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章节逐步聚合-
2021年高分子化学考研真题题库

2021年高分子化学考研真题题库2021年高分子化学考研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判断题四、名词解释五、问答题六、计算题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1章绪论第2章缩聚和逐步聚合第3章自由基聚合第4章自由基共聚合第5章聚合方法第6章离子聚合第7章配位聚合第8章开环聚合第9章聚合物的化学反应•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在己二酸和己二醇缩聚反应中加入0.4%的对甲苯磺酸起到的作用是()。
[武汉理工大学2010研]A.控制分子量B.提高聚合速率C.链转移剂D.封端【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在己二酸和己二醇缩聚反应中,对甲苯磺酸相当于反应的催化剂,能提高聚合速率。
2等摩尔二元醇和二元酸进行缩聚,如平衡常数为400,在密闭体系内反应,不除去副产物水,反应程度为()。
[武汉理工大学2010研]B.0.92C.0.95D.1.0【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由题意得:缩聚反应在密闭体系中进行代入数据得反应程度为0.95,故选C。
3工业上为了合成聚碳酸酯可采用()聚合方法。
[江苏大学2016研]A.熔融缩聚B.界面缩聚C.溶液缩聚D.固相缩聚【答案】AB查看答案【解析】酯交换法合成聚碳酸酯多采用熔融聚合,光气直接法合成聚碳酸酯多采用界面缩聚技术。
4通过逐步聚合反应得到的聚合物大多数为()聚合物。
[江苏大学2016研]B.长链C.杂链D.嵌段【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多数逐步聚合物属于杂链聚合物,可分为线形和体形两大类。
5开发一种聚合物时,需要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考察单体能否聚合。
热力学上判断聚合倾向的主要参数是()。
[江苏大学2016研]A.聚合温度B.聚合焓C.聚合熵D.聚合压力【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单体能否聚合,可以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因素来考虑。
热力学讨论聚合的可能性或倾向以及聚合-解聚的平衡问题,而动力学则研究引发剂和聚合速率等问题。
ΔG的正负是单体能否聚合的判据,其大小决定于焓和熵的贡献。
第二章逐步聚合

二、逐步聚合反应的特征二、逐步聚合反应的特征
二、逐步聚合反应的特征
二、逐步聚合反应的特征二、逐步聚合反应的特征
二、逐步聚合反应的特征二、逐步聚合反应的特征
三、逐步聚合反应的类型三、逐步聚合反应的类型
一、大分子的生长反应
O
O
一、大分子的生长反应一、大分子的生长反应
二、大分子生成过程的停止二、大分子生成过程的停止
二、大分子生成过程的停止
二、大分子生成过程的停止
二、大分子生成过程的停止
一、官能团等活性
自催化和外加强酸催化,哪一个聚合速率更高?外加强酸催化比自催化速率常数大2个数量级
为什么只画出这个范围?
< 0.8或p > 0.93时,动力学曲线会发生偏离,自催化尤甚
一、影响的因素
n
p 一、影响的因素
n
p
p
p
一、热固性高分子相关概念
2.1引言
什么是线型缩聚?什么是体型缩聚
一、体型缩聚的特点一、体型缩聚的特点
三、凝胶点的预测理论三、凝胶点的预测理论
三、凝胶点的预测理论三、凝胶点的预测理论
1mol甘油5mol
三、凝胶点的预测理论三、凝胶点的预测理论
三、凝胶点的预测理论三、凝胶点的预测理论
三、凝胶点的预测理论三、凝胶点的预测理论
三、凝胶点的预测理论三、凝胶点的预测理论
1
三、凝胶点的预测理论
二、熔融聚合三、溶液聚合
三、溶液聚合二、溶液聚合
三、溶液聚合四、界面缩聚
四、界面缩聚四、界面缩聚
四、界面缩聚四、界面缩聚
五、固相缩聚五、固相缩聚
一、聚酯
HO OH C
C
一、聚酯一、聚酯
R R。
涂料化学与工艺学教学大纲

