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大学课程《道路勘测设计》PPT教学课件:9.公路现代测设技术

9.1.2 公路CAD组成系统
路线纵断面设计: 1.纵断面地面高程的获取 (1)实地进行路中线水准测量 (2)纸上定线时在地形图上人工读取中桩高 程 (3)利用建立的带状数模,计算机进行数模 内插,得到道路中线上任一点的高程值,从而 获得纵断面地面线。 2.纵断面设计线的确定 (1)计算机自动产生道路的最优纵断面; (2)设计者进行手工拉坡。
公路勘测设计
学习目录
1. 绪论 2. 公路平面设计 3. 公路纵断面设计 4. 公路横断面设计 5. 公路选线
学习目录
6. 公路定线 7. 公路交叉设计 8. 公路外业勘测 9. 公路现代测试技术
学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9
习
1. 了解公路CAD技术;
要
2.了解数字地面模型; 3. 了解公路透视图;
GPS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制建立的一 种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 度的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 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 确定时等导航信息,是GNSS系统中应 用最早、最广泛,也是效益最好的系统。
9.4 “3S”技术在公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
9.4.3 遥感技术
什么是RS: 遥感就是“遥远的感知”,是应用探测仪 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 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 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 技术。
9.4 “3S”技术在公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
9.4.3 遥感技术
原理
地球表面上的一切物体, 如土地、水体、森林、草场、 农作物、空气等, 因其具有不同 的温度和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 处于不同状态, 因此它们具有不 同的波谱特性, 会向外界辐射不 同波长的电磁波。
遥感卫 星
树木 水体 草丛 裸露的地表 路面
路线纵断面设计: 1.纵断面地面高程的获取 (1)实地进行路中线水准测量 (2)纸上定线时在地形图上人工读取中桩高 程 (3)利用建立的带状数模,计算机进行数模 内插,得到道路中线上任一点的高程值,从而 获得纵断面地面线。 2.纵断面设计线的确定 (1)计算机自动产生道路的最优纵断面; (2)设计者进行手工拉坡。
公路勘测设计
学习目录
1. 绪论 2. 公路平面设计 3. 公路纵断面设计 4. 公路横断面设计 5. 公路选线
学习目录
6. 公路定线 7. 公路交叉设计 8. 公路外业勘测 9. 公路现代测试技术
学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9
习
1. 了解公路CAD技术;
要
2.了解数字地面模型; 3. 了解公路透视图;
GPS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制建立的一 种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 度的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 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 确定时等导航信息,是GNSS系统中应 用最早、最广泛,也是效益最好的系统。
9.4 “3S”技术在公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
9.4.3 遥感技术
什么是RS: 遥感就是“遥远的感知”,是应用探测仪 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 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 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 技术。
9.4 “3S”技术在公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
9.4.3 遥感技术
原理
地球表面上的一切物体, 如土地、水体、森林、草场、 农作物、空气等, 因其具有不同 的温度和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 处于不同状态, 因此它们具有不 同的波谱特性, 会向外界辐射不 同波长的电磁波。
遥感卫 星
树木 水体 草丛 裸露的地表 路面
大学课程《道路勘测设计》PPT教学课件:4.5-4.7公路横断面设计

石。 6)回头曲线部分应先作上下线调配。 7)土石方工程集中的路段,可单独进行调配。
4.7 横断面设计成果 4.7.1 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4.7 横断面设计成果
4.7.2 路基标准横断面设计图
路基标准横断面设计图:
(a)一般路堤; (b)沿河路堤; (c)半填半挖路基; (d)矮墙路基; (e)护肩路基; (f)砌石路基; (g)挡土墙路基; (h)护足路基; (j)利用挖渠土填筑路 基
-
4.6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4.6.1 横断面面积计算
1. 横断面面积计算
1)积距法
n
A A1 A2 An bh1 bh2 bhn b hi i 1 ∑hi是用“卡规”法或用“纸条法”来求积距。 纸条法用于求大积距。
