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测量标准(V2)
静电放电抗扰度标准

静电放电抗扰度标准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电子设备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这些设备在面临静电放电(ESD)时可能会受到干扰或损坏。
为了确保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静电放电抗扰度标准应运而生。
静电放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它是由两种不同电位的物体接触时产生的电荷转移。
当人体成为静电放电的路径时,可能会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坏或性能下降。
因此,制定静电放电抗扰度标准对于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静电放电的影响至关重要。
静电放电抗扰度标准规定了电子设备在面临静电放电时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
这些标准定义了不同的测试等级,包括基本等级和工业等级。
测试等级是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环境和潜在的静电放电风险来划分的。
在测试过程中,电子设备需要经历一系列的静电放电脉冲,以模拟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静电放电情况。
测试结果将评估电子设备的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如果电子设备通过了测试,则被认为是具有足够的静电放电抗扰度,能够在实际使用中稳定可靠地工作。
静电放电抗扰度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因静电放电造成的损坏和性能下降的风险。
对于制造商而言,符合这些标准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
此外,这些标准还有助于促进电子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如果不同制造商的电子设备都符合相同的静电放电抗扰度标准,它们在面临静电放电时将具有相似的性能表现,从而减少了因设备间差异导致的兼容性问题。
总的来说,静电放电抗扰度标准对于保护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遵循这些标准,我们可以确保电子设备在面临静电放电时仍能保持其性能,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好的体验。
瑞士络菲电清Zenit-v2.0.0中文操说明

直径基准 (锭号) Diameter Base
37
取样锭 Spindle Adjust
38
切纱宣告 Cut Declaration
39
检查及维护 Checks and Maintenance
42
一般
42
日检
43
周检
43
清洁光学元件
44
更换 AWE 评价电路版或检测头
44
报表以及诊断 Reports and Diagnosis
26
存取阶层 / 密码阶层 Access Level
27
架构 Configuration
28
系统 System
28
区段 Section
29
5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组群 Group 例子
纱种 (纱种内存) Style
基础设定 Base Settings 重复切纱 Repetitions 采样锭数 Pilot Spindles 数据撷取 Data Acquisition 直径基准 Diameter Base (Group) 微调 Fine Adjust 特别功能 Special Functions 系统架构内码 Configuration Codes 测试模式 Test Mode
19
定义电清清纱参数
21
定义分级设定
21
套用更改的设定
22
打印 Print
23
取样 Adjust
24
对话 Dialog
26
语言 Language
26
软件 Software
26
报表 Reports
26
再启动系统 Reboot System
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实验报告!!

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懂得模拟实验法的适用条件。
