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庆茂博士“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系列讲座二

合集下载

茄果类蔬菜穴盘育苗的优势及关键技术

茄果类蔬菜穴盘育苗的优势及关键技术

摘要:蔬菜穴盘育苗省工省力、节能高效、便于管理,适于幼苗远距离运输和机械化栽培,目前在全国各地被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操作简便、效益显著、菜农易于接受的茄果类蔬菜穴盘育苗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苗床管理、病害防治等,供广大农户参考。

关键词:穴盘基质;优势;关键技术蔬菜穴盘育苗技术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引入我国。

由于穴盘育苗省工省力、节能高效、便于管理,适于幼苗远距离运输和机械化栽培,目前在全国各地被广泛推广应用。

虽然湖南省的蔬菜穴盘集约化育苗技术在部分蔬菜品种和部分地区已得到应用,但总体发展较慢。

随着种植业的结构调整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高效益、高产出的现代农业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蔬菜穴盘育苗技术发展前景广阔。

为快速推广蔬菜穴盘育苗技术,我们在湖南省衡阳市蔬菜研究所院士专家工作站院士专家团队、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尚庆茂研究员的指导下,于2017-2019年开展了相关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总结出了一套操作简便、效益显著、菜农易于接受的茄果类蔬菜穴盘育苗技术。

1穴盘育苗的优势与传统的营养土苗床育苗相比,蔬菜穴盘育苗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1)苗龄缩短,秧苗整齐度高,若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急需大量优质蔬菜苗时,应用穴盘育苗技术可批量生产优质蔬菜苗,为灾后迅速恢复生产提供保障。

(2)种子出苗率高,降低种子成本,且穴盘育苗操作简单,省工省力,便于管理。

(3)减少土传病虫害的发生,生态效益明显,解决了传统育苗取土难的问题,避免了育苗场地因取土而破坏土壤结构。

(4)幼苗定植时不易伤根,几乎没有缓苗期,蔬菜作物定植活棵后直接进入旺盛生长期,生长势强,不易早衰,产品可提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

(5)集约化种苗生产能使单位面积育苗量翻2番以上,体现出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优势。

2茄果类蔬菜穴盘育苗关键技术2.1播前准备2.1.1苗床在连栋大棚或镀锌钢管大棚内育苗,大棚覆盖棚膜,棚内筑畦宽1.3m 、沟宽0.5m ,整平压实畦面后铺设电热线。

尚庆茂博士_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_系列讲座第二讲育苗场的科学规划与设计

尚庆茂博士_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_系列讲座第二讲育苗场的科学规划与设计
图 3 播种车间内部平面布局
3.1.2 商品苗生产区 商品苗生产区是占育苗场面 积最大的区域,由若干面积不等、类型相同或相异的 育苗设施组成。商品苗生产区的面积决定于育苗数 量,结构形式决定于地理区位、蔬菜种类和育苗季节 等。目前,育苗设施最大利用率(或苗床面积占设施内 部面积的比例)约为 60 %~80 %,每平方米苗床约可 放置 6 个标准规格塑料穴盘。由此可以根据单茬最大 播种量,确定商品苗生产区面积。 3.1.3 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区 根据蔬菜商品苗销 售区域种植习惯、栽培制度、病原情况等,不断引进新 品种,是育苗场稳定发展的关键之一。但是,品种更换 — 44 —
2011(3):45 - 46
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Hale Waihona Puke 生产技艺蔬菜生产一线问与答(十三)
注:参照美国温室作物生产水质要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 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084—92)第三类蔬菜作物。SAR 指 Na+ 的吸收率,当 Na+ 浓度超过 40 mg·L-1,SAR 将大于 2,降低 Ca2+、Mg2+ 的利用率。EC 值:0~0.25,纯水,无盐害;0.25~0.75,正常,较少发生 盐害;0.75~2.00,可能会造成盐害;2.00 以上,极容易造成盐害。
1.1.4 可扩展性 现在我国蔬菜集约化育苗尚处于 起步阶段,在市场需求拉动和规模效益驱动合力作 用下,未来我国集约化育苗场的规模将呈快速扩大 的趋势。21 世纪初,我国蔬菜育苗场年出苗量约 200 万~500 万株,2010 年个别育苗场年出苗量已达到 5 000 万株,因此,育苗场的初始设计应当虑及将来 的规模扩展。建成后重新修改设计方案和建设,耗费
尚庆茂,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 街 12 号,100081,电话:010-82109540

