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消化道线虫

合集下载

羊消化道线虫病和肺线虫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案

羊消化道线虫病和肺线虫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案

羊消化道线虫病和肺线虫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案羊消化道线虫病和肺线虫病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两种细小线虫引起的寄生病,它们会对羊的生长发育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导致死亡。

以下内容将为大家介绍这两种疾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案。

一、羊消化道线虫病1.临床症状羊消化道线虫病是由口腔内摄入摄食时感染的蓝口原虫引起的,这种寄生虫会在羊的胃和十二指肠内产卵,孵化后会产生细小线虫。

细小线虫会附着在宿主的消化道壁上吸血,导致宿主营养不良、贫血和消瘦。

常见症状如下:(1)羊在进食后表现为嗜饮、反胃、恶心和腹胀。

(2)体重下降、消瘦和精神不振。

(3)羊毛色暗淡,眼睛及嘴唇发白,口角流涎。

(4)脱水、呕吐和腹泻。

2.诊断方法诊断羊消化道线虫病的主要方法如下:(1)粪便检查:通过检查羊的粪便中是否存在线虫卵来进行初步诊断。

(2)胃镜检查:可以通过胃镜检查来观察宿主的胃和十二指肠内粘膜是否有炎症和溃疡,并且观察是否有线虫侵入。

3.防治方案(1)预防措施:定期给羊进行消化道线虫病的预防措施,如定期给羊驱虫、控制羊的饲料来源和保持饮水清洁。

(2)治疗方法:采用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这种疾病。

常用的药物有腥鱼草素和吡虫啉。

同时要保持宿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减少线虫的寄生几率。

羊肺线虫病是由羊肺线虫寄生在羊的肺部引起的。

感染后,寄生虫会在肺泡内生长并繁殖,导致呼吸道炎症和咳嗽,严重时会导致气管炎和肺炎。

常见症状如下:(1)羊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和咳嗽。

(2)体温升高、流涕和流鼻涕。

(3)消瘦、乏力和食欲不振。

(1)病理检查:通过解剖宿主取得肺部并进行病理检查来诊断肺部疾病。

(2)X线检查:可以通过X线检查来了解是否有炎症和肺部结构的变化。

(1)预防措施:注意羊圈内环境的卫生、通风和排水,减少各种病原体繁殖的机会,同时定期给羊进行驱虫。

羊消化道线虫病和肺线虫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案

羊消化道线虫病和肺线虫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案

羊消化道线虫病和肺线虫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案羊消化道线虫病是由寄生于羊肠道的线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主要病原体有细小肺线虫、屈曲肠线虫、细颈线虫等。

羊肠道线虫病主要在夏、秋季节发病,常见症状有食欲不振、消瘦、粪便稀薄或呈黄色、贫血、腹泻、发热等。

肺线虫病是由肺泡线虫寄生于羊肺泡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盛夏季节。

常见症状有劳气、咳嗽、呼吸困难、乏力、食欲不振等,严重者可出现发绀、呼吸急促等症状。

肺线虫病的临床症状与疾病防治方案如下:1. 食欲不振:患病羊对饲料的摄入明显减少,常出现吃草不举头或躺下不起来的现象。

2. 消瘦:患病羊体重明显下降,肌肉消瘦。

3. 粪便异常:患病羊粪便呈黄色,并且稀薄,有时呈水样质地。

4. 贫血:由于线虫寄生于羊肠道,吸取羊体内的养分和血液,导致患病羊出现贫血症状,如眼结膜苍白、口唇苍白、毛色暗淡等。

5. 腹泻:患病羊常出现腹泻现象,粪便中带有黏液。

6. 发热:患病羊体温升高,常伴有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

二、羊肺线虫病的临床症状1. 劳气:患病羊在运动或行走时出现呼吸困难,活动量减少。

2. 咳嗽:患病羊常有咳嗽现象,伴有吐泡沫状粘液。

3. 呼吸困难:患病羊常出现呼吸急促、喘息的现象,甚至出现发绀。

4. 乏力:患病羊常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不振、行动力下降等现象。

1. 临床症状:根据羊的临床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消化道线虫病或肺线虫病,如食欲不振、消瘦、贫血等出现一种或多种症状。

