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生物(山东潍坊市)精编word版(解析版)
山东省2019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答案)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20分)说明: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将你选择的选項代号(ABCD)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含羞草的叶子如遇到触动,会立即合拢起来,触动的力量越大,合得越快,整个过程在几秒钟就完成,这种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A.生物能够完成反射活动B.生物具有应激性C .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D.生物能够生长和发育2、下图中图甲是一组目镜标有5 ×和10 ×字样,物镜标有10 ×和40 ×子样的镜头。
图乙是在图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5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保卫细胞图像,欲将图乙视野中处于下方的保卫细胞移至视野中央放大200倍观察,下列操作错误..的是:将装片向下方移动,直下方的保卫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B. 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C. 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D. 换成高倍物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3、骨髓移植能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因为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图),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A. 细胞分裂B. 细胞分化C. 细胞生长D. 细胞癌变4、下列有关苔藓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多为单细胞个体B、根具有吸水功能C、依靠孢子繁殖D、适应陆地生活能力强5、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可概括如下:①将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②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右下图)置于阳光下照射;③一段时间后,摘下叶片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步骤①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B. 脱色的方法是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C. 滴加碘液后,可观察到未遮光部分变成蓝色D. 该实验能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6、若将图中草鱼、青蛙、蜥蜴分为一类,则分类的依据是A、体内有脊柱B、用肺呼吸C、生活在水中D、体温恒定7、鹦鹉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观赏动物,下列关于鹦鹉的说法,错误的是A.鹦鹉学舌属于后天性行为B.鹦鹉的生殖方式是卵生C鹦鹉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 D. 鹦鹉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8.有关下列几幅图的表述,错误的是A、五种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B、甲乙细胞中都有线粒体C、丁类生物都营寄生生活D、生物戊可用于酿酒、制作馒头9、如图表示人体血液流经血管a、b、c时,血液含氧量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与a相比,c管壁厚,弹性大B. b是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C. a中的血液是动脉血D. c可能是肺静脉10、激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山东省2019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2019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2019年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更多2019年中考报名时间、2019中考时间等信息,请访问山东省2019年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是
A.实验法B.观察法C.经验总结法D.调查法
2.骆驼刺的根系十分发达,其根尖细胞中没有
A.叶绿体B.线粒体C.染色体D.液泡
3.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以下能组成生态系统的是。
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2019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说明:本卷共4页.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的字母代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1.为了解潍县萝卜各个品系以及栽培现状,某研究小组先后到各萝卜主产区,考察种植环境、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走访相关人员。
其主要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A.实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测量法2.许多成语或谚语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
以下成语或谚语与非生物因素对应合理的是选项成语或谚语非生物因素A 春兰秋菊光照B 北雁南飞大气C 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水分D 冬春雨水贵如油,莫让一滴白白流温度3.某同学在观察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时先后看到甲、乙物像。
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将甲变为乙时需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B.由甲变为乙时视野变亮C.乙中的结构2处于吸水状态D.乙的细胞3中能观察到叶绿体4.下列关于潍坊生物的叙述,合理的是A.老城墙根的葫芦鲜利用根吸收无机盐B.公冶长书院的银杏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C.渤海湾海带利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D.诸城板栗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5.右图表示某动物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a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B.过程b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C.过程c形成的细胞仍具有分裂能力D.过程b、c是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6.若探究镁元素是否为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最可行的方法是A.测量正常叶片中镁元素的含量B.检测根系对镁元素的吸收过程C.分析影响镁元素吸收的环境条件D.比较正常植株在完全营养液和缺镁的完全营养液中的生长状况7.以下对细胞结构模式图的分析,错误的是A.昌乐西瓜的甜味物质主要存在于结构④中B.寿光大鸡的体细胞中没有结构①⑥⑦C.青州银瓜体细胞的染色体存在于结构②中D.临朐山蝎和石门红叶的细胞内都有结构③④⑤8.概括和总结是常用的学习方法。
