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知识考点(14)

合集下载

2018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真题25道及解析

2018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真题25道及解析

2018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真题25道及解析七颗牙学堂盘点在近几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病例分析部分中出现频次较高的真题,邀请七颗牙学堂名师作答并解析,然后分享给各位考友,希望给大家的口腔执业医师考试通关带来帮助!七颗牙学堂衷心祝愿考生们都能顺利通关考试,拿到梦寐以求的执业医师证书。

温馨提醒各位考友,七颗牙学堂《口腔执业医师历年考点解析4000题》《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历年考点解析3000题》已经由郑州大学出版社印制完成,有需要的考友可以登录七颗牙学堂官网或者电联我们。

同时,七颗牙学堂真题题库已经全面上线,想要练习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真题的学员请登录官网购买学习。

1.义齿修复前骨尖修整的最佳时机是拔牙后A.2周左右B.4周左右C.8周左右D.10周左右E.12周左右【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牙齿拔除后由于骨质的吸收不均,常可形成骨尖或骨突。

若经过一段时间后仍不消退,且有压痛,或有明显倒凹,妨碍义齿摘戴时,应进行牙槽骨修整,一般在拔牙后1个月左右修整较好。

2.开口度是指患者最大开口时A.上下唇之间的距离B.上下中切牙切缘之间的距离C.上下中切牙龈缘之间的距离D.上中切牙切缘至颏底的距离E.鼻底至颏底的距离【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开口度及开口型:开口度是指患者大张口时,上下中切牙切缘之间的距离。

可用双脚规或游标尺测量。

正常人的开口度为 3.7~4.5cm,低于该值表明有张口受限。

3.修复前口腔的一般处理有A.处理急性症状B.保证良好的口腔卫生C.拆除不良修复体D.治疗和控制龋病及牙周病E.以上都对【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修复前口腔的一般处理有、处理急性症状、保证良好的口腔卫生、拆除不良修复体、治疗和控制龋病及牙周病都属于之前处理的内容。

4.金属全冠戴用2天后,咀嚼时修复牙出现咬(牙合)痛,检查有明显叩痛,其原因为A.牙髓炎B.牙周炎C.咬(牙合)时有早接触点D.牙龈炎E.接触点过松【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咬(牙合)时有早接触,会使该牙承受较大的咬(牙合)力,形成(牙合)创伤,因此会有咬(牙合)痛。

口腔助理专业知识点总结

口腔助理专业知识点总结

口腔助理专业知识点总结一、口腔医学基础知识1. 口腔解剖学:口腔助理需要熟悉口腔组织结构、牙齿结构和解剖学知识,了解不同牙齿的形态和名称,掌握口腔内各个部位的位置和结构。

2. 口腔生理学:了解口腔内各种功能组织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点,如唾液腺的分泌功能、牙齿的咀嚼功能等。

3. 口腔病理学:了解口腔疾病的病因、病理过程和病理变化,学习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二、口腔医学器械和设备1. 口腔诊断设备:口腔助理需要掌握口腔X光摄影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学习如何进行口腔X光检查,并了解数字化口腔影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口腔治疗设备:口腔助理需要了解口腔治疗设备的种类和用途,如牙科椅、牙科护理设备等,以及这些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

三、口腔卫生知识1. 口腔保健知识:口腔助理需要了解口腔保健的基本知识,包括口腔卫生的重要性、正确的刷牙和使用牙线等方法,以及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2. 口腔疾病预防:学习口腔疾病的预防方法,如牙齿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定期口腔健康检查等。

四、口腔疾病诊断和治疗1. 口腔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口腔助理需要了解常见口腔疾病的临床症状和表现,能够进行初步疾病鉴别诊断,帮助医生进行口腔疾病的诊断。

2. 口腔疾病的治疗方法:学习口腔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包括常见的牙周疾病的治疗、龋齿的治疗、牙周手术的操作要点等。

五、口腔医学伦理和法规1. 口腔医学伦理:口腔助理需要了解口腔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遵守医疗保密制度、尊重患者隐私等。

2. 口腔医学法规:学习口腔医学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了解医疗临床实践的规范和要求。