4.6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4.6.1 横断面面积计算
1. 横断面面积计算
2)坐标法
1 n
A
2
(xi yi1
i 1
xi1 yi )
4.6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4.6.2 土石方数量计算
1)平均断面法:
V
1 2
( A1
A2
)L
简便、实用,常用。但其精度较差。
平均断面法, 其计算结果 一般偏大。
2)棱台体公式法:
V
1 3
( A1
A2
)L1
m 1 m
坡长
(m)
路基边缘 施工
护坡道
地面 标高 (m)
设计 填挖高 路基宽 标高 度(m)度(m)
(m)
及中桩与 设计标高
之高差 (m)
时中 桩填 挖高 (m)
边坡 (1:
n)
宽度 (m)
4.7 横断面设计成果 4.7.1 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4.7 横断面设计成果
4.7.2 路基标准横断面设计图
路基标准横断面设计图:
(a)一般路堤; (b)沿河路堤; (c)半填半挖路基; (d)矮墙路基; (e)护肩路基; (f)砌石路基; (g)挡土墙路基; (h)护足路基; (j)利用挖渠土填筑路 基
-
4.6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4.6.1 横断面面积计算
1. 横断面面积计算
1)积距法
n
A A1 A2 An bh1 bh2 bhn b hi i 1 ∑hi是用“卡规”法或用“纸条法”来求积距。 纸条法用于求大积距。
4.6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4.6.1 横断面面积计算
1. 横断面面积计算
2)坐标法
1 n
A
2
(xi yi1
i 1
xi1 yi )
4.6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4.6.2 土石方数量计算
1)平均断面法:
V
1 2
( A1
A2
)L
简便、实用,常用。但其精度较差。
平均断面法, 其计算结果 一般偏大。
2)棱台体公式法:
V
1 3
( A1
A2
)L1
m 1 m
坡长
(m)
路基边缘 施工
护坡道
地面 标高 (m)
设计 填挖高 路基宽 标高 度(m)度(m)
(m)
及中桩与 设计标高
之高差 (m)
时中 桩填 挖高 (m)
边坡 (1:
n)
宽度 (m)
《道路勘测设计 》课件

说明勘测的精度要求以及如何控制误差。
道路设计要点
1 道路设计流程
解释道路设计的步骤和流程。
3 道路横断面设计要点
介绍道路横断面设计的重要要素。
2 道路设计标准和规范
讲解符合道路设计的标准和规范。
4 道路纵断面设计要点
说明道路纵断面设计的关键要点。
勘设计案例分析
1 案例1:某市城市交通干线勘测设计
列出与道路勘测设计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2 相关勘测设计案例及论文
提供一些与道路勘测设计相关的案例和论文。
《道路勘测设计 》PPT 课件
本课件旨在介绍道路勘测设计的重要性、基础知识、勘测技术及工具、道路 设计要点以及实际案例分析,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道路勘测设计。
背景介绍
1 道路勘测设计的重要性
了解道路勘测设计对规划和建设道路的重要 性。
2 相关政策法规
介绍与道路勘测设计相关的政概念和目的。
2 勘测的分类
介绍不同类型的勘测,如地面勘测和地下勘测。
3 勘测的基本流程
阐述勘测的步骤和流程。
勘测技术及工具
1 勘测技术的分类
概述常用的勘测技术,如全站仪和GPS技术。
2 勘测工具的种类和用途
介绍用于道路勘测的各种工具,如测距仪和地形仪。
3 勘测精度及误差控制
分享某市城市交通干线勘测设计的实际案例。
2 案例2:某县农村公路改建勘测设计
讨论某县农村公路改建的勘测设计案例。
总结与展望
1 勘测设计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对当前勘测设计的状况进行总结,并展望未 来的发展趋势。
2 勘测设计的重要意义
强调道路勘测设计的重要性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相关勘测设计标准与规范
道路设计要点
1 道路设计流程
解释道路设计的步骤和流程。
3 道路横断面设计要点
介绍道路横断面设计的重要要素。
2 道路设计标准和规范
讲解符合道路设计的标准和规范。
4 道路纵断面设计要点
说明道路纵断面设计的关键要点。
勘设计案例分析
1 案例1:某市城市交通干线勘测设计
列出与道路勘测设计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2 相关勘测设计案例及论文
提供一些与道路勘测设计相关的案例和论文。
《道路勘测设计 》PPT 课件
本课件旨在介绍道路勘测设计的重要性、基础知识、勘测技术及工具、道路 设计要点以及实际案例分析,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道路勘测设计。
背景介绍
1 道路勘测设计的重要性
了解道路勘测设计对规划和建设道路的重要 性。
2 相关政策法规
介绍与道路勘测设计相关的政概念和目的。
2 勘测的分类
介绍不同类型的勘测,如地面勘测和地下勘测。
3 勘测的基本流程
阐述勘测的步骤和流程。
勘测技术及工具
1 勘测技术的分类
概述常用的勘测技术,如全站仪和GPS技术。
2 勘测工具的种类和用途
介绍用于道路勘测的各种工具,如测距仪和地形仪。
3 勘测精度及误差控制
分享某市城市交通干线勘测设计的实际案例。
2 案例2:某县农村公路改建勘测设计
讨论某县农村公路改建的勘测设计案例。
总结与展望
1 勘测设计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对当前勘测设计的状况进行总结,并展望未 来的发展趋势。
2 勘测设计的重要意义
强调道路勘测设计的重要性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相关勘测设计标准与规范
