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教案 Word版含解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关系(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
2. 学会运用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推导。
2. 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的应用实例。
3. 运用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在不同情况下的适用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2. 利用实例演示法展示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的应用。
3.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法探讨实际问题解决方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速度与位移之间的关系。
2. 新课:讲解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理解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
3. 实例分析:展示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实际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解决方案并分享成果。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的应用价值。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的掌握程度。
2. 练习题:布置课堂练习题,评估学生对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的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对比研究:引导学生探究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关系。
2. 实际应用:介绍速度与位移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行驶、田径运动等。
八、教学资源1. 教案、PPT课件:提供详细的教学计划和课件,方便教师授课。
2. 练习题库:提供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 视频资料:引入相关实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
2_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教学设计

§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教材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是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
该内容是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这两个规律的基础上,继续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实行学习。
其主要特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水平、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强化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物理景象的水平。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的推导。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会用此公式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际问题。
1.通过速度与位移关系式的推导和应用过程使学生进一步领会使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2.通过对实例和习题中物理过程的分析,使学生继续学习并习惯使用画运动示意图对物体运动过程实行分析和描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题过程养成学生规范化、程序化解题的物理学科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速度与位移关系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教学难点】对速度与位移关系式的准确理解与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
【教学过程】回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2个相关公式:(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新课引入练习1. 一个高山滑雪的人,从100 m长的山坡上由静止匀加速滑下,加速度大小为2 m/s2,他运动到坡低的速度大小为多少?讲评学生的解答方法,同时提出题目中所给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结果都不涉即时间t,我们能不能将两个公式联立,消去t,就直接得到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呢?新课教学一、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V2 –V02 = 2aX例题1:(用速度与位移公式做练习1)二、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公式的应用例题2:我们把子弹在枪筒中的运动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假设子弹的加速度大小为2.5×l05m /s 2,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400m/s ,试计算枪筒应为多长。
学以致用:1.我国某型号航空母舰上装有协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2.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教案 Word版含解析

课题:§1.2.4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速度的关系使用时间: 年 月 日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高中物理新课程(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是前在几节内容的推论。
教材先是通过一个例题的求解,利用公式x=v0t+ at2和v=v0+at 推导出了位移与速度的关系:v2-v02=2ax.到本节为止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位移—时间关系、位移—速度关系就都学习了.解题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分析物理情景并画出运动示意图,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求解,并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解答后注意解题规律。
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注意选取的题目应由浅入深,不宜太急。
比较复杂的问题,应引导学生把复杂问题变成几段简单问题来解。
学习起点分析:学生已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位移—时间关系,但对公式的选用运运不知所措,乱套公式、不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不注公式的相互联系比较普遍。
本节内容的学习也相当于引导学生灵活选用公式,正确推导出公式的内在联系,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引导过程中分析要仔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会用公式解决匀变直线运动的实际问题。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关系的公式ax 2202=-υυ,及其简单应用。
4.培养学生将已学过的数学规律运用到物理当中,将公式、图象及物理意义联系起来加以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函数图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已知结论正确类比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分析问题的品质。
2.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学生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关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公式。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关系。
2. 利用数学方法,推导出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概念介绍。
2. 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的推导。
3. 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的应用实例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之间的关系。
2. 讲解与推导: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通过数学推导,得出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
