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的方法

合集下载

妇科中药灌肠方法

妇科中药灌肠方法

妇科中药灌肠方法妇科中药灌肠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将中药制剂经由直肠注入体内,以达到治疗妇科疾病的目的。

它既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与其他中医疗法结合使用。

妇科中药灌肠的目的是通过直接作用于盆腔、子宫、输卵管等部位,促进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消除炎症,改善子宫内膜环境,修复组织损伤,达到治疗妇科疾病的效果。

妇科中药灌肠主要适用于一些妇科疾病,比如月经不调、宫颈糜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首先,进行妇科中药灌肠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工具和药物。

工具包括灌肠袋、灌肠管、橡胶塞等。

药物根据不同的病情和药理作用选择,可以是单味中药制剂或者复方中药制剂。

然后,进行妇科中药灌肠的步骤如下:1. 进行肛门冲洗:使用温开水将肛门周围清洗干净,保持局部清洁。

2. 准备灌肠袋:先将灌肠袋用温开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入开水中煮沸,煮沸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为10-15分钟。

3. 准备药物溶液:将药物按照医嘱的用量加入适量的开水中,待完全溶解后静置片刻。

4. 灌药前准备:将灌肠袋放置在一个较高的位置,打开流量控制装置将水流放出,然后将灌肠管连接到流量控制装置上。

5. 灌药操作:将药物溶液倒入灌肠袋中,然后用手轻轻捏住灌肠管口,以防止药液流出。

患者可以侧卧,然后将涂有润滑剂的橡胶塞轻轻推入肛门进行灌肠。

当灌药过程中,应保持患者的舒适感,患者可以调整灌肠液的速度和量。

6. 灌药结束:当一次灌药完成后,要让患者保持一定的时间,让药物充分被吸收。

然后让患者排空肠道,将药物排出。

7. 清洗工具:将使用过的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以备下次使用。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妇科中药灌肠治疗时要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要保持局部卫生,避免肛门和灌肠袋的感染。

在进行灌药操作时要轻柔、细致,并注意患者的身体舒适感。

如果存在不适或有异常情况发生,应及时停止灌药,并咨询医生的指导。

总之,妇科中药灌肠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中医中药灌肠操作规程

中医中药灌肠操作规程

中药灌肠技术操作规程【目的】通过肛门送入肠管,使药物通过直肠粘膜吸收入血,以发挥局部治疗或全身治疗的作用。

适用于慢性盆腔炎腹膜炎盆腔淤血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征等病。

【用物准备】一次性灌肠袋一个,瓶装石蜡油棉球一个,一次性臀垫一个,手纸适量,PE手套一副,输液架一个,灌肠用药【灌肠用药】当归12g赤白芍20g丹参30g败酱草30g荔枝核12g鸡内金12g泽兰15g鸡血藤15g谷麦芽各12g拳参12g双花30g公英30g三棱15g莪术15g水煎日一剂IOOm1.温水灌肠【操作方法】1.保留灌肠前,嘱病人排便,以清洁肠道,便于药物吸收,尽量不采取大量不保留灌肠,以免刺激肠蠕动,使药液不易保留。

2.备齐用物携至床前,向病人解释治疗目的及方法。

3.测量药液温度39℃-41℃,倒入灌肠筒或输液瓶内,挂在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约30-40cm04.摆好体位:根据病变部位取左侧或右侧卧位,臀下垫一次性治疗巾,并用小枕抬高臀部IoCm,暴露肛门。

5.润滑肛管前端与输液器连接,排气后夹紧输液管,轻轻插入肛门约10-15Cnb用胶布固定,松开活塞,调节滴速,每分钟60-80滴。

压力要低,以便药液的保留,保留时间越长越好,有利于肠粘膜的充分吸收。

6.待药液滴完时夹紧输液管或灌肠筒的连接,拔出肛管放入弯盘。

用卫生纸轻揉肛门部。

7.整理床铺,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嘱咐病人尽量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

8.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1.中药保留灌肠前应先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时的卧位和肛管插入的深度,灌肠前让病人排空大便,必要时先行清洁灌肠。

