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上美术第14课会跳的玩具 (5)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会跳的玩具-人教版(2023秋)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会跳的玩具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认真聆听,尤其是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大家热情高涨,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以下是我对今天教学的一些思考:
首先,关于理论讲授部分,我觉得可以通过更多有趣的案例来加深学生对跳跃玩具原理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打算引入更多富有创意的玩具案例,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相关知识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会跳的玩具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会跳的玩具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会跳的玩具-人教版(2023秋)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会跳的玩具》依据人教版(2023秋)教材设计。本节课主要内容为:引导学生探索和了解民间传统跳跃玩具的制作与设计原理,通过观察、实践,学会运用简单材料制作出能够跳跃的玩具。具体内容包括:
1.认识跳跃玩具:介绍不同类型的跳跃玩具,如跳跳球、跳蚤等,分析它们的共同特点和制作原理。
举例: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如模仿动物、植物等,将其融入跳跃玩具设计中。
2.教学难点
(1)制作过程中的比例与结构:学生在制作跳跃玩具时,容易在比例和结构上出现问题,影响玩具的跳跃效果。
举例:指导学生如何把握各个部件的比例关系,以及如何合理组合各个部件,确保玩具结构的稳作跳跃玩具至关重要,学生可能在这方面存在困难。
举例:讲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如硬纸板、彩纸、胶水等,以及如何根据玩具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会跳的玩具》人教新课标(2023秋)

-理解材料特性:学生可能对各种美术材料的特性不够了解,难以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
-创意设计:部分学生可能缺乏创意,难以设计出具有个性的会跳玩具。
-手工制作技巧:手工制作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技巧上的困难,如剪切不准确、粘贴不牢固等。
举例:
-材料特性:在选用材料时,学生可能不清楚不同材质的弹性如何影响玩具的跳动效果。教师需要通过实际演示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材料的选择对作品效果的影响。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会跳玩具的设计原理和制作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会跳玩具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会跳玩具的基本原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会跳玩具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制作技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会跳玩具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创意,制作出属于自己的会跳玩具。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实践活动方面,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验操作,但仍有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操作演示和指导,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前有更充分的准备。
最后,关于教学评价,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完成作品后,对自己的成果不够自信。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我会在评价环节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人教版小学美术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14课 会跳的玩具 名师教学PPT课件

会跳的玩具
秦安县兴国第五小学 邵转霞
猜谜语
它是一位游泳家, 说话老是呱呱呱, 小时有尾没有脚, 长大有瓣嘴。 前腿短来后腿长, 赛起跑来最擅长。
会 跳 的玩具
弹 簧
夹子
圆珠笔
纸弹簧
欣赏书中的作品
袋鼠和兔子 都是善于跳跃的 动物,利用普通 的衣夹作为弹跳 动力,做一个会 跳的袋鼠或兔子 的玩具。 材料:卡纸、衣 夹、双面胶等。 工具:剪刀、彩 笔等。
创作要求
1、运用我们手中的材料设计出一个会跳 的玩具,大胆想象,细心制作,能体现出 会跳的功能,
2、利用彩色卡纸、彩笔、小装饰物等材 料进行装饰让我们的玩具变得更加漂亮。
欣赏书中的作品
把弹簧作为 动力,废弃塑料 瓶作为身体,制 作会跳的卡通人。 材料:废弃塑料 瓶一个,弹簧一 个,卡纸、双面 胶、泡沫塑料。 工具:剪刀、彩 笔等。
欣赏书中的作品
把圆珠笔内的 弹簧作为动力, 制作一个会跳的 人物。 材料:废旧揿按 式圆珠笔、毛线、 彩纸、双面胶等。 工具:剪刀、彩 笔等。
美术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4课 会跳的玩具-人教版