六、口腔医学信息技术1. 口腔医学信息化:学习口腔医学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了解数字化口腔影像的获取、处理和存储方法,熟悉口腔医学常用的信息处理软件和设备。

七、口腔医学护理1. 口腔护理技术:学习口腔助理的护理技术,如口腔清洁和消毒、患者口腔护理指导等。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必考知识点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必考知识点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必考知识点
1.口腔解剖学:了解口腔的整体结构,包括牙齿、牙龈、舌头、颌骨等。

理解口腔各部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生理功能。

2.牙科材料学:熟悉常见的牙科材料,包括填充材料、修复材料、固位材料等。

了解它们的特性、用途和操作方法。

3.牙周病学:掌握牙周病的病因、病理、预防和治疗方法。

理解牙周袋的形成原因和临床意义。

4.口腔病理学:了解常见的口腔疾病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掌握口腔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5.口腔内科学:熟悉口腔内科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了解常见的口腔感染和口腔黏膜病变。

6.口腔外科学:了解牙齿拔除、囊肿切除、牙槽骨切割等常见口腔外科手术的操作技巧和禁忌症。

熟悉口腔外科后处理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7.口腔影像学:掌握常用的口腔影像学技术,包括X线片、牙周组织影像、颅底摄影等。

了解口腔影像学在口腔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8.牙体牙髓病学:了解龋病和牙髓炎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掌握根管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技巧。

9.正畸学:了解牙齿错颌畸形的分类、病因和诊断方法。

熟悉常见的正畸治疗方法和固定矫治器的使用。

10.口腔医学伦理学:了解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熟悉医患沟通、患者隐私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

以上是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必考的一些知识点,考生需要全面掌握,并在实践中运用。

助理医师的角色是协助医生进行口腔诊疗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口腔医疗服务。

2018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知识考点(1)

2018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知识考点(1)

目录实践技能考试大纲概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考站无菌操作、口腔检查与职业素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无菌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部分口腔检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考站基本操作技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口腔基本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刷牙指导(改良Bass刷牙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窝沟封闭.........................................................................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口腔局部麻醉.................................................................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G.V.BlackⅡ类洞制备术(磨牙邻牙合面洞)...................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磨牙开髓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常见考点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常见考点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常见考点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是指在口腔诊疗中起协助医生工作的助理人员,负责协助医生进行常见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为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以下是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常见考点的详细介绍。

一、口腔解剖学1. 口腔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牙齿、牙骨膜、牙周组织、唾液腺等;2. 牙齿的种类及其特征:包括前牙、后牙、切牙、磨牙等;3. 牙齿发育过程及异常:包括乳牙、恒牙发育过程,以及牙齿萌出和拔除的时机等;4. 口腔黏膜的结构和功能:包括颊粘膜、舌粘膜、唇粘膜等;5. 牙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牙龈、牙槽骨、根膜等;6. 颌骨的结构和功能:包括上颌骨和下颌骨的特征。

二、口腔病理学1. 口腔常见疾病的病理过程和变化:包括龋病、牙髓炎、牙周病、颌面肿瘤等;2. 口腔病变的分类和特征:包括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等;3. 口腔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如细菌感染、炎症反应等;4. 口腔病理学实验室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组织学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

三、口腔内科学1. 口腔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包括龋病、牙周病、口腔溃疡等;2. 口腔内科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3. 牙髓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牙髓炎、牙髓坏死等;4. 口腔颌面疼痛的诊断和处理:如颌面肌痛、颞下颌关节疼痛等;5. 口腔黏膜病的诊断和治疗:如口腔溃疡病、白斑等。

四、口腔外科学1. 牙齿拔除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包括因牙齿龋坏、牙周病等引起的拔牙需求;2. 牙齿拔除的技术和操作要点:包括确保牙槽窝完整、控制出血等;3. 牙齿拔除的并发症及预防和处理方法:如出血、感染、牙槽窦穿孔等;4. 牙周病手术治疗的指征和方法:如牙周病激光治疗、牙周病根刮治术等;五、口腔修复学1. 口腔修复的适应症和选择治疗方法:包括修复龋齿、修复缺牙等;2. 口腔修复材料的选择和应用:如纯钛、钴铬合金、陶瓷等;3. 口腔修复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如牙体牙髓治疗、全冠修复等;4. 口腔修复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如修复体脱落、破损等。