道路勘测设计ppt演示课件(82页)

级山区道路采用。
直-缓-圆-缓-直:
为满足第二条要求,在直线与圆曲线间 引入了一条曲率逐渐变化的“缓和曲线” ,使整条线形符合汽车行驶轨迹特性的第 一条和二条,保持了线形的曲率连续。它 不满足第三条要求,不是最理想的,但与 汽车行驶轨迹接近,国内外普遍采用。
(二)平面线形要素
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是根据汽车行驶的力学性质和 行驶轨迹要求,合理地确定各线形要素的几何参数, 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和均衡性,避免采用长直线,并注 意使线形与地形、地物、环境和景观等协调。对于车 速较高的道路,线形设计还应考虑汽车行驶美学及驾 驶员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
以曲线为主定交点:常用于互通立交匝道布线、 路面抗滑能力等安全措施。
圆曲线作为公路平面线形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定线或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选线、定线 对反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的规定,主要考虑考虑到其超高和加宽缓和的需要,以及驾驶人员操作的方便。
(三)圆曲线半径的运用
,是根据地形及环境条件和路线技术要求设置圆曲线 对反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的规定,主要考虑考虑到其超高和加宽缓和的需要,以及驾驶人员操作的方便。
路线纵断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的断面(展开是指展开平面、纵坡不变)。
线,再根据两两直线相交得交点,继而设置圆曲线和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是根据汽车行驶的力学性质和行驶轨迹要求,合理地确定各线形要素的几何参数,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避免采用长直线,并注意使线形与地形、地物、环境和景观等协调。 所有回旋线都几何相似
道路勘测设计
(第二章 平面设计) 长安大学
内容提要
• 汽车行驶轨迹特性与道路平面线形要素 。 • 直线的特点和运用、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 • 圆曲线的特点、半径大小及其长度 。 • 缓和曲线的性质、形式及最小长度和参数 。 • 平面线形设计原则和线形要素组合类型 。
直-缓-圆-缓-直:
为满足第二条要求,在直线与圆曲线间 引入了一条曲率逐渐变化的“缓和曲线” ,使整条线形符合汽车行驶轨迹特性的第 一条和二条,保持了线形的曲率连续。它 不满足第三条要求,不是最理想的,但与 汽车行驶轨迹接近,国内外普遍采用。
(二)平面线形要素
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是根据汽车行驶的力学性质和 行驶轨迹要求,合理地确定各线形要素的几何参数, 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和均衡性,避免采用长直线,并注 意使线形与地形、地物、环境和景观等协调。对于车 速较高的道路,线形设计还应考虑汽车行驶美学及驾 驶员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
以曲线为主定交点:常用于互通立交匝道布线、 路面抗滑能力等安全措施。
圆曲线作为公路平面线形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定线或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选线、定线 对反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的规定,主要考虑考虑到其超高和加宽缓和的需要,以及驾驶人员操作的方便。
(三)圆曲线半径的运用
,是根据地形及环境条件和路线技术要求设置圆曲线 对反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的规定,主要考虑考虑到其超高和加宽缓和的需要,以及驾驶人员操作的方便。
路线纵断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的断面(展开是指展开平面、纵坡不变)。
线,再根据两两直线相交得交点,继而设置圆曲线和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是根据汽车行驶的力学性质和行驶轨迹要求,合理地确定各线形要素的几何参数,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避免采用长直线,并注意使线形与地形、地物、环境和景观等协调。 所有回旋线都几何相似
道路勘测设计
(第二章 平面设计) 长安大学
内容提要
• 汽车行驶轨迹特性与道路平面线形要素 。 • 直线的特点和运用、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 • 圆曲线的特点、半径大小及其长度 。 • 缓和曲线的性质、形式及最小长度和参数 。 • 平面线形设计原则和线形要素组合类型 。
大学课程《道路勘测设计》PPT教学课件:2.1-2.2公路平面线形

。
2.2 直线 2.2.1 直线的特点
2. 直线路线的运用
不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平坦地区、沙漠地 区、山间开阔谷地;
市镇及其近郊或方正的耕作区等规划以直 线条为主体的地区;
高路堤、长大桥梁、隧道等路段; 路线交叉点及其前后、收费站前后; 双车道公路提供超车的路段。
2.2 直线 2.2.1 直线的特点
(1)角度为零:汽车行驶轨迹线 为直线;
(2)角度为常数:圆曲线; (3)角度为变数:缓和曲线。
与上述三种状态对应的行驶轨迹线 为:
