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静脉穿刺插管术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颈内静脉解剖简介:颈内静脉位于颈动脉的外侧,切稍靠前;行至甲状软骨水平,颈内静脉正好在胸锁乳突肌后面。
若将锁骨作为底边、胸锁乳突肌胸骨端的外侧缘和锁骨段的内侧缘,共同围城一个三角形,颈内静脉到达此三角形顶部时位置较浅,向下至锁骨后方汇入锁骨下静脉。
在汇入锁骨下静脉之前,颈内静脉在三角形内,由稍靠外逐渐移向靠内(即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内侧缘,向三角形中间靠拢)。
此时,颈总动脉伴气管而行,位置偏向深部;臂丛神经下行到这里,与锁骨下静脉之间,为前斜角肌所分隔;而膈神经又在前斜角肌的前侧。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目的1.迅速开通大静脉通道,便于输液、输血等抢救治疗。
2.监测中心静脉压,指导补液3.静脉输液低渗、高渗及刺激性溶液(高能营养,化疗药物等)4.需长期补液及外周静脉条件差的患者5.静脉造影或颈静脉治疗:如进行血液透析或血浆置换、静脉支架植入、介入手术等。
颈内静脉穿刺路径的选择●前侧径路: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在胸锁乳突肌中点前缘触及到颈动脉搏动,并将其向内侧推开,在颈总动脉外侧0.5cm处进针2-3cm穿入颈内静脉。
此径路易误入颈总动脉。
●中央径路:锁骨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和胸骨头所形成的三角形的顶点。
颈内静脉正好位于三角形的中心位置,约锁骨上3-5cm,针尖指向同侧乳头,针轴与皮肤呈30-45°。
一般选择中路,此点可直接触及颈总动脉,不易误入颈动脉也不易伤及胸膜腔。
方法方便可靠。
●后侧径路:在胸锁乳突肌外侧缘的中下⅓交点,约锁骨上5cm处进针。
针尖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深部指向胸骨上切迹。
针尖不宜过度向内侧深入,以免损伤颈总动脉,甚至传入气管内。
如果患者血管条件允许,通常都会选择右侧颈内静脉:○1距上腔静脉较劲○2可以避免误伤胸导管○3右侧胸膜顶较左侧胸膜顶低○4右侧颈内静脉走形较直,而左侧较迂曲。
操作步骤:1.摆体位:操作者站在患者头前。
患者去枕仰卧,头转向左侧,轻度后仰,置病人于Trendelenburg位(垂头仰卧位),但病人有颅内高压、严重肺动脉高压、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呼吸困难不应取此体位。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记录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记录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这名字听起来就有点儿高大上,对吧?别担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高大上”的过程,让你轻松搞懂这门医学“黑科技”。
想象一下,我们在医院,医生穿着白大褂,脸上挂着微笑,准备进行一项“神秘”的操作。
这时候,病人往往有点儿紧张,心里想:“哎呀,这到底是什么鬼啊?”颈内静脉穿刺就是给病人放一根管子,方便以后给药或者抽血,简单又实用。
先来聊聊准备工作。
医生需要提前准备好工具,像是针头、导管、消毒液这些,真是应有尽有,像开箱新玩具一样。
不过可别小看这一步,准备的过程可是决定成败的关键,细致入微,万无一失,才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医生在准备的时候,嘴里还可能念叨:“安全第一,咱们一定要小心。
”哎,听着这话,就像老妈在叮嘱,心里暖暖的。
然后,进入“战斗”阶段。
医生会让病人躺好,找到合适的位置,接着用消毒液把要插针的地方擦干净,像是给小姑娘扎花一样小心翼翼。
再来就是麻醉了,别担心,医生会给你注射点局麻药,稍微有点儿刺刺的感觉,但没事,片刻就过去了。
这时候,你可能会想:“哎,真没想到,打针也可以这么轻松。
”哈哈,这就是现代医学的魅力啊!医生要找到颈内静脉的位置,咦,这可不是随便摸摸就能找到的。
这就像是探险家寻找宝藏,得靠着技巧和经验。
医生会用手轻轻按压,感觉静脉的脉动,哇,真是一门艺术!找到目标后,医生就会小心翼翼地插入针头,像是给小鸟喂食一样,细腻又温柔。
这个时候,病人可能心跳加速,紧张得有点儿冒汗,但别担心,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治疗。
等到针头成功进入静脉,接下来就是放管子了。
医生会把导管慢慢插入,简直就像在给花园里种花,轻轻松松。
这时候,医生可能还会跟你聊聊天,问问你最近的趣事,像老朋友一样,让你放松下来。
你会发现,紧张的气氛逐渐消散,变得轻松愉快。
插管完成后,医生会用胶带把管子固定住,像是给它穿上小衣服,呵护得可真周到。
然后就是清理现场,收拾工具。
这时候,你可能会松一口气,心里想着:“嘿,这也没那么可怕嘛!”医生也会松一口气,暗自庆幸这一切都顺利进行。
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经皮颈内静脉置管术标准操作规程一、适应证1、有透析指征的急性肾损伤(急性肾衰竭)。
