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六章欧姆定律(1)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完整ppt课件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完整ppt课件
欧姆定律在电路设计和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理解电路行为和解决电路问题的 关键。
掌握欧姆定律对于理解更复杂的电路概念和解决电路问题至关重要。
课程目标与要求
01
理解欧姆定律的基本概 念和公式。
02
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 简单的电路分析和计算 。
03
掌握实验测量电阻、电 流和电压的方法,并理 解实验误差的来源和减 小方法。
电压表
电压表必须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 “-”接线柱流出;事先不能估测 电压大小时,应先选大量程试触 。
03 欧姆定律的详细 解析
欧姆定律的公式和含义
公式
I = U/R
含义
在同一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
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的区别
05
2.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0 开始逐渐增大,记录下每组电压和对应的电流值。
03
实验步骤
06
3. 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 曲线。
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数据采集
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小灯泡 的电流和电压值,记录多组数据。
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小灯泡的伏安特 性曲线,观察曲线的形状和变化趋势 ,分析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变化的规 律。
并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应用
并联电路特点
01
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欧姆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02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并联电路中每个电阻的电流和电压
,以及整个电路的总电流和总电压。
案例分析
03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并联电路中欧姆定律的应用,如计算电阻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欧姆定律》课件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欧姆定律》课件教科版
电流值。
控制实验条件
滑动变阻器还可以用来控制实验 条件,如在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 时,可以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来 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从而得到
多组实验数据。
提高测量精度方法
选择合适的电表量程
在选择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时, 应使指针偏转角度较大且不超过 量程,这样可以减小误差并提高 测量精度。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欧姆定律 》课件教科版
目录
• 欧姆定律基本概念与公式 • 串联与并联电路中欧姆定律应用 • 测量电阻实验方法与技巧 • 生活中欧姆定律应用实例分析 • 拓展延伸:超导现象与未来科技发展
01 欧姆定律基本概念与公式
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
电流(I)
电压(U)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大小用电 流强度来衡量,其单位是安培(A)。
04
2.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电压表有合 适的示数。
05
3. 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录数据。
06
4. 断开开关,整理实验器材。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作用
保护电路
在电路连接好且闭合开关前,滑 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最大阻值 处,以减小电路中的电流,从而
保护电路中的元件。
调节电压
在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可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 压,从而方便测量不同电压下的
04 生活中欧姆定律应用实例 分析
家庭用电安全知识普及
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的连接 方式是并联,以确保用电器之间
互不影响。
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 铅锑合金制成的,当电路中电流 过大时,保险丝会自动熔断,保
护电路。
不能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丝, 因为它们的熔点高,在电流过大 时不会熔断,起不到保护电路的

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 第六章 欧姆定律 全章(及同步)7节

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 第六章 欧姆定律   全章(及同步)7节

课题第六章欧姆定律6.1 欧姆定律(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欧姆定律,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自己找出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结合欧姆的故事,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各量间的辩证关系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各量间的辩证关系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用具:可调光台灯、录音机、学生电源(或三节干电池)、已知的三个不同阻值电阻、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

教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灯光渐亮,音乐渐起,幽静的湖畔,朦胧的月色,一群美丽的白色天鹅出现在舞台上,随着灯光的变化,翩翩起舞……多么美丽的《天鹅湖》!也许你没有想到,舞台灯光强弱和声音大小的控制都是通过改变电流大小来实现的。

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一)实验探究:怎样改变电流的大小电压能使电路中产生电流。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那么,电压、电阻怎样影响电流的大小呢?实验前要“看”“画”“接”“开”。

