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2012
(2012)有机化学-第十四章--糖类

CHO H OH HO H HO H H OH
CH2OH
D-半乳糖
差向异构体:在含有多个手性碳的旋 光异构体中,只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 构型不同,这些异构体之间互称为差 向异构体。
D-葡萄糖与D-甘露糖互为C2差向异构体; D-葡萄糖与D-半乳糖互为C4差向异构体。
(三)单糖的开链结构
D-系列醛糖见图14-1。 自然界常见的糖为D-型,其中D-葡萄糖最
常见,分部最广。几种表示方法见P.261。
*二、葡萄糖的环状结构和 变旋光现象
葡萄糖的的链状结构不能解释如下性质: 1.不能与亚硫酸氢钠加成; 2.存在变旋光现象:糖在水溶液中逐渐改
变其比旋光度,最后达到一个定值的现象。 3.1mol的葡萄糖在干HCl条件下与
HO
1
CH2OH
2C
HO 3C H 4C
OH
β-D-呋喃果糖
(直立氧环式)
1 CH2OH
2
CO
3
HO C H
H 4 C OH
5
H C OH
6
CH2OH
1
HOCH2 OH
2C
HO 3C H O
4
HC
OH
5
HC
6CH2OH
α-D-呋喃果糖 (直立氧环式)
HOH2C O OH HO CH2OH
CHO HO C H
CH2OH
L(-)-甘油醛
CHO H C OH
CH2OH
D(+)-甘油醛
1CHO
H 2 C OH
HO
3
C
H
H 4C OH
H 5C OH 6CH2OH
D-葡萄糖
高考有机知识点大全

高考有机知识点大全有机化学是高考化学科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诸多知识点。
下面将全面介绍高考有机化学知识点,以帮助考生全面了解该领域的内容。
一、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 有机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有机物的组成及特点3. 有机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4.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示方法:平面结构和空间结构5. 有机化合物的键的形成和特性二、碳的化合价、价层和化合式1. 碳的化合价和四配位的特点2. 价层的概念及其对化学性质的影响3. 化合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三、烷烃和环烷烃1. 烷烃的命名和结构特点2. 烷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3. 烷烃的异构体及其产生机理4. 环烷烃的命名和结构特点5. 环烷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四、烯烃和环烯烃1. 烯烃的命名和结构特点2. 烯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3. 烯烃的聚合反应和重排反应4. 环烯烃的命名和结构特点5. 环烯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五、炔烃和芳香烃1. 炔烃的命名和结构特点2. 炔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3. 炔烃的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4. 芳香烃的命名和结构特点5. 芳香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六、卤代烃和醇1. 卤代烃的命名和结构特点2.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3. 卤代烃的消旋和环境污染问题4. 醇的命名和结构特点5. 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七、酚和羧酸1. 酚的命名和结构特点2. 酚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3. 酚的酸碱性和酚酸类化合物4. 羧酸的命名和结构特点5. 羧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八、酮、醛和脂肪族酸1. 酮和醛的命名和结构特点2. 酮和醛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3. 酮和醛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4. 脂肪族酸的命名和结构特点5. 脂肪族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九、酯和醚1. 酯的命名和结构特点2. 酯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3. 酯的加成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4. 醚的命名和结构特点5. 醚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十、胺和酰胺1. 胺的命名和结构特点2. 胺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3. 胺的酸碱性和胺类化合物4. 酰胺的命名和结构特点5. 酰胺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以上为高考有机化学知识点的大致范围,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深入理解每个知识点的概念、原理和相关反应。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梳理高考必备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梳理高考必备高考化学中的有机化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所有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和反应等内容。
下面是有机化学知识点的梳理,供高考备考参考: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根据碳骨架:脂肪族化合物、环状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等。