2、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需要急诊进行血液净化医治的患者。
3、有可逆因素的慢性肾衰竭基础上的急性加重。
4、内瘘成熟前需要透析的患者。
5、内瘘栓塞或感染需临时通途经渡。
6、腹膜透析、肾移植患者因病情需要的临时血液透析。
7、其它原因需临时血液净化医治。
二、相对禁忌症:有明显充血性心力衰竭、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各类原因所致头颈部不能充分后仰者、颈部较大肿瘤者。
三、长处1)颈部易于保护,不易感染,使历时间相对较长。
2)颈内静脉压力较低,容易压迫止血。
3)血栓形成和血管狭小发生的机缘少。
四、缺点1 穿刺时对体位要求较高。
2 不够美观、影响头部活动。
3穿刺部位前路:胸锁乳突肌前缘向内推开颈总动脉,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即喉结/甲状软骨上缘水平)。
触及颈总动脉,旁开~1.0cm。
中路:胸锁乳突肌三角(以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端作为穿刺点,约距锁骨上缘3~5cm。
颈总动脉前外侧。
后路: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中、下1/3交点作为进针点(锁骨上缘3~5cm)。
五、操作方式1、器材准备,20~40mg/dl肝素生理盐水、双腔留置导管全套、局麻药、注射器、消毒用物、无菌手套。
2 、体位:以右颈内静脉穿刺为例,患者去枕平卧,头转向左侧,肩背部垫一薄枕,取头低位10°~15°。
3 、穿刺点选择选择中路法进针部位。
4、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用~1%利多卡因作穿刺点局麻。
5、用含必然量生理盐水注射器连接穿刺针,穿刺针与皮肤冠状面呈30°~45°,针尖指向同侧乳头,进针进程中边进边回抽。
有冲破感后如见暗红色回血,说明针尖已进入静脉内。
6、进针深度一般~3cm,肥胖者2~4cm,置管长度男性13~15cm,女性12~14cm,小儿5~8cm。
7、维持穿刺针固定,由导丝口送入导丝。
8、导丝进入15~20cm后拔出穿刺针,将导丝留在血管内。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手术记录

康平县人民医院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岁): 住院号/门诊号: 科别: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
术前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拟施手术:右颈内静脉置管术
术后诊断:同术前诊断
实施手术:右颈内静脉置管术
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手术医师:
麻醉医师:
护士:
手术过程:
1.患者平卧位,头转向左侧,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单,取右胸锁乳突肌夹角顶点为穿刺点,以1%利多可因局部麻醉。
2.试穿成功后,以穿刺针刺入颈内静脉,置入导丝,退出穿刺针。
3.以扩皮器沿导丝扩张皮下软组织,退出扩皮器。
4.双腔静脉导管沿导丝置入,退出导丝。
5.肝素盐水封管。
6.缝合固定留置导管。
7.无菌纱布包扎。
患者术中术后无不适,手术顺利。
记录者:
记录日期:。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助手视角
术者视角
大家可以参看一下下图右侧颈内静脉解剖变异度,在颈动脉右上方的比例为82%。
其实最佳的确定方法是在找到颈三角位置后,用超声来确定。非常的安全和准确,直观, 会极大的增加术者的穿刺信心和成功率。
超声探头的定位标志指向甲状腺,这样比邻关系显示会更加明了,皮肤穿刺点的位置,也可以在B超显示下,用棉签的 尾端来进行点压确定,同时观察颈内静脉受压以及按压的角度。初学者可以根据棉签的尾端对皮肤的压迹,赶紧用记号
二、右颈内静脉解剖
以乳突尖和下颌角连线中点至右胸锁关节的连线作为颈内静脉的体表投影。
选择右颈内静脉穿刺原因:
1、右颈内静脉解剖位置较固定,体表解剖标志较为明显,包括胸骨上凹、锁骨、 胸锁乳突肌以及在多数病人可以触摸到的颈动脉搏动。
2、右颈内静脉进入上腔静脉的行程短而直,也便于行右心腔内的置管术,无穿 破胸导管致胸导管淋巴液漏的危险。
穿刺时注意:
(1)穿刺角度和深度:
建议穿刺角度为45°,如图,穿刺进针深度为等腰直 角三角形的斜边,颈内静脉的深度为直角边,根据初 中数学知识,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比例1:1:1.414, 正常人体颈内静脉的深度约为1-2cm,可以推算出进 针深度约为1.5-3cm,进针深度一般1.5~3cm,肥胖 者2~4cm。
3、血胸:颈内静脉穿刺尤其易损伤动脉,只要及时退针局部压迫3~5分钟可 止血。若同时穿破胸膜势必会引起血胸。应提示外科医生及时打开胸膜探 查,必要时从胸腔内缝合止血。改换穿刺点或经锁骨上路穿刺锁骨下静脉。
4、液胸:在送管时将穿透静脉而送入胸腔内,此时液体都输入胸腔内。此路 输液通畅但抽不出回血。
4、空气栓塞:穿刺前未使病人头低位,如病人处于低血容量状态,当穿 中静脉后一旦撤掉注射器与大气相通,由于心脏的舒张而将空气吸入心 脏。穿刺时应注意避免。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Jugular Vein Catheterization)是一种用于治疗烧伤、高危重症患者和需要长期血液净化的患者的医疗技术。
