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洋流模式图

合集下载

读世界洋流模式图

读世界洋流模式图

(读世界洋流模式图)1.请你依次说出全球的盛行风带名称。

答:由北到南依次是:极地东风、盛行西风、东北信风、东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

2.海水在盛行风吹拂下,以及受地转偏向的作用在大洋的东西两岸之间相应纬度呈什么方向流动?具体形成那些洋流?答:驱动赤道南北两侧的海水游动向西流动。

北面的称为北赤道暖流,南面的成为南赤道暖流。

赤道暖流到达大洋西岸时,受陆地阻挡,其中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大部分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沿海岸向较高的纬度流去,至中纬地区受西风吹动形成西风漂流。

当它们到达大洋东岸时,一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地纬,成为赤道暖流的补偿流;另一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高纬,构成极地环流.3.由于风海流及密度流的原因,此时在大洋东西两岸的高低纬之间海水量的多少是否一样?由于海水具有连续性要求,在大洋东西两岸海水呈什么方向流动?形成什么类型的洋流?答:不一样。

形成补偿流。

在中纬从大洋西岸向东岸流动,高纬从东岸向西岸运动。

形成风海流。

4.在赤道附近地区,有一股海水自西向东流,形成什么样流,属于哪种类型?答:形成赤道逆流。

属于补偿流。

5.在南北半球各形成几个大洋环流圈?以哪个海域为中心,呈什么时针方向运动?在大洋东西两岸分别是寒流还是暖流?答:北半球有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流,南半球有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流.它们各自以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海域为中心,北半球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在大洋东岸是寒流,西岸是暖流。

(读密度流形成示意图)1.海水的密度受到那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与密度之间呈什么关系?答:受海水的温度、盐度因素影响.温度高的海域,海水的盐度高,密度大;温度低的海域,海水的盐度低,密度小。

2.底层和表层的海水各呈什么方向的流动,哪支属于密度流?答:底层从密度大的一侧向密度小的一侧流动,属于密度流。

表层则从密度小的一侧流向密度大的一侧,不属于密度流。

(读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海域密度流的形成示意图)1.为什么底层洋流自地中海流向大西洋?属于什么类型的洋流?答:因为地中海的海水密度大于大西洋,所以流向大西洋,属于密度流。

大洋环流模式图

大洋环流模式图

大洋环流模式图1.洋流的分布2.北印度洋海区冬、夏季环流系统在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流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1)冬季,盛行东北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见下图甲)(2)夏季,盛行西南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见图乙)洋流的判定方法1.判定洋流所处的半球(1)依据等温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确定洋流所处的半球。

等温线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则位于北半球(图1);反之则位于南半球。

(2)依据纬度和环流方向组合图,确定洋流所处的半球。

如图2是以副极地(纬度60°)为中心逆时针的大洋环流,则该大洋环流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图3是以副热带(纬度30°)为中心顺时针的大洋环流,则该大洋环流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同理,图4大洋环流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2.判定洋流流向洋流位于海水等温线弯曲度最大处,并与等温线垂直,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图1中的洋流M和N)。

3.判定洋流性质(1)由水温高处流向水温低处的洋流为暖流(图1中的洋流M);反之则为寒流(图1中的洋流N)。

(2)通过判定洋流所处的半球,在北半球,自南向北的洋流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南半球情况相反。

(3)通过纬线的度数变化规律,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一般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

4.判定洋流名称(1)利用等温线图或纬度—环流方向组合图,判定洋流名称程序如下:判定洋流所处的南北半球;判定洋流所处的纬度带;判定洋流所在的大洋以及洋流所处大洋环流的位置,最终确定洋流的具体名称。