2.根据官能团:烃类、醇类、醛、酮、羧酸、酯等。
二、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依据碳骨架的长度:甲、乙、丙、丁、戊等。
2.依据分子结构中的官能团:醇、醛、酮、酸等。
3.依据官能团的位置:1,2-二甲基苯、2-甲基戊烷等。
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1.烷烃:只含有碳氢键的饱和碳氢化合物。
2.烯烃:含有碳碳双键的碳氢化合物。
3.芳香族化合物:具有芳香性的化合物,多为苯环及其衍生物。
四、有机反应类型1.加成反应:烯烃与氢、卤素、水等在适当条件下加成反应。
2.脱水反应:醇失去水分生成烯烃或醚。
3.氧化反应:有机化合物与氧气反应生成醇、酮或羧酸。
4.酯化反应:醇与酸反应生成酯。
5.缩合反应:两个有机分子反应生成一个大分子。
五、重要的有机化合物1.烷烃:甲烷、乙烷、丙烷等。
2.烯烃:乙烯、丙烯等。
3.芳香族化合物:苯、甲苯、苯酚等。
4.醇:甲醇、乙醇等。
5.醛:甲醛、乙醛等。
6.酮:丙酮、甲酮等。
7.羧酸:乙酸、丙酸等。
8.酯:乙酸乙酯、甲酸乙酯等。
六、化学反应机理1.反应中的键断裂:醇的脱水反应、酯的水解等。
2.反应中的新键形成:烯烃的加成反应、碱金属与醇的反应等。
七、有机化学反应机构1.加成反应:亲核试剂攻击不饱和化合物的双键,形成新的单键。
2.消失反应:酸、碱等物质导致有机化合物中官能团的消失。
3.消除反应:α,β-不饱和化合物脱去两个相邻的氢原子。
2012年高考理综化学总复习资料(50)—— 有机反应基本类型

2012年高考理综化学总复习资料(50)——有机反应基本类型班别: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复习要求:学会分析常见有机反应断键的地方,并且弄清楚断该键的原因)一、取代反应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卤代反应(1)烷烃:CH4 + 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3CH3 + 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苯(与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苯(与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苯酚(与溴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醇的卤代(与浓氢溴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酯化反应(乙酸和乙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解反应(1)酯的水解(乙酸乙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卤代烃的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硝化反应(苯与浓硝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子间脱水(乙醇分子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烯烃的加成乙烯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烯与H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丁二烯与Cl2的1,4-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炔烃的加成乙炔与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炔与HCl加成(停留在双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苯的加成苯与H2或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醛或酮的加成苯甲醛与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酮与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油脂的氢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消去反应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醇的消去乙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卤代烃的消去氯乙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两反应对有机物结构的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加成聚合反应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3CH=C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缩合聚合反应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氧化还原反应1、燃烧反应C n H 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n H m O z: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饱和烃的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醇的催化氧化与直接氧化乙醇的催化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醇的直接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醛的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酚的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①为_____________反应,W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反应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2.下面是一个合成反应的流程图。
