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

确答案填写在表格内)1、中国是“东方”雄狮,东方是指中国的半球位置,中国位于A.东半球、北半球B.东半球、南半球C.西半球、北半球D.西半球、南半球2、中国陆上疆界长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有A.13个B.14个C.15个D.16个3、中国的内海是A.渤海和琼州海峡B.渤海和台湾海峡C.渤海和多佛尔海峡D.北海和琼州海峡4、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中,经济最发达的是A.韩国B.日本C.印度尼西亚D.文莱5、从纬度位置看,我国没有的温度带是A.热带B.亚热带C.温带D.寒带6、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A.内蒙古自治区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西藏自治区D.青海省7、我国纬度最低且全部位于热带的省级行政区是A.海南省B.台湾省C.广东省D.云南省8、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是A.四川省B.青海省C.内蒙古自治区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我国的最北端是A.漠河B.黑龙江C.漠河以北的黑龙江D.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10、下列省区与省级行政中心的连线,正确的是A.江苏-----杭州B.安徽----南京C.江西-----福州D.河南----郑州11、下列省区具有两个简称是A.黑龙江省B.海南省C.云南省D.广西壮族自治区12、宝鸡市在下列哪个省区(图1)13、地理分界线中是我国人口线的是A.秦岭---淮河B.阿尔泰山-祁连山-横断山脉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D.黑河—腾冲14、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我国在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是A.积极发展人口B.逐渐增加人口C.设法减少人口D.实行计划生育15、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知识。
图2中有关下列地理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①20元人民币上景观所示地区主要少数民族为壮族②信封上收件人地址中最小的行政区划是桃溪镇③图中汽车牌照的属地为陕西宝鸡④电视节目中播放的画面为北京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6、构成我国地形骨架的是A.山脉B.高原C.丘陵 D.盆地17、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B.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C.地形主要有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四大盆地和许多山脉D.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18、图3中数码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A.①黄土高原,②华北平原B.①四川盆地,②长江中下游平原C.①青藏高原,②云贵高原D.①内蒙古高原,②东北平原19、青藏高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高B.海拔高C.有冰川D.距海远20、我国最干旱的地方是A.火烧寮B.漠河C.托克逊D.曾母暗沙21、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洪涝B.泥石流C.寒潮D.化工厂浓烟污染空气2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来自于A.北冰洋和太平洋 B.大西洋和印度洋C.大西洋和太平洋 D.太平洋和印度洋23、我国从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地区降水逐渐减少,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主要是A.纬度位置B.地形因素C.海陆因素D.人为因素24、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A.黄河B.塔里木河C.珠江D.松花江25、长江的最大支流是A.嘉陵江 B.雅砻江 C.赣江 D.汉江二、综合题(48分)26、图4为黄河干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八年级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2013年秋季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把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二、综合分析题(60分)
21、根据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基本图表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边境,二。
(2)高温多雨,高温少雨。
(3)林地。
(4)C。
22、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亚热带季风,800。
(2)夏季风,兴修水库。
(3)水田,水稻。
(4)渔业
(5)台风
(6)B
(7)四川省
23、“长江、黄河干流位置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28分)
(1)青藏,太平洋
(2) 西高东低,长江。
(3) A,东西走向。
(4)黄金水道,C
(5)C
(6) 地上
(7) 植树造林
(8) ②
(9) ②
(10)内流河。
2013-2014八年级地理试题(上学期含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地理试题一、选择题。
看哪一个答案更符合题目要求(每题2分,共50分)1. 下列正方形代表亚欧大陆,图中圆圈能正确反映中国位置的是2.我国疆域四个端点中,位于北温带的有①北端②南端③东端④西端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3. 有关我国人口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B.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C.人口数量增加太快,必须实行计划生育D.人均资源丰富并居世界前列4. 下面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B. 各民族大聚居,小杂居,相互交错居住C. 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D.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5. 下列山脉既是我国地势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又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是A. 太行山脉B. 大兴安岭C. 秦岭D. 贺兰山6.下列地形区的河流,既有注入印度洋的、又有注入太平洋的是A. 青藏高原B. 塔里木盆地C. 准格尔盆地D. 四川盆地7.我国的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主要是因为A. 山区面积广大B. 平原面积辽阔C. 季风气候显著D. 气候复杂多样8.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高原是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B.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秦岭一淮河一线是一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D.秦岭一淮河一线是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10.冬季我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在A.海南岛B.青藏高原C.帕米尔高原D.漠河11.