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

合集下载

描写杨柳的优美句子

描写杨柳的优美句子

描写杨柳的优美句子杨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意象,它的形象常常被用来描绘优美、柔美的女子,也常常被用来比喻婉约、柔情的气质。

杨柳在中国文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被赋予了许多美好的寓意和意象,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我们来描写一些关于杨柳的优美句子,感受一下这种柔美的气质。

1. 杨柳依依,垂柳拂水,轻风拂过,柳叶摇曳,如少女的轻盈舞姿,让人心旷神怡。

2. 春风吹拂,杨柳婀娜多姿,柔美的枝条轻轻摇曳,如同少女的柔情款款,让人心生温暖。

3. 杨柳垂下,婉约的身姿如同少女的柔情,轻轻摇曳,让人心生怜爱。

4. 柳叶婆娑,如同少女的轻盈舞姿,优美动人,令人心驰神往。

5. 杨柳依依,轻轻摇曳,如同少女的婉约身姿,给人一种柔美的感觉。

6. 春风拂过,杨柳摇曳,如同少女的柔情款款,轻盈婉约,让人心生柔情。

7. 柳叶婆娑,轻轻摇曳,如同少女的婉约身姿,给人一种柔美的感觉。

8. 杨柳依依,轻轻摇曳,如同少女的轻盈舞姿,优美动人,令人心驰神往。

9. 春风吹拂,杨柳摇曳,如同少女的柔情款款,轻盈婉约,让人心生温暖。

10. 柳叶垂下,如同少女的婉约身姿,轻轻摇曳,给人一种柔美的感觉。

11. 杨柳依依,垂柳拂水,轻风拂过,柳叶摇曳,如少女的轻盈舞姿,让人心旷神怡。

12. 春风吹拂,杨柳婀娜多姿,柔美的枝条轻轻摇曳,如同少女的柔情款款,让人心生温暖。

13. 杨柳垂下,婉约的身姿如同少女的柔情,轻轻摇曳,让人心生怜爱。

14. 柳叶婆娑,如同少女的轻盈舞姿,优美动人,令人心驰神往。

15. 杨柳依依,轻轻摇曳,如同少女的婉约身姿,给人一种柔美的感觉。

16. 春风拂过,杨柳摇曳,如同少女的柔情款款,轻盈婉约,让人心生柔情。

17. 柳叶婆娑,轻轻摇曳,如同少女的婉约身姿,给人一种柔美的感觉。

18. 杨柳依依,轻轻摇曳,如同少女的轻盈舞姿,优美动人,令人心驰神往。

19. 春风吹拂,杨柳摇曳,如同少女的柔情款款,轻盈婉约,让人心生温暖。

杨柳比喻句精选

杨柳比喻句精选

1、春风在轻抚杨柳,杨柳的柳条轻轻摆动,就像正在梳头的女孩儿。

2、杨柳披散地垂下纤细柔软的枝条,宛如刚洗过头没梳辫子的姑娘的长发。

3、杨柳像一位披头散发的美丽少女,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她的舞蹈婀娜多姿,十分优美,令人陶醉。