➢ 1、曲率为零的线形:直线 ➢ 2、曲率为常数的线形:圆曲线 ➢ 3、曲率为变数的线形:缓和曲
线
现代道路平面线形正是由上述三种基本线形构成的,称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2.2 直线 2.2.1 直线的特点
技能目标:
1. 能对公路进行超高和加宽平面设计及 计算; 2. 能对路线中桩坐标进行计算; 3. 能对公路进行平面线形设计,并整理 成相应图表。
2.1公路平面线形
2.2直线
2
目
2.3圆曲线
录
2.4缓和曲线 2.5曲线超高与加宽
2.6路线中桩坐标计算
2.7行车视距
2.1 公路平面线形 2.1.1 公路路线基本概念
1. 直线特点: ➢优点: • 1.短捷、直达、有美感; • 2.汽车行驶受力简单,方向明确,操作容易; • 3.易定线,方便测定方向和距离; • 4.提供较好的超车条件。 ➢缺点: • 1.过长直线不灵活,难与地形环境相协调; • 2.直线长度运用不当,易破坏线形的连续性; • 3.过长直线易使人感到单调疲劳,难以目测车间距离
公路勘测设计
学习目录
1. 绪论 2. 公路平面设计 3. 公路纵断面设计 4. 公路横断面设计 5. 公路选线
2.2 直线 2.2.1 直线的特点
2. 直线路线的运用
不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平坦地区、沙漠地 区、山间开阔谷地;
市镇及其近郊或方正的耕作区等规划以直 线条为主体的地区;
高路堤、长大桥梁、隧道等路段; 路线交叉点及其前后、收费站前后; 双车道公路提供超车的路段。
2.2 直线 2.2.1 直线的特点
(1)角度为零:汽车行驶轨迹线 为直线;
(2)角度为常数:圆曲线; (3)角度为变数:缓和曲线。
与上述三种状态对应的行驶轨迹线 为:
➢ 1、曲率为零的线形:直线 ➢ 2、曲率为常数的线形:圆曲线 ➢ 3、曲率为变数的线形:缓和曲
线
现代道路平面线形正是由上述三种基本线形构成的,称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2.2 直线 2.2.1 直线的特点
技能目标:
1. 能对公路进行超高和加宽平面设计及 计算; 2. 能对路线中桩坐标进行计算; 3. 能对公路进行平面线形设计,并整理 成相应图表。
2.1公路平面线形
2.2直线
2
目
2.3圆曲线
录
2.4缓和曲线 2.5曲线超高与加宽
2.6路线中桩坐标计算
2.7行车视距
2.1 公路平面线形 2.1.1 公路路线基本概念
1. 直线特点: ➢优点: • 1.短捷、直达、有美感; • 2.汽车行驶受力简单,方向明确,操作容易; • 3.易定线,方便测定方向和距离; • 4.提供较好的超车条件。 ➢缺点: • 1.过长直线不灵活,难与地形环境相协调; • 2.直线长度运用不当,易破坏线形的连续性; • 3.过长直线易使人感到单调疲劳,难以目测车间距离
公路勘测设计
学习目录
1. 绪论 2. 公路平面设计 3. 公路纵断面设计 4. 公路横断面设计 5. 公路选线
大学课程《道路勘测设计》PPT教学课件:7.公路交叉设计

7.2 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
7.2.1 平面交叉口的类型与适用范围
1. 交叉口的形式
类型包括: 十字形交叉(90°±15°)、 T形交叉(90°±15°)、X 形交叉(θ<75°或θ> 105°)、Y形交叉(θ< 75°或θ>105°)、错位交 叉(两个T形)、多路交 叉(n≥5)
交叉口的形式
7.2 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 7.2.1 平面交叉口的类型与适用范围
7.2 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
7.2.4 平面交叉勘测设计要点
1. 现场调查
(1)搜集原有公路的等级、交通性质、行车密度、今后交交叉口处的转向车流的分布 和行车密度,以及各条道路的远景规划。
(2)根据所搜集的资料,结合当地的地形和自然条件,依照前述的规定要求,拟定交 叉口的型式。
(3)选择交叉位置及交叉点,平面交叉口位置及交叉点的选定,应根据地形与原有公 路密切配合,以使平、纵、横有较好的衔接。一般交叉点宜设在原有公路中心线的延长线 上。
1. 交叉口的形式
按有无信号灯管制
按有无信号灯管制
无信号管制 交叉口
有信号管制 交叉口
环形交叉 优先交叉方式 无优先交叉方式
点控制 线控制 面控制
7.2 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 7.2.2 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
1. 机动车交通组织
交通组织原则: (1)交叉路口供分流行驶用的车道数,应根据路口流量和流向确定。 (2)交叉口交通岛的位置应按车流顺畅的流线设置。 (3)进、出口道的分隔带或交通标线应根据渠化要求进行布置,并应与路 段上的分隔设施衔接协调。
• (2)采用渠化交通。在交叉口内合理布置交通岛、交通标志和标线或增设车道 等,引导各方向车流沿一定路径行驶,减少车辆之间的相互干扰。如环形平面 交叉口可消灭冲突点。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

《道路勘测设计》 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道路勘测设计基础知识 • 道路勘测设计技术 • 道路勘测设计实践 • 道路勘测设计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引言
课程简介
01
课程名称:《道路勘测设计》
02
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交通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等专业学生
03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04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 技能,具备独立进行道路勘测设计的能力。