电流表使用规则“二要二不”:(要“串”;要“+”入飞“-”出;不超量程;不短接。

)电流表使用规则“二要二不”:(要“串”;要“+”入飞“-”出;不超量程)滑动变阻器使用“一上一下”阻值大。

(串“一上一下”“阻值最大”)如图为“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图.(1)为了达到研究的目的,实验过程中必须保持___电阻两端的电压 不变;(2)当开关S 闭合后,电压表的读数是2.5 V ,电流表的读数是0.5A ,现在将阻值为5Ω的电阻R 换成阻值为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来进行研究,则下一步应进行的操作是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为2.5V 不变 。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论证 导体中的电流跟电压、电阻有什么关系?电流可能随电压增大而增大?可能随电阻增大而减小? 控制变量图6-1-2探究电流与电压、 电阻的关系图6-1-3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实验一: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保持电阻不变。

九年级物理课程讲解欧姆定律

九年级物理课程讲解欧姆定律

九年级物理课程讲解欧姆定律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欧姆定律,别看这个名字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它就像咱们生活中的一杯热水,简单又温暖。

想象一下,电流就像是水流一样,通过导线这条“河流”流动。

电流的大小,受电压和电阻的影响,就像水流的速度受到水龙头的开关和管道的粗细影响一样。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有意思?欧姆定律的公式就是I = V/R,I代表电流,V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

听到这儿,可能有同学会皱眉,别担心,咱们慢慢来,轻松理解它。

想象你在玩水枪,水压越高,水流得越快,对吧?电压就是这个水压,给电流提供“动力”。

如果水管很粗,水就流得快,这就是电阻低;如果水管细,水流得慢,那电阻就高。

记住了,这就像是电流在电路中流动的感觉,明白了吗?生活中到处都能见到这个道理,像是充电宝给手机充电,电压高了,手机就充得快,电阻小了,电流就流得顺畅。

再说说家庭用电,咱们的电器基本上都得遵循这个规律。

比如,微波炉工作时,需要较高的电压,这样才能产生足够的电流,把食物加热。

要是你把微波炉和冰箱插在同一个插座上,可能会发现电流不够,那冰箱就“罢工”了。

可见,家里的电器也在和电流、电压和电阻进行着一场“斗智斗勇”的游戏。

谁能想到,平常生活中还藏着这么多物理知识呢?说到这里,咱们再聊聊电阻。

电阻就像是那种让你在排队时慢慢走的队伍,大家都想快点到达终点,但有人就是慢。

电阻大,电流就小;电阻小,电流就大。

咱们的电线,越粗越好,能够让电流畅通无阻。

就像高速公路上,车越多,越拥堵,速度就慢;车少,开起来飞一般,特别爽。

电阻也会影响设备的效率,太高的电阻可能让电器发热,甚至烧坏。

听着是不是挺简单?好了,咱们再来聊聊生活中的小例子。

比如,拿着手机看视频,大家有没有发现,电池越来越低,充电器插上后,充电速度好像跟乌龟赛跑一样?这时候就要考虑电压和电阻的问题了。

电压不够,充电慢;电阻大,电流流不进来。

可怜的小手机呀,真希望它能多充会儿电,不然就得忍受无尽的黑屏时光了。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最全笔记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最全笔记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提出问题: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存在怎样的关系?猜想与假设:因为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发声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越高,电流越大,所以电流与电压可能存在正比关系。

设计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需要将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并用电流表测出电路中的电流,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通过串联在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来调节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进行试验:(1)将一个10Ω的定值电阻按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图接入电路。

(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分别为 2.4V、1.8V、1.2V,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并填入下表中。

R=10Ω电压U/V 2.4 1.8 1.2电流I/A 0.24 0.18 0.12分析论证: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与电压有关,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电流与电压的比值为一定值,说明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将实验数据通过图像的形式表示出来,通过分析图像可知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

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提出问题: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存在怎样的关系?猜想与假设:因为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电阻越大,电流会越小,所以电流与电阻可能存在反比关系。

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必须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值的大小(如5Ω、10Ω、20Ω。

),只需要更换不同电阻接入电路即可。

试验中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所以需要在电路中串联滑动变阻器来调节,保证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

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进行试验:(1)按图所示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

(2)将阻值为5Ω的定值电阻连入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3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填入下表中。

