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康复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2000
康复指导活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

康复指导活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指导活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未实施康复指导时,围绕精神病程度、身体功能、生活自理能力、人际关系、工作能力、社会的可接受性等六个方面加以评价。
现对30例慢性精神病分裂症患者采取个性化的康复指导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了解疾病、药物等相关知识,培养社交能力和居家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小组游戏。
经康复指导后,再次对与患者相关的六个方面进行评价。
然后对比前后评价结果,总结康复指导活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经验。
结果:患者经康复指导后,除身体功能、精神病程度外,其余四个方面均优于康复指导前,且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除必要治疗护理外,采取增强疾病、药物等相关知识,培养社交能力、居家生活自理能力及小组游戏等康复指导活动,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社交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指导;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9-0087-02精神分裂症是由思维、情感、行为与现实环境不一致导致的,为最普遍的精神疾病。
该疾病发病缓慢,不易发觉,最后演变为慢性精神分裂症[1]。
慢性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为社交能力低下、认知功能障碍、冷漠、缺乏热情。
据相关资料显示,一半以上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能力低下或无社交能力,绝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缺失,针对此类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后,其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少数患者依然伴随相关病症。
我院为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使得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了康复指导活动,其效果显著。
本文现选取2014年8月-2015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详情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8月-2015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有患者的病情特征均符合国际医学上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认知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2 . 2对 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 的AD L 评分 A组 精 神 分 裂 患 者 护 理 前 后 的 A D L评 分 分 别
间A组 配合基础护理 ,内容 包括 了病情监测 、心理护理 、用
药指导等 等 ,B 组 则在A组基础 上实施认 知康 复护理 , 内容 是 ( 3 7 . 8± 8 . 5) 分 、 ( 5 3 . 8 ±6 . 8) 分 ; B组 分 别 是 ( 3 8 . 6 ±5 . 8 )分 、 ( 6 8 . 9 ±5 . 6 )分 , 两 组 护 理 前 A DL 评 分 有以下几点。
对 比 ,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P>0 . 0 5 ;护 理 后 B组 评 分 高 于 A组 , 1 . 2 . 1 认 知 康 复 护 理 护 士 积 极 为 患 者 制 定 有 针 对 性 的 护 理 计 划 , 按 此 计 划 P <0 . 0 5 ,对 比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开 展认 知康复训练 。每天指 导患者训 练3 0 mi n ,在整个训练 3 讨 论 当 中 遵 循 由简 到 难 的原 则 , 同时 鼓 励 患者 积 极 配 合 护 理 。 目前 ,社会进 步 的速度 越来越 快 ,人们 日常生 活压 力 1 . 2 . 2行为康复护理
1 . 4数据分析处理
此组研 究所获得 的数据均 采取统计 软件S P S S 1 9 . 0 来进 来 进 行 检 症 患者 的认 知功 能障碍有 显著 改善作 用 ,此组研 究选 择 了 行 分析 和 处理 ,其 中计 量 资料采 取 来 表示 ,用 t
验 ;计 数资料采取 百分数 ( %)来表示 ,用 来 进行检验 , 当 P<0 . 0 5 的 时 候 说 明 比较 有 显 著 差 异 , 则 表 示 对 比 具 备 统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其认知功能的效果分析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其认知功能的效果分析王健【期刊名称】《当代医药论丛》【年(卷),期】2015(000)022【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其认知功能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
我院对对照组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康复护理。
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综合康复护理前后其MMSE的总评分和各项WCST的评分情况。
结果:在接受综合康复护理前,两组患者MMSE的总评分和各项WCST的评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接受综合康复护理后,实验组患者MMSE的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各项WCST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地改善其认知水平,促进其病情的康复。
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总页数】2页(P63-64)【作者】王健【作者单位】鞍山市康宁医院辽宁鞍山 1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4【相关文献】1.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 [J], 唐欣慧;吴妙珠;朱健文;陈俊华;罗琳琳2.综合康复训练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 [J], 阮燕山;张少霞;夏韵妍;郑玉玲;刘倩青;谢益潮3.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评价 [J], 毛昌立;文晓燕4.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其认知功能和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J], 张明丽5.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农艺作业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J], 赵宁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综合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综合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目的探讨综合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把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且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出入院时均采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 NCSE)量表、FIM量表评定。
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出院时NCSE和FI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出院时NCSE和F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认知功能有较好的疗效。
标签:综合康复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引言:慢性精神分裂症与其他疾病一样,急性期得不到彻底治疗,会逐渐转变为慢性期。
因病情长时间迁延,慢性精神分裂对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会损害严重,尤其是患病时间长,复发次数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因此,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不仅要针对疾病本身进行治疗,还要就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等进行调节治疗。
临床中一般较注重从疾病本身治疗,但往往忽略对患者本身认知、社会功能的调节。
本研究通过对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初步探讨认知训练的疗效与价值,为临床实施认知康复训练提供依据。
临床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2年6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17-68岁,平均(38.23±11.54)岁,病程2-15年,平均(7.82±2.83)年。
入组标准:(1)符合CCMD—3慢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符合CCMD—3关于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诊断标准;(3)住院患者病程≥4年;病情相对稳定,维持用药;(4)无严重躯体合并症。
把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且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