黄河下游干流很少有支流流入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少B.下游为地上河C.蒸发旺盛D.农业灌溉用水量大12. 右图中是松花江、长江、黄河、珠江四条河流的观测数据,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甲-长江、乙-黄河、丙-珠江、丁-松花江B.甲-黄河、乙-珠江、丙-松花江、丁-长江C.甲-长江、乙-松花江、丙-珠江、丁-黄河D.甲-长江、乙-珠江、丙-黄河、丁-松花江13. 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资源总量丰富,可再生资源众多,人均占有量呈不断上升趋势B.由于人口增长和资源增加相互抵消,人均占有量保持不变C.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居世界前列D.人均资源占有量继续减少,自然资源形势严峻14.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主要有A.跨流域调水B.防治水污染C.兴修水库D.节约用水15.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A. 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B. 秦岭---淮河以南的低山丘陵C. 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D. 西北地区的高原和盆地16. 内蒙古高原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草地的原因是A. 海拔高B. 降水少C. 少数民族居住区D. 开发历史短17.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A. 长江中下游地区B. 青藏高原地区C. 华北平原地区D. 内蒙古高原地区18. 我国种植业区和牧区的界线大致是A.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B.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C. 200毫米等降水量线D. 1600毫米等降水量线19. 下列关于工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B.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C. 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D. 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的主导产业20.关于下列铁路枢纽交会正确的是A. 郑州站中A 为京广线,B 为陇海线B. 兰州站中A 为沪杭线,B 为兰新线,C 为宝成线C. 株洲站中A 为沪杭线,B 为湘黔线,C 为京广线D. 沈阳站中A 为京哈线,B 为京沪线21.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且机动灵活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 铁路运输B. 公路运输C. 水路运输D. 航空运输22. 下列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的是A. 东北平原B. 珠江三角洲C. 华北平原D. 长江中下游平原 23.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区的最重要条件是A. 自然资源丰富B. 科技力量雄厚C. 劳动力资源充足D. 地理位置优越24.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下列做法合适的是A. 内蒙古高原有些地方缺粮,在水草肥美的地方发展粮食种植业B. 在三江平原的沼泽区,排干水,开垦为耕地C. 在大城市的郊区,发展蔬菜和花卉业D. 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可在沟壑积水处发展渔业25.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同区域的河流所起的作用不同。
2013-201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2013-201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把正确答案代号填在下面空格内,每题3分,共54分)1. 2012年7月24日。
我国最南端、最年轻的地级市——三沙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它位于我国的哪个海域?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2.下面关于我国人口状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总数世界第一 B.我国人口问题对资源、环境压力很大C.我国人口地区分布较为均衡 D.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3.我国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A.民族区域自治机构 B.直辖市 C.特别行政区 D.中央直接管理4.我们河南省的平均海拔在A.4000米以上 B.2000米以上 C.1000米以上 D.500米以下5.水土流失严重。
地表千沟万壑。
描述的是以下哪个地形区的特征?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I).华北平原6.我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集中在A.春夏季节 B.夏秋季节 C.秋冬季节 D.冬春季节7.一月0~C等温线经过我国的A.巫山—长江一线 B.阴山—海河一线C.祁连山—黄河一线 D。
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8.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①土地②水③森林④矿产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9.我国制定“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基本国策的依据是A. 我国土地资源虽然丰富,但污染严重B.我国国土面积狭小,耕地资源总量不足C.我国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且利用不合理D.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水土资源配合不合理10.我们通常说的水资源是指A.地球上所有水体总和 B.陆地上的淡水资源C.海洋里的海水和陆地上的淡水 D.除海洋水以外的水体1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北方多,南方少 B.西北多,西南少C.南方多,北方少 D.东北多,西南少12.调节河水水量季节变化的有效措施是A.修建水库 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 D.防止水污染13.iPhone5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正式上市仅一周就收获超过500万台的订单,销售额就将达到人民币220多亿元,利润达近120亿元(人民币)之多,说明了高新技术产业特点之一是A.科技人员比重大 B.研发费用高C.产品的科技含量高 D.产品附加值高14.采棉工乘农民工专列从河南商丘到新疆乌鲁木齐,火车要走的路线必须经过 A.京沪铁路 B.青藏铁路 C.京哈铁路 D.陇海铁路15.“要想富先修路”这个多年的经验说明了哪个部门的重要性?A.农业 B.工业 C.旅游 D.交通运输业16.下列哪一种货物由火车运送最适宜A.1万吨海盐从天津到上海 B.5吨蔬菜由商丘到郑州C.物流快件由北京到乌鲁木齐 D.2000吨大米由武汉到北京17.下面属于在河南省分布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是A.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B.龙门石窟、安阳殷墟C.云冈石窟 D.泰山和曲阜孔庙、孔府、孔林18.下列关于文化资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不同地区所变现的文化类型差异,主要受政治环境和气候的影响B.南方和北方饮食、各地服饰能反映出彼此文化的差异C.旅游是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D.我国的旅游资源不仅供国内人们休闲,也吸引了大批国外游客二.填表题(共10分)19.用铁路交会点的城市名称填空。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地理试卷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地理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海陆兼备的大国B.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C.主要位于热带D.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回答第2-3题。
