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初中地理极地地区复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0-2021初中地理极地地区精选含答案

2020-2021初中地理极地地区精选含答案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玉溪)有“南极主人”之称的动物是()A. 企鹅B. 海狮C. 北极熊D. 海象【答案】A【解析】【分析】企鹅能在地球上气候最寒冷,环境最恶劣的地方生存至今并繁衍后代,它们成为南极冰雪大陆上的真正主人,它们共同的特征是,温文尔雅,绅士风度十足,“训练”有素,既能直立行走,又能在冰盖上匍匐爬行,还有游泳冠军之美称,南极企鹅被喻为南极的象征。

故选:A【点评】依据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来解答此题。

2.2018年2月,经过20多天连续施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7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

选址为图中难言岛(恩科斯堡岛)。

(1)难言岛大致经纬度位置正确的是()A. 164°E,75°SB. 164°W,75°SC. 136°W,80°SD. 136°E,80°S (2)难言岛位于长城站的()A. 西南方B. 东南方C. 东北方D. 西北方(3)难言岛与中山站相比较,说法正确的是()A. 纬度更高,白昼更短B. 距离日界线更近C. 没有极昼极夜现象D. 淡水资源短缺【答案】(1)A(2)A(3)B【解析】【分析】(1)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为东,难言岛的位置在本初子午线顺时针方向160多度,所以选A。

(2)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为东,难言岛位于长城站逆时针方向,所以偏向,又因为比长城站更靠近南极点,所以又偏南,故而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

(3)从图中可以看出,难言岛更靠近180度经线,该线与日界线基本一致。

奠基时间为南半球的夏季,越向南白昼时间越长。

南极洲地区大多数地方为冰层覆盖,淡水资源极为丰富。

【点评】目前,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站,1985年2月14日在南极洲乔治王岛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

1989年2月26日,建立中山站。

长城站在中山站的西北方,中山站在长城站的东南方。

初中地理极地地区复习题(含答案)

初中地理极地地区复习题(含答案)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青岛)读图“南极地区图”,回答下题。

(1)A点的坐标是()A. 70°N,30°WB. 70°S,30°WC. 70°N,30°ED. 70°S,30°E (2)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面向中山站,他面向的是()A. 南方B. 西方C. 东方D. 北方【答案】(1)D(2)D【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提示可知为南极地区,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结合图示得知:A点的经纬度是(70°S,30°E)。

故选:D(2)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只有一个方向,就是正北,所以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那么他的前后左右均是北。

根据题意。

故选:D【点评】(1)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该题考查利用经纬网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关键是利用读图要领确定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

(2)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本题考查了地图上的方向以及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牢记知识点,并能熟练应用。

2.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北冰洋变暖,北极航线日益显露出巨大的航运价值。

2017年7月中俄领导人正式提出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

下图为竖版世界地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A.15°E,23.5°NB.45°W,23.5°SC.15°E,23.5°SD.45°W,23.5°N(2)沿“冰上丝绸之路”从上海出发至鹿特丹,依次经过的大洋是()A.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B.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C.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D.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3)8月,某航线探测队正在北冰洋沿岸考察,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A.白昼时间很长B.白熊在海冰上觅食C.大群的企鹅在游泳D.因纽特人正在捕鱼【答案】(1)A(2)D(3)C【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经纬网图判读、世界海陆分布、北极地区地理概况。

中考地理总复习《极地地区》专项测试卷及答案

中考地理总复习《极地地区》专项测试卷及答案

中考地理总复习《极地地区》专项测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023·广东省模拟)北极熊主要活动于北冰洋附近的浮冰海域,以浮冰为平台捕食海豹。

位于加拿大北部哈得孙湾海域的丘吉尔港被誉为“北极熊之都”,每年都会有千余只北极熊在此聚集并等待哈得孙湾结冰后向北迁徙。

下图分别为“北极附近区域北极熊活动范围示意图”和“丘吉尔港气候资料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丘吉尔港有利于北极熊生存的条件是()①哈得孙湾结冰期长②气候温暖湿润③海湾内多海豹④有极昼极夜现象A.②④B.③④C.①③D.①②2.一年中,丘吉尔港最适合观赏北极熊的时段是()A.2—3月B.4—5月C.7—8月D.10—11月(2023·揭阳榕城一模)如图为“南极地区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分别示意()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4.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更为寒冷,原因是南极地区()①以陆地为主且海拔高②纬度比北极地区低③大部分陆地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④风暴更多,风力更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023·江门台山一模)2022年10月26日和10月31日,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255名队员分两批搭乘“雪龙2”船、“雪龙”船从上海出发,共同执行南极科学考察任务,2023年4月上旬返回国内。

