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元宵节
元宵节优秀作文(十五篇)

元宵节优秀作文(十五篇)元宵节优秀作文【篇1】正月十五元宵节,在我的家乡,有赏花灯、吃元宵、看烟花等风俗。
吃过午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上街看花灯。
我们先来到秦韵广场,啊,这里的花灯真多呀,造型各式各样。
有展翅欲飞的孔雀灯;有色彩鲜艳的荷花灯;还有活泼可爱的兔子灯。
其中造型最为独特的要数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和滨河新村的小别墅灯。
接着,我们又来到步行街,这里的花灯不仅漂亮,还运用了高科技呢!瞧,那边围了那么多人,我和妈妈连忙走过去看,哦,原来是吴忠中学的花灯,中间安放了一台电视机,电视上正播放着同学们表演的精彩节目呢,怪不得有那么多人围着看。
不知不觉,天快黑了,我的肚子饿的“咕咕”直叫,我对妈妈说:“妈妈。
我的肚子饿了!”妈妈说:“那我们回家,今天煮元宵!”听了妈妈的话,我高兴地跳了起来。
回到家,妈妈煮好元宵,看着一个个圆圆的,白白的元宵冒着热气,我馋的直流口水,赶快夹起一个吃了起来,元宵甜甜香香的,味道好极了!吃过元宵,我又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看烟花。
只听“嗖”的一声,烟花飞上了天,“啪”的一声炸开了。
烟花的造型真是千姿百态。
有的像UFO飞碟,有的像五颜六色的花朵,有的像红红的太阳,还有的像毛茸茸的蒲公英……五彩缤纷的烟花八夜空打扮的非常漂亮。
元宵节,赏花灯、吃元宵、看烟花,我真快乐啊!元宵节优秀作文【篇2】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是中国历史上传统的节日——元宵佳节。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赏花灯。
象征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20__年的元宵佳节是我最印象深刻的。
那天晚上,我和爷爷、奶奶以及我的爸爸、妈妈一起吃完香香甜甜的汤圆以后就到中山公园里欣赏花灯。
大家来到公园,只见公园里灯火辉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对着公园门口是一座由八条龙组成的巨型花灯,灯光闪烁,异常壮观。
在七星池里,一个美丽动人的莲花仙子高高地站在鲜艳的莲花上,好像在祝福人们健康长寿!我还看到一个月亮造型的花灯,制作精美,吸引了许多人围在它的周围观赏。
元宵节家乡的风俗

元宵节家乡的风俗如下:闹花灯、踩高跷、吃元宵、舞狮子、猜灯谜、游龙灯、迎紫姑、放烟花、扭秧歌、打太平鼓等。
1、闹花灯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
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
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
2、踩高跷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群众喜爱。
3、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
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4、舞狮子舞龙舞狮,是中国民间传统习俗。
舞龙又称耍龙灯、龙灯舞。
龙是古老的图腾,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
5、猜灯谜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6、游龙灯两千多年的龙灯史,演绎着世世代代龙的传人积累的丰富的耍龙灯技巧,孕育着一代代舞龙人。
每到春节元宵节时,龙灯在广场上狂舞,气势十分壮观。
7、迎紫姑迎紫姑是中国传统民俗活动。
紫姑是中国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
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
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