《涂料化学与工艺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涂料化学与工艺学课程英文名称:Chemistry and Technical Science of Coating课程编号:06142160课程类型:专业主干课总学时:38学分:2适用专业:精细化工先修课程:有机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开课院系:化工与制药学院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精细化工方向的专业主干课,主要讲解涂料的概念、种类和组成,涂料树脂的合成原理和合成方法,涂料助剂的种类,涂料的配方原理以及涂料应用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涂料的概况,掌握涂料树脂的种类和合成方法,熟悉涂料的应用领域,丰富专业知识体系,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涂料的概况,掌握涂料树脂的种类和合成方法,熟悉涂料的应用领域,使学生能够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并具有初步开发涂料产品的能力。
四、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导论教学内容:1. 涂料的概念、基本组成及作用2. 涂料的分类及命名3. 涂料的发展概况基本要求:1. 了解涂料的概念,掌握涂料的基本组成及作用;2. 了解涂料的分类及命名方法;3.了解涂料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聚合反应原理教学内容:1. 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和聚合反应的类型;2.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及命名;3. 自由基聚合及其机理;4. 逐步聚合反应及其特点;5. 聚合实施方法。
基本要求:1. 了解聚合物的主要合成方法、高分子的基本概念和聚合反应的主要类型;2. 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及命名方法、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表示方法以及分子量分布;3.掌握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机理、链引发反应及引发剂的种类及引发反应特点;4.掌握缩聚反应及其特点、聚合度的影响因素、线型缩聚物的聚合度控制,以及体型缩聚的凝胶现象及凝胶理论;5.了解聚合实施方法,掌握本体聚合、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体系的组成及聚合物的特点。
第二章逐步聚合反应

定义大分子中结构单元数为聚合度 ,则:
Xn 结大构分单子元数总NN数 0
得:
1
Xn
1 p
表明,聚合度随反应程度增加而增加。
由此可算得,当反应程度为0.9,聚合度仅为10。通常 涤纶树脂用作纤维和工程塑料是的聚合度达200左右,要求 反应程度达到0.995,可见是十分苛刻的。
23
2)聚合反应的可逆平衡
缩聚一般为可逆平衡反应,与低分子的缩合反应相似。 由于体系中所有的活性官能团具有同样的活性,因此可用 一个平衡常数来表示。
O H + C O O H O C O + H 2 O
K k1 [OCO][H2O] k1 [OH]C[ OOH]
7—4
24
根据平衡常数的大小,可将缩聚反应分为三类: ① 平衡常数很小,如聚酯化反应,K≈4,低分子副产物对 分子量有很大影响; ② 平衡常数中等,如聚酰胺化反应,K≈300~400,低分 子副产物对分子量有一定影响; ③ 平衡常数很大,K>1000,实际上可看作不可逆反应,
17
缩聚按参加反应的单体种类:
均缩聚:只有一种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2 体系 混缩聚:两种分别带有不相同官能团的单体进行的
缩聚反应,即 2-2体系,也称为杂缩聚. 共缩聚:在均缩聚中加入第二种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或 在混缩聚中加入第三或第四种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
共缩聚在制备无规和嵌段共聚物方面获得应用:无规共缩聚 可适当降低聚合物的 Tg、Tm,可合成聚氨酯、聚酯型热 塑弹性体。
O
O
O
O