2.对于给定的电极,能用模拟法求出其电场分布。
3.加深对电场强度和电势概念的理解【实验仪器】双层静电场测试仪、模拟装置(同轴电缆和电子枪聚焦电极)。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1、静电场的描述电场强度E是一个矢量。
因此,在电场的计算或测试中往往是先研究电位的分布情况,因为电位是标量。
我们可以先测得等位面,再根据电力线与等位面处处正交的特点,作出电力线,整个电场的分布就可以用几何图形清楚地表示出来了。
有了电位U值的分布,由便可求出E的大小和方向,整个电场就算确定了。
2、实验中的困难实验上想利用磁电式电压表直接测定静电场的电位,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磁电式电表都需要有电流通过才能偏转,而静电场是无电流的。
再则任何磁电式电表的内阻都远小于空气或真空的电阻,若在静电场中引入电表,势必使电场发生严重畸变;同时,电表或其它探测器置于电场中,要引起静电感应,使原场源电荷的分布发生变化。
人们在实践中发现,有些测量在实际情况下难于进行时,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模拟实际情况而进行测量,这种方法称为“模拟法”。
3、模拟法理由两场服从的规律的数学形式相同,如又满足相同的边界条件,则电场、电位分布完全相类似,所以可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
这种模拟属于数学模拟。
静电场(无电荷区) 稳恒电流场(无电流区)4、讨论同轴圆柱面的电场、电势分布(1)静电场根据理论计算,A、B两电极间半径为r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A、B两电极间任一半径为r的柱面的电势为(2)稳恒电流场在电极A、B间用均匀的不良导体(如导电纸、稀硫酸铜溶液或自来水等)连接或填充时,接上电源(设输出电压为V A)后,不良导体中就产生了从电极A均匀辐射状地流向电极B的电流。
电流密度为式中E′为不良导体内的电场强度,ρ为不良导体的电阻率。
半径为r的圆柱面的电势为图1、同轴圆柱面的电场分布图2、不良导体圆柱面电势分布结论:稳恒电流场与静电场的电势分布是相同的。
静电测试标准

静电测试标准批准:审核:张闯编制:赵继勇2004年12月24日上传:开发部静电测试标准一般情况下,静电测试分为两种方式,一种为接触静电测试,另一种是非接触静电测试,通常电子元器件的接触防静电电压值要低于非接触防静电电压值。
工业防静电标准:接触防静电电压6 kV,非接触防静电电压8 kV。
静电测试前的准备工作:·连接好准备测试的设备,确保测试前的设备是正常运行的。
·连接好静电放电测试仪,确保测试仪的地线与设备的地线相互连接,形成放电回路。
1. 接触静电测试测试项目包括设备机箱外壳,电源接口,控制接口,以及通讯接口等。
测试电压标准,测试静电电压从2 kV开始增加,每次增加2 kV,直到20 kV为止,即测试静电电压分别为2 kV,4 kV,6 kV,8 kV,10 kV,12 kV,14 kV,16 kV,18 kV,20 kV。
测试频率标准,测试放电分为两种频率,但放电次数均为10次。
一种频率是1秒钟放电1次,连续放电10次,为低频静电放电测试;另一种频率是0.1秒钟放电1次,连续放电10次,为高频静电放电测试。
测试通过标准,硬件无任何损坏,通讯正常,数据无错误,丢失等情况。
测试停止标准,在测试某一项目时,如果硬件发生损坏,通讯异常或其他任何不正常的情况,测试将不向更高标准进行,而只统计当前测试结果。
测试转为下一项。
为提高测试精度,也可以在测试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先调低静电电压1 kV进行测试,如果测试通过,则调高静电电压0.5 kV进行测试,如果测试不通过,则继续调低静电电压0.5 kV进行测试,依次类推,调节幅度不断减小为0.25 kV,0.125 kV等,直到精度达到要求为止,统计临界静电电压测试结果。
测试顺序标准,测试顺序为先确定电压,再确定频率。
电压由低到高,频率由慢到快。
即依次为2 kV低频测试,2 kV高频测试,4 kV低频测试,4 kV高频测试,直到20 kV低频测试,20 kV高频测试。
静电测试原理

静电测试原理
静电测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和排除静电电荷的方法,其原理基于静电电荷的存在和相互作用。
静电电荷是由于物体表面的电子或离子的失去或获得而产生的。
在静电测试中,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静电电压测试和静电电荷测试。
静电电压测试是用来测量物体表面的静电电压的方法。