2.右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A.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人口差异大B.南多北少C.东多西少D.东疏西密3.下列地形区中人口最稀疏的是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4.下面四个民族的小朋友谁说的与实际不符..的是A.汉族:我们人口最多B.高山族:我们过开斋节C.藏族:我们过雪顿节D.维吾尔族:我们能歌善舞5.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
下面图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A. B. C. D.右图为由上海出发的四条路线,完成6-7题6.能明显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路线是A.甲路线B.乙路线C.丙路线D.丁路线7.看右图,路线全部在湿润地区的是A.甲路线B.乙路线C.丙路线D.丁路线8.如下图所示,形成我国两个地区屋顶建筑形式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风力 B.降水 C.温度D.日照读右图完成9-10题。
9.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①和②,它们分别是A.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B.东北季风和东南季风C.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 D.西北季风和西南季风10.夏季风①主要来自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读“我国东部地区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分配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广州的气温和降水量分配图是A. A图B. B图C. C图D. D图12.我国东部地区四个城市气温和降水的共同特点为雨热同期,原因是①②③ ④C. 海洋性气候显著D. 气候复杂多样13.第16届亚运会开幕式在广州市举行,这是一场以珠江为舞台、以城市为背景的让世人惊艳的开幕式。
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本试卷满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所有答案作答在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图中汽车牌照的属地为A.重庆 B.广西C.四川D.云南2.以下属于维吾尔族的是3.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B.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在曾母暗沙C.我国领土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D.我国南部有南回归线穿过4.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A.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B.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快C.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慢D.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慢5.小明画了四幅地形剖面示意图,能正确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是A B C D6.右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A.①黄土高原②华北平原B.①四川盆地②长江中下游平原C.①青藏高原②云贵高原D.①内蒙古高原②东北平原7.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③季风气候显著④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8.小明乘火车外出旅游,当到达目的地时,原来一只空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不得不脱下来且暂时不穿的衣服。
你认为此人的旅行路线应是A.上海-北京 B.昆明-杭州 C.哈尔滨-广州 D.济南-西安9.下列治理黄河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上游及中游修建水库B.中游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C.下游加固大堤 D.下游开挖新的入海河道10.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B.难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C.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11.以下叙述哪些是属于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A.为了节约木材,同学们应该少寄贺卡B.可再生资源永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节约用电,人走灯灭或使用节能灯 D.尽量不用一次性纸杯、木筷、餐盒12.改变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匀的主要措施是A.疏通河道,加固大坝 B.修建水库,改造不稳定的径流C.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D.保护水源,防止污染13.下列生产活动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A.在山地的陡坡上开荒种地 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C.在宜林的荒坡上植树造林 D.在内蒙古高原东部草场发展种植业14.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指的是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交通运输业15.运输下列货物所选用的交通运输方式,合适的一组是A.10万吨大米用轮船从武汉运往上海 B.大庆油田一批石油通过管道运往云南省昆明市C.广州市两箱急救药品可通过公路运往西藏拉萨市 D.乘飞机观赏三峡风光16.以下是阳阳的旅游见闻,地区与民风民俗相符的是A.青藏高原——围屋——锅庄舞 B.华北平原——平顶房——赛龙舟C.黄土高原——窑洞——腰鼓 D.东北地区——泼水节——二人转17.在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许多地方的民居跟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关。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含答案)八年级地理

八年级(上)地理期末测试题说明:本试题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第1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个小题,50分)我国疆域辽阔,山川壮美,气候多样,资源丰富。
无论你怎样看她,都有一种诱人的美。
