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地理信息技术(练)-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 地理信息技术(练)(含解析)-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 地理信息技术(练)(含解析)-课件

专题12 地理信息技术1.练高考(2014·福建卷)图1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

读图回答1~2题。

1.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D.获取实时通讯信息2.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A.调整地域结构B.加速人口集散C.扩大空间规模D.提升服务功能【答案】1、A 2、D考点: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信息技术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2014·重庆卷)图3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

读图2,完成11-12题。

11.若图3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应,此时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对象对应的图形是:A.①B.②C.③D.④12.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m,宽为220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A.A4纸(29.7cm×21cm)B.B4纸(36.4cm×25.7cm)C.A3纸(42cm×29.7cm)D.B3纸(51.5cm×36.4cm)【答案】11.D 12.B考点:该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2013江苏卷)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

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据此回答第3题.3.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①提供灾区的影像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④提供短文联络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答案】3.D【解析】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属于定位导航系统,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

2018届二轮地理信息技术 专题卷 (全国适用)+Word版含解析

2018届二轮地理信息技术 专题卷  (全国适用)+Word版含解析

2018年高考二轮地理复习讲练测之测案专题11 地理信息技术(总分100分时间50分钟)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得分_______一、选择题(20小题,100分)GIS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这三项功能,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与“地点”“状况”有关的查询。

但GIS还能进行趋势分析,复杂的“模式分析”和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性分析等。

据此完成1~2题。

1.如果将GIS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B.预测森林火灾发生的地点C.预测森林火灾后所造成的后果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分析火势蔓延方向2.有的渔民已经利用GIS技术来寻找鱼群。

如果普遍应用这一技术( )A.可以使渔获量持续增长B.可能导致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枯竭C.绝对会增加渔业的生产成本D.会促进渔业生产,加大对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渔民的生活水平【答案】 1.D 2.B2016年7月7日10时,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信息:超强台风“尼伯特”今天夜间起将影响我国东部海域,预计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台湾以东洋面将出现9到13米的狂涛区,钓鱼岛附近海域将出现3到5米的大浪到巨浪区,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将出现2.5到3.5米的大浪区,浙江南部、福建北部沿岸海域也将出现1.5到2.5米的中浪到大浪。

完成3~4题。

3.台风“尼伯特”导致不同海域出现不同级别海浪的根本原因是( )A.近地面气压值的高低B.下垫面摩擦力的大小C.水平气压梯度的大小D.海域深浅与面积大小4.气象部门依据台风的移动特征需要尽快确定其可能影响的范围,并拟定救灾方案、预估灾害损失。

能够实现这一综合目标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B.卫星遥感C.全球定位系统D.雷达预警【答案】 3.C 4.A【解析】第3题,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会影响风力的大小,但不同海域摩擦力差异不大,故影响不同海域风浪大小的根本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

地理信息技术(讲)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学案(全国适用)含解析

地理信息技术(讲)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学案(全国适用)含解析

高考二轮地理复习讲练测之讲案专题11 地理信息技术考向一遥感技术的应用【一讲高考】1.考纲要求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命题规律掌握遥感在区域分析中的作用,特别是在环境保护和灾害监测中的作用【例1】(2016•江苏卷)图8 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

读图回答15-16 题。

15. 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信息的是A.①②④B.①③⑤C.③④⑥D.②③⑥16. 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⑥D.①③⑤⑥【答案】15.A 16.C【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地理信息技术和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名师点睛】地理信息技术即"3S"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数字地球技术,这些问题在做题时要区别开来。

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做题时我们要认清它是要在计算机里处理,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

是一种数据处理的过程。

遥感是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来探测地面物体性质的,它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识别地面上各类地物,具有遥远感知事物的意思。

也就是利用地面上空的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物上的遥感器收集地面数据资料,并从中获取信息,经记录、传送、分析和判读来识别地物。

解答时要它是通过电磁波进行的,它可以直接实时得到信息,获得的信息主要是以图片形式。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一种结合卫星及通讯发展的技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

主要是用来定位和导航。

【例2】(2014·广东卷)10.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

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A.公路 B.菜园 C.鱼塘 D.果园【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考点:该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试题:当堂提速练专题十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地理信息技术含解析精品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试题:当堂提速练专题十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地理信息技术含解析精品