2. 病理变化:羊的死亡或被屠宰时可进行病理解剖,观察是否存在肠道或肺部的线虫寄生。

3. 羊便检查:采集被怀疑感染消化道线虫的羊的粪便样本,进行显微镜下的线虫检查。

4. 血液检查:采集被怀疑感染肺线虫的羊的血液样本,进行血液学检查,观察有无贫血等异常情况。

1. 畜舍环境卫生:保持畜舍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排泄物,减少线虫的传播。

2. 合理饲养管理:合理饲喂,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增强羊的体质,降低感染的风险。

藏羊消化道线虫病的防治要点

藏羊消化道线虫病的防治要点

藏羊消化道线虫病的防治要点1.饲养管理:良好的饲养管理是预防消化道线虫病的关键。

首先,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合理搭配,以确保营养均衡。

其次,要定期清理和消毒饲槽、饮水设备和运输车辆,防止线虫卵传播。

此外,定期换草地,避免长时间在同一地方饲养,减少线虫感染的机会。

2.环境管理:消化道线虫的卵主要存在于土壤中,因此合理管理饲养环境也是预防和控制该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饲养场地上应进行土壤消毒,以减少线虫卵的数量。

同时,要进行合理的草地轮牧,使不同草地有充分的休养时间,减少线虫的滋生和传播。

3.药物防治:药物防治是消化道线虫病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选择药物时,要根据不同的线虫种类进行针对性选择。

常见的药物有苯苦巴嗪、多虫灵、硫酸蒌特罗等。

使用药物时,应按照说明书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确保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此外,注意药物的使用周期和间隔时间,避免过度使用或药物抗药性的产生。

4.飼养制度:合理的饲养制度也对预防消化道线虫病至关重要。

在饲养过程中,可以采用集中饲养和集中草坪转移饲养等方式。

集中饲养可以减少羊只与线虫的直接接触,降低感染概率;集中草坪转移饲养可以使不同草地的线虫有充分的周期性死亡和休养时间。

5.防虫控虫:除了针对线虫进行防治,还要注重对媒介昆虫的控制。

许多线虫卵和幼虫会通过昆虫传播,因此对苍蝇、蚊子等昆虫要进行有效的控制。

可以使用化学药剂喷洒或贴片等方式来减少昆虫传播。

总之,预防和控制藏羊消化道线虫病需要综合施策,包括良好的饲养管理、环境管理、药物防治、合理的饲养制度和防虫控虫等。

只有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治理,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羊消化道线虫病和肺线虫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案

羊消化道线虫病和肺线虫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案

羊消化道线虫病和肺线虫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案1. 引言1.1 引言线虫病是羊群中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包括消化道线虫病和肺线虫病两种类型。

消化道线虫病主要由第一部位于小肠黏膜的小肠蛔虫和第四部位于第四胃的第四胃蛔虫引起,而肺线虫病则是由第二部位于肺泡的肺线虫引起。

这两种线虫病都会给羊群的健康和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及早诊断和有效防治至关重要。

消化道线虫病和肺线虫病在临床上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包括厌食、消瘦、腹泻、腹胀、贫血等。

对于羊只出现上述症状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检查和诊断,以确定是否患有线虫病。

针对不同类型的线虫病,医生可以采取不同的诊断方法,如粪便检测、肠道镜检查等,以明确病情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为了预防和治疗消化道线虫病和肺线虫病,养殖业者应建立健康的养殖管理制度,定期对羊群进行驱虫和预防措施。

保持羊只充足的营养和消化系统健康也是防治线虫病的关键。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提高养殖者对线虫病的认识,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的传播。

2. 正文2.1 羊消化道线虫病的临床症状1. 消瘦和体重下降:受感染的羊在进食正常的情况下仍然出现体重减轻和消瘦的症状。

2. 腹泻和便秘:羊可能会出现腹泻或者便秘的情况,粪便异常,可能出现血丝。

3. 营养吸收不良:由于线虫在羊的消化道内寄生,会影响羊体内的营养吸收功能,导致全身营养不良。

4. 贫血和体温升高:线虫吸食羊体内的血液,导致贫血的症状,并且会引起羊的体温升高。

5. 呕吐和消化不良:一些受感染的羊会出现呕吐和消化不良的症状,食欲下降,精神不振。

以上是羊消化道线虫病的常见临床症状,及时观察和诊断对于防治该疾病至关重要。

如果发现羊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在预防控制方面也需要加强线虫的管理,防止疫情的爆发和蔓延。