H [ NH R'' NH C R''' C ]p [ NH R'' NH C R''' C ]q OH
智慧树知到《高分子化学(南昌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高分子化学(南昌大学)》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高分子是通常由原子或原子团(结构单元)以共价键有规律地连接而成的大分子量(>104)的高分子链组成同系混合物。
A.对B.错答案: 对第一章1、对配位聚合的发现做出贡献并因此而获得Nobel化学奖的是A.StaudingerB.FloryC.Ziegler-Natta答案: Ziegler-Natta2、高分子的概念是20世纪二十年代由()首先提出的A.FloryB.CarothersC.Staudinger答案: Staudinger3、尼龙-6的单体是A.己内酰胺B.己二酸C.己二胺D.己二醇答案: 己内酰胺4、丙烯在烷基铝-TiCl4催化下合成聚丙烯的反应属于A.正离子型加聚B.负离子型加聚C.自由基加聚D.配位聚合答案: 配位聚合5、聚碳酸酯是由双酚A与光气聚合物而得:HOC6H4C(CH3)2C6H4OH + ClCOCl─> H-(-OC6H4C(CH3) 2C6H4OCO-)n-Cl+HCl↑该反应称为A.缩聚反应B.加聚反应C.自由基加成D.亲电加成答案: 缩聚反应6、制造尼龙的原材料是A.链烯B.二烯C.二元羧酸和二元胺D.二元羧酸和二元醇答案: 二元羧酸和二元胺7、线形或支链形大分子以物理力聚集成聚合物,加热时可熔融,并能溶于适当溶剂中。
A.对B.错答案: 对8、聚合物是分子量不等的同系物的混合物,存在一定的分布或多分散性A.对B.错答案: 对9、合成树脂和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统称为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A.对B.错答案: 对10、动力学链长是指一个活性中心,从引发开始到真正终止为止,所消耗的单体数目。
A.对B.错答案: 对第二章1、一个聚合反应中将反应程度从98%提高到99%需要0-98%同样多的时间,它应是A.开环聚合反应B.链式聚合反应C.逐步聚合反应D.界面缩聚反应答案: 逐步聚合反应2、欲使1000g环氧树脂(环氧值为0.2)固化,需要己二胺的量为A.0.5molB.2molC.0.25molD.1mol答案: 0.5mol3、聚氨酯通常是由两种单体反应获得,它们是A.己二胺-二异氰酸酯B.己二胺-己二酸二甲酯C.三聚氰胺-甲醛D.己二醇-二异氰酸酯答案: 己二醇-二异氰酸酯4、热固性聚合物的特征是A.可溶可熔B.为体型大分子C.不溶不熔D.不能成型加工答案: 可溶可熔5、在己二酸和己二醇缩聚反应中加入0.4%的对甲苯磺酸起到的作用为A.链转移剂B.控制分子量C.提高聚合速率答案: 提高聚合速率6、尼龙1010(聚癸二酰癸二胺)是根据1010盐中的癸二酸控制分子量,如果要求分子量为1.8万,问1010盐的酸值(以mgKOH/g计)应该是A.0.56B.596C.56.9D.5.96答案: 5.967、等摩尔二元醇和二元酸进行缩聚,如平衡常数为400,在密闭体系内反应,不除去副产物水,反应程度为A.0.9B.1.0C.0.95D.0.92答案: 0.958、缩聚反应中,所有单体都是活性中心,其动力学特点是A.体逐步消失,产物分子量很快增大B.单体慢慢消失,产物分子量逐步增大C.单体很快消失,产物分子量逐步增大答案: 单体很快消失,产物分子量逐步增大9、合成线型酚醛预聚物的催化剂应选用A.正丁基锂B.氢氧化钙C.草酸D.过氧化氢答案: 草酸10、不属于影响缩聚物聚合度的因素的是A.转化率B.反应程度C.平衡常数D.基团数比答案: 转化率第三章1、本体聚合至一定转化率时会出现自动加速效应,这时体系中的自由基浓度和寿命τ的变化规律为A.[M]增加,τ缩短B.[M]增加,τ延长C.[M*]减少,τ延长答案:2、“ClCH=CHCl能够进行自由基聚合形成高聚物”。
chap2 缩聚和逐步聚合

二级反应
30
dC = k 'C 2 dt
二级反应
= k 'C 0t + 1
积分并引入 p,得 : 1
1 p
Xn = k 'C0t+1
1/(1-p)或 Xn 与时间 t 成动力学
聚酯化反应K值较小,小分子副产物若不及时 排除,逆反应不能忽视。 分别考虑水不排除和部分不排除(残留水的浓度 为 nw )两种情况: COOH + OH C0 t时(水未排除) C t时(水部分排除) C
2
一、引言