专题十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地理信息技术测控导航模拟固本练】【易错题】 (2016 ·湖北七市协作体联考 )三峡工程运行后 , 根据现行调度方案 ,三峡水库坝前水位将在 145米至175米之间变化。

三峡水库周边形成水位落差 30米、面积约为 302 平方千米的消落区 ( 消落区是指河流、湖泊、水库由于季节性水位涨落 , 使被水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出露水面的区域 ), 消落区的不同高程处可以适时适度进行开发利用。

据此回答 1~2 题:1.三峡水库水位在某季节调至最低 , 是为了保证水库下游地区的 ( )A.航运B. 防洪C.灌溉D. 供水2.对消落区的开发 ,将有利于库区 ( )A.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B.改善较为脆弱的生态环境C.可持续利用水库D. 减轻地质灾害 解析:1.B 2.A 第 1 题,三峡水库的首要任务是防洪 ; 调至最低水位 为蓄洪腾出库容 , 防止下游发生洪涝灾害。

第 2 题, 当冬季库区水位从 175米下降到夏季库区水位 145米时, “消落区”会裸露出来 , 流水冲 击裸露区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导致库底泥土淤泥 , 威胁库区安全 ; 对消 落区的开发 , 既有利于减少库区泥沙淤积 , 又能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 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2017 ·山西联考 ) 流域型城市是指一个地区城市的人、 财、物的 流动, 存在着类似河流一样的干流和支流 , 支流汇入干流 , 最终融入更 广阔的市场。

如图是流域型城市示意图。

读图 , 回答 3~4 题:3. 图中上游城市 ( )A. 资源的集聚效应强 C.多分布在沿边地区4. 从要素流动和产业链来看 ,中游城市 ( )A.位于产业链末端 , 提供工业制成品B. 位于产业链前端 , 提供工业制成品C. 位于产业链末端 , 提供初级原材料B.彼此联系能力强D.位于产业链前端 , 提供初级原材料解析:3.C 4.B 第 3题,从图中可知 ,“上游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小 , 相互之间联系能力差 , 应该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 ,因此多分布在沿边地区。

2018届 二轮 地理信息技术 专题卷(全国适用)+Word版含解析

2018届  二轮  地理信息技术  专题卷(全国适用)+Word版含解析

地理信息技术【命题热点突破】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明确“3S”技术的综合应用(1)遥感(RS)的应用图9­13(2)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图9­14(3)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图9­152.“点、想、看”三字诀判别“3S”(1)“点”与“面”判断GPS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和GIS 技术的工作对象——“面”。

在“3S”中选取适当技术手段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GPS,如果是面则选用RS或GIS。

(2)“想”与“看”区分RS、GIS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GIS。

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选用RS。

例3、(2016•江苏卷)图8 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

读图回答1-2 题。

1. 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信息的是A.①②④B.①③⑤C.③④⑥D.②③⑥2. 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A.①②④⑤B. ②③④⑤C.②③④⑥D.①③⑤⑥【答案】15.A 16.C【考点】地理信息技术和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变式探究】(2016·浙江卷)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

完成1题。

1.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 )①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②运用GPS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③运用GIS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A.①②③ B.①③②C.③②① D.②①③【答案】D【变式探究】(2015·广东卷)下图为地震灾后城市重建选址地质因素分析示意图。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地理信息技术(讲)(含解析)-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地理信息技术(讲)(含解析)-课件

⾼考地理⼆轮复习专题地理信息技术(讲)(含解析)-课件专题12 地理信息技术考向⼀遥感技术的应⽤【⼀讲⾼考】1.考纲要求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2.命题规律掌握遥感在区域分析中的作⽤,特别是在环境保护和灾害监测中的作⽤【例1】(2015?江苏卷)下图为某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下图为根据1973、2009年遥感影像提取的该冰川分布图层(局部),图中每个⽅格⾯积表⽰900平⽅⽶。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7.上左图中甲点所处的地形是()A.⼭⾕ B.⼭脊 C.冲积扇 D.盆地18.上右图所⽰区域冰川⾯积变化的情况是()A.减少了1800平⽅⽶ B.增加了1800平⽅⽶C.增加了2700平⽅⽶ D.减少了2700平⽅⽶【答案】17.A 18.D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

【名师点晴】本题组以某地两年的遥感影像和数据资料为切⼊点,简单考查学⽣对地理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