4、茂盛的杨柳就像一个婀娜的少女,垂下柔顺的头发在湖面上划过。

5、一行杨柳半身淹在水中,仿佛是一群撩起裙裾,站在月光下梳洗长发的少女。

6、杨柳的“长发〞慢慢地流下来,在阳光的照射下,枝叶的颜色变化多端,有翠绿、深绿、墨绿。

7、大坝两旁的杨柳,有的像是白发婆娑的老人,有的像是秀发披肩的少女,为长长的大坝,拦成一个珠帘丝垂的走廊。

8、杨柳就像一把绿色的天然大伞,中午烈日炎炎,孩子都来树荫下玩耍,大人们也在树下在谈谈家常,打打扑克,享受着杨柳给人们带来凉爽。

9、那些冒出来的毛茸茸的小芽,打了一个大大的呵欠,四处张望了一下,就舒展起身子来。

10、杨柳茂盛的像一座瀑布,永不停息的流淌。

11、微风吹来,杨杨柳跳起了舞蹈,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好看极了。

12、细雨像微尘般地飘着,湖边的杨柳像新浴出来的少女的头发,滴着晶莹的水珠。

13、杨柳茂盛的像一把大大的芭蕉扇,给人清爽。

14、风吹拂,河边的垂柳已经爆出嫩绿的芽叶,密密细长的柳丝整齐地轻摆着,倒影在清澈的河面上,犹如一位美女在河边梳妆,美极了。

15、第一场春雨像微尘般的洒落,河边的杨柳就像新浴出来少女的头发,滴着晶莹的水珠。

16、杨柳的枝条上缀满绿色的叶子,翠绿翠绿的,一片片叶子像起伏的扁舟,一阵微风拂过,枝条轻轻摆动,一片片叶子在枝头轻舞,像一叶叶扁舟在荡漾。

17、路边的杨柳好似女孩子裙摆下面的蕾丝一样,在风中摇曳出一片动人的风情。

18、春天到了,杨柳的枝条上抽出了嫩芽,像在春天的五线谱上挂满了音符!19、一阵微风拂过,柳枝像优雅的舞者般舞动起来。

20、春天,杨树的枝头冒出一个个小小的芽苞,好似一颗颗绿宝石。

21、杨柳茂盛的像一团正在燃烧的烈火,永不停息。

关于杨柳的古诗十首

关于杨柳的古诗十首

关于杨柳的古诗十首1. 《咏柳》 -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 《青门柳》 - 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3. 《杨柳枝词》 - 刘禹锡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4. 《折杨柳》 - 李白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5. 《柳枝词》 - 宋祁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6. 《送别诗》 - 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7. 《杨柳枝》 - 温庭筠
织锦机边莺语频,垂杨枝上忆离人。

他年若得为邻舍,却共当窗理曲琴。

8. 《章台柳·寄柳氏》 - 韩翃
章台柳,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9. 《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0. 《柳》 -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杨柳》教案:学习如何运用修辞手法

《杨柳》教案:学习如何运用修辞手法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分析一下《杨柳》这首诗,学习如何运用修辞手法。

让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诗歌体式和内容。

《杨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共四句,句式为“微微一笑,很倾城”。

这首诗以描写杨柳为主题,表现了杨柳柔亮、婀娜多姿的美丽形象,并展现了作者极强的感悟能力和思想深度。

诗的第一句“绿肥红瘦”运用了比喻手法,用“绿肥”来比喻杨柳繁茂的绿叶,用“红瘦”来比喻杨柳细长的枝条,既表现了杨柳的美丽,也表达了人生的相对比较和无常。

诗的第二句“谁翻得清浅浅的流”运用了反问手法,极大的加强了作者表达的深刻感慨。

这句话通俗易懂,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生活河流的无奈和感慨。

诗的第三句“微微一笑,很倾城”则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

这句话的意思是“微笑很美丽”,再简单不过了。

然而,这句话中包含了一种充满情感的修辞手法,是用“微微一笑,很倾城”来表示极致之美的。

这一句话用了比喻,把美的程度表达得十分深刻。

诗的最后一句“入水看花,清莲待放时”则是作者在最后展望生命和未来的一种希望之情。

这种感悟表达着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期待,为读者引出了无尽幽远的美好。

以上就是一些比较明显的修辞手法,接下来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

比喻手法让人们通过对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的比较从而认识到其中的不同点,提高了诗歌的说服力和信息传递效果;反问手法由于带有一定的矛盾性,在形式上能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增强表现力,能够使诗句的内容更深刻、深入人心;而对比手法则能够通过两种对比的事物来提高诗歌的审美效果和思想层次,达到巧妙地表达细微的情感或达到较高水平的隐喻效果。

