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合金材料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分析PCABS合金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应用

分析PCABS合金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应用

分析PC/ABS合金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言聚碳酸酯(PC)是分子链的重复结构单元为碳酸酯型的聚合物。

PC与ABS 共混可以综合两者的优良性能,PC/ABS合金一方面它的耐热性,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优于ABS,另一方面它的成本和熔体粘度比PC低,加工性能比PC好,其制品内应力和冲击强度对制品厚度的敏感性都大大降低。

因此,PC/ABS合金在各个行业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一PC/ABS合金的发展现状和应用领域PC和ABS共混后可综合PC和ABS的优点。

一方面,它可提高ABS的耐热性、抗冲击性和拉伸性能,使ABS用于高端领域;另一方面,它可降低PC的熔体黏度,提高PC的流动性,改善其加工性能,减少制品的内应力,减少冲击强度对缺口和厚度的敏感性,使PC可用于薄壁长流程制品的制造。

因此,PC/ABS 合金综合了PC和ABS各自的优点,当配方和工艺合理时可获得比母体树脂更优异的性能。

??GE公司的商品名为Cycoloy,已有数十种,也开发出了高流动级PC/ABS 合金,悬梁缺口冲击强度可达480J/m,适宜制作薄壁和复杂制件。

另外,该公司的低温冲击韧性好的Cycoloy C1100前者更耐热,耐冲击,工艺性更好,其热变形温度为105℃,悬臂梁缺口冲击为640J/m,用于仪表、消费品以及其它非阻燃商品设备等。

Bayer公司最早开发出了阻燃级PC/ABS合金,商品名为Bayblend。

日本帝人化成公司开发出电镀级PC/ABS合金,商品牌号为MK-1000A。

我国PC/ABS合金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

陈鑫岳等人对PC/ABS合金材料性研究表明,ABS中的橡胶对体系缺口冲击强度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PC/ABS共混体系的性能具有PC和ABS的性能加和效应。

兰州大学开发的PC/ABS合金的增溶剂为LLDPE-g-MAH接枝共聚物;王久芬等用SMA酯交换产物作为增容剂增容PC/ABS合金;孙清则以MBS为第三组分来降低PC和ABS之间的界面能,达到增容的目的。

车用abs合金研究报告

车用abs合金研究报告

车用abs合金研究报告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车用材料的选择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ABS 合金因其优异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强度等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

本文主要介绍了车用ABS合金的特点、制备工艺、性能及其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ABS合金、车用材料、制备工艺、特点、性能、应用一、ABS合金的特点ABS合金是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树脂、增塑剂、填料等组成的一种合金材料。

其特点如下:1. 耐磨性好:ABS合金的硬度高,耐磨性好,因此适合制造汽车的零部件。

2. 耐腐蚀性好:ABS合金不易被化学物质侵蚀,因此在汽车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 强度高:ABS合金的强度高,具有抗拉、抗压等力学性能,使其成为汽车工业中的重要材料之一。

二、ABS合金的制备工艺ABS合金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原料的配制、挤出和冷却等过程。

其具体步骤如下:1. 原料配制:以丙烯腈为主体,加入适量的丁二烯和苯乙烯,再加入树脂、增塑剂和填料等,搅拌均匀,制成相应的合金材料。

2. 挤出:将配制好的ABS合金材料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

3. 冷却:将挤出的ABS合金材料进行冷却,使其成型硬化,并达到预期的力学性能。

三、ABS合金的性能ABS合金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强度等性能,使其成为汽车工业中被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

在汽车制造中,ABS合金通常用于制造以下零部件:1. 前保险杠和后保险杠:ABS合金的硬度和强度能有效地保护汽车的车身和底盘,避免碰撞和撞击。

2. 中控台:ABS合金的韧性和耐腐蚀性能能有效地保护仪表盘和仪表,降低仪表受损的可能性。

3. 车门内饰板:ABS合金的高强度和优异的耐磨性能,能够抵御日常使用中的刮擦和损坏。

四、ABS合金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ABS合金在汽车制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用于制造以下零部件:1. 前保险杠和后保险杠ABS合金的硬度和强度能有效地保护汽车的车身和底盘,避免碰撞和撞击。

PC/ABS合金的增韧研究

PC/ABS合金的增韧研究

PC/ABS合金的增韧研究PC/ABS合金是由聚碳酸酯(PC)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混合制成的一种工程塑料。

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用性,PC/ABS合金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等领域。

