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与人事)焦炉技术管理规程

合集下载

焦炉技术管理规程

焦炉技术管理规程

焦炉技术管理规程冶金工业部1992年7月目录1总则 (1)2装煤 (1)3推焦 (2)4熄焦与筛焦 (4)5焦炉加热制度 (4)6煤气操作制度 (6)7焦炉及其设备维护制度 (8)9附则 (10)附件A焦炉工艺系统检查制度表 (10)附件B 焦炉等级标准 (11)附件C焦炉延长结焦时间和停炉操作要点 (12)焦炉技术管理规程1总则1.1 为保证焦炉及设备正常运行,维护好炉体,生产合格的焦炭和有效地回收化学产品,减少污染,特制定本规程。

焦炉是复杂的热工设备,一代焦炉应使用二十五年以上,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精心操作,精心维护,以保证焦炉延长使用寿命。

1.2 正确执行技术管理规程是焦炉高产、稳产、低耗和长寿的具体保证。

焦化厂厂长,炼焦车间主任应组织全体职工确保规程的执行。

1.3 配煤比和炼焦制度的确定,应保证焦炉炉体安全、推焦顺利,按标准或技术条件生产焦炭、化学产品和炼焦煤气。

变更煤种或较大范围调整配煤比时,必须作配煤试验。

1.4 焦炉炉体是耐火砖的砌体。

不顾客观条件超负荷生产或炭化室不装满煤或不按推焦计划推焦以及强制推焦等,都是不允许的;要加强产、供、销、运的平衡和机械设备的维修,应避免频繁地变动结焦时间或更换加热煤气。

1.5炼焦车间的装备组成包括a、焦炉;b、贮煤塔、炉端台和炉间台;c、熄焦塔、水泵和粉焦沉淀池或干熄焦装置;d、焦炉机械(推焦机、装煤车、拦焦车、熄焦车及电机车、交换机;装煤推焦机、捣固机等);e、焦台和筛焦楼;f、除尘装置。

1.6 焦炉生产过程包括a、装煤、平煤或捣固煤饼及装炉;b、炼焦;c、推焦;d、熄焦与筛焦。

1.7 焦炉技术操作制度分为a、装煤及推焦制度;b、焦炉加热制度(温度与压力);c、煤气操作制度;d、焦炉及其设备维护制度;e、焦炉建设、大中修及停炉应注意事项。

1.8 本规程可作为各单位制定具体规程的依据。

1.9 本规程适用于大、中型焦炉,小焦炉可参照执行。

焦炉维修管理制度内容

焦炉维修管理制度内容

焦炉维修管理制度内容一、维修管理机构和人员1.焦炉维修管理机构焦炉维修管理机构主要负责焦炉维修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包括制定维修计划、安排维修人员、购买维修设备和材料等。

焦炉维修管理机构由一位焦炉维修主管负责,他负责焦炉维修工作的全面管理和协调。

2.维修人员焦炉维修工作由一支专业的维修团队负责,维修团队包括电气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焦炉操作工和焦炉检修工等专业人员。

维修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参与焦炉维修工作。

二、维修计划的制定1.定期维护计划焦炉定期维护计划是指按照一定的周期对焦炉进行检修维护,主要包括焦炉的清洗、拆卸、更换磨损件、调整焦炉结构等工作。

焦炉定期维护计划由焦炉维修主管根据生产情况和设备状况制定,经过生产部门和运行部门的审批后执行。

2.临时维修计划焦炉临时维修计划是指在焦炉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及时对焦炉进行维修和检修,以保障生产的连续进行。

焦炉临时维修计划由焦炉维修主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维修人员按照计划迅速投入工作,尽快解决故障。

三、维修管理流程1.故障排查当焦炉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维修人员应当第一时间到现场排查故障原因,查明故障的具体表现和影响范围。

2.维修方案制定根据故障排查结果,维修人员应当制定详细的维修方案,包括维修内容、维修工时、维修人员、所需设备和材料等。

3.维修执行维修人员按照维修方案进行工作,先进行焦炉的拆卸和清洗等工作,然后根据情况更换磨损件,最后调整焦炉结构。

4.维修测试维修完成后,维修人员应当对焦炉进行测试,检查焦炉各项功能和性能是否正常,确保焦炉可以正常投入生产。

5.维修质量评估维修完成后,焦炉维修主管应当对维修质量进行评估,跟踪维修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并及时给予维修人员奖励或惩罚。

