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 理解性默写
先秦诸子选读——必背篇目

先秦诸子选读——必背篇目XXX《先秦诸子选读》(选修)背诵内容及理解性默写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子曰:“由,诲女【女,通“汝”,你】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知,通“智”,智慧】也。
”译:XXX说:“由,我教导你的(东西),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译:XXX说:“有了过错却不改正,这是(真正的)过错啊!6.子曰:“人能XXX,非道弘人。
”译:XXX说:“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扩大。
”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译:XXX说:“自身多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别人,就可以远离怨恨了。
”8.XXX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无【无,通“毋”】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XXX则大事不成。
”译:XXX在鲁国做了城邑长官,(向XXX)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XXX对他说:“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看见眼前小利,如果只图快,就会达不到目的。
只图小利,就会办不成大事。
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车为简体】,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译:XXX说:“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怎么处世,这就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车怎么能走呢?1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彫,通“凋”】也。
”译:XXX说:“气候冰冷,之后知道松树与柏树,依然保持青翠不干枯。
”12.子在川上曰:“逝者XXX,不舍昼夜!”译:XXX在河岸上(看着奔涌向前的河水)说:“逝去的时间就像这奔腾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都在不停地流逝。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XXX说:吃着粗食喝着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觉,快乐就在这当中呀。
用不合理的手段而让自己大富大贵,这些对于我就像浮云般轻。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先秦诸子》理解性默写

理解性默写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仪封人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高度评价孔子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桀溺委婉地劝告孔子放弃所谓的努力,做一个避世之人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孔子反击桀溺,委婉地表达自己会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一句,化用了《论语》中“,两句。
5.石门晨门对孔子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二、《当仁,不让于师》6.子贡把一般人的才德比作丘陵,而用形象地比喻和对比来概括孔子的才德之高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子贡认为君子说话不可以不谨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司马迁赞扬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乡往之”,颜渊也表达过类似的感受:______,______。
9.在《论语·子罕》中形容颜渊对孔子之道赞叹的语句是:,。
,10.在《论语·子罕》中颜渊陈述孔子的教学方法与内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孔子认为自己当不起“圣与仁”的称号,只是矢志不渝地追求和教导别人追求“圣与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12.孔夫子告诉弟子,只要符合“仁”这一原则,就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13.子游用了孔子之前教导弟子的话“_______,________。
”反驳了孔子“割鸡焉用牛刀”的玩笑话。
14.孔子高度评价颜渊,称其富有安贫乐道品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5.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无知的句子是:,,。
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精粹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文学常识及名句默写检测一、文学常识:1、孔子是家学派的创始人,与苏格拉底、佛陀、耶稣并称四大圣人。
孔子思想核心是“”,其理想人格的核心是。
孔子还有一个重要思想是,孔子张扬之德,即。
反对“过”与“不及”。
其代表作是语录体著作,此书与、、并称为“四书”。
2、《民为贵》选自,作者,被后世称为亚圣,和他均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在人性论方面的主张却刚好相反。
其学说包含三个内容:其一,在人性上他张扬;其二,在君、国、民方面,他宣扬;能反映此思想的语句是,,。
其三,在治民方面,他提倡。
在《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一课中,能体现此思想,并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语意相近的语句是:,。
,。
,,,。
3、在先秦诸子中,最奇特的一部著作是,又称,此书充满了意出尘外的想象,善用异彩纷呈的来说理。
作者庄子,是的另一位巨擘,他继承了的思想学说,他主张人要,。
其基本底蕴是对。
此书共33篇,分为,,。
相传《内篇》是其本人所作,其中最著名的篇章是,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和超脱。
在《无端崖之辞》一课中,讲了许多寓言故事,比如成语,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
如成语,比喻手法熟练,技艺高超,在此则寓言故事中,他举匠石和郢人的故事,抒发了知音难觅的感慨,请再举几个相似的例子,,。
4、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核心思想是,他鼓吹天有意志,人间有鬼神并且灵验,其宗旨是促使人们兼相爱、交相利。
5、韩非子,是先秦学说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荀子的,常常用自己对人性的认识,来论证、以及势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6、荀子是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他有极强的,他弘扬了孔子的思想,并试图把伦理道德规范落实到法制当中。
7、提出“有无相生”观点的人是,姓,名,字,著有一书。
此书又称,分上、下篇。
上篇三十七章,又称,下篇四十四章,又称。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
它是宇宙中的终极存在,它创造了万物;同时它还是一种的东西。
9、先秦诸子的议论文之所以富有魅力,首先一个原因是,其次一个原因是。
《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训练(二)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训练(二)姓名:班级:1.,社稷次之,。
