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实体建模——抽壳命令
UG建模-手机壳三维图分解

1-3 创建手机后壳的侧面外形草图
新建工作图层2,绘制草图如下。直线一端点与坐标点重 合,另一端点与圆弧相切。
1-4 创建手机后壳底面曲面
用“拉伸”命令,拉伸上页草图,双向各拉伸80mm.
1-5 创建手机面壳外形草图
新建工作图层3,选择YC-ZC为作图平面。绘制草图如下。几段 等半径圆弧相互相切过渡,其中第二段圆弧端点在基准面上。
R290
1-5 绘制外形扫描曲面的剖面线草图
新建工作图层设为第7层,选择XC-ZC为作图平面。绘制草图如 下。圆弧的中心在基准轴YC上。
注意轴的方向
此尺寸为28
草图 视图
1-6 创建手机面壳扫描曲面
将第3层设为工作图层,100层和7层可选。
* 创建曲面 单击
选择橙色曲线,按两次确定,再选蓝色曲线,一直按确定到出现曲面为止。
UG产品设计之三
手机壳三维图
1-1 创建手机外形草图
新建文件 Mobile
在图层100新建 三个基准面和
基准轴
设工作层为1,按右图 所示画手机外形草图 (设XC-YC为作图面)
小技巧:画草图时请尽量画出与要求 的尺寸接近,避免修改尺寸时图形变 形太大
1-2 创建手机外形实体
单击 选刚画的草图拉伸 50mm高实体,并 添加两处 R150.(蓝色所示)
1-7 修剪实体
将第1层设为工作图层,2层可选,其他层隐藏。
运用此命令修剪实体
确定修剪方向后点确定。 方向如下图
按此图标,选 择扫描曲面
按此图标,选择拉 伸实体
1-7 修剪实体
将第1层设为工作图层,3层可选,其他层隐藏。
运用此命令修剪实体
运用上页相同做法完成面 壳曲面的修剪
CAD制作水盆(抽壳命令)

CAD制作厨房用的水槽建模方法通过AutoCAD制作厨房用的水槽建模实例,通过实例学习,来认识它的更多便捷应用方法,这个仅供初学者参考吧。
1、首先看一下渲染图:图12、本节主要运用的命令有:矩形、拉伸、拉伸面、复制面、移动面,抽壳、等命令。
3、首先新建文件,在俯视图中绘制长方形,用矩形命令,长为760宽为450。
然后用拉伸命令对长方形进行拉伸,高度150。
接着用抽壳命令进行第一次抽壳。
删除上面,抽壳距离为20。
然后用移动面命令将右内侧小面沿x轴向左移动400,再次执行抽壳命令,删除上面,抽壳距离为20。
然后用移动面命令间抽壳后的后内侧沿y轴向前移动80。
结果如图:图24、调整坐标轴使y轴向上。
选择实体编辑里的复制面命令,对上面进行复制,距离1。
然后用拉伸命令拉伸复制的面,高度2。
然后用拉伸面的命令,拉伸拉伸后的2个单位高的实体的四个小面,值为20。
然后用移动命令将拉伸好的实体向下移动1。
结果如下图;图35、接下来进行修饰,用圆角命令倒圆角,将红色部分的里外边缘,倒圆角值为R50.绿色部分内角倒圆角R50。
对绿色部分外角倒圆角R10。
在对绿色部分上边缘倒圆角R1.结果如下图:图46、接下来,在俯视图水盆的底部中心位置绘制半径为40的圆,完成后拉伸,高度30,在前视图中将圆柱体移动到盆地部向下露出5的位置,然后复制一个并移动到另一盆中的适当位置,将两个圆柱体并集,然后选择差集命令,在盆中减去。
对差完集后的上边缘到斜角,距离18。
转到俯视图,绘制长方形,长200宽50,进行圆角R20。
完成后拉伸,高度1。
移动到与盆上面齐。
与盆面进行差集。
然后对差完集后的边缘到圆角,R0.5。
至此水盆部分制作完毕。
结果如图:图57、接下来绘制水龙头。
水龙头的制作方法是圆,拉伸、拉伸面、路径拉伸,来完成。
首先在水盆的龙头位置绘制半径为18的圆,然后用拉伸命令拉伸高度为5,角度 0。
接下来执行拉伸面命令,选择上面,高度5,角度30。
扫描,抽壳

学习内容
