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综合部分01---11
武汉大学新闻学基础考研试题

武汉大学新闻学基础考研试题
新闻学基础
一、分析,每题10分
1、有人说,新闻应该达到本质真实
2、有人说,新闻事业的发展方向是商业化、市场化
3、有人说,新闻效果就是新闻信息传播给受众时“刺激-反映”的过程
二、分析,每题20分
1、有人认为,新闻娱乐化是贴近受众的表现;有人认为,新闻娱乐化将受众的注意力从公共事务转移,消解了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2、有人认为,媒体集团化促进人才、资本的有效配置,利大于弊;有人认为,媒体集团化使公众表达意见的空间缩小。
3、(好象还有一题,现在想不起来了,记得的可以补充一下)
三、分析
题中举了江苏1830新闻眼公共新闻的例子
1、从媒体功能和舆论监督两方面分析公共新闻的价值,10分
2、(题中江苏1830新闻眼中公共新闻使受众由消费者变为公众)分析“使受众由消费者变为公众”的意义,20分
四、分析
题中举了SARS、河南艾滋病的例子
1、媒体应重点报道什么内容,举例说明,10分
2、在发生健康危机时,媒体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20分。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详细经验——2012年记得在这多半年的复习中,论坛上的学姐学长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如今我也希望可以帮助到学弟学妹或是有考研意向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们。
先自我介绍一下,本科为普通二本,物流管理专业,报考12年武汉大学传播学专业下设媒介经营管理方向研究生,初试成绩政治73,英语54,综合知识128,新闻传播学基础118,很遗憾英语没有上线,目前准备公务员中,很多人问我调剂是事儿,或许因为一直抱着武大的梦,觉得调剂的学校不太如意吧,最终没有选择调剂。
一、做出适当选择言归正传,其实我在确定考研还是工作时也纠结的一下,面对着一年后未知的结果、面对着各种工作的诱惑,确实要好好想想。
当时我的想法就是——本科学校一般,专业不太适合女生,就业不是我理性的职业;而且大学期间过多经历投入学生会,想利用读研时间弥补四年的不足,同时还有了名校的踏板。
对于是否考研,我的建议就是:给自己一个相对的时间来考虑自己到底要不要考研,一定要问问自己,那是不是真的自己想要的。
没有明确的心意,在考研这场战斗里,是非常容易放弃的。
不论你是为什么而考研,一但确定考研,那么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你放弃的原因;请记住,考研的路是孤独的,没有朋友,没有爱情,没有热闹,只有一个人背影...我喜欢那句话,用于考研很贴切:既然选择了前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P.S:我这里说的没有朋友是指学习的时候最好自己一个人,这样效率高,当然有个可以互相督促的研伴是非常好的,即使没有,平时也要多和考研的聊聊天,大家多沟通沟通考研咨询)在这里,我建议大家有时间看看论坛,翻翻帖子,很多问题都可以在里面找到答案。
里面有很多资源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当然对于资源和一些说法,不要完全迷信哦。
(当年我每周都会拿出不到半天时间逛论坛还有一个固定网站,后者我会在复习专业课中具体说到。
)确定考研,下一步就是要选择院校。
三跨,意味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
怎么选,很重要。
我当年看了很多学校,人大、中传、复旦、南京...全部有去看他们的真题,考什么、怎么考、招生人数、录取比例、经验等。
2011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

2011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案例分析题 2. 综合题 3. 论述题1.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7月1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全媒体数字采编发布系统”正式上线。
2009年1月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新闻部成立,创建“全媒体数字技术平台”,《杭州日报》创造“报即是网、网即是报”模式,与杭州日报网同用一个编辑部,同用一批采编人员,同时运行两种媒体形态。
2009年12月28日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正式上线,并于2010年3月13日与盛大网络组建联合运营公司,进行全面战略合作。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推动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1月2 1日印发)明确指出要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2010年2月8日上海广播电视台下属的“第一财经”频道通过宁夏卫视面向全国播出。
2010年3月27日青海电视台与湖南广播电视台签约,以51:49的持股比例组建新公司合作运营青海卫视。
2010年8月12日新华通讯社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签署框架协议,双方将合作成立搜索引擎新媒体国际传播公司。
问题:上述现象体现出了媒介形态怎样的变化轨迹与发展趋势?并据此谈谈你对“媒介即信息”的理解。
正确答案:上述现象反映了在我国,在新媒体的出现和新传播形态的作用下,媒介融合已成为传媒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以及我国正努力推进三网融合不断向前进的趋势。
媒介融合有几个显著特点:一、媒体间的合作性,无论是传统媒体之间,还是新媒体之间,或者新旧媒体间,合作是融合的外部条件,包括技术合作和内容合作等全方面的合作将在媒体间展开;二、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加强,媒介融合必将把传受者之间的互动发挥到极致,从目前媒体的运作来看,互动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在媒介融合中,互动将更为明显;三、媒介融合是在技术的支持下实现的,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的运用使媒介融合的水平和层次不断得到提升,而且其前景无限,由此,媒介融合以技术为依托,将随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武汉大学新闻传播考研历年综合试题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考研历年综合试题2006年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综合知识试题文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论语2、文心雕龙3、公安派4、十四行诗5、意识流手法二、简答1、简述庄子《秋水》一文的写作特点2、简述巴金散文《怀念萧珊》的艺术特色3、简述鲁迅短篇小说《伤逝》的主要艺术特点4、简述老舍《茶馆》结构上的特点及其语言风格法律、经济部分一、名词解释1、市场经济2、民事责任3、消费者权力4、金融市场二、简答1、简述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其特征2、简述刑法的基本原则3、什么是经济全球化作文部分:800字左右议论文“传统与现代”2005 (现代部分)一名词解释1\语丝派2\文学研究会3\<农村三部曲>(小说)4\京派小说二简答1\试分析叶绍钧的"教育小说"2写出<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的情节内容3简述孙梨的小说风格三\论述题1分析<边城>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2\论述<雷雨>中的人物形象四\基础写作媒体与社会2005年(古代部分)一、名解5*41、建安七子2、江西诗派3、元白诗派4、明清传奇二、简答10*31、孟子散文的风格特征2、王粲的辞赋在文学史上的意义3、结合睢景臣的《高祖还乡》,分析元曲的主要风格特征三、赏析25李贺《雁门太守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四、论述25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史上的地位作用五、作文50传媒与社会2004年(现代部分)一.名词解释:1.问题小说2."自由人"与"第三种人"3.海派小说4.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二.简答:1.新月派文艺思想简评2.<包氏父子>,<生死场>的情节内容3.评析<啼笑姻缘>的思想内容4.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简析三.论述;1.论述历史剧<屈原>的创作特点.2.赵树理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分析.作文: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2004年(古代部分)一名词解释1、风雅颂2、古诗十九首3、骈体文4、《世说新语》5、明代前七子二、简答题1、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谈谈你的理解。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传播学部分(精心整理版)分析

武汉大学传播理论真题1999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试题一、名词解释1、大众传播;2、态度;3、把关人;4、类语言;5、完形趋向二、简答1、拉斯韦尔提出了什么样的传播模式,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媒介有哪些正面功能和负面功能?3、麦克卢汉关于媒介的主要观点有哪些?4、普通语文学家所提出的语言特性有哪些?三、论述1、根据大众传播的特点和功能,论述大众传媒的重要性。
2、结合实际谈“议题设置”理论在客观实际中的运用。
2000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试题一、简答1、简述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有何不同?2、制约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在传播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是什么?4、谈谈“学习论”和“一致论”在态度研究上的差异?二、论述1、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掌握和运用“使用满足论”。
2、谈谈“经验派”和“社会批判学派”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差异。
2001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试题一、简答(20X 3)1、论述非语言符号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2、谈谈“使用满足理论”的特点和缺陷。
3、谈谈“霍夫兰”及其“耶鲁研究”二、论述(40)你认为INTERNE将对现有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理论产生哪些影响?2002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试题一、名词解释(3X 5)1、阿尔及尔宣言2、塔罗瓦尔宣言3、大众传播二、简答题(5X 13)1、简述媒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如何理解大众传媒的公共性与公益性。
3、简述“民主参与理论”4、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享有哪些权利?5、简述麦克卢汉的主要理论观点。
三、论述题(20)谈谈你对“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认识与理解。
2003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试题一、名词解释1、观念的自由市场2、沉默的螺旋3、文化帝国主义二、简答1、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2、“受众即市场”观点的理论基础和缺陷。
3、传播学派中,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在方法论、社会观以及传播观上的分歧。
三、辨析1、2题目是给你一个材料,分别原文取材于李彬的,郭庆光的,涉及到“把关”理论和“培养”理论,请分别对这两个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阐述,其中“把关”题目还要谈及其缺陷。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传播学部分(精心整理版)分析-共8页

武汉大学传播理论真题2019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试题一、名词解释1、大众传播;2、态度;3、把关人;4、类语言;5、完形趋向二、简答1、拉斯韦尔提出了什么样的传播模式,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媒介有哪些正面功能和负面功能?3、麦克卢汉关于媒介的主要观点有哪些?4、普通语文学家所提出的语言特性有哪些?三、论述1、根据大众传播的特点和功能,论述大众传媒的重要性。
2、结合实际谈“议题设置”理论在客观实际中的运用。
