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复习题三4
《法理学》题库及答案

《法理学》题库及答案《法理学》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我国的规范性文件中,表现法律原则时,法律一词一般作( ) A.狭义解释B.广义解释C.中义解释 D.普通解释2.中国历史上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中,接近自然法思想的学派是( ) A.儒家和墨家B.墨家和道家 C.道家和法家 D.儒家和法家3.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本质属性首先是指( )A.法的客观性 B.法的阶级性C.法的规范性D.法的强制性4.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
A.统治阶级意志B.阶级斗争状况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历史传统5.法的关系根源于( )。
A.思想社会关系 B.人与人的关系C.物质生活关系 D.财产关系 6.在西方历史上最早明确提出法治的经典性论述即“法治应当优于(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孔子 D.韩非子7.法制一词的词义在我国历史上,特别是在( ) 后不断演变。
A.1949年 B.1982年C.1992年 D.1997年8.资本主义社会出现法治的时间是( )。
A.17世纪后期 B.18世纪后期C.19世纪初 D.19世纪末9.在法与经济的关系中其中与( )的关系尤为密切和重要。
A.生产力B.生产方式C.经济关系 D.经济体制10.法决定于经济基础,是在( )意义上所说的。
A.直接B.最终意义C.基础D.阶级意义11.把利益分为多数利益与少数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等的标准是( )A.利益存在的不同领域 B.计算角度的不同C.利益主体不同 D.是否为法律所承认12..主张“恶法亦法”的学派是( )。
A.自然法学B.分析法学 C.社会法学D.政策法学13.原始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是( )。
A.氏族 B.胞族 C.部落D.部落联盟14.法的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阶级冲突激化 B.生产力发展C.社会分工发展 D.人文因素影响 15.法与国家( )A.二者同时产生B.二者产生没有内在联系C.先有国家后有法 D.先有法后有国家16.法理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概念出现于( )A.古希腊B.古罗马C.19世纪初 D.20世纪初17.在西方产生最早影响最大的一种法学思想是( )A.自然法思想 B.经济分析法学C.批判法学D.分析法学18.法理学概念从西方传人中国的中转站是( ) A.香港 B.澳门 C.日本 D.新加坡19.先秦时期与“法学”近似的知识是( )。
法理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法理学试卷及参考答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法理学试卷及参考答案(二)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D)。
A.社会对象 B.法律书籍 C.法律条文 D.法律现象2.下列不属于封建制法的有(D )。
A.萨利克法典 B.唐律 C.教会法大全 D.法国民法典3.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 B)。
A.商品的交换 B.国家的形成C.阶级的出现 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4.划分部门法的主要标准是(A )。
A.法律的调整对象 B.法律调整的方法C.法律的制定主体 D.法律的效力5.大陆法系是以古代( A)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罗马法 B.日耳曼法 C.印度法 D.中国法6.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是( C)。
A.法律 B.政策 C.习惯 D.命令7.法律规范属于( B)。
A.技术规范 B.社会规范 C.道德规范 D.团体规范8.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D )。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单行条例 D.行政规章9.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是依据( A)来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
A.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 B.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进行C.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 D.法律规则内容是否确定10.下列哪项不属于法的正式解释。
(A )。
A.任意解释 B.立法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二、不定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不选都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1.法律事实分为( CD)。
A.法律后果B.法律动机C.法律行为D.法律事件2.法的实施的直接目的是(A)。
A.法的实现 B.法的创制 C.法学研究 D.法律现实3.法的适用的法律文件包括(BCD)。
A.契约 B.判决书C.裁定书 D.决定书4.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D )。
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优选篇

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优选篇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 12017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1.某法学院学生就有关法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下列哪一选项的说法正确?A.甲同学说,一个确定性的法律规则可以具有不确定的指引作用B.乙同学说,法对人的行为的指引必须是规范性的,是适用于同类的人或行为的指引,而不能是个别性的指引,不能是只针对具体的人或具体情况的指引C.丙同学说,立法者表述法律并创造法律D.丁同学说,在我国,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可以作为__法的渊源,但国际惯例不可以作为__法的渊源答案:A解析:A选项的内容是正确的,举例说明,比如《合同法》第162条规定:“出卖人多交标的物的,买受人可以接收或者拒绝接收多交的部分。
”此条规定内容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故是确定性规则;确定的指引,是指通过设定义务要求人们作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
而本条文给人们以一定的选择,“可以接收或者拒绝接收多交的部分”宣告的是买受人的__,是不确定的指引。