3. 要更改截面类型,在“扫描”(Sweep) 选项卡上,单击创建大小 和形状保持不变的截面,或单击创建大小和形状可以沿扫描变化的截 面。 注意 除非指定了截面类型,否则开始选择轨迹时会自动设置。如果选择了 一条轨迹,截面类型会被设置为恒定。如果选择了多条轨迹,它会被 设置为可变。单击截面类型命令可覆盖自动设置。 4. 单击创建实体扫描,或单击创建曲面扫描。 5. 要沿着扫描移除材料,可单击。单击反向从中移除材料的草绘侧 。 6. 要给出扫描厚度,请单击,然后键入或选择厚度值。使用在草绘 的一侧、另一侧或两侧之间切换加厚方向。 7. 对于移除材料的曲面扫描,单击“面组”(Quilts) 收集器,然后 选择要修剪的面组。
学习内容
9. 要设置相切: a. 单击“相切”(Tangency) 选项卡。 b. 在“轨迹”(Trajectories) 框中,从列表中选择一条轨迹。 c. 在“参考”(References) 下,选择一个选项将扫描截面设置为包 含一条中心线,该中心线在选定轨迹的“侧 1”(Side 1) 或“侧 2”(Side 2) 与曲面相切,或与“选定”(Selected) 曲面相切。
扫描,抽壳
学习目标
• 掌握扫描操作步骤及参数设置 • 掌握抽壳操作步骤及参数设置
学习内容
一:扫描
将二维截面沿着指定的轨迹线扫描生成三维实体特征,使 用扫描建立增料或减料特征时首先要有一条轨迹线,然后再建 立沿轨迹线扫描的特征截面。
学习内容
操作步பைடு நூலகம்:
1. 单击“模型”(Model) ▶ “扫描” (Sweep)。“扫描”(Sweep) 选项卡随即打开。 2. 要选择一条或多条轨迹,单击“参考”(References) 选项卡,单 击“轨迹”(Trajectories) 收集器,然后选择现有曲线链或边链。 注意 • 按住 CTRL 键以选择多个轨迹。按住 SHIFT 键以选择形成链的多 个图元。如果需要,请单击“细节”(Details) 打开“链”(Chain) 对话框来选择轨迹段。 • 选择的第一个链随即变成原始轨迹。一个箭头出现在原始轨迹上 ,从轨迹的起点指向扫描将要跟随的路径。单击该箭头,将轨迹的起 点更改到轨迹的另一个端点。 • 要移除轨迹,右键单击并选取“移除”(Remove)。这对除原点轨 迹外的所有轨迹均有效。要移除 x 轨迹或法向轨迹,清除 X 或 N 复 选框以移除属性,然后移除轨迹。不能替换或移除存在相切参考的轨 迹。
PROE抽壳独门秘籍

PROE中文网
明白了道理,再来解决就比较简单了,在无法避免造成这中自相交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局部厚料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就如上 面的线,假设我们故意把水平线offset值加大,那么它和弧的交点将右移并在竖直offset线的右边,这样就变成了竖直线重新变 成了两者之间的连线。从而避免了自相交。回到实体外观的情况下就相当于局部的加厚料位,如下两图所示。
解决办法:避免退化的产生,或者shell+取代法。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重定义或稍作修改几何以避免退化的产生。但在外观需求的要求下可以用Shell后取代法来实现。具体操作 方法如下。 Shell并指定会导致退化的面的特定料厚,而这个料厚刚好是退化的临界点,本例中就是线段变为点。如左下下图所示,本例 种为指定料厚为1.42时发生。然后shell成功后再用料厚偏距刚才指定料厚的面生成一个面。用新面取代shell产生的对应面就行 了。Wildfire中的话可以直接用offset加厚到料厚
如果我们用线的offset来说明道理的话,上面的情况就类似下面的线offset情况。如左下图,所示的两条线段并不相交,但是在 offset2.0后(相当于外观面shell2.0mm料厚)就会发线原来中间连接的直线段就会退化消失,而原来不相交的两段线就会变得 相交从而引起自相交失败。