2.药液温度应保持在39℃-41℃,过低可使肠蠕动加强,腹痛加剧,过高则引起肠粘膜烫伤或肛管扩张,产生强烈便意,致使药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吸收少、效果差。

3.为使药液能在肠道内尽量多保留一段时间,对所使用药物刺激性强的病人可选用较粗的导尿管,并且药液一次不应超过200m1.,可在晚间睡前灌肠,灌肠后不再下床活动,以提高疗效。

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在女性盆腔炎中的实施效果

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在女性盆腔炎中的实施效果

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在女性盆腔炎中的实施效果盆腔炎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通常表现为下腹疼痛、白带异常、月经不调等症状。

盆腔炎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性生活不洁、月经期间卫生不当、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等。

盆腔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生殖器官感染、不孕不育以及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盆腔炎的治疗至关重要。

一、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的基本原理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是中医治疗盆腔炎的经典疗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中药的渗透作用和药性作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消炎利湿,达到清热解毒、祛瘀通络、舒筋活血的疗效。

通过灌肠可以直接将中药汤剂输送到患者的盆腔部位,发挥直接作用,缓解盆腔炎症状。

贴敷可以加速中药成分的吸收,提高治疗效果。

1. 中药汤剂灌肠中药汤剂灌肠是采用中药汤剂制成灌肠液,通过肛门插管将中药液导入患者的肠道,再通过肠道吸收作用,让患者的盆腔直接得到中药的治疗效果。

2. 贴敷在灌肠后,患者在下腹部和腰部贴敷中药膏药,使中药成分通过皮肤的吸收作用,渗透到患者的盆腔部位,起到调理和治疗的作用。

通过实际的临床病例观察发现,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在女性盆腔炎中有着良好的实施效果。

以下是两例具体病例:病例一:患者女性,34岁,主要症状为下腹疼痛、白带异常。

患者历经多次抗生素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

经过3个疗程的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下腹疼痛明显减轻,白带恢复正常。

复查发现盆腔炎炎症指标明显下降。

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女性盆腔炎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其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可以为盆腔炎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中药浓度、温度和灌肠液量等因素,同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在治疗期间,还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和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盆腔炎中药灌肠配方

盆腔炎中药灌肠配方

盆腔炎中药灌肠配方盆腔炎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属于中医痛经、癥瘕、带下病、不孕等范畴。

中医治疗盆腔炎的方法有中药灌肠、针灸、外敷等方法,那么灌肠时可以用哪些配方呢?一起来看看吧!1.活络汤处方组成:地龙、丹参、忍冬藤、土茯苓,穿山甲、王不留行,三棱、莪术、乳香、没药。

使用方法:将药材加水浸泡半小时,然后煎至150~200毫升,等待药液冷却至合适温度。

治疗过程中,排空大便,避开月经期。

最好是晚上睡觉前给药,每天一次。

一个经期为一个疗程,需要两个疗程。

2.红藤汤处方组成:红藤、赤芍、桃仁、蒲公英、败酱草。

使用方法: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成100毫升药液,冷却至合适温度。

让患者侧卧进行保留灌肠,每日一次,14次为一个疗程。

3.新承汤处方组成:大黄、厚朴、黄柏、赤芍、皂刺、蒲公英、乳香、没药;使用方法:将上述药材浓煎成100 ml药液,温度合适的时候保留灌肠。

1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两个疗程,月经期间停药。

4.慢盆汤处方组成:败酱草、赤芍、夏枯草、丹参,红藤、桂枝、莪术、洗心、柴胡。

使用方法:用上面的药材煎成药液,每晚保留灌肠一次,每次100 ml。

月经期间停用,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5.三味汤处方组成:赤芍、蒲公英、败酱草。

配方加减:肝郁气滞者加郁金;下腹冷痛者加乌药、肉桂;有硬条块者加乳香、没药、莪术、三棱。

使用方法:将上述药材煎煮两次,药液进行灌肠。

每天一次,中药灌肠保持4小时以上。

月经暂停灌肠,15次为一个疗程。

中药灌肠对治疗盆腔炎是确实有效的。

当盆腔炎症状严重时,可以一天灌肠两次;如果情况不严重,可以一天灌肠一次。

在灌肠治疗盆腔炎的同时,还可以考虑选择口服中药妇炎丸,能够增强治疗效果。

中药灌肠方法

中药灌肠方法

中药灌肠方法中药灌肠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将药物溶液注入肛门,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肠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灌肠方法在中医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肠道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疗效。

