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作业3
食品化学试题及答案3

食品化学试题及答案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A. 防腐剂B. 色素C. 维生素D. 盐答案:D2. 食品中的哪种成分与食品的腐败有关?A. 水分B. 蛋白质C. 脂肪D. 矿物质答案:A3. 食品中的哪种成分是人体必需的?A. 碳水化合物B. 脂肪C. 维生素D. 所有选项答案:D4. 哪种类型的食品添加剂可以增加食品的稳定性?A. 防腐剂B. 乳化剂C. 增稠剂D. 抗氧化剂答案:B5. 下列哪种物质是食品中的天然抗氧化剂?A. 维生素CB. 维生素DC. 维生素ED. 维生素K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食品中常见的碳水化合物?A. 葡萄糖B. 果糖C. 蔗糖D. 淀粉答案:A、B、C、D2. 食品中常见的防腐剂有哪些?A. 苯甲酸钠B. 山梨酸钾C. 亚硝酸钠D. 柠檬酸答案:A、B、C3. 哪些因素会影响食品的氧化稳定性?A. 光照B. 温度C. 湿度D. 氧气答案:A、B、C、D4. 食品中添加维生素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营养价值B. 改善口感C. 延长保质期D. 提高食品色泽答案:A、C5. 下列哪些是食品中常见的矿物质?A. 钙B. 铁C. 锌D. 碘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所有食品添加剂都是对人体有害的。
答案:错误2. 食品中的水分含量越高,食品的保质期越长。
答案:错误3. 食品中的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之一。
答案:正确4. 食品中的维生素通常不能通过人体自身合成。
答案:正确5. 食品中的矿物质对人体的健康没有影响。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答案: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以及提高食品的加工性能。
2. 什么是食品的腐败?请举例说明。
答案:食品的腐败是指食品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的变质过程,导致食品的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下降。
食品化学试题及答案

食品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A. 防腐剂B. 着色剂C. 增稠剂D. 天然香料答案:D2. 食品中添加食盐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风味B. 增加营养C. 增加体积D. 增加颜色答案:A3. 食品中常见的抗氧化物质是?A. 维生素AB. 维生素CC. 维生素ED. 维生素B答案:C4. 哪种维生素在高温下最易被破坏?A. 维生素AB. 维生素BC. 维生素CD. 维生素D答案:C5. 食品中添加的色素必须符合哪些条件?A. 必须是天然的B. 必须是合成的C. 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D. 必须添加大量答案:C6. 哪种物质是食品中常用的防腐剂?A. 柠檬酸B. 亚硝酸钠C. 硫酸钠D. 碳酸钠答案:B7. 食品中的水分活度对食品的保质期有何影响?A. 无关B. 影响不大C. 影响显著D. 完全决定答案:C8. 食品中添加的甜味剂必须满足哪些条件?A. 必须是天然的B. 必须是合成的C. 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D. 必须添加大量答案:C9. 食品中添加的乳化剂的作用是什么?A. 增加风味B. 增加营养C. 改善食品的稳定性D. 增加颜色答案:C10. 哪种维生素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A. 维生素AB. 维生素BC. 维生素CD. 维生素D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中的_______是影响食品口感和风味的重要因素。
答案:水分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遵循_______原则。
答案:适量3. 食品中的_______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答案:防腐剂4. 食品中的_______是影响食品颜色的重要因素。
答案:色素5. 食品中的_______是影响食品营养价值的重要因素。
答案:维生素6. 食品中的_______可以增加食品的粘稠度。
答案:增稠剂7. 食品中的_______可以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答案:抗氧化剂8. 食品中的_______可以增加食品的甜度。
15-16-1食品化学作业-参考答案

1.名词解释:食品科学食品体系的化学、结构、营养、毒理、微生物和感官性质以及食品体系在处理、转化、制作和保藏中发生变化这两方面科学知识的综合。
食品化学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一门研究食品(包括食品原料)的成分特性及其产生的化学变化的科学。
MSI 水分吸着等温线:指在恒温条件下,食品的含水量(用每单位干物质质量中水的质量表示)与水分活度的关系曲线。