高考有机化学知识点

高考有机化学知识点第一部分 烃一、烷烃。
通式C n H n 2+2 能发生取代反应,例如CH 4+Cl 光 CH 3Cl +HCl 。
(条件:C12、Br 2、光照) 二、烯烃。
通式:C n H n 2 二烯烃通式为C n H 22-n 官能团: C=C (碳碳双键)、CH 2=CH 2六个原子共面。
性质:①氧化反应:烯烃能使KM n O 4(H +)的紫红色褪去。
②加成反应:烯烃能使溴的四氯化碳红棕色褪去。
(或溴水)CH 2=CH 2+B 2r →③加聚反应:烯烃能发生加聚反应。
例如:n CH 22催[CH 2-CH 2]n三、炔烃。
通式:C n H 22-n HC ≡CH 四个原子共直线,官能团:-C ≡C-性质:与烯烃的性质类似,比如能发生 ①氧化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加聚反应 四、芳香烃。
苯和苯的同系物的通式:C n H 62-n (n ≥6) 分子中12个原子共平面。
苯的性质:①取代反应 +B 2r (l ))(Fe 催 –B r +HB r (B 2r 的水溶液不发生此反应)+HO-NO 242SO H 浓 -NO 2+H 20 (也叫硝化反应)②加成反应: +3H苯的同系物的性质,比如甲苯3CH ①氧代反应:能使KM n O 4(H +)溶液褪色②取代反应33HONO220第二部分 烃的衍生物一、卤代烃。
(官能团-B r )性质:①取代反应(水解反应)C 2H 5-B r 2H 5-OH+HB r 或C 2H 5B r +N a 2H 5OH +N a B r 。
②消去反应:C 2H 5 B r + N a 2H 4(CH 2= CH 2)+ N a B r +H 2O或写成:C 2H 5 B 2=CH 2 +HB r二、醇。
官能团:-OH 饱和一元醇的通式:C n H 22+n O 。
饱和x 元醇的通式:C n H 22+n O x 性质:①(催化)氧化反应:2CH 3CH 2OH +O 3CHO +2H 2O (醇的特征:“-CH 2OH ”)②消去反应:C 2H 52= CH 2 +H 2O③酯化反应:C 2H 5OH+CH 3COOH 42SO H 浓 C 2H 5OOCCH 3+H 2O ④与N a 反应。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十三 有机化学基础(同步课件)

被氧化成酮,则醇分子中含“
若醇不能被氧化,则醇分子中含“
”。
”。
(2)由消去反应的产物可确定“OH”或“—X”的位置。
(3)由加氢后的碳架结构可确定“ ”或“ ”的位置。
(4)由单一有机物发生酯化反应能生成环酯或高聚酯,可确定该有机物 是含羟基的羧酸,并根据酯的结构,确定—OH与—COOH的相对位置。
可用“邻”、“间”、“对”来表示。
间二甲苯
4.醇的命名
(1)将含有与—OH相连的碳原子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某醇”。
(2)从距离—OH最近的一端对主链碳原子编号;
(3)将取代基写在前面,并标出—OH的位置,写出名称。
如:
(二)同分异构体的类型、书写与判断 1.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1)官能团位置异构:如
专题十三 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合物
有 机 化 合 物
有 机 化 合 物
规律与方法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烷烃的命名
烷烃的系统命名可概括为:选主链,称某烷;编号位,定支链;取代 基,写在前,注位置,短线连;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 2.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1)选主链:将含有
烯” 或“某炔”; (2)编号定位:从距离 号;
有机物合成的常用方法 1.有机合成中官能团的引入、消除及改变 (1)官能团的引入
④引入—X:
a.饱和碳原子与X2(光照)发生取代反应;
b.不饱和碳原子与X2或HX发生加成反应; c.醇羟基与HX发生取代反应。 ⑤引入—OH: a.卤代烃水解;
b.醛或酮加氢还原;
c. 与H2O加成。
⑥引入—CHO或酮: a.醇的催化氧化; b. 与H2O加成。
⑦引入—COOH:
2012年高考化学知识点总汇

2012年高考化学知识点总汇一.俗名无机部分: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有机部分: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一、有机化学基本概念
1. 有机物的定义和特点
2.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3. 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官能团和官能团转化反应
二、碳链的构建和环状化合物
1. 碳链的构建:饱和和不饱和碳链的区别和构建方法
2. 碳链上的取代反应和它们的主要特点
3. 环状化合物的构建和命名方法
4. 环状化合物的稳定性和活性
三、烷烃和烯烃类化合物
1. 烷烃的命名和性质
2. 烯烃的构建和命名方法
3. 烯烃的立体化学和环状烯烃的特性
四、卤代烃和醇类化合物
1. 卤代烃的命名和性质
2. 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
3. 醇类化合物的命名、分类和性质
4. 醇类的酸碱性和醇酸酯的制备方法
五、醛类和酮类化合物
1. 醛类和酮类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
2. 醛类和酮类的氧化还原反应
3. 醛类和酮类的加成反应和缩合反应
六、羧酸和酯类化合物
1. 羧酸的命名和性质
2. 酯类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
3. 羧酸的还原反应和酯的酸碱性
七、胺类化合物
1. 胺类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
2. 胺的亲核取代反应和亲电取代反应
3. 氨在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
八、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1.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和结构特点
2.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3. 脂类的结构和功能