/htmldata/3/48/2006_06/411_1.html(第 7/12 页)2006-12-8 16:17:49
PROE中文网
热门文章 • 录制ProE快捷键 • 再生失败的处理(四) • Pro/Engineer 斜齿轮制作(一) • Pro/Engineer 斜齿轮制作(二) • TOP-DOWN的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 • 再生失败的处理(一) • 再生失败的处理(二) • 再生失败的处理(三) • 扭曲 • pro/e族表使用详解 • 问与答 • 如何制作螺旋线 • 使用Layout 来自动配置装配 • Pro/ENGINEER常见应用问题解答 • 如何配置帮助文件路径 • 圆柱齿轮齿廓的渐开线方程 • Pro/E下螺旋扫描所生成弹簧的力学性能分析 • ProE中Shell(薄壳)的原理和方法 • ProE中Shell(薄壳)的原理和方法 • Pro/ENGINEER 阵列完全手册(一) • Pro/ENGINEER 阵列完全手册(二) • Pro/ENGINEER 阵列完全手册(三) • 巧妙转换Pro/ENGINEER与ANSYS间的模型数据 • Pro/E野火版3.0新功能简介 • Pro/E 带有挠性零件的BOM • Pro/E 2001下一个阵列的技巧 • Top-down设计方法探讨 要shell的外观面组中假如有某个单面本身曲率过大,换句话说就是曲面最小半径太小,比要shell的料厚小的时候就会造成 shell的失败。注意的是这里的曲率和高速曲率不同,这里的曲率是曲面的最大曲率(WildFire中的分析)。分析方法在WildFire 中可以通过曲面最大最小曲率分析来得到最大曲率,其倒数就是最小半径,也就是能offset的最大值。而在proe2001中则是用 半径分析来得到最小半径。如下图所示: ProE中Shell(薄壳)的原理和方法 Shell(薄壳)步骤是产品设计中重要一环,利用Shell特征可以给外观生成一个料厚。但是Shell特征并不能保证一定能成功,一 个失败的shell特征往往会给后续生成料厚增加许多麻烦。所以掌握Shell的原理和方法对于结构设计者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一个等料厚的shell过程实际就是一个外观面组的offset过程(当然shell也可以局部不等料厚)。所以为保证shell我们就要在 构面的过程中注意曲面的质量。尽量减少不能offset料厚的面。但是也有很多情况是因为外观要求无法避免的,这时我们就要根 据具体的情况来采取不同的对策,要采取正确的对策首先要了解原因。影响shell特征失败的原因不外乎下面几种情况: 1.单个曲面最小曲率过大 Pro/E中文网 / 技术专题 / 难点解析 / ProE中Shell(薄壳)的原理和方法 ProE中Shell(薄壳)的原理和方法 2006-06-13 范斌 开思网 点击:
5第五讲 附加命令(筋、抽壳、拔模、孔等)

筋特征
单击特征工具栏上的 (筋)按钮 ,或选择【插 入】|【特征】|【筋】菜单 命令,打开【筋】特征属 性管理器。
二、拔模斜度
【拔模斜度】 这里的角度使 拉伸实体的末端相 对于起始尺寸有适 当的放大或缩小, 取决于角度的大小。
三、抽壳
四、孔
1、简单直孔
5讲 附加命令
(筋、拔模、抽壳及孔命令的应用)
重 点: SolidWorks附加特征命令应用 难 点: 筋命令的使用
本节重点: 1、筋命令的使用
2、拔模命令的使用
3、抽壳命令的使用
4、 孔命令的使用
5、 复习圆角、倒角、圆周阵列等附加命令的基本应用
一、筋绘制