滞后现象指回吸手段和解吸手段所得的水分吸附等温线(MSI)不一致的现象。
Aw 相同温度下,溶剂的逸度与纯溶剂(纯水)的逸度之比,称为水分活度。
分子流动性指食品体系中分子(一般指大分子)的平动和转动。
玻璃态以无定形(非结晶)固体存在的食品状态,称为食品的玻璃态。
玻璃化转变温度玻璃化转变是非晶态聚合物(包括晶态聚合物中的非晶部分)从玻璃态到橡胶态或橡胶态到玻璃态的转变,其特征温度称为玻璃化温度。
非酶褐变非酶褐变反应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在热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的有色成分和无色的成分,或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成分。
Maillard反应美拉德反应:指食品体系中含有氨基的化合物与含有羰基的化合物之间发生的使食品颜色加深的反应。
焦糖化反应糖类在高温(一般150~200℃)的条件下发生降解,降解产物发生聚合、缩合反应,生成黏稠状的黑褐色物质的一类反应。
环状糊精环状糊精是由6~8个D-吡喃葡萄糖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低聚物。
由6个糖单位组成的称为α-环状糊精,由7个糖单位组成的称为β-环状糊精,由8个糖单位组成的称为γ-环状糊精。
多糖溶液的假塑性指多糖溶液的剪切变稀现象:剪切速率升高,则溶液的流动性加快,粘度下降。
多糖溶液的触变性指多糖溶液的一种剪切变稀现象:随剪切速率升高,溶液流速增加,但粘度的下降并不是瞬时发生的,在恒定的剪切速率下,其粘度是和时间有关的;另外在剪切停止后,经历一定的时间,溶液可重新恢复到原来的粘度。
淀粉糊化生淀粉颗粒在水中受热,吸水膨胀变为胶体状态的一种变化。
食品化学试题及答案3

食品化学试题及答案3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A. 防腐剂B. 稳定剂C. 抗氧化剂D. 食用色素答案:D2. 食品中添加食盐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风味B. 增加营养C. 增加水分D. 增加颜色答案:A3. 食品中的水分活度是指:A. 食品中的水分含量B. 食品中的水分质量C. 食品中水分的相对湿度D. 食品中水分的自由能量答案:D4. 以下哪种维生素是水溶性的?A. 维生素AB. 维生素DC. 维生素ED. 维生素C答案:D5. 食品中添加的乳化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食品的稳定性B.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C. 增加食品的色泽D. 增加食品的风味答案:A6. 食品中的酶在什么条件下活性最高?A. 低温B. 高温C. 酸性环境D. 中性环境答案:D7.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食品中的天然色素?A. 花青素B. 叶绿素C. 胡萝卜素D. 人工合成色素答案:D8. 食品中的蛋白质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变性?B. 高温C. 酸性环境D. 碱性环境答案:B9. 食品中的脂肪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氧化?A. 低温B. 高温C. 无氧环境D. 光照条件下答案:D10. 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哪些?A. 单糖B. 双糖C. 多糖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食品中的______是影响食品保质期的重要因素之一。
答案:水分活度2. 食品中的______可以作为抗氧化剂,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答案:维生素E3. 食品中的______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4. 食品中的______是构成人体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答案:磷脂5. 食品中的______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答案:氨基酸6. 食品中的______是构成维生素B群的重要成分。
答案:核黄素7. 食品中的______是构成DNA和RNA的重要成分。
答案:核苷酸8. 食品中的______是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食品化学作业

食品化学作业-13级生研陈洋 1201312151.食品加工和贮运过程中蛋白质可能发生的反应主要有五大类反应,具体如下:一.受食品的pH控制所发生的反应。
(1)碱性加热情况下,蛋白质可能出现变性(聚集),外消旋,交联,水解,脱酰胺基,功能性质改变等。
(2)中性高强度加热情况下,蛋白质可能出现变性(聚集),交联(异肽键),功能性质改变等。
(3)酸性加热情况下,蛋白质可能出现变性(聚集),水解,抑制剂失活,功能性质改变等。
二.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
(1)与脂质反应,蛋白质可能会生成非共价脂—蛋白质复合物,质构改变。
(2)氧化或氧化脂质,生成氧化的氨基酸残基和变性的产物,出现自由基—诱导交联(聚合),二硫键交联,营养价值下降,酶失活,质构改变。
