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置管灌注抗生素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31例

合集下载

中药灌肠辅助治疗盆腔炎性包块30例

中药灌肠辅助治疗盆腔炎性包块30例
蔺 彩 梅
( 西省 灵 石 县人 民 医 院 , 3 3 0 山 010)
年 以上无 复发 者 。好 转 : 症状 改 善 , 作 次数减 少 。 发
治疗结 果 : 愈 8 治 8例 , 转 1 好 2例 。总 有 效 率
为 10 。 0
典型 病例 患者 , ,2岁 ,9 8年 3月 以来 , 因饮 食不 男 4 19 每
秘 ” 病 范 畴 。 中 医 认 为 本 病 主 要 是 由 于 肝 郁 气 等
滞 , 逆犯 脾 , 横 肝脾失 调 , 湿趋 于 下 , 浊不 分 , 清 气机 逆 乱 , 痛 肠 鸣 而泻 。今用 痛 泻 要 方 治疗 , 中 白 腹 方
以上 两组 的一般 临 床资 料 经 统 计 学 检 验 无 明
9日随访 时 , 者 自述此 病 一直 未复 发 。 患
体 会
( 慧 平 )彩( 平包 岁 ℃ 温1 :块 ) ) ( :m 均r ( ℃ 超块1( /) /) 1 1 , , e c c m a
肠 道易 激综 合 征 , 叫结 肠 过 敏 、 肠 功 能 紊 又 结
乱 、 挛性结 肠 炎等 , 中 医的“ 痛 ” “ 泻” “ 痉 属 腹 、泄 、便
当或 情 志变化 而发 腹痛 , 鸣 即泻 , 后 腹痛缓 解 。 肠 泻 口服氟 哌酸 胶 囊 、 苍 片 等 均 无 效 。于 2 0 次 0 3年 8 月 3日来 我 院求治 。体检 无 阳性发 现 , 下 腹有轻 左
度压 痛 , 可 扪 及 条 索 状 肠 管 。粪 便 检 查 黏 液 较 并 多 , 镜检无红 、 但 白细 胞 , 不 到 阿 米 巴 及血 吸 虫 找 卵, 细菌 培养 阴性 , 血 试 验 阴 性 。X 线 检 查 无 特 潜 殊 发现 。结 肠镜 检查 发现 肠黏 膜轻 度充 血 、 水肿 和 多 量 的黏液 , 黏 膜活 检正 常 。舌 质红 , 但 舌苔 白腻 ,

中药灌肠加腹部理疗配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探讨

中药灌肠加腹部理疗配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探讨
以往临床主要根据患 者体 重变化 判断利 尿剂 给药方 案 , 但 由于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治疗过 程中机体体重受外界 因素 干扰情况较 为严重 ,因此并 不适 合将其作 为临床用药 指导指 标 。NT-proBNP是 临床用 于诊 断 、治疗 心力 衰竭 的常 用实 验室 检验指标 ,其水 平上升程度与心力衰竭患者 心功 能 、预后 均具有显 著相关 性 ,NT—pmBNP检测值 将 直接 提示 患者 机体 容量 负荷 。根 据这 一特性 ,有学 者提 出利用 心力衰 竭患者 治疗期 间 NT—proBNP水平变化情况结合 传统体重指标为利尿 剂 的使用提供 科学指 导 ,有 利于确保 心力 衰竭 患者利 尿剂使 用有效性 、安 全性 ’”j。本 文也 已通 过分 组研 究后 证 实 ,研 究组心力 衰竭 患者基于个体化用药分析 (BNP+体重 )应 用利 尿剂治疗后 ,该组临床治 疗总 有效率 (87.30% )、心功 能指标 (LVEF、LVEDV、LVESV)改 善效 果 与常 规用 药 的对 照组 (临 床治疗总 有效 率 90.47% )对 比并无 显 著 差 异 ,但 研究 组 低 钾 、低 钠 、低氯 、低血压等 药物相 关不 良反应发 生率 较对 照组