四、维修管理制度的执行与监督1.维修管理制度的执行焦炉维修管理制度的执行由焦炉维修主管负责,他要确保维修管理制度得到全面执行,做到科学规范和有序进行。

2.维修管理制度的监督焦炉维修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由生产部门和运行部门监督,他们要随时跟进焦炉维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焦炉工艺管理制度

焦炉工艺管理制度

焦炉工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焦炉生产管理制度,保证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焦炉生产管理工作。

第三条焦炉生产管理制度是指对焦炉生产过程中的工艺规范、工艺参数、设备运行和维护、安全防护、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第四条焦炉生产管理制度应以国家和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焦炉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制定,科学合理,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第二章工艺要求第五条焦炉生产工艺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确保焦炭生产质量和产量。

第六条焦炉生产工艺中的各项工艺参数应按照要求设置和控制,确保焦炉生产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七条焦炉生产中的设备应按照规定的工艺要求进行运行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第八条焦炉生产中的工艺控制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确保焦炭生产质量。

第三章安全防护第九条焦炉生产中的安全防护工作应做到位,确保生产人员的安全。

第十条焦炉生产中的安全生产工作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安全操作程序进行,确保生产安全。

第十一条焦炉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有毒和有害气体的排放和监控,确保环境安全。

第十二条焦炉生产中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等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生产安全。

第四章质量控制第十三条焦炉生产中应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焦炭质量稳定。

第十四条焦炉生产中应加强质量检测和监控,确保焦炭质量和规格达到标准要求。

第十五条焦炉生产中应严格执行质量记录和质量跟踪程序,确保焦炭质量可追溯。

第五章综合管理第十六条焦炉生产中应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第十七条焦炉生产中应加强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生产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第十八条焦炉生产中应加强能源管理和节能降耗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十九条焦炉生产中应加强环保管理和绿色生产,保护生态环境。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条本制度由公司生产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属于公司生产部门。

以上就是焦炉工艺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为焦炉生产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焦炉操作管理

焦炉操作管理

焦炉操作管理要点焦炉操作管理焦炉是一种复杂的热工设备,我国早期规定:一代焦炉的寿命要求在25年以上,而焦炉生产又是一个多工序、多岗位、多种连续操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生产工艺,特别是推焦、装煤(出炉)操作更为典型。

要想使焦炉高产、稳产、优质、长寿就必要有一整套焦炉技术管理制度。

根据多年工作经验,结合原冶金工业部制定的《焦炉技术管理规定》执行后总结一些焦炭质量等方面起到较大的作用,对一个新建的焦化厂炼焦而言就更有指导意义。

焦炉操作“五字”方针焦炉操作“五字”方针:一正、二均、三净、四通、五完好。

一、“五字”方针的内容和基本要求:1.“一正”:焦炉首先要求做到正压操作,它包括焦炉集气管、炭化室底部要达到规定的压力,不论何种焦炉炉型,装备水平如何,都必须遵循炭化室底部在结焦末期达到5Pa的原则,制定原则是根据炼焦原理:焦炉只有使炭化室系统的压力始终大于燃烧系统的压力,保持煤气从炭化室稳定地串漏到加热系统,可使得炭化室砌体砖缝被游离石墨密封,并且可消除砌体中出现熔洞、熔融、及渣蚀的可能性。