机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理念的更新,道路勘测设计也面临着许多 机遇。例如,智能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绿色理念将推动可持续发展。未来道路勘测设计需要不断 创新和进步,以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
THANKS
感谢观看
道路勘测设计基础知识
道路勘测设计概述
道路勘测设计定义
道路勘测设计是根据道路建设的需要,在详细调查和勘察的基础上,依据道路建设的方针、政 策、技术标准和规范,对道路的线形、桥涵、隧道等结构进行综合设计,以满足车辆通行的需 要,保障交通安全、舒适、畅通,同时保护沿线环境,合理使用建设资金。
道路勘测设计的重要性
测量技术的应用
测量技术在道路勘测设计中主要用于 获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后续的设 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道路勘测设计中的CAD技术
CAD技术概述
CAD技术即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它利用计算机进行二维和三维 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精度。
CAD软件介绍
常用的CAD软件有AutoCAD、 MicroStation等,这些软件功能 强大,广泛应用于道路勘测设计 领域。
测的效率和精度。
数据处理与分析
智能技术能够快速处理大量数据 ,对道路勘测数据进行高效分析 ,为设计提供更准确的基础数据
目录
• 引言 • 道路勘测设计基础知识 • 道路勘测设计技术 • 道路勘测设计实践 • 道路勘测设计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引言
课程简介
01
课程名称:《道路勘测设计》
02
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交通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等专业学生
03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04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 技能,具备独立进行道路勘测设计的能力。
机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理念的更新,道路勘测设计也面临着许多 机遇。例如,智能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绿色理念将推动可持续发展。未来道路勘测设计需要不断 创新和进步,以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
THANKS
感谢观看
道路勘测设计基础知识
道路勘测设计概述
道路勘测设计定义
道路勘测设计是根据道路建设的需要,在详细调查和勘察的基础上,依据道路建设的方针、政 策、技术标准和规范,对道路的线形、桥涵、隧道等结构进行综合设计,以满足车辆通行的需 要,保障交通安全、舒适、畅通,同时保护沿线环境,合理使用建设资金。
道路勘测设计的重要性
测量技术的应用
测量技术在道路勘测设计中主要用于 获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后续的设 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道路勘测设计中的CAD技术
CAD技术概述
CAD技术即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它利用计算机进行二维和三维 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精度。
CAD软件介绍
常用的CAD软件有AutoCAD、 MicroStation等,这些软件功能 强大,广泛应用于道路勘测设计 领域。
测的效率和精度。
数据处理与分析
智能技术能够快速处理大量数据 ,对道路勘测数据进行高效分析 ,为设计提供更准确的基础数据
第一章绪论(一)道路勘测设计PPT课件

设计交通量和交通组成; 设计速度。 路线在公路网中的功能;
46
设计速度
在考虑路线的使用功能和设计交通量的 基础上,根据国家的技术政策制定的,是技 术标准中最重要的指标,它对公路的几何形 状、工程费用和运输效率影响最大(作用)。
47
使用功能和设计交通量对设计速度的影响
路线在公路网中具有重要经济、国防意义者, 交通量较 大者,技术政策规定采用较高的设 计速度,反之规定较 低的设计速度。
13
[公路]與[道路]之區分,常因各國行 政法令之不同,而有不同之解釋,以最具 代表性之美、日兩國為例,美國所謂之「 道路」,係指一種大眾有權通過或穿越之 交通設施;
14
「公路」則係指利用大眾費用來維修 之道路。美國之州際公路(Interstate Highway)、州公路(State Highway)、 郡鄉公路(Country Highway)等,皆統 稱為公路。
全长4000公里。 ▪ 由衡阳经南宁至昆明。
35
(二)城市道路发展现状
1.城市道路发展 2.存在的问题
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落后于城市车辆增加的速度。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交通拥挤、堵塞和乘车难问题严重。 混合交通的机、非、人干扰大和行车速度低、事 故较多、车流量大、人流集中。 交通管理水平不高。
37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根据公路的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 将公路分为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38