本次南极科学考察围绕南大洋重点海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据此完成5~6题。

5.本次科学考察过程中,考察队员利用“雪鹰601”固定翼飞机,开展对伊丽莎白公主地等区域的冰下地形探测,飞机降落时可能遇到()A.极昼、强日照B.缺氧、暴雨C.酷寒、烈风D.极夜、沙尘暴6.多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的主要目的是()A.体验南极地区极端的气候特点B.开发世界独特的旅游观光资源C.开发南极地区丰富的淡水资源D.开展对特殊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2023·肇庆一模)随着智慧温室大棚在中国南极科考站的建立,科考队员能吃上亲手栽种的新鲜蔬菜,实现了“蔬菜自给”。

2020-2021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练习题

2020-2021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练习题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下列对南极地区开发利用的做法,正确的是()A. 建设居民点, 大量移民B. 赴南极地区旅游,生活垃圾随手丢弃C. 大量捕杀鲸鱼,丰富食物来源D. 各国加强合作,珍惜、保护南极环境2.读图,完成问题。

图1是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三个科学考察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每年11月~次年3月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B. 科考队从上海出发抵达昆仑站要经过4个温度带C. 直升飞机沿直线方向从长城站飞往中山站,方向是一直向东D. 科考船从长城站按顺时针绕南极大陆一周依次经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3.读下列极地地区示意图,完成问题。

下列有关图中三个地点的位置,说法正确的是()A. 长城站在东半球B. 昆仑站纬度最低C. 中山站在北半球D. 昆仑站在长城站的东南4.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南极洲无人定居的主要原因是()A. 自然资源缺乏B. 地震灾害频繁C. 地形崎岖不平D. 气候酷寒干燥5.北冰洋和南极洲的共同特点是()A. 跨经度最广B. 跨纬度最多C. 地势最高D. 地势最低平6.我国的南极科考队员发现,南极地区部分海冰融化,导致企鹅的栖息地正在减少.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__________这一全球性环境问题造成的.()A. 水土流失B. 荒漠化C. 全球气候变暖D. 大气污染7.有关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各大洲中跨纬度最广的大洲B. 是各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C. 周围直接濒临四大洋D. 全部位于南半球,东半球上8.寒带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的大部分地区,动物代表是()A. 马川鹿B. 海豹C. 企鹅D. 北极熊9.酷寒的南极大陆埋藏着丰富煤炭,最可能的原因是()A. 为了节约能源,人们将煤埋藏在这里B. 煤炭在寒冷的地方可以燃烧取暖C. 南极大陆虽然寒冷干燥,但森林仍然繁茂,形成了巨厚煤层D. 南极大陆某个时期处于温暖湿润地带,森林繁茂,形成了巨厚煤层10.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是中国首次以“双龙探极”模式组织实施南极考察,“雪龙”号和“雪龙2”号共同出征南极,揭开我国南极科考里程碑式的一页。

2020-2021初中地理试卷分类汇编极地地区(附答案)

2020-2021初中地理试卷分类汇编极地地区(附答案)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昭通)下面被称为“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的地区是()A. 北极地区B. 中东地区C. 南极地区D. 亚马孙地区【答案】C【解析】【分析】南极地区由于大部分被冰雪所覆盖,从而被称为“白色沙漠”,由于多狂风,被称为“风库”。

故选:C【点评】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2.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主要原因是()A. 暖季,浮冰消融,载重船舶能靠岸B. 寒季,海域封冻,施工车辆能通行C. 极昼,热量充足,河流解冻有淡水D. 极夜,常见极光,建站施工人照明【答案】 C【解析】【分析】解: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主要原因是此时南极地区是一年中的暖季,白昼时间长,气温是一年中最高的季节。