(3)在加热情况下与动物组织反应,生成致癌物质杂环胺。
(4)与羰基或脂质过氧化物反应,生成美拉德和斯特雷克尔降解化合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色泽等下降,并产生有毒物质,质构改变。
(5)与糖或醛反应,生成交联蛋白质,质构改变。
(6)与单宁酸反应,生成营养价值降低的不溶性蛋白质。
三.在水和蛋白酶的作用下,生成氨基酸,肽,然后进行酰基转移,生成胃合蛋白,功能性质改变。
四.在冷冻情况下,发生变性(聚集),溶解度下降,凝胶作用,功能性质改变。
五.在厌氧加热情况下,与水反应,生成硫化氢。
2.食品加工和贮运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可能发生的反应主要反应有:一.果汁中的维C在酸性厌氧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糠醛和其它化合物。
二.半纤维素在酸性加热条件下生成戊糖,继续在酸性加热条件下生成糠醛和其它化合物,继续加热生成色素和风味物质。
三.蔗糖在加热情况下和水反应可以生成果糖或葡萄糖。
四.天然淀粉可能生成化学淀粉,或在加热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糊化淀粉,糊化淀粉在酸性条件或酶催化加热条件下生成低聚糖,低聚糖在酸性条件或酶催化作用下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内酯。
三,四中,果糖和葡萄糖可以相互转化,它们在加热情况下生成色素和风味物质;在酸性加热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5-羟基-甲基糠醛和其他化合物;可与蛋白质(氨基酸)作用,使蛋白质营养价值下降或产生潜在毒素。
食品化学作业——问答题

姓名:班级:应101-1 学号:食品化学作业:一.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二.水分活度对食品中主要的化学变化的影响三.维生素C在食品加工和贮藏中的变化一.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这主要是它给食品工业带来许多好处,其主要作用大致如下:1.防止变质例如:防腐剂可以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同时还具有防止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作用。
又如:抗氧化剂则可阻止或推迟食品的氧化变质,以提供食品的稳定性和耐藏性,同时也可防止可能有害的油脂自动氧化物质的形成。
此外,还可用来防止食品,特别是水果、蔬菜的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
这些对食品的保藏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2.改善食品感官性状食品的色、香、味、形态和质地等是衡量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适当使用着色剂、护色剂、漂白剂、食用香料以及乳化剂、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可以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3.保持提高营养价值在食品加工时适当地添加某些属于天然营养范围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可以大大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这对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促进营养平衡、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4.增加品种和方便性现在市场上已拥有多达20000种以上的食品可供消费者选择,尽管这些食品的生产大多通过一定包装及不同加工方法处理,但在生产工程中,一些色、香、味具全的产品,大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着色、增香、调味乃至其他食品添加剂。
正是这些众多的食品,尤其是方便食品的供应,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5.方便加工在食品加工中使用消泡剂、助滤剂、稳定和凝固剂等,可有利于食品的加工操作。
例如,当使用葡萄糖酸δ内酯作为豆腐凝固剂时,可有利于豆腐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6.其他特殊需要食品应尽可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例如,糖尿病人不能吃糖,则可用无营养甜味剂或低热能甜味剂,如三氯蔗糖或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制成无糖食品供应。