该测试方法基于物体表面电位差的测量,可以确定物体是否带有静电电荷。
静电电压测试常用的仪器是静电电压计,它可以接触或接近被测试物体的表面,通过测量电压差来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静电电荷测试是用来测量物体表面的静电电荷量的方法。
该测试方法基于物体表面电荷的累积效应,可以确定物体上的电荷量大小。
静电电荷测试常用的仪器是静电电荷仪,它可以通过感应或接触方式来测量物体表面的电荷量。
静电测试的原理是基于静电力的作用机制。
静电力是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它可以吸引或排斥带电物体。
在静电测试中,通过测量静电力或相关的物理量来判断物体是否带电或具有静电电荷。
静电测试的应用广泛,主要包括电子设备生产、化工行业、医疗器械、纺织工业等领域。
通过静电测试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静电电荷,预防电击、火灾、设备故障等问题的发生,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大学物理实验(最终)

大学物理实验一、万用表的使用1、使用万用表欧姆档测电阻时,两只手握住笔的金属部分在与电阻两端接触进行测量时,对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有影响,会使测量值偏小因为人体本身有电阻,两只手握住笔的金属部分在与电阻两端接触相当于并联2、用万用表测电阻时,通过电阻的电流是由什么电源供给的?万用表的红表笔和黑表笔哪一个电位高?电源内部电路提供(万用表的内部电池供给的)黑笔3、用万用表欧姆档判别晶体二极管的管脚极性时,若两测量得到阻值都很小或都很大,说明了什么?两测量得到阻值都很小,说明二极管已被击穿损坏两测量得到阻值都很大,说明二极管内部断路4、能否用万用表检查一回路中电阻值?为什么?不能,因为通电电路中测量电阻值会造成万用表的损坏。
【数据处理】(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1R = Ω 2.2R = Ω 3.U = VU σ== V ==2∆仪最小分度值VU U == VU U U U =±=( ± )V 100%UU U E U=⨯= % 二、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1、出现下列情况时,所画的等势线和电力线有无变化?(电源电压提高1倍;导电媒质的导电率不变,但厚度不均匀;电极边缘与导电媒质接触不良;导电媒质导电率不均匀) 有,电势线距离变小,电力线彼此密集 无任何变化无法测出电压,画不出等势线、电力线 等势线、电力线会变形失真2、将电极之间电压正负接反,所作的等势线和电力线是否有变化? 等势线和电力线形状基本不变,电力线方向相反3、此实验中,若以纯净水代替自来水,会有怎样的结果?实验无法做,因为纯净水不导电4、本实验除了用电压表法外还可以用检流计法(电桥法)来测量电势。
试设计测量电路。
两种方法各有何优缺点?电压表法优点:简单缺点:误差大电桥法优点:测量精度高缺点:复杂5、能否根据实验测出的等势线计算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为什么?不能,因为等势线是定性的线条,相邻等势线的间隔表示的电势差相等,等势线间隔小的地方电场线强,电场强度大只能说明,无法定量表达三、迈克尔逊干涉仪1、为什么有些地方条纹粗,有些地方条纹细?能指出什么地方条纹最粗吗?相邻条纹间距与两平面镜到分光板近距离之差d成反比,与各条纹对应干涉光束和中心轴夹角成反比。
静电基础知识

未加湿 毛巾前
绝对平均 值1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绝对平均 值2
四.静电的危害:
a.静电吸附灰尘,降低元件绝缘电阻。
b.静电放电破坏,造成电子元件损坏。
c.静电放电产生电磁场幅度很大,频谱极宽, 对电子元件产生干扰。
损坏特点:
1.隐蔽性:静电放电不易被发现,只有静电电 压达到2-3kv时放电人体才能感觉的到。
将PCB板装进泡沫包装盒中
产生的静电压
10% 40% 50% 12000 5000 3000 6000 800 400 2000 700 400
21000 11000 5500
从中可以看出环境湿度对静电压的大小影响很 大,湿度最好控制在40%到70%。
又如传送带采取用湿毛巾来加湿传送带,使传送带表面形成水 膜,增加导电能力,从而达到释放静电。
环境湿度对静电影响:
静电的产生及其大小与环境湿度和空气中离子的浓 度有密切的关系,在湿度较高环境中,物体表面吸附 了一定数量的离子和水分子,形成弱导电的湿气薄层, 提高了绝缘表面的导电率,可将电荷扩散到整个材料 的表面,从而减低了静电压.