(3)将阻值为5Ω的定值电阻更换为10Ω、15Ω的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在3V不变,分别读出对应电流表的示数并填入下表中电阻R/Ω 5 10 15电流I/A 0.6 0.3 0.2分析论证: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与电阻有关,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电流与电阻的乘积为一定值,说明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整理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

整理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

欧姆定律一、电压(U)(一)电压的作用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某某”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某某”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二)电压的单位1.国际单位:伏特(V )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换算关系:1Kv=103V1V=103mV 1mV=103μV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2V 家庭电压220V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三)电压测量:1.仪器:电压表,符号:○V2.量程和分度值: 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0~3 V,分度值“0.1 V”;使用“-”和“15”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0~15 V,分度值“0.5 V”.(大量程是小量程的5倍,大分度值也是小分度值的5倍),指针位置相同,则示数也是5倍关系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Ⅰ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Ⅱ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和0~15V。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15V可直接测量,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0~3V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调零;读数时看清量程和分度值;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不能超过量程。

(五)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九年级上册欧姆定律

九年级上册欧姆定律

九年级上册欧姆定律一、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

1. 欧姆定律内容。

-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其表达式为I = (U)/(R)(其中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U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R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2. 公式变形。

- 由I=(U)/(R)可得U = IR,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导体两端的电压。

例如,已知一个电阻R = 10Ω,通过它的电流I = 2A,那么根据U = IR,可得U=2A×10Ω = 20V。

- 另外,R=(U)/(I),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导体的电阻。

但要注意,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例如,一个导体两端电压U = 10V时,通过它的电流I = 2A,根据R=(U)/(I),可得R=(10V)/(2A)=5Ω,当电压变为20V时,电阻仍然是5Ω(假设温度等其他条件不变)。

二、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

1. 实验目的。

-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 实验器材。

- 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若干)、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

3. 实验步骤(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其中定值电阻R(如R = 5Ω)、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与定值电阻R并联,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注意连接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处)。

-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_1(如U_1 =1V),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_1,记录U_1和I_1的值。

- 再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_2(如U_2 = 2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_2,记录U_2和I_2的值。

- 重复上述步骤,得到多组U和I的数据。

- 分析数据,会发现R一定时,I与U成正比。

4. 实验步骤(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电路连接方式与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类似,但这里要准备多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如5Ω、10Ω、15Ω)。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学基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定律。

在电路中,电阻会对电流和电压产生影响,欧姆定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路中这些影响的本质。

欧姆定律是指在电路中,电流(I)与电压(V)成正比,电流与电阻(R)成反比。

具体来说,当电路中的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即电压越高,电流越大;当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通过欧姆定律,我们可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压,我们可以使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的大小。

同样地,如果我们知道电路中的电阻和电流,我们可以使用欧姆定律计算电压的大小。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I=V/R,其中I表示电流,V表示电压,R 表示电阻。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电路的计算和分析。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我们可以使用这个公式计算电流的大小。

欧姆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路中的各种现象。

例如,当我们使用电子设备时,需要考虑电源电压、电路电阻和电流大小等因素。

欧姆定律可以帮助我们计算这些参数,从而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除了理论应用,欧姆定律还有许多实际应用。

例如,电子电路中常使用电阻器来控制电流和电压的大小,欧姆定律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电阻器的合适取值。

另外,在电路设计中,欧姆定律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帮助我们优化电路结构和性能。

欧姆定律是电学基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路中的各种现象并进行计算和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欧姆定律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和优化电路。

因此,学习欧姆定律对于电子电路的研究和开发非常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欧姆定律第一节 欧姆定律双基训练1、电流大小与-------和-------两个因素有关,在探究实验中我们应使用-------法。

2.在用实验研究一段导体(电阻)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应当运用滑动变阻器进行调节,不断地改变 值,并记录对应的 值,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研究一段导体(电阻)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时,每次实验应换用不同阻值的导体,并运用滑动变阻器进行调节,使每一次导体两端的电压 ,并记录对应的 值,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综合以上两方面的实验结果可得到著名的欧姆定律。