8、放烟花元宵节放烟花是一个习俗,其寓意是为了庆祝团圆,为了和和美美。
9、扭秧歌扭秧歌是北方一些地方的传统民俗活动。
扭秧歌一般是很多北方人在各种节日举办的活动。
扭秧歌的人一般穿着鲜艳的民俗衣服,跟着音乐,身子有节奏地扭动起来。
10、打太平鼓打太平鼓也是很多地方用来庆祝各种节日的活动之一。
打太平鼓也是一种我们中国的传统民俗活动。
六年级下册家乡的元宵吃汤圆俗作文

六年级下册家乡的元宵吃汤圆俗作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六年级下册家乡的元宵吃汤圆俗作文1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我们家乡的元宵节特别热闹,家家吃元宵、挂灯笼、放烟花,每当春节刚过,我都期盼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吃元宵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寓意着团圆美满之意。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满小村的时候,家家户户把所有房间的电灯都点亮了,甚至仓房、牛棚、牛圈也都灯火通明,但最显眼的还是家家门前悬挂的大红灯笼格外引人注目。
最令我难忘和期盼的'是元宵节的晚上放烟花的场面,非常震撼、令人销魂。
当听到“哧”“嗖”“彭”“啪”声想起的时候,人们都跑到院子里,“快看,烟花!”我不禁兴奋的喊出声来。
紧接着,“劈啪声”作响,无数的烟花飞向天空,震耳欲聋,并且把周围映得通明。
“好美呀,天女散花!”“看,降落伞!”“哎呀,孔雀开屏!”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
各种姿态的烟花不断地在空中绽放,令人拍案叫绝。
我陶醉在五彩缤纷的烟花中,忘记了寒冷......元宵节给我带来无尽的乐趣,我爱家乡的元宵节!六年级下册家乡的元宵吃汤圆俗作文2在元宵节前一天的晚上就开始。
晚上八点整,“老爷”出庙,十几个穿白色的衣服的人就在“老爷”的后面跟着。
“老爷”身高一米,长四分米,宽三分米,穿着金色的衣服,带着红色的斗风,在四个人架的轿子上,真是威风十足。
当“老爷”经过时,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
当架“老爷”的人要换时,先要把鞭炮放响。
然后在换人。
每隔四个小时,就换一次人。
每隔四个小时,就会有人送来饭。
通过我的介绍,相信大家也有点了解了吧。
如果有兴趣的话,我可以做你的导游,为你服务,让你亲身体验一下。
家乡有许许多多的风俗民情,如新年之夜十二点整,一起放鞭炮;元宵节,三天三夜架“老爷”满街跑;端午节全家一起吃饭,一起划龙舟……今天,我向大家介绍家乡元宵节,三天三夜架“老爷”满街跑吧。
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元宵节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元宵节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元宵节《家乡的风俗》1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自己的风俗,虽然我也不太了解我家乡的风俗,我想我的家乡跟其他地方差不多,但也还是有一些常人没注意的区别,那便成了风俗特色。
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家的风俗。
在我家乡,过年时特别热闹,家里都挤满了人,家里的主人忙的热火朝天的,都在开开心心的忙活着。
家里的客人有说有笑,小孩子们跑的家家户户的去玩儿,跑到邻居家去拜年,好一副热闹的景象呀,没有一个人会不高兴,人们个个都穿上了新衣,有些大人会陪小孩子玩,还会给红包,多的口袋都装不下。
我们过年也没有固定的食物,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做几道拿手好菜,做丰盛点,摆满一桌子,叫大家一起吃饭。
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看春晚。
顺便包几个可可爱爱的小饺子,白白糯糯的年糕,来作为看春晚的下酒菜。
几个白白胖胖的'饺子聚在一起,像是你挤我我挤你的相靠着,含在嘴里口感顺滑,一咬开,里面的汁就争先恐后的跑出来,配上料,让人忍不住多吃几个,年糕一碗一碗的装着,一块一块的挤在一起,咬下去一口,滑的直通口腔,口腔里装满了年糕的香气,整个口腔瞬间变得非常爽滑。
