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在女性盆腔炎中的实施效果

合集下载

中药灌肠法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中药灌肠法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牡 蛎、 内金 、 鸡 紫草各 3 , 0g 山慈 姑、 藻各 2 , 仁 、 海 0g 桃 红花 、 穿 山甲 、 路路通 、 昆布 、 夏枯草各 1 , 5g 桂枝 1 。治愈 3 0g 7例 , 显效 3 6例 , 好转 9例 , 无效 3例 , 总有效率 9 .7% 。 64
6 妇 科灌 肠常用 中药选 择
[ ] 梁月琴 , 5 张 丽. 中药 灌肠 治疗子 宫 内膜异位 症痛 经 7 2 例 [ ] 中国中医药科技 ,04,1 4 :5 . J. 20 1 ( ) 2 2 [ ] 马晓玲 . 6 化瘀 散结 法灌 肠治疗子 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 8 5例
的应用价值 。
7 结 语
[ ] 陕西 中医 ,0 4 5 :1 . J. 20 ( ) 4 6 [ ] 吕荣 晴, 7 吕荣 华. 中药灌 肠治疗 输卵 管阻 塞性不 孕 9 0例 [ ] 中医外治杂志 ,0 0 1 ( ) 2 . J. 2 1 ,9 5 :9 [ ] 徐 春芳 , 8 苗 苗 , 文燕 . 管灵灌 肠治 疗输 卵管 阻塞性 刘 疏 不孕 10例 [ ] 山东 中医杂志 ,0 82 ( ) 34—35 0 J. 2 0 ,7 5 :1 1. [ ] 王 芝 敏. 9 化瘀 通 络 汤保 留灌 肠 治疗 输 卵 管 阻 塞 2 9例 3 [ ] 上海 中医药杂志 ,0 5 3 ( ) 3 . J. 20 ,9 3 :7 [ O 李云霞. 1] 中药灌肠治疗 子宫肌瘤 [ ] 光明 中医,0 8 2 J. 20 ,3

58 ・
J un f xen l h rp f C e 0 1 2 ( o ra o E tra T eay o T M D c2 1 ,0 6 l
药: 枳壳、 香附 、 荔枝核 、 乌药 、 木香 、 橘核 、 路路通等 。清热泻 火 药: 夏枯 草、 黄芩 、 黄柏 、 黄连 、 大黄等 。中药灌肠法 所选药物 大 多采用气味俱厚或苦 寒清 热 , 或行气 化瘀 走窜 之 品, 治疗 女 对 性慢性生殖系统炎症 、 盆腔包块及 女性生殖 功能紊 乱具有较 高

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分析

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分析

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分析穴位贴敷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应用也有一定的疗效。

下面将对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进行分析。

盆腔炎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形成后遗症。

盆腔炎症引起的后遗症主要表现为盆腔疼痛、月经不调、不孕等。

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注重调整人体的内外环境,通过调理气血、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而穴位贴敷和中药都是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穴位贴敷是指将中药煎煮成浓缩液,然后用纱布或绷带将其贴敷在特定的穴位上。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常见的穴位有关元、气海、中脘等。

这些穴位与盆腔脏腑有关,贴敷中药可以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渗透到相应的脏腑组织,起到调理气血、促进血液循环、活化组织的作用,从而改善疾病后遗症的症状。

穴位贴敷与中药的结合,可以相互促进,增强疗效。

中药内服可以通过调整全身气血来改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症状,但其疗效可能较慢。

而穴位贴敷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提高中药的药效,加快疾病康复的速度。

中药的温热性质也可以促进穴位贴敷的渗透,增强疗效。

经临床实践发现,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可以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贴敷关元穴可以舒缓盆腔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月经不调的症状;贴敷气海穴可以调理气血,提高子宫内膜的质量,增加怀孕的几率等。

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疗效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差异,对于某些病人可能疗效显著,对于另一些病人可能效果不明显。

疗程的长短也会影响疗效,过短的疗程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穴位贴敷的技术水平、中药的选择与质量等因素也会影响疗效。

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可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疗效可能因个体差异、疗程长度及治疗手段的选择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施治,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

中药灌肠配合中药热敷、穴位贴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中药灌肠配合中药热敷、穴位贴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临床探索中药灌肠配合中药热敷、穴位贴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陈月霞 (淮安市中医院,江苏淮安 223001)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灌肠配合中药热敷、穴位贴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2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药灌肠,配以中药热敷及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桂红灌肠液灌肠治疗,配以中药热敷及穴位贴敷为辅的治疗对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药热敷;穴位贴敷;临床观察慢性盆腔炎为常见的慢性妇科疾病,临床西医治疗常采用抗菌药物,疗效不显著且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生活。

随着中医的发展和应用,中药灌肠配合中药热敷、穴位贴敷对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一定疗效。

单纯西药治疗易导致机体菌群失调,引起多种并发症。

本研究分析中药灌肠配合中药热敷、穴位贴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从2020年4月~2021年2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对照组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37.20±4.18)岁;病程3~15个月,平均(8.18±1.07)个月。