2018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知识考点(5)

2018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知识考点(5)

第二部分口腔检查一、口腔检查概述每一个口腔疾病患者均要接受医师的口腔检查,它对诊断口腔疾病必不可少。

只有熟练掌握了口腔检查基本方法的人才有资格从事口腔临床医疗工作,所以在临床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核中,考查口腔检查基本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就成了重要的内容。

(一)口腔检查的准备1.检查器械的准备:所有器械均应经高温高压灭菌消毒。

口腔检查常用器械包括口镜、探针、镊子,有些特殊检查还需要专门的器械和仪器,如叩诊检查需要的叩诊器械,测试牙髓活力需要冰棍、牙胶棒、牙髓电活力测定仪等。

2.口腔准备检查前调节好口腔科综合治疗台的椅位和灯光,保证光线充足和良好的视野。

调整灯光时注意将灯光逐渐上移至口腔,应将光线集中照射口腔,避免直射患者眼部。

充分暴露患者口腔患牙或病患处以便顺利完成口腔检查。

3.患者准备在不影响检查的情况下应尽量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并指导他们在不便说话的情况下如何表示不适。

口腔检查时患者口腔应清洁。

如患者口内软垢或牙石过多,可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含漱或擦洗口腔,可以要求患者刷牙或洁净后再行口腔检查。

4.医师准备:穿白大衣,戴口罩帽子,剪指甲,洗手。

调整好光源,戴手套。

5.椅位准备:上颌时,患者的上颌平面与地面约成45°~90°高度与医生肘部平齐;下颌时;下颌牙平面与地面基本平面6.口腔检查表的阅读和使用:首先认真阅读检查表后附录的填写说明,然后按照填表顺序进行检查和记录。

牙体情况的记录按照牙体表现的异常情况将对应的代表数字填入牙位对应的方格内,如发现左上第一前磨牙釉质发育不全,则在相应的牙位对应格内填入数字6(牙发育不全);如有充填体并有龋,则填入3;如无异常,则填入0;牙龈出血、牙石和根尖部扪痛检查情况按照有、无在相应方格内填入:1(有)、0(无)。

而松动度和叩痛按照规定的记录方法进行填写:松动度(0度、I度、Ⅱ度、Ⅲ度),叩痛(-、±、+、++、+++)。

如考官指定区段,则可以进行指定区段的检查和记录。

2018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知识考点(28)

2018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知识考点(28)

(1)切牙孔:X线牙片上,在两个上颌中切牙的牙根之间或稍上方,可以找到椭圆形,有时如枣核形密度低的影像即为切牙孔。

有时因投照的角度或水平不同,切牙孔可重叠于一侧中切牙的牙根尖处,容易误诊为根尖周病变。

此时重要的鉴别点是观察该处的牙周膜和骨硬板是否完整。

(2)腭中缝:X线牙片上,腭中缝位于两个上颌中切牙深部牙根之间,由牙槽突顶向上,显现密度低的直线状影。

其两侧密度高的影像为上颌骨腭突的致密骨层。

儿童X线牙片的腭中缝显示的影像较成人为宽。

(3)鼻腔与鼻中隔:鼻腔应该位于上颌切牙牙根尖的上方,X线牙片如果拍到显示为对称性、半圆形的密度低影像,其中间被鼻中隔分开,显示一密度高的骨隔影像。

3.上颌后牙根尖片有关的正常颌骨结构X线表现特点。

上颌磨牙根尖片1.上颌窦;2.翼钩;3.上颌结节;4.颧骨(1)上颌窦:在投照上颌磨牙根尖片时,如果患者上颌窦较大或在投照时垂直角大,那么在X线牙片上常常会显示部分上颌窦的影像。