方法评定方法。
(1)认知功能评定:上述病例入院后3 d之内(治疗前)即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出院前l d(治疗后)进行再评定,认知功能评定采用中文NCSE量表。
综合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精神状态及康复效果影响分析

综合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精神状态及康复效果影响分析张天昊【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精神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50)与对照组(n=48),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认知功能(MMSE)、精神状态(BPRS)及康复效果(IPR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MMSE评分较护理前明显提高,且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BPRS评分及IPRO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且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提高康复效果,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9(032)004【总页数】3页(P601-603)【关键词】综合康复护理;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精神状态;康复效果【作者】张天昊【作者单位】天津市安定医院精神科 3002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疾病中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认知、行为、意志等系统障碍,部分患者伴有社会功能缺失、神经衰退等症状[1]。
因该病病程较长,迁延不愈,患者长时间接受治疗而导致个人习惯、生活技能退化,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2]。
目前,临床针对精神科疾病采取治疗与康复同步,而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属于一种非药物治疗干预措施,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
鉴于此,本院对2016年以来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采取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对象选取自本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98例。
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认知功能的影响

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认知功能的影响陈海兴【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患者精神症状、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两组均口服利培酮6 mg/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治疗,疗程3个月。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精神症状[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分、阴性症状评定量表( SANS)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 SAPS)评分]、认知功能[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 MCCB)]。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PAN-SS、SAPS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PANSS评分降低更明显,P均<0.01。
观察组治疗后SANS评分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均<0.01。
两组治疗后MCCB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均<0.05。
结论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其认知功能。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2页(P84-85)【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认知功能;阴性症状【作者】陈海兴【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天津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安定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常见的精神障碍。
本病病因不清,多起病于青壮年,病情迁延,进展缓慢[1]。
研究表明,除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外,精神分裂症患者还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2]。
多数患者阳性症状改善后仍存在记忆、注意、抽象思维障碍等认知功能缺陷[2]。
抗精神病药物虽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但是对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并不明显。
本研究探讨基础治疗联合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1.1 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APA)制订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DSM-Ⅳ精神分裂诊断标准;②患者经住院治疗后病情稳定,口服利培酮时间>3个月;③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80分,其中阳性症状量表(SAPS)评分≤22分;④年龄18~55岁,小学以上文化程度;⑤观察期间不调整药物剂量,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认知康复护理对其认知功能障碍产生的影响分析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认知康复护理对其认知功能障碍产生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认知康复护理对其认知功能障碍产生的影响。
方法:从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展开分组研究,即A组45例,B组45例。
A组配合基础护理,B组配合认知康复护理,对比两组认知功能改善的效果。
结果:两组护理前MMSE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B组评分高于A组,P<0.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护理前ADL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B组评分高于A组,P<0.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过程当中,积极配合有效的认知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值得积极推广运用。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认知康复护理;认知功能;影响Schizophrenia patients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was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the impact of cognitive dysfunctionThe bamboo Joan Qujing city,yunnan province,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655000【 abstract 】 objective: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pplied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the impact of cognitive dysfunction.Methods:from August 2015 - August 2016,our hospital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90 cases randomly selected study group,namely 45 cases of group A,B group of 45 cases.With primary care group A and group B with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care,compared two groups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function.Results: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MMSE score comparison,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After nursing score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A,group B(P < 0.05,compared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The two groups before nursing ADL score comparison,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After nursing score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A,group B(P < 0.05,compared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the process of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actively cooperate with effective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cogniti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elf-care ability and life,to actively promote use.【key words 】schizophrenia;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Cognitive function;impact临床上,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疾病之一,并且十分常见。
