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_复习题
《训诂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训诂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我国第一部声训专著是()A 、《尔雅》B 、《方言》C 、《释名》D 、《说文解字》答案:C2. 成语“偷工减料”中“偷”的词义是()A 、偷窃B 、苟且C 、怠慢D 、减损答案:D3. 《水经注.江水》:“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这个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是()A 、对偶B 、并提C 、排比D 、互文答案:B4. 《经典释文》的作者是()A 、郑玄B 、杜预C 、陆德明D 、孔颖达答案:C5. 十三经注疏中,《论语集解》的作者是()A 、杜预B 、郑玄C 、王逸D 、何晏答案:D6. 《汉书·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者先得。
”张晏注:“以鹿喻帝位。
”张晏指出的修辞方式是()A 、比喻B 、比拟C 、双关D 、引用答案:C7. 《说文》:“ 日,实也。
”又:“月,阙也。
”这两条训诂所用的训诂方法是()A 、形训B 、声训C 、义训D 、观境为训答案:B8. 《水经注·江水》:“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句中“属”的词义是()A 、属于B 、嘱托C 、连接D 、随从答案:C9. 用一个词去解释许多个同义词的方法是()A 、直训B 、同训C 、互训D 、递训答案:B10. 释词方法中,“给词所标志的事物下定义”属于()A 、因声求义B 、以形说义C 、同义相训D 、设立界说答案:D11. 《春秋·庄公九年》:“冬,浚洙。
”《公羊传》:“洙者何?水也。
浚之者何?深之也。
” 《公羊传》的解释说明了“浚”这个词的词类活用现象是()A 、名词用作动词B 、名词用作状语C 、动词使动用法D 、形容词使动用法答案:D12. 《说文解字》:“命,使也。
从口令。
”“命”属于()A 、象形字B 、指事字C 、会意字D 、形声字答案:C13. 下列训诂术语中,用来校勘文字的一组是()A 、之言、之为言B 、谓之、之谓C 、当作、当为D 、读曰、读为答案:C14. 《诗·周南·汝坟》:“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训诂复习题答案

训诂复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 训诂学是研究古代汉语词汇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A.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B. 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C. 古代汉语词汇的解释和用法D. 古代文献的校对和整理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训诂学研究的对象?A. 古代汉语的词义演变B. 古代汉语的词义辨析C. 古代汉语的词义引申D. 古代汉语的语音变化答案:D3. 训诂学中的“训”指的是:A. 解释B. 翻译C. 注解D. 校对答案:A4. “诂”在训诂学中的含义是:A. 古代的B. 传统的C. 古文的D. 古义的答案:D5. 训诂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A. 文本分析和比较研究B. 语音学研究C. 语义学研究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选题6. 训诂学在研究古代汉语词汇时,可能会用到以下哪些方法?A. 词源学B. 语义场分析C. 语境分析D. 词义引申法答案:ABCD7. 训诂学研究中,以下哪些是重要的参考材料?A. 古代字典B. 古代注疏C. 古代文献D. 现代汉语词典答案:ABC8. 在训诂学中,以下哪些词汇现象需要特别关注?A. 同源词B. 多义词C. 反义词D. 同音词答案:ABCD三、判断题9. 训诂学只关注古代汉语的词汇,不涉及语法和句法的研究。
答案:错误10. 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中的词汇用法和含义。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请简述训诂学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答案:训诂学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学习者理解古代汉语词汇的深层含义和用法,从而加深对汉语词汇演变和发展的认识。
此外,训诂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化素养。
五、论述题12. 论述训诂学在古代文献研究中的重要性。