(2)利用大陆或岛屿同洋流的相对位置判定洋流名称:依据已知的大陆或岛屿形状确定大陆或岛屿的名称;根据大陆或岛屿同洋流的相对位置关系知识,确定洋流名称。

高中地理三大洋流模式图简图

高中地理三大洋流模式图简图

高中地理三大洋流模式图简图
三大洋流分布模式图,是我们高中地理中必学章节。

洋流又称海流,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

地理三大洋流模式简图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流
北太平洋中低纬洋流(顺时针):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北太平洋中高纬洋流(逆时针):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千岛寒流南太平洋中低纬洋流(逆时针):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 秘鲁寒流
北大西洋中低纬洋流(顺时针):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
流-加纳利寒流
北大西洋中高纬洋流(逆时针):北大西洋暖流(一直延伸到曼彻斯特不冻港的)-拉布拉多寒流
南大西洋中低纬洋流(顺时针):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本格拉寒流
世界唯一三个洋流交汇的地方是哪里?
YOHOliday:海洋生物的大熔炉,Galápagos(加拉帕戈斯群岛),属于厄瓜多尔, 位于东太平洋和三大洋流的交汇处,是世界最珍贵的国家公园之一,也是达尔。

洋流PPT教学课件

洋流PPT教学课件
• 枸桔为落叶乔木,多 分枝,枝绿色,具棱被 剌,羽状三出复叶,花 先叶开放,白色,果实 成熟时黄色。果入药, 味辛、苦,性平,能理 气健胃,通便利尿。亦 可作观果植物。
构骨
Ilex cornuta Lindl.
• 构骨为常绿小乔木, 树皮灰白色,叶厚革 质,四方状长圆形, 浅波状3-5裂,裂端 具硬针刺,花簇生叶 腋,成熟果呈椭球形, 红色,观果植物。
凤凰木
Delonix regia (Boj.) Raf.
• 落叶大乔木,二回羽 状复叶,花大而具长 柄,深红色,夏日花 盛开时,红花衬绿叶, 犹如凤凰翱翔于蓝天。 是极好的观赏树种。
落羽杉
Taxodium distichium (Linn.) Rich.
• 落叶大乔木。树冠圆 锥形,枝条水平展开; 叶线形,排成二列, 羽状;球果卵球形, 具短梗,被白粉。落 羽杉原产北美,适宜 在湖边、水沼地生长。
• 世界著名观赏树种。常 绿乔木,树冠塔形,侧 枝平展,树姿优美。针 形叶长3-5厘米,球果卵 球形。原产喜马拉雅山, 现各地广为栽培。
异叶南洋杉
Araucaria heterophylla (Salisb.) Franco
• 南洋杉的树冠外形似 塔,与塔景相映别有一 番情趣,配置合适,更 增加园林景色的美感。
• 华南地区常见的野生 观赏植物。灌木,花 大,玫瑰红色,美丽, 被誉为野生牡丹花, 故名野牡丹。像图片 中这样的野生灌丛花 卉,在山坡上常见。
地念
Malastoma dodecandrum Lour.
• 地念是葡匐于地面的一 种小灌木,花粉红色, 直径3厘米,花后结果卵 球形,果成熟时紫褐色, 可食。野生观赏植物, 可作盆景或地被植物。 本图片是将成熟程度不 同的果实集中在一起进 行拍摄的。

南极大陆西风漂流世界洋流模式图

南极大陆西风漂流世界洋流模式图

3、南纬40°S附近海域
顺时针环流 受南极大陆影响性质为寒流
4、北印度洋海区:
夏顺冬逆
(季风洋流)
90°S
课堂检测
1、下图大洋环流若纬线为30º ,则是___半球的 大洋环流?C和D洋流性质分别是 和 。
D E
C
纬线
若纬线为60º ,则是 流的性质分别是
半球的大洋环流?C和D洋 和 .
90°N
60°N
北赤道暖流 赤道逆流 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
一、洋流概况
1、定义:
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2、分类:
按性质
暖流:水温高 水温低 寒流:
水温低 水温高
3、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
盛行风
4 、影响洋流运动的因素:
盛行风 海陆轮廓 地转偏向力等
合作探究我们画的洋流分布模式图与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
90°S
直击高考
(2014· 安徽文综)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 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下图, 90°N 完成第2题。
60°N 西风漂流 30°N
1
2
北赤道暖流 赤道逆流 南赤道暖流
0° 2、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 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B )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③寒流 ④暖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0°N
西风漂流
30°N 北赤道暖流 0° 赤道逆流 南赤道暖流 30°S 西风漂流 南极环流 60°S 南极大陆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
北印度洋海区
东北季风
冬 季
赤道
逆时针方向