观察组年龄25~50岁,平均年龄(36.29±4.15)岁;病程3~14个月,平均病程(8.15±1.01)个月。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盆腔炎临床诊断标准,能够配合检查、诊治、护理,并耐受相关治疗及用药;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且签署知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全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先天性疾病患者;其他系统及器官功能障碍患者。

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腹部中药贴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腹部中药贴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腹部中药贴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腹部中药贴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到我院进行慢性盆腔炎治疗患者6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30例,研究组为30例,给予对照组克林霉素治疗方法,给予研究组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腹部中药贴敷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六个月后的复发率进行分析和对比。

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六个月后的疾病复发率为23.3%;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六个月后的疾病复发率为1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腹部中药贴敷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患者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药保留灌肠;腹部中药贴敷;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临床中,慢性盆腔炎属于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痛苦,严重降低日常生活质量。

在常规治疗中,患者病情复发率高。

实践调查发现,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腹部中药贴敷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可降低疾病复发率,且操作简单,副作用小,深受患者喜爱,被广泛运用在临床中,受到业界肯定。

现本文主要是以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到我院进行慢性盆腔炎治疗患者60例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分析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腹部中药贴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到我院进行慢性盆腔炎治疗患者6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例,研究组为例,给予对照组克林霉素治疗治疗方法,给予研究组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腹部中药贴敷治疗方法对照组中,年龄最大为47岁,最小为25岁,平均年龄为30.1岁。

研究组中,年龄最大为51岁,最小为26岁,平均年龄为30.3岁。

所有患者对于本次调查研究知情知权,自愿参加,均签订同意书。

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在女性盆腔炎中的实施效果

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在女性盆腔炎中的实施效果

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在女性盆腔炎中的实施效果盆腔炎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通常表现为下腹疼痛、白带异常、月经不调等症状。

盆腔炎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性生活不洁、月经期间卫生不当、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等。

盆腔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生殖器官感染、不孕不育以及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盆腔炎的治疗至关重要。

一、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的基本原理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是中医治疗盆腔炎的经典疗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中药的渗透作用和药性作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消炎利湿,达到清热解毒、祛瘀通络、舒筋活血的疗效。

通过灌肠可以直接将中药汤剂输送到患者的盆腔部位,发挥直接作用,缓解盆腔炎症状。

贴敷可以加速中药成分的吸收,提高治疗效果。

1. 中药汤剂灌肠中药汤剂灌肠是采用中药汤剂制成灌肠液,通过肛门插管将中药液导入患者的肠道,再通过肠道吸收作用,让患者的盆腔直接得到中药的治疗效果。

2. 贴敷在灌肠后,患者在下腹部和腰部贴敷中药膏药,使中药成分通过皮肤的吸收作用,渗透到患者的盆腔部位,起到调理和治疗的作用。

通过实际的临床病例观察发现,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在女性盆腔炎中有着良好的实施效果。

以下是两例具体病例:病例一:患者女性,34岁,主要症状为下腹疼痛、白带异常。

患者历经多次抗生素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

经过3个疗程的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下腹疼痛明显减轻,白带恢复正常。

复查发现盆腔炎炎症指标明显下降。

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女性盆腔炎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其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可以为盆腔炎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中药浓度、温度和灌肠液量等因素,同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在治疗期间,还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和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中药外敷联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中药外敷联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中药外敷联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毛琼冬黄海媖(上饶市广信区中医院,江西上饶334100)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女性常见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的特点,可造成患者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甚至不孕[1]。

现阶段,针对此类患者,西医多以抗生素进行治疗。

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多由湿热内蕴、癖毒内结引发,治疗上应注重清热解毒、活血化瘀[2]。

本研究以中药外敷联合灌肠为主,以抗菌药为辅,探讨该疗法在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

对照组30例,年龄21岁~50岁,平均年龄(34.78±3.04)岁;病程0.5年~6年,平均(3.29±0.96)年。

观察组30例,年龄22岁~50岁,平均年龄(34.82±3.03)岁;病程0.5年~6年,平均(3.25±0.93)年。

2组均经B 超、组织病理学等检查确诊,同时排除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中枢系统病变以及恶性肿瘤患者。

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对照组予以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1103、20190602,规格0.25g )0.75~1.5g/次,2次/d ;静脉滴注注射用甲硝唑(吉林津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801、20191203,规格25mg ),首次剂【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外敷联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30采用头孢呋辛钠与甲硝唑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30例联合中药外敷与灌肠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

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证候积分以及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证候积分、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中药内服结合外敷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中药内服结合外敷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中药内服结合外敷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目的:探讨中药内服结合外敷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49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9例,其中观察组采取中药内服结合外敷灌肠方法,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痊愈15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99%,明显高于对照组74.70%的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中药内服结合外敷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标签:中医药疗法;慢性盆腔炎;中药外敷;灌肠慢性盆腔炎(CPID)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包括盆腔腹膜炎、盆腔结缔组织炎、输卵管卵巢囊肿、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1],主要是由下生殖道感染后逆行上升导致,为女性内生殖器与其周围结缔组织的炎症,其主要病原菌有厌氧菌、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及人型支原体(MH)等。

