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

合集下载

寒潮是什么

寒潮是什么

寒潮是什么
寒潮,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

顾名思义是寒冷空气好像潮水般奔流过来的意思,它属于空气(冷空气)流动的一种形式。

[14]寒潮是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

寒潮是冬半年来自极地或寒带的寒冷空气,像潮水一样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的侵袭活动。

寒潮袭击时会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

对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

侵入中国的寒潮,主要是在北极地带、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以及蒙古国等地暴发南下的冷高压。

这些地区,大多是分布在北极地带,冬季长期见不到阳光,到处被冰雪覆盖着,停留在那些地区的空气团越来越冷、越来越干,当这股冷气团积累一定的程度,气压增大到远远较南方高时,就像贮存在高山上的洪水,一有机会,就向气压较低的南方泛滥、倾泻,这就形成了寒潮。

寒潮定义及判断标准

寒潮定义及判断标准

寒潮定义及判断标准寒潮是指在较强冷空气活动的背景下,气温迅速降低、较大幅度的寒冷天气现象。

寒潮的到来往往会带来冷风刺骨、气温骤降等极寒天气状况。

在我国,寒潮往往伴随着早春季节的到来,在南方地区尤为常见。

一、寒潮的定义寒潮是指寒冷空气从北向南推进,侵袭我国南方地区,引起气温骤降和强烈的风寒天气现象。

寒潮的主要特点包括气温骤降、风力增强、天气晴朗等。

寒潮的强度通常由冷空气活动的强弱来决定,可以分为强寒潮和弱寒潮两种。

二、强寒潮的判断标准1. 持续时间:强寒潮的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为3天以上。

2. 温度变化:寒潮到来后,气温会急剧下降,通常降幅在10摄氏度以上。

3. 最低温度:寒潮期间,气温会下降到较低的水平,最低温度多在冰点以下。

4. 风力增强:寒潮到来时,伴随着强大的寒风,风力可以达到5级以上。

5. 天气状况:寒潮期间,天空通常晴朗,并且降水较少。

三、弱寒潮的判断标准1. 持续时间:弱寒潮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通常为1-2天。

2. 温度变化:寒潮到来后,气温会有所下降,但降幅较小,一般在5摄氏度左右。

3. 最低温度:寒潮期间,气温最低点一般在0摄氏度左右。

4. 风力增强:寒潮到来时,风力有所增加,但一般不会达到5级以上。

5.天气状况:弱寒潮期间,天气多为多云或阴天,并且有时降水较多。

四、寒潮对人体的影响寒潮的到来会给人体带来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气温骤降和寒风刺骨的情况下。

寒潮期间,人们宜注意以下事项:1. 保暖防寒:穿着厚重、保暖的衣物,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

2. 增强体质:适量运动,加强体质锻炼,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

3. 注意饮食:寒冷天气下,可适当增加热量摄入,多吃一些暖身的食物,如姜汤、热饮等。

4. 防止感冒: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注意通风,避免感冒的发生。

5. 注意用火安全:使用取暖设备或生火取暖时,注意安全用火,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总结:寒潮作为一种典型的极端天气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寒潮概述

寒潮概述

寒潮概述寒潮,是指北方强冷空气如同潮水滚滚南下的现象。

群众习惯上把寒潮称为寒流。

晚秋以后,西伯利亚和极地冷空气势力逐渐加强。

一股股冷空气南下侵袭的机会日渐增多,影响的范围也不断扩大。

冷空气南下,常给我国广大地区带来剧烈降温、霜冻、大风等灾害性天气。

但不是每一次冷空气南下都称为寒潮。

按中央气象台规定:由于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在二十四小时内下降十度以上,最低气温降至五度以下,作为发布寒潮警报的标准。