如果焦炉不执行“正压”操作而进行负压操作,容易引起管道堵塞和煤气质量变化影响生产正常操作,也影响炉温的稳定和炉体寿命。

2.“二均”:是要求焦炉温度要均匀,出焦要严格按正确的推焦计划均匀出焦,不要人为的随意延长或缩短结焦时间,以确保全炉焦炭成熟程度一致,从而能使焦炭质量得以保证。

3.“三净”:是要求焦炉机焦侧炉门、炉框和机侧小炉门必须清扫干净。

这也是因为由现代焦炉炉门采用刀边密封结构形式所决定。

“三净”是消除煤气外漏,改善焦炉操作环境,减轻污染,维护护炉铁件延长焦炉寿命的重要措施。

若反其道而行之,则损坏护炉铁件,恶化环境,减少炉体寿命。

4.“四通”:是要求上升管、桥管、集气管以及加热煤气管道,应保持畅通,焦炉荒煤气导出和加热煤气进、出焦炉的通道是焦炉生产中的关键部位,若这些地方煤气通道不畅且阻力增大,将会直接破坏焦炉正常加热和炉门、炉框冒烟冒火,烧坏护炉铁件,影响焦炉寿命。

炼焦车间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炼焦车间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炼焦车间岗位技术操作规程概述一、规程宗旨1、为了加强焦炉技术管理,保证焦炉及设备正常运行,维护炉体,生产出合格的焦炭和有效地回收化学产品,减少污染,产出合格焦炉净化煤气,特制定本规程。

炼焦车间有JND-98型焦炉两组四座,2×50、2X72孔、双联下喷、单热式、废气循环,侧装煤捣固焦炉。

于2001年10月、2004年试投产。

焦炉是复杂的热工设备,一代焦炉应使用30年以上,在生产过程中,车间管理人员及各岗位操作员工必须按照操作规程精心操作,精心维护,以保证焦炉延长使用寿命。

2、正确执行本规程是焦炉稳产、高产、优质、低耗和长寿的具体保证。

炼焦车间主任及各级管理人员应组织全体员工确保规程的执行。

3、本车间主要有以下生产操作:焦炉装煤、焦炉出焦和熄焦、运焦和筛焦以及焦炉的维护、污染治理和焦炉的热工管理。

二、生产工艺流程简述由备煤车间来的洗精煤,经配煤、粉碎、加湿后运入煤塔,装煤车行至煤塔下方,由摇动给料机均匀逐层给料,用18锤微移捣固机分层捣实,然后将捣好的煤饼从机侧装入炭化室。

煤饼在950℃~1050℃的温度下高温干馏。

经过22.5h(设计能力)干馏后,成熟的焦炭被推焦车经拦焦车导焦栅推出落入熄焦车内,由熄焦车送至熄焦塔用水喷洒熄焦,熄焦后的焦炭由熄焦车送至凉焦台,经补充熄焦,凉焦后,由刮板放焦机放至皮带机送至筛焦楼进行筛分装车或送焦场。

熄焦塔设电器自动控制器,通过控制器中的时间继电器调整喷洒时间,保证红焦熄灭。

干馏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经炭化室顶部空间、上升管、桥管入集气管。

在桥管集气处用压力为0.25MPa,温度为78℃的循环氨水喷洒冷却,使700~800℃的荒煤气冷却到85℃左右,再经过吸气弯管和吸气管抽吸至鼓风冷凝工段,在集气管冷凝下来的焦油、氨水经焦油盒一起到气液分离器到冷鼓工段。

焦炉加热用焦炉煤气由外部架空管道引入煤气预热器至焦炉地下室,从焦炉下部加热煤气管道喷入立火道。

同时经蓄热室预热后的空气也进入立火道,在立火道汇合后燃烧。

焦炉设备管理制度

焦炉设备管理制度

焦炉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焦炉设备的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焦炉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等管理工作,适用范围为焦炉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第三条焦炉设备管理应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的原则,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第四条对于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章焦炉设备管理组织及职责第五条公司设有焦炉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焦炉设备的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等工作。

第六条焦炉设备管理部门根据公司的生产计划和设备状况,合理安排设备的运行时间和维护周期,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

第七条焦炉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维修、更换和更新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八条每个焦炉设备操作人员都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九条焦炉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十条焦炉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技术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十一条焦炉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设备进行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报告。

第三章焦炉设备的运行管理第十二条焦炉设备的运行应按照生产计划进行,确保产量和质量达到要求。

第十三条焦炉设备的启动和停机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第十四条焦炉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处理,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第十五条焦炉设备运行时,操作人员应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第十六条焦炉设备运行中应保持设备周围的清洁整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七条焦炉设备运行中如需要更换部件,必须停机处理,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更换。