它位于牙根上方,为一低密度的影像区,正常者边缘为光滑的弧形,环绕着的密度高线状影像为上颌窦的致密骨层。

上颌窦的形态变异很大,常见的有:①向后扩展到上颌结节。

②向前延伸到尖牙区。

③窦底呈波浪形。

表现为窦底突入数个牙根的牙槽间隔之间,这样窦底显示为波浪状。

④窦底呈w形。

表现为窦底出现一、二条向上的致密线条状阴影,是上颌窦的分隔所致。

拍片时受垂直角的影响窦底的影像与牙根的影像常常重叠,给根尖周和上颌窦的疾病判断带来困难,要注意鉴别诊断。

鉴别的要点是注意牙周膜和骨硬板的连续性有否中断,以此判别牙根与上颌窦的关系。

(2)颧骨:如果患者颧骨较大或投照时的垂直角大,颧骨可出现在X线牙片的第一、二磨牙根尖上方或重叠在牙根上方,显示出一个近似三角形或半圆形、密度高的影像,应注意与埋伏牙鉴别。

若同时还有上颌窦显示时,颧骨的影像可与上颌窦影像重叠,容易误诊为含牙囊肿。

(3)喙突:在投照上颌第一、二磨牙的牙冠区时,如果患者开口较大或投照水平角向近中方向倾斜,那么X线牙片上常见一较牙齿密度稍低,由后伸向前方的三角形影像即为喙突。

2018年口腔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2018年口腔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2018年口腔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一、职业素养职业素质要体现在临床工作的相关环节。

(一)医德医风(二)沟通能力(三)人文关怀二、基本诊治技术(一)医院交叉感染控制在实施口腔检查、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体现无菌观念和防控医院交叉感染的意识,掌握基本方法。

1.洗手、戴手套2.口腔黏膜消毒(二)基本检查技能1.口腔一般检查,填写检查表2.牙髓温度测验3.牙周探针检查4.咬合关系检查5.颞下颌关系检查6.下颌下腺检查7.社区牙周(CPI)检查和记录(三)基本操作技能1.刷牙指导(改良Bass刷牙法)2.窝沟封闭术3.口腔局部麻醉术4.G.V.BlackⅡ类洞制备术(磨牙邻(牙合)面洞)5.磨牙开髓术6.龈上洁治术7.牙拔除术8.牙列印模制取9.磨牙铸造金属全冠的牙体预备(四)基本急救技术1.血压测量2.吸氧术3.人工呼吸4.胸外心脏按压(五)基本诊断技术和辅助检查结果判读1.牙髓活力温度测试2.X线检查(1)正常影像①根尖片②全口曲面体层片(2)口腔颌面部疾病的X线诊断①牙体硬组织疾病②根尖周病③牙周炎④阻生智牙(3)根管充填后根尖片3.实验室检查①血、尿、粪常规②血清电解质检查③血糖④血沉⑤肝功能⑥肾功能⑦乙型肝炎病毒免疫标志物三、临床综合思辨能力(一)病史采集根据主诉进行病史采集,包括现病史和有关病史,提出所考虑的可能疾病,体现鉴别诊断思路。

1.牙痛2.牙松动3.牙龈出血4.牙龈肥大5.牙龈肿痛6.口腔黏膜溃疡7.口腔黏膜及皮肤窦道和瘘管8.颌面部肿痛9.修复后疼痛(二)病例分析模拟口腔疾病的标准化病例,每个病例至少包括2种疾病。

病例分析包括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设计。

1.龋病2.牙髓病3.根尖周炎4.慢性龈炎5.慢性牙周炎6.侵袭性牙周炎7.牙周脓肿8.复发性口腔溃疡9.口腔念珠菌病10.牙外伤11.干槽症12.智牙冠周炎13.颌面部间隙感染14.口腔颌面部创伤15.牙体缺损16.牙列缺损17.牙列缺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注射标志:患者大张口时,可见磨牙后方,舌腭弓(前柱)之前,有一索条样黏膜皱襞,即翼下颌皱襞。