答案:训诂学在古代文献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首先,训诂学能够帮助研究者准确理解古代文献中的词汇含义,避免因词义误解而导致的文献解读错误。
其次,训诂学通过对古代词汇的深入研究,揭示了汉语词汇的演变规律,为汉语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训诂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词语是正确的训诂学术语?A. 形容词B. 动词C. 首字D. 病句2. 古汉语中的常见字形变化有哪几种?A. 转注、省字、罕见字B. 字义、字音、字形、字义、字义C. 繁体字D. 英文字母3. 训诂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字音B. 字形C. 名词D. 文字4. 训诂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文字的字形B. 文字的字义C. 文字的用法D. 文字的收录5.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句子属于语义学的研究范畴?A. “这个字形是怎么变化的?”B. “这个字的字义是什么?”C. “这个字的读音是怎样的?”D. “这个字怎么使用?”二、问答题1. 什么是字形转注?字形转注是指古代汉字在演变过程中,某些字形发生了改变,变为另一个字的形状。
2. 简述训诂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训诂学是研究汉字形、义、音及其应用的学科,主要研究文字的字形、字义、字音、字引及字义正文等方面。
3. 请举例说明字义的多义性。
古代的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多个意义。
例如,“明”字早期的字义是“光明”,后来又引申为“明亮”、“清楚”等含义。
4. 为什么训诂学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训诂学可以帮助研究者理解古代文献中的文字和词语的真实含义,从而推断出古代文献的背景和作用,对于文献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5. 请简述字义正文的研究方法。
字义正文是指古代文献中对某个字的详细解释。
研究字义正文时,需要综合考虑字形、字义、字音、引证等因素,通过对古代文献中几个字义解释的比较和分析,找出最符合上下文语境的解释。
三、解答题1. 简述字形转注的三种常见情况,并举例说明。
字形转注有三种常见情况,即形声、象形和会意。
形声是指一个字形上部分是表示字音的部分,下部分是表示字义的部分,用于表示字音和字义的字形相结合。
例如,“伞”字的字形上部分来自“散”字的声旁,下部分来自“衣”字,表示了“散”字的发音和“衣”字的义项,形成了一个新的字义:“伞”。
训诂学复习题

一、填空。
1,章炳麟著《文始》,是研究汉语词义系统和词义发展的规律的一项较全面的尝试。
2,我国的训诂学在古文献正文中,最常见的是解释词语。
3,注书叫“笺”。
4,从注疏的对象来说,可以分为注、疏两类。
5,《广雅疏证》的作者是清代王念孙。
6,《故训汇纂》是收集传统故训最为完备的资料大汇编。
7,《助字辨略》为我国的虚词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许慎。
9,杂考笔记中的训诂,从汉代就已出现。
最早的一部就是后汉班固所撰《白虎通义》。
10,黄侃著《说文同文》,王力著《同源字典》。
11,训诂体式的四类,以注疏和专著为主。
12,从注解之间的关系来说,注疏分为补注和集注。
13,自注分类中的“自明宗旨、区分纲目”都创自司马迁。
14,义疏和经注,原来也是分行的,南北宋之间才开始合刻在一起。
15,《经籍zuan诂》由清代阮元主编。
16,《语助》是我国研究汉语虚词最早的一部著作。
17,《玉篇》是我国第一部专收楷书汉字的字典。
18,声训到了晋代,又出现声旁兼表字义说。
19,《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中的“武”字是由“止、戈”变形的,“戈”中的“丿”变形成了“丶”。
20,新训诂学在20世纪初就已诞生,它的开路人就是章黄学派的黄侃。
21,我国的训诂,最早出现在先秦文献的正文里。
22,从传注的作者来说,又有他人所注和作者自注两类。
23,已有自注的书,如果后人更加注解,则称其自注为本注。
24,有些书有注,有音义,又有疏。
25,总释群书语义的专著,以《尔雅》为最古。
26,古代的文章中,常有前后参互见义、互相补充的字句,叫做“互文”。
27,从现代辞书学角度,《说文解字》是我国辞书学最早的代表作。
28,形训的方法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的。
29,丰衣足食为“裕”,小土为“尘”,一火为“灭”。
二、判断。
1,所谓驸经,就是依附于经典所做的随文释义的注疏。
2,汉人注书称作者不只郑玄一人,也不至于郑氏。
训诂学复习题及答案