所以“一项确定性的法律规则可能表达出不确定的指引”是正确的。
故A选项正确。
法的规范作用是法律必备的,任何社会的法律都具有的,可以分为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__五种。
法对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这种对人(指引自己)的行为的指引分为两种形式:个别性指引和规范性指引。
前者指通过一个具体指示形成对具体的人的具体情况的指引,后者指通过一般的规则对同类的人或行为的指引。
个别指引非常重要的,不过就建立和维护稳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而言,规范性指引具有更大的意义。
故B选项错误。
立法者不是在创造法律,而只是在表述法律,是将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包括生产关系、阶级关系、亲属关系等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相应的社会规范、社会需要上升为国家的法律,并运用国家权威予以保护。
故C选项错误。
在我国,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都可以作为我国法的渊源,故D选项错误。
完整word版法理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 分,共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 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我国具有关键性的法律监督形式是()A .民主党派的监督B.人民群众的监督C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D.法学家的监督2.关于违法的正确表述是(A .首先是指思想违法B.必须是以违反法律为前提C •一般不需要行为人的故意D.可能是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3.在法律解释中,从传统的角度,民法法系国家比较趋向于(A •严格解释B.自由解释C •历史解释D.逻辑解释4.在法律适用中,当出现“合法”与“合理”的矛盾时需要进行()A .实质推理B .演绎推理C .归纳推理D.形式推理5.在法律解释中,从法律条文的字面意义来说明法律规定的含义的方法,被称为(A •历史解释B.体系解释C •文义解释D.逻辑解释6.认为法律解释的目标应当是“探求历史上的立法者事实上的意思”的观点被称为A •法律解释的主观说B.法律解释的客观说C •法律解释的主、客观兼容说D.解释学循环理论7 •被称为“构成法律的最基本细胞”的是()A •法律原则B .法律概念C .法律规范D.规范性法律文件8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所划分的本国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指()A •法律体系B.法律部门C .法律规范D.法律制度9•法律的效力来自于它的国家强制力和它的()A •执法机关B.司法机关C .合法程序D.合法权力10•法律关系属于上层建筑和()A .物质社会关系B.思想社会关系C .抽象的权利义务关系D.现实的权利义务关系11 •被称为“是实现法的作用与目的的条件,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 ”的是(A •法律效果B.法律实效C .法的制定D.法的实施12.狭义的执法的特点是()法的执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法的执行不需要依照法定程序1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公布的案例在我国(上将相应代A.法的执行不具有主动性和单方性B.C.D.法的执行不具有国家强制性A .具有普遍法律效力B .是正式的法律渊源C •创制和修改法律的活动D .产生或变更法律的活动18.我国科技法律领域的基本性法律是(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19.垄断时期资本主义法制发展最显著的变化是(A •法的国际化 C •法的自由化20.道德和法律的区别是(A •法律调整人的内心,道德调整人的外部行为B .法律具有外界强制力,道德不具有外界强制力C •道德调整的范围比法律调整的范围广D •道德比较具体,而法律则比较抽象 21.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 ) A •没有关系B .具有一致性22.人权成为一项国际法原则始于(世界人权宣言》23.我国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坚持把( A •党的领导置于至上地位B •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C •社会的各项事务纳入人民意志的绝对控制之下D •制定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置于建设社会法治国家的核心地位 24. 董必武认为进一步加强法制的中心环节是( A .有法必依 C •违法必究25. 古希腊主张“贤人政治”的思想家是(C •是法院审理案件的参考D .是中国的判例法14.公法和私法的划分主要存在于( A .大陆法系 C .社会主义法系B .英美法系 D .海洋法系 15.普通法法系正式的法律渊源是( A •判例法 B .制定法C •判例和制定法D .习惯16.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有权公布法律的主体是( A .国家主席)B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C .全国人大主席团主席D .国务院总理17.立法活动是一种(A .创制法律的活动B .创制和认可法律的活动 A . B . 联合国宪章》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C .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A .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C .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D .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B .法的社会化 D .法的西化C •有联系但也有区别D .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D . B .执法必严 D .依法办事A .亚里士多德 C •苏格拉底26. 下列关于原始社会习惯与法的区别表述 错误 的是( ) A .前者是自发形成,后者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 .前者没有强制力,后者有强制力 C .前者内容广泛,后者内容狭窄D .前者代表社会全体成员利益,后者代表掌权阶级利益 27.下列关于法的社会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A .法维护阶级统治,所以统治阶级个别成员违法可不受制裁B .法不调整统治者与同盟者之间的关系C .法有维护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D .法有指引和评价作用28. 下列关于法在调节正义与利益关系时的评价标准表述正确的是(C .公平优先兼顾效率D .个人优先兼顾国家 29. 按照行为模式的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30.下列 不属于 中国古代“法”字的含义的是( ) A .平之如水B .法,刑也D .保障权利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代 码涂黑。
