文教材。

难忘的泼水节部编版二年级

难忘的泼水节部编版二年级

难忘的泼水节部编版二年级
《难忘的泼水节》
每年农历四月,是泼水节的时候。

在我们的小村庄里,泼水节是一个令人难忘的节日。

泼水节当天,我们全村的人都会欢聚一堂,穿着节日的衣服,手里拿着水枪和水桶,准备进行一场欢乐的水仗。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早早地就跑到了村庄的广场上,等待着泼水的时刻。

当鼓声响起的时候,大家立刻开始用水枪和水桶互相泼水。

我看到了我的爸爸妈妈,他们也加入了水仗,笑得很开心。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也玩得不亦乐乎,有的人用水枪射击,有的人用水桶浇水,水花四溅,整个广场都变成了水的海洋。

水仗进行了很长时间,当我们玩累了之后,我们就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美味的水果,一边互相分享着泼水的趣事。

这个泼水节真是太有趣了,我永远也忘不了这样欢乐的时刻。

泼水节不仅是一场水仗,更是一次全村人的团聚和欢乐。

每当我想起泼水节,就会感到无比幸福和快乐。

希望每年的泼水节都能带给我们无尽的快乐和回忆。

二年级上册课文难忘泼水节

二年级上册课文难忘泼水节

二年级上册课文难忘泼水节
《难忘泼水节》是我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泼水节的故事。

在故事里,小女孩小娟非常期待泼水节的到来。

她和爸爸妈妈一起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准备去参加泼水节的活动。

一到了活动现场,小娟看到了很多人都在用水枪、水桶等各种方式来庆祝泼水节。

小娟也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他们,和大家一起玩得很开心。

在泼水节的过程中,小娟遇到了许多有趣的人和事物,也学到了很多关于泼水节的文化知识。

最让她难忘的是,她在节日中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并且和她一起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这篇课文让我对泼水节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泼水节是一个让人无比开心的节日,也让人们感受到了彼此之间浓浓的情谊。

这是我永远难忘的一次泼水节,也是我在学校上课中最喜欢的一篇课文之一。

部编二年级上《难忘的泼水节》课文

部编二年级上《难忘的泼水节》课文

部编二年级上《难忘的泼水节》课文难忘的泼水节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开始泼水了。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傣族人们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

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们笑着,跳着,是那么开心。

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12 个生字,会写12 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记忆字形。

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理解生字词在文中的意思,并准确运用生词造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了解。

教法、学法:教法:“创设情境、媒体辅助法、范读法,引导点拨法”等。

学法:“讨论法、朗读法、勾画圈点法、自读自悟法”等。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释课题,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2.板书“泼水节”,解题。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难忘的泼水节》评课稿篇一孙老师的课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活泼幽默的课堂语言。

孙老师毫不吝啬表扬的语言,在善意的表扬和鼓励的教学语言中,我看到了一位亲和温柔的孙老师,看到了一位尽可能的把每一位小朋友都带到课堂情境中的孙老师,这样的老师怎能不让孩子们喜欢亲近呢?孙老师还抛弃了灌输式的说教,而是大量的采用了"读"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由读到悟到理解,润物细无声,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就采用了默读、齐度、指名读、自由读等多种朗读的形式。

不断创设情境,引导孩子们反复读,有感情的'读,在读中明理,在读中悟情。

例如,在教学"人们为了欢迎周总理做了哪些准备?"这块内容时,孙老师先让孩子们自己说一说,读一读。

再出示相应的图片,让同学们边看边读。

最后又用肢体动作来演示,孩子们不自觉的跟着老师一边做动作,一边读课文。

层层推进,不断引导,使得孩子们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到了傣族人民高兴,愉快的心情,感受到了泼水节热闹的气氛和场景。