世界洋流分布图PPT课件

世界洋流分布图PPT课件

美国 纽约
纽芬兰岛
英国南 安普顿
•1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3
暖流 寒流
•14
观察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15
•16
60° N
30° N 0 °
30°S
60°S
极 地 东风
副极地低压带
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东 北信风
赤道低压带
东 南信风
副热带高压带
西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 地东 风
60° N
30° N
0 °
30°S
60°S
606°0°
千岛 寒流
阿拉 斯加 暖流
NN 300°° NN 00°
°°
3300°°S S
日 本 暖 流
北太平洋暖流
加 利


北赤道暖流 亚

赤道逆流 流
东 南赤道暖流秘






亚 西风漂流

6600°°S流
S
亚 洲
大 洋 洲

60°N

30°N 太 洲
0°赤道 平Βιβλιοθήκη 南洋美 洲
•43
30°S 副热带高压带
40°S 60°S 副极地低压带
①中低纬-以_副_热_带为中心
北_顺南逆_、大洋西岸_暖东岸寒_
②中高纬-以_副_极_地 为中心 北逆_南无_、大洋西岸_寒东岸暖
③_40°S形成-西风漂流
自_西 向东_ ④南极环流_逆时针
顺逆
•20
•21
全球热量平衡
气候
渔场
航行
污染
•22
影响:

洋流

洋流
全部大陆径流总和的20倍
按洋流性质分类: 按洋流性质分类:
暖流: 暖流: 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要高的洋流
寒流: 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要低的洋流 寒流
赤道
讨论:世界三大洋(除北冰洋)中形成了: 1、几个环流 合作探究:洋流的分布规律 圈?2、每个环流圈运动方向如何?3、每个环流圈具体的 洋流名称?4、每个环流圈大洋东、西岸洋流的性质? 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
分布规律
冬季
印度洋
分布规律
夏季
印度洋
规律四: 规律四:
北印度洋形成冬 逆夏顺的季风环 流。
规律一:中低纬度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 规律一:中低纬度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 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规律二:北半球中高纬海区气旋型大洋环流 规律二: 40 规律三:南半球40度海区形成环绕全球的 规律三:南半球40度海区形成环绕全球的 西风漂流 规律四:北印度洋形成冬逆夏顺的季风洋流 规律四:
世界洋流模式图
分布规律
西风漂流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
规律一:中低纬度以副热带 规律一: 海区为中心, 海区为中心,反气 旋型大洋环流。 旋型大洋环流。 规律二: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海区, 规律二: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气旋型大洋环流。 气旋型大洋环流。 规律三:南半球40o附近海区,形 规律三:南半球40 附近海区, 环绕全球的西风漂。 成 环绕全球的西风漂。
8.下图洋流环流是 北 半球的,在 中低 纬 8.下图洋流环流是 半球的, 的大洋环流。 的大洋环流。 。 A是在 东北信风 影响下形成的 北赤道暖流 B是在 者 盛行西风 吹拂下形成的 。 北太平洋暖流 或 北大西洋暖流
B A
30° 30°
9.下图大洋环流,若纬线为30度 9.下图大洋环流,若纬线为30度,则表示的是 下图大洋环流 30 南 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若纬线为60度则是 北 半 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若纬线为60 60度则是 球中高纬度的大洋环流,若是在南太平洋C 球中高纬度的大洋环流,若是在南太平洋C为 秘鲁寒 流, D为 东澳大利亚暖 流,E为 西风漂 流。 D E C