食品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食品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A. 防腐剂B. 色素C. 维生素D. 重金属2. 食品中的水活性对食品的稳定性有何影响?A. 增加食品的稳定性B. 降低食品的稳定性C. 没有影响D. 取决于食品的种类3. 食品中添加的抗氧化剂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C. 改变食品的口感D. 增加食品的颜色4. 食品中的哪种成分与食品的风味有关?A. 蛋白质B. 脂肪C. 碳水化合物D. 矿物质5.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食品中的天然色素?A. 胡萝卜素B. 叶绿素C. 亚铁氰化钾D. 花青素6. 食品中的哪种成分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A. 脂肪B. 糖类C. 维生素D. 重金属7. 食品中的哪种成分可以作为能量来源?A. 蛋白质B. 脂肪C. 维生素D. 矿物质8. 食品中添加的乳化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质地C. 改变食品的颜色D.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9. 食品中的哪种成分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A. 蛋白质B. 脂肪C. 钙D. 维生素10.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食品中的天然防腐剂?A. 醋酸B. 乳酸C. 苯甲酸钠D. 柠檬酸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中的______和______是影响食品感官品质的重要因素。
2. 食品中的______和______可以作为食品的天然防腐剂。
3. 食品中的______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4. 食品中的______和______是影响食品保质期的主要因素。
5. 食品中的______和______是影响食品口感的主要因素。
6. 食品中的______和______是影响食品营养价值的主要因素。
7. 食品中的______和______是影响食品颜色的主要因素。
8. 食品中的______和______是影响食品风味的主要因素。
《食品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3

《食品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3食品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3一、选择题1. 食品中的蛋白质是由以下哪种基本单元组成?A. 氨基酸B. 糖类C. 脂肪D. 维生素答案:A2. 下列哪种化合物是食品中常见的糖类?A. 胆固醇B. 蔗糖C. 油脂D. 钙答案:B3. 食品中的脂肪主要分为以下哪两种?A. 饱和脂肪与不饱和脂肪B. 糖类与蛋白质C. 纤维素与维生素D. 胆固醇与钙答案:A...四、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食物中的纤维素对人体的作用。
答:纤维素是一种无法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但它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纤维素能够增加食物的体积,增强肠道蠕动,有助于预防便秘。
同时,纤维素能够吸附和排除体内有害物质,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起到调节血糖、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的作用。
2. 请简述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些不利影响。
答: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首先,某些加工技术可能导致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丢失,使得食物的营养价值降低。
其次,加工过程中可能加入一些化学添加剂,如防腐剂、色素等,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可能有潜在风险。
此外,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致病菌或毒素,对食品的安全性构成威胁。
...附加题1.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答:- 防腐剂: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 色素:用于改变食品的颜色,增加食欲。
- 抗氧化剂:抑制食品中的氧化反应,延缓食品的变质。
2. 请简述食品中常见的K值和D值的含义以及其在食品处理过程中的应用。
答:K值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微生物在食品中的死亡速率常数。
D值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微生物的死亡时间。
这两个值在食品处理过程中用于评估杀菌或灭菌效果,帮助确定杀菌/灭菌的时间和温度。
K值和D值越小,说明微生物的死亡速度越快,杀菌/灭菌效果越好。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化学习题《三》第2章水分一、填空题1 从水分子结构来看,水分子中氧的_______个价电子参与杂化,形成_______个_______杂化轨道,有_______的结构。