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

南极科学考察在12到2月最合适,南极属于暖季。

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

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3.下列特征不是描述南极的是()A. 世界屋脊B. 冰雪高原C. 风库D. 白色沙漠【答案】 A【解析】【分析】解:南极地区终年严寒,有“冰雪高原”、“风库”、“白色沙漠”之称;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位于亚洲的青藏高原;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

故答案为:A【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

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

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4.下图为“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极地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A.纬度位置低B.气候寒冷C.没有动物分布D.没有人类活动(2)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 )A.更加寒冷B.更有利于人类居住生活C.在最热的月份,冰雪更容易融化D.更适合发展海洋运输【答案】(1)B(2)A【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极地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气候寒冷,纬度位置高,有动物分布,两极地区都有人类活动,故答案为:B。

初中地理极地地区试题(附答案)

初中地理极地地区试题(附答案)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德州)中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10年12月5日顺利到达南极中山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此时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B. 此时正值南极地区的暖季C. 中山站在太平洋沿岸D. 中山站在长城站的西北方向【答案】B【解析】【分析】从图中看出,中山站位于印度洋沿岸,其在长城站的东南方向,12月5日为南极地区的暖季,此时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

故选:B【点评】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虽然降水稀少,但由于气温低,降水不易蒸发,长年积累,极地形成了厚厚的冰雪覆盖,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两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藏。

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南极地区则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

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需识记。

2.读“南极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A. 斑马B. 大象C. 企鹅D. 长颈鹿(2)无极昼极夜现象的科考站是()A. 长城站B. 中山站C. 泰山站D. 昆仑站(3)南极科考站的建站时间一般选择在北半球对应的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1)C(2)A(3)D【解析】【分析】(1)南极地区代表性的物种是企鹅;斑马、大象、长颈鹿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的物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结合题意。

故选C。

(2)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无极昼极夜现象,昆仑站、中山站和泰山站都位于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结合题意。

故选:A。

(3)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的冬季正值南半球的夏季,也就是南极的暖季,此时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白天时间长,气温高,利于科学考察;结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比较表:南极地区北极地区海陆状况中间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中间是北冰洋,周围是亚洲、欧洲、北美洲的陆地和岛屿气候状况气温低(冰雪高原)、降水少(白色沙漠)、风力大(风库)终年冰封代表动物企鹅北极熊亚哥、比利时布鲁塞尔、丹麦灵比和日本东京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事件视界望网远镜”的第一项重大成果——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第一张黑洞照片。

初中地理极地地区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地理极地地区练习题(含答案)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泰安)下列关于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南极地区全部是陆地,北极地区全部是海洋B. 极地地区资源丰富,是人类未来的资源宝库之一C. 极地地区环境恶劣,毫无科考价值,人们的到来纯粹为了自然探险D. 目前,极地地区不存在环境问题【答案】B【解析】【分析】A、南极地区主要是陆地,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B、极地地区资源丰富,是人类未来的资源宝库之一,叙述正确,符合题意;C、极地地区环境恶劣,有很大的科考价值,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D、目前,极地地区存在有环境问题,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点评】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等自然资源;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南极大陆上蕴藏有丰富的煤矿资源,还有丰富的铁矿、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本题考查两极地区的相关知识,熟记课本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2.2018年2月,经过20多天连续施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7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

选址为图中难言岛(恩科斯堡岛)。

(1)难言岛大致经纬度位置正确的是()A. 164°E,75°SB. 164°W,75°SC. 136°W,80°SD. 136°E,80°S (2)难言岛位于长城站的()A. 西南方B. 东南方C. 东北方D. 西北方(3)难言岛与中山站相比较,说法正确的是()A. 纬度更高,白昼更短B. 距离日界线更近C. 没有极昼极夜现象D. 淡水资源短缺【答案】(1)A(2)A(3)B【解析】【分析】(1)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为东,难言岛的位置在本初子午线顺时针方向160多度,所以选A。

(2)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为东,难言岛位于长城站逆时针方向,所以偏向,又因为比长城站更靠近南极点,所以又偏南,故而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

初中地理 极地地区专题练习(含答案)

初中地理 极地地区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东营)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于2011年11月3日从天津出发奔赴南极。