它通过穿刺颈内静脉,插入导管使药物、营养液和血液被直接输入体内,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
1. 的适应症适用于需要加强营养、输液、血液透析等治疗的患者。
常见的适应症包括高危重症、烧伤、肾功能不全及需要长期血浆治疗的患者。
对于这些患者来说,颈内静脉置管术可以有效地减轻痛苦,缩短治疗周期,并提高治疗效果。
2. 的操作方法(1)准备工作前应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包括患者一般状况、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状况。
给予必要的镇静剂和镇痛剂,并进行消毒,准备好相关的仪器和药品。
(2)手术操作将患者头部转向反侧,利用轻柔的手术方法穿刺患者静脉。
穿刺成功后,根据患者情况插入适当的导管,然后定位至正确的位置并与输液系统连接起来。
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
3. 的优点和风险(1)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穿刺处伤口小,术后恢复快,不会对患者造成太大的痛苦。
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来说,颈内静脉置管术可以减少无数次多次穿刺血管的痛苦,缩短医疗时间,并且避免了不必要的转移和检查。
(2)风险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气胸、感染、血栓形成等。
为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需要注意术前检查、消毒操作、以及穿刺和导管放置的技能和经验。
4. 的护理后,患者常需要饮食调节、抗感染、血管抗凝等治疗。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生命指标,及时调整管路、输液量,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护士还要注意术后伤口的护理和消毒,以及监测导管通畅情况和使用寿命,定期更换导管。
总之,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可以对高危重症、烧伤、肾功能不全及需要长期血浆治疗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
在医生和护士的通力合作下,可以有效地避免并发症并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帮助。
最新深静脉穿刺置管术(颈内、锁骨下、股静脉)含解剖图谱

诀窍:尽量保持穿刺针与胸壁呈水平位,贴近锁
骨后缘进针,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进针时
可用左手拇指向下按压皮肤,可以轻松避开锁骨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解剖特点
股静脉为髂外静脉的延续,在大腿根部腹
股沟韧带下方与股动脉同行于股血管鞘内,位于
动脉的内侧,在腹股沟韧带下1.5-2cm处有大隐
静脉汇入。由于此处股动脉搏动容易触及,定位
处理: 胸腔穿刺,既可作为诊断,也可用于治疗
并发症---- 气栓
导管接头脱开,占气栓发生率的71~93% (100ml空气即可致命),宜用螺纹接头 表现: a.突发呼吸困难 b. 右室流出道阻塞,CO下降,缺血、缺氧 诊断: a. 应与心律失常,大面积肺栓塞,急性心梗, 心包填塞区别 b. 心尖部可闻及水轮样杂音 c. 超声波检查有助于诊断
选择哪个部位进行插管
ICU股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插管的RCT 145名患者股静脉插管/144名患者锁骨下静脉插 管 预后 股静脉插管组感染并发症更高: 19.8% vs 4.5% (p < .001) 股静脉插管组血栓并发症更多: 21.5% vs. 1.9% (p < .001); 完全性血栓栓塞6% vs. 0% 机械并发症发生率相似: 17.3% vs 18.8% (p = NS)
标志明确,与之伴行的股静脉直径较粗大,因此
行股静脉穿刺容易成功。
操作方法
确定腹股沟韧带
触及股动脉后,在腹股沟韧带下方1-2cm、股动 脉内侧
旁开0.5-1cm进针,与皮肤夹角30-45°,针尖 指向脐 Seldinger技术流程
术后护理
妥善固定以防脱出 每日封管1-2次,可用肝素盐水 (NS 100ml+肝素1-2ml) 预防导管相关感染
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应用

五、失误防范
(1)颈内静脉是上腔静脉系的主要属支之一,离心脏较近, 当有心房舒张时管腔压力较低,故穿刺插管时要防止空气 进入形成气栓。 (2)穿刺时穿刺针进入方向不可过于偏外,因静脉角处有 淋巴导管(右侧)或胸导管(左侧)进入,以免损伤。 (3)穿刺针不可向后过深以免损伤静脉后外侧的胸膜顶造 成气胸。 (4)选右侧颈内静脉比左侧安全幅度大,且易于成功,因 右侧颈内静脉与右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几乎呈垂直位,插 管插入颈内静脉后可继续向下垂直推进也无失误的可能.