中药 灌 肠 加腹 部 理 疗 配合 抗 生 素 治疗 慢 性 盆 腔炎 的疗 效探 讨
郏 爱 华 (河 南科 技大 学第 一 附属 医院妇 产科 洛 阳 471000)
摘 要 :目的 研 讨慢性盆腔炎患者运用 中药灌肠 +腹部理疗 +抗生素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 法 将我 院收 治且符合标 准的 216例慢性 盆腔 炎 患者随机 归入 两组 ,I组 108例 单纯使 用抗 生素治疗,Ⅱ组 108例 同时配合 中药灌肠及腹部理疗治疗 ,对 比评 估两组 的施 治结果 。结 果 Ⅱ组 接 受治疗后取 得 97.2% 的总有 效率,显著 高于 I组 的 85.2% ,比较差异显著 (P<0.05),半年 随访调查 ,Ⅱ组复发 率为 4.6% ,显 著低于 I组的 21.3% ,比较差异显著 (P<O.05)。结 论 对慢性 盆腔 炎患者 实施 中药灌肠 +腹部理 疗 +抗 生素 治疗 ,药效显著 、远期复发率低 ,值得推荐 。

抗生素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抗生素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2019年8月B 第6卷/第23期Aug. B. 2019 V ol.6, No.2328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抗生素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徐 双(张家港澳洋医院,江苏 张家港 215600)【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抗生素联合中药保留灌肠临床方法对女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市某医院妇产科就诊的盆腔炎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抽取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1例。

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治疗方法:头孢唑肟钠结合奥硝唑进行治疗,如果对头孢抗生素过敏的患者用左氧氟沙星代替治疗;试验组患者在传统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灌肠方法进行治疗。

将两组患者的效果以及产生的不良反应、盆腔炎复发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非常高,总有效率95.23%。

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一般,有效率仅为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整个治疗过程中42例患者没有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等不良情况。

通过回访,试验组患者没有复发的患者,对照组患者有2例患者复发。

结论 抗生素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显著,没有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抗生素联合;保留灌肠;慢性盆腔炎;疗效【中图分类号】R7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23.28.01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市某医院妇产科就诊的盆腔炎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抽取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1例。

其中,年龄22~56岁,21例试验组患者有2例患者对头孢抗生素过敏;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对头孢抗生素过敏。

所有的患者都和医院签署知情同意书。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病情和病程、过敏史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30例临床观察

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30例临床观察

抗 生 素治 疗 基 础 上 是 否 用 中 药保 留灌 肠 进 行 疗 效 比较 。结 果 : 用 中 药 保 留 灌 肠 组 疗 效 明 显 较对 照组 好 (< .1 。结 辅 P 00 )
论 : 抗 生 素 治 疗 基 础 上 辅 用 中药 保 留灌 肠 治 疗 盆 腔 炎 性 包 块 , 有 治 愈 率 高 , 程 短 、 省 抗 生 素 用 量 , 者 易 于 接 受 在 具 疗 节 患
刺液做 培 养及 药敏 试验 , 组 均给 予抗 生 素 ( 选 敏 两 首 感 抗生 素 , 且两 组应 用 同一 种抗 生 素 , 常规 用药 剂 量 相同) 治疗 , 中观 察组 中 7例 选用 阿 奇霉 素联 合 甲 其
硝 唑 , 选 用青 霉 素 联 合 氟 罗 沙 星 , 选 用 硫 酸 4例 4例
3 0例 , 年龄 2 ~ 4岁 , 均 3  ̄ . , 日晨 6时体 34 平 2 08岁 每
温 3 .℃~ 96C, 均 (70 03 ℃ , 超示 包 块 大 60 3 . ̄ 平 3 . ̄ .) 彩 小 为 36 mx . m~ 02 m× .c . c 28 c 1. c 7 m,平 均 58 c 0 . mx 6
助检 查 :两组 患 者宫 颈管 分 泌物 培 养与 后穹 窿 穿刺 抽 出液镜 检结 果见 表 l 。 1 治疗 方 法 对 两 组 宫 颈 管 分 泌 物 或 后 穹 窿 穿 . 2
住 院患 者 6 0例 , 机 分成 两 组 , 察 组 3 随 观 0例 , 龄 年 2 ~ 2岁 . 均 3  ̄ . ; 日晨 6时 体 温 3 .℃~ 04 平 4 03岁 每 6 0
奈 替 米 星 联 合 甲硝 唑 , 选 用 青 霉 素 联 合 头孢 噻 8例 肟钠 . 7例选 用 青霉 素 联 合替 硝 唑 ; 照组 6例 选用 对 阿 奇 霉 素 联 合 甲硝 唑 , 选 用 青 霉 素 联 合 氟 罗沙 5例