按聚合机理或动力学分类: 连锁聚合(chain polymerization) 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引发单体,迅速连锁增长 自由基聚合 活性中心不同 阳离子聚合 阴离子聚合 逐步聚合(stepwise polymerization) 无活性中心,单体所带的不同官能团间相互反 应而逐步增长 大部分缩聚属逐步机理, 大多数烯类加聚属连锁机理。
第二章 缩聚和逐步聚合
(stepwise polymerization)
1
本章内容
一、引言 二、缩聚反应 (polycondensation) 三、线形缩聚(linear polycondensation) 四、线形缩聚动力学 五、影响线形缩聚物聚合度的因素及控制方法 六、分子量分布(MWD) 七、 逐步聚合的实施方法
K = k1 / k 1
0.5 = 0.75 p=1 2
2 1 = =4 Xn= 0.5 1 0.75
20
1 Xn= 1 p
符合此式须满足官能团数 等当量的条件。 聚合度将随反应程度而增 加
p=0.9
高分子化学讲义
高分子化学讲义第一章绪论我们这门课程是高分子化学,英文名字是Polymer Chemistry,也叫聚合物化学。
它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和化学反应的一门科学。
我们第一章绪论内容将为大家介绍以下几个方面:高分子的基本概念,聚合物的分类和命名,聚合反应分子量及其分布,大分子微结构,线形、支链形和交联,聚集态和热转变,高分子材料和力学性能,高分子化学发展简史。
首先第一部分高分子的基本概念,高分子也称聚合物(高聚物),但有时高分子指一个大分子,而聚合物则指许多大分子的聚集体。
一个大分子往往是由许多相同的、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
我们来看一下高分子的组成。
第一种是由由一种结构单元组成的高分子,例如:聚氯乙烯。
很多个氯乙烯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生成聚氯乙烯高分子,它的缩写就是这种形式。
在这种结构组成中,我们称合成聚合物的起始原料称为单体(Monomer);在大分子链中出现的以单体结构为基础的原子团称为结构单元(Structure unit),结构单元有时也称为单体单元(Monomer unit)重复单元(Repeating unit), 链节(Chain element)。
所以在刚才这个例子中,氯乙烯就叫做单体,聚合物中的蓝色部分就叫做结构单元,而下标n就为重复单元数,也称为链节数,在此等于聚合度聚合度。
第二种结构是由由两种结构单元组成的高分子,例如合成的合成尼龙-66,他是由己二酸和己二胺通过缩合反应聚合在一起的,那么在这样的高分子结构中,结构单元就是指每一部分己二酸或者己二胺的聚集体,而它们缩合成的聚集体为一个重复结构单元,此时,两种结构单元构成一个重复结构单元(链节)。
那么刚才前面我们提到了聚合度,聚合度是衡量高分子大小的一个指标。
有两种表示法:以大分子链中的结构单元总数目表示xn,记作以大分子链中的重复单元总数目表示dp,记作,那么在只由一种单体形成的聚合物中,两种聚合度相等,都等于n;由聚合度可计算出高分子的分子量,分子量就等于高分子的聚合度乘以每一个单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潘祖仁《高分子化学》章节题库(缩聚和逐步聚合)【圣才出品】
2.讨论下列两组反应物进行缩聚或环化反应的可能性(m=2~10)。 (1)H2N(CH2)mCOOH; (2)HO(CH2)2OH+HOOC(CH2)mCOOH。
【答案】无规预聚物;结构预聚物;酚醛树脂;脲醛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
10.线型缩聚的核心问题是______ ;体型缩聚的关键问题是 。所有缩聚反应共有 的特征是 。
【答案】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凝胶点的控制;逐步特性
三、名词解释 1.均缩聚、混缩聚、共缩聚 答:由一种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称为均缩聚。由两种带不同官能团的单体进行的缩聚反 应称为混缩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进行的、并能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重复单元的缩聚反
【答案】缩聚;逐步加成聚合