高中地理洋流图

高中地理洋流图

世界主要的海洋 污染是什么?
石油污染
知识 拓展
规律 总结
石油污染的影响
知识 拓展
海洋生物缺氧死亡 1、油膜覆盖导致________________
2、使海域沿岸的气候更加炎热 干燥,干旱面积扩大
加剧 3、_____海洋污染的程度
例题
例题:
废油排入海洋形成油膜浮在海面,抑制海水蒸发 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同时减少了海面潜热的转 移,导致海水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加大,使海 洋调节气温的作用减弱,产生“沙漠化效用”。 1、产生海洋沙漠化效用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C ) A 人类生活污染 B 陆地上工业生产污染 C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 D 港口建设
A.增加了湿热程度 C.减轻了寒冷状况
①冬季a地比同纬度内陆地区温度 高 ,说 明其原因 。 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使西欧沿海地区增温 ②与a地气候类型相符的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图 的代号是 B ,并简述其原因 。 因为a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a地年降水量分布均匀,温差较小 ③b海区是世界著名的 秘鲁 渔场,说明该 渔场形成的自然原因 。 秘鲁沿海的洋流(或秘鲁寒流) 上升流,带来了丰富的饵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④ ① ② ③
S
2007年广东高考题
(1) .图中洋流所在 的大洋为( B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图中洋流对相邻陆 地环境的影响是( D ) B.降低了干热程度 D.加剧了干燥状况
南极洲
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
北海渔场
墨西哥湾暖流
北海道渔场
纽芬兰渔场
秘鲁渔场
规律 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世界洋流模式图)1.请你依次说出全球的盛行风带名称。

答:由北到南依次是:极地东风、盛行西风、东北信风、东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

2.海水在盛行风吹拂下,以及受地转偏向的作用在大洋的东西两岸之间相应纬度呈什么方向流动?具体形成那些洋流?答:驱动赤道南北两侧的海水游动向西流动。

北面的称为北赤道暖流,南面的成为南赤道暖流。

赤道暖流到达大洋西岸时,受陆地阻挡,其中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大部分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沿海岸向较高的纬度流去,至中纬地区受西风吹动形成西风漂流。

当它们到达大洋东岸时,一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地纬,成为赤道暖流的补偿流;另一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高纬,构成极地环流。

3.由于风海流及密度流的原因,此时在大洋东西两岸的高低纬之间海水量的多少是否一样?由于海水具有连续性要求,在大洋东西两岸海水呈什么方向流动?形成什么类型的洋流?答:不一样。

形成补偿流。

在中纬从大洋西岸向东岸流动,高纬从东岸向西岸运动。

形成风海流。

4.在赤道附近地区,有一股海水自西向东流,形成什么样流,属于哪种类型?答:形成赤道逆流。

属于补偿流。

5.在南北半球各形成几个大洋环流圈?以哪个海域为中心,呈什么时针方向运动?在大洋东西两岸分别是寒流还是暖流?答:北半球有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流,南半球有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流。

它们各自以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海域为中心,北半球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在大洋东岸是寒流,西岸是暖流。

(读密度流形成示意图)1.海水的密度受到那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与密度之间呈什么关系?答:受海水的温度、盐度因素影响。

温度高的海域,海水的盐度高,密度大;温度低的海域,海水的盐度低,密度小。

2.底层和表层的海水各呈什么方向的流动,哪支属于密度流?答:底层从密度大的一侧向密度小的一侧流动,属于密度流。

表层则从密度小的一侧流向密度大的一侧,不属于密度流。

(读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海域密度流的形成示意图)1.为什么底层洋流自地中海流向大西洋?属于什么类型的洋流?答:因为地中海的海水密度大于大西洋,所以流向大西洋,属于密度流。

2.表层海水自大西洋流向地中海,是由于什么动力呢?形成什么类型的洋流?答:是由于密度差产生的动力。

形成密度流。

(读秘鲁沿岸上升流的形成示意图)1.秘鲁沿岸盛行什么风向,从而使得沿岸表层海水减少造成海面下降?答:盛行西风。

2.秘鲁沿岸底层海水呈什么方向运动,形成秘鲁沿岸上升流?答:秘鲁沿岸底层海水呈上升运动,形成补偿上升流。

3.秘鲁寒流对秘鲁渔场的形成有什么影响?答:秘鲁寒流通常沿秘鲁海岸向西北流动。

寒冷的表层海水中有丰富的浮游生物,是鱼类的良好饵料,对秘鲁渔场的形成有积极影响。

(读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1.看图:南北半球各有几个大洋环流圈?各以什么海域为中心?呈什么时针方向运动?大洋的东西两岸是寒流还是暖流?答:北半球、南半球各有两个大洋环流圈,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海域为中心。

北半球以副热带海域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圈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北半球以副极地海域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圈呈逆时针、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运动。