在学习修辞手法的过程中,还需要了解诗歌的整体结构。

诗歌的结构是指诗歌在格律和字数上的布局和安排。

在《杨柳》这首诗中,5个字的短句,简洁优美,显得十分紧凑。

这种单调的格式化操作以及精炼的语言让整首诗显得更加自然和亲切,显得非常得体和娴熟。

我们来谈一谈在修辞手法中运用诗歌的思想意蕴。

杨柳最经典的十首诗

杨柳最经典的十首诗

杨柳最经典的十首诗1. 《杨柳枝词》- 作者:白居易- 原文: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2. 《杨柳枝》- 作者:杨巨源- 原文: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3. 《杨柳》- 作者:元好问- 原文: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

桃花记得题诗客,斜倚春风笑不休。

4.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作者:欧阳修- 原文:(节选)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幕帘无重数。

5.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作者:秦观- 原文: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

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6. 《忆江南》- 作者:白居易- 原文:(节选)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7. 《闺怨》- 作者:王昌龄- 原文: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8. 《村居》- 作者:高鼎- 原文: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9. 《隋堤柳》(虽非专咏杨柳,但含深刻杨柳意象)- 作者:白居易- 原文:(节选)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风飘飘兮雨潇潇,三株两株汴河口。

10. 《采薇》(节选自《诗经》,非专咏杨柳,但“杨柳依依”为经典名句)- 作者:佚名- 原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关于杨柳的诗句

关于杨柳的诗句

关于杨柳的诗句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出自《诗经·小雅·采薇》,这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早描绘杨柳的诗句之一,表达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维(唐代诗人),这句诗出自其著名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以柳色青青来烘托离别的氛围。

3.“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 刘禹锡(唐代诗人),这句诗出自《竹枝词二首·其一》,通过杨柳和江水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并寓含了爱情的主题。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贺知章(唐代诗人),这句诗出自其《咏柳》,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春天柳树的柔美姿态。

5.“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高鼎(清代诗人),这句诗出自《村居》,描绘了早春二月杨柳依依、草长莺飞的美丽景象。

6.“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王昌龄(唐代诗人),这句诗出自其《闺怨》,通过杨柳色引发了闺中少妇的悔恨之情。

7.“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 白居易(唐代诗人),这句诗出自其《杨柳枝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风中柳枝的柔美与生机。

8.“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 王之涣(唐代诗人),这句诗出自其《送别》,以杨柳和东风为意象,表达了送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9.“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 欧阳修(北宋词人),这句词出自其《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通过杨柳堆烟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深闺的幽静与寂寞氛围。

1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欧阳修(同上),这句词出自其另一首词作《生查子·元夕》,以月上柳梢头的美丽景象为背景,描绘了青年男女在黄昏时分的甜蜜约会。

古代诗词鉴赏——“杨柳”的意象

古代诗词鉴赏——“杨柳”的意象

古代诗词鉴赏——“杨柳”的意象一、“杨柳”本意解析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杨柳”是一个情思缠绵的常见意象,含有这一意象的名篇佳句数不胜数、俯拾即是,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

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唐·白居易《忆江南》)、“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唐·杨巨源《和练秀才柳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唐·刘禹锡《竹枝词》)、“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唐·王昌龄《闺怨》)、“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幕帘无重数”(北宋·欧阳修《蝶恋花》)、“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北宋·秦观《江城子》)、“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元·薛昂夫《最高楼》)、“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高鼎《村居》),等等。

许多人在读到这些诗词时,可能会以为这些诗句中所提到的“杨柳”是杨树和柳树两种树的并称,其实不然,这些诗句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而与现代植物学分类中所说的杨树没有任何关系。