2 冰在转变成水时,净密度_______,当继续升温至_______时密度可达到_______,继续升温密度逐渐_______。
3 液体纯水的结构并不是单纯的由_______构成的_______形状,通过_______的作用,形成短暂存在的_______结构。
4 离子效应对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
5 在生物大分子的两个部位或两个大分子之间,由于存在可产生_______作用的基团,生物大分子之间可形成由几个水分子所构成的_______。
6 当蛋白质的非极性基团暴露在水中时,会促使疏水基团_______或发生_______,引起_______;若降低温度,会使疏水相互作用_______,而氢键_______。
7 食品体系中的双亲分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特征是_______。
当水与双亲分子亲水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基团缔合后,会导致双亲分子的表观_______。
8 一般来说,食品中的水分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
其中,前者可根据被结合的牢固程度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后者可根据其食品中的物理作用方式细分为_______、_______。
9 食品中通常所说的水分含量,一般是指_______。
10 水在食品中的存在状态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与不同类型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11 一般来说,大多数食品的等温线呈_______形,而水果等食品的等温线为_______形。
12 吸着等温线的制作方法主要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
对于同一样品而言,等温线的形状和位置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13 食品中水分对脂质氧化存在_______和_______作用。
当食品中αW值在_______左右时,水分对脂质起_______作用;当食品中αW值_______时,水分对脂质起_______作用。
14 食品中αW与美拉德褐变的关系表现出_______形状。
当αW值处于_______区间时,大多数食品会发生美拉德反应;随着αW值增大,美拉德褐变_______;继续增大αW,美拉德褐变_______。
15 冷冻是食品贮藏的最理想的方式,其作用主要在于_______。
冷冻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和_______两个相反的方面。
16 随着食品原料的冻结、细胞内冰晶的形成,会导致细胞_______、食品汁液_______、食品结合水_______。
一般可采取_______、_______等方法可降低冻结给食品带来的不利影响。
17 大多数食品一般采用_______法和_______法来测定食品状态图,但对于简单的高分子体系,通常采用_______法来测定。
18 玻璃态时,体系黏度_______而自由体积_______,受扩散控制的反应速率_______;而在橡胶态时,其体系黏度_______而自由体积_______,受扩散控制的反应速率_______。
19 对于高含水量食品,其体系下的非催化慢反应属于_______,但当温度降低到_______和水分含量减少到_______状态时,这些反应可能会因为黏度_______而转变为_______。
20 当温度低于Tg时,食品的限制扩散性质的稳定性_______,若添加小分子质量的溶剂或提高温度,食品的稳定性_______。
二、选择题1 水分子通过_______的作用可与另4个水分子配位结合形成正四面体结构。
(A)范德华力(B)氢键(C)盐键(D)二硫键2 关于冰的结构及性质描述有误的是_______。
(A)冰是由水分子有序排列形成的结晶(B)冰结晶并非完整的晶体,通常是有方向性或离子型缺陷的。
(C)食品中的冰是由纯水形成的,其冰结晶形式为六方形。
(D)食品中的冰晶因溶质的数量和种类等不同,可呈现不同形式的结晶。
3 稀盐溶液中的各种离子对水的结构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下述阳离子中,会破坏水的网状结构效应的是_______。
(A)Rb+(B)Na+(C)Mg+(D)Al3+4 若稀盐溶液中含有阴离子_______,会有助于水形成网状结构。
(A)Cl-(B)IO3 -(C)ClO4 - (D)F-5 食品中有机成分上极性基团不同,与水形成氢键的键合作用也有所区别。
在下面这些有机分子的基团中,_______与水形成的氢键比较牢固。
(A)蛋白质中的酰胺基(B)淀粉中的羟基(C)果胶中的羟基(D)果胶中未酯化的羧基6 食品中的水分分类很多,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同一类_______。
(A)多层水(B)化合水(C)结合水(D)毛细管水7 下列食品中,哪类食品的吸着等温线呈S型?_______(A)糖制品(B)肉类(C)咖啡提取物(D)水果8 关于等温线划分区间内水的主要特性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
(A)等温线区间Ⅲ中的水,是食品中吸附最牢固和最不容易移动的水。
(B)等温线区间Ⅱ中的水可靠氢键键合作用形成多分子结合水。
(C)等温线区间Ⅰ中的水,是食品中吸附最不牢固和最容易流动的水。