高速公路 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
出入的 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 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0~55000辆;
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 的年均昼夜交通量为45000~80000辆;
46
设计速度
在考虑路线的使用功能和设计交通量的 基础上,根据国家的技术政策制定的,是技 术标准中最重要的指标,它对公路的几何形 状、工程费用和运输效率影响最大(作用)。
47
使用功能和设计交通量对设计速度的影响
路线在公路网中具有重要经济、国防意义者, 交通量较 大者,技术政策规定采用较高的设 计速度,反之规定较 低的设计速度。
13
[公路]與[道路]之區分,常因各國行 政法令之不同,而有不同之解釋,以最具 代表性之美、日兩國為例,美國所謂之「 道路」,係指一種大眾有權通過或穿越之 交通設施;
14
「公路」則係指利用大眾費用來維修 之道路。美國之州際公路(Interstate Highway)、州公路(State Highway)、 郡鄉公路(Country Highway)等,皆統 稱為公路。
全长4000公里。 ▪ 由衡阳经南宁至昆明。
35
(二)城市道路发展现状
1.城市道路发展 2.存在的问题
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落后于城市车辆增加的速度。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交通拥挤、堵塞和乘车难问题严重。 混合交通的机、非、人干扰大和行车速度低、事 故较多、车流量大、人流集中。 交通管理水平不高。
37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根据公路的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 将公路分为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38
高速公路 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
出入的 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 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0~55000辆;
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 的年均昼夜交通量为45000~80000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4月
道路勘精品课件
1
内容提要
• 本章主要介绍交叉口的交通分析、设计依据及其类型和适
用范围;交叉口的车辆、行人及非机动车的交通组织设计; 交叉口的视距和转弯半径的确定;拓宽交叉口转弯车道的设 置条件、设置方法及其长度与宽度的设计;普通环形交叉口 和入口让路环形交叉口的设计;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基本类型和设计方法等内容。
Highway college,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第一节 概述
一、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道路与道路(或铁路)在同一平面上相交称为平面交叉,又
称为交叉口。 交叉口是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交通的咽喉。 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是保证车辆与行人在交叉口能以最短的时间顺利通过,使
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能适应各条道路的行车要求。 二是正确设计交叉口立面,保证转弯车辆的行车稳定,同时
符合排水要求。
Highway college,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 (l)正确选择交叉口的形式,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尺寸,
包括行车道的宽度、转角曲线的转弯半径、各种交通岛的尺寸 、绿化带的尺寸等;
Highway college,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
1.实行交通管制。在交叉口设置交通信号灯或由交通警指 挥,使发生冲突的车流从通行时间上错开。
2.采用渠化交通。在交叉口内合理布置交通岛、交通标志和 标线、或增设车道等,引导各方向车流沿一定路径行驶,减少 车辆之间的相互干扰。如环形平面交叉可消灭冲突点。
⑥ 多路交叉:五路及五路以上的交叉口。
Highway college,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平面交叉口按交通特点分类:
1.加铺转角式: 定义:交叉口用适当半径的单圆曲线或复曲线平顺连接相交 道路的路基和路面的平面交叉。 特点:形式简单,占地少,造价低,设计方便,但行车速度 低,通行能力小。 适用条件:适用于车速低,交通量小,转弯车辆少的三、四 级公路或地方道路,若斜交不大时,也可用于转弯交通量较小 的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交叉。 设计重点:设计时主要解决合适的转角曲线半径和足够视距 问题。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二、交叉口的交通分析
分流点:同一行驶方向 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离行 驶的地点.