但实际上,这个标准太高,尤其在南方,有时虽然二十四小时内气温下降十度以上,而最低气温并未降到五度以下,也会造成很大危害。

同时这个规定未说明气温下降十度以上地面范围大小。

为此,中央气象台又对上述标准作了补充规定: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四十八小时内降温十度以上,长江中下游最低气温在四度与四度以下〔春秋季那么改为江淮地区最低气温在四度与四度以下〕,陆上三个大区有五级以上大风,渤海、黄海、东海先后有七级以上大风,作为寒潮警报标准。

如果上述区域四十八小时内降温达十四度以上,其余同上,那么作为强寒潮警报标准。

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北极地带、苏联西伯利亚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等地的冷高压区。

这些地区,冬季黑夜慢长,地面热量大量散失,温度很低,到处是冰天雪地,严寒己极。

停留在那些地区的空气团也变得越来越冷,越来越干,堆积得也越来越多,逐渐变成一个深厚、广阔的极冷气团。

在有利的高空大气环流形势引导下,就会有一部分冷空气离开它的源地,大规模地向南爆发,形成寒潮。

影响我国的寒潮,多数来自北冰洋地区的新地岛一带。

那里接近北极,冷空气非常容易堆积变冷。

另外,号称北半球寒极的东西伯利亚的雅纳河一带,也是寒潮源地之一。

那里的维尔霍杨斯克曾测得零下七十度以下的低温。

有时,冷空气到了蒙古以后,受环流影响停滞下来,再加上地面辐射冷却,冷空气越堆越多,也会形成强大的冷气团,一旦倾泻南侵,同样形成寒潮。

习惯上把极地、西伯利亚或蒙古一带强冷空气容易堆积和爆发的地方,叫做寒潮源地。

寒潮的概念

寒潮的概念

寒潮的概念寒潮的概念是指当气温骤降至0 ℃以下时,称为寒潮。

寒潮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冷锋过境所带来的影响;另一类是冷空气南下后与暖空气交汇所产生的影响。

其中冷锋过境的影响最大,而冷空气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冷空气侵入的强弱。

暖空气不断积聚使得高空冷平流很强,冷暖空气在华南地区上空遭遇并交锋形成降雨天气,这种降雨称为锋面雨。

如我国北方冬季常见的一种低温阴雨天气——冻雨,就是在冷暖空气交汇时形成的降雨。

另外,如果冷暖空气实力相当,暖空气占据主导地位,在华南地区一般为云层增厚,不会出现降水现象。

但如果冷空气过于强大,也有可能导致出现降雪、暴风雪等强对流天气。

气象专家介绍说,今年冬季天气异常偏暖,华南地区入冬以来气温比往年明显偏高。

近期寒潮已经光顾了西北和东北地区,对这些地区的农作物造成一定损失。

预计未来一周南方地区还将有冷空气补充南下,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地震》是高考模拟题中的一道试题,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一种现象,按照能量释放的快慢,地震一般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三种类型。

一般来讲,地震级数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就越严重。

通常我们把地震烈度小于6度的地震称为有感地震,而烈度大于等于6度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造成强烈地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板块运动,从而引发的断裂和错动。

地震按照发生的速度,可以分为微震、主震和余震。

对于小于1级的地震,人们一般无法直接感觉到,但它会造成破坏,因此要尽快撤离到安全地点。

地震震级小,频率低,即使在地震区,人们也无法察觉。

但地震在地表下发生,所以人们仍然可以感觉到地震的震动。

《地震》考查了考生对地震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知识题。

需要注意的是,震级是表示地震强弱程度的标准,震级越高,表示地震越强烈。

考查的是地震知识的识记。

地震常识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什么是寒潮

什么是寒潮

什么是寒潮推荐文章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是什么热度:洪水过后你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好热度:发生自然灾害的原因是什么热度:橙色台风预警的含义是什么热度:橙色台风预警代表什么热度:什么是寒潮?寒潮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会造成沿途大范围的急剧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

寒潮形成原因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群众习惯把寒潮称为寒流。

所谓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1] 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