同一动作在不同湿度环境下产生的静电对比:
活动
走过乙稀地毯 在工作椅上操作人员的移动 将DIP封装的器件从塑料管中取出
潜在性和累积性:
有些电子元件受到静电损伤后性能没有明显的 下降,但多次累加放电会给元件造成内伤形成 隐患。
随机性和复杂性:
电子元件从其产生到损坏以前所有的过程均有 可能受到静电的破坏,其受静电破坏有随机 性,并且有些静电的损伤与其它原因造成的损 伤很难区分,再加上电子元件的精、细、微小 的特点,不易分析。
1库仑= 106微库 1微库= 103纳库
静电放电标准

静电放电标准一、静电放电测试目的静电放电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估电子设备在静电放电环境下的性能表现,确保其在受到静电放电干扰时不会损坏,同时了解其在该环境下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测试设备及原理静电放电测试设备主要包括静电发生器和测试场地。
静电发生器能够产生高电压、低电流的静电放电,模拟人体和其他物体的静电放电现象。
测试场地应具备相应的接地措施和防护措施,以确保测试的安全性。
静电放电测试的原理是将电子设备置于模拟的静电放电环境中,通过对其施加静电放电,观察其性能表现和反应。
三、测试条件1. 测试环境:测试场地应具备恒定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以模拟静电放电的实际环境。
2. 测试电压:根据电子设备的特性和标准要求,选择合适的静电放电电压,通常为2至10kV。
3. 测试位置:选择电子设备上的关键位置进行测试,如输入输出端口、连接器等。
四、测试步骤1. 将电子设备放置在测试场地中,确保其稳定可靠。
2. 将静电发生器的输出连接到电子设备上的测试位置。
3. 逐渐增加静电发生器的电压,使静电放电发生器产生静电放电。
4. 观察电子设备在静电放电过程中的性能表现,记录相关数据。
5. 对所有测试位置进行同样的测试,并记录数据。
6. 分析测试数据,评估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五、测试结果判定根据电子设备在静电放电环境中的性能表现和反应,对测试结果进行判定。
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判定结果:1. 合格:电子设备在静电放电过程中性能稳定,无损坏或故障现象。
2. 不合格:电子设备在静电放电过程中出现性能不稳定、损坏或故障现象。
3. 不确定:由于测试条件或设备问题导致无法准确判断电子设备的性能表现。
六、测试注意事项1. 确保测试场地符合要求,具备相应的接地和防护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CL 多媒体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GIC AOEG/ZZ-Oa001.00静电测量标准(版本:2 )编制部门: AOE 编 制 人: 杨少云 审 核: 标 准 化: 会 签:批 准:编制日期:2011.06.22数字签名人Allen DN :cn=Allen ,c=CN ,o=TCL ,ou=QM ,email=jiangzl@t 日期:2011.06.2214:34:35 +08'00'文件名称:静电测量标准编号:G/ZZ-Oa001.00 第 1 页,共 13 页注:此文件已在PDM系统文档管理模块发放归档,系统将自动邮件至各相关部门。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静电测量的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防静电系统的静电测量。
2 引用标准GBJ 3007-97 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SJ/T 10694-1996 电阻产品制造防静电系统测试方法SJ/T 10533-94 电子设备制造防静电技术要求SJ/T 10694-1996 电子产品防静电系统测试方法SJ/T 11159-1998 地板覆盖层和装配地板静电性能试验方法SJ/T 11277-2002 防静电周转容器通用规范3 工厂防静电系统测量方法3.1 测试环境一般室内推荐测试环境要求:环境温度:8℃~28℃,相对湿度:40%~70%。