尚庆茂博士_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_系列讲座第六讲蔬菜穴盘苗养分管理技术

尚庆茂博士_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_系列讲座第六讲蔬菜穴盘苗养分管理技术
2011(11):39 - 42
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生产技艺
尚庆茂博士 “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 系列讲座
第六讲 蔬菜穴盘苗养分管理技自身遗传特性 的影响外, 还与环境因子 、 灌溉等其他育苗技术措施 密切相关,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特别是穴盘育苗 条件下, 根系发育空间有限, 基质缓冲能力小, 根际环 此 境变化快, 养分容易被冲淋, 更增加了施肥的难度。 外,育苗者还必须依靠养分供给控制幼苗的生长速 即使是多年从事育苗工 度。在蔬菜穴盘育苗生产中, 作的技术工人, 仍难以完全避免幼苗缺素症和中毒症 的发生。 本文主要介绍在蔬菜穴盘育苗过程中,施什么 肥、 何时施肥、 施多少肥以及如何施肥。 1 蔬菜幼苗对养分的需求 在幼苗的组成中, 有一些元素是幼苗结构或新陈 代谢中的基本组分,缺失时能引起严重的幼苗生长、 发育异常, 被称为必需营养元素。目前明确的植物必 即碳 (C ) 、 氢 (H ) 、 氧 (O ) 、 氮 (N ) 、 需营养元素有 16 种, 磷 (P ) 、 钾 (K ) 、 钙 (Ca ) 、 镁 (Mg ) 、 硫 (S ) 、 铁 (Fe ) 、 锰 ) 、 锌 (Zn ) 、 铜 (Cu ) 、 钼 (Mo ) 、 硼 (B ) 、 氯 (Cl ) 。 此外, (Mn 还有一类元素, 它们对幼苗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作 用, 或为某些蔬菜种类在特定条件下所必需, 但还没 有证实它们是否为高等植物普遍所必需, 人们称之为 ) 、 钠 (Na ) 、 钴 (Co ) 、 硒 有益元素, 其中主要包括硅 (Si ) 、 镍 (Ni ) 、 铝 (Al ) 等。 (Se 在必需营养元素中, C、 H、 O 来自空气中的 CO2 和灌水, 而其他元素几乎全部来自育苗基质。只有豆 科植物根系可固定空气中的 N2,叶片也能从空气中

尚庆茂博士“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系列讲座 第十二讲

尚庆茂博士“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系列讲座 第十二讲

尚庆茂博士“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系列讲座第十二讲蔬菜集约化育苗场作为农业企业,产品主体是具有生命机能的幼苗,生产过程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强,销售市场是分散的个体种植农户,加之蔬菜育苗种类较多,因此,蔬菜集约化育苗场的经营具有自然风险大、经济效益不确定、经营决策和市场竞争比较复杂等显著特点,建立高效的管理模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对蔬菜集约化育苗场持续、安全、高效运营尤为重要。

本讲座着重从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选址与建设条件、工艺与设备、建筑与建设用地、配套工程、防疫设施、环境保护、劳动定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进行了论述,因这方面资料很少,文章难免有疏漏之处,请多提宝贵意见。

1 建设规模与项目组成1.1 基本原则集约化蔬菜育苗场的建设,应根据本地区蔬菜产业发展规划、资源状况、市场需求和投资能力、建场条件、技术水平等因素,确定适宜的建设规模。

1.2 规模划分育苗场的建设规模,按年出苗量可划分为3类,如表1。

1.3 项目组成蔬菜集约化育苗场的项目构成,按功能要求,可由育苗设施、辅助性设施、配套设施、管理及生活服务设施4部分组成,不同类别的育苗场对建设项目的要求见表1。

①育苗设施:培育蔬菜幼苗的保护性结构,如催芽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连栋温室等。