北半球中纬在大洋东岸是寒流,西岸是暖流。

高纬在大洋东岸是暖流,西岸是寒流。

12.为什么北半球的西风漂流被切断了?答:因为北半球多陆地,阻断了盛行西风。

(读太平洋表层洋流分布图)1.以太平洋为例,说出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答: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是:北半球有两个大洋环流圈,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海域为中心,南半球则有一个以副热带海域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圈。

北半球以副热带海域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圈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北半球以副极地海域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圈呈逆时针、南半球没有,而形成了贯穿三大洋的西风漂流。

北半球中纬在大洋东岸是寒流,西岸是暖流。

高纬在大洋东岸是暖流,西岸是寒流。

2.说出太平洋表层洋流各属于哪种类型?答:属于风海流的有: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北太平洋暖流、西风漂流;属于补偿流的有:日本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千岛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秘鲁寒流。

高考地理考点--世界各地气候分析1.亚洲气候特点和原因特点:(1)地带性完整,类型多样(10种)。

缺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2)季风气候典型,范围广。

(东亚季风、南亚季风)(3)大陆性显著,干旱范围广。

成因:(1)地理位置:A.纬度位置:1º17ˊN~77º43ˊNB.海陆位置: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侧向着海洋,西侧为欧洲陆地,南侧为印度洋,北侧为北冰洋。

(2)大陆轮廓,面积:轮廓完整,面积庞大(4400万平方千米),使沿海与内陆间的地面状况,海陆位置的差异呈经向地带性分布,中部(土兰平原)常年受大陆性气团的控制,气候寒冷、干燥。

(3)地形:A.帕米尔—青藏高原为中心,山脉向三面延伸(山脉起屏障作用)西亚:东西向山地,阻挡南部气流深入内陆。

东亚:南北走向,阻挡东部气流深入内陆。

B.青藏高原——使西风带分支(南、北)在青藏高原东侧汇合,汇合点以西为“死水区”,死水区以东风力强。

(4)洋流:黑潮暖流(大陆东部海洋)、亲潮寒流(在日本群岛北部)、印度洋上季风漂流(给中南半岛带来丰沛的雨量)。

(5)大气环流:影响亚洲的气压活动中心:冬季:蒙古高压(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夏季: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

影响亚洲的气团有:Pc(极地大陆性气团)、Pm(极地海洋气团)、Tc(热带大陆性气团)、Tm(热带海洋气团)、Ac(冰洋大陆性气团)、Am(冰洋海洋气团)、E(赤道气团)。

2.非洲气候特点和原因?特点:(1)气温高,有热带大陆之称;(2)有广大面积的干旱少雨区;(3)气候类型南北对称。

成因:(1)地理位置:A.纬度位置:37º21ˊN~34º51ˊSB.海陆位置:西侧——大西洋,北侧——地中海,东侧——大部分地区为印度洋,南侧——隔海与南极洲相望,东北部与亚洲相连。

(2)地形:大陆内部为高原台地,起伏平缓,对气流不起阻碍作用,地形没有破坏气候的纬度变化,所以气候类呈南北对称分布。

(3)洋流:索马里洋流,实为寒流,由低纬流向高纬,为离岸流,呈寒流性质。

(4)大气环流:受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3.欧洲气候特点和原因?特点:(1)温带气候占绝对优势;(2)海洋性显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成因:(1)地理位置:A.纬度位置:36ºN~71ºN,包括亚热带、温带、亚寒带。

B.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的西侧,面临大西洋,使其与行星风带相配合,使其可面迎西风环流。

(2)大陆面积和轮廓:1000万平方千米。

1/3是岛屿半岛。

A.面积不大,各地距海洋不远;B.南宽北窄,温带区域较大,寒带狭小;C.海岸线曲折,大陆较破碎,有较多海湾深入大陆。

(3)地形:以平原为主,高原、山地分布少。

向西开口的槽状地形(东——乌拉尔山,北——斯堪的纳维亚山,南——阿尔卑斯山系),有利于西风进入内陆,使其深受海洋性气流影响。

(4)洋流:北大西洋暖流(5)大气环流:三个气压系统:A.亚速尔高压(处在热带海洋上)B、冰岛低压C、蒙古高压4.北美洲气候特点和原因?特点:(1)温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