该病具有病程长、反复、难治愈等特点。

CPID临床上多采取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差。

本研究根据慢性盆腔炎的病理特点,采用中药内服,辨证论治,加上理气活血药物灌肠及中药包外敷理疗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现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09年6月-2012年6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498例CPI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9例。

观察组使用中药内服,药包外敷,灌肠治疗;对照组使用抗生素治疗。

其中观察组年龄21~52岁,平均(35.4±5.6)岁,病程0.8~6.5年,平均4.8年;轻度70例,中度98例,重度81例。

对照组年龄22~49岁,平均(33.5±4.9)岁,病程0.5~5.8年,平均4.2年;轻度81例,中度97例,重度71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CPID的诊断标准。

其中下腹胀痛者198例,伴腰骶痛者161例,白带增多97例,伴有低热、月经量多30例,不孕13例。

中药内服外敷与灌肠合治盆腔炎

中药内服外敷与灌肠合治盆腔炎

中药内服外敷与灌肠合治盆腔炎盆腔炎是指盆腔内生殖器官及盆腔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炎症性病变的总称。

如附件炎、子宫颈炎、子宫周围炎、宫骶韧带炎、宫囊结缔组织炎以及盆腔腹膜炎等,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

其症可在一部分或几部分同时发生。

本病多发生在已婚妇女,特别是经产妇女,临床上分急、慢性两种,根据临床表现与祖国医学“热入血室”、“癥瘕”、“痛经”、“带下”和“月经不调”等所叙述的某些症状有相似之处。

病因、病机急性盆腔炎多在分娩或处理流产时消毒不严,或不注意孕期、产褥期及经期卫、性生活不洁,引起盆腔急性感染。

祖国医学认为热毒或湿浊乘血室正开,胞脉空虚,秽浊之邪乘虚而入,湿热毒邪内侵,瘀滞胞宫、胞络,影响气血运行,致使气血凝滞,冲任受损而致病。

病初为热毒及湿邪壅盛期,其邪气盛,而正气未衰,邪正斗争较剧,表现为实热症。

而慢性盆腔炎则由于在急性期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彻底,或其症状不明显而忽视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而余邪未尽所致。

但也有无明显急性发病史者,开始即为慢性盆腔炎。

中医认为本病日久不愈,正气不足,以至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而致气滞血瘀,则成为虚症或虚实夹杂症。

治疗方法根据“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因人制宜,以主症结合兼症,将本病分为实热型、湿热郁结型和寒凝气滞三型。

以活血化瘀为主,分型辨证施治。

在治疗过程中,采取内服、外敷和灌肠等方法,综合治疗本病。

一、实热型主症:少腹灼热胀痛,有时放射至腰部,二阴部常有胀感,少腹之包块推揉不移不散,痛而拒按,带下黄稠量多,有臭味,伴有发热,口苦咽干,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干燥。

如有盆腔腹膜炎时,还伴有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脓毒败血症。

舌质红,苔黄腻或燥,脉弦数,白血球总数及中性均增高。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散结1.内服中药:金银花20g,连翘12g,红藤20g,败酱草20g,紫丹参15g,赤芍10g,川楝子12g,香附10g,元胡15g,土鳖6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在女性盆腔炎中的实施效果该疗法主要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是中药汤剂的灌肠治疗,其次是中药贴敷治疗。

中药汤剂灌肠是该疗法的核心步骤之一,其目的是通过灌肠的方式,将中药汤剂直接送入盆腔,以达到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作用。

该步骤的具体操作包括:将中药汤剂煎制好后,用注射器或灌肠器将药液注入盆腔,待药液全部注入后,保持30分钟,然后由体位改变或用热水冲洗,使药液彻底排出。

通过灌肠的方式,中药汤剂可以快速渗透到盆腔的深层组织,增强疗效。

中药贴敷是该疗法的另一个重要步骤,主要是利用中药的药性通过贴敷的方式,将药物直接施于患处,具有温热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散炎症,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贴敷的具体操作包括:将中药煎煮后,取药汁浸湿纱布,然后贴敷于患处,用保鲜膜包裹固定,保持一定时间。

通过贴敷的方式,中药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处,加速疗效的显现。

通过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的实施,该疗法在治疗女性盆腔炎中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中药汤剂灌肠可以快速渗透到盆腔深层组织,活血化瘀,温通经络,缓解盆腔炎的症状。

中药贴敷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处,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消散炎症,促进盆腔炎的康复。

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减轻盆腔炎引起的全身症状。

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在治疗女性盆腔炎中具有一定的实施效果。

该疗法通过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作用,可以缓解盆腔炎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病情。

由于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需要依赖中医师的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确保操作规范,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探索更合理和有效的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为女性盆腔炎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法和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