3.2 测试仪器3.2.1 静电测试中常用仪器:非接触式(接触式)静电电压测试仪、表面电阻测试仪、地电阻测量仪、500V DV兆欧表及标准电极、万用表、腕带测试仪、人体综合电阻测试仪、离子平衡仪分析仪等。
3.2.2 电阻测量用电极组件3.2.2.1电极应由一种能够快速加电和紧密保持与试样表面相接触的材料制成,不会因电极电阻或试样的污染而导致明显的误差。
电极材料在试验条件下应耐腐蚀,并且不会与被测材料发生化学反应。
3.2.2.2 以下组件是常用的,如果可以,符合其他国家或国际标准的构件也可以采用。
对静电耗散材料体电阻的测试,为了减少杂散电流读数误差,在中心电极和环电极之间,应该有测试探头充足的空间,间隙至少有10mm。
接触电极材料应具有邵氏A级硬度50~70,其体电阻率低于10Ω/cm。
进行表面电阻测量时,其电极的构造、重量、尺寸如图1所示。
3.2.2.3表面电阻测试时,电极的连接如图2所示。
被测样品放置在支撑板上,被测面向上。
测试电极置于样品中心或距离样品边缘10mm以上,加压10V,如无特殊规定,15s后读数。
如果指示电阻<106Ω,则记录测试电阻。
如果指示电阻≥106Ω,则改用100V,重复测量,确定带电时间后,记录读数。
3.2.2.4体电阻测试时,其电极的连接法示于图3所示。
由两个不同的电极分别置于被测材料的两边,顶部电极(电极1)的构造、重量、尺寸如图4所示。
底部电极(电极2)由适宜的不锈钢、耐腐蚀的金属材料(铝除外)组成,其硬度要求为邵氏A级50~70,其直径尺寸至少80mm,厚度最小3mm。
该电极应安装有一个永久性连接接头。
测试时,先加压10V,15s后读数。
如果<106Ω,则记录测试电阻。
如果≥106Ω,则改用100V,重复测量,确定带电时间后,记录读数。
3.2.2.5在进行对地泄漏电阻和点对点电阻测试时,也应该使用如图4所示的测试电极。
图1 表面电阻测量用电极图2 表面电阻测量时电极连接图图3 体电阻测量时电极连接图3.3 测试方法3.3.1 摩擦起电电压测试3.3.1.1 使用非接触式静电电压测试仪。
3.3.1.2 测试时,手持干燥布料(选用纯棉或防静电材料),以频数约120次/min ,手掌适当施压力,单向摩擦被测件某一部位20次,按静电电压测试仪使用方法立即接近摩擦部位,观察仪表显示数值,并读取数值。
3.3.1.3按照测量方法反复测试5次,取平均值,在本公司表面摩擦电压值必须在2秒内衰减到100V 以内为合格。
3.3.1.4生产场地的防静电设施,必须进行摩擦起电电压总体效果测试,一般生产工场必须测试的设施包括:防静电地面(地垫)、窗帘、工作台(台垫)、工作椅、货架、工位器具、物流传递器具(周转车、周转箱)、包装盒、各种柔性包装袋、工作服、手套等。
3.3.2 防静电地极测试3.3.2.1 按下图5所示,使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测试防静电地极的接地电阻。
图5 防静电地极接地电阻测试图4 点对点或对地泄漏电阻测量用电极组件3.3.2.2 将被测地极用导线接于仪器端子E;3.3.2.3 在相同直线方向20m、40m潮湿土地处,分别插入电位探测针极电流探测针,各接于仪器端子P、C;3.3.2.4 设置“倍率盘”倍数;3.3.2.5 由缓至快摇动仪器手柄,达到约120r/min,调整“测量标度盘”,指针指于零位时,读数乘以倍率标度,即为接地电阻值;3.3.2.6 按测试步骤3.3.2.4、3.3.2.5反复测试3~5次,取平均值。
3.3.3 防静电地面对地电阻和表面电阻的测试3.3.3.1 防静电地面对地电阻位应为:105~109Ω,对地电阻的测试原理按下图6所示连接仪器,按兆欧表的操作进行测量;3.3.3.2 防静电地面表面电阻应为:105~1010Ω,表面(点对点)电阻的测试原理按图7所示连接测试仪器,每4m2随即抽取5点并取中心对角4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测试点距地板的边缘不得小于100mm。
图6 地面对地极母线电阻测试图7 地面表面点对点电阻测试3.3.4 防静电台垫电阻测量3.3.4.1防静电工作台面应使用静电耗散材料制成并接地良好,GJB3007-97推荐的工作台尺寸为1200×600mm2。
防静电工作台面的对地电阻和表面电阻要求分别是7.5×105~1×109Ω与7.5×105~1×1010Ω。
3.3.4.2 对地电阻的测试按下图8所示,测试电表的一端接到腕带接地插孔上,另一个电极距此0.9m ,测试5个点(测试电极以0.9m 为半径绕接地插孔旋转移动),取其平均值。