下面六组素材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她,认真思考,完成1--6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B.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C.大部分领土位于热带,一少部分位于北温带,热量充足D.位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利于发展畜牧业2.读“我国地形剖面简图”,判断对我国地势特征的表述,错误的是( )A.西高东低的地势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B.图中所示河流为外流河,流向自西向东,利于沟通我国东西水上交通C.①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②代表我国的东海D.③处位于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适合修建水电站3.下列哪座山脉最能体现出气候的垂直变化( )A.太行山 B.横断山脉 C.巫山 D.大兴安岭4.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B.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C.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很大,除新疆全年高温以外D.我国降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5.有关下列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兴安岭是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分界线B.南岭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C.巫山是云贵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D.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6.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主要原因是长江( )A.淡水资源丰富 B.水力资源丰富C.航运价值巨大 D.流域内物产丰富根据不同区域自然条件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生产。
据此完成7 -11题。
7.导致“世界屋脊”和“鱼米之乡”农业生产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C.风俗习惯 D.海陆位置8.下图代表我国两种农业生产活动,它们之间以山脉作为分界线,该山脉最有可能是 ( )9.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区之一,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A.天山的冰雪融水 B.祁连山的冰雪融水C.阿尔泰山的冰雪融水 D.昆仑山的冰雪融水10.读下图,甲、乙为“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大豆、油菜、甘蔗、棉花)分布图”,则下列经济作物的排序与图中主要分布区一致的是( )A.①油菜②大豆③棉花④甘蔗 B.①大豆②油菜③甘蔗④棉花C.①甘蔗②大豆③棉花④油菜 D.①棉花②大豆⑨油菜④甘蔗11.“湖广‘熟,天下足”这句话中的“熟”字,是指哪一种农作物的收成而言( ) A.水稻 B.高粱 C.小麦 D.玉米上海世博会期间,来自不同省区的几名同学兴致勃勃的谈论起自己的家乡。
2013-2014上八年级地理试卷(含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地理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中...) 1.下列能正确反映我国纬度位置的是2.星期天下午,黑龙江的莉莉在家看电视,看到新疆卫视还在直播《正午新闻》,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电视台播错了B .莉莉家的表坏了C .我国跨经度广,东西之间有时差D .我国陆上疆界和海岸线都很漫长 3.下列有关我国人口、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之首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C.人口分布西多东少D.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4.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对图中①~④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A.○1为黄土高原B.○2为东北平原C.○3为青藏高原D.○4为塔里木盆地 5.右图是我国某个高原的景观图片,它是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A B CD6.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形成丰富降水B.地形多种多样,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C.山区面积广大,为发展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旅游业提供了有利条件D.受地势影响,河流多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7.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生长,主要原因是A.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区广大 C.雨热同期D.夏季普遍高温读右图,完成8~9题。
8.判断图(1)中①②③与图(2)中的甲、乙、丙三地的组合最有可能的是A.①为丙地,②为乙地,③为甲地 B.①为乙地,②为丙地,③为甲地C.①为甲地,②为丙地,③为乙地 D.①为丙地,②为甲地,③为乙地9.关于图中地理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A线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B.B线是中温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C.C线是地势二三阶梯的分界线D.D点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读下列河流轮廓图,完成10~11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台区2013-2014八年级地理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卷)
命题:宏文中学 检测:金台教研室 2014.1
题号 一 二 总分 总分人 25 26 27 28 29
书写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1、“中国的光谷”是指
A.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开发区
B.深圳高新技术开发区
C.上海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
D.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2、图1中,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的是
3、有关我国工业分布基本格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分布稠密
B.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
C.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
D.中部地区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 4、不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是
A.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B.华中工业基地
C.京津唐工业基地
D.辽中南工业基地 5、世界最大的货物出口国是
A .中国 B.美国 C.俄罗斯 D.德国 6、图2中,属于重工业产品的是
7、为了减少雾霾现象的发生,我们倡导的行为是图3中的
得分 评卷人
8、图4中,属于温带水果的是
9、宝鸡地区农作物的熟制是
A.两年三熟