(D)食品的稳定性主要与区间Ⅰ中的水有着密切的关系。
9 关于水分活度描述有误的是_______。
(A)αW能反应水与各种非水成分缔合的强度。
(B)αW比水分含量更能可靠的预示食品的稳定性、安全性等性质。
(C)食品的αW值总在0~1之间。
(D)不同温度下αW均能用P/P0来表示。
10 关于BET(单分子层水)描述有误的是_______。
(A)BET在区间Ⅱ的高水分末端位置。
(B)BET值可以准确的预测干燥产品最大稳定性时的含水量。
(C)该水分下除氧化反应外,其它反应仍可保持最小的速率。
(D)单分子层水概念由Brunauer、Emett及Teller提出的单分子层吸附理论。
11 当食品中的αW值为0.40时,下面哪种情形一般不会发生?_______(A)脂质氧化速率会增大。
(B)多数食品会发生美拉德反应。
(C)微生物能有效繁殖(D)酶促反应速率高于αW值为0.25下的反应速率。
12 对食品冻结过程中出现的浓缩效应描述有误的是_______(A)会使非结冰相的pH、离子强度等发生显著变化。
(B)形成低共熔混合物。
(C)溶液中可能有氧和二氧化碳逸出。
(D)降低了反应速率13 下面对体系自由体积与分子流动性二者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当温度高于Tg时,体系自由体积小,分子流动性较好。
(B)通过添加小分子质量的溶剂来改变体系自由体积,可提高食品的稳定性。
(C)自由体积与Mm呈正相关,故可采用其作为预测食品稳定性的定量指标。
(D)当温度低于Tg时,食品的限制扩散性质的稳定性较好。
14 对Tg描述有误的是_______。
(A)对于低水分食品而言,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一般高于0℃。
(B)高水分食品或中等水分食品来说,更容易实现完全玻璃化。
(C)在无其它因素影响下,水分含量是影响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主要因素。
(D)食品中有些碳水化合物及可溶性蛋白质对Tg有着重要的影响。
15 下面关于食品稳定性描述有误的是_______(A)食品在低于Tg温度下贮藏,对于受扩散限制影响的食品有利。
(B)食品在低于Tgˊ温度下贮藏,对于受扩散限制影响的食品有利。
(C)食品在高于Tg 和Tgˊ温度下贮藏,可提高食品的货架期。
(D)αW是判断食品的稳定性的有效指标。
16 当向水中加入哪种物质,不会出现疏水水合作用?_______(A)烃类(B)脂肪酸(C)无机盐类(D)氨基酸类17 对笼形化合物的微结晶描述有误的是?_______(A)与冰晶结构相似。
(B)当形成较大的晶体时,原来的多面体结构会逐渐变成四面体结构。
(C)在0℃以上和适当压力下仍能保持稳定的晶体结构。
(D)天然存在的该结构晶体,对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构象、稳定有重要作用。
18 邻近水是指_______。
(A)属自由水的一种。
(B)结合最牢固的、构成非水物质的水分。
(C)亲水基团周围结合的第一层水。
(D)没有被非水物质化学结合的水。
19 关于食品冰点以下温度的αW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
(A)样品中的成分组成是影响αW的主要因素。
(B)αW与样品的成分和温度无关。
(C)αW与样品的成分无关,只取决于温度。
(D)该温度下的αW可用来预测冰点温度以上的同一种食品的αW。
20 关于分子流动性叙述有误的是?_______(A)分子流动性与食品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B)分子流动性主要受水合作用及温度高低的影响。
(C)相态的转变也会影响分子流动性。
(D)一般来说,温度越低,分子流动性越快。
三、名词解释1 离子水合作用;2 疏水水合作用;3 疏水相互作用;4 笼形水合物;5 结合水;6 化合水;7 状态图;8 玻璃化转变温度;9 自由水;10自由流动水;11水分活度;12水分吸着等温线;13解吸等温线;14回吸等温线;15滞化水;16滞后现象;17单分子层水。
四、简答题1 简要概括食品中的水分存在状态。
2 简述食品中结合水和自由水的性质区别。
3 比较冰点以上和冰点以下温度的αW差异。
4 MSI在食品工业上的意义。
5 滞后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6 简要说明αW比水分含量能更好的反映食品稳定性的原因。
7 简述食品中αW与化学及酶促反应之间的关系。
8 简述食品中αW与脂质氧化反应的关系。
9 简述食品中αW与美拉德褐变的关系。
10 分子流动性的影响因素。
五、论述题1 请论述食品中水分与溶质间的相互作用。
2 论述水分活度与温度的关系。
3 请论述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之间的联系。
4 论述冰在食品稳定性中的作用。
5 论述分子流动性、状态图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
第3章碳水化合物一、填空题(1~11题同食品化学《二》中填空题的4~14题,此处略)12 凝胶具有二重性,既有_______的某些特性,又有_______的某些属性。
凝胶不像连续液体那样完全具有_______,也不像有序固体具有明显的_______,而是一种能保持一定_______,可显著抵抗外界应力作用,具有黏性液体某些特性的黏弹性_______。
13 糖的热分解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和酯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