训诂学复习题及答案训诂学是一门研究古代文献中词语意义、用法及其演变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训诂学复习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一、选择题1. 训诂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文字学B. 音韵学C. 古代文献中的词语D. 语法结构答案:C2. 下列哪个词属于训诂学研究范畴?A. 现代汉语B. 古汉语C. 英语D. 拉丁语答案:B3. 训诂学研究的词语演变包括哪些方面?A. 词义的扩展B. 词义的缩小C. 词义的转移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4. 训诂学中的“训”指的是________,而“诂”指的是________。
答案:解释词语的意义;解释词语的用法5. 训诂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
答案:理解古代文献,恢复词语的原意三、简答题6. 简述训诂学在现代汉语研究中的作用。
答案:训诂学在现代汉语研究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我们理解古文中的词语含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为现代汉语词汇的演变提供历史依据;促进语言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7. 举例说明训诂学中“词义的扩展”和“词义的缩小”。
答案:词义的扩展:例如“江”字,原指长江,后来泛指所有河流。
词义的缩小:例如“菜”字,原指所有植物,后来专指可食用的植物。
四、论述题8. 论述训诂学在古籍整理和注释工作中的重要性。
答案:训诂学在古籍整理和注释工作中的重要性表现在:首先,训诂学能够帮助学者准确理解古籍中的词语含义,避免误解;其次,训诂学研究可以揭示词语的演变过程,为古籍的注释提供历史背景;最后,训诂学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五、案例分析题9. 请分析《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训诂学意义。
答案:在《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学”的原始含义,即学习并实践;“时习之”指的是经常复习和实践;“不亦说乎”则表达了学习并实践后的愉悦感。
通过训诂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孔子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训诂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训诂学复习试题及答案训诂学》试题1.以下哪部著作兼注音义。
(答案写在括号内)A、《尔雅》B、《经传释词》C、《经典释文》D、《释名》2.解释正文,同时解释前人注释的训诂术语是?A、疏B、笺C、音义D、释文3.XXX《捕蛇者说》中,“苛政猛于虎也”,句中“政”指?A、统治B、赋税C、政治制度D、统治者4.对原文的误字误读进行更正的术语是?A、之言B、当为C、读若D、析言5.“浑言”、“析言”两个术语开始使用于哪个历史时期?A、东汉B、唐代C、宋代D、清代6.提示同义词间内在联系及区别的术语是?A、读若B、谓C、如字D、析言7.“盗,逃也”。
释义的方式是?A、互训B、直训C、义界D、推因8.在《陈情表》中,“而今XXX,日薄西山,气息淹淹。
”句中“薄”的读音是?A、báB、bàC、báoD、pā9.“肥,多肉也”释义的方式是?A、互训B、推因C、摹写D、义界10.“百丈山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
”“清规”指什么?A、佛寺所定的规则和戒律B、满清规矩C、清真规矩D、繁琐、不合理的成规11.以下哪个词语属于XXX词汇?A、庄严B、庄重C、严肃D、威严12.在《上林赋》中,“仁频并闾”中的“仁频”来自哪种语言?A、朝鲜语B、日语C、爪哇语D、马来西亚语13.下列著作中,XXX作注的是?A、《诗经》B、《论语正义》C、《孝经正义》D、《尔雅正义》14.XXX撰写的《五经正义》包括《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以及哪一本?A、《周易正义》B、《论语正义》C、《孝经正义》D、《尔雅正义》15.《孟子正义》的著者是谁?A、XXXB、XXXC、XXXD、焦循16.哪些汉朝人注释经籍鉴定了训诂学的基础?代表人物是谁?A、XXXB、XXXC、XXXD、XXX17.训诂学发展的中落期是哪个历史时期?A、先秦B、两汉C、魏至唐D、XXX18.在《诗经·南周·桃夭》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训诂学整理

训诂学综合练习题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训诂、训诂学。
2.训诂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什么?3.训诂学与语义学有什么关系?4.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⑴“训诂”二字在古代是不能分开解释的。