2019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试题一、简答1、简述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有何不同?2、制约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在传播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是什么?4、谈谈“学习论”和“一致论”在态度研究上的差异?二、论述1、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掌握和运用“使用满足论”。
2、谈谈“经验派”和“社会批判学派”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差异。
2019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试题一、简答(20×3)1、论述非语言符号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2、谈谈“使用满足理论”的特点和缺陷。
3、谈谈“霍夫兰”及其“耶鲁研究”二、论述(40)你认为INTERNET将对现有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理论产生哪些影响?2019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试题一、名词解释(3×5)1、阿尔及尔宣言2、塔罗瓦尔宣言3、大众传播二、简答题(5×13)1、简述媒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如何理解大众传媒的公共性与公益性。
3、简述“民主参与理论”4、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享有哪些权利?5、简述麦克卢汉的主要理论观点。
三、论述题(20)谈谈你对“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认识与理解。
2019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试题一、名词解释1、观念的自由市场2、沉默的螺旋3、文化帝国主义二、简答1、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2、“受众即市场”观点的理论基础和缺陷。
3、传播学派中,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在方法论、社会观以及传播观上的分歧。
三、辨析1、2题目是给你一个材料,分别原文取材于李彬的,郭庆光的,涉及到“把关”理论和“培养”理论,请分别对这两个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阐述,其中“把关”题目还要谈及其缺陷。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传播学部分(精心整理版)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传播学部分(精心整理版)第一篇: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传播学部分(精心整理版) 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武汉大学传播理论真题 1999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试题一、名词解释1、大众传播;2、态度;3、把关人;4、类语言;5、完形趋向二、简答1、拉斯韦尔提出了什么样的传播模式,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媒介有哪些正面功能和负面功能?3、麦克卢汉关于媒介的主要观点有哪些?4、普通语文学家所提出的语言特性有哪些?三、论述1、根据大众传播的特点和功能,论述大众传媒的重要性。
2、结合实际谈“议题设置”理论在客观实际中的运用。
2000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试题一、简答1、简述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有何不同?2、制约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在传播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是什么?4、谈谈“学习论”和“一致论”在态度研究上的差异?二、论述1、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掌握和运用“使用满足论”。
2、谈谈“经验派”和“社会批判学派”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差异。
2001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试题一、简答(20×3)1、论述非语言符号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2、谈谈“使用满足理论”的特点和缺陷。
3、谈谈“霍夫兰”及其“耶鲁研究”二、论述(40)你认为INTERNET将对现有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理论产生哪些影响?2002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试题一、名词解释(3×5)1、阿尔及尔宣言2、塔罗瓦尔宣言3、大众传播二、简答题(5×13)1、简述媒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如何理解大众传媒的公共性与公益性。
3、简述“民主参与理论”自强、弘毅、求是、拓新!4、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享有哪些权利?5、简述麦克卢汉的主要理论观点。
三、论述题(20)谈谈你对“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认识与理解。
2003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试题一、名词解释1、观念的自由市场2、沉默的螺旋3、文化帝国主义二、简答1、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武汉大学新传综合能力(专硕)历年考研真题

武汉大学新传综合能力(专硕)历年考研真题目录武汉大学新传综合能力(专硕)历年考研真题 (1)2015年武汉大学新传综合能力(专硕)考研真题 (1)2017武汉大学新传综合能力(专硕)考研真题 (2)2015年武汉大学新传综合能力(专硕)考研真题一、辨析题1、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请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2、大众社会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就是大众”。