②辅助性设施:为幼苗培育、商品苗销售提供直接服务的设施设备,如播种车间、消毒池、仓储间、检测室、新品种试验田等。

③配套设施:为育苗提供基本保障条件,如灌排系统、电力系统、道路系统、通讯系统、机修车间、运输工具等。

④管理及生活服务设施:为育苗提供行政管理和生活服务,如办公室、休息室、食堂、淋浴房、门卫、公厕等。

2 选址与建设条件①场址选择应充分进行论证,符合国家有关土地利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和规定。

②育苗场总体环境应符合《GB/T 18407.1—2001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③场地要求地势比较平坦、高燥、排水方便,丘陵山地建场应尽量选择阳坡,坡度不宜大于20°。

《穴盘育苗技术》课件

《穴盘育苗技术》课件
《穴盘育苗技术》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穴盘育苗技术概述 • 穴盘育苗技术流程 • 穴盘育苗技术要点 • 穴盘育苗技术的应用场景 • 穴盘育苗技术案例分析 • 穴盘育苗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穴盘育苗技术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穴盘育苗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育 苗方式,通过使用塑料穴盘作为 育苗容器,培育植物幼苗。
果树穴盘育苗案例
总结词
移植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
详细描述
果树穴盘育苗技术通过使用塑料穴盘,将果树种子播种在孔洞中,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培育。这种技术 可以提高移植的成活率,并且使幼苗的生长速度加快。通过控制水分、温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可以 有效地促进幼苗的生长和发育。
花卉穴盘育苗案例
总结词
美观、整齐、易于管理
谢谢
THANKS
优势
提高幼苗生长一致性、便于管理、节约水资源和种子、减少病虫害传播。
局限性
成本较高、技术要求较高、不适合所有植物种类等。
02 穴盘育苗技术流程
CHAPTER
准备工作
种子选择
选择健康、抗病、优质 、适合当地种植的种子

穴盘准备
清洗、消毒穴盘,确保 其干净无菌。
基质准备
选择合适的育苗基质, 如蛭石、珍珠岩、泥炭
特点
高效、快速、自动化、节约空间 、便于运输。
穴盘育苗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01
02
03
起源
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 洲,最初用于花卉和蔬菜 的育苗。
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普 及,穴盘育苗技术逐渐成 为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 手段。
趋势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提高育 苗效率、降低成本、优化 植物生长环境等。

尚庆茂博士“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系列讲座 第八讲 蔬菜苗期生理性病害诊断与防治

尚庆茂博士“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系列讲座 第八讲 蔬菜苗期生理性病害诊断与防治

尚庆茂博士“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系列讲座第八讲蔬菜苗期生理性病害诊断与防治生理性病害是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代谢异常所表现出的不良症状,也称非侵染性病害。

引起生理性病害的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营养元素缺乏、水分不足或过量、低温、高温、强光、肥料和农药使用不合理,或废水、废气等。

在不同因素的作用下,植物发病过程及其症状有时很难区分。

通常情况下,育苗期安排在寒冷的冬季或炎热的夏季,外界环境并不很适合蔬菜生长发育,加之穴盘育苗的特殊性,稍有管理不善,蔬菜穴盘苗极易发生生理性病害。

本讲座围绕蔬菜穴盘苗常见生理性病害,重点介绍发病原因、症状表现及防治方法。

1 低温障害低温障害可分冷害和冻害。

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设施,无论采用日光温室还是采用连栋大棚,保温性能均相对优于生产设施,发生冻害的几率非常小,因此低温障害以冷害多见。