第十八条焦炉设备运行中如有漏水、漏气等现象,必须及时处理,确保设备的安全。

第十九条焦炉设备运行中如有异常噪音、异常震动等现象,应及时停机并报告相关部门。

焦炉生产管理规程

焦炉生产管理规程

ICS 75.160.10CCS H 32团体标准T/CCIAA2 - 2021焦炉生产管理规程Management regulations of coke oven production2021-02-01发布2021 - 02 - 01实施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发布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为促进焦化行业高质量发展,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国内外焦炉科研成果和大量的生产实践经验,并在行业内广泛征求意见,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准由中国炼焦行业协会负责管理,由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与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热工站联系,地址: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高能街128号,邮编:116085。

本文件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本文件主编单位: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编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唐山首钢京唐西山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鞍钢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有限公司、山西阳光焦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金马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沂州科技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于振东、王晓东、张熠、马兴翼、吴添、张雷、胡浩权、刘瑞峰、杨庆彬、程乐意、来威、孙雄飞、马建安、李天喜、张五洲、郭亮东。

本文件主要审查人:石岩峰、曹红彬、马希博、胥俊峰、王明登、徐列、甘秀石、张建平、代占良、夏鹏飞、卢培山、殷喜和、涂茂林、杨永利、虞文胜、樊永在。

焦炉生产管理规程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顶装焦炉和捣固焦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2710 焦化安全规程GB 16171 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50432 炼焦工艺设计规范YB/T 4555 捣固炼焦技术规范3 术语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焦炉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焦炉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焦炉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焦炉操作工是焦炉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岗位,他们需要熟悉焦炉设备的结构和工艺流程,并且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操作工必须遵守公司制定的安全操作规程,并熟悉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3. 操作工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帽、护目镜、防护服和防滑鞋等。

4. 操作工必须熟悉焦炉设备的结构和工艺流程,并了解各部位的安全设施和紧急措施。

二、作业前的准备1. 操作工必须对焦炉设备进行检查,确认设备无异常情况后方可进行操作。

2. 操作工必须熟悉焦炉生产计划,了解本班次的工作任务和所需材料情况。

3. 操作工必须检查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是否完好,确保能正常使用。

4. 操作工必须了解现场风向和风速情况,并确认当前工作区域为空气流动的安全区域。

三、焦炉操作1. 操作工必须按照工艺流程和生产计划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2. 操作工必须注意操作规程和操作指导,严禁进行未经指导的操作行为。

3. 操作工必须按照操作指令及时进行操作,并与其他操作工做好沟通和配合。

4. 操作工必须注意操作过程中的风险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5. 操作工必须保持焦炉设备的清洁和整齐,必要时进行设备维护和修理工作。

四、应急措施1. 操作工必须熟悉焦炉设备的应急控制设施和应急救援方案。

2. 在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时,操作工必须立即按照应急控制措施进行处理,并向上级汇报。

3. 在火灾发生时,操作工必须立即停止工作,采取灭火措施,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疏散。

五、操作记录1. 操作工必须按照规定的要求,及时记录操作情况,包括操作时间、操作内容和异常情况等。

2. 操作记录必须真实、准确并保存完整,便于后续分析和检查。

六、工作总结与交接1. 每班结束后,操作工必须进行工作总结并填写工作交接记录。

2. 工作总结要包括本班次工作的安全情况、操作问题、设备异常情况等,以及下班时需要特别交代的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炉技术管理规程冶金工业部1992年7月目录1总则 (1)2装煤 (1)3推焦 (2)4熄焦与筛焦 (4)5焦炉加热制度 (4)6煤气操作制度 (6)7焦炉及其设备维护制度 (8)9附则 (10)附件A焦炉工艺系统检查制度表 (10)附件B 焦炉等级标准 (11)附件C焦炉延长结焦时间和停炉操作要点 (12)焦炉技术管理规程1总则1.1 为保证焦炉及设备正常运行,维护好炉体,生产合格的焦炭和有效地回收化学产品,减少污染,特制定本规程。