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和微波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疗效观察

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和微波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疗效观察

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和微波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和微波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集的盆腔炎性包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抗生素联合微波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和微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由数据可知,采用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和微波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采用抗生素联合微波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采用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和微波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抗生素;中药灌肠;微波;盆腔炎性包块盆腔炎性包块是指女性盆腔脏器炎症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盆腔慢性炎症性组织学改变,从而导致盆腔炎性包块发生。

主要临床症状为白带增多、下腹部的隐痛和钝痛、腰骶部疼痛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1]。

为帮助患者更好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特分析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和微波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疗效,具体内容见下文。

1 基线资料和方法1.1 基线资料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100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50例患者:年龄30~59岁,平均年龄(45.25±3.26)岁,B超检查盆腔包块大小平均为3.60cm×4.91cm。

观察组50例患者:年龄31~61岁,平均年龄(45.32±3.29)岁,B超检查盆腔包块大小平均为3.61cm×5.10cm。

对比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抗生素联合微波照射,观察组患者采用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和微波照射。

1.2.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措施采用抗生素头孢曲松钠(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23021721)3g+替硝唑(贵州科伦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117)0.4g(或者甲硝唑0.5g)静脉滴注,每天一次;七天为一疗程。

中药外敷联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中药外敷联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中药外敷联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毛琼冬黄海媖(上饶市广信区中医院,江西上饶334100)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女性常见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的特点,可造成患者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甚至不孕[1]。

现阶段,针对此类患者,西医多以抗生素进行治疗。

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多由湿热内蕴、癖毒内结引发,治疗上应注重清热解毒、活血化瘀[2]。

本研究以中药外敷联合灌肠为主,以抗菌药为辅,探讨该疗法在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

对照组30例,年龄21岁~50岁,平均年龄(34.78±3.04)岁;病程0.5年~6年,平均(3.29±0.96)年。

观察组30例,年龄22岁~50岁,平均年龄(34.82±3.03)岁;病程0.5年~6年,平均(3.25±0.93)年。

2组均经B 超、组织病理学等检查确诊,同时排除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中枢系统病变以及恶性肿瘤患者。

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对照组予以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1103、20190602,规格0.25g )0.75~1.5g/次,2次/d ;静脉滴注注射用甲硝唑(吉林津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801、20191203,规格25mg ),首次剂【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外敷联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30采用头孢呋辛钠与甲硝唑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30例联合中药外敷与灌肠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

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证候积分以及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证候积分、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31例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31例