3.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解决问题。
4.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的应用。
6.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注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现象,如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引导学生关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概念,解释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
3. 公式推导:引导学生参与公式推导过程,通过数学运算得出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
4.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解决问题。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概念的理解。
2. 练习题:评估学生对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的掌握程度。
人教高中物理必修1 2.4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教学设计华中师范大学李云雄【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
2、该内容在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前两个规律的基础上,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进一步的学习。
其主要特点在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强化学生分析和论证的能力;强调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应用,为以后动力学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会用此公式解相关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速度与位移关系式的推导和应用过程使学生进一步领会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2、通过对实例、例题和习题中物理过程的分析,使学生继续学习并习惯运用画运动示意图对物体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和描述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解题过程养成学生规范化、程序化解题的物理学科的学习习惯。
2、通过读题、审题、计算、检验等解题环节,养成学生做事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速度与位移关系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2、提出学习任务 解决实际问题 推导出新的函数关系 初步学会利用位移与速度 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体会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对解决某一类问题的便捷性, 从而体会到该关系式的重要作用。
3、认识数学工具对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性,养成规范化、程序化解题的良好物理学习习惯; 通过对这一类型问题特点的归纳,使学生逐步掌握并习惯用分析、归纳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对速度与位移关系式的理解与应用。
2、初学者往往将数学与物理隔离开来,机械的套公式,缺乏对物体运动过程的分析及对公式中各物理量及之间关系的理解,从而对公式的应用感到困难。
【教学过程】一、课前引入1、通过复习匀加速直线运动v-t,x-t 关系,引导学生思考v-x 是否也存在关系?2、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速度与位移有关。
【具体情境 (利用具体情境帮助学生回忆及运用学过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情境一: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与20m/s 初速度行驶,突然以25s m 的加速度减速,求该 车从减速到停止时的位移?情境二:若初速度变为30m/s ,则位移为多少?】1、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车祸猛于虎,汽车是一个具有天使和魔鬼双重身份的工具,它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很多灾难.“十次车祸九次快”,这是人们在无数次的交通事故中总结出来的安全警语.据统计,每年我国有十万多人直接死于车祸.在公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限速牌,规定了汽车通过该路段的最高时速。
人教版必修一《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教案

2.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教学设计: 本课时在公式at v v t +=0、2021at t v s += 基础上推出 as v v t 2202=-,会灵活运用合适的公式解决实际的的问题1.这三个方程中有两个是独立方程,其中任意两个公式可以推导出第三式。
2.这三式中共有五个物理量,已知任意三个可解出另外两个,称作“知三解二”。
3.Vo 、a 在三式中都出现,而t 、Vt 、s 两次出现。
4.已知的三个量中有Vo 、a 时,另外两个量可以各用一个公式解出,无需联立方程.5.已知的三个量中有Vo 、a 中的一个时,两个未知量中有一个可以用一个公式解出,另一个可以根据解出的量用一个公式解出。
6.已知的三个量中没有Vo 、a 时,可以任选两个公式联立求解Vo 、a 。
【教学重点】推导公式ax v v t 2202=-【教学难点】会灵活运用合适的公式解决实际的的问题教学方法:学、交、导、练、悟【自主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讨论与交流]射击时,火药在枪简内燃烧.燃气膨胀,推动弹头加速运动.我们把子弹在枪筒中的运动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假设子弹的加速度是a=5Xl05m /s 2,枪筒长;x=0.64m ,你能计算射出枪口时的速度.反思:这个问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结果都不涉及 ,它只是一个中间量。
能不能根据at v v +=0和2021at t v x +=,直接得到位移x 与速度v 的关系呢?课堂练习:1、汽车以加速度a=2 m/s 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 点时其速度v A =3m/s,经过B点时速度v B =15m/s ,则A 、B 之间的位移为多少?2.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已知经过s 位移时的速度是v, 那么经过位移为2s 时的速度是A .2vB .4vC .v 2D .v3、一艘快艇以2 m /s2的加速度在海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快艇的初速度是6m /s .求这艘快艇在8s 末的速度和8s 内经过的位移.总结:公式ax v v at t v x at v v t 2,21,202200=-+=+=中包含五个物理量,它们分别为:初速度 v 0 和加速度 a ,运动时间 t ,位移 x 和末速度 v ,在解题过程中选用公式的基本方法为:1.如果题目中无位移 x ,也不让求位移,一般选用 公式;2.如果题中无末速度 v ,也不让求末速度,一般选用 公式;3.如果题中无运动时间 t ,也不让求运动时间,一般选用 公式;注 :匀变速运动中的各公式均是矢量式,注意各量的符号。
高中物理 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物理教案

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及在何种情况下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由基本公式推导出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推理演绎的能力,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物理知识与生活情境结合,培养学生知识从生活中而来而又运用于生活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生活习惯,体会成功喜悦。
[重点难点]〔1〕速度与位移关系的推导〔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及其应用,用学过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知道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2021at t v x +=。
第二节我们学习了速度与时间的关系:at v v +=0我们说这两个规律是匀变速实现运动的最基本规律。
匀变速运动的问题都可以由它们共同解决,但是有时候比较复杂。
所以我们要由基本规律做一些推论,用推论解决问题就少些步骤,这节课我们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中未知时间的情况进行分析。
二、进行新课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进行实验,在倾斜的气垫导轨上安装两个光电门。
与配套的数字毫秒计相连,让带有与数字毫秒计配套的当光片的滑块从一段滑向另一端。
数字毫米计的智能开关放在测速度和加速度的功能上,同时可以测出滑块的加速度和初末速度。
另外从气垫导轨上可以读出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让滑块多次滑动,并改变倾斜角度多次测量,得到多组速度加速度位移的值。