B.三年两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一熟
10、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在山区一般发展
A.蔬菜
B.花卉
C.粮食
D.林木
11、“杂交水稻之父”是
A.袁隆平
B.钱学森
C.茅以升
D.莫言
12、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是
A.种子和化肥
B.资金和市场
C.政策和科技
D.地形和土壤
13、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各地区差异明显。
有关农作物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稻北麦” B.“南麦北稻” C.“南甜北甘” D.“南麻北棉”
14、我国东部耕地有“水田”和“旱地”之分,分界线是
A.黑河——腾冲线
B.秦岭——淮河线
C.400mm降水量线
D.陇海——兰新线
15、不是我国四大牧区的是
A.宁夏牧区
B.内蒙古牧区
C.新疆牧区
D.西藏牧区
16.关于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草场广布,没有种植业
B.畜牧业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C.降水稀少,但有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D.瓜果生长良好
17、农业的劳动对象是
A.土地
B.种子
C.农具
D.生物
18、陇海铁路线和京广铁路线的交点是
A.徐州
B.郑州
C.商丘
D.兰州
19、2吨活鱼从宝鸡的某一水库运往西安市区,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A.汽车
B.公路
C.铁路
D.火车
20、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直接且有效的办法是
A.植树造林
B.南水北调
C.跨流域调水
D.修建水库
21、关于我国水资源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时空分布不均
B.南丰北缺,夏秋多冬春少
C.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三位
D.河流年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较大
22、从我国土地利用构成中可知,比重最大的是
A.草地
B.林地
C.耕地
D.建设用地
23、下列物质或能量中,不是自然资源的是
A.闪电
B.花岗岩
C.企鹅
D.温泉
24、世界最大粮食生产国是
A.美国
B.印度 C .中国 D.俄罗斯
二、综合题(50分)
25、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读图5,回答下列
问题。
(15分)
(1)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地是A地形区,A是
__________高原。
长江、黄河的干流流向大致为
__________(提示:自___向____流),从而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势特征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2)图中两条河流中,有凌汛的是__________,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的是______,有“地上河”和“悬河”之称的是_________。
(3分)
(3)图中B地形区是_________高原,地表千沟万壑,主要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_造成的。
图中C是长江干流上修建的水利枢纽,也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供应地,这个水利枢纽是__________水利枢纽。
26、图6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中有A、B、C、D四地。
其中A
为城市郊区,B为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C为山地,D为海洋。
读图
后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根据因地制宜原则,B、C、D三地最适合发展的农业生产是:
(6分)
B地:_________;C地:_________;D地:_________。
(2)家住A地的小雨,向村里建议减少水稻种植面积,改种蔬菜、
花卉,发展鱼、肉、禽、蛋、奶生产,你认为可行吗?请说明理由。
(4分)
27、读图7,回答下列各题。
(8分)
(1)图中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在()
A.地势第二阶梯B.陇海铁路沿线
C.东部沿海地区D.长江沿江地带
(2)煤、铁、石油资源丰富,高新技术发达的工业基地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有关我国四大工业区的分布,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是辽中南工业区B.②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C.③是京津唐工业区D.④是长江三角洲工业区
(4)中关村在哪一个工业基地?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8、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9分)
类别
位次.比重陆地面积矿产资源耕地面积
河流年径流
量
森林面积
中国总量居世界位次 3 3 4 6 6 中国人均量居世界位次120 80 126 119 120 中国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
比重
1/2 1/2 2/5 1/4 1/3
(1)分析上表可知: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我国土地利用的类型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______________。
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土地日”是____________。
(4分)
(3)我国淡水资源现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9、读图8后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图中A、B、C三条铁路线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线,______线,_____线,它们共同的起点城市是______。
(4分)
(2)下列由广州运往武汉的农产品中,不可能有的是:(2分)
A .水稻 B.苹果 C.芒果 D.龙眼
(3)图中阴影地区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可能是(2分)
A.有色金属
B.煤炭
C.石油
D.天然气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地理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选择题48分,综合分析题50分,书写2分,共100分。
)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5:DCBBA 6-10:BBCAD 11-15:ADABA 16-20:ADBBC 21-24:CAAC
二、综合题(50分)
25、(15分)
(1)青藏自西向东西高东低,呈阶梯分布(每空2分,6分)
(2)黄河长江黄河(每空1分,3分)
(3)黄土水土流失三峡(每空2分,6分)
26、(10分)
(1)种植业林业水产养殖业(海洋渔业)(每空2分,6分)
(2)可行。
(2分)因为A地距离城市近,市场对花卉、蔬菜、鱼、乳、肉、蛋、禽的需求量大,而且价格高。
(2分)
27、(8分,每题2分)
(1)C (2)B (3)A (4)B
28、(9分)
(1)总量丰富,人均不足(2分)(2)类型齐全地区分布不均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6月25日(4分)(3)空间分布不均时间分配不均水体遭到污染(水污染严重)(3分)
29、(8分)
(1)京沪京九京广北京(每空1分,4分)
(2)B (2分)
(3)A(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