另在颊部有一由脂肪组织突起形成的三角形颊脂垫,其尖端正居翼下颌韧带中点而稍偏外处。

此二者即为注射的重要标志。

若遇颊脂垫尖不明显或磨牙缺失的患者,可在大张口时,以上下颌牙槽嵴相距的中点线上与翼下颌韧带外侧3~4mm的交点,作为注射标志
2.注射方法:嘱患者大张口,下牙平面与地面平行,将注射器放在对侧口角,即第一、第二前磨牙之间,与中线成45°。

注射针应高于下颌牙面1cm并与之平行。

按上述的刺人点标点进针2.5cm左右,可达下颌骨骨面的下牙槽神经沟。

回抽无血,即可注入麻药1~1.5ml。

约5分钟后,患者即感同侧下唇口角麻木、肿胀,探刺无痛
3.麻醉区域及效果:同侧下颌骨、下颌牙、牙周膜前磨牙至中切牙唇(颊)侧牙龈、黏骨膜及下唇部以下唇麻木为注射成功的主要标志
为了防止注射失败,在注射麻药之前,应注意观察下颌形态,考虑可能影响下颌孔位置的因素:
(1)下颌支的宽度愈大,下颌孔到升支前缘的距离愈大,进针深度应增加
(2)下颌骨弓愈宽,注射针尖应尽量往对侧的磨牙区后靠,即加大与中线所成的夹角角度,以使针头避开下颌骨内斜嵴的阻挡,容易准确地到达下颌孔
(3)下颌角的角度愈大,下颌孔的位置相应变高,注射时进针应适当加以调整
(五)舌神经阻滞麻醉
注射方法是在行下牙槽神经麻醉口内注射后,将注射针退出1cm,此时注射麻药0.5~1ml,即可麻醉舌神经,或在退针时,边退边注射麻醉药,直到针尖退至黏膜下为止
1.麻醉区域:同侧下颌舌侧牙龈、黏骨膜、口底黏膜及舌前2/3部分
2.麻醉效果:同侧舌有烧灼、肿胀、麻木感,尤以舌尖部更为明显,同时行下牙槽神经麻醉者,一般舌神经出现麻醉征象较下牙槽神经早
(六)颊(颊长)神经阻滞麻醉
注射标志和方法:由于行下牙槽神经麻醉的针刺点在翼下颌韧带中点外侧2~3mm处,此进针点周围正是颊神经分布的区域并接近颊神经干,所以可在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针尖退至肌层和黏膜下时注射麻醉药0.5~1ml,即能麻醉颊神经。

亦可以下颌磨牙面的水平线与下颌支前缘交界点的颊黏膜(大致在腮腺导管口下、后约1cm处)作为注射标志,进针后在黏膜下注射麻醉药0.5~1.5ml,还可以在要拔除磨牙的远中根颊侧黏膜转折处,行局部浸润麻醉。

四、G.V.BlackⅡ类洞制备术(磨牙邻牙合面洞)
牙体病损经手术切割形成特定形状的洞称为窝洞,这一过程称为窝洞制备,简称备洞。

窝洞内要求无病损及感染组织,填入充填材料后可恢复牙外形和功能。

本节所述的窝洞制备是指用于银汞合金充填的磨牙邻牙合复面洞(双面洞),根据G.V.Black窝洞分类法,属于经典的Ⅱ类洞
一、窝洞制备的基本原则
术者在制备窝洞时应具备牙齿和充填材料的相关生物学知识和力学知识,必须遵循其原则进行操作,以使制备完成的窝洞消除了原有的感染,尽可能预防继发的感染,保存牙髓的正常生活状态,并为充填后牙能够承受正常的咀嚼压力提供必要的条件
(一)生物学原则
1.彻底清创,消除细菌感染:去净病变组织,适当进行预防性扩展。

用完整离体牙制备
标准洞形的过程中,更注重对后者的考察,包括扩展洞缘附近的深窝沟和可疑龋坏,邻面扩展至外展隙自洁区
2.保存牙髓,维护髓腔完整封闭状态:在洞形设计时应根据髓腔解剖形态避让髓角和髓室,如:牙合面洞的膨大部分应设计在窝沟处而非与髓角相对应的牙尖部位;邻牙合面洞制备鸠尾时应设计成台阶。