第⼀⼩题考查遥感影像的判读,图⽚判读关键是地表起伏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特征差异;第⼆⼩题具体考查有关地理信息技术的计算,该题计算只要⽐较出两个年份“1”和“2”的变化数量,再乘以每个⽅格代表的⾯积即可。

【例2】(2014·⼴东卷)10.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温度,地物的表⾯温度越⾼,在影像中就越亮。

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A.公路 B.菜园 C.鱼塘 D.果园A【答案】【⼆讲基础】⽬前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运⽤⼴泛,具体应⽤分析如下:【三讲典例】【例题】⽬前遥感技术已被⼴泛应⽤于资源普查、灾害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据此回答(1)~(3)题。

(1)不同地物在同⼀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越容易区分。

下图反映了甲、⼄两类植物在⽣长期内两个波段上的反射率。

在遥感影像上区分这两类植物,应该选择⽣长期内哪⼀天的影像最合适( )A.第30天B.第75天 C.第100天D.第130天(2)如果⽤遥感技术来监测⽕灾,可以 ( )A.⽤来预测引起⽕灾的原因 B.预测森林⽕灾的发⽣地点C.预测森林⽕灾所造成的后果 D.及时探知⽕灾地点和范围(3)除了上述应⽤外,利⽤遥感技术还可以直接 ( )A.分析旱灾损失B.判断⼈⼝分布C.监测滑坡灾害D.确定环境污染类型【答案】(1)A (2)D (3)C【趁热打铁】(2015届⼴东⼴州市六中⾼三9⽉⽉考地理试卷)在搜救MH370航班期间,中国紧急调动10颗卫星进⾏搜索,采⽤的技术⼿段是()A.GPS B.RS C.GIS D.GPRS【答案】B【解析】搜救⼯作是利⽤的物体发出的电磁波,去感应物体,是遥感技术,RS,B对。

2018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课时巩固过关练 一 地球、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含解析)

2018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课时巩固过关练 一 地球、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含解析)

课时巩固过关练地球、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40分钟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湖南师大附中一模)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面四图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沿30°纬线从106.5°至107°的地形剖面的是( )2.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

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解析】1选C,2选B。

第1题,读图,根据等高线的递变规律,图中剖面线左侧海拔应低于500米;剖面线在30°N上穿越经度0.5°,水平距离应为40千米左右。

第2题,比例尺是一个比值,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距离越小。

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缩小图幅不能改变起伏状况;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起伏会更小。

【加固训练】(2017·石嘴山一模)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某大陆西岸,结合图中信息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河流L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示区域为北半球,则河流流向大致为自西向东B.补给水源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C.若图示区域为南半球,则河流流向大致为自东北向西南D.冬季为河流L的汛期(2)关于图中甲处的高度H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m=b,则H甲一定大于bB.若m=a,则H甲一定小于aC.若m=a,则a<H甲<2a-bD.若m=b,则b<H甲<2b-a【解析】(1)选A,(2)选C。

第(1)题,L为河流,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根据图中指向标可判断出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自西向东流,依据题文“该区域位于某大陆西岸”,再结合图中纬度判断,该区域气候类型为年雨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没有明显的汛期。

2018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模拟演(含解析)

2018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模拟演(含解析)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模拟演练1.泰山站位于中国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地理坐标为(76°58′E,73°51′S),海拔2 621米。

据此完成下题。

可精确测量该站的地理坐标和海拔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 B.RS C.GIS D.数字地球解析全球定位系统可以精确确定地点的三维坐标。

答案 A智能手机一般具备拍照、网页浏览、地图查询、定位导航等功能。

下图是某智能手机的GPS功能显示图。

读图完成2~3题。

2.手机GPS功能的出现,说明( )A.GPS技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B.GPS技术可以扩大人们的出行范围C.随着GPS技术的普及,民用GPS技术发展很快D.有手机信号就能进行GPS定位导航3.手机GPS能够实现的功能有( )①网络实时监视②所处位置获取③失窃汽车查找④行车路线追踪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第2题,手机GPS功能的出现,说明随着GPS技术的普及,民用GPS技术发展很快。

第3题,GPS的功能主要是定位导航,手机GPS 可以获取所处的位置,可以进行行车路线追踪。

答案 2.C 3.D4.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

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

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分析的手段属于( )A.计算机网络 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解析本题考查的是“3S”技术。

根据题目中的“分析”两字,可以判断为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数据分析和城市规划。