那么美味的食物再配上看春晚,也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呢!我们家乡还有一处外人都注意不到的风俗小细节,那就是我们会做粿子。
平时也会做,我们那边特别爱吃粿子。
特别是过年时,做的非常多。
用面团和一下面,把面团用力地搓揉,放进白糖和自己想要的材料,揉成一根一根的条形,放进烤箱里烤一会儿,慢慢的都变成小胖子,酥酥脆脆的粿子就做好了。
春节过得特别的快乐,可又在我睡梦中悄悄离去……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元宵节《家乡的风俗》2故乡的山,是故乡的水,故乡就像一坛埋藏在地底的酒,每每闻到酒酿的香气,我就不由得想起一砖一瓦都藏满历史的故乡——湖南益阳,想起故乡的甜酒酿。
过年吃甜酒酿在我老家是一种传统与风俗,是辞旧迎新的`最好打开方式。
我家乡的元宵节

我家乡的元宵节【第1篇】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清明节、重阳节等,其中元宵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我家乡的元宵节是怎么过的?来看一看吧。
正月十五那天,大街小巷人山人海,来自不同行业的艺演队伍整齐有序地在大街上表演,艺演队伍的人们有的举着鲜花、有的穿着漂亮的演出服、有的踩高跷、有的扭秧歌…………多的数不清,最引人注目的是狮子表演,两个人扮演一头狮子,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在前的当狮子头,在后的当狮子尾,可有趣了,它们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蹲着,像真的一样,他们表演的棒极了,不时赢来阵阵掌声。
到了晚上,人们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了大街上,放鞭炮、放礼花,整个大街绚丽多彩,有的放流星形的、有的放喷水形的,还有的放空中礼花…………把黑夜映衬的如同白昼。
第二天早上,人们早早地就起床了,因为传说正月十六去田地里“蹂杂病”,来年一年里身体不生病,有的人边走边扔硬币,还自言自语地说着“蹂蹂蹂杂病,把我的病卖干净”,回来后吃香喷喷的汤圆,圆圆的汤圆象征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这就是我家乡的元宵节,怎么样?很有意思吧!【第2篇】我的老家在一个靠山的小镇里。
那里虽然没有像城市那样繁华,但是却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韵味。
尤其是家乡的闹元宵,更是让小镇显得独特。
元宵节,是一个特殊的节日。
按我老家的习俗,每逢闹元宵,家家户户都要去准备,这是家喻户晓的规矩。
元宵节,每年都要有一个长辈定时每天去烧香,让家里人每天都平平安安、吉吉利利的。
那个烧香的长辈今年就刚好轮到我爷爷。
爸爸在国外,叔叔没空,规矩不看让女生去,所以今年抬“龙头”的,就只好让我去了。
因为抬龙头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又庄严的事情,所以即使是平常总是嬉嬉笑笑的我在这个时候,也不禁变的严肃起来,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龙头”必须保持着队伍的整齐,只要“龙头”歪了,那么整个队伍也就歪了。
闹元宵的活动正式开始了。
我举着巨大的“龙头”生怕它给歪了,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跟着大部队向前走。
介绍家乡的风俗作文10篇范文

介绍家乡的风俗作文10篇范文介绍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篇1)大家都明白,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
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灯,猜灯谜,而我的家乡—歙县汪满田的花灯可是别有特色哟!说那里的花灯很有特色,因为它们大都是由竹架子骨在内,糊纸于外,加以形象逼真的绘画与色彩点缀共同组成的各式各样的鱼儿。