筋(肋板)是从开环或闭环绘制的轮 廓所生成的特殊类型拉伸特征。它在轮廓 与现有零件之间添加指定方向和厚度的材 料。其厚度有单侧和两侧对称之分,另外 拉伸方向需注意,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 作相应设置。
实体建模
3
4 在该面作图示圆, 注意添加同心关 系
作壁厚为6mm 的抽壳,结果 如图 5
6
作直径为 36mm的通孔
7
将视图切换至图 示模式并在前视 面作图示直线
单击拉伸按钮, 并作图示设置 后确定 单击筋命令 8
作图示设置,注意 箭头朝向实体
在前视面作图 示直线
10
9
必要时勾选它
单击圆周阵列完成图 示设置后确定 12
1简单直孔2阶梯孔螺纹孔等作壁厚为6mm的抽壳结果如图在该面作图示圆注意添加同心关单击拉伸按钮并作图示设置后确定作直径为36mm的通孔将视图切换至图示模式并在前视面作图示直线作图示设置注意箭头朝向实体必要时勾选它在前视面作图示直线10筋结果如图11单击圆周阵列完成图示设置后确定多一个
SW建模:拉伸、旋转、扫描、抽壳、基准面、镜像

SW建模:拉伸、旋转、扫描、抽壳、基准面、镜像
建模思路
a.先拉伸出黄色圆柱体,再旋转出椎体底座。
b.旋转出N图左侧实体。
c.扫描出N图右侧实体。
d.抽壳。
e.拉伸出所有法兰。
f.完成。
建模步骤
1.前视基准面,草绘圆,两侧对称拉伸50 。
2.前视基准面,草绘图形。
3.旋转。
4.前视基准面,草绘图形。
5.旋转。
6.上视基准面,草绘图形,用来建基准面。
7.新建基准面,参考上视基准面和粉色斜线。
8.在基准面上草绘。
9.新建基准面。
10.在新基准面上草绘圆。
作为扫描的轮廓。
11.扫描。
12.抽壳,点各个端面,抽壳厚度2 。
粉色面,厚度5(不抽壳)。
13.测量面积:937.39 。
14.点蓝色面,进入草绘。
草绘一个图形后,圆周阵列3个
15.拉伸凸台,深度4 。
16.镜像。
17.测量面积:4797.99 。
18.在蓝色面上草绘。
草绘一个,在圆周阵列
19.拉伸凸台,深度3 。
20.点蓝色面,进入草绘。
先草绘两条垂直的线段,显示临时轴,与临时轴平行约束。
草绘图形
21.拉伸凸台,深度3 。
22.点底座底面,进入草绘,草绘圆,整列6个。
23.拉伸切除。
24.测量面积:1260.85 。
25.完成。
体积:38016.14 。
机器人应用系统三维建模4-3抽壳特征

4、重复2、3两步骤设置其它不同厚度的壁。 5、观看效果是否达到要求。 6、点击确定完成抽壳。
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三维建模 (solidworks)
—— 抽壳
一、抽壳的应用
•
应用 —— 掏空零件的内部,使所选择的面敞开,并在剩余的面上生成 薄壁特征。
二、等厚度抽壳
步骤——
1、在 右面的图框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开口面 作为要移除的面。 注意:如果没有选择一个开口面,则系统会生 成一个闭合、掏空的模型。 果勾选壳厚朝外,会增加零件外部尺寸而生成 抽壳。 4、勾选显示预览,观看效果是否达到要求。 5、点击确定完成抽壳。
未勾选壳 厚朝外
勾选壳厚 朝外
三、多厚度抽壳
步骤——
1、前4个步骤与等厚度抽壳步骤一致。 2、在多厚度设定内, 右边的对话框中选择一需要设 置成不同厚度的壁。 3、在多厚度设置内, 厚度。 厚度框中指定该壁抽壳后的
【AutoCAD三维建模 】—抽壳、追踪定位、几种UCS应用

【AutoCAD三维建模12 】—抽壳、追踪定位、几种UCS应用本题主要是介绍:1、在实体上做通底抽壳。
2、追踪定位角点续画长方体。
3、利用UCS原点定位角点画长方体。