3.3.4.3 表面点对点电阻测试时,二测试电极相距0.9m ,测试时一个电极不动,另一个电极以0.9m 为半径绕固定的电极旋转移动,共测试5组数据取其平均值。
3.3.4.4 测试工作台面对地系统电阻时,按下图9所示,进行测量。
在工厂实际测量中,确保工作台接地点与静电地线连接良好的情况下,可用万用表直接测试工作台接地点和静电地线之间的阻值。
3.3.5 工作椅对地电阻和表面电阻的测试3.3.5.1 工作椅、存放架、运输小车应能通过支脚或轮子接地,在正常情况下与工件、人体接触的表面应由静电耗散材料制作。
对地电阻测试,一般以支脚架、脚轮等作为接地电极,另一电极接于器具表面的某一点;3.3.5.2 表面电阻(点对点)为器具表面上两点之间的电阻数值。
测试时应保持电极与被测表面之间良好的电接触。
表面电阻(点对点)不大于1.0×1010Ω,工作椅的对地电阻为1×105~1×1010Ω,其测试原理及方法如下图10所示:3.3.6 工场存放车架、运输小车对地电阻和表面电阻的测试3.3.6.1 存放车架、运输小车的对地电阻为7.5×105~1×109Ω、表面电阻为7.5×103~1×1010Ω,对地电阻的测试原理及方法按下图11所示,表面(点对点)电阻的测试原理及方法按下图12所示。
图8 工作台面对地电阻测试图9 工作台面对地系统电阻测试图10 工作椅对地电阻和表面电阻测试图图11物流车台面对车轮系统电阻测试图12 表面电阻测试3.3.7 手套、指套对地电阻测试3.3.7.1 在进行操作时,防静电手套、指套的外面直接与工件相接触,并通过其壁和人体泄漏电荷,所以它必须能够耗散静电,又要使电荷耗散的速度不能太快以防突发放电,这些只能依靠它在穿着情况下具有合适的对地电阻,测量时,一般使用2枚φ20mm的平板形金属电极作为与测试导线相接触的面积。
如果上述规定不能实现时,也可使用接线夹子。
3.3.7.2 手套对地电阻的测试按下图13所示。
在佩戴情况下,一般要求手套、指套的对地电阻为7.5×105~1×1010Ω。
图13 手套对地电阻的测试3.3.8 ESD 防护腕带、鞋束(足跟带)静电性能测试3.3.8.1 在ESD 防护工作台面的两个角落上配置供腕带接地用的插孔(即EBP :earth bonding point)两个,一个供操作人员使用,另一个供其他相关人员使用。
3.3.8.2 腕带内表面(与手腕的接触面)对地电阻应不大于1×105Ω,供连接腕用的腕带连线端对端之间的电阻为7.5×105~6×106Ω,其测试方法如图14及图15所示:3.3.8.3 在工厂的日常测试中,通常使用静电手腕测试仪测量。
测试时,应确保腕带是佩戴于正常工作时的部位,将腕带连接导线的自由端接入测试的一个电极插孔,参照下图16所示,用手指按下接触板按钮,若是显示读数的测试仪,则显示腕带对地电阻应在规定 7.5×105Ω~1×107Ω之内,即为合格;若是信号显示的测试仪,仪器显示合格信号的设定范围也应在7.5×105Ω~1×107Ω之内。
在工厂使用中,部分固定岗位采用在线检测监控仪器的,只要在线监控仪器的监控范围符合上述参数要求,也是允许使用的。
静电手腕在线检测监控仪的具体使用,参照工厂SOP 执行。
3.3.8.4 鞋束静电性能测试:鞋束(足跟带)应由静电耗散材料制作,系统电阻一般规定为5×104Ω< R <1×108Ω。
其测试原理及方法如图17所示 3.3.9 防静电鞋电阻测试3.3.9.1防静电鞋的制造工厂常用测试方法:图14 腕带内表面导电性能测试 图15 腕带连接电缆系统电阻测试图17 鞋束导电性能测试图16 静电腕带测试仪测试图一般在制造工厂测试时,操作者穿好防静电鞋,一只脚站在人体综合电阻测试仪的电极上,用手压住测试仪器的另一电极,直到仪器显示有效即可,然后换另一只脚进行测量,测试仪器显示合格信号的设定范围也应在7.5×105Ω~1×109Ω之内,具体如图18所示。
3.3.10 防静电工作服静电性能测试3.3.10.1 工作服对静电防护的有效性直接依赖于它的表面电阻。
工作服的内、外表面要能够使人体操作中因摩擦等动作所产生的电荷顺利地到达人体表面,并最后通过防静电腕带、鞋袜等泄漏于大地。
这就要求工作服的设计应能保持其在穿着状态下与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并自身具有较小的表面电阻值。
必要时,所穿工作服还应设置专门的接地连接点,对于这种设有专门接地连接点的工作服,还需测量对地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