下面将介绍中药灌肠的方法及其应用。

一、中药灌肠的方法。

1. 准备工作,首先要准备好所需的中药药材和器具,如中药药材、药杵、注射器、灌肠袋等。

然后将中药药材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温水搅拌均匀,备用。

2. 灌肠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双腿屈膝,暴露肛门。

将灌肠袋连接好,注入预先调配好的中药溶液,然后轻轻插入患者的肛门,将药液缓慢注入肠道。

3. 留置时间,患者在注入完中药溶液后需要保持一定的时间,让药物充分吸收。

通常情况下,留置时间为15-30分钟。

4. 排出药液,留置时间结束后,患者可自行排出药液,也可以借助医生的帮助。

排出药液后,患者需要休息一段时间,不宜立即活动。

二、中药灌肠的应用。

1. 消化系统疾病,中药灌肠在治疗便秘、肠炎、胃肠道炎症等消化系统疾病方面有显著疗效。

通过灌肠可直接作用于肠道黏膜,促进肠道蠕动,加速排便,缓解肠道炎症。

2. 肠道疾病,对于慢性结肠炎、肠道溃疡等疾病,中药灌肠可以减轻肠道炎症,促进溃疡愈合,缓解腹泻、腹痛等症状。

3. 妇科疾病,中药灌肠在治疗妇科炎症、盆腔炎、宫颈炎等疾病中也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灌肠可以直接作用于盆腔器官,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

4. 肝肾疾病,部分肝肾疾病患者也可以通过中药灌肠来辅助治疗,促进体内毒素的排泄,减轻肝肾负担,改善身体状况。

总之,中药灌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在临床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灌肠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严格掌握灌肠方法和用药剂量,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希望广大患者在接受中药灌肠治疗时,能够选择正规医疗机构,遵医嘱进行治疗,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及护理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及护理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及护理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每晚1次,1-3个疗程。

结果:总有效率为98%。

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且经济安全。

标签:中药保留灌肠;盆腔炎;护理慢性盆腔炎是指盆腔生殖器官包括子宫体部、输卵管、卵巢及腹膜和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发生的反复发作的炎症,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

[1]慢性盆腔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

笔者在治疗和护理慢性盆腔炎患者时,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50例,经妇科及B超检查,均明确诊断,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31.7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月。

2.治疗方法2.1药物组成红藤30g、蒲公英30 g、败酱草30g、白花蛇舌草30 g、晚蚕砂30 g、银花30 g、紫花地丁30 g,炎性包块或附件增厚者加三棱、莪术、桃仁各10g,腹痛严重者加延胡索、制香附、木香各10g。

2.2煎法方法诸药用清水浸泡30分钟,水量以浸没药物为准,文火煎2次,每次30分钟,将2次的药汁一起煎至150ml后滤渣备用。

每晚1次,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月经期停用,月经干净3日后再开始第2疗程。

3.操作方法3.1 用物准备灌肠筒1个、一次性长肛管数根(或用胃管代替)、石蜡油、水温计、一次性垫单1张等。

3.2 操作方法每晚睡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取去枕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0-15cm,将中药汤剂100ml倒入灌肠筒中,温度38℃-40℃,嘱患者排空大小便,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肛管插入15-20cm,15分钟内将药液缓慢灌入,灌肠完毕后改为平卧位,药液尽量保留2小时以上。

3.3注意事项灌肠药液温度适宜,温度过高会损伤肠粘膜,影响药液在肠道吸收,过低使肠管收缩,致腹痛加剧,同样不利于吸收,使用灭菌的肛管或一次性肛管,一人一次一管,避免感染,灌肠高度不超过30cm。