2.2 羊消化道线虫病的诊断方法羊消化道线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消瘦、贫血、黑便、腹泻等。

羊消化道线虫病的诊治

羊消化道线虫病的诊治

羊消化道线虫病的诊治
羊消化道线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由消化道内的一些线虫引起。

它会对羊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其食欲减低、消瘦、贫血等问题。

针对这种疾病,我们需要及时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介绍羊消化道线虫病的诊治方法和常见的治疗方案。

首先,对于羊消化道线虫病的诊断,我们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来确定病情。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采用实验室检测方法来确定消化道内是否有线虫存在。

这些检测方法包括直接镜检、间接血清学检测、粪便检测等。

其中,直接镜检是一种非常直观的检测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羊的消化道内是否有线虫存在,而其他检测方法则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其次,对于治疗羊消化道线虫病,我们需要采用多种方法来对症治疗。

首先,我们可以采用驱虫剂来消灭消化道内的线虫。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种不同的驱虫剂可供选择,如丙硫异磺脲、盐酸多巴胺等。

对于轻度感染的羊,我们可以使用口服驱虫药来治疗,而对于重度感染的羊,则需要采用注射等更加强力的治疗方法。

除了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外,我们还可以采用预防和控制措施来减轻疾病的影响。

这些措施包括加强羊舍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驱虫等,从而减少寄生虫的滋生和传播。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饲料添加剂等辅助治疗方法,从而提高羊的免疫力和身体抵抗力。

总之,羊消化道线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但是通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我们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

针对这种疾病,我们需要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治疗和预防,从而保证羊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这种疾病的研究和认识,从而提高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知水平,从而更好地保护羊的健康。

羊消化道线虫病和肺线虫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案

羊消化道线虫病和肺线虫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案

羊消化道线虫病和肺线虫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案羊消化道线虫病是由消化道线虫寄生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方线虫、毛线虫和弓孢线虫等。

肺线虫病则是由肺线虫寄生在羊的肺部引起的疾病。

下面将介绍羊消化道线虫病和肺线虫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案。

一、羊消化道线虫病的临床症状1. 食欲不振,消瘦:感染消化道线虫后,羊的食欲会减退,食量减少,导致羊只能摄入较少的营养,从而造成消瘦的现象。

2. 腹泻:线虫寄生在羊的肠道内,会引起消化道的炎症反应,导致羊出现腹泻的症状。

3. 发热:感染严重时,羊体内会产生免疫反应,导致发热的情况。

4. 贫血:长期感染消化道线虫会导致贫血,表现为粘膜苍白。

二、羊消化道线虫病的诊断1. 病史询问:了解羊的饲养和生活情况,是否有接触污染的饮水和饲料等。

2. 临床症状观察:观察羊的消瘦、食欲不振、腹泻、发热和贫血等症状。

3. 实验室检查:进行粪便检查,检测是否有线虫卵或成虫存在。

4. 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严重病例,可以进行尸体解剖和组织切片检查,观察病变部位。

三、羊消化道线虫病的防治方案1. 定期驱虫:每年定期进行消化道线虫的驱虫,特别是在春季和秋季。

2. 清洁饮水和饲料:保持饮水和饲料的清洁,防止消化道线虫的再感染。

3. 合理饲养管理:确保羊的饮食均衡,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4. 隔离治疗:对于已经感染的羊,可以进行隔离治疗,减少传染的风险。

五、羊肺线虫病的临床症状1. 咳嗽:感染肺线虫后,羊会出现咳嗽的症状,咳嗽时常带有气喘。

2. 呼吸困难:由于肺部受到线虫寄生,导致羊的呼吸道受阻,造成呼吸困难。

4. 气急:羊在运动或活动过程中会出现气急的症状,呼吸频率加快。

3. X线检查:进行肺部X线检查,观察是否有线虫寄生的病变。

4. 收集痰液进行检查:采集羊的痰液,进行镜检和病原学检测,确定是否有线虫感染。

六、羊肺线虫病的防治方案1. 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羊棚的清洁和环境卫生,减少肺线虫的传播。