4.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九、化学实验中的有机化学技术
1. 有机合成实验中的常用反应和技术方法
2.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方法
3. 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和定量分析方法
本总结仅列举了高考有机化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继续询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1、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 (1)烷烃A) 官能团:无 ;通式:C n H 2n +2;代表物:CH 4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
烷烃分子中的每个C 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化学性质: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 ,……。
②燃烧 ③热裂解 (2)烯烃:A) 官能团: ;通式:C n H 2n (n ≥2);代表物:H 2C=CH 2B) 结构特点:键角为120°。
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C) 化学性质:①加成反应(与X 2、H 2、HX 、H 2O 等)②加聚反应(与自身、其他烯烃) ③燃烧(3)炔烃:A) 官能团:—C≡C— ;通式:C n H 2n —2(n ≥2);代表物:HC≡CH B) 结构特点:碳碳叁键与单键间的键角为180°。
两个叁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两个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
C) 化学性质:(略) (4)苯及苯的同系物:A) 通式:C n H 2n —6(n ≥6);代表物:CH 4 + Cl 2CH 3Cl + HCl 光CH 3Cl + Cl 2CH 2Cl 2 + HCl 光CH 4 + 2O 2CO 2 + 2H 2O 点燃CH 4C + 2H 2高温 隔绝空气C=C CH 2=CH 2 + HXCH 3CH 2X催化剂CH 2=CH 2 + 3O 22CO 2 + 2H 2O点燃n CH 2=CH 2 CH 2—CH 2n催化剂CH 2=CH 2 + H 2OCH 3CH 2OH催化剂加热、加压CH 2=CH 2 + Br 2BrCH 2CH 2Br 原子:—X 原子团(基):—OH 、—CHO (醛基)、—COOH (羧基)等 化学键: 、—C ≡C — C=C 官能团B)结构特点:苯分子中键角为120°,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C 原子和6个H 原子共平面。
C)化学性质:①取代反应(与液溴、浓HNO 3、浓H 2SO 4等)②加成反应(与H 2、Cl 2等)(5)醇类:A) 官能团:—OH (醇羟基); 代表物: CH 3CH 2OH 、HOCH 2CH 2OHB) 结构特点:羟基取代链烃分子(或脂环烃分子、苯环侧链上)的氢原子而得到的产物。
结构与相应的烃类似。
C) 化学性质:①羟基氢原子被活泼金属置换的反应②跟氢卤酸的反应 ③催化氧化(α—H )(与官能团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称为α碳原子,与α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称为β碳原子,依次类推。
与α碳原子、β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分别称为α氢原子、β氢原子、……)④酯化反应(跟羧酸或含氧无机酸) (6)醛酮A) 官能团:(或—CHO)、 (或—CO —) ;代表物:CH 3CHO 、HCHO 、B) 结构特点:醛基或羰基碳原子伸出的各键所成键角为120°,该碳原子跟其相连接的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 化学性质:①加成反应(加氢、氢化或还原反应)2CH 3CH 2OH + 2Na2CH 3CH 2ONa + H 2↑ HOCH 2CH 2OH + 2NaNaOCH 2CH 2ONa + H 2↑CH 3CH 2OH + HBr CH 3CH 2Br + H 2O△2CH 3CH 2OH + O 22CH 3CHO + 2H 2O △ Cu 或AgHOCH 3CH 2OH + O 2OHC —CHO+ 2H 2O△Cu 或Ag 2CH 3CHCH 3 + O 22CH 3CCH 3 + 2H 2OOHO△Cu 或Ag CH 3COOH + 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 + H 2O △浓H 2SO 4O —C —H O—C — OCH 3—C —CH 3CH 3CHO + H 2CH 3CH 2OH△催化剂 + H 2CH 3CHCH 3OH O CH 3—C —CH 3 △催化剂 + Br 2+ HBr ↑ —Br Fe 或FeBr 3 + HNO 3+ H 2O —NO 2 浓H 2SO 460℃ + 3H 2Ni △②氧化反应(醛的还原性)(7)羧酸 A) 官能团:(或—COOH);代表物:CH 3COOH B)结构特点:羧基上碳原子伸出的三个键所成键角为120°,该碳原子跟其相连接的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 化学性质:①具有无机酸的通性 ②酯化反应 (8)酯类A) 官能团: (或—COOR )(R 为烃基); 代表物: CH 3COOCH 2CH 3B) 结构特点:成键情况与羧基碳原子类似C) 化学性质:水解反应(酸性或碱性条件下)(9)氨基酸A) 官能团:—NH 2、—COOH ; 代表物:B) 化学性质: 因为同时具有碱性基团—NH 2和酸性基团—COOH ,所以氨基酸具有酸性和碱性。
3、常见糖类、蛋白质和油脂的结构和性质 (1)单糖A) 代表物:葡萄糖、果糖(C 6H 12O 6)B) 结构特点:葡萄糖为多羟基醛、果糖为多羟基酮C) 化学性质:①葡萄糖类似醛类,能发生银镜反应、费林反应等;②具有多元醇的化学性质。