7.缩聚反应根据参加反应的单体种类可分为 、 和 三类。 【答案】均缩聚;混缩聚;共缩聚
8.合成聚酰胺的缩聚反应平衡常数比合成聚酯的缩聚反应平衡常数大,在合成相同聚 合度的聚合物时,体系中允许水分含量前者比后者 。
【答案】大
9.体型缩聚的预聚物可分为 和 两类,属于前者的例子有 和 ,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2 章 缩聚和逐步聚合
一、选择题 1.在缩聚反应中,通常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是为了( )。 A.提高转化率 B.提高相对分子质量 C.提高转化率和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B
2.缩聚反应中,所有单体都是活性中心,其动力学特点是( )。 A.单体慢慢消失,产物相对分子质量逐步增大 B.单体很快消失,产物相对分子质量逐步增大 C.单体逐步消失,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很快增大 【答案】B
缩聚和逐步聚合
回收利用
2019/11/6
高分子化学
34
链交换反应
聚酯、聚酰胺、聚硫化物的两个分子可在任何地方 的酯键、酰胺键、硫键处进行链交换反应
H (OROCOR`CO )m ( OROCOR`CO)n OH
H (OROCOR`CO )p ( OROCOR`CO)q OH
H (OROCOR`CO )m + ( OROCOR`CO)n OH
以低聚物间的反应为主,且有小分子生成;
反应初期转化率高,分子量低,分子量逐步增大; 是逐步的可逆平衡反应。
n 聚体 m 聚体 (n m) 聚体 水
2019/11/6
高分子化学
23
例:2-2 对二元酸与二元醇的等摩尔缩聚反应来说,
因为二元酸和二元醇是等摩尔量,羧基和羟基数目相等, 反应消耗的数目也相等。 而任何聚体的聚酯分子都含有两个端基官能团。 如果一个聚酯分子带有两个羧基,必然就有另一 分子带 有两个羟基。 因此,平均每一个聚酯分子含有一个羟基和一个羧基。
高分子化学
第 2 章 缩聚和逐步聚合
2019/11/6
1
2.1 引言
逐步聚合 机理
连锁聚合
缩合聚合 聚加成 氧化~偶合聚合 开环聚合
自由基聚合 阴离子聚合 阳离子聚合
2019/11/6
高分子化学
2
缩聚: 官能团间的缩合反应,经多次缩合形成聚合物, 同时有小分子产生。
如,尼龙,酚醛树脂等的制备
如聚酯、聚酰胺等本身都可以进行链交换反应。
2019/11/6
高分子化学
32
脱羧反应
HOOC(CH2)nCOOH
HOOC(CH2)nH + CO2
高分子化学讲义
高分子化学讲义第一章绪论我们这门课程是高分子化学,英文名字是Polymer Chemistry,也叫聚合物化学。
它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和化学反应的一门科学。
我们第一章绪论内容将为大家介绍以下几个方面:高分子的基本概念, 聚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聚合反应分子量及其分布,大分子微结构,线形、支链形和交联,聚集态和热转变,高分子材料和力学性能, 高分子化学发展简史。
首先第一部分高分子的基本概念, 高分子也称聚合物(高聚物) ,但有时高分子指一个大分子,而聚合物则指许多大分子的聚集体。
一个大分子往往是由许多相同的、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
我们来看一下高分子的组成。
第一种是由由一种结构单元组成的高分子,例如:聚氯乙烯。
很多个氯乙烯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生成聚氯乙烯高分子, 它的缩写就是这种形式。
在这种结构组成中, 我们称合成聚合物的起始原料称为单体(Monomer);在大分子链中出现的以单体结构为基础的原子团称为结构单元(Structure unit),结构单元有时也称为单体单元(Monomer unit) 重复单元(Repeating unit),链节(Chain element)。
所以在刚才这个例子中,氯乙烯就叫做单体,聚合物中的蓝色部分就叫做结构单元, 而下标n 就为重复单元数, 也称为链节数,在此等于聚合度聚合度。
第二种结构是由由两种结构单元组成的高分子, 例如合成的合成尼龙-66,他是由己二酸和己二胺通过缩合反应聚合在一起的, 那么在这样的高分子结构中, 结构单元就是指每一部分己二酸或者己二胺的聚集体,而它们缩合成的聚集体为一个重复结构单元, 此时, 两种结构单元构成一个重复结构单元(链节) 。