综合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综合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研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于2016年1月—2018年6月的7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参与实验观察,同时随机分配患者至两组,Ⅰ组(n=36)接受一般性干预,Ⅱ组(n=36)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分析评估两组干预对患者病情与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
结果:干预前,两组在PANSS、MMSE量表评估结果上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Ⅱ组在PANSS量表评估结果上较Ⅰ组显著降低,在MMSE量表评估结果上较Ⅰ组显著提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治疗有确切的干预效果,能够显著缓解相关症状,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推荐。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综合康复治疗;认知功能;影响【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9-0035-02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问题,据统计,目前临床确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约60%~80%伴有认知功能缺损,且单纯抗精神病治疗的疗效并不理想[1-2]。
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尝试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开展综合康复治疗,以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现详细表述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系统诊疗的7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依据[3],且已排除昏迷、临床资料不完整等病例。
其中男性38例,女性34例,年龄段38~74岁,平均(57.6±4.2)岁;按随机数表法划分患者至两组(36例/组),两组间基线数据(包括性别、年龄等)采取统计软件分析,P>0.05,可做对比实验。
1.2 方法Ⅰ组接受一般性干预,如基础病房护理、督促患者服药等。
Ⅱ组在Ⅰ组条件下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包括:(1)疾病宣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性康复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康虎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情况。
结果:护理前,两组的MMSE评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MMSE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咋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对性康复护理;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
慢性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治愈率较低、复发率较高的疾病,此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多有不同程度的损害,随着患者的病情一次次的发作,其认知功能越来越差,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慢性分裂症患者的发作也成为减缓或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一种方法。
在目前,提高或改善患者的认知水平也是精神科护理人员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
本文章选取了我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探讨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对于其认知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20例。
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41.8±10.5)岁,病程(21.5±5.3)年,观察组中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42.8±10.4)岁,病程(22.1±5.7)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中的护理人员5名,均为女性,年龄24-35岁,平均年龄(27.80±0.92)岁,工作时间1-8年,平均时间为(5.5±0.8)年;观察组中的护理人员5名,均为女性,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6.89±1.11)岁,工作时间1-8年,平均(5.4±0.9)年,两组间护理人员的年龄、性别、工作时间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于两组患者,我院均给予氯丙嗪、氯氮平等对抗精神病的药物。
对照组患
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的同时给予针对性的康复护理。
具体的护理措施有:①行为锻炼:针对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按照方案对患者进行训练,如让患者学会吃饭、穿衣、洗漱、安装螺丝钉、跳舞等;同时让患者积极参加集体性的活动,如击鼓传花、投篮、扑克牌等。
②认知康复训练:让患者每天至少进行30min的训练,训练中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循序渐进。
③思维训练:对于语言较少者,鼓励其多与人交流,并对患者进行组词、造句的训练;让患者掌握一定的数学计算的能力,由简单到复杂,由加减到乘除;让患者对两幅不同的图片进行区分;在日常生活中,让患者对同一类的物体进行归类等。
1.3评判指标
在MMSE中,共有5个测试项目: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与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其得分越高,说明其认知能力越强。
1.4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中的所有数据均由SPSS17.0进行处理,根据所观察的实验室指标及数据的不同和差异,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
P<0.05是有显著差异,P<0.01是有非常显著差异,以评定效果是否显著。
2.试验结果分析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MMSE评分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MMSE的比较
组别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
与计算
力回忆能
力
语言能
力
MMSE总
分
对照组护理前 4.01±
2.23 0.66±
1.01
0.34±
1.04
1.30±
0.90
2.94±
1.51
8.92±
7.25
护理后 6.01±
3.24 1.67±
1.14
2.04±
1.65
1.16±
0.56
4.76±
3.51
14.52±
7.24
观察组护理前 4.82±0.61±0.35± 1.20± 2.88±9.21±
2.12 0.54 1.39 0.20 1.23 6.87
护理后7.83±
3.16 2.61±
0.85
2.98±
1.99
1.99±
0.32
5.78±
2.99
24.66±
7.56
经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本病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的障碍,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1]。
如果患者的认知功能差,则其自我护理、适应能力、社交能力等也会较差,当患者无法将其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正确的分辨、加工时,其行为和完成任务的能力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2-3]。
护理人员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方案来帮助患者简历正确的认知模式,可以减缓其淡漠、退缩的认知能力。
本实验结果表明,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模式在MMSE评分中的得分较对照组的患者更高,说明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健.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其认知功能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2):63-64
[2]王恩玺.40例认知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识功能障碍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4,20(19):129-130
[3]尹雪冰,莫显祥,黄瑞荣等.认知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6):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