其证如下:清代张英等奉敕于康熙年间编撰而成的类书《渊鉴类函》中“杨柳”条目下诸多的古诗文例句中“杨柳”词义均被解为“柳”。

而当代《汉语大词典》中所收录的以“杨柳”为词素的三音节词十余条,其中的“杨柳”的意思亦皆为“柳”,如“杨柳腰”就是“柳腰”的同义词。

那么,柳树为什么会被称为“杨柳”呢?对此,清代杜文澜在其编撰的《古谣谚》一书的卷九十引唐代传奇《开河记》一书中的记载云:“功既毕,上言于帝,决下口,注水入汴梁。

帝自洛阳迁驾大渠,诏江淮诸州,造大船五百只。

龙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

到大梁,又别加修饰,砌以七宝金玉之类。

于是吴越取民间女年十五六岁者五百人,谓之殿脚女。

至于龙舟御楫,即每船用彩缆十条,每条用殿脚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脚女与羊相间而行,牵之。

杨柳

杨柳
杨柳
中国内地女演员
01 早年经历
03 人物评价
目录
02 演艺经历
杨柳,1993年8月26日出生于河北省承德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
2014年,杨柳凭借在都市情感剧《多少爱,可以重来》中饰演物质女婷婷而步入影视圈 。2015年,出演抗 战谍战剧《蜂鸟》 。2016,出演古装权谋剧《如懿传》。2017年,在女性励志传奇古装剧《楚乔传》中饰演采 薇 ;同年,她出演的古装玄幻剧《轩辕剑之汉之云》播出 。
谢谢观看
2021年11月22日,参加《喜马拉雅之夜·2021幻音之旅》晚会“青龙“篇章的演出。
人物评价
杨柳写真(3张)杨柳作为90后花旦,气质清新,笑容甜美,乖巧不失灵动,让人印象深刻(腾讯网评 )。
为了演好《楚乔传》中关系,充分抓住 人物内心变化,最终刻画出一个具有很大张力的人物形象。她的努力得到剧组导演和同事的认可,夸她是一个非 常认真,非常努力,也是一个很有灵气的演员(网易网评 )。
《如懿传》2016年5月30日,与李茂、杜海涛合作出演的情景喜剧《富贵逼人》在腾讯视频播出 ;7月15 日,与王琳、潘粤明共同出演的都市情感剧《多少爱,可以重来》在央视八套首播,杨柳在剧中饰演思想开放的 物质女婷婷 ;12月,加盟由汪俊执导的古装宫斗剧《如懿传》,她在剧中饰演魏嬿婉身边的宫女澜翠。
2017年6月5日,与赵丽颖、林更新等联袂出演的女性励志传奇古装剧《楚乔传》播出,她在剧中饰演活泼可 爱且又善良坚韧的采薇 ;8月8日,与张云龙、于朦胧、关晓彤等共同出演的古装玄幻剧《轩辕剑之汉之云》首 播,她在剧中饰演祁山的妖精雨女 。
早年经历
杨柳小时候(2张)1993年,杨柳出生于河北省承德市 。2012年,杨柳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就读,在学 习期间,因长相甜美被评为“北影校花” 。2016年,杨柳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能说出作者喜爱杨柳的原因:不求索取,不忘根本。

2. 能找出文章的线索:作者对杨柳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3. 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主旨:借杨柳来颂扬那些具有杨柳品质的人,讽喻
那些追求功名利禄、腐化堕落的人。

4. 能说出作者采用的对比写法的表达效果:突出杨柳的可贵的品质。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能理解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借杨柳表达的朴实的人生哲理。

【学时安排】1课时
【学习要点】
1. 弄清文章的脉络层次
2. 把握文章的主旨
3. 品味语言,总结写法
【思路设计】
杨柳,学生们还是比较熟悉的。

但是于平凡之中蕴含的不平凡的品质,可能人们思索的不是很多。

本文就是平中出奇,托物言志,借杨柳来抒发一种平凡的、朴实的人生道理,给人以启迪。

在教学中,可按照阅读散文的一般方法来处理全文:阅读感知,把握基调—弄清脉络,掌握内容—品味重点,明确主旨—总结写法,鉴赏评价。

在把握文章主旨的时候,可通过一些思考题的牵引,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方法设计】
1. 布置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散文风格;查阅文中出现的关于杨柳的诗文、典故,在课堂上由学生讲解。