[2]标准: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摄氏度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5摄氏度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

地理因素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

从中国往北去,就是蒙古国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是气候很冷的地方,再往北去,就到了地球最北的地区——北极了。

那里比西伯利亚地区更冷,寒冷期更长。

影响中国的寒潮就是从那些地方形成的。

位于高纬度的北极地区和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一带地方,一年到头受太阳光的斜射,地面接受太阳光的热量很少。

尤其是到了冬天,太阳光线南移,北半球太阳光照射的角度越来越小,因此,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热量也越来越少,地表面的温度变得很低。

在冬季北冰洋地区,气温经常在 -20℃以下,最低时可到-60℃—— -70℃。

1 月份的平均气温常在-40℃以下。

在北极地区由于太阳光照弱,地面和大气获得热量少,常年冰天雪地。

到了冬天,太阳光的直射位置越过赤道,到达南半球,北极地区的寒冷程度更加增强,范围扩大,气温一般都在零下40℃—50℃以下。

范围很大的冷气团聚集到一定程度,在适宜的高空大气环流作用下,就会大规模向南入侵,形成寒潮天气。

由于北极和西伯利亚一带的气温很低,大气的密度就要大大增加,空气不断收缩下沉,使气压增高,这样,便形成一个势力强大、深厚宽广的冷高压气团。

地理寒潮知识点总结

地理寒潮知识点总结

地理寒潮知识点总结一、寒潮的形成原因和特点1. 寒潮形成的原因寒潮主要是由于高压区的冷空气向低压区移动而形成的。

冷空气在高纬度地区往往较为稳定,当在某些情况下,长时间处于高纬度的冷空气受到南侧高压区阻挡,无法向东移动,而受到西风带和温带气流的推动,向东下滑,形成了寒潮。

2. 寒潮的特点(1)强度大:寒潮一般会伴随着寒潮水平动量输送的加强而引起的大风、低温、降雨等极端恶劣天气。

(2)影响范围广:寒潮主要影响华北、黄淮地区,南至长江中下游以及江南地区,东至东海及台湾海峡、琼州海峡和巴士海峡,北至东北地区。

(3)影响期长:寒潮一般在3~7天,极端情况可能长达10余天。

二、寒潮对气象的影响1. 降温寒潮主要引起的影响之一就是明显的降温。

在寒潮来临之前,气温可能会急剧下降,导致寒冷的气温持续一段时间。

由于寒潮所带来的冷空气往往较稳定,因此对气温的影响也比较持久。

2. 大风另一个寒潮的明显特征就是伴随的大风天气。

寒潮所带来的冷空气在移动过程中会与暖湿气流产生强烈的对流,从而形成大风。

这种大风往往会对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等造成一定的影响。

3. 降雨、雪寒潮还会引发大范围的降雨、雪。

当冷空气遇到暖湿气流相遇时,往往会引发一定的降水,尤其在高海拔地区更容易形成大雪,对当地的交通和生产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4. 能见度降低由于降雪或降雨加上强烈的大风,会导致能见度急剧下降。

这对交通运输安全带来了较大的隐患。

三、寒潮对农业的影响1. 作物受冻寒潮所带来的严寒天气,往往会对一些农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冻害。

尤其是在寒潮来临之前,农民需要采取措施来防范农作物受冻。

2. 畜禽受冻在寒潮来临之前,畜禽养殖者也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畜禽免受寒潮的侵害。

3. 降水对农作物的影响寒潮伴随的降雨或降雪也会对农作物产生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对于旱地农业和露天养殖来说,降雨或者降雪会给农民带来一定的困扰。