焦炉是复杂的热工设备,一代焦炉应使用二十五年以上,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精心操作,精心维护,以保证焦炉延长使用寿命。

1.2 正确执行技术管理规程是焦炉高产、稳产、低耗和长寿的具体保证。

焦化厂厂长,炼焦车间主任应组织全体职工确保规程的执行。

1.3 配煤比和炼焦制度的确定,应保证焦炉炉体安全、推焦顺利,按标准或技术条件生产焦炭、化学产品和炼焦煤气。

变更煤种或较大范围调整配煤比时,必须作配煤试验。

1.4 焦炉炉体是耐火砖的砌体。

不顾客观条件超负荷生产或炭化室不装满煤或不按推焦计划推焦以及强制推焦等,都是不允许的;要加强产、供、销、运的平衡和机械设备的维修,应避免频繁地变动结焦时间或更换加热煤气。

1.5炼焦车间的装备组成包括a、焦炉;b、贮煤塔、炉端台和炉间台;c、熄焦塔、水泵和粉焦沉淀池或干熄焦装置;d、焦炉机械(推焦机、装煤车、拦焦车、熄焦车及电机车、交换机;装煤推焦机、捣固机等);e、焦台和筛焦楼;f、除尘装置。

1.6 焦炉生产过程包括a、装煤、平煤或捣固煤饼及装炉;b、炼焦;c、推焦;d、熄焦与筛焦。

1.7 焦炉技术操作制度分为a、装煤及推焦制度;b、焦炉加热制度(温度与压力);c、煤气操作制度;d、焦炉及其设备维护制度;e、焦炉建设、大中修及停炉应注意事项。

1.8 本规程可作为各单位制定具体规程的依据。

1.9 本规程适用于大、中型焦炉,小焦炉可参照执行。

2装煤2.1顶装焦炉用装煤车装煤。

装煤车上开关闸门,下煤装置和振煤装置等应保持完好。

捣固焦炉用装煤推焦机把煤饼送入炭化室内。

装煤推焦机与捣固装置之间应设有信号联系装置。

2.2为了保证焦炉正常操作及稳定焦炭质量,应对装炉煤进行检验,符合炼焦工艺要求才能使用。

对相邻班组的配煤质量稳定性要求:a、水份±1%b、挥发份±1%c、灰份±0.5%d、细度±2%2.3煤塔贮煤量应不少于其容积的三分之二,非双曲线煤塔每半年应进行一次彻底清扫,双曲线煤塔清扫时间按需要确定。

2.4装煤车应按规定顺序在各排漏嘴下受煤。

漏嘴放煤顺序的制订,由车间主任批准。

2.5每孔装炉煤均需称量,允许与规定装煤量有±1%的偏差。

2.6在推焦前应将装煤孔上的泥和沉积炭扫净;炉顶余煤只能在平煤时扫入炭化室内。

2.7装煤开始时,应用高压氨水或蒸汽喷射,使炉内产生适当负压;平煤完毕后,立即盖好装煤孔,用调有煤粉的稀泥浆密封盖与座之间的缝,并进行压缝,同时关闭高压氨水或蒸汽。