不同蔬菜幼苗适宜的生长温度见表1当育苗设施内温度降至10 ℃以下,幼苗容易发生冷害。

冷害时,幼苗叶片出现水浸状斑点,叶片萎蔫、黄化。

随着温度的进一步降低或低温持续时间的延长,冷害逐渐加重,可导致部分子叶或部分真叶萎蔫干枯甚至死亡。

冷害还会造成幼苗不发新根,生长缓慢,甚至成片死亡。

西瓜、甜瓜、黄瓜、南瓜、茄子、辣椒等蔬菜幼苗易受冷害。

有时,冷害在苗期不表现出症状,但定植后会发现缓苗较慢,结果节位下降,或先期抽薹。

如番茄苗期较长时间处于12 ℃以下低温,第1 穗果节位可能从第9节位降至第6节位,并且果实畸形率增加,说明低温严重影响幼苗的花芽分化。

绿体春化型蔬菜幼苗6~7片真叶期遭遇一定时间的8 ℃以下低温,定植后极易先期抽薹。

此外,冬春季穴盘苗灌溉时水温过低,幼苗根际降温过快,抑制根系发育,如果再遇基质排水不良,很容易发生沤根。

为了防止蔬菜幼苗低温障害的发生,首先应做好育苗设施结构的优化设计,提高设施的建筑质量和保温性能;其次,鉴于蔬菜集约化育苗投资大,育苗设施必须配置增温设备,如水(气)暖加温系统、热风炉、地热线等,并且在播种前认真检修,贮备燃料,确保正常使用;再者,育苗期间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严格掌握未来数天的天气变化,对突然来临的寒流提前做好预防准备;最后,选择耐寒品种,增加低温锻炼,喷施化学诱抗物质,如油菜素内酯、壳聚糖等,对于提高低温抗性也有一定作用。

尚庆茂博士“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系列讲座第四讲 蔬菜穴盘育苗基质的科学配制技术

尚庆茂博士“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系列讲座第四讲 蔬菜穴盘育苗基质的科学配制技术

“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系列讲座第四讲蔬菜穴盘育苗基质的科学配制技术育苗基质固定、支撑蔬菜幼苗,还是蔬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所需全部水分、矿质养分的“源”,育苗基质溶氧量、微生物多样性与蔬菜种子霉烂、苗期猝倒病、根腐病等病害发生密切相关。

因此,育苗基质必须具有足够的孔隙度、养分、适宜的pH值范围,为蔬菜幼苗健康发育提供良好的根系环境。

蔬菜穴盘育苗,幼苗根系发育空间小,基质含水量、透气性、pH值、EC值很容易在短期内发生很大的变化,基质配制不好常常导致烂种、出苗率降低、幼苗营养缺乏、烂根、徒长等。

许多蔬菜穴盘苗生产者因不十分了解基质特性和配制技术而损失成批种苗。

本文从质量要求、常用基质组分、优选基质配方、配制技术等叙述了蔬菜穴盘育苗基质的科学配制及注意事项。

1育苗基质的质量要求通常从物理特性、化学特性、生物学特性表现评判蔬菜育苗基质质量。

1.1物理特性包括粒径、容重、孔隙度、持水力、阳离子交换量等。

基质中水分和空气是在孔隙间反向移动的,水分因重力渗出或向空气中蒸发产生孔隙,空气进入,所以水分过多,易造成缺氧,水分过少,会造成幼苗干旱胁迫。

幼苗对矿质养分吸收是依存于水分的,干旱缺水条件下幼苗也无法获得足够的矿质养分。

基质中0.1mm以上的孔隙,其中的水分在重力作用下很快流失,主要容纳空气,称为通气孔隙(也称大孔隙),0.001~0.1mm的孔隙,主要贮存水分,称为持水孔隙(也称小孔隙),两者的比例(简称气水比)决定持水力大小。

粒径大小、容重等都会影响基质的孔隙大小和分布。

阳离子交换量(CEC)表示基质对养分的保持能力。

具体要求见(表1)。

表1蔬菜穴盘育苗基质物理性状推荐标准项目推荐范围-----------------------------容重(g/cm3)0.2-0.0.8-----------------------------粒径大小(mm)1-10-----------------------------总孔隙度(%)>60-----------------------------通气孔隙度(%)>15-----------------------------持水孔隙度(%)>45-----------------------------气水比 1:2-1:4-----------------------------含水量(%)≤35.0-----------------------------持水力(%) 100-120-----------------------------阳离子交换量(cmol/kg,以NH4+计)>15.0-----------------------------1.2化学特性包括有机质含量、pH值、EC值、矿质养分含量,其中pH值、EC值最为关键。