(《孟子·尽心上》)2.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
(《孟子·尽心上》)3.乐民之乐者,。
忧民之忧者,。
乐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4.,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5.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论语·为政》)6.仁者爱人,。
爱人者,。
,。
(《孟子·离娄下》)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梁惠王上》)8.,失道寡助。
寡助之至,;多助之至,。
(《孟子·公孙丑下》)9.富贵不能淫,,,此之谓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10.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
(《论语·子罕》)11.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孟子·告子下》)12.,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音声相和,,恒也。
(《老子》第二章)13.知人者智,。
胜人者有力,。
(《老子》第三十三章)1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是以圣人终不为大,。
(《老子》第六十三章)15.合抱之木,。
九层之台,。
千里之行,。
(《老子》第六十四章)16.强大处下,。
(《老子》第七十六章)17.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庄子·逍遥游》)18.弃燕雀之小志,。
(丘迟《与陈伯之书》)19.不登高山,;不临深溪,。
(《荀子·劝学》)20.况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夫爱人者,;利人者,;恶人者,;害人者,。
(《墨子·兼相爱》)21.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墨子·尚贤》)22.以力服人者,;以德服人者,。
(《孟子·公孙丑上》)23.道虽迩,,事虽小,。
(《荀子·劝学》)24.蓬生麻中,;,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25.,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
先秦诸子选读默写(含答案)

《论语》选读默写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2.子曰:“,是谓过矣!3.子曰:“,非道弘人。
”4.子曰:“躬自厚而,则远怨矣!”5.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
”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其何以行之哉?”7.子曰:“岁寒,。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9.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10.子曰:“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不以其道得之,。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11.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2.子曰:“不愤不启,。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1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孟子》选读默写1.乐民之乐者,。
,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天时不如地利,。
3.得道者多助,。
寡助之至,;,天下顺之。
4.君子以仁存心,。
仁者爱人,。
爱人者,。
,人恒敬之。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下可运于掌。
6.居天下之广居,,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老子》选读默写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皆知,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长短相形,,音声相和,,恒也。
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故有道者不处。
3.知人者智,。
胜人者有力,。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死而不亡者寿。
4.为无为,,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为大。
天下难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
夫轻诺必寡信,。
是以圣人犹难之,。
5.其安,其未兆,其脆,其微。
为之于,治之于。
合抱之木,。
九层之台,。
千里之行,。
民之从事,。
,则无败事。
6.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枯槁。
故将强者死之徒,。
是以兵强,木强。
强大处下,。
《论语》选读默写答案1.不知为不知2.过而不改3.人能弘道4.薄责于人5.见小利则大事不成6.小车无軏7.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8.不舍昼夜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0.是人之所欲也不去也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11.无適也12.则不复也13.思而不学则殆《孟子》选读默写答案1.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忧以天下2.地利不如人和3.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4.以礼存心人恒爱之敬人者5.幼吾幼以及人之幼6.立天下之正位不得志独行其道贫贱不能移《老子》选读默写答案1.斯恶已善之为善难易相成高下相盈前后相随2. 自是者不彰自矜者不长物或恶之3. 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不失其所者久4. 事无事于其易于其细必作于易故能成其大5. 易持易谋易畔易散未有未乱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常于几成而败之6.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柔弱者生之徒则灭则折柔弱处上。
《先秦诸子选读》常考名句默写教学提纲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训练(二)姓名:班级:2.,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3.仰之弥高,,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论语·子罕》)4.子曰:“当仁,。
”(《论语·卫灵公》)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6.子贡曰:“君子之过也,:过也,人皆见之;,。
”(《论语·子张》)7.子曰:“工欲善其事,。
”(《论语·卫灵公》)8.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0.岁寒,。
(《论语·子罕》)11.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12.人谁无过,,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15.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论语·颜渊》)16.夫仁者,,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1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不亦远乎?”(《论语·泰伯》)18.,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19.,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20.不愤不启,,,则不复也。