山东省2019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20分)说明: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将你选择的选項代号(ABCD)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含羞草的叶子如遇到触动,会立即合拢起来,触动的力量越大,合得越快,整个过程在几秒钟就完成,这种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A.生物能够完成反射活动B.生物具有应激性C .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D.生物能够生长和发育2、下图中图甲是一组目镜标有5 ×和10 ×字样,物镜标有10 ×和40 ×子样的镜头。
图乙是在图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5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保卫细胞图像,欲将图乙视野中处于下方的保卫细胞移至视野中央放大200倍观察,下列操作错误..的是:将装片向下方移动,直下方的保卫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B. 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C. 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D. 换成高倍物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3、骨髓移植能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因为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图),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A. 细胞分裂B. 细胞分化C. 细胞生长D. 细胞癌变4、下列有关苔藓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多为单细胞个体B、根具有吸水功能C、依靠孢子繁殖D、适应陆地生活能力强5、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可概括如下:①将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②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右下图)置于阳光下照射;③一段时间后,摘下叶片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步骤①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B. 脱色的方法是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C. 滴加碘液后,可观察到未遮光部分变成蓝色D. 该实验能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6、若将图中草鱼、青蛙、蜥蜴分为一类,则分类的依据是A 、体内有脊柱B 、用肺呼吸C 、生活在水中D 、体温恒定7、鹦鹉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观赏动物,下列关于鹦鹉的说法,错误的是A.鹦鹉学舌属于后天性行为B.鹦鹉的生殖方式是卵生 C 鹦鹉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 D. 鹦鹉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8.有关下列几幅图的表述,错误的是A 、五种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B 、甲乙细胞中都有线粒体C 、丁类生物都营寄生生活D 、生物戊可用于酿酒、制作馒头9、如图表示人体血液流经血管a 、b 、c 时,血液含氧量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与a 相比,c 管壁厚,弹性大B. b 是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C. a 中的血液是动脉血D. c 可能是肺静脉10、激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生物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生物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松属于()A. 蕨类植物B. 被子植物C. 苔藓植物D. 裸子植物2.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北极熊皮下厚厚的脂肪可以适应极地寒冷的环境B. 光照会影响植物的分布,如小麦喜欢生活在光照充足处,而人参喜欢生活在阴暗处C. “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D.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3.A B C D4.某飞机因恶劣天气失事后,对当时没有亲人认领的遇难者尸体进行处理之前,除了对死者编号、拍照之外,还提取死者的DNA样本.DNA主要存在于()A. 细胞壁上B. 细胞膜上C. 细胞质中D. 细胞核内5.“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把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A. 转运、消耗叶片中的淀粉B. 提高光合作用的产量C. 转运、消耗叶片中的叶绿素D. 储备光合作用的原料6.下列措施不能抑制植物呼吸作用的是()A. 水果、蔬菜在低温条件下贮藏B. 小麦种子在入仓前咬晒干C. 向贮藏粮食的密闭粮仓内冲加二氧化碳D. 花生播种前要耕田松土7.出生前的我们舒适地生活在妈妈的()里.A. 卵巢B. 输卵管C. 子宫D. 腹腔8.体育课上,老师让学生做深呼吸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呼气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B. 吸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都舒张C. 吸气时,胸廓和肺都回缩D. 呼气后,肺内气压为零9.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其根本原因是()A.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B.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C. 气体在呼吸过程中的扩散D. 组织细胞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10.和静脉血相比,动脉血()A. 颜色鲜红,含二氧化碳较多B. 颜色鲜红,含氧较多C. 颜色暗红,含二氧化碳较多D. 颜色暗红,含氧较多11.人体体循环的起止部位分别是()A. 左心室、右心房B. 左心室、左心房C. 右心室、右心房D. 右心房、左心室12.有关人类反射知识的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A. 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灰质B. 看小说激动得热泪盈眶是人类特有的反射C. 当人从暗处到明处时瞳孔会缩小D. 听觉形成过程中鼓膜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13.关于人体生理活动或现象不正确的说法是()A. “袖珍人”是因为小时候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B. 尿液形成应经过肾小囊过滤C. 遇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能保护鼓膜D. 胰腺既能分泌胰液又能分泌胰岛素14.下列关于人体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人体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肌肉)和骨连结(关节)组成B. 骨骼肌由中间的腹肌和两端的肌腱组成C. 每块骨骼肌的两端附着在同一根骨上D.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15.下列哪项不是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A. 体表覆羽B. 骨骼薄而轻C. 体温高而恒定D. 前肢变成翼16.晓明在学习诗词时发现诗句中藏有很多生物知识,他摘抄了一句与生物的生殖有关的诗句,你认为是下列的哪一句()A.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17.我们吃的香菇、木耳是()A. 植物B. 细菌C. 动物D. 真菌18.对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使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B. 下到地面上的生活使其身体向直立行走方面发展C. 森林古猿之间在下地之前就有根本的区别D. 环境选择了森林古猿19.青蛙的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其幼体蝌蚪生活在()A. 水中B. 陆地C. 空中D. 水中或陆地上20.决定人的酒窝的基因(D)是显性基因,决定无酒窝的基因(d)是隐性基因。