年 , 均 6年 。两 组在 年龄 、 平 病程 及病 情轻重 方 面差异
均无 显著性 意 义 ( 0 0 ) 具有 可 比性 。 P> . 5 ,
d J 厌 食 症 多 由脾 胃 失 调 所 致 , 常 采 用 运 脾 健 xL 通
遵循“ 胃” 以喜 为补 的原 则 , 即首 先 从 患儿 喜欢 的食 物 来 诱导 开 胃 , 暂不要 考虑 其营 养价值 如何 , 待其 食欲 增
脾 , 胃消积 等方 法治 疗 。但 部 分d J 性 情 执拗 , 长 养 ,L 家 溺爱 , 不遂 心 , 哭 闹 不 已 。小 儿 肝 常 有 余 , 常 不 稍 则 脾 足, 患儿所欲 不遂 , 肝失 疏 泄 , 横逆 乘 脾犯 胃致 厌 食 。 则
报 告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黄, 伴神疲 乏 力 , 神 不 振 , 精 舌质 红 或 淡 红 , 黄 或 白。 苔 妇科 检查 : 一侧 或双 侧 附 件增 粗 , 呈 条 索 状 , 痛 或 或 压 子 宫有 压痛 , 扪 及 囊 性 肿 物 。 实 验 室 检 查 : 白细 可 血 胞、 中性 粒细 胞及 血沉 可正常 或略 升高 , 白带 常规检 查
治疗抓 住扶土 抑木 , 平肝调 胃这一关键 , 则可收效 显著 。 还有部 分 患儿 反 复 感 冒、 咽炎 、 厌食 并 见 , 致 肺 脾 合 常 病, 治宜调肺 健脾 , 临症 时辛夷 、 耳子 宣肺 通 窍 , 畅 苍 通 气机 ; 玄参 、 山豆根 清 热解 表利 咽 喉 ; 壳 、 金 开提 肺 枳 郁 气 以助 脾运 ; 陈皮 理气 , 湿 ; 茹清 热 除烦 止 呕 , 青 燥 竹 焦 三仙 、 内金消积健脾 , 鸡 脾肺 同治 , 治疗效果 明显 。

静脉给药加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症性疾病

静脉给药加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症性疾病

静脉给药加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症性疾病盆腔炎症性疾病(PID)是由女性内生殖道炎症引起的一组疾病。

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

多数是以疼痛为主要表现。

性传播感染(STI)的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是主要的致病原。

一些需氧菌、厌氧菌等也参与PID的发生。

此外,巨细胞病毒、人型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可能是部分PID的病原体。

多数引起PID的致病微生物是由阴道上行的,且PID多为混合感染[1]。

由于致病菌属的复杂多样化,以往单纯西医抗菌消炎治疗效果不太理想,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近1年来我院在传统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灌肠,获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盆腔炎症性疾病患者87例,年龄20~42岁,平均28歲,其中已婚妇女58例,未婚妇女29例,均有流引产、放置宫内节育器或不良性接触史。

87例患者中,妇科检查有包块者(经彩超证实)17例,有盆腔积液者(经彩超证实)30例,均有急性腹痛的表现。

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盆腔炎症性疾病的诊断标准:根据2006年美国CDC推荐PID诊断标准:1.2.1最低诊断标准①宫颈触痛;②子宫压痛;③附件区压痛。

1.2.2附加标准①口表温度超过38.3℃;②宫颈或阴道异常黏液脓性分泌物;③阴道分泌物生理盐水涂片见到大量白细胞;④血沉加快;⑤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⑥实验室检查证实有宫颈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感染。

1.2.3特异标准①子宫内膜活检证实子宫内膜炎;②阴道超声检查显示输卵管增粗,输卵管积液,伴或不伴有盆腔积液或输卵管卵巢肿块;③腹腔镜检查结果符合PID表现。

1.3方法根据阴道分泌物涂片和细菌培养等实验室检查,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二、三代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抗厌氧菌类等抗菌药静脉给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灌肠方药组成:川芎、醋香附、黄柏、当归、丹参、炙黄芪各10 g,蒲公英、炒芡实、土茯苓、苦参、益母草各30 g,延胡索、忍冬藤、车前草、赤芍、鸡血藤、槟榔、败酱草各15g,1剂/3d,浓缩煎制约300ml待用,置冰箱冷藏保存,使用时取100ml加热至39~41℃为宜,于每晚睡前排空大、小便后,取右侧卧位,使臀部移近床沿,按静脉输液方法,连接好输液器,排出气体,输液器减去针头,末端涂少许润滑油,缓慢从肛门插入直肠10~15cm,将药液缓慢滴入,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待灌完后,尽量卧床休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置管灌注抗生素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31例
关键词盆腔炎性包块腹腔置管灌注中药灌肠抗生素中西医结合疗法
盆腔炎性包块多为急性炎症未彻底治愈而形成,或体质较弱由急性迁延,或由急性过程直接发展为慢性炎症。