羊消化道线虫病种类鉴别及防治

羊消化道线虫病种类鉴别及防治

羊消化道线虫病种类鉴别及防治摘要:新疆地区气候十旱少雨、光照足、温差大,常见的羊消化道线虫有捻转血矛线虫、仰口线虫、食道口线虫、毛首线虫等。

该文对新疆的羊消化道线虫病的种类鉴别与防治进行了论述。

在养殖中要做到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驱虫工作、做好粪便的检测和管理。

0 引言畜牧业是新疆的重要产业,羊的养殖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

羊消化道线虫病多发,损害羊的消化系统,不利于其生长发育,甚至会造成羊的死亡,阻碍养羊业的发展。

因此,要做好羊消化道线虫病的防治工作,就要了解羊消化道线虫的种类及这种疾病的诊断要点,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1 常见的羊消化道线虫种类羊消化道线虫病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类疾病。

引起这类疾病的不是一种线虫,而是多种线虫,这些线虫寄生在羊的胃肠道内,引发疾病。

羊消化道线虫的种类很多,比较常见的线虫有捻转血矛线虫、仰口线虫、食道口线虫等。

这些线虫不仅通过胃肠粘膜吸食血液和营养,导致羊贫血和营养不良还会分泌毒素,损伤羊的胃肠,使其消化机能降低。

1.1捻转血矛线虫捻转血矛线虫又叫捻转胃虫,属于毛元科血毛属。

它的口囊小,大多通过口囊吸附在羊的真胃中并属大型虫体。

偶尔也寄生在羊的小肠中。

捻转胃虫的虫体呈粉红色线状,头端尖细,有口囊,口囊中有角质背矛。

从长度上分析,雌虫大约比雄虫长一倍。

从外观上分析,雄虫呈倒Y字形,雌虫像红白相间的麻花虫。

虫卵外观上无色、壳薄,内有多个胚细胞,因此这种虫的繁殖能力很强。

1.2仰口线虫仰口线虫又称羊钩虫,这种虫主要寄生在羊的小肠中,本身呈乳白色,吸血后,虫体会由乳白变为淡红。

它的繁殖方式是在羊小肠内交配产卵,虫卵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并孵出幼虫,经过2次蜕变,侵袭能力更强。

这种虫通过口吸附在小肠肠壁上,口里有锋利的切板和齿切,能咬破肠粘膜并吸血,获得营养,因此这种线虫主要会导致羊消瘦和贫血。

1.3食道口线虫这种线虫主要寄生在羊的大肠、小肠末端和盲肠中。

幼虫常在大肠肠壁上形成结节,因此这种线虫又称为结节虫。

消化道寄生虫(线虫)

消化道寄生虫(线虫)