尚庆茂博士“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系列讲座 第二讲 育苗场的科学规划与设计

尚庆茂博士“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系列讲座  第二讲 育苗场的科学规划与设计

尚庆茂博士“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系列讲座第二讲育
苗场的科学规划与设计
尚庆茂
【期刊名称】《中国蔬菜》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蔬菜集约化育苗场,以优质商品苗为主要产品,整合人才、土地、技术、机械等多种资源要素,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明确基本建设条件,确定投资规模水平,优化结构配置和功能布局,降低无谓损耗和经营风险,对育苗场高效运转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总页数】4页(P42-45)
【作者】尚庆茂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尚庆茂博士"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系列讲座第二讲育苗场的科学规划与设
计 [J], 尚庆茂
2.尚庆茂博士"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系列讲座第四讲育苗基质的科学配制 [J], 尚庆茂
3.尚庆茂博士"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系列讲座第六讲蔬菜穴盘苗养分管理技术[J], 尚庆茂
4.尚庆茂博士“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系列讲座第七讲蔬菜穴盘苗株型调控技
术 [J], 尚庆茂
5.尚庆茂博士“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系列讲座第十二讲蔬菜集约化育苗管理技术模式 [J], 尚庆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系列讲座第二讲育苗场的科学规划与设计蔬菜集约化育苗场,以优质商品苗为主要产品,整合人才、土地、技术、机械等多种资源要素,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明确基本建设条件,确定投资规模水平,优化结构配置和功能布局,降低无谓损耗和经营风险,对育苗场高效运转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运行的蔬菜育苗场绝大多数源于以往设施蔬菜生产基地的改造,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育苗小区,单一规模化蔬菜商品苗生产销售功能的育苗场比较鲜见,因此,育苗场规划设计的先进性、合理性、科学性体现不够。

本文借鉴国内外苗圃设计的经验,结合蔬菜商品苗生产特点,从场地选择、设计原则、规划内容等方面对蔬菜集约化育苗场规划设计予以说明。

1 场地选择与勘查1.1 场地选择依据地理位置、地形地块、水源及水质、劳动力来源、可扩展性等初步确定育苗场场址。

1.1.1 地理位置若远离蔬菜种植区,会增加商品苗销售运输、售后服务、供求双方信息交流成本;若紧邻蔬菜种植区,会增加病虫害为害几率。

虑及我国商品苗运输工具、道路状况、种植规模等,笔者认为距离大型种植基地5~10 km,200 km半径内〔约3~5 h(小时)车程〕销售量占年出苗量的90 %以上为宜。

1.1.2 地形地块与不规则地块、窄条形地块、圆形地块相比,方形地块更有利于集聚育苗场各组成部分,缩短育苗场内部的运行距离。

相关统计表明,育苗场运营成本的25 %~35 %用于劳动力支出,劳动者60 %的工作时间用于物料的运输。

1 %~2 %的坡度更有利于排水,但坡度大于15 %则不利于土壤保持。

1.1.3 水源质量育苗离不开优质水源。

无论地下井水、水库贮水,还是蓄积雨水、河流水,育苗水源必须具有适宜的pH值、EC值、硬度、钠离子、氯离子、重金属离子等,还不能有病原物、水藻等污染(表1)。

1.1.4 可扩展性现在我国蔬菜集约化育苗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市场需求拉动和规模效益驱动合力作用下,未来我国集约化育苗场的规模将呈快速扩大的趋势。

21世纪初,我国蔬菜育苗场年出苗量约200万~500万株,2010年个别育苗场年出苗量已达到5 000万株,因此,育苗场的初始设计应当虑及将来的规模扩展。

建成后重新修改设计方案和建设,耗费可能更大。

1.2 场地勘查1.2.1 踏勘在经营者和施工人员陪同下,到初步确定的育苗场地进行实地踏勘和调查访问工作,了解场地的历史、现状、地势、土壤、植被、水源、交通、病虫害以及周围的环境。

1.2.2 测绘地形图平面地形图是进行育苗场规划设计的依据。

比例尺要求为1/500~1/200,等高距为20~50 cm。

与设计直接有关的山丘、河流、湖泊、水井、道路、房屋、坟墓等地形、地物应尽量绘入,对场地的土壤分布和病虫害情况亦应标清。

1.2.3 土壤调查根据场地自然地形、地势及指示植物的分布,选定典型地区,分别挖取土壤剖面,观察和记载土层厚度、机械组成、酸碱度(pH值)、地下水位等,必要时可分层采样进行分析,弄清场地内土壤的种类、分布、肥力,并在地图上绘出土壤分布图,以便合理使用土地。