遥感的主要功能是获取信息和监测事物的变化,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答案 B目前遥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资源普查、灾害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据此回答5~7题。

5.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

下图反映了甲、乙两类植物在生长期内两个波段上的反射率。

在遥感影像上区分这两类植物,应该选择生长期内哪一天的影像最合适( )A.第30天 B.第75天 C.第100天 D.第130天6.如果用遥感技术来监测火灾,可以( )A.用来预测引起火灾的原因B.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C.预测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D.及时探知火灾地点和范围7.除了上述应用外,利用遥感技术还可以直接( )A.分析旱灾损失 B.判断人口分布C.监测滑坡灾害 D.确定环境污染类型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甲、乙两类植物的反射率曲线,无论是在波段1,还是在波段2,反射率差异最大的日期均在第30天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二轮地理复习讲练测之练案专题11 地理信息技术1.练高考(2015•江苏卷)下图为某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下图为根据1973、2009年遥感影像提取的该冰川分布图层(局部),图中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平方米。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7.上左图中甲点所处的地形是()A.山谷 B.山脊 C.冲积扇 D.盆地18.上右图所示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的情况是()A.减少了1800平方米 B.增加了1800平方米C.增加了2700平方米 D.减少了2700平方米【答案】17.A 18.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名师点晴】本题组以某地两年的遥感影像和数据资料为切入点,简单考查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

第一小题考查遥感影像的判读,图片判读关键是地表起伏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特征差异;第二小题具体考查有关地理信息技术的计算,该题计算只要比较出两个年份“1”和“2”的变化数量,再乘以每个方格代表的面积即可。

(2014·福建卷)图1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

读图回答1~2题。

1.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D.获取实时通讯信息2.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A.调整地域结构B.加速人口集散C.扩大空间规模D.提升服务功能【答案】1、A 2、D【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信息技术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2014·重庆卷)图3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

读图2,完成11-12题。

11.若图3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应,此时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对象对应的图形是:A.①B.②C.③D.④12.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m,宽为220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A.A4纸(29.7cm×21cm)B.B4纸(36.4cm×25.7cm)C.A3纸(42cm×29.7cm)D.B3纸(51.5cm×36.4cm)【答案】11.D 12.B【解析】试题分析:考点:该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2013江苏卷)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

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据此回答第3题.3.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①提供灾区的影像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④提供短文联络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答案】3.D【解析】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属于定位导航系统,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

根据题目叙述: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提供灾区的影像资料主要依靠遥感(RS)技术;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更多的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GIS)。

根据排除法也可以选择处正确的答案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2013重庆卷)图3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

读图3回答第7题。

科技馆学校甲乙丙丁盛行风向 断道施工2125202424 151618171919 15272018 2723 20 414033AN图37.老师要利用学校那面的GIS 了解全班同学居住点的空间分布状况,主要用到的GIS 功能是( )A.输入B.管理C.分析D.输出 【答案】7.C 【解析】【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

(2013福建卷)图2示意我国某家电企业组织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第5题。

图25. 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辅助A. 企业空间布局决策B. 总部调控生产C. 总部监控产品质量D. 研发中心创意 【答案】5.A 【解析】5.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全球工业分布状况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辅助企业空间进行合理布局。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地理信息技术。

2.练模拟(【全国百强校首发】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阶段考试地理试题)2015年12月22日,“数字泸州”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专家验收。

在电子地图的基础之上,“数字泸州”整合了泸州住建、公安、工商、旅游、水务、城管、公安交警、统计、国土、防灾减灾等数据资源于一体,不仅有卫星地图视角,还有三维地图视角,该平台建成了泸州市全域唯一、权威、共享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据此完成下题。

有关“数字化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数字化城市”就是指因特网B. “数字化城市”就是“信息高速公路”C. “数字化城市”是用数据通信技术使城市信息的表达方式日益“数字化”D. “数字化城市”只能方便人们的生活,并不能创造实实在在的财富【答案】C(【全国市级联考】浙江省温州市六校协作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2017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温州进入全国出行最拥堵的“TOP10城市”排行榜。

“双节”期间,在温州开车出行,为了避开交通拥堵路段,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GIS RSB. GPS RSC. GIS GPSD. RS VR【答案】C【解析】GPS可以进行空间定位和导航,GIS能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并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功能。

故选C。

(【全国百强校】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我国的无人机技术发展迅猛,下图所示的“彩虹-5”是我国研制的最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