四、寒潮对交通的影响1. 公路交通在寒潮来临之前,道路可能会受到大风和降雪的影响,路面结冰,能见度降低,给路况带来一定的不便。

寒潮定义及判断标准

寒潮定义及判断标准

寒潮定义及判断标准1. 引言寒潮是一种极端天气现象,通常表现为气温骤降,严寒气流向低纬度地区侵袭。

寒潮的到来往往伴随着严寒、降雪和风寒等极端气象条件,对人类生产、生活和交通等方面都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对寒潮的定义和判断标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 寒潮的定义寒潮是指由极地或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团向低纬度地区推进,引起气温急剧下降的天气现象。

这种天气现象通常伴随着强烈的冷空气、寒风、降温和可能的降雪。

寒潮的到来可以导致地表温度骤降,对农业、交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3. 判断标准3.1 气温下降寒潮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气温急剧下降。

气象部门通常通过测量气温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寒潮。

判断寒潮的标准之一是24小时内气温下降的幅度超过一定数值,例如10摄氏度以上。

3.2 冷空气源地寒潮通常伴随着冷空气团的南下。

通过观测气象卫星和气象雷达等工具,气象部门可以追踪冷空气的来源和移动路径,从而判断是否形成了寒潮。

3.3 风速增大寒潮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伴随着强风。

气象部门可以通过测量风速的变化来判断寒潮的到来。

通常,寒潮过程中风速会显著增大,特别是伴随着冷锋通过的时候。

3.4 降雪或降温寒潮往往伴随着天气的剧烈变化,包括降雪和气温的急剧下降。

当气象部门观测到这些现象时,可以判断发生了寒潮。

4. 寒潮的影响4.1 农业寒潮的到来可能导致农田冻害,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对农业生产尤为重要。

4.2 交通寒潮带来的降雪和冰冻天气可能对交通造成阻碍。

结冰的道路和积雪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增加,对交通运输产生重要影响。

4.3 生活气温急剧下降可能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特别是对于居住在寒冷地区的居民。

保暖和防寒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5. 预警和防范5.1 预警系统为了及时应对寒潮的到来,气象部门通常会建立寒潮的预警系统,通过发布寒潮预警,提醒公众和相关部门采取防范措施。

5.2 防范工作公众应当关注气象预报,合理安排生产和生活,及时采取防寒保暖措施。

寒潮 标准

寒潮 标准

寒潮的定义及预警发布标准(一)什么是寒潮?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群众习惯把寒潮称为寒流。

所谓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

寒潮是一种大范围的天气过程,在全国各地都可能发生,可以引发霜冻、冻害等多种自然灾害。

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

由中央气象台2006年制定的我国冷空气等级国家准中规定寒潮的标准是:某一地区冷空气过境后,气温24小时内下降8℃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48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72小时内气温连续下降12℃以上,并且最低气温在4℃以下。

若冷空气达不到这个标准,根据降温幅度的大小,又可划分为强冷空气、较强冷空气、中等强度冷空气和弱冷空气活动过程。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很大,一般而言,北方采用的寒潮标准是:24小时降温10℃以上,或48小时降温12℃以上,同时最低气温低于4℃;南方采用的寒潮标准是:24小时降温8℃以上,或48小时降温10℃以上,同时最低温度低于5℃。

(二)寒潮预警发布标准(一)橙色预警:预计未来48小时2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下降16℃以上并伴有6级及以上大风,长江流域及其以北一半以上地区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将下降12℃以上,冬季长江中下游地区(春、秋季江淮地区)最低气温降至4℃、局地降至2℃以下。

(二)黄色预警:预计未来48小时2个及以上省(区、市) 大部地区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下降12℃以上并伴有5级及以上大风,长江流域及其以北一半以上地区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将下降10℃以上,冬季长江中下游地区(春、秋季江淮地区)最低气温降至4℃以下。