读图,判断下列有关南极地区及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的三个科学考察站均有极昼极夜现象B. 南极地区的典型动物是企鹅和北极熊C. 该地降水稀少,淡水资源贫乏D. 南极地区气候酷寒,多狂风【答案】D【解析】【分析】A、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三个考察站中长城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B、南极地区的典型动物是企鹅,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故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C、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故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D、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故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点评】我国在南极地区的考察站有长城站(在南极圈以北)、中山站、昆仑站;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多以冰川形式存在;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考察站、动物、淡水资源及其气候特点,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北京时间2018年1月31日晚发生了月全食现象,我国大部分地区居民欣赏到了美轮美奂的“蓝月亮”景观。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月食现象证明了()A.地球的大小B.地球自转方向C.地球的形状D.地球表面地貌(2)该季节()A.正值南极地区的极昼期B.地中海沿岸的游客正享受阳光沙滩C.正值印度半岛的多雨期D.撒哈拉沙漠的森林正一片葱绿茂盛【答案】(1)C(2)A【解析】【分析】(1)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月食现象能够说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故选C。

(2)该季节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正值南极地区的极昼期,地中海沿岸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正值冬季,冬季温和湿润,所以地中海沿岸的游客正享受阳光沙滩是错误的;印度也位于北半球,印度此时也是冬季,冬季干旱,故此时正值印度半岛的多雨期是错误的;撒哈拉沙漠没有森林,故选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黄山)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A. 3、4、5月B. 6、7、8月C. 9、10、11月D. 12、1、2月【答案】D【解析】【分析】我国在南极洲建有长城和中山两个科学考察站。

通常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为12月~次年2月,因为此时为该地区的暖季,又是极昼时期,便于科考。

故选:D【点评】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即12月~次年2月在北半球是冬季,而在南半球则是夏季。

此题考查的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此知识点。

2.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存储在两极地区,这说明()A. 两极地区气候酷寒B. 两极地区降水丰富C. 两极地区是降雪最丰富的地区D. 两极地区都是海拔最高的地区【答案】 A【解析】【分析】南北极地区全年严寒,没有什么降水,降雪,故BC错误,南极地区平均海拔最高,而北极不是,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

北极地区是一片浮冰覆盖的海洋——北冰洋,其周围是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部的永久冻土区。

气候寒冷,北极海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可达-40~-20℃,暖季也多在8℃以下。

3.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的房屋采用圆环形外表、蝶形结构和高架设计。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泰山站的房屋设计,主要是为了()A.防止风雪掩埋B.防御洪水灾害C.避免动物侵扰D.适应崎岖地形(2)下列科学研究,不属于南极科考队员科考项目的是()B.冰川考察C.气象监测D.天文观测【答案】(1)A(2)A【解析】【分析】(1)南极内陆冬季经常刮起8至10级大风,风吹起的积雪遇阻后会堆积,有可能将整个建筑掩埋.为了防止建筑的迎风面的飞雪堆积,泰山站采用架空离地的方式。

(2)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该地区无雨林植被。

【点评】(1)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以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

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为多。

(2)南北极地区是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圣地,是与全球环境变化、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命运休戚相关的最后疆土。

在全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20世纪中,已有40多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00多个科学考察站,对南极开展了多学科考察研究,有多项重大科学研究都是在南极取得突破性进展的。

目前我国南极科考站包括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新建的泰山站。

4.南极洲比北冰洋更加寒冷的原因中,说法正确的是()A. ①③B. ①②③④C. ①④D. ③④【答案】 B【解析】【分析】陆地与海洋水相比,比热容较小,升温与降温幅度都比较大;南极洲海拔高,气温也随着更低;且冰层面积广,反射更为强烈;而北冰洋有北大西洋暖流和众多河流注入,为其送去热量,且冰层之下海水也不断向表面传递热量。

【点评】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北极地区气候特征:北极地区绝大部分为大洋,因此气温不像南极那么寒冷,降水量比南极地区多,风速也远不及南极。

5.下列比较适合北冰洋通航的月份是是()A. 1月B. 2月C. 8月D. 12月【解析】【分析】1、2、12月气温低,北冰洋处于冰封状态,通航难度大。

8月为夏季,大量冰层融化,通航相对容易。

【点评】北冰洋位于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冬季全部结冰,每年的7,8,9三个月为北极的暖季,冰川融化。