那么刚才前面我们提到了聚合度,聚合度是衡量高分子大小的一个指标。
有两种表示法:以大分子链中的结构单元总数目表示xn,记作以大分子链中的重复单元总数目表示dp,记作,那么在只由一种单体形成的聚合物中,两种聚合度相等,都等于n;由聚合度可计算出高分子的分子量,分子量就等于高分子的聚合度乘以每一个单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两官能团的比为
r
Nafa+Ncfc =
<1
Nbfb
令组分C中a官能团数占体系中a官能团总数的分率为 ,
则
=NafNa+cfNc cfc
将单体平均官能度公式整理, 再将r、 式代入,
2(Nafa+Ncfc)
f = Na+Nb+Nc
2raffbfc f=fafc+ rfafb+ r(1- )fbfc
交联固化阶段:预聚物的固化成型 。 再加热加压条件下进行。
凝胶点(Pc):
多官能团单体聚合到某一程度,开始交联, 粘度突增,气泡也难上升,出现凝胶化现象, 这时的反应程度称为凝胶点。
凝胶点:开始出现凝胶瞬间的临界反应程度。
凝胶化过程中体系物理性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如凝胶点处粘度有突变;充分交联后,刚性增加, 尺寸稳定,耐热性变好。
成,其分子量与总的反应程度无关; (4)对单体纯度与功能基等摩尔比要求不严; (5)反应温度低,可避免因高温而导致的副反
应,有利于高熔点耐热聚合物的合成。
固相缩聚
指单体或预聚体在固态条件下的缩聚反应。
特点: (1)适用反应温度范围窄,一般比单体熔点低15-30℃; (2)一般采用AB型单体; (3)存在诱导期; (4)聚合产物分子量分布比熔融聚合产物宽。
高分子化学
第二章 逐步聚合
2.7 体型缩聚
1.体型缩聚 体型缩聚的含义
2官能度单体与另一官能度大于2的单体先进行支化 而后形成交联结构的缩聚过程。
体型缩聚的最终产物称为体型缩聚物。
体型缩聚物的结构与性能 分子链在三维方向发生键合,结构复杂; 不溶不熔、耐热性高、尺寸稳定性好、力学性能强;
热固性聚合物的生产一般分两阶段进行: 预聚物制备阶段:先制成预聚物(分子量 500~5000)线型或支链 型,液体或固体,可溶可熔
终止阶段: 反应:反应已达预期指标。 任务:及时终止反应,避免副反应,节能省时。
熔融聚合法用得很广,如合成涤纶、酯交换法聚碳酸酯、聚酰胺等
合成涤纶(PET)的传统方法
A
xH3CO C O
catalyst
COC 3 H +2xHOCH2CH2OH
O
150-200 0C
HO2CH2 H CO (C
CO C 2CH2 H O)xH+2xCH3OH
(2) Flory法
(1) 对于A-A、B-B、Af( f >2 )体系
A、B不等摩尔时
Pc
1
=[r+r(f-2)]12
1
A、B等摩尔时 Pc =[1+(f-2)]12
其中,为Af中的A占总A 的分数
= Ncfc
Nafa+Ncfc
(2) B-B、Af体系,( =1)
A、B不等当量时
1
Pc = [r+r(f-2)]12
Na+Nb+L
非等物质的量时 f 2Na N + afN a+ b+ NN cfcc
(2) Flory法
(1) 对于A-A、B-B、Af( f >2 )体系
A、B不等摩尔时
Pc
1
=[r+r(f-2)]12
1
A、B等摩尔时 Pc =[1+(f-2)]12
其中,为Af中的A占总A 的分数
= Ncfc
界面缩聚
将两种单体分别溶于两种不 互溶的溶剂中,再将这两种 溶液倒在一起,在两液相的 界面上进行缩聚反应,聚合 产物不溶于溶剂,在界己二胺-
NaOH溶液 界面聚合膜
己二酰氯的
CHCl3溶液
界面缩聚的特点: (1)一种不平衡缩聚反应。小分子副产物可被
溶剂中某一物质所消耗吸收; (2)界面缩聚反应速率受单体扩散速率控制; (3)单体为高反应性,聚合物在界面迅速生
B
O
O
nHO2C H2 H CO (C O
catalyst
COC2CH2 H O)xH
O
260-300 0C
HO2C H2 H CO (C O
COC2CH2 H O)nxH +(n-1)HOCH2CH2OH O
特点: ▲ 反应温度高(200 ~ 300℃); ▲ 反应时间长; ▲ 需在惰性气氛下进行; ▲ 反应后期需高真空。
P = 2 (1-1 )
f
Xn
出现凝胶化时, Carothers 认为Xn
这是其理论基础
则凝胶点时的临界反应程度为:
2
Pc = f
Carothers方程
一般,实际值小于计算值。 产生误差所原因: 实际上,凝胶时Xn并非无穷大, 这是Carothers理论的缺点.