21.古之学者为己,。
(《论语·宪问》)22.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言,。
”(《论语·颜渊》)23.子曰:“,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24.子曰:“人无远虑,。
”(《论语·卫灵公》)1.,社稷次之,。
(《孟子·尽心上》)3.乐民之乐者,。
忧民之忧者,。
乐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4.,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5.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论语·为政》)6.仁者爱人,。
爱人者,。
,。
(《孟子·离娄下》)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下可运于掌。
8.,失道寡助。
寡助之至,;多助之至,。
(《孟子·公孙丑下》)9.富贵不能淫,,,此之谓丈夫。
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

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完成下列填充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的三教是指:____ 教、教、教;其代表人物分别2.孟子被后世称为亚圣,其学说包含三个内容:其一,在人性上他主张 _____________ ;其二,在君、国、民方面,他主张_________________ ;其三,在治民方面,他提倡 ________________ 。
3.庄子,是道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他主张人要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其基本底蕴是对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墨子,属墨家学派的创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鼓吹天有意志,人间有鬼神并且灵验,其宗旨是促使人们 _________ 、___________ 。
5 .韩非子,法家代表人物,他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的手段。
丫论语》默写1、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 。
1、 ----------- ,来者犹可追。
2、 ----- ,-------- ,孰为夫子?3、 -------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 。
子曰:当仁, ----------- 。
”4、他人之贤者, ------- ,犹可逾也;仲尼,------- ,无得而逾焉。
君子一言以为知, ----------- , --------- 。
夫子之不可及也,------------- 。
5、 ----------------------------- 君子学道则爱人,。
6子路曰:“自孔氏。
”曰:“-------- ?”7、君子之过也, ------------ 。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选修先秦诸子散文名句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选修先秦诸子散文名句理解性默写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子罕》中形容颜渊对孔子之道赞叹的两句是:,。
2.,,是知也。
《论语·为政》3.在《论语·子罕》中形容时间的流逝的两句是:,。
4. 不义而富且贵,。
《论语·述而》5.《论语·为政》中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的读书学习方法的两句是:,。
6.在《孟子·公孙丑下》中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所向的句子是:,。
7.知人者智,。
胜人者有力,。
强行者有志,,死而不亡者寿。
8.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庄子·让王》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卫灵公》中,强调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的句子是:,。
2.,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3.,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4.乐民之乐者,。
忧民之忧者,。
,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6.在《孟子·滕文公下》中对“大丈夫”是如何要求的:,,。
7.出自《老子·第六十三章》中意思是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 , 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的句子是:,。
8.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三.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卫灵公》中阐述儒家对人与道的基本看法的两句是,。
2.在《论语·子路》中强调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见眼前小利的两句是:,。
3.岁寒,。
《论语·子罕》4. 得道者多助,。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梁惠王下》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难。
7.,。
《老子》第二章,多易必多,故终无难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孔子看来,真正的智慧就在于“,,。
”真的错误在于“,!”
2.孔子认为“道”与“人”的关系是“,。
”
3.“,!”也就是只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人与人之间才会少些怨恨。
4.孔子告诫子夏“为政”不可贪快,贪小利,因为“,。
”
5.“,,?”孔子用车作喻,说明不讲信用的弊端。
同时,又用松柏作喻,说明君子耐住磨难,不改初心的句子,“,。
”后用浮云作喻,说明君子面对不义之财的心态:“,。
”因此,纵使粗茶淡饭,也会乐在其中的一句“,,。
”
6.苏轼曾经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孔子曾经也有过相似的感慨,“,!”
7.说明君子即使在慌乱或苦难中,片刻不会脱离“仁”的句子“,,。
”同时,君子立身处世“义”才是标准,故曰:“,,。
”
8.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但是要注意“,”,同时要注意学思结合,因为“,”。
如果学生“”,即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举例了。
9.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本思想后人铭记,而孟子对君王曾提出过类似的建议,他认为君主“,”才能达到“王天下”的目的。
因为“,。
,。
”百姓和国君的“乐”与“忧”是联系在一起的。
10.“得道”与“失道”会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
11.君子把“仁”和“礼”长存心中就会懂得“爱人”“敬人”,而“爱”与“敬”是相互的,因为“,。
,。
”
12.居上位者只有懂得了“,”推己及人,成就王业才能像拨弄手中的东西一样容易。
13.关于“得志”与“失志”,孟子曾有独到的看法,他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而他的另一句“,”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而只有“,,”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