×⑵最先提出“训诂”一词的是晋代的郭璞。
×⑶训诂学主要解释词义,所以与修辞学、语法学都没有关系。
√⑷现代的词典编纂也必须借助训诂学。
√⑸“诂”和“训”分开解释时,都有“解释”的意思。
5.传统训诂学有什么局限性?你认为训诂学应该如何革新?6、为什么从事语言研究、从事古典文学以及历史研究等工作的,需要学习训诂学?第二章训诂体式(上)1.名词解释:传、说、笺、诠、订、校、证、微、隐、疑、疏、集注、义疏、音义、章句。
2.注疏的内容包括哪些?3.注疏可分为哪几类?4.文献正文的训诂有哪几方面的内容?5.辨别正误。
×⑴文献正文的训诂最早出现在先秦以前的《诗经》等著作中。
×⑵说明章旨中的“章旨”是指解释古诗文中的每一个字的意思。
×⑶“述”和“诠”两个注疏名称都含有谦逊之义。
×⑷注书叫笺,是从汉代的许慎开始的。
√⑸叙事考史和考论古音古义都是注疏的内容。
第三章训诂体式(下)1.《尔雅》有哪些价值及缺撼?雅学群书中还有哪些比较重要的著作? (五雅)2.《释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广雅疏证》主要有哪些开创性工作?4.《文始》一书的主要成就与不足是什么?《果裸转语记》《同源字典》等都是什么性质的专著?5.解释俚言、俗语的著作主要有哪些?它们的作者是谁?6.解释文言虚词的著作主要有哪几部?它们的作者是谁?7.《说文解字》四个创造性特点是什么?8.《玉篇》和《说文》的不同点有哪些?9.高邮王氏四种、当代五大汉语工具书分别指哪些书?10. 《汉语大字典》突破性进展表现在哪些方面?《汉语大字典》的总体设计思想是什么?《汉语大字典》整理汉字字形时采取了哪些措施?11.简述训诂的四种样式?12.《康熙字典》有哪些成就与不足?13.《汉语大词典》的编纂方针是什么?14. 《玄应音义》和《慧琳音义》为什么是研究训诂、考证典籍的宝贵资料?15.写出下列著作的作(编)者:《广雅》张揖、《经籍纂诂》阮元、《转语》张元干、《读书杂志》王念孙、《经义述闻》王引之、《群经平议》俞樾16.写出下列学者的主要著作:[汉]扬雄《太玄经》、[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南朝梁]顾野王《玉篇》、[晋]吕忱《字林》、[明]梅应祚《字汇》、[清]朱起风《辞通》、[唐]颜师古《匡谬正俗》、《急就章注》《汉书注》17.判断正误,需改正。
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训诂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训诂学”一词最早见于()。
A.《说文解字》B.《尔雅》C.《周礼》D.《论语》答案:C2. 下列哪部著作不属于训诂学著作?()A.《说文解字》B.《方言》C.《史记》D.《尔雅》答案:C3. 训诂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以下哪项?()A. 字词解释B. 语法分析C. 语音研究D. 修辞手法答案:D4. “训诂学”中的“训”指的是()。
A. 训斥B. 训诫C. 训导D. 训释答案:D5. 训诂学中“诂”的含义是()。
A. 诂训B. 诂说C. 诂解D. 诂译答案:C6. 训诂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比较法B. 归纳法C. 演绎法D. 以上都是答案:D7. 下列哪位学者对训诂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许慎答案:D8. 训诂学在现代汉语研究中的作用不包括()。
A. 理解古文B. 翻译古籍C. 编纂字典D. 创作新诗答案:D9. 训诂学中的“本义”指的是()。
A. 词的原始意义B. 词的引申意义C. 词的比喻意义D. 词的转义答案:A10. 训诂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
A. 理解古代文化B. 学习古代语言C. 传承古代知识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训诂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古文字研究B. 古文献校勘C. 古文献翻译D. 古文献编纂答案:ABC2. 训诂学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作用包括()。
A. 帮助理解古代文学作品B. 促进古代文学创作C. 帮助校对古代文学作品D. 帮助翻译古代文学作品答案:ACD3. 训诂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些?()A. 语料库分析B. 语义场分析C. 语义演变分析D. 文化人类学分析答案:BD4. 训诂学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包括()。
A. 帮助学生理解古文B. 帮助学生学习古代文化C. 帮助学生学习古代语言D. 帮助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答案:ABCD5. 训诂学在古籍整理中的作用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