注意
凝胶点数值一 定小于或等于1; 一般应保留三 位有效数字
②两官能团不等物质的量
对于两单体官能团不等物质的量,平均官能度的计 算方法是:
用非过量组分的官能团数的二倍除以体系中的分子 总数
例如:1 mol甘油和 5 mol 邻苯二甲酸酐反应, 若按上式计算:
f 21+ 153=1
③多组分体系
这种平均官能度计算方法也适用于两种以上单体 非等物质量的情况。
Pc =1
(ii) 2mol 丙三醇 + 3mol “邻” 苯二甲酸 f = (2x3+3x2)/(2+2) =2.4, Pc = 2/2.5 = 0.833 实验值~0.8
因两种单体以等物质的量
l 凝胶点与平均官能度的关系
设:体系中混合单体的起始分子总数为N0 则起始官能团数为N0 f t 时体系中残留的分子数为N
对于A、B、C三种单体组成的体系:
分子数分别为Na、Nb、Nc 官能度分别为fa、fb、fc 单体A和C含有相同的官能团(a)
且a官能团总数少于b官能团总数(即官能团 b过量)
单体平均官能度按下式计算:
f 2NaN + afaN + b+ NcN fcc
式中的2是考虑了 参与反应的还有 等量的B官能团。
①等基团数
l 单体的平均官能度:是指混合单体中平均每一 单体分子带有的官能团数
∑ f =
fiNi faNa + fbNb + L =
∑ Ni
Na + Nb +L
式中fi、Ni分别为第i种单体的官能度和分子数
实例
(i) 1mol HO-R-OH + 1mol HOOC-R’-COOH
f = (1x2+1x2)/(1+1) =2, 不会凝胶化
fa = fb= 2,fc > 2 的情况较多,代入上式,化简
4rfc f =fc+2r+r(1-)fc
代入Carothers方程,化简
Pc1-+1+
2 2r fc
此式是两官能团不等物质的量时,计算凝胶点的关系式 讨论: l 使用此式时应注意
体系:fa = fb = 2,fc >2 体系中a官能团数小于b Pc是对官能团a的反应程度而言,对官能团b 的相应反应程度则为r Pc。 记住 r和 的特定关系式
混合,反应每一步消耗两 个官能团,所以,反应消 耗的官能团数为2(N0-N )
则凝胶点以前反应消耗的官能团数为 2 (N0-N).
根据反应程度的定义,t 时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除以起始官能团数即 为反应程度
P=2(N 0- N )=2- 2N=2- 2
N 0f f fN 0 f fX n
因(Xn=N0/N)
优点:产品后处理容易,设备简单,可连续生产。 缺点:要求严格控制功能基等摩尔比,对原料纯度要求高;
需高真空,对设备要求高;副反应易。
溶液缩聚
单体在溶液中进行聚合反应的一种实施方法。 溶剂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几种溶剂混合。
广泛用于涂料、胶粘剂等的制备,特别适于分子量高且 难熔的耐热聚合物,如聚酰亚胺、聚苯醚、聚芳香酰胺 等。
(二级半反应)
(3) 聚合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两种基团数相等的2-2体系进行线形缩聚时: 不排除副产物水
p K K 1
X= n
K 1
高度减压的条件下及时排除副产物水
Xn
1 1p
K pnw
K nw
3. 线形缩聚物分子量的控制方法及计算公式。
分子量影响因素
分子量控制方法
计算公式
p、K、nW
溶剂的选择: ▲ 对单体和聚合物的溶解性好; ▲ 溶剂沸点应高于设定的聚合反应温度; ▲ 利于移除小分子副产物:高沸点溶剂;溶剂与小分子
形成共沸物。
优点: ▲ 反应温度低,副反应少; ▲ 传热性好,反应可平稳进行; ▲ 无需高真空,反应设备较简单; ▲ 可合成热稳定性低的产品。
缺点: ▲ 反应影响因素增多,工艺复杂; ▲ 若需除去溶剂时,后处理复杂: 溶剂回收,聚合物的析出,残留溶剂对产品性能 的影响等。
2.重要公式 (1) 反应程度与聚合度的关系
X
n
1 1
p
(2) 聚酯动力学方程
① 外加酸催化聚酯化动力学
1 1
p
k 'c0t
1
②自催化聚酯化动力学
羧酸不电离
聚合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2
Xn
2kc02t
1
羧酸部分电离
聚合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三级反应)
2/3
Xn
2kc02/3t
1
Carothers方程在线形缩聚中聚合度计算的应用
由 P = 2 (1-1 ) f Xn
整理
2
Xn = 2-P f
对于原料非等物质的量,平均官能度按非等物质的 量计算,就可求出某一反应程度 P 时的 Xn。
例如
单体摩尔数 官能团摩尔数
己二胺 己二酸
1 0. 99
2 1. 98
己 酸 0. 01
0.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