6.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北冰洋变暖,北极航线日益显露出巨大的航运价值。

2017年7月中俄领导人正式提出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

下图为竖版世界地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A.15°E,23.5°NB.45°W,23.5°SC.15°E,23.5°SD.45°W,23.5°N(2)沿“冰上丝绸之路”从上海出发至鹿特丹,依次经过的大洋是()A.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B.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C.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D.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3)8月,某航线探测队正在北冰洋沿岸考察,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A.白昼时间很长B.白熊在海冰上觅食C.大群的企鹅在游泳D.因纽特人正在捕鱼【答案】(1)A(2)D(3)C【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经纬网图判读、世界海陆分布、北极地区地理概况。

(1)由图可知每两条经线经度差为30°(西经15°和西经75°之间相差60°),所以得出甲地经度为东经15°,又因为甲地处在北回归线上,因此甲地的经纬度是15°E,23.5°N。

(2)根据各大洋的位置分布判断,沿“冰上丝绸之路”从上海出发至鹿特丹,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

(3)企鹅为南极代表动物,在北极地区看不到,故答案为:C。

【点评】(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

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大西洋是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

印度洋是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

北冰洋是最小最浅又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

(3)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和烈风。

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以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

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为多。

7.读南极地区略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长城站位于西半球,中山站濒临大西洋B. 1月至2月去南极考察,此时南极处于暖季,白昼长C. 我国南极科考站中昆仑站气温最低,其原因是纬度高、海拔高D. 南极地区煤炭资源丰富,说明这里曾处于较低的纬度【答案】 A【解析】【分析】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从图中可知,长城站位于西半球,中山站濒临印度洋;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

目前我国南极科考站包括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新建的泰山站。

我国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时间,最好为南半球的夏季,我国的冬季。

8.中国第5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已经在罗斯海西岸地区的M处完成规划选址。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M点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南半球的中纬度B.一年出有极昼极夜现象C.位于中山站的东北方问D.一年中有1次太阳直射(2)在南极科学考察时,需挑战的恶劣自然条件是()A.严寒大风B.淡水缺乏C.闷热潮湿D.沙漠广布【答案】(1)B(2)A【解析】【分析】(1)结合图示得知:M点位于高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范围是60°--90°);气候是终年寒冷;在北极圈内会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位于中山站的东南方向;无阳光直射。

(2)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所以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需挑战的恶劣自然条件是酷寒烈风。

故答案为:(1)B;(2)A;【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

科学考察最好在12月到第二年的2月你。

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

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9.关于极地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B. 南极地区被称作“白色荒漠”,淡水资源少C. 气候条件恶劣,矿产资源贫乏D. 南极考察一般在6月—9月【答案】 A【解析】【分析】关于极地地区的叙述,这里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南极地区被称作“白色荒漠”,但以冰川形式存在的淡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恶劣,矿产资源丰富;南极考察一般在12月至次年的2月。

故答案为:A【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

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

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10.下图为“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极地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A.纬度位置低B.气候寒冷C.没有动物分布D.没有人类活动(2)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 )A.更加寒冷B.更有利于人类居住生活C.在最热的月份,冰雪更容易融化D.更适合发展海洋运输【答案】(1)B(2)A【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极地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气候寒冷,纬度位置高,有动物分布,两极地区都有人类活动,故答案为:B。

(2)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更加寒冷;更不利于人类居住生活;这里冰川更厚,在最热的月份,冰雪更不容易融化;更不适合发展海洋运输,故答案为:A。

【点评】(1)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和烈风。

北极地区是一片浮冰覆盖的海洋——北冰洋(占总面积的60%),其周围是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部的永久冻土区。

气候寒冷,北极海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可达-40~-20℃,暖季也多在8℃以下。

(2)南极大陆位于地球最南端,所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少,且地表为白雪和冰覆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又减少大部分。

南极附近有终年的南极漂流(寒流),又使南极大陆,降温减湿,更加寒冷。

所以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

11.酷寒、烈风,神秘的南极,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高B. 气候干燥,淡水资源缺乏C. 为保护南极环境,科学考察人员应把垃圾带回处理D. 为了经济发展,应大力开采南极的矿产资源【答案】 C【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因此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寒冷,故A错;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但南极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厚厚的冰层,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故B错误;为保护南极环境,科学考察人员应把垃圾带回处理,故C正确;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为了经济发展,应大力保护,合理开采南极的矿产资源,故D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