花灯为何都是纸鱼儿呢?传说由来以久,老人们说,古时火神总是来烧房子,人们损失了许多的财产,为了驱赶火神,人们就把花灯都做成鱼的形状,并带着如同真的大纸鱼绕着村子转。
火神看见鱼,以为整个村子里有好多水,就不再敢来烧房子了。
以后,人们就年年做鱼,戏鱼,以求平安。
每逢正月十五晚七点,花灯会便开始了。
瞧!只见那天空中出现了许多烟花,有的金光闪闪,似一座金桥横空而架;有的五彩斑斓,升上天空呼啦开出各色的花朵…,各种烟花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
之后,真正的主角上场了!一个个头能装下两三个小孩的巨大纸鱼游来了,它的身体里有几十枝甚至上百枝红蜡烛,把路面照得亮堂堂的。
在鱼队前,一个汉子拿着一个火把引路,十几个壮汉抬着一个“巨无霸”鱼缓缓地走来。
“巨无霸”鱼摇头摆尾的,似乎在向人们问好,人们欢呼着挥手表示欢迎。
紧随其后又是几条大鱼儿,后头跟着一条条可爱的小纸鱼欢快地游着,不时地互相亲昵着。
小纸鱼的主人可是我们孩子,花灯会上也随之增加了几分童趣。
鱼队的中间杂着敲着铜锣,打着大鼓的大人,声音震耳欲聋,使花灯会更显热闹。
几个淘气的小男孩跟着他们的爸爸和爷爷,举着燃完的烟花剩下的杆儿做成的小小火把,走在鱼队的最终面,来回跑着,乐着。
鱼队走到另外的地方,又该烟花炮竹上场了,“叭”,这儿的炮竹响了,“轰”那边放烟花了,真不明白该看哪儿了呢!元宵灯会“纸鱼儿”游,灯火通明喜乐洋洋!介绍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篇2)正月初五拜财神,五月初五包粽子,七月七吃巧云……我觉得,年前祖宗是最重要的年前请祖宗也可以叫作“做羹饭”,是人们对祭祖的称谓。
一般都是晚饭。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300字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300字【实用】家乡的元宵节作文300字合集8篇家乡的元宵节作文300字篇1万家欢乐的新年过去了,很快就迎来了欢庆的元宵节。
元宵节很热闹,吃元宵,看花灯,放烟花,扭秧歌。
妈妈告诉我:“我的家乡东北有个习俗是在喜庆时扭秧歌”。
在看花灯时我们看见了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花灯。
有红的福字灯、黄的飞龙灯、雪白的兔灯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雪白的小兔灯,它拿着一个大元宝,一双红宝石般的眼睛,两只长长的耳朵,一个白茸球般的尾巴,可爱极了!微风一吹,我仿佛看见小兔灯像在向我挥手,好象在说:“你好!你好!祝你节日快乐!”在我看得正带劲时,只听“砰”的一声,一颗烟花飞向夜空的深处,就像一朵美丽的花在夜空中开放,接着,一颗又一颗的烟花不断的飞向夜空的深处。
有红的、白的、蓝的、紫的、绿的把夜空装扮的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美极了!家乡的元宵节作文300字篇2我家在美丽的十八重溪旁,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个特别热闹的日子。
在前几天,我的奶奶和邻居就开始忙碌了,打扫卫生,布置厅堂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每一个人都起得很早,各家各户都在厅堂里摆上了供品,然后毕恭毕敬地等侯着。
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鞭炮响,游神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来了,有威武的古代衙役,可爱的金童玉女,还有恐怖的黑白无常,最后才是微笑地俯视着人们的“娘娘”我们跟在队伍的后面,走街串户,放鞭炮,吃供品,做自己喜欢的事。
这个日子是我们的日子,因为有着娘娘的庇佑,我们就是犯了错,大人也不会责罚小孩的。
正月里的雨经常会淋淋沥沥地下着,天阴沉沉的,很是讨厌,可是十五这一天是我最喜欢的日子,因为那一天天是最蓝的。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300字篇3元宵节是我邦传统节日之一元宵是春节里传统热烈的节日,往年元宵节我是在老家功的这是我玩的最启心的一天。
正月十五这地,吃完早饭,爷爷带咱们到后山的竹林爷爷砍了多少颗竹子。
我答:“爷爷,砍竹子干什么?”爷爷说:“我要用竹子给你们干灯笼。