2019年山东潍坊市中考生物卷(附答案)

3.某同学在观察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时先后看到甲、乙物像。
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将甲变为乙时需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B.由甲变为乙时视野变亮C.乙中的结构2处于吸水状态D.乙的细胞3中能观察到叶绿体4.下列关于潍坊生物的叙述,合理的是( )A.老城墙根的葫芦鲜利用根吸收无机盐B.公冶长书院的银杏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C.渤海湾海带利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D.诸城板栗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5.下图表示某动物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a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B.过程b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C.过程c形成的细胞仍具有分裂能力D.过程b、c是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6.若探究镁元素是否为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最可行的方法是( )A.测量正常叶片中镁元素的含量B.检测根系对镁元素的吸收过程C.分析影响镁元素吸收的环境条件D.比较正常植株在完全营养液和缺镁的完全营养液中的生长状况7.以下对细胞结构模式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昌乐西瓜的甜味物质主要存在于结构④中B.寿光大鸡的体细胞中没有结构①⑥⑦C.青州银瓜体细胞的染色体存在于结构②中D.临朐山蝎和石门红叶的细胞内都有结构③④⑤8.概括和总结是常用的学习方法。
以下是某同学学习了动物的类群后得出的结论,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涡虫有口有肛门,运动方式为蠕动B.鳄鱼等鱼皮肤裸露,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C.海豚心脏四腔,有利于保持体温恒定D.昌邑大虾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利于运动8.概括和总结是常用的学习方法。
以下是某同学学习了动物的类群后得出的结论,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涡虫有口有肛门,运动方式为蠕动B.鱼7鱼皮肤裸露,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C.海豚心脏四腔,有利于保持体温恒定D.昌邑大虾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利于运动9.退役后的警犬经特殊训练可成为导盲犬。
下列关于导盲犬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其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构成B.它的关节包括关节囊、关节腔和关节面C.犬敏锐的感觉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D.犬的引路行为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10.选取干重相等的4份黄豆种子,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进行如下不同处理后,分装在密闭的保温容器内。
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生物试卷

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 为了解潍县萝卜各个品系以及栽培现状,某研究小组先后到各萝卜主产区,考察种植环境、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走访相关人员。
其主要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A.调查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观察法2. 许多成语或谚语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
以下成语或谚语与非生物因素对应合理的是()D.C3. 某同学在观察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时先后看到甲、乙物像。
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由甲变为乙时视野变亮B.将甲变为乙时需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C.乙的细胞3中能观察到叶绿体D.乙中的结构2处于吸水状态4. 下列关于潍坊生物的叙述,合理的是()A.公冶长书院的银杏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B.老城墙根的葫芦藓利用根吸收无机盐C.诸城板栗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D.渤海湾海带利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5. 如图表示某动物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b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B.过程a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C.过程b、c是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D.过程c形成的细胞仍具有分裂能力6. 若探究镁元素是否为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最可行的方法是()A.检测根系对镁元素的吸收过程B.测量正常叶片中镁元素的含量C.比较正常植株在完全营养液和缺镁的完全营养液中的生长状况D.分析影响镁元素吸收的环境条件7. 以下对细胞结构模式图的分析,错误的是()A.寿光大鸡的体细胞中没有结构①⑥⑦B.昌乐西瓜的甜味物质主要存在于结构④中C.临朐山蝎和石门红叶的细胞内都有结构③④⑤D.青州银瓜体细胞的染色体存在于结构②中8. 概括和总结是常用的学习方法。
以下是某同学学习了动物的类群后得出的结论,你认为最恰当的是()A.鳄鱼皮肤裸露,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B.涡虫有口有肛门,运动方式为蠕动C.昌邑大虾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利于运动D.海豚心脏四腔,有利于保持体温恒定9. 退役后的警犬经特殊训练可成为导盲犬。
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9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杭信一中何逸冬生物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说明:本卷共4页.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的字母代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1.(2019·潍坊中考)为了解潍县萝卜各个品系以及栽培现状,某研究小组先后到各萝卜主产区,考察种植环境、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走访相关人员。
其主要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A.实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测量法解:为了解潍县萝卜各个品系以及栽培现状,某研究小组先后到各萝卜主产区,考察种植环境、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走访相关人员。
其主要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调查法。
故选:B。
2. (2019·潍坊中考)许多成语或谚语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