合流点:来自不同行驶 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 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 点.
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 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 相互交叉的地点。
三类交错点都存在相 互尾撞、挤撞或碰撞的 可能性,是影响交叉口 行车速度、通行能力和 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 因。
适用条件:适用于交通量较大、转弯车辆较多的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和城市主干路。
设计重点:设计时主要解决扩宽的车道数和位置,同时也要 满足视距和转角曲线半径的要求。
Highway college, Chang’an University
Highway college,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Highway college,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3.扩宽路口式:
定义:为使转弯车辆不影响其它车辆的正常行驶,在交叉口 连接部增设变速车道和转弯车道的平面交叉。
特点:交叉口可减少转弯交通对直行交通的干扰,车速较高 ,事故率低,通行能力大,但占地多,投资较大。
Highway college,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交错点中对交通干扰和行车安全的影响:
以直行与直行、左转与左转以及直行与左转车辆之 间所产生的冲突点,影响最大,
其次是合流点,
再次是分流点。
在交叉口设计时,应尽量采取措施减少冲突点和合 流点,尤其要减少或消灭冲突点。
Highway college,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平面交叉口交错点数量
1.在无交通管制的交叉口,都存在各种交错点 其数量是随相交道路条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其中增加最 快的是冲突点
分流点 合流点 n(n2)
冲突点 n2(n1)(n2) 6
2.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左转弯车辆。 四路交叉口若没有左转车流,则冲突点可由16个减至4 个,而五路交叉口则从50个减到5个。
3.修建立体交叉。将相互冲突的车流从通行空间上分开,使 其互不干扰。这是解决交叉口交通问题最彻底的办法。
Highway college,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三、交叉口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平面交叉口按交叉形式分类常有: ① T形交叉:相交道路夹角为90°或90±15°范围内的三路交 叉。 ② Y形交叉:相交道路夹角为<75°或>105°范围内的三路交 叉。 ③ 十形交叉:相交道路夹角为90°或90±15°范围内的四路交 叉。 ④ X形交叉:相交道路夹角为<75°或>105°范围内的四路交 叉。 ⑤ 错位交叉:
(2)进行交通组织,合理布置各种交通设施,包括设置专用 车道和组织渠化交通;
(3)验算交叉口行车视距,保证安全通视条件; (4)交叉口立面设计,布置雨水口和排水管道。
Highway college,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二、交叉口的交通分析
Highway college, Chang’an University
Highway college,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Highway college,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2.分道转弯式: 定义:通过设置导流岛、分隔岛及划分车道等措施,使单向 右转或双向左、右转车流以较大半径分道行驶的平面交叉。 特点:交叉口转弯车辆,尤其是右转弯车辆行驶速度和通行 能力都较大。 适用条件:适用于车速较高,转弯车辆较多的一般道路。 设计重点:设计时主要解决分道转弯半径、保证足够的视距 和满足导流岛端部半径的要求。
道路勘精品课件
1
内容提要
• 本章主要介绍交叉口的交通分析、设计依据及其类型和适
用范围;交叉口的车辆、行人及非机动车的交通组织设计; 交叉口的视距和转弯半径的确定;拓宽交叉口转弯车道的设 置条件、设置方法及其长度与宽度的设计;普通环形交叉口 和入口让路环形交叉口的设计;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基本类型和设计方法等内容。
Highway college,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第一节 概述
一、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道路与道路(或铁路)在同一平面上相交称为平面交叉,又
称为交叉口。 交叉口是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交通的咽喉。 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是保证车辆与行人在交叉口能以最短的时间顺利通过,使
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能适应各条道路的行车要求。 二是正确设计交叉口立面,保证转弯车辆的行车稳定,同时
符合排水要求。
Highway college,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 (l)正确选择交叉口的形式,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尺寸,