在牙钻切割牙体组织时会因产热刺激牙髓组织,转速快、持续钻磨时间长、压力大则产热高。

因此,在备洞过程中应选择锋利器械,高速涡轮应伴随喷水冷却,切割牙时应间断点磨,不要持续施压
3.尽量保存健康牙体组织:在窝洞制备时,为了使所充填的材料不脱落且能够承担一定压力,有时要切割掉一部分健康牙体组织,此时应特别小心谨慎,合理设计,避让开坚固的牙尖、嵴,努力使切割量减少到最少。

(二)力学原则
充填体依赖机械固位的原理保留在窝洞内,同时还要能够抵抗咀嚼压力。

因此,窝洞的洞形应该兼顾固位形态和抗力形态
1.窝洞的固位形指可使充填体在承受咬合力时不松动、不移位、不脱落的形状。

制备磨牙邻牙合复面洞常用的固位形有:
(1)侧壁固位:利用洞壁和充填体之间的摩擦力固位,是最基本的固位形。

要求窝洞具有一定的深度,各个侧壁互相平行。

底平、壁直、点线角清楚而圆钝的盒状洞形是体现侧壁固位的典型窝洞形状,用以防止充填体的翘动和脱落
(2)梯形固位:是邻牙合复面洞的邻面部分最常用的固位形。

将牙齿的邻面部分制成梯形,边缘嵴处洞口为上底,较短,龈阶为下底,较长。

梯形洞增大了充填体与洞壁的接触面积并形成倒凹,防止充填体牙合向脱位
(3)鸠尾固位:是邻牙合复面洞的牙合面部分常用的一种固位形,外形似鸠尾。

由缩窄的峡部和膨大的尾部形成扣锁作用,用以防止充填体水平向脱位。

制作鸠尾榫时,要将其放在窝沟处,形态应依据牙合面解剖而设计,大小与邻面洞口宽度相适应。

峡部放在颊舌牙尖之间,宽度一般为两牙尖距离的1/4~1/3,峡与邻面边缘嵴洞口宽度的适宜比例为l/2~2/3,过窄,充填体容易折断;太宽,则会磨除较多牙体组织,还会减弱或丧失扣锁固位的功能。

另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峡部与邻牙合面台阶的位置关系,峡部应位于台阶轴髓线角的牙中线一侧,不能使峡部与轴髓线角处于同一垂直平面上,以免此处应力过于集中,造成充填体自峡部折断。

膨大的尾部放在牙合面窝内,只要比峡部宽、能够起到扣锁作用即可。

2.窝洞的抗力:指可使充填体和剩余牙体组织在承受正常咬合力时不致折裂的形状。

窝洞的良好抗力形应体现在以下方面:
(1)釉质下方需有牙本质支持,以防折裂。

备洞过程中应去除无基悬釉,降低或磨除薄壁弱尖
(2)均匀分布应力,尽量避免应力集中的产生。

应使咬合着力点落在充填体或牙体组织上,勿落在洞缘线上,以防充填体边缘崩损、折裂;洞缘线要圆缓,尽可能与边缘嵴、横(斜)嵴平行,转折处勿形成锐角;在盒形洞中,点线角既要清楚,又要圆钝,邻牙合面台阶构成的轴髓线角更不能尖锐,以免产生刀割效应
(3)将洞形制成具有一定深度的盒状,底平,壁直,点线角清楚,以保证充填体具有足够厚度抵抗咀嚼压力。

窝洞的不同部位所要求的深度并不相同,牙合面承受牙合力大,洞深一般要求为1.5~2.0mm;邻面洞承受的牙合力较小且牙体组织较薄,洞深要求为1.0~1.5mm,龈壁应与牙长轴垂直,宽度不小于 1.0mm;一般要求洞底和洞壁位于釉牙本质界下0.5~1.0mm的牙本质上。

洞深与充填体的强度成正比,但与牙齿的抗折力成反比,故应使窝洞的深度限定在保证充填体承受正常牙合力的最小范围内。

二、常用器械
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