通过数据,学生去观察、猜测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以上方法是引用外地来的名师给我们贫困的地区支援时传授的,至于效果大家可以品评〕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用所学知识解决以下问题:“射击时,火药在枪筒中燃烧,燃气膨胀,推动弹头加速运动。
我们把子弹在枪筒中的运动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假设子弹的加速度是a =5x103m/s 2,枪筒长x =,计算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人教版必修1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人教版必修1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概念;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计算方法;3.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和运动规律。
二、教学内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和运动规律。
三、教学重点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概念;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1.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和运动规律;2.熟练应用运动学公式进行计算。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2.实验法;3.讨论法。
1. 引入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观察物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位移和速度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2. 讲授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运动过程中,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不断变化,但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位移的变化规律如下:•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其大小为$$v=\\frac{\\Delta s}{\\Delta t}$$•加速度:不变,其大小为$$a=\\frac{\\Delta v}{\\Delta t}$$•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其大小为$$s=s_0+vt+\\frac{1}{2}at^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和运动规律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不变,运动规律如下:•当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和位移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大;•当物体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变为静止时,其速度和位移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递减。
3. 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和位移,验证运动规律。
4. 讨论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探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力。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总结运动学公式的应用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请回顾我们学习过的内容,尝试总结运动学公式。 初速度为 0 【探究归纳】 一、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由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 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速度公式 ____________ 位移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
A.子弹在枪管中的加速度约为 6.125×105 m/s2 B.子弹在枪管中的加速度约为 6.125×104 m/s2 C.子弹在枪管中的运动时间约为 1.14×10-3 s D.子弹在枪管中的运动时间约为 0.114 s 5.一辆轿车违章超车,以 108 km/h 的速度驶入左侧逆行车道时,猛然发现正前方 65 m 处一辆卡车正以 72 km/h 的速度迎面驶来,两车司机立即同时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要保证两车不相撞,刹车加速度 至少为多大?轿车的刹车时间多长?
【变式训练】汽车以 10 m/s 的速度行驶,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 3 m/s2,求它向前滑行 12.5 m 后的瞬时速 度。(答案:5 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主题二:综合应用运动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公式 中一共包含几个物理量?它们分别是什么?若求出所有的物理量,至 少需要知道几个物理量?
【探究归纳】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1.关系式:。 2.适用条件:匀变速直线运动。 3.关系式 为矢量式,注意各物理量的正、负号。 【典例 1】在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火车的最高时速可达 250 km,若某列车正以 216 km/h 的速度匀 速行驶,在列车头经路标 A 时,司机突然接到报告要求紧急刹车,因前方 1 000 m 处有障碍物还没有清理 完毕,若司机听到报告后立即以大小为 2 m/s2 的加速度刹车,问该列车是否发生危险?
[典例 2】飞机着陆后以 6 m/s2 大小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速度为 60 m/s,求: (1)它着陆后 12 s 内滑行的位移 x; (2)整个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 (3)静止前 4 s 内飞机滑行的位移 x′。 解法一:
解法二
三、课堂检测,分层达标训练 【基础达标】 1.现在的航空母舰上都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F-A15”型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产生的加速
学习探讨与反思:
教 学 课 题 教 学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教 学重难点 教 学 方 法
一、课前导学
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课时 1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及其应用 会用公式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 自主探究、分组讨论、自主归纳、教师点评
教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系
学
过
程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为_________,位移公式为___________,由以上两个公式消去时间 t,就可以 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___________。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基本公式。 (1)位移公式____________。 (2)速度公式__________。 (3)位移—速度公式:____________。 二、课中导学 主题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的讨论 1.尝试独立推导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公式。
度为 4.5 m/s2,起飞速度为 50 m/s。若该飞机滑行 100 m 时起飞,则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 为( ) B.40 m/s D.10 m/s
A.30 m/s C.20 m/s
2.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为 L 时,速度为 v,当它的速度是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 ( )
【能力提升】 3.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 4 m/s,1 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 10 m/s,在这 1 s 内该物体 ( )
A.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 10 m B.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 10 m/s2 C.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 2.5 m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 4 m/s2 4.如图为 AK47 突击步枪,该枪枪管长度约为 400 mm,子弹在枪口的初速度约为 700 m/s,若将子弹在枪管 中的运动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