下面,是本习题的详细绘图步骤讲解,最后面是绘图步骤讲解的Flash动画演示:1、打开CAD,点击“东南视图”按钮。
进入到东南视图界面。
选择点击“长方体”按钮,画一长方体,在界面里指定长方体的角点,根据UCS坐标中XYZ 轴的方向,依次输入要画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如下图。
2、画好的长方体如下图,注意长方体角点与长宽高的位置。
3、接下来,对三维实体做抽壳操作。
点击“抽壳”按钮,选择三维实体。
4、本教程是第一次讲解“抽壳”命令,因此,介绍的稍微详细点。
执行抽壳命令,选择实体后,接下来的操作,就是要选择从那个面抽壳,本题是练习上下两个面抽壳,所以,稍微有点难度。
先点击上面这个面,此面在可视范围,容易操作,只要在上面这个面的范围内任点击一下即可(不要点到其他线条)。
5、下面这几步是本题的关键,也是难点,大家要仔细操作。
由于下面这个面在不可视范围,因此,我们先点击选择相关的两条边,如下图。
6、点击两条边后,选中了下面的面,但同时,也选中了两个侧面的面。
要去除误选的两个侧面,只需按住Shift键,点击一下两侧面的中间线段即可。
7、通过以上的操作,就顺利地选择了上下两个面。
8、抽壳的删除面选择好以后,就输入要抽壳的距离,并回车确认。
9、下图为完成抽壳的着色图形。
10、下面要画里面的三堵墙(三个长方体)。
我们用“追踪点”的方法,来确定画长方体时的角点(也就是画长方体时的起点位置),方法如下:点击“长方体”按钮后,要求指定长方体的角点时,输入“tk”,回车后,点击如下图中的第一追踪点,打开“捕捉”与“正交”,鼠标往X轴方向(见下图)移动,注意,不要点击。
输入距离275后,回车。
11、长方体的角点确定后,选择画长方体,输入“L”,对应UCS坐标中XYZ轴的方向,依次输入要画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键 技 巧
抽壳命令五大步骤
2 1 选择实体 5
赖祖亮@小木虫
选择移除面
3
右击
回车
4
输入厚度
抽壳(SHELL)
例 1、移除一个面简单抽壳命令运用 P125 7.5
拉伸高度50mm,差集
抽壳厚度10mm 二维轮廓(面域)
三维实体建模——抽壳命令
赖祖亮@小木虫
CAD 中级考证 赖祖亮@小木虫
抽壳(SHELL)
一、抽壳的概念
抽壳就是从三维实体对象中以指定的厚度创 建壳体或中空体的墙体。
(把一个实心的东西中间挖空,变成有壁厚的 壳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体可以是各种形状的,如:半球体、 圆锥体、圆柱体,立方体等。
抽壳(SHELL)
拉伸高度125mm
二维轮廓(面域) 差集
阵列,里外分别并集
比较——方法
三、抽壳与差集命令的区别 抽壳就是从三维实体对象中以指 定的厚度创建壳体或中空体的墙体。 (把一个实心的东西中间挖空,变 成有壁厚的壳体。) 差集就是通过从一个或多个实体 中减去一个或多个实体而生存一个新 的实体。
考考你!!!
哪些场合适合用PPT?
比一比,看谁快?
7
抽壳(SHELL)
例 2、移除多个面抽壳命令运用 P137 7.17
拉伸高度125mm
二维轮廓(面域) 抽壳,厚度10mm,移除四个面
阵列,并集
思考
如果不用抽壳命令,还能够通过什 么命令做出这道题呢?
比一比 惊呆了吧!!!
方法对比:只是二维轮廓不同哦!
绘图 P136 7.16
考考你!!!
哪些场合适合用PPT?
比一比,看谁快?
14
小结
一、抽壳建模的操作步骤
1. 画截面图形;
2. 做面域;
3. 创建实体;
4. 抽壳。 二、注意事项 抽壳指令选择实体后直接选择 移除的面!!
挑战拓展题
完成P134 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