包括行车道的宽度、转角曲线的转弯半径、各种交通岛的尺寸 、绿化带的尺寸等;
Highway college,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
1.实行交通管制。在交叉口设置交通信号灯或由交通警指 挥,使发生冲突的车流从通行时间上错开。
2.采用渠化交通。在交叉口内合理布置交通岛、交通标志和 标线、或增设车道等,引导各方向车流沿一定路径行驶,减少 车辆之间的相互干扰。如环形平面交叉可消灭冲突点。
⑥ 多路交叉:五路及五路以上的交叉口。
Highway college,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平面交叉口按交通特点分类:
1.加铺转角式: 定义:交叉口用适当半径的单圆曲线或复曲线平顺连接相交 道路的路基和路面的平面交叉。 特点:形式简单,占地少,造价低,设计方便,但行车速度 低,通行能力小。 适用条件:适用于车速低,交通量小,转弯车辆少的三、四 级公路或地方道路,若斜交不大时,也可用于转弯交通量较小 的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交叉。 设计重点:设计时主要解决合适的转角曲线半径和足够视距 问题。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二、交叉口的交通分析
分流点:同一行驶方向 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离行 驶的地点.
合流点:来自不同行驶 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 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 点.
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 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 相互交叉的地点。
三类交错点都存在相 互尾撞、挤撞或碰撞的 可能性,是影响交叉口 行车速度、通行能力和 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 因。
适用条件:适用于交通量较大、转弯车辆较多的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和城市主干路。
设计重点:设计时主要解决扩宽的车道数和位置,同时也要 满足视距和转角曲线半径的要求。
Highway college, Chang’an University
Highway college,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Highway college,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3.扩宽路口式:
定义:为使转弯车辆不影响其它车辆的正常行驶,在交叉口 连接部增设变速车道和转弯车道的平面交叉。
特点:交叉口可减少转弯交通对直行交通的干扰,车速较高 ,事故率低,通行能力大,但占地多,投资较大。
Highway college,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交错点中对交通干扰和行车安全的影响:
以直行与直行、左转与左转以及直行与左转车辆之 间所产生的冲突点,影响最大,
其次是合流点,
再次是分流点。
在交叉口设计时,应尽量采取措施减少冲突点和合 流点,尤其要减少或消灭冲突点。
Highway college,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平面交叉口交错点数量
1.在无交通管制的交叉口,都存在各种交错点 其数量是随相交道路条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其中增加最 快的是冲突点
分流点 合流点 n(n2)
冲突点 n2(n1)(n2) 6
2.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左转弯车辆。 四路交叉口若没有左转车流,则冲突点可由16个减至4 个,而五路交叉口则从50个减到5个。
3.修建立体交叉。将相互冲突的车流从通行空间上分开,使 其互不干扰。这是解决交叉口交通问题最彻底的办法。
Highway college,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三、交叉口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平面交叉口按交叉形式分类常有: ① T形交叉:相交道路夹角为90°或90±15°范围内的三路交 叉。 ② Y形交叉:相交道路夹角为<75°或>105°范围内的三路交 叉。 ③ 十形交叉:相交道路夹角为90°或90±15°范围内的四路交 叉。 ④ X形交叉:相交道路夹角为<75°或>105°范围内的四路交 叉。 ⑤ 错位交叉:
(2)进行交通组织,合理布置各种交通设施,包括设置专用 车道和组织渠化交通;
(3)验算交叉口行车视距,保证安全通视条件; (4)交叉口立面设计,布置雨水口和排水管道。
Highway college,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二、交叉口的交通分析
Highway college, Chang’an University
Highway college,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Highway college,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2.分道转弯式: 定义:通过设置导流岛、分隔岛及划分车道等措施,使单向 右转或双向左、右转车流以较大半径分道行驶的平面交叉。 特点:交叉口转弯车辆,尤其是右转弯车辆行驶速度和通行 能力都较大。 适用条件:适用于车速较高,转弯车辆较多的一般道路。 设计重点:设计时主要解决分道转弯半径、保证足够的视距 和满足导流岛端部半径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