3、欧姆定律内容是-----------------------------------------------------------------------------------------------------。

公式是----- ---,公式中I 表示------,单位符号是---------,U 表示--------,单位符号是------,R 表示--------单位符号是---------。

4.装有两节新干电池的手电筒,它的电压是 V 。

若灯泡的电阻为10Ω,当它正常发光时,通过灯丝的电流约是 。

5.有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2V 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A ,它的电阻是 ;当它两端的电压为6V 时,它的电阻是 ;当它两端的电压为0V 时,它的电阻是 ,通过导体的电流是6.灯泡L 1和L 2串联在电路中,加在它们两端的总电压为12V ,L 1电阻是8Ω,L 2两端的电压是4V ,则L 1中的电流是_______A 。

7.如图6-1-1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6V ,电阻R 1为10Ω。

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示数为1A ,通过R 2的电流等于________A ,则R 2=______Ω。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流跟电压成正比B .电流跟电阻成反比C .在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压跟导体两端的电流成正比D .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9.由欧姆定律R U I = 推得IUR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B .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C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D .以上说法都不对10.人体的电阻约500Ω~1000Ω,若用两手抵在一节干电池两端时,通过人体的电流约为 ( )A .3µA~1.5µA图6-1-1B .3mA~1.5mAC .3.3A~6.6AD .3.3µA~6.6µA11.小刚同学用如图6—1—2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 、B 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D.将电池个数增加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和电压表都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B .电流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而电压表不行C .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而电流表不行D .电流表和电压表都不能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13.下面的表格是“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数据记录:[2.5]表1电阻R =15Ω电压U (V ) 1.5 3 4.5 电流I (A )0.10.20.3表2 电压U =2V电阻R (Ω) 5 10 20 电流I (A )0.40.20.1分析表1数据,可得出结论 ; 分析表2数据,可得出结论 。

14.把一个电热器把它接在家庭电路上,通过它的电流是5A ,该电热器的电阻是多少?15.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2V 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2A ,如果电压增大到9V 时,导体中的电流变为多大。

16.把如图6-1-3所示电路中,,R 1=10Ω, 当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2A ,电压表示数为4V 。

求:(1)电源电压; (2)R 2的阻值。

能力提升1.在图6-1-4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 闭合后,R 1R 26-1-3S 图6-1-2电压表V 1和V 2示数相同,发生的故障是( )。

A .灯L 1的灯丝断了 B .灯L 2的灯丝断了 C .开关S 处断路 D .L 1两接线柱短路2.下列各图6-1-5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 移动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各怎样变化:若滑片P 向右移动: 若滑片P 向左移动: 若滑片P 向右移动: 电流表示数 ; 电流表示数 ; 电流表示数 ; 电压表示数 ; 电压表示数 ; 电压表示数 ;2.测量电阻双基训练1.用 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用 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就可以计算出电阻R ,这种测电阻的方法叫 法。

此实验的原理是 。

2.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利用R =U /I 可以计算出各次的电阻值,但算出的结果往往是不同的,这属于实验中的 ,是不可避免的。

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 。

3.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除了待测电阻、电源、导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有 、 、和 。

4.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电路如图6-1-6所示。

实验过程中,要增加被测电阻的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 移动。

5.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A 和B 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6-1-7所示。

则由图可知,元件A 的电阻为 Ω;将A 和B 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5V 的电源两端,则通过A 和B 的总电流是 A 。

图6-1-5图6-2-1图6-2-16.如图6-1-8甲为“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当某同学按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开始实验后,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出现如图6-1-8乙所示情况,这是因为:①;②。