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为静脉输注抗生素为主,但疗效不甚理想。

其原因可能与盆腔局部药物浓度较低等因素有关。

本研究通过腹腔灌注抗生素改变了用药途径,提高局部的血药浓度,配合中药灌肠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消肿散结,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近几年来本院收治盆腔炎性肿块患者62例。

均有反复盆腔炎发作史,下腹疼痛,妇科检查附件区包块及压痛,阴道B超提示盆腔炎性肿块,最大经线3~10cm,后穹窿积液,部分患者CA125升高。

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对照组31例;平均年龄治疗组32.3±6.61岁,对照组35.1±5.71岁;两组包块大小见表1。

两组年龄、包块大小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后穹窿穿刺注入20ml生理盐水后,回抽液作细菌培养+药物。

治疗组排空膀胱取头低于臀高位,穿刺点选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外1/3处,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洞巾,嘱患者鼓腹,用腹腔化疗穿刺针刺入皮肤,垂直进针入腹腔,拔出针芯,将导管朝盆腔方向经穿刺针插入盆腔20~25cm,抽出针套,回抽导管,保留导管在盆腔内15cm,以纱布覆盖腹壁穿刺处,导管末端接7号针头以灌注药液。

注药完毕,用无菌纱布包裹导管末端。

灌注药物为:左氧氟沙星0.2g100ml+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甲硝唑注射液1.83g。

隔日1次,共5次为1疗程。

若冲洗液培养阳性,则根据药敏更换抗菌药。

同时每晚睡前用妇外Ⅳ号(由大黄、当归、赤芍、三棱、蛇舌草、红藤、败酱草等煎制)100ml 保留灌肠,尽量保留至第二天早晨解大便,共10次。

对照组用左氧氟沙星200ml 静滴+5%葡萄糖注射500ml+甲硝唑注射液2.745g静滴,1日1次,共10天为1疗程。

3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有效:无下腹疼痛,妇科检查附件区无压痛,B超包块明显缩小甚至消失。

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改善不明显,B超提示炎性包块无改变。

结果:治疗组有效2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有效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7.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二组包块缩小情况及CA125平均值下降情况见表2。

腹腔灌注的不良反应,治疗组31例均未发生脏器损伤的情况,部分患者注药后感腹胀及下腹坠痛,但均能忍受,能自行缓解,考虑这与注药后药物刺激引起的肠痉挛有关。

4 体会
盆腔感染性疾病是妇科的常见疾病,盆腔感染严重可引起腹膜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脓肿、肠管大网膜及子宫卵巢等粘连,形成炎症性粘连包块。

应用广谱抗生素是治疗盆腔感染性疾病传统的治疗手段,但对于已形成炎性包块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差。

我们应用盆腔灌注抗生素改变了传统的给药途径,使盆腔内炎症直接与药物接触,较全身用药明显提高了局部的药物浓度,故炎症包块的消除更明显。

盆腔炎性包块,中医属余邪未净,症积胞中,治则为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消症瘕。

我院自制制剂妇外Ⅳ号是根据我院名老中医何少山的经验方制成,主要用药是大黄、当归、赤芍、三棱、蛇舌草、红藤、败酱草,具有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消肿散结的功效,而通过保留灌肠经直肠粘膜吸收后,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改善细胞营养,提高机体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又经长时间保留,药物可充分吸收而发挥药理作用,从而较快取得疗效。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