”归家后,爷爷开端编了三个灯笼,还用彩纸糊上,尔在彩纸上点绘了很多英俊的丹青,面面抬上一盏煤油小灯。
家乡的风俗800字作文六年级元宵

家乡的风俗800字作文六年级元宵家乡的风俗800字作文六年级元宵「篇一」我的家乡在贵州,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时候,我们都会有举办活动的风俗,比如赏花灯,吃元宵,猜灯谜……,其中,我最喜欢的风俗就是观赏那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花灯了!我特别奇怪,为什么在元宵节这一天晚上要闹花灯呢?妈妈给我讲了一个传说:那是很久很久以前,一只神鸟降落到了人间却被人们误杀了,天帝知道后震怒下令在正月十五火烧人间,人们想出了一个法子: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户人家在自家的门前挂起红灯,从而骗过了天帝,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和财产。
从此,元宵节闹花灯便成为了一个风俗,并且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我有幸地来到了赏花灯的现场,感受了一番家乡的元宵节。
还没到花灯现场,车辆就已经把会场围得水泄不通,就连交警也没办法。
在赏完车灯之后,我终于挤进了赏花灯的长龙中,这条人的长龙一眼望不到尽头,似乎直入天边。
不过我的注意力还是被这吊在头顶上的花灯所吸引了。
这里的花灯真可谓琳琅满目,有绿油油的青菜灯,象征着在新的一年里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亦有红彤彤的胡萝卜灯,象征着在新的一年中,红红火火,干劲十足;还有黄澄澄的玉米灯,象征着在新的一年里恭喜发财,财源广进!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金牛灯,只见它的一对金牛角蜷曲地向外延伸,象征着今年我们要“扭转乾坤”;它的眼睛直视前方,就像我们在课堂上盯着黑板的那双眼睛,生怕错过老师讲的任何一个细节;牛的嘴巴微张着,好似在吸收本节课的重难点;它的肚子也圆鼓鼓的,里面一定装满了知识,可以随时“提取”出来用;它的全身呈奔跑的样子,寓意着我们在新的一年中要向着自己的目标而奋斗!我爱赏花灯,真希望闹花灯这个风俗能够永久地流传下去!家乡的风俗800字作文六年级元宵「篇二」家乡的元宵节,是名符其实的“灯笼节”,或许是农村人对吃不是太感兴趣吧,吃元宵只是这一天的一个小插曲而已,正月十二开始,孩子便开始准备灯笼,有的家里有心灵手巧的大人,就用手工制作一个,买些彩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元宵节
家乡的元宵节就是所说的正月十五,是祭祀祖
先的日子,比清明节更隆重,比春节还要热闹。
这天上午,家家户户都要准备祭祀和看灯用的
物品。
奶奶在家里用豆面做成粗蜡烛形状的豆蜡,里
面插上烛心,准备晚上给各个房间照亮。
男人们
杀了鸡之后,就领着孩子到集市上买烟花爆竹。
这天,买、卖烟花的人比任何时候都要多。
宽阔
的大街上一流两行全是卖烟花的摊位,三里五村
的男人挤得水泄不通。
小孩子一手抓着大把小烟
花棒,一手紧紧地攥着大人的衣襟,生怕走丢了。
傍晚,父亲就带着孩子们上坟点灯。
祖坟的地
位是至高无上的。
我们村里,不论是陈家还是董
家的祖坟都清晰存在。
来到茔地,将亲人坟头的
杂草清理干净,翻上一些新土,土里插些黄纸钱,作文亲人的坟子就焕然一新了。
在墓碑前面点燃
集上买的莲花状的红烛,纸钱烧起来,爆竹响起来。
烛光摇曳,烟气弥漫,噼里啪啦声中,整个
空间里充满着一种神秘、忧伤的气息。
在这气息里,人们洒酒敬天敬地敬祖,跪拜叩头,表达对
天地的感念和对先辈的追思。
吃过水饺和元宵之后,天就黑了。
女人张罗着
到各个房间点上豆蜡,孩子们和爸爸却急不可耐
地开始燃放烟花。
每到此时,几个村子就会爆竹
声连成一片,烟花把夜空装点得五光十色,分外
绚烂。
元宵节是祖先的节日,是快乐的节日,更是中
华民族血浓于水、认祖归宗的民族向心力的象征。
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你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
忘祖。
我想,一年一度的家乡的元宵节正是要提
醒我们,时刻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