2.多媒体播放乐曲为学生创造感受美的情境,同时在乐曲的伴奏下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3.通过思考讨论,引导学生掌握作者赞美杨柳的原因,把握文章的主旨:颂扬那些具有杨柳品质的人,讽喻那些追求功名利禄、腐化堕落的人。

【过程设计】
一、导入
散文,历来被誉为“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风情”。

散文按表达方式可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说理散文三种类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杨柳》,作者是现代作家、画家、文学翻译家丰子恺。

二、作者简介
要点设计:简介作者丰子恺
方法设计:讲授法
思路设计:先由学生就网上资料做交流,再由教师补充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现代作家、画家、文学翻译家。

曾师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

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作品有画册《子恺漫画》,散文集《率真集》《子恺近代散文集》,主要译作有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和日本古典巨著《源氏物语》。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点设计:朗读课文,把握作者对杨柳的感情
方法设计:媒体播放、朗读、归纳
思路设计:教师播放多媒体音乐,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和气氛,学生朗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杨柳,是一种平凡的树。

它没有松树的挺拔,也没有白杨的伟岸。

更没有百花的娇媚。

但古往今来它却成为文人笔下不衰的颂歌。

人们或歌其潇洒飘逸的姿态,或因其“柳”、“留”同音而用它表达离愁别绪之情。

丰子恺先生想借杨柳告诉我们什么呢?在朗读时可体会作者对杨柳怀有的感情。

1.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多媒体播放乐曲,调整情绪。

2.作者对杨柳的感情是?
明确:喜爱、赞美
四、解读全文
要点设计:理解文章重点语句、段落,弄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主旨。

方法设计:讨论交流、归纳概括
思路设计:设计一系列问题,在研讨中完成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把握。

本文寓情于物,物就是杨柳,情就是喜爱、赞美。

那么,我们还要弄清杨柳具有的本质特征。

问题1. 文章赞美杨柳的段落有哪些?作者赞美了杨柳的哪些特点?如果联系人生,又反映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首先来看“贱”。

在文中作者还提到了与“贱”相反的“贵”,“贱”的本意是价钱便宜或地位低下,文中指由于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或不吃,或吃得少,或吃得次,显得命薄而低下;“贵”的本意是价格高或地位优越,文中指吃的东西好,显得身份地位高。

联系现实,他们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再来看“下垂”。

与“下垂”相反的是“参天”。

你能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对“参天”之物的态度的语句吗?
明确:语句:“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

……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可见作者对这种忘记根本、只想高攀的植物是深恶痛绝的,联系现实,就是对那些高高在上、贪图享乐、作威作福、忘掉根本的得志小人的讽刺了。

这句话也从反面衬托了杨柳“高而能下”、“高而不忘本”的可贵品质。

问题2. 文章为什么要写牡丹、葡萄?
明确:作者是在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杨柳的从不奢求,只是给予的品质,赞美杨柳顽强的生命力和不求索取的奉献精神。

这部分作者借描写杨柳的“贱”和“下垂”来赞美杨柳的不求索取,只是奉献,饮水思源,不忘根本的精神和品质,表达了对那些追求功名利禄、作威作福、腐化堕落的人的嘲讽。

(即文章的主旨)
问题3. 自古以来写杨柳的作品有很多,人们常常把杨柳作为春的象征,作者认为以杨柳为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作者认为杨柳的下垂美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因此它是春的代言人。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常以杨柳为题来赞美春天,作者却从一个新的角度对“杨柳为春”加以阐释,那就是杨柳的“下垂”所显现的谦逊,它懂得大地是其生命的源泉,因而它“高而不忘本”,最能象征春天的神意。