(2)二糖A) 代表物:蔗糖、麦芽糖(C 12H 22O 11)B) 结构特点:蔗糖含有一个葡萄糖单元和一个果糖单元,没有醛基;麦芽糖含有两个葡萄2CH 3CHO + 5O 24CO 2 + 4H 2O点燃CH 3CHO + 2[Ag(NH 3)2OH]CH 3COONH 4 + 2Ag ↓ + 3NH 3 + H 2O (银镜反应)△CH 3CHO + 2Cu(OH)2CH 3COOH + Cu 2O ↓ + 2 H 2O (费林反应)△2CH 3CHO + O 22CH 3COOH催化剂OH —C —H + 4[Ag(NH 3)2OH](NH 4)2CO 3 + 4Ag ↓ + 6NH 3 + 2H 2O△O—C —OH 2CH 3COOH + Na 2CO 32CH 3COONa + H 2O + CO 2↑ △浓H 2SO 4 CH 3COOH + 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 + H 2O (酸脱羟基,醇脱氢)O—C —O —R △ 稀H 2SO 4CH 3COOCH 2CH 3 + H 2O CH 3COOH + CH 3CH 2OHCH 3COOCH 2CH 3 + NaOH CH 3COONa + CH 3CH 2OH△CH 2COOH NH 2糖单元,有醛基。
C) 化学性质:①蔗糖没有还原性;麦芽糖有还原性。
②水解反应 (3)多糖A) 代表物:淀粉、纤维素 [ (C 6H 10O 5)n ]B) 结构特点:由多个葡萄糖单元构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淀粉所含的葡萄糖单元比纤维素的少。
C) 化学性质:①淀粉遇碘变蓝。
②水解反应(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4)蛋白质A) 结构特点:由多种不同的氨基酸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结构中含有羧基和氨基。
B) 化学性质:①两性:分子中存在氨基和羧基,所以具有两性。
②盐析:蛋白质溶液具有胶体的性质,加入铵盐或轻金属盐浓溶液能发生盐析。
盐析是可逆的,采用多次盐析可分离和提纯蛋白质(胶体的性质)③变性:蛋白质在热、酸、碱、重金属盐、酒精、甲醛、紫外线等作用下会发生性质改变而凝结,称为变性。
变性是不可逆的,高温消毒、灭菌、重金属盐中毒都属变性。
④颜色反应: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时呈黄色。
⑤灼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
⑥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水解最终生成多种α—氨基酸。
(5)油脂A)组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
常温下呈液态的称为油,呈固态的称为脂,统称油脂。
天然油脂属于混合物,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 代表物:油酸甘油酯: 硬脂酸甘油酯: C) 结构特点:油脂属于酯类。
天然油脂多为混甘油酯。
分子结构为: R 表示饱和或不饱和链烃基。
R 1、R 2、R 3可相同也可不同,相同时为单甘油酯,不同时为混甘油酯。
D) 化学性质:①氢化:油脂分子中不饱和烃基上加氢。
如油酸甘油酯氢化可得到硬脂酸甘油酯。
②水解:类似酯类水解。
酸性水解可用于制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碱性水解又叫作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皂化后通过盐析(加入食盐)使肥皂析出(上层)。
5、重要有机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C 12H 22O 11 + H 2O C 6H 12O 6 + C 6H 12O 6 H +蔗糖 葡萄糖 果糖C 12H 22O 11 + H 2O 2C 6H 12O 6 H +麦芽糖 葡萄糖(C 6H 10O 5)n + n H 2O n C 6H 12O 6H 2SO 4淀粉葡萄糖△ C 17H 33COOCH 2 C 17H 33COOCH C 17H 33COOCH 2C 17H 35COOCH 2 C 17H 35COOCHC 17H 35COOCH 2R 1—COOCH 2 R 2—COOCH R 3—COOCH 2(1)醇的催化氧化反应说明:若醇没有α—H ,则不能进行催化氧化反应。
(2)酯化反应说明:酸脱羟基而醇脱羟基上的氢,生成水,同时剩余部分结合生成酯。
二、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1、取代反应指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的反应。
常见的取代反应:⑴烃(主要是烷烃和芳香烃)的卤代反应;⑵芳香烃的硝化反应;⑶醇与氢卤酸的反应; ⑷含氧酸与醇类的酯化反应;酯类(包括油脂)的水解反应; ⑸酸酐、糖类、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2、加成反应指试剂与不饱和化合物分子结合使不饱和化合物的不饱和程度降低或生成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常见的加成反应:⑴烯烃、炔烃、芳香族化合物、醛、酮等物质都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也叫加氢反应、氢化或还原反应);⑵烯烃、炔烃、芳香族化合物与卤素的加成反应;⑶烯烃、炔烃与水、卤化氢等的加成反应。
3、聚合反应指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小分子互相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的反应。
参加聚合反应的小分子叫作单体,聚合后生成的大分子叫作聚合物。
常见的聚合反应:加聚反应:指由不饱和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小分子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的反应。
较常见的加聚反应:①单烯烃的加聚反应 在方程式中,—CH 2—CH 2—叫作链节,中n 叫作聚合度,CH 2=CH 2叫作单体,叫作加聚物(或高聚物) ②二烯烃的加聚反应4、氧化和还原反应(1)氧化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加氧或去氢的反应均为氧化反应。
常见的氧化反应:①有机物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
如:R —CH=CH —R ′、R —C ≡C —R ′、(具有α—H)、—OH 、R —CHO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