孙老师的这节课秉承了新课改的理念,秀出了独特的风格。

值得学习、借鉴!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二一、学习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二、教学重点:识字三、教学难点:体会感悟总理与人民心连心四、课前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搜集查询泼水节资料,了解周总理生平,事迹。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六、教学时间:3月20日七、教学过程:一、导课: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

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泼水节。

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二、观察插图、初读感知1、图上画的是什么情景?2、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图上的内容?3、自读课文,思考感悟。

精编人教部编版2019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难忘的泼水节

精编人教部编版2019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难忘的泼水节
盛ɡ 碗
周国年作品,盗版必究!
zhù fú
祝福
周国年作品,盗版必究!
jiàn kān
健 康ɡ
周国年作品,盗版必究!
shòu
寿
周国年作品,盗版必究!
泼 度 敲 龙驶
容铺 盛 碗
踩 健
康寿
周国年作品,盗版必究!
读一读
泼水 民族 敲打 驶过 踩着 铺成 银碗 祝福 健康长寿
度过 笑容 盛满
周国年作品,盗版必究!
周国年作品,盗版必究!
畅想人民的祝福 有什么比总理的祝福更可贵呢? 傣族人民接受着这珍贵的祝福,一边欢
呼,一边泼水,深情祝福周总理,祝福他健 康长寿。
人们还会向总理祝福什么呢?
周国年作品,盗版必究!
结构梳理
难忘的泼水节
傣族人民
周总理
从四面八方赶来 身着傣族服装
边欢呼边泼水 祝福总理
同人们一起跳舞 向人们洒水祝福
幸福 难忘
周国年作品,盗版必究!
主旨概括
本文描写了1961年 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 过泼水节的情景,表现 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 连心的深厚情谊。
周国年作品,盗版必究!
音乐欣赏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周国年作品,盗版必究!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同桌互相交流各民族的传统节日。
周国年作品,盗版必究!
默读第五自然段: 周总理是怎样向人们泼水来表达
他真诚的祝福的呢?
周国年作品,盗版必究!
按课文内容填空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 端着)盛满清 水的银碗,一手( 拿着)柏树枝( 蘸了水 ), 向人们( 泼洒 ),为人们(祝福)。
周国年作品,盗版必究!
畅想周总理的祝福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周总理身穿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开始泼水了。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地拼读“我会认”中的生字,并能组词。

从“我会认”的生字中自由挑选2—3个生字组词并能说一句话。

2、给“我会写”的生字找朋友,尽量区分一些同音字,以免学生混淆。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图文结合,体会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快乐和幸福,感悟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揣摩人物内心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突出主题,点明重点。

(2分钟)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的小故事。

让我们一起说出故事的名字,生齐读课题。

(指导生读出温情的语气来)什么是泼水节呢?出示图片,师进行解说:当火红的凤凰花开放的时候,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难忘的泼水节 课文

难忘的泼水节 课文

难忘的泼水节课文
《难忘的泼水节》
去年的泼水节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每年的四月,我们都会在这个节日里庆祝泼水节。

这是一个古老的传统,也是我国最盛大的一个节日之一。

那一天,我和家人早早地来到了市中心,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到处都是色彩斑斓的衣服和笑容满面的人们。

我们手里拿着水枪、水球,准备好了和人们一起尽情地享受这个节日。

泼水节的传统就是用水彩或者互相泼水来祈求幸运和祝福。

人们也会在这一天表达爱意,传递友谊。

在热闹的场面中,我们和陌生人也会互相泼水,拉扯着对方,尽情忘我。

一小时过去了,我们全身湿透,满身都是五颜六色的水彩,仿佛是彩绘了一般。

这种快乐和狂欢也传染着每一个人,边跳舞边欢呼,边欢笑边互相泼水,真是个人人嬉戏了这么多次,都不会厌倦的欢乐节日。

泼水节的狂欢持续了一整天,夜幕降临的时候,我感到一阵疲惫,但是内心充满了满足和快乐。

这个泼水节不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友情。

这将是我永远难忘的一个美好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二年级上《难忘的泼水节》课文
难忘的泼水节
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 ,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开始泼水了。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傣族人们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