由基底部分2枝
每枝分二小枝
美 洲 钩 虫 前 端 和 尾 部
美洲钩虫雄虫尾部
二、虫卵:长椭圆形,卵壳薄,无色 透明,大小约为60×40um,内含4~8 个卵细胞,卵壳与卵细胞间有卵周间 隙(两种钩虫卵形态一致)。
不同发育程度的钩虫卵:
钩 虫 卵
三、钩蚴 杆状蚴:有两期,头钝圆,尾尖细, 有口、咽管(前粗中细后端膨大,占 体长1/3)
消化道寄生虫(线虫)
病原学教研室
第一节 似蚓蛔线虫(蛔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蛔虫是一种大型线虫,也是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寄
生于人体小肠中,引起蛔虫病。蛔虫病呈世界性分布,
国内分布遍布全国。 一、形态: 1.成虫 虫体圆柱形,状似蚯蚓,体形向头尾两端
逐渐变细,体表光滑有纤细的横纹,两侧各有一条侧线, 乳白色或淡红色,头端钝圆,有唇瓣三片,呈“品”字 形排列,雌雄异体。
2.成虫
1)营养不良:虫体掠夺营养及影响吸 收,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2)刺激损伤肠粘膜:表现为间歇性脐 周痛、消 化不良、纳差、腹泻等; 3)毒性损害:代谢产物被吸收 引起寻 麻疹,烦躁不安,夜惊,磨牙等;
4)并发症:寄生在小肠内的虫体在某
些因素影响下,如发热,手术麻醉, 辛辣食物,药物刺激等,乱窜乱钻, 且蛔虫有喜酸恶碱爱钻孔的习性,常 引起严重后果。常见并发症有胆道蛔 虫症、蛔虫性肠梗阻、蛔虫性阑尾炎、 蛔虫性肠穿孔。
疗效比较好的药为:
甲苯咪唑:(首选)
机理:抑制虫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同时不影响人 体的血糖水平。 用法:200mg/次 Bid 3-4天/疗 常规剂量下无毒付作用。
第三节、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蛲虫主要寄生于人的盲肠附近,引起蛲虫 病,蛲虫病分布广泛,各种年龄的人均可感染, 以9岁以下的儿童最为常见。 一、形态: 1.成虫: 虫体细小,乳白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虫卵 橄榄状,棕黄色, . 橄榄状,棕黄色,
大小约50~54μm×22~23um, 大小约50~54μm×22~23um, 50 壳厚, 壳厚,卵的两端各有一无色 的透明小栓, 的透明小栓,内含一个卵细 胞。
卵壳与蛋白膜均较薄,卵内含有大小不等的卵黄细胞。 卵壳与蛋白膜均较薄,卵内含有大小不等的卵黄细胞。
(二) 生活史
成虫
小肠) (小肠) 营养: 营养:半消化食物 寿命: 寿命:1年 1周
雌雄交配 雌虫产卵(粪)
约二十个/ 约二十个/条/天
泥土
2周
受精卵
潮湿、荫蔽、 潮湿、荫蔽、 O2充足 充足、 O2充足、 2121-30℃
2、传染源
钩虫病患者和带虫者是钩虫病的传染源
3、流行因素
与农作物的关系:与钩虫病传播有密切关系的主要是 与农作物的关系: 夏秋季节施用人粪的旱地作物,如红薯、玉米、蔬菜、 夏秋季节施用人粪的旱地作物,如红薯、玉米、蔬菜、 桑、烟草、棉花、甘蔗等。最易受感染的时间一般是 烟草、棉花、甘蔗等。 在施肥后不久,雨后初晴或久晴初雨, 在施肥后不久,雨后初晴或久晴初雨,这时如赤手赤 脚下地劳动, 脚下地劳动,很容易受到感染
2、虫卵(egg) 虫卵(egg)
无色透明, 无色透明,呈不对 称的椭圆形,形似柿核, 称的椭圆形,形似柿核, 一侧扁平,另一侧隆起。 一侧扁平,另一侧隆起。 卵壳厚, 卵壳厚,卵内含有一蝌 蚪期的幼虫
(二)生活史
成虫
寄生部位:盲肠、阑尾、 寄生部位:盲肠、阑尾、 部位 结肠、 结肠、直肠及回肠下段
2、幼虫(larva) 幼虫(larva)
通称钩蚴, 通称钩蚴,分为杆状蚴 钩蚴 丝状蚴两个阶段。 丝状蚴两个阶段。
3、虫卵(egg) 虫卵(egg)
椭圆形,中等大小, 椭圆形,中等大小, 壳薄,无色透明。 壳薄,无色透明。 随粪便 排出时卵内细胞多为 4 个。 卵壳与细胞间有明显空隙。 卵壳与细胞间有明显空隙。
• • • • 产卵量大 生活史简单 虫卵抵抗力强 粪便管理不当
• 个人卫生习惯不良
(六)防治
• 加强健康教育 • 加强粪便管理 • 查治病人和带虫者 丙硫咪唑、甲苯咪唑、左旋咪唑、噻嘧啶等) (丙硫咪唑、甲苯咪唑、左旋咪唑、噻嘧啶等)