捣固焦炉配备的消烟除尘车的引燃装置、供水设施和除尘系统须经常保持运行可靠。

2.8装煤车各漏斗卸煤顺序,以先两侧,后中间为原则。

力求装满煤、平好煤、不缺角、少冒烟。

2.9平煤时带出的余煤,由单斗提升机回送至炉顶余煤贮槽,这部分煤只能装在装煤车煤斗的上部。

2.10在保证每炉最高装煤量和获得优质焦炭的原则下,确定平煤杆的高度位置。

炭化室装满煤的标志是平煤杆由炉内退出时能带出一部分余煤;捣固焦炉应把捣固好的煤饼完全送入炭化室内,如煤饼倒塌时,应用炉顶小车补满。

2.11对病号炉应由车间规定专门的装煤制度。

2.12应建立装煤推焦机煤箱受煤、捣固机操作的专门制度,以保证煤箱内布煤均匀、煤饼密实、表面平坦。

2.13禁止下列操作:a、将泥土废砖及铁器等杂物扫入炉内;b、将清扫煤塔的煤和平出的回炉煤装入煤斗下部;c、装煤不满,不平煤或装煤结束后半小时以上再补充装煤;d、对非装煤炉号打开高压氨水或蒸汽阀门(或经常漏蒸汽、漏高压氨水);e、使用弯曲的平煤杆操作;f、装煤车轨道无安全档、接头断裂、轨距比标准距差±30毫米以上;g、将装煤车轨道固定在拉条上;h、炉顶堆存余煤;i、装煤套筒与走行的联锁装置失灵;j、捣固煤饼在炉前倒塌时强行送煤;倒塌的煤料不及时运走;k、装煤推焦机在带炉门捣固煤料,捣固机未退至原位时开车;l、装煤推焦机煤箱活动壁未关好即放煤。

3推焦3.1应严格地按循环推焦图表推焦。

应根据生产任务要求和炉体、机械设备维修方便的原则编制推焦图表,并严格执行,变动推焦图表由厂长或车间主任批准。

3.2应根据焦炉砖材质、炭化室宽度、焦炭质量以及炉体、设备状况和操作管理水平等因素确定焦炉周转时间。

装炉煤水份为10%时,硅砖焦炉的一般周转时间:炭化室宽407毫米为16小时;炭化室宽450毫米为18小时;炭化室宽350毫米为12小时。

需要强化时,缩短周转时间也不得超过1小时。

3.3每座焦炉中后期的最短周转时间,由冶金部或省冶金厅(冶金总公司)按焦炉技术鉴定报告审定。

3.4班推焦计划的制订每班推焦工作计划,由负责热工的车间主任制订或核准。

值班主任负责组织实施。

3.4.1根据推焦表及其应推焦炉数。

3.4.2考虑前一班执行推焦计划情况。

3.4.3结焦时间不得短于周转时间15分钟;烧空炉时结焦时间不得短于周转时间25分钟。

3.5在一定结焦时间下,焦炭的成熟程度是根据相应的温度制度、焦饼中心温度、焦饼表面温度或观察上升管煤气颜色来判断。

焦炭不成熟不准推焦。

3.6推焦系数3.6.1推焦计划系数K1:标志着推焦计划表中计划结焦时间与规定结焦时间想吻合的情况,计算公式如下:K1=(M-A1)/M式中:M——班计划推焦炉数;A1——计划与规定结焦时间相差±5分钟以上的炉数。

3.6.2推焦执行系数K2:用以评定班按推焦计划实际执行的情况,计算公式如下:K2=(N-A2)/M式中:N——班实际推焦炉数;A2——超过计划推焦时间±5分钟的炉数。

3.6.3推焦系数K3:用以评价焦化厂和炼焦车间在遵守规定的结焦时间方面的管理水平,计算公式如下:K3=K1×K23.7因故延长推焦,在故障排除后允许加速推出早已成熟的焦炭,但每小时比正常计划增推炉数不得超过两炉。

3.8乱笺的炉号应在不长于五个周转时间内恢复正常。

病号炉在计划中注明,作为特殊处理。

3.9炭化室自开炉门到关炉门的敞开时间不应超过7分钟,补炉时也不宜超过10分钟。

焦饼推出到装煤开始的空炉时间不宜超过8分钟,烧空炉时也不宜超过15分钟。

个别情况需要延长时应由车间主任批准。

3.10在推焦机(装煤推焦机)、拦焦机、熄焦车三者之间应有信号装置;推焦杆与焦侧机械应有联锁。

推焦机司机在确实得到焦侧拦焦机和熄焦车做好接焦准备的信号后才能推焦。

3.11每次推焦均应清扫炉门、炉门框、磨板、小炉门的焦油和沉积炭等脏物。

装煤后炉门应调节严密,严禁炉门冒烟着火。

3.12推焦机司机需准确记录每个炭化室的推焦时间(即推焦杆头接触焦饼面的开始时间)、装煤时间(即平煤杆伸入小炉门的开始时间)、推焦最大电流及一切不正常现象(如炉温过高过低、炉体损坏、装煤不满等)。