请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二、论述题1、媒介融合对媒介内容生产的影响。
2、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商业化运作导致大众传媒蜕变变成了文化工业,并以快感麻痹人们思考的神经,导致受众变成了“单向度的人”。
请对此观点进行论述和评价。
三、材料分析根据数据统计,青少年已经成为网民主体,青少年使用网络不仅仅能扩大视野,而且帮助青少年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繁杂荒芜以及网络环境不完善,人们担心虚拟的网络世界会影响青少年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并对青少年沉迷网络忧心忡忡。
结合材料试论“网络媒体与青少年”2017武汉大学新传综合能力(专硕)考研真题新闻学部分(一)给出一段关于新闻框架的材料,请阐释你的理解。
(材料内容是新闻框架的内涵,表现形式以及影响方式)(20天20题)(二)结合一段关于新闻生产的材料,请阐释你的理解。
(材料内容大体是简单,直白,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事件更容易被新闻选择。
但是情况也并不是这样的,英国一个调查发现,一个复杂的模棱两可的事件也能写的容易理解。
于是就有人提出一个观点,新闻生产者往往消减,缩小复杂的社会关系,目的是使新闻变得更易理解,更直白,更容易被消费。
)(三)结合一段材料,阐释把关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变化,并给出你的理解。
(材料大体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越来越成为一个渠道而不是把关人。
以往的原则,记者能够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已经变得不再重要,虚假信息也越来越泛滥。
但是这个原则却是社会关系的基础,也是在新媒体环境下重建媒介正当性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一.简答题 3*10=30
1、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的写作特点。
2、《刺世疾邪赋》在中国辞赋发展史上的地位。
3、以《金铜仙人辞汉歌》为例,李贺的风格特征
二.论述题 2*15=30
1、舒婷《双桅船》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
2、以具体作品为例,慢词和小令表现手法差异。
三.作文。
1*40=40
以“我所推崇的当代人物”为题,诗歌除外。
800——1000字。
(就是有字数的限制,写作人物也不一定是一个人。
)
政治经济与法律部分
一、上海世博会在我国举办的意义?有人认为长江三角洲会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你怎么认为?15’
二、什么是金融风暴?特征?2008年产生的金融风暴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15’
三、什么是自然灾害?它的特点?如何应对?20’
2010:一简答(10*3)
1 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的写作背景、思想感情及构思方式
2 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思想内容以及你读后的感受
3 闻一多《发现》的爱国主义诗歌特点
二论述(15*2)
1王国维认为屈原的文学精神是“北方人之感情与南方人之想象合而为一”结合屈原的作品谈谈你的认识
2分析贾平凹《静虚村记》的艺术风格
法律经济部分
1 分析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15
2 冲突规范的含义及其特征15
3分析网络监督的优势,局限性及其加强措施20 作文40
以“感受建国六十年”为题作文,诗歌除外
2009:1、结合《文心雕龙·情采篇》中对“情”和“采”关系的论述,谈谈自己的认识。
2、论述张爱玲《金锁记》中七巧的形象和主题思想。
(15分)
3、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的写作背景和思想感情。
(10分)
4、李煜《浪淘沙》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0分)法律经济部分
1.金融危机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哪些问题?你对此有何认识?(15分)
2.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15分)。
3.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角度谈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
(20分)
作文:感受2008(40分)800——1000字的杂感文。
2008:一、简答30*
1,朱光潜《文学的趣味》的主要思想内容。
2,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
3,李斯《谏逐客书》的论说特色和艺术表现手法。
二、论述30*
1,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形象的塑造。
2,《茶馆》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
三、作文40* :回想大学生活
除诗歌外体裁不限,不少于1000字。
法律政经部分:40*
1,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的条件。
2,国际私法的基本特征。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特征。
4,为什么说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2 007:一、简答(每题6分,共30分)
1、用《兼葭》为例,说明《诗经》的艺术特色。
2、曹操《短歌行》中所使用的比喻及其意义。
3、郭沫若《炉中煤》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4、钱钟书散文《论快乐》的艺术特色。
5、5、鲁迅《秋夜》中“枣树”的象征意义。
二、论述(每题15分,共30分)
1、比较李白和杜甫诗歌的不同风格特色。
2、论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成就,并以《再别康桥》为例,简述徐志摩对新格律诗发展的贡献。
三、作文:以“冲突与和谐”为话题写一篇议论
文,1000字左右。
法律、经济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国际经济秩序
2、全球性经济问题
3、自然人与公民
4、透明度原则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做了怎样的调整?应该如何看待这些调整?