Hookworm

虫 Hookworm
寄生于人体的小肠,以血液为食,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寄生于人体的小肠,以血液为食,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也是我国的五大寄生虫之一。 也是我国的五大寄生虫之一。
第一期杆状蚴
5~7天 蜕皮2次 蜕皮2 细菌. 细菌.有机物为食
丝状蚴
皮肤(感染途径 途径) (主)皮肤(感染途径) 移行(肺泡) 移行(肺泡)
成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存活3年左右 存活3
向温性 向上性 活力强
(四)致病
1、幼虫的致病作用
钩蚴性皮炎(俗称粪毒) 钩蚴性皮炎(俗称粪毒) 钩蚴性肺炎
2、成虫的致病作用
贫血(钩虫的主要危害是引起贫血) 贫血(钩虫的主要危害是引起贫血) 原因不明,似与患者体内铁耗损有关) 异嗜症 (原因不明,似与患者体内铁耗损有关) 消化道症状 婴儿钩虫病
似蚓蛔线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蛔虫( 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 )
是一种大型线虫, 是一种大型线虫,也 是最常见的寄生虫之 一,寄生于人体小肠 引起蛔虫病。 中,引起蛔虫病。
(一) 形态
1、 成虫 、
Morphology
• 圆柱形,似蚯蚓 圆柱形, • 口孔位于虫体顶端,有三个呈品字形排列的 口孔位于虫体顶端, 唇瓣 • • 雌性生殖系统为双管型 雄性生殖系统为单管型
up
(三)生活史
成虫 交配产卵( 交配产卵(粪)
温暖(25~30℃) 温暖(25~30℃) 潮湿(60%~80%) %~80 潮湿(60%~80%) 荫蔽、O2充足土壤, 荫蔽、O2充足土壤,24h 充足土壤
部位: 部位:小肠上段 状态:咬附在肠粘膜上 状态: 营养:血液、组织液、 营养:血液、组织液、肠粘膜