7.用伏安法测电阻时,若电源电压为6V,被测电阻约为20Ω,则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分别应选()A.0~3V和0~3AB.0~15V和0~3AC.0~3V和0~0.6AD.0~15V和0~0.6A8.用伏安法测量导体电阻的实验中,在连接电路时,提出以下几点注意事项,其中哪一点是没有必要的?()A.连接滑动变阻器的时候,应该使滑片位于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B.在连接开关时,应该先将开关断开C.开关应接在靠近电源、电流流出的一端,即接在电源的正极上D.电压表应与待测电阻并联,电流表应与待测电阻串联,并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进,由负接线柱流出1.9.某同学用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键和若干导线,测定电阻R X的值。

所有元件均完好,电源电压不变,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 2A”字样。

他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步骤正确。

闭合电键S,观察到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如图6-2-3所示。

当他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某位置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20安、2.5伏。

接着,他继续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的最大值为0.37安。

请将有关的数据填入表格内,并求出R X的阻值。

(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物理量序号电压(伏)电流(安)电阻(欧)电阻平均值(欧)123 图6-2-3R XRS甲 10.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和图6-2-4的实物连接电路。

室在连接电路图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 (填A 或B )端,这主要是为了避免电路中的 过大,而烧坏电路中的有关元件。

能力提升1..做测定电阻阻值的实验。

(1)小明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同小组的小亮在检查时认为,从实验目的来看,实验电路上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建议小明改接。

①请你在接错的那根线上打“×”;②另画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③如果不改接这根导线,对实验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说明是什么影响)。

(2)小明将电路改接正确后,合上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示如图丙 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是 V ,电流表的读数是 A ,被测电阻R x 的阻值是 Ω。

(3)小明和小亮为他俩在全班首先获得测量结果而高兴,准备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 你认为他们的实验真的结束了吗?你会给他们提出什么建议呢?①写出你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给你一个电源,一只电流表,一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 ,以及开关、导线。

用这些器材测一个未知阻值的电阻Rx 的阻值。

要求:(1)画出电路图;(2)写出主要步骤和计算式。

3、等效电路丙110315 25+315 0.60.22 30.41 0+0.63 乙丙 01103 15 2 5 0+315 0.60.22 30.41 0+ 0.63 A - 0 .6 3V - 3 15+_PCABD R图6-2-41.几个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 ,因为导体的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要 ,因为导体并联相当于 。

3.将6只30Ω的电阻并联起来,其电阻为 Ω,15Ω的电阻与30Ω的电阻并联,总电阻是 Ω。

4.两个同样的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是36Ω,若将它们并联后,总电阻是 Ω。

5.n 个等值电阻并联后,总电阻R 等于某一电阻的 倍,总电流等于某一条支路电流的 倍。

6.阻值为10Ω的电阻R 1与阻值为25Ω的电阻R 2串联后的总电阻是 。

若通过R 1的电流为0.2A ,则通过电阻R 2的电流是 ,R 2两端的电压是 。

7.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锰铜丝,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 )。

A .粗的电流大,且电压也大B .细的电流大,且电压也大C .粗的、细的电流一样大,但细的电压大D .粗的、细的电流一样大,但粗的电压大 8.学校照明电路的总电阻( )。

A .只开一盏灯时总电阻最小B .不开灯时总电阻最小C .所有灯都开着时总电阻最小D .所有灯都开着时总电阻最大9.电阻R 1=1Ω,R 2=24Ω,把它们并联后的总电阻( )。

A .一定大于24Ω,B .大于1Ω,小于24ΩC .一定小于1ΩD .可能等于1Ω 10.如图所示,R 1=R 2=10Ω,则A 、B 间的总电阻是( )。

A .5Ω B .10Ω C .20Ω D .0Ω11.把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镍铬合金线连接在电路中,若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则它们的连接方式是( )。

A .一定是串联B .一定是并联C .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D .无法判断12.如图:R 1=10Ω,R 2=20Ω,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求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

13..如图所示的电路,R 1=2Ω,R 2=6Ω,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为4.8A ,求: (1)电路的总电阻;(2)电阻R 1、R 2两端的电压之比; (3)通过R 1、R 2的电流之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