1.2.4 病虫害调查主要调查场地内的地上、地下病虫害。

一般采用抽样方法,每公顷取土样10个,每个面积0.25 m2,深10 cm,统计害虫数目。

并通过场地种植作物和周围植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判断病虫害发生程度,提出防治措施。

1.2.5 气象资料的收集向当地的气象台或气象站了解有关的气象信息,如生长期、早霜期、晚霜期、晚霜终止期、全年及各月平均气温、绝对最高和最低气温、表土层最高温度、冻土层深度、年降雨量及各月分布情况、最大降雨量及降雨历时数、空气相对湿度、主风方向等。

2 设计原则2.1 规模适度原则年出苗量不宜过大或过小,笔者认为目标规模以年出苗量3 000万~5 000万株、年满足800~2 667 hm2蔬菜种植需求为宜。

2.2 循序渐进原则根据生产需求和销售情况,育苗规模应由小到大,设备配置逐步完善,杜绝在育苗伊始技术水平不甚精准、市场信息掌握不全的条件下,贪大求洋,一次性巨额投资。

个别地方,初期阶段就引进美国Black more、荷兰Visser大型流水线播种成套设备,但生产过程中未能高效利用,造成部分设备闲置和资金积压。

2.3 节能高效原则在北方个别地方,连栋玻璃温室冬季加温能耗占育苗场销售收入的50 %以上。

应根据蔬菜商品苗应茬生产与需求量,选择建设节能高效日光温室、连栋温室、塑料大棚相配套的育苗设施。

连栋温室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弱化强空气对流引发的幼苗快速失水,连栋温室并不绝对等同于高能耗。

2.4 功能多样原则不是育苗之外增加商品蔬菜生产,更不是养鱼休闲,而是围绕育苗核心任务,展开新品种比较试验、新技术研发、信息网络服务等工作,或者为了在蔬菜育苗间隙提高已建设施的利用效率,可适当短期生产特色叶菜、园林花卉种苗。

再者,为了增加收益,强化服务,扩大影响,扩展良种、农药、肥料等农资销售功能。

3 规划的主要内容通过科学布局,可缩短职员往返各工作区及物料搬运的距离,便于客户业务接洽,提供良好的育苗场外在形象,起到内节约、外促销的良好效果。

比较理想的育苗场总体布局如图1所示。

图1 理想的育苗场总体布局图3.1 生产用地主要指场地内直接用于规模化育苗、新品种试验示范的部分。

3.1.1 播种车间可以说是育苗场的核心区,通常为钢架结构(图2),地面用混凝土硬化。

整个车间至少两个通道,一个作为主要通道,供职员和物料大量进出,另一个作为辅助通道,主要用于播种或催芽后的穴盘苗向生产区输出。

图2 播种车间剖面结构示意图播种车间内部又可分为若干小区:①育苗基质贮放区,包括基质组分贮放、基质搅拌机械安装、基质定量包装和贮放等;②穴盘贮放区,主要放置新购、洁净的空穴盘;③检测室,作种子萌发试验、基质理化性质测定等用,也可兼作播种车间的办公室;④贮藏室,是可闭锁的小屋,内部存放现用的种子、农药、肥料、小型易损零部件等;⑤穴盘清洗区,用于穴盘冲洗、消毒、浸泡,由相互分隔的混凝土或不锈钢池组成;⑥播种区,可以是穴盘摆放—基质填充—打孔—播种—冲淋—覆盖—传送流水线精量播种机,也可以是以单一播种机辅以人工混合作业,甚至全人工播种。

此外,如果播种车间足够宽阔,催芽室也可建造在播种车间内,催芽室为可控温、控湿的封闭式空间,催芽室面积约为育苗温室苗床面积的5 %~10 %,若育苗温室苗床面积6 000 m2,催芽室面积只要300~600 m2(图3)。