50余年前,当深静脉置管术应用于临床时,就已 认识到了其并发症的发生,至今虽然由训练有素的医生进 行操作,一系列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仍有严重的 甚至是致命的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可发生在穿刺时,置入 导管过程中和导管留置在体内阶段。
Shah等回顾性分析和研究5年6000余例深 静脉置管术的病人,其中95%以上病人行颈内静脉置管, 结果发现颈动脉损伤发生率最高,约为1.9%。
中央径路:锁骨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和胸骨头所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点. 颈内静脉正好位于三角行的中心位置,约锁骨上3-5cm,针尖指向同 侧乳头,针干与皮肤呈30°。一般选择中路,此点可直接触及颈总动 脉,不易误入颈动脉也不易伤及胸膜腔。方法简便、可靠。
后侧径路 :在胸锁乳突肌外侧缘的中下1/3交点,约锁骨上5cm处进 针,针轴一般保持水平位,针尖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深部指向胸骨 上切迹。(针尖不宜过度向内侧深入,以免损伤颈总动脉,甚至穿入 气管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B1.1.29
【名称】颈内静脉穿刺插管术
【别名】
【适应证】
同锁骨上静脉穿刺术。
【禁忌证】
1.拟穿刺部位皮肤感染。
2.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或接受抗凝治疗者。
3.菌血症或败血症。
4.对局麻药或特定材质过敏者。
【准备】
清洁盘,小切开包,穿刺针,导引钢丝,扩张管,深静脉留置导管,0.4%枸橼酸钠生理盐水或肝素稀释液(肝素15~20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1%甲紫。
【方法】
1.平卧,头低20°~30°或肩枕过伸位,头转向对侧(一般多取右侧穿刺)。
2.找出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三者所形成的三角区,该区的顶部即为穿刺点。
如解剖部位不明显,可于平卧后将头抬起,以显露胸锁乳突肌的轮廓。
或取锁骨上3cm与正中线旁开3cm的交叉点为穿刺点。
3.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以1%利多卡因或1%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并以此针头作试探性穿刺,由穿刺点刺入,使其与矢状面平行,与冠状面呈30°,向下向后及稍向外进针,指向胸锁关节的下后方,边进针边抽吸,见有明显回血,即表明已进入颈内静脉。
4.穿刺针尾端接10ml注射器,针头斜面朝上,按试穿方向穿刺。
置管方法与锁骨下静脉穿刺法相同。
【结果判断】
【注意事项】
1.锁骨下静脉穿刺,如技术操作不当,可发生气胸、血肿、血胸、气栓、感染等并发症,故不应视作普通静脉穿刺,应掌握适应证。
2.躁动不安而无法约束者,不能取肩高头低的呼吸急促患者,胸膜顶上升的肺气肿患者,均不宜施行此术。
3.严格无菌技术,预防感染。
4.由于深静脉导管置入上腔静脉,常为负压,输液时注意输液瓶绝对不应输空;更换导管时应防止空气吸入,发生气栓。
5.为了防止血液在导管内凝聚,在输液完毕,用肝素盐水或0.4%枸橼酸钠溶液冲注导管后封管。
6.导管外敷料一般每日更换1次,局部皮肤可用乙醇棉球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