以下成语或谚语与非生物因素对应合理的是解:A、“春兰秋菊”主要是受春季和秋季的光照强度不同的影响,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正确;B、北雁南飞属于鸟类迁徙行为,是指某些鸟类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是鸟类对环境温度变化相适应,B错误;C、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是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D、“冬春雨水贵似油,莫让一滴白白流”是说冬春雨水对庄稼的重要性,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需要水,D错误。
故选:A。
3. (2019·潍坊中考)某同学在观察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时先后看到甲、乙物像。
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将甲变为乙时需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B.由甲变为乙时视野变亮C.乙中的结构2处于吸水状态D.乙的细胞3中能观察到叶绿体解;A、将甲变为乙时需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错误;B、低倍镜换高倍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
当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得亮一些,错误;C、乙中的气孔张开,结构2保卫细处于吸水状态,正确;D、乙的细胞3皮细胞,不能观察到叶绿体,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用显微镜的使用和保卫细胞的内容。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出现现象是视野会变窄、变暗、变模糊,细胞会变大,细胞数目变少。图中为显微镜下叶片表皮的结构,1为气孔,2为保卫细胞,3为表皮细胞。
【详解】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物像,所以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因此,我们在甲图中看到物像在右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A不正确;由甲图变成乙图,细胞体积变大,说明是由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所以,视野就会变暗,B不正确;气孔是由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闭合,图乙中气孔张开,此时2保卫细胞处于吸水,C正确;图乙中3是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D不正确。
【点睛】关键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调查法的概念及其意义。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
2.许多成语或谚语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以下成语或谚语与非生物因素对应合理的是( )
选项
成语或谚语
非生物因素
A
春兰秋菊
光照
B
北雁南飞
大气
C
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
水分
D
冬春雨水贵如油,莫让一滴白白流
温度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空气、水、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春兰秋菊”指的是不同季节里不同的植物会开花,这是与光照直接相关的,也就是植物生理学上的光周期,兰花在春天开花原因是春分后日照时间长,这时候合适的光周期促使其开花,而菊是短日照植物,入秋后光照时间变短,反而有利于开花,因此“春兰秋菊”是受到光照的影响,A正确;“北雁南飞”是鸟类的迁徙行为,是鸟类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因此是受到温度的影响,B错误;根据中国的节气,“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指的是到“五九六九”时天气已经渐渐回暖,杨柳渐渐发芽,是非生物因素中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冬春雨水贵如油,莫让一滴白白流”形容冬春雨水非常可贵,越冬作物返青至乳熟期,需要的供水多,各种农作物播种成苗,也要求充足的水分,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的重要作用,D错误。
【详解】过程a表示细胞生长,最明显的变化是体积增大,A不正确;过程b由一个细胞变成两个,是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最终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B不正确;经过c细胞分化后,部分细胞还具有分裂能力,但是高度分化后的细胞(如上皮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C不正确;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所以细胞分裂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D正确。
【详解】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故A不正确;调查法就是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题中研究小组通过考察、查阅和收集资料、走访等,属于调查法,故B正确;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故C不正确;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故D不正确。
【点睛】考查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面和叶片的表皮,可结合叶片的结构示意图理解记忆。
4.下列关于潍坊生物 叙述,合理的是( )
A.老城墙根的葫芦鲜利用根吸收无机盐
B.公冶长书院的银杏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C.渤海湾海带利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D.诸城板栗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圈的绿色植物多种多样,根据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及生殖方式的不同,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题中葫芦藓是苔藓植物,银杏是裸子植物,海带是藻类植物,板栗是被子植物,根据每种植物类群的特点答题。
【点睛】熟练掌握植物所属的各类群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5.如图表示某动物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a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
B.过程b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
C.过程c形成的细胞仍具有分裂能力
D.过程b、c是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生长是指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图中a表示细胞生长,b表示细胞分裂,c表示细胞分化。
2019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为了解潍县萝卜各个品系以及栽培现状,某研究小组先后到各萝卜主产区,考察种植环境、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走访相关人员。其主要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
A.实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测量法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实验法等。
【点睛】关键是掌握各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从而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3.某同学在观察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时先后看到甲、乙物像。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将甲变为乙时需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B.由甲变为乙时视野变亮
C.乙中的结构2处于吸水状态
D.乙的细胞3中能观察到叶绿体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