法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库及答案导言法理学是法学科目中的重要分支,是研究法律原理和法律理论的学科。
它探讨了法律存在的目的和根据,研究了法律的本质和特点,以及法律与道德、政治等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在学习法理学过程中,进行试题练习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可以检验学生对于法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份法理学试题库及答案,让大家可以系统地进行复习和练习。
第一部分:法律的本质和特点题目一:什么是法律的本质?请简要说明。
答案一:法律的本质是指法律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和要素。
法律的本质包含了法律的目的、属性和作用。
法律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共利益、实现社会公正。
法律的属性包括法律的强制性、普遍性和规范性。
法律的作用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推动社会稳定和发展。
题目二:法律的特点有哪些?请列举并简要说明。
答案二:法律的特点包括普遍性、强制性、相对稳定性和社会适应性。
普遍性指的是法律适用于所有人,不分国籍、性别、种族等。
强制性是指法律是强制性规范,违反法律会受到处罚。
相对稳定性是指法律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不容易受到频繁的改变。
而社会适应性指的是法律需要适应社会变革和需求,保持与社会的协调和适应。
第二部分:法律原理和法律理论题目三:什么是法律权利?请简要说明。
答案三:法律权利是法律赋予人们的主体能力,是个人或组织依法享受和行使的权益。
法律权利包括权利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
权利的主体是指享有权利的人或组织;权利的客体是指权利的对象或所涉及的利益;权利的内容是指权利的具体内容和范围。
法律权利的存在和保护,旨在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题目四:法律责任的种类有哪些?请列举并简要说明。
答案四: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定,侵犯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
刑事责任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定,犯罪并构成犯罪事实的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
民事责任以侵权责任为主要形式,主要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
法理学复习题

山东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法理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单选)法律事实包括事件和()A.物B.不可抗力C.客观条件D.行为2、(多选)法不是万能的,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A.法不是社会调整的惟一手段,法的实现要与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相配合B.法的稳定性与社会生活的变动性之间存在矛盾C.有些社会关系不适宜由法律调整D.有些事实在法律上不能确定3、(单选)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对象B.法律书籍C.法律条文D.法律现象4、(多选)法制与法治的区别表现在( )。
A.有国家就有法制,也就有了法治B.有国家就有法制,而不一定有法治C.有了法制不一定实现了法治D.有了法制就一定实现了法治5、(单选)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一般被称为()A.法的体系B.法律体系C.法的渊源D.法的形式6、(多选)关于法和道德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A.二者并不必然有内在联系B.法必须合乎所有社会成员的道德要求C.二者同属于社会上层建筑D.法的规范性程度高于道德二、概念比较1法系与法律体系2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3法治与法制4法学与法理学5法律体系与法制体系三、简答题1简述法律程序的功能。
2简述法治建设的思想条件。
3简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4简述法与道德的关系5简述法律对秩序的促进作用。
6简述法的历史类型。
四、论述题1、何谓法治?法治与人治有何区别?法治的制度基础是什么?我国如何进行法治建设?2、何谓人权?人权有何价值?人权有没有超越国家的特性?可不可以以人权来限制主权?3、试述法律对自由的保障作用。
山东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法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ABCD3、D4、BC5、C6、CD二、概念比较1、法律体系是一国现行法律规则和原则按一定逻辑顺序组合起来的整体,法律体系的基本构建是法律部门。
法学体系是法学的不同学科组成的有关法律的学科体系。
两者的区别在于:法的体系是法律规则和原则的体系;法学体系是对法律进行研究而形成的认识成果的体系。
法理学习题3

习题3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法学一词的来源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先秦时的“刑名之学”与现代法学相似B.法学一词是由西方传入中国并大量使用的C.西方最早出现的法学是古拉丁语中的JurisprudentiaD.古罗马法学家对法学下的定义是神的事物2、法律规范的行为模式中“可以这样行为”对应的法律规范的性质是()。
A.命令性法律规范B.禁止性法律规范C.授权性法律规范D.选择性法律规范3、下列关于法的概念说法错误的是()。
A.法律概念是法律上规定的或人们在法律推理中通用的概念B.法的主体是法律规则而非法律概念C.在实体法中,法律概念的数量超过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D.法律概念是适用法律规则或法律原则必不可少的因素4、规定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原则的职权性规范属于()。
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权义复合型规范D.任意性规范5、下列关于法的本质说法错误的是()。
A.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B.法用于调整各种利益关系C.物质生活条件是法的最终决定因素D.经济以外的因素对法没有任何影响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法学的产生说法正确的是()。
A.法学是随着法的出现而出现的B.有了法就有了法学C.法学是法发展到一定阶段上才产生的D.法学的产生经历了一定的历史过程2、根据承担责任者主观上有无过错,可以将法律责任分为()。