而新型的植保无人机则能够在喷洒农药过程中根据数据全自主作业,作业精确到厘米,甚至可以单独围绕着一颗农作物进行喷洒。

完成下面小题3.“彩虹5”无人机侦察和精确打击分别应用了哪两种地理信息技术。

A. GIS GPSB. GPS GISC. RS GPSD. RS GIS4.利用植保无人机的农业生产方式属于A. 生态农业B. 有机农业C. 精确农业D. “处方”农业【答案】3.C4.C(【全国省级联考】浙江省选考(学考)十校联盟2017年10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此次地震6秒后,中国地震预警系统向全国用户发送地震预警信息,其中成都市提前71秒收到预警信息,汶川县提前44秒收到预警信息,为人们逃生赢得时间差。

完成下面小题。

5.地震预警系统应用的主要原理是:A. 电磁波的速度比地震波快B. 该系统在震前作出了预报C. 成都较汶川地质构造稳定D. 横波的传播速度比纵波快6.专家指出,此次地震所处的位置为岷江断裂带与东昆仑断裂带东部交汇地带。

要监测断裂带的微小移动,需要借助地理信息技术中的A. GISB. GPSC. RSD. VR【答案】5.A6.B【解析】5.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

一般来说,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每秒几公里,而电波的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

因此,如果能够利用实时监测台网获取的地震信息,以及对地震可能的破坏范围和程度的快速评估结果,就有利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的短暂时间发出预警。

故答案选A。

6.监测断裂带的微小移动,需要地理位置的准确获取,因此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的为GPS技术,故答案选B项。

(江苏省2018年高校招生考试地理模拟测试试题)下图为用户登录微信时所见的地球影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9.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南亚地区盛行东北季风B. 南极大陆出现极夜现象C. 澳大利亚的农民忙于播种小麦D. 珠穆朗玛峰的雪线海拔接近全年最高20.完成这幅地球影像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A. GPS、RSB. RS、GISC. GIS、GPSD. GPS、数字地球【答案】19.A 20.B【解析】(江苏省2018年高校招生考试地理模拟测试试题(4))DMSP/OLS数据是通过夜间灯光提取的城镇建设用地数据。

图10为用DMSP/OLS数据生成的2015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建成区空间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1.DMSP/OLS数据的获取与表达所用地理信息技术有( )A. 北斗导航系统(BDS)B. 遥感(RS)技术C. 地理信息系统(GIS)D. 全球定位系统(GPS)22.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矿产开发和利用推动了甲区域的城市化B. 乙区域城市化速度最快、但水平低C. 丙区域城市化水平最高,进入逆城市化阶段D. 丁区域早期城市化主要得益于外商投资【答案】21.BC 22.AD【解析】(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下图是根据遥感信息绘制的北半球中纬度某山地地表温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 冻土层最可能位于山地A.东坡B.西坡C.南坡D.北坡8.影响从山麓到山顶地表温度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海拔升高C.坡度陡缓D.植被差异9.遥感技术还可应用于A.资源普查B.城市管理C.运动定位D.灾害预测【答案】7. D 8. B 9. A【解析】试题分析:9.遥感技术还可应用于资源普查,通过拍摄遥感图像,判断资源的分布状况,A对。

城市管理是动态变化的,不能用遥感技术,B错。

运动定位是GPS的主要功能,C错。

灾害预测是在分析、处理信息的基础上,对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是GIS的功能,D错。

【考点定位】冻土分布的影响因素,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原因,地理信息技术。

(广东惠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读我国南方某城市某年连续四日大气中可吸入颗拉物浓度变化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0.下列关于该城市四日不同时刻大气状况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12时的浓度较低—气温最高,大气对流旺盛B.18时的浓度上升—可能由于下班高峰期,交通污染物增多C.前3日夜晚浓度高—可能由于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D.11月3日的夜间浓度低—可能由于大风、降雨天气11.该市监测空气质量状况应用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A.GPS和数字地球 B. RS和GIS C.GIS和GPS D.GPS和RS【答案】10、A 11、A【解析】试题分析:10.12 时的气温不是一天中最高,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A不正确,选A。

18时是下班高峰期,交通污染物增多,浓度上升,B 正确。

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造成逆温严重,不利于扩散,C正确。

大风、降雨天气是浓度降低,D正确11、GPS是全球定位系统,不能监测空气质量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