中医盆腔灌肠操作流程

中医盆腔灌肠操作流程

中医盆腔灌肠操作流程
内容:
一、准备工作
1. 准备开水约500毫升,温度保持在37-38°。

2. 准备灌肠器具:软管灌肠器、灌肠袋。

确保灌肠器软管通畅,灌肠袋无破损。

3. 在病人腹部垫高枕头,取左侧卧位。

4.解释灌肠目的和过程,取得病人同意和配合。

二、操作步骤
1. 戴手套,用温开水将灌肠袋充满,挤出其中的空气。

2. 将灌肠器软管接到灌肠袋上,调节灌肠液流速。

3. 抬高病人左臀,涂抹润滑油,轻柔地将灌肠器软管插入肛门约15厘米。

4. 打开灌肠袋开关,缓慢灌入灌肠液,留意病人反应。

灌入量约500毫升。

5. 收起软管,让病人保持左侧卧位5-10分钟。

6. 帮助病人排空肠内容物到床上的便盆中。

7.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排出的液体清亮为止。

8. 擦拭病人,调整到舒适体位,观察病人反应。

三、注意事项
1. 灌肠液温度要适宜,太冷会引起痉挛。

2. 灌肠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刺激肠道。

3. 软管插入深度适中,避免损伤肠壁。

4. 留意病人反应,必要时可暂停灌肠。

5. 完成后,观察病人肠道反应和生命体征。

6. 保持灌肠环境和用品清洁,预防感染。

盆腔积液中药灌肠操作方法

盆腔积液中药灌肠操作方法

盆腔积液中药灌肠操作方法
盆腔积液中药灌肠是一种中医疗法,常用于治疗妇科疾病。

下面是该操作方法:
1. 准备灌肠器:灌肠器为一种塑料制品,一般根据肛门大小不同,有不同的规格。

在使用前,需要用开水烫一遍消毒。

2. 准备好药物:根据病情及医生建议,选择适宜的中药,加入适量的水中,煮沸后待凉。

3. 洗手及清洁肛门:洗手后清洁肛门,可以用温水或擦拭纸,以保持肛门卫生。

4. 准备好位置:患者可以侧卧,双腿微屈,或者躺在一侧将膝盖抬起,使肛门易于操作。

5. 开始灌肠:涂上润滑剂的灌肠器插入肛门,缓慢注入药液,患者应保持放松状态,以便药液顺利进入肠道。

6. 蜷曲保持:灌入药液后,患者可以稍微蜷曲在床上,以便药液更好地渗透。

7. 等待清肠:一般30分钟左右,患者可以感觉到肠蠕动增强,也可以根据医生建议控制灌肠时间。

8. 排泄:排出灌入的药液及肠内废物,可以用温水清洗肛门,以保持肛门卫生。

需要注意的是,灌肠器及灌药的水温不宜过高,操作前需要检查器械是否完好无损,并请专业医生指导。

如果患者出现肚子疼、恶心呕吐等反应,应及时就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的方法
导语:灌肠是一种起源早的治疗一些疾病的方法,中药灌肠就是将中药和散剂相掺合之后灌肠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

女性患上盆腔炎,也可以用中药灌肠来
灌肠是一种起源早的治疗一些疾病的方法,中药灌肠就是将中药和散剂相掺合之后灌肠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

女性患上盆腔炎,也可以用中药灌肠来治疗吗,这对于治疗盆腔炎是否有效呢,在目前看来,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确实是有用的,许多人还不知道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的方法吧,下面便来讲一讲。

①保留灌肠:桂枝、附子、水蛭、设药、昆布各10克,三棱、莪术、赤芍、丹皮、槟榔、败酱草各15克。

浓煎lOOml备用;
②一次性输液器1具,石腊油或润滑油少许;
③灌肠前要排空大、小便,以减轻腹压及清洁肠道。

④ 湿热淤结证禁用。

操作方法:
每晚睡前,排空大、小便后,取右侧卧位,使臀部移近床沿,按静脉输液方法,连接好输液器,排出气体,输液器剪去针头,末端涂上少量润滑油,缓慢的从肛门插入直肠10~15 cm,将药液缓慢滴入。

药液温度以39℃~41℃为宜,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cm,待灌完后,尽量卧床休息。

局部的血液循环是可以起到疗效治疗盆腔炎的。

1、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是种比较常用的方法,也是有效果的,尤其是慢性盆腔炎。

2、首先要辩证配药,让医生根据病的寒热虚实配好药。

然后规律应用,会有效的。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