A.过错责任B.无过错责任C.公平责任D.推定责任3、下列属于我国法律工作者日常研究工作中使用的法学方法的是()。
A.社会调查的方法B.历史调查的方法C.分析和比较法律的方法D.词义分析的方法三、判断题1、违法行为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的违反法律规定性。
()2、法的实施与法的实现是可以通用的两个概念。
()3、法律的制定程序不同于立法程序。
()4、在我国,法的适用包括了司法适用、行政执法适用、调解与仲裁适用等多种形式。
()四、简答题简述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区别。
习题3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判断题四、简答题答案:法律规则,是一种社会规范,是特定社会群体中一般成员共有的行为规则和标准。
法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是研究法律的哪一方面?A. 法律的制定过程B. 法律的实施过程C. 法律的本质和规律D. 法律的解释方法答案:C2. 法律的普遍性是指:A. 法律只适用于特定人群B. 法律只适用于特定地区C. 法律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约束力D. 法律只适用于特定时间答案:C3.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什么?A. 法律的制定者B. 法律的实施者C. 法律的内容D. 法律的解释者答案:A4. 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包括:A. 国家机关B. 公民个人C. 法人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A. 法律概念B. 法律原则C. 法律规则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A. 文义解释B. 系统解释C. 目的解释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法律推理的类型包括: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法律适用的原则包括:A. 法律优先B. 法律平等C. 法律公正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法律效力的终止情形包括:A. 法律被废止B. 法律被修改C. 法律被宣布无效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法律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A. 法律规范B. 法律制度C. 法律机构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律关系的特点包括:A. 法律性B. 社会性C. 规范性D. 强制性答案:ABCD2. 法律规范的类型包括:A. 授权性规范B. 义务性规范C. 禁止性规范D. 任意性规范答案:ABCD3. 法律解释的基本原则包括:A. 法律解释的合法性原则B. 法律解释的客观性原则C. 法律解释的系统性原则D. 法律解释的稳定性原则答案:ABCD4. 法律推理的基本原则包括:A. 逻辑性原则B. 合法性原则C. 公正性原则D. 合理性原则答案:ABCD5. 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包括:A. 法律适用的合法性原则B. 法律适用的公正性原则C. 法律适用的平等性原则D. 法律适用的及时性原则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法律的制定必须符合国家的基本法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单向选择题
划分法的历史类型的标准是( 9,划分法的历史类型的标准是( ) A,按照法的某种共同性和历史传统的不同 B,按照法的制定机关和法律效力的不同 C,按照法律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不同 D,按照法的阶级本质和法律赖以建立的经济基 础不同
三,单向选择题
10, 10 , 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总称是 ( ) A,普通法系 B,判例法系 C,海洋法系 D,民法法系
三,单向选择题
小刘因打架斗殴,受到劳动教养的惩罚, 5,小刘因打架斗殴 ,受到劳动教养的惩罚,这 种惩罚是属于( 种惩罚是属于( ) A,刑事制裁 B,行政制裁 C,行政处分 D,纪律处分
三,单向选择题
6,按照法律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律可分为 ( )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三,单向选择题
1,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之一的国际条约 是指( 是指( ). A,国际公约 B,国际协定 C,国际宣言 D,我国同外国缔结或我国加入并生效的国际规 范性法律文件
三,单向选择题
某人因偷税,抗税,依法应追究( 2,某人因偷税,抗税,依法应追究( A,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经济责任 D,民事责任
三,单向选择题
13, 凡规范未规定行为规则而规定参照, 13 , 凡规范未规定行为规则而规定参照 , 援用 其它法律条文或其他法规, 其它法律条文或其他法规,这种规范时 ( ) A,确定性规范 B,任意性规范 C,委托性规范 D,准用性规范
三,单向选择题
14,法律意识中的最高层次是( 14,法律意识中的最高层次是( A,法律观点 B,法律知识 C,法律技术性规定 D,法律心理
三,单向选择题
11, 贯彻" 以事实为基础, 以法律为准绳" 11 , 贯彻 " 以事实为基础 , 以法律为准绳 " 的 原 则,在适用法律时,( 在适用法律时, ) A,就不必考虑形势 B,也应考虑形势 C,必须考虑形势 D,法律必须无条件服从形势
三,单向选择题
12 , 公 民 在 法 律 面 前 一 律 平 等 , 是 我 国 ( ) A,社会主义法的基础 B,社会主义法实施的基本原则 C,社会主义立法的基本原则 D,宪法的总的指导思想
三,单向选择题
只违反了社会主义道德, 7,只违反了社会主义道德, 尚未违反社会主义 法律的行为是( 法律的行为是( ) A,伪证 B,诈骗 C,撒谎 D,诬告
三,单向选择题
法律事实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律事件; 8,法律事实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律事件;另一 类是( 类是( ) A,法律后果 B,法律责任 C,法律行为 D,法律制裁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单向选择题
中国封建制法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3,中国封建制法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A,习惯法 B,判例法 C,条约 D,成文法典
)
三,单向选择题
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 4,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 ,表现在 ( ) A,指导思想不同 B,历史使命不同 C,基本要求不同 D,调整范围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