3.13应采用无撞击推焦法,减少对炭化室的侧压力,以保护炉墙。

3.14难推焦管理3.14.1每座焦炉应规定极限推焦电流,当超过极限时,应分析研究,并采取降低推焦电流的措施。

3.14.2严禁强制推焦。

3.14.2.1严禁接连两次推焦。

每次未推出均应查找原因,在排除障碍后,在值班负责人在场并准许情况下,方可进行第二次推焦;三次以上推焦必须有车间负责人准许并在场。

3.14.2.2在机侧焦饼上部已塌落下来,必须将塌落部分扒出,直至见到焦饼收缩缝和一段垂直焦饼面后,才能再次推焦。

3.14.3出现难推焦后应在短期内处理完毕。

3.14.4禁止推生焦和相邻炭化室空炉时推焦。

3.14.5在推焦困难情况下,禁止将炉头焦扔入炭化室内。

3.15应及时消除炉门冒烟或着火。

经调节无效或在炉上无法维修的炉门,应在推焦前用备品炉门更换。

3.16当推焦延迟10分钟以上时,必须将待出焦的炭化室炉门对上,大螺丝再次拧紧。

3.17推焦杆根据需要装设压缩空气清除沉积炭的装置。

并建立清除沉积炭的制度。

3.18严禁用变形的推焦杆或杆头推焦。

3.19在更换煤气、停止加热及有暴风雨时,必须停止推焦。

4熄焦与筛焦4.1熄焦4.1.1熄焦车对位时,来回走动一次,确认与导焦槽对好后才能发出允许推焦信号。

4.1.2在接焦前,熄焦车的放焦闸门应紧闭;电机车的风包压不应低于0.4MPa。

4.1.3熄焦车接焦时行车速度应与推焦速度相适应,使推出的焦炭能均匀分布在车箱内。

熄焦时车体要做一些移动;熄焦后要泄水。

4.1.4必须保证熄焦塔内喷水装置熄焦迅速、均匀。

对喷水管、粉焦沉淀池、清水池和高置槽等设备,应建立定期清扫制度。

4.1.5焦台的受焦与放焦应按顺序进行。

焦炭在焦台上凉焦时间应大于10分钟。

焦台上的红焦必须及时熄灭。

4.1.6禁止下列操作a、同一个熄焦车箱内接两炉焦炭。

b、将熄焦车内焦炭倾放于充满焦炭的焦台上。

c、将红焦放到皮带上。

d、在未停止出焦时清扫熄焦车轨道。

4.2筛焦4.2.1为保证焦炭按规定分级,应制定焦筛定期更换制度,并设专人定期检查焦筛。

4.2.2运焦系统各岗位设备必须设有联系信号及联锁装置。

开停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顺序进行或经集中操纵室统一操作。

4.3保持皮带通廊、转运站、筛焦楼下铁道等处清洁。

5焦炉加热制度5.1为保证焦炭均匀成熟,须制定并严格执行焦炉加热制度(温度制度及压力制度)。

5.2根据每座焦炉在调整时期所得实际数据,按照不同的周转时间,制订加热制度表,主要包括下列项目:a、标准火道温度。

b、加热煤气消耗量。

c、烟道(总的和两侧的)吸力。

d、上升气流蓄热室顶部吸力。

e、交换开闭器进风口尺寸。

f、配煤水份。

g、每炉装煤量。

加热制度表由车间副主任批准。

5.3温度制度以生产优质焦炭的焦饼中心温度来确定标准火道温度与机焦侧温度差。

焦饼中心温度一般为1000±50℃。

5.3.1直行温度5.3.1.1直行温度的测量与调节,是指导焦炉温度的主要控制项目。

一般以机侧中部和焦侧中部立火道为标准火道。

在单集气管焦炉上,也可选择焦侧第五火道为标准火道。

选择时应考虑单双数火道均能测到。

5.3.1.2直行温度于交换后5分钟(30分钟交换一次时,也可选用10分钟)起由交换机室端的焦侧开始测量,在两个交换时间内全部测完。

5.3.1.3每间隔4小时测量一次直行温度,测温时间应固定;并换算成交换后20秒的温度。

5.3.1.4硅砖焦炉立火道测温点的温度,最高不得超过14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