大蒜泡一泡,养肝护肝还活血人到中年,突然发现体力大不如从前,头发也开始白了,时不时还会感觉四肢发冷、腰酸耳鸣,十分得嗜睡,还开始便秘了……这种种症状其实都指向两个问题:肝肾气不足!大蒜加一物,大补肝肾肾虚并非不可逆,著名中医内科专家、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王凤岐推荐一个千年古方,这个方子不仅能补肾,还能活血、通便,一个对策,解决中老年三大难题。
酒泡大蒜补肾、活血、通便蒜酒,大蒜、桃仁、豆豉放在白酒里泡,叫作蒜酒,这是一个古方。
大蒜一定要切片,或者打成蒜泥,它才有作用;豆豉是黑豆,黑色入肾。
桃仁也要打碎,这样它容易吸收。
白酒要用高度的,封住以后,最少要搁上七天,或者半个月以后,才可以开始喝。
【原料】✦白酒5000毫升,桃仁500克,淡豆豉500克,大蒜1000克。
【做法】✦将大蒜切片,桃仁打碎成2-3瓣,放入温水洗净。
然后备好的大蒜、桃仁和豆豉倒入白酒或黄酒浸泡一周至半个月即可。
【注意】✦要选择高度的白酒或黄酒,不可用葡萄酒或啤酒来制作药酒。
【功效】✦此方有活血、助消化、通便、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的功效。
【方解】✦桃仁:主要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活血,第二治便秘。
✦豆豉:能够助消化,促进人的新陈代谢,增强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大蒜:有一种非常好的作用,杀菌,增强抵抗力,增强免疫力,甚至于说抗癌,它里头有一种叫作大蒜素。
把这三个搁在一起泡成了药酒,有两个好处:✦一个就是,加强了这三种东西的滋补作用,因为这些有效的成份,都要溶解于醇,就是溶解于酒,它更能发挥出来;✦第二个,就是做了酒以后,防腐。
它的主要作用是治疗老年人的肾虚,增强抵抗力,增强免疫力。
但是有的人不喜饮酒那怎么办呢?别着急,这里还有一个方子:蜂蜜泡蒜。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醋泡蒜,没几个试过蜂蜜泡蒜的。
但是醋毕竟伤胃,胃不好的人也不宜多吃,蜂蜜泡蒜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蜂蜜泡蒜疏通血管、养肝护脏蜂蜜泡蒜可以防治多种疾病,尤其适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同时具有养生功效,长期适量食用,可疏通血管、养护肝脏、防栓抗癌,春天吃再适合不过了。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4课会跳的玩具》说课稿1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4课会跳的玩具》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14课会跳的玩具》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跳玩具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跳玩具的图片和制作步骤,同时也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跳玩具。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对美术课程充满了兴趣。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工艺制作,对跳玩具的制作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跳玩具的动作不够灵活、外观不够吸引人等。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他们的制作技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跳玩具的制作方法,掌握相关制作技巧,创作出会跳的玩具。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对传统工艺的认同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跳玩具的制作方法和相关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使跳玩具的动作更加灵活,外观更加吸引人。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分组合作法、示范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跳玩具的图片和制作步骤,同时提供制作材料和实践平台。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展示各种有趣的跳玩具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对本节课的思考。
2.教学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跳玩具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同时进行示范,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制作过程。
3.学生分组制作(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讨论的结果开始制作跳玩具。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4.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建议。
5.总结与反思(5分钟):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4课 会跳的玩具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4课会跳的玩具 | 人教版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五年级上册美术第十四课,教材为《人教版》。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机械运动的基础知识,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绘画表现出物品的跳跃动作,进一步探究物品运动的表现形式和运动规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通过绘画将物品的运动过程呈现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品跳动的特点和运动规律。
2.掌握画出会跳的玩具的技巧。
3.能够将会跳的玩具绘制出其跳跃的动态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严谨、创新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掌握画出会跳的玩具的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难点将会跳的玩具绘制出其跳跃的动态过程。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跳动的物品,如乒乓球,弹簧等,让学生观察它们跳动的形态。
2.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猜测这些物品跳动的规律。
5.2 观察与实践(30分钟)1.让学生找到跳动物品的共同特点,如下落的高度、跳跃的时间和方式等。
2.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会跳的玩具,并通过实践掌握跳动的规律和技巧。
3.学生在小组内分享所制作的会跳的玩具,并交流制作过程中的经验。
5.3 绘画表现(50分钟)1.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模仿和绘制会跳的玩具的跳跃动作。
2.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如铅笔、彩色笔、水彩等,来进行绘画表现。
3.让学生在认真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由创作一个会跳的玩具。
4.老师在课后,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在绘画表现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
5.4 总结(10分钟)1.学生展示所完成的会跳的玩具和跳跃动作的绘画作品,同时分享制作过程的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总结和点评,评定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不断努力和进取。
人教版美术五上《会跳的玩具》课件

规则说明
规则一:安全操作 规则二:遵守比赛场地规定 规则三:公平竞争
玩家必须确保在操作玩具时的安全,避免因不当操作导 致的意外伤害。例如,禁止在无人看护的情况下让玩具 自动跳跃。
玩家需在规定的比赛场地内进行跳跃比赛,不得擅自离 开比赛区域或干扰其他玩家比赛。
玩家应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禁止使用任何不正当手段 获取比赛优势。如发现违规行为,将取消比赛成绩。
PART 03
会跳的玩具制作步骤
REPORTING
制作前的准备
01
02
03
确定玩具主题
选择一个有趣的玩具主题 ,如动物、机器人或卡通 人物。
准备材料
根据所选主题,准备相应 的材料,如彩纸、颜料、 剪刀、胶水等。
制定制作计划
在开始制作前,先制定一 个简单的制作计划,明确 制作步骤和所需材料。
制作过程
人教版美术五上《会 跳的玩具》ppt课件
REPORTING
• 会跳的玩具介绍 • 会跳的玩具制作材料与工具 • 会跳的玩具制作步骤 • 会跳的玩具玩法与规则 • 会跳的玩具的教育意义与价值
目录
PART 01
会跳的玩具介绍
REPORTING
会跳的玩具的定义
定义
会跳的玩具,也称为弹跳玩具, 是指通过弹性或机械原理,使玩 具能够自动跳跃或弹跳的儿童玩 具。
剪刀
用于裁剪纸盒和彩纸。
02
胶水
用于粘贴纸盒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纸。
03
彩笔
用于绘画和装饰。
04
小刀
用于切割纸盒或其他材料。
安全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使用剪刀和小刀时需小心,避 免割伤或划伤。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4课 会跳的玩具》教学设计2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4课会跳的玩具》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14课会跳的玩具》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的机械原理,通过制作会跳的玩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会跳的玩具的设计方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情况选择制作。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对美术课程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机械原理较为陌生,需要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的动手能力参差不齐,教学中应关注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以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的机械原理,学会制作会跳的玩具。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机械原理,学会制作会跳的玩具。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设计出独特的会跳的玩具。
五. 教学方法1.演示法:教师通过演示制作会跳的玩具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制作方法。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会跳的玩具的制作。
4.评价法: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作品的创意、制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源。
2.制作会跳的玩具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纸箱、绳子、弹簧等。
3.展示平台和评价表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有趣的会跳的玩具,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多种会跳的玩具设计方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5分钟)教师演示制作会跳的玩具的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制作方法。
学生分组合作,开始制作自己的会跳的玩具。
4.巩固(10分钟)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制作经验和心得。
5.拓展(10分钟)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设计出独特的会跳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