(三)蓝色预警:预计未来48小时2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下降10℃以上并伴有5级及以上大风,长江流域及其以北一半以上地区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将下降8℃以上,冬季长江中下游地区(春、秋季江淮地区)最低气温降至4℃以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中国南方雪灾
学习目标:
• 1、会独立分析寒潮的形成 • 2、能说出寒潮所带来的灾害性天气及其主 要影响 • 3、能在图中指出寒潮入侵我国的主要路径 及影响地区 • 4、掌握寒潮的防御措施
寒 潮
• 结合练习册,阅读教材P42—P45回答下列 问题: •什么是寒潮天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寒潮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寒潮对种植业、林业、渔业的影响
鱼冻死
红豆 枇 杷 受 冻 水稻烂秧
为羊群觅食
牧民受冻
羊群冻死
Back
冷锋2.swf
Back
寒潮标准
中国气象局发布:当冷空气过境后,凡 气温24小时内下降10º C以上,并且在这一 天内的最低气温在5º C以下。
但在我国各地的寒潮标准不一样。例如: 广西壮族自治区就将24小时下降6℃或以上 , 且最低气温北部降至4℃,南部降至8℃或以下。

高纬地区为何能成为 寒潮形成的源地?

G
长波(短波)为主?
吹向低纬
更冷
寒潮发生的原因:
昼短夜长 冬半年 高纬度 地区
太阳高度很小
冰雪对太阳辐 射的反射力强
气温 很低
冷气团
强冷空气 吹向低纬
快行 冷锋
大风、降温、雨 雪、冰冻等天气
讨论:
1、侵入 我国的寒 潮主要起 源于什么 地区? 2、侵入 我国寒潮 路径有哪 些?
Back
青藏高原
Back
空 寒潮影响的时空范围
除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外, 大部分地区都受其影响。 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等 地,受寒潮的影响相对较小。
地形
纬度
蒙古、西伯利亚 于____ ___ _一带。
(2)下列气旋、反气旋示意图中,反映寒潮 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单选)( B )
(3)下列选项中,与寒潮天气有关的是(多选) ( ABDE ) A.感冒患者数量猛增 B.交通事故频发 C.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 D.羽绒服装热销 E.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
来严重影响。联系2005年元旦前后上海市经历的一次 寒潮过程,回答问题。
(1)读上海市气温、气压变化 示意图,分析这次寒潮过境前后
天气变化情况: 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过境前:___________ __;
气温骤降、风力加大 过境时:______ ______; 气温较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过境后:____________。 (2)影响上海市的寒潮大多源
北冰洋
青藏 高原
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
寒潮会造成哪些危害?
1、大雪、冰冻等使交通堵塞,电信、电力中断;
2、大风可造成海上翻船事故;
3、急剧降温造成的霜冻、冰冻等冻害。 春季寒潮易冻伤作物幼苗; 秋季常影响作物成熟; 冬季寒潮可造成严寒,危害越冬作物。
4、防护措施
1、发布准确的信息和警报 防护措施 2、海上船只及时回港 3、对农作物和牧区的牲畜采取措施,
•寒潮的多发生在哪些季节? •寒潮会造成哪些危害? •如何防御寒潮? •寒潮的益处有哪些?
一、寒潮及其发生的原因
1.寒潮概念 寒潮是冬半年强冷空气人侵造成的剧烈 降温现象,并伴有大风、冻害、雨雪等天气。 2.寒潮标准 一般来说,当冷空气过境后,凡气温在 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并且在这一天内, 最低温又在5℃以下的就称为寒潮。
做好防寒准备。
• 1、什么季节发生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春秋两季
• 2、为什么我国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 盆地、广东、台湾、海南等地不易受寒潮影 响?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地势高,四川盆地周围有层层 山脉阻挡,广东、海南、台湾远离冬季风的源地; 冷空气长途跋涉南下,沿途受到山脉阻挡,势力减弱。
讨论:寒潮的功 寒潮的“功”: (1)有助于地球表面的热量交换 (2)有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 (3)“天然杀虫剂”,可杀死潜 伏的害虫和病菌 (4)带来风力资源 (5)净化空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