问题4.作者认为观赏杨柳的最佳地方在哪里?是不是在西湖?为什么?
明确:杨柳的存在是自然的,也是独特的。

它不是因为生在西湖而高贵,也不因为长在乡村而卑贱。

它是朴实无华的,正因为它的朴实作者才认为其高贵;它又是柔韧坚强的,正因为它的坚韧,作者才觉它尤为可爱。

作者不独赞西湖的杨柳,而更钟情于平实大地上随处可见的杨柳。

此处呼应前文,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问题 5. 文章前3段内容似乎与赞美杨柳的主题不相干,那么它们有什么作用呢?可以去掉么?
明确:为后文直接咏柳蓄势。

第一段里作者说明自己喜欢杨柳只是“随缘”而已;第二段强调自己喜欢杨柳并非存心“结缘”;第三段运用类比手法,阐明自己与杨柳的关于就是“随缘”而已。

作者虽然没有明确表明喜欢杨柳,看似游离于主题之外,实则处处点题:“画中多杨柳”、“小杨柳屋”,可见与杨柳是有缘的,这种缘是不可附会的,只能是“随缘”。

反映了作者不造作、平实、不张扬的风格。

问题6. 作者为了讲明自己“随缘”的主张,还用了一个类比,是用了一个什么类比?
明确:“也许我曾经……穿黑袜’一样”。

“穿黑袜”这件事说明“我”并非十分喜欢黑色,只是机缘巧合,才买了一双。

同样的道理,“我”与杨柳的关系也如此。

并非象世俗理解的那样,而只是“随缘”。

问题7. 课文中除了写杨柳外,还写了“紫薇”、“红杏”、“芍药”“牡丹”等植物,为什么要写它们?
明确:“紫薇”是栽种在唐代中书省庭院里、整日里面对着紫薇郎的紫薇花(紫薇郎是对中书省官员的称呼),“红杏”是曾使宋代兵部尚书宋祁出名的红杏(他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诗句,人称“红杏尚书”),“芍药”是红楼大观园里史湘云醉卧其旁的芍药,“牡丹”则是杨贵妃最喜爱的花。

这些花在作者看来都是华而不实的,它们之所以名贵并非有特别地方,只是稀少罢了。

这里写其他花的作用是用这些花的华而不实映村杨柳的朴实无华,为后文直接赞颂杨柳蓄势。

明写花,实写树。

前三段为全文奠定了基调:崇尚平实,自然,不牵强,不做作。

五、总结写作特点
要点设计:总结写作特点
方法设计:教师点拨,学生归纳概括
思路设计: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

问题设计:
1.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那么散文的特点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明确:本文在选材和构思上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作者在文中歌咏杨柳不求索取、不忘根本的品质,给人以美的体验和熏陶。

围绕中心,多角度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

前3段为后面的咏柳蓄势,奠定了全文的基调。

(教师对照板书总结)
2. 文中几处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又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通过对比,杨柳的精神更为崇高,使表达的主题更加深刻。

对比,是我们观察生活、认识事物、分辨是非的常用的方法。

对比写景,可使景物更迷人,对比写理,可使道理更深刻。

纵观全文,对比随处可见。

3. 文章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排比、比喻、对比、拟人等综合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六、小结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想到生命力顽强的杨柳的身上还包涵了
深刻、朴实的人生哲理。

人类的智慧不仅在于赋予自然界生物以丰富的内涵,更在于人类能从中找到自己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动力。

希望咱们师生一起,都来学习杨柳,做一个朴实无华、乐于奉献、不忘根本、回报社会的人。

【应用设计】
1.课余搜集有关杨柳的著名诗句,整理在笔记本上,熟记成诵。

2.结合杨柳生命力顽强、甘于平凡、不求索取、乐于奉献等特点,以“生命的萌发”或“生命的价值”为题,写一篇感想,在班内与同学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