图3 播种车间内部平面布局3.1.2 商品苗生产区商品苗生产区是占育苗场面积最大的区域,由若干面积不等、类型相同或相异的育苗设施组成。

商品苗生产区的面积决定于育苗数量,结构形式决定于地理区位、蔬菜种类和育苗季节等。

目前,育苗设施最大利用率(或苗床面积占设施内部面积的比例)约为60 %~80 %,每平方米苗床约可放置6个标准规格塑料穴盘。

由此可以根据单茬最大播种量,确定商品苗生产区面积。

3.1.3 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区根据蔬菜商品苗销售区域种植习惯、栽培制度、病原情况等,不断引进新品种,是育苗场稳定发展的关键之一。

但是,品种更换具有一定风险,如区域适应性或生产性状表现,为了确定新品种的可推广性,在育苗场建立适当规模的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区是必要的。

示范区兼具自身所育种苗栽培期展示的作用,以吸引更多客户。

此外,育苗场要不断进行育苗技术试验,如基质更换、水肥试验、化学控制等,每次应用新技术,都应观测幼苗定植后的表现,减少新技术应用风险。

3.2 辅助用地设计3.2.1 大门育苗场留给客户或来访者的外观印象直接影响商品苗的销售业绩。

大门不仅是育苗场的出入口,还是展示育苗场形象的重要窗口。

大门周边应保持整洁,绿植井然有序,外墙或设立告示牌描绘说明育苗场的经营项目,一目了然,并临近和直达办公区、装载区。

3.2.2 办公区(楼)办公区的外来业务和内部业务比较集中,应标识清晰。

办公区提供政务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分析检测等场所,还应为来访者或客户提供停车位。

销售室外或走廊张挂经营科目的样图及可能的详细说明,甚至实物展示,会极大地节约客户和销售人员的时间。

办公区周边应有指向各区域的路标,便于外来客户和内部职员快速到达各目标区。

3.2.3 排灌系统排灌系统是育苗场的重要组成,通常由专业人士完成。

应根据地形特点(如地块坡度)、道路布局、育苗场各功能分区,设计排灌系统。

排水系统对地势低、地下水位高及降雨量多且集中的地区更为重要。

排水系统由大小不同的排水沟组成,排水沟分明沟和暗沟两种,目前采用明沟较多。

灌溉系统包括水源、提水设备和引水设备3部分。

水源主要有地面水和地下水两类,提水设备现在多使用抽水机(水泵),可依育苗的需要,选用不同规格的抽水机。

引水设备有地面渠道引水和暗管引水两种,明渠即地面引水渠道,管道灌溉即主管和支管均埋入地下,其深度以不影响机械化耕作为度,开关设在地端使用方便之处。

3.2.4 道路系统一级路(主干道)是苗圃内部和对外运输的主要道路,多以办公室、管理处为中心,设置一条或相互垂直的两条路为主干道,通常宽6~8 m;二级路通常与主干道相垂直,与各耕作区相连接,一般宽4 m,其标高应高于耕作区10 cm;三级路是沟通各耕作区的作业路,一般宽2 m。

3.2.5 包装出苗区主要是成苗包装、装载、出苗。

3.2.6 维修区大、小型农机设备、运输车辆停放和维修保养区域。

可以是敞棚避雨结构或钢架结构,占地面积和高度依据设备多少、高低而定。

油料存放此地,更应加强消防安全。

肥料、农药等也可毗邻建屋存放。

3.2.7 职员休憩区供职员更衣、休憩、冲淋的场所,加温设施如锅炉房可以毗邻而建。

3.2.8 围栏和防风带育苗场可能存在牲畜(如牛、马、猪等)、人为破坏时,育苗场外围可设置铁丝网、木制围栏。

有时,仅仅是为了保护办公区或维修区环境安全,防止闲散人员的干扰或行窃,也可以在育苗场小范围内设置围栏。

在育苗场的上风口种植杨树、松树、柏树等,能够有效地防止强风的侵袭,稳定育苗场内部气流,减少强风危害。

通常,防风带宽约5~9 m,由3~5行树木组成,并且树种应尽可能高(乔木)、矮(灌木)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