清清的水,泼呀,洒呀! 周总理和傣族人们笑着,跳着,是那么开心。

多么幸福啊,1961 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 年的泼水节。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12 个生字,会写12 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记忆字形。

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理解生字词在文中的意思,并准确运用生词造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
识,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了解。

教法、学法:教法:“创设情境、媒体辅助法、范读法,引导点拨
法”等。

学法:“讨论法、朗读法、勾画圈点法、自读自悟法”等。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释课题,导入新课。

1. 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 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2. 板书“泼水节”,解题。

师:每年清明节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

节日那天,傣家人身穿节日的盛装,敲着象脚鼓,划着龙船来到聚集地。

他们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

手拿着柏树枝沾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大家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4. 补齐课题--- “难忘的泼水节” ,齐读课题。

今天,课文中描述的泼水节,却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怀的泼水节。

它到底特殊在哪儿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 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难
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 指名读。

(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如果没有读准,可以站起来给他纠正)
3. 再读思考:
(1) 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 在带有生字的下面做记号。

4. 检查初读情况。

5.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学习第1、2 自然段。

1. 默读第1 自然段,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凤凰花是什么颜色
的?( 重点理解:理解“火红火红” “一年一度” )
2. 指名读第2 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段告诉了我们?
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用“因为⋯⋯所以⋯⋯”说
一说原因
( 二) 学习课文3 自然段。

1. 带着问题读第三自然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画出有关语句。

(1) 句子1: 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
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展示象脚鼓图片。

(2) 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
“鲜红的地毯”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这句中有一个比喻,生动形象。

(3) 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
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2. 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烈的场面读出来吗?
( 三) 看图,细读第四自然段。

1. 师: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 出示课本插图)谁来说说“今天”周总理穿的什么样的衣服。

周总理为什么要这样打扮呢?
2. 画出描写周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并反复读一读。

( 四) 读、议第五自然段。

(1) 男生读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女生读描写傣族人民泼水
的句子。

(2) 男生扮演周总理,女生扮演傣族人民,一边泼水一边祝愿,想想怎么说呢?
启发想象: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周总理把水泼到年轻人身上,祝愿——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
( 五) 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总结全文。

正因为1961 年的泼水节是跟敬爱的周总理一起度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令人难忘的” ,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读生字,齐读,点名读。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老师朗读,同学们闭上眼睛感悟课文中所写的画面,引导学生感受这个特别的中的氛围。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思考:(1) 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2) 为什么1961 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3) 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吧!
二、指导写字。

1. 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并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哪些字不容易写好。

2. 重点指导:“恩”上半部不是“田”泼”不要漏写最后
一笔“点” ; “凤”不要写成“风” ; “鲜”,鱼字旁的最后一笔是
“提” ; “寿”下边的“寸”要写小一些; “脚”三个部件的高矮不同。

3. 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自己写的字,大家互相评一评。

三、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
1. 指导学生自己组词填写,再统一交流。

2. 你还知道有哪些这样的多音字,给大家说说。

3. 鼓励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不仅仅是本课的
四、拓展交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情。

哪位同学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请给大家讲一讲。

(学生介绍,老师补充资料。


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

每年农历 6 月24日,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

他们白天进行斗牛、摔跤比赛,晚上有的在篝火边载歌载舞,有的则手举火把在田间奔跑、玩耍,十分热闹。

那达慕大会:每年七、八月份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最大的节日。

牧民们穿着盛装,骑上骏马,赶着牛羊,唱着牧歌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

蒙古族小伙子进行摔跤、赛马、射箭比赛,而其他人则在一旁随着琴声边唱边跳,快乐极了。

五、布置作业。

1.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 想想在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祝贺语,并举一两个例子。

板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周总理共渡泼水节祝福傣族人民(幸福、难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