2、如何理解“和谐社会”应该是“有序的、法制的社会”?
2006:一、名词解释
1、论语
2、文心雕龙
3、公安派
4、十四行诗
5、意识流手法
二、简答
1、简述庄子《秋水》一文的写作特点
2、简述巴金散文《怀念萧珊》的艺术特色
3、简述鲁迅短篇小说《伤逝》的主要艺术特点
4、简述老舍《茶馆》结构上的特点及其语言风格
法律、经济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市场经济
2、民事责任
3、消费者权力
4、金融市场
二、简答
1、简述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其特征
2、简述刑法的基本原则
3、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作文部分:800字左右议论文
“传统与现代”
2005:一名词解释
1、语丝派
2、文学研究会
3、(小说)
4、京派小说
二简答1、试分析叶绍钧的\"教育小说\"
2写出和的情节内容
3简述孙梨的小说风格
三\\论述题
1分析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2\\论述中的人物形象
四\\基础写作媒体与社会
古代部分:
一、名解5*4
1、建安七子
2、江西诗派
3、元白诗派
4、明清传奇
二、简答10*3
1、孟子散文的风格特征
2、王粲的辞赋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3、结合睢景臣的《高祖还乡》,分析元曲的主要风格特征
三、赏析25 :李贺《雁门太守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四、论述25 :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史上的地位作用
五、作文50 传媒与社会
2004:一.名词解释:
1.问题
2.\"自由人\"与\"第三种人\"
3.海派
4.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二.简答:
1.新月派文艺思想简评
2.,的情节内容
3.评析的思想内容
4.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简析
三.论述;
1.论述历史剧的创作特点.
2.赵树理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分析.
作文::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一名词解释
1、风雅颂
2、古诗十九首
3、骈体文
4、《世说新语》
5、明代前七子
二、简答题
1、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谈谈你的理解。
2、结合具体作品,简要回答南朝乐府民歌与北朝乐府民歌的风格差异。
3、就王实甫杂剧《崔莺莺得月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谈谈崔莺莺形象的性格特征。
4、与诗、词相比较,谈谈你对曲的体性的体味和认识。
三、论述题
1、高适、岑参边塞诗风格之异同。
2、苏轼、辛弃疾词作风格之差异。
2003:一名词解释
1、文学革命
2、创造社
3、东北作家群
二简答
1、就要评析胡识《尝试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分别写出柔石两篇代表性小说的情节内容
3、《围城》主题思想简析
三、论述题
1、你认为鲁迅杂文在写作方面对我们有何启示
2、《家》中觉新形象分析
作文:感受网络(1000以上)
一。
名词解释
1九歌
2边塞诗派
3三言
二。
简答
1。
曹操《短歌行》(其一)的艺术特色
2。
荀子《劝学篇》的主要内容
3。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什么是其散曲的代表作
三。
论述
1。
史记的思想价值
2。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2002:一名词解释3‘*5
1《论语》
2《世说新语》
3“拟话本”
4“新月社”
5《激流三部曲》二简答题3*10分
1,《左传》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是什么
2,在《骆驼祥子》中,祥子的个性特征是什么3,《大堰河》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意义是什么
三赏析15分:杜甫诗:春望(国破山河在)可自拟题
四论述题2*20分
1,略论苏轼词的风格
2,略论《女神》的时代精神
2001:一名词解释
1、文学研究会
2、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二、论述题
1、分析《子夜》的清洁结构特点
2、分析《雷雨》中的周仆园的形象
3、论述孙犁小说的艺术特色
2000:一.名词解释(5*4分)
1.词汇
2.新月派
3.楚辞
4.新乐府运动
5.前后七子
二.简答.(4*5分)
1.甚末是借代?它有那些主要方式?
2.简谈小草在歌唱一诗中\"小草\"的象征意蕴.
3.简析社稷坛抒情一文在结构上的特点.
.为甚末说\"哭\"是贯穿登西台动哭记全文的脉络?
三.论述题(2*20分)
1.试论史记的思想内容和传记文学价值.
2.略述\"五四\"以后现代散文创作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四.分析题(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