气温:冬寒夏热,年较差大。

降水:量较适中,集中于夏季。

(2)类型多样,但不典型(共有11种)。

缺热带雨林气候。

(3)气候类型分布的结构性独特(中部气候类型按经向变化,西部沿海按纬度变化)。

成因:(1)地理位置:A.纬度位置:7ºN~72ºN。

北回归线经过其南部,北极圈经过其北部,赤道不经过北美洲,无热带雨林气候。

B.海陆位置:处在三大洋之间,西为太平洋,东为大西洋,北为北冰洋。

(2)大陆面积和轮廓:2422.8万平方千米。

北宽南窄(尤其在30ºN以南更加窄,收缩为地峡带)(3)地形:A.西为科迪勒拉山系,使北美气候形成太平洋和大西洋两个不同气压系统。

太平洋沿岸:北为夏威夷高压,南为阿留申低压大西洋沿岸:北为冰岛低压,南为亚速尔高压B.中部平原:南北纵向,利于南北气团的流动,使气候多变性明显。

锋面上的气旋活动频繁,尤其在冬季,天气变化非常大,使美国灾害天气多。

美国中西部,因地形平坦,北部寒冷气流向南侵,与南部的暖湿气流相汇,易形成龙卷风。

(4)洋流:A.太平洋沿岸:加利福尼亚寒流(40ºN以南),阿拉斯加暖流(40ºN以北)B.大西洋沿岸:墨西哥湾暖流(35ºN以南),拉布拉多寒流(40ºN以北)C.西格陵兰暖流(向北流),东格陵兰寒流(向南流)(5)大气环流:副高受地形分割国东西两部分,分为太平洋沿岸和大西洋沿岸两个活动中心系统。

A.太平洋沿岸:气候带按纬向地带性变化分布,风带的南北移动,使风向有冬、夏季的变化。

B.落基山以东:活动中心:冰岛低压(冬季强,夏季弱,位置偏南)亚速尔高压(冬季弱,夏季强,位置偏北)落基山东侧冬季易受焚风影响。

C.西印度群岛和中美地峡:受地形影响较大,常年盛行东北风。

5.南美洲气候特点和原因?特点:(1)温暖湿润的大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2)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3)气候类型结构具有独特性(东西分异明显,与北美相似)成因:(1)位置:A.纬度位置:56ºS~12ºN。

B.海陆位置:西为太平洋,东为大西洋,北为加勒比海,西北与中美地峡相连。

(2)大陆轮廓:A.北宽南窄,在40ºS以南收缩为半岛,热带区域所占经重较大,大部分在10ºN~30ºS范围内。

B.海岸线平直(比非洲曲折),沿海缺少海湾,半岛很少,深入大陆的海湾只有西北部的马拉开波湾。

(3)地形:A.安弟斯山脉分布在南美西部贯穿南北,阻挡东西气流(包括东北、东南信风),起到屏障的作用。

迎风坡与背风坡的降水有明显差异。

B.高原和平原分布在东部,地势低,使气流可直入大陆。

(4)大气环流:A.大陆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半永久性的副热带高压中心。

B.北部: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影响。

C.南部常年受西风环流影响。

(5)洋流:东为巴西暖流,西为秘鲁寒流。

6.澳大利亚气候特点和原因?特点:(1)气候的分布呈开口向西的半环形分布。

(2)干旱面积大(3)降水量呈半环状分布(4)普遍暖热成因:(1)纬度位置和大陆轮廓:A.大陆轮廓:南北窄,东西宽。

B.海陆位置:西为印度洋,东为太平洋。

(2)地形:山地在东部沿海,中、西部缺少高大山地,使其不受大地形的屏障作用影响,气候带呈纬向分布。

东部的在分水岭对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有屏障作用,使气流不能向西深入内陆,同时使山地的东坡降水较多。

(3)洋流:东部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增温增湿;西部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减温减湿。

(4)大气环流:A.高穿过大陆中部,使气压带控制大陆的范围增大,因副高下沉气流控制,使澳大利亚气候干燥炎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