2、免疫学诊断
(六)流行
1、地理分布
钩虫病的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 钩虫病的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但热带和 亚热带地区感染率较高。在我国, 亚热带地区感染率较高。在我国,除西北和东北的少 数干寒地区外,其他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以南 数干寒地区外,其他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方流行较严重,大部分地区都有两种钩虫混合感染, 方流行较严重,大部分地区都有两种钩虫混合感染, 但南方以美洲钩虫为主, 但南方以美洲钩虫为主,北方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
一期幼虫卵
感染性虫卵
(二期幼虫卵) 二期幼虫卵)
口 感染途径
幼虫
(小肠)
脱皮1 脱皮1次
感染阶段
肺内脱皮2 肺内脱皮2次
成虫
小肠内脱皮1 小肠内脱皮1次
(三) 致 病
1.幼虫 • 肺局部损伤和超敏反应,导致蛔蚴性支气管肺炎, 肺局部损伤和超敏反应,导致蛔蚴性支气管肺炎,
多数病例在发病后4 多数病例在发病后4天~14d自愈 14d自愈
(五)实验诊断
1、病原学诊断 • 粪检 直接涂片法:简便,但易漏诊。 直接涂片法:简便,但易漏诊。 饱和盐水浮聚法:为首选方法。 饱和盐水浮聚法:为首选方法。 钩蚴培养法:可鉴定虫种。 钩蚴培养法:可鉴定虫种。 查痰 痰液查钩蚴(感染后的2 痰液查钩蚴(感染后的2-3天) 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可用于钩虫产卵前的早期诊断
结构特点: 结构特点: 顶端有一发达口囊(buccal 顶端有一发达口囊(buccal capsule) A.d在口囊腹侧缘有钩齿2 A.d在口囊腹侧缘有钩齿2对 在口囊腹侧缘有钩齿 N.a在口囊腹侧缘有板齿1 N.a在口囊腹侧缘有板齿1对 在口囊腹侧缘有板齿
雄虫末端形成交合伞 雄虫末端形成交合伞 bursa), (copulatory bursa),内 有肌性辐肋,其中背辐肋 有肌性辐肋,其中背辐肋 的分支特点是虫种鉴定的 的分支特点是虫种鉴定的 重要依据。 重要依据。 A.d:1,2,3;N.a:0,2,2) (A.d:1,2,3;N.a:0,2,2)
蛔虫唇瓣
2
、虫卵
椭圆形,淡黄色,大小约45 75μm 30~50μm 45~ μm× μm, 椭圆形,淡黄色,大小约45~75μm×30~50μm,有一 层蛋白膜, 层蛋白膜,内含一个大而圆的卵细胞。
• 受精卵
• 未受精卵
呈长椭圆形,淡黄色,大小约88 88~ cm×39~44cm cm, 呈长椭圆形,淡黄色,大小约88~94 cm×39~44cm,
主要虫种有: 主要虫种有:
•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 Ancylostoma duodenale • 美洲板口线虫 ( Necator americanus N.a ) A.d )
(二)形态
1、成虫(adult) 成虫(adult)
形状:A.d 呈 形状:A.d—呈“C”字形 字形 N.a—呈“S”形 N.a 呈 形 大小:虫体细长, 大小:虫体细长,约1cm 颜色:活体半透明,肉红色, 颜色:活体半透明,肉红色,死后灰 白色
(五)实验诊断 病原学诊断
• • 透明胶纸拭子法(较好) 透明胶纸拭子法(较好) 或棉签拭子法
(六)防治
• 注意公共卫生、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 注意公共卫生、 • 对幼儿园儿童和小学生进行普查普治, 对幼儿园儿童和小学生进行普查普治, 治疗药物可以用甲苯咪唑和丙硫咪唑等
毛首鞭形线虫
(Trichuris trichiura)
贫血
临床表现 皮肤蜡黄、黏膜苍白、眩晕、乏力、心慌气促、 皮肤蜡黄、黏膜苍白、眩晕、乏力、心慌气促、浮 肿等 钩虫导致宿主失血的途径 • 虫体吸血(钩虫边吸血边很快从肛门 虫体吸血( 排出血液) 排出血液) • 咬附点渗血 • 移位伤口渗血(虫体不断更换咬附部 移位伤口渗血( 移位后原伤口在凝血前仍会渗血) 位,移位后原伤口在凝血前仍会渗血) • 偶尔出现的肠段大出血
(七)防治
查治病人和带虫者, 1、查治病人和带虫者,控制传染源 驱虫主要用各种咪唑类药物,如甲苯咪唑、 驱虫主要用各种咪唑类药物,如甲苯咪唑、阿苯达 唑、噻苯达唑等。对严重贫血的病人应注意补铁矫正贫 噻苯达唑等。 血 2、加强粪便管理及无害化处理 3、注意个人防护 尽量不要赤脚下地劳动,必要时可涂防护剂, 尽量不要赤脚下地劳动,必要时可涂防护剂,如含 咪唑类药物的软膏或酒精溶液
蠕形住肠线虫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一)形态
1、成虫(adult) 成虫(adult)
形状:雄虫 呈 字形, 形状:雄虫—呈“6”字形,雌虫 线 字形 雌虫—线 尾端尖细。 形,尾端尖细。 大小:虫体细小,雄虫约2-5mm ,雌 大小:虫体细小,雄虫约2 13mm。 虫8-13mm。 颜色:乳白色。 颜色:乳白色。 结构特点: 结构特点:虫体前端角皮膨大形 成头翼。 成头翼。咽管末端膨大形成咽管 球。
2 . 成虫
• 掠夺营养与影响吸收 (营养不良 ) • 引起变态反应 荨麻疹、皮肤瘙痒、 (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 神经性水肿、 神经性水肿、结膜炎 ) • 常见的并发症 胆道蛔虫症、肠梗阻) (胆道蛔虫症、肠梗阻)
(四) 实验诊断
粪检虫卵 • 直接涂片法 • 沉淀集卵法 • 饱和盐水浮聚法
(五)流行
鞭虫(Trichuris 鞭虫(Trichuris trichiura)
寄生于人体回盲部、阑尾、结肠等处, 寄生于人体回盲部、阑尾、结肠等处,引起鞭 虫病
(一)形态
虫体形似马鞭,灰白色,雌雄异体。 1.成虫 虫体形似马鞭,灰白色,雌雄异体。雄虫长 约30~45mm,尾端向腹面呈螺环状卷曲,有一根交合刺 30~45mm,尾端向腹面呈螺环状卷曲, 及可伸缩的交合刺鞘。雌虫长约35 50mm,尾端钝圆, 35~ 及可伸缩的交合刺鞘。雌虫长约35~50mm,尾端钝圆, 阴门位于粗大部的前端。 阴门位于粗大部的前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