然而,由于PC与ABS之间的相溶性较差,合金的韧性常常成为其需要改善的一项性能。

在研究PC/ABS合金的增韧过程中,许多学者通过改变合金中PC和ABS的配比、添加改性剂和填充剂等方法来提升其韧性。

以下将针对不同增韧方式进行详细探讨:1.物理增韧:通过添加填充剂来增加PC/ABS合金的韧性。

例如,添加纤维增韧剂(如玻璃纤维、碳纤维)可以提高合金的强度、刚度和冲击-弯曲性能。

此外,添加颗粒状增韧剂(如纳米硅酸盐、纳米粘土)可以增加合金的固态冷却性能和力学性能。

2.化学增韧:将改性剂与PC/ABS混合,通过化学反应或改性作用,使合金的韧性得到提升。

例如,添加丙烯酸酯共聚物可以提高合金的冲击韧性和拉伸强度。

添加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可以提高合金的低温韧性和冲击韧性。

3.结构调控增韧:通过调节合金的微观组织来提高其韧性。

例如,通过热处理或共混改性方法,可以在PC/ABS合金中形成细小的相分散结构,提高合金的韧性和断裂韧性。

此外,添加物表面修饰技术(如改性硅烷偶联剂处理)也可以改善合金的相容性和韧性。

综上所述,PC/ABS合金的增韧研究主要包括物理增韧、化学增韧和结构调控增韧等方面。

通过改变合金的配比、添加改性剂和填充剂,可以提高其韧性,满足不同领域对于工程塑料的要求。

未来的研究还可以进一步探索新的增韧方式,提高PC/ABS合金的综合性能。

PVC/ABS合金国内最新研究进展

PVC/ABS合金国内最新研究进展

s g eto sOl o s cP u g sin i d met VC/ i ABSaly r r p sd. l sweep o o e o
P C 的综合 性 能优 良, 有难 燃 、 V 具 耐化 学腐 蚀 、
耐磨 、 电绝缘性 良好和力 学强度 比较好等优点 , 因此 被广 泛应用 于 轻工 、 建材 、 业 、 农 日常生 活、 包装 、 电 力 、 用事业 等部 门, 其在建 筑塑料 、 用塑料 、 公 尤 农 塑 料包装材 料 、 日用 塑料 等 领域 占有 重 要地 位 。它可 以制 造强度和 硬度很 大 的 制 品( 管 材 、 件 、 窗 如 管 门 和包装 片材) 也 可 以加 入增塑剂 制造非 常柔 软 的制 ,
[ 关键 词 ]P C 丙 烯腈 一丁二 烯 一苯 乙烯 三元 共 聚物 ( B )合 金 ; V ; A S; 研究 进 展 [ 摘 要 ]综 述 了 国 内 P C AB V / S合 金 的生 产 现 状 和最 新 研 究 进 展 , P C AB 合 金 的 组成 、 型方 法 和 加 工 从 V / S 成 影 响 因素 3 方 面描 述 了 合金 的共 混 改 性 , 个 并对 国 内 P C A S 金 的 发 展提 出 了一 些 建 议 。 V /B 合
由 A S树脂 中 S N 含 量和 P C/ S合金 中 AB B A V AB S
含量决 定 。其 中 S N 中丙 烯腈 ( A AN) 量 过 多 或 含 者过 少 均 容 易 导 致 相 容 性 降 低 , A 含 量 为 当 N
1 P C AB V / S合 金 的共 混 改 性
加入 AB 后 , S 二者 可 以充 分 、 匀地分 散 , 均 促使两 组

ABS下游应用领域分析及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ABS下游应用领域分析及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2018年09月ABS 下游应用领域分析及改性技术研究进展王倩李民(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山东滨州256500)摘要:虽然ABS 具有良好的高光泽性、耐化学腐蚀性、易着色等优良的综合性能,但是它耐候性差、强度低、可燃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本文主要分析了ABS 下游应用领域以及ABS 改性技术研究进展,并阐述了未来ABS 下游应用领域主要方向和改性技术研究方向。

关键词:ABS ;综合性能;改性;应用领域由丙烯腈(Acrylonitrile)、丁二烯(Butadiene)和苯乙烯(Sty⁃rene)合成的ABS 树脂,起源于1947年。

它的颗粒料是一种微黄色固体,有一定的韧性,密度约为1.04~1.06g/cm 3[1]。

具有良好的高光泽性、耐化学腐蚀性、易着色等优良的综合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汽车、家电、日用品等领域。

虽然ABS 综合性能好,但是在一些特殊的领域,ABS 仍无法满足下游需求,如耐候性差、强度低、可燃,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故需要通过改性来满足客户需求。

1ABS 下游应用领域分析因ABS 具有良好的高光泽性、耐化学腐蚀性、易着色等优良的综合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汽车、家电、日用品和其它领域。

受高温天气影响和农村走入家电时代的市场影响下,家电行业增长迅速。

2017年ABS 消费结构为:家电领域占55%;汽车领域占17%,日用品领域占8%,其它领域占20%。

1.1汽车领域随着汽车轻量化工业的发展,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便运用而生。

每量汽车上塑料的用量为200kg 左右,约占整车自重的20%。

在车用塑料中,ABS 树脂约占塑料总量的10%[2]。

随着新能源汽车政策的鼓励,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比例将持续增加。

在汽车领域,ABS 主要用在汽车的仪表板、车轮罩、散热器隔栅、空调器、手柄、内装饰板、方向盘、隔音板、门锁、通风管等车用部件上。

1.2家电领域80年代,美国GE 公司开发了全塑冰箱,开创了塑料在冰箱上应用的新时代。

ABS合金材料的开发及其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

ABS合金材料的开发及其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

窗 密封 条 。
国外 在 2 世 纪8 年 代广 泛 开展 了P C AB 表皮 0 0 V / S
等优 良性能 的 同时 ,还具 有AB S的韧 性和 刚性 。
P ABS合 金 于 1 8 A/ 4年 由 美 国 BO g W a n 9 r e r r
材 料的研 究 ,并 发表 了很 多专 利 报道 。德 国 、美 国、
料的性 能要 求及推荐 使 用部件 。
性 能 比P C好 ,同时 制 品 的 内应 力和 冲 击 强度 对 制品
厚度 的 敏感 性都 大 大 降低 。 因此 ,P / S 金 在汽 C AB 合 车 内饰 中获得 了广 泛应用 。
2 P / B 合 金 AA S
P ( A 聚酰 胺 )属于 强 韧 性塑 料 ,具 有 良好 的耐

A/ i 碗 界 - / &/ /
AB 合 金材 料 的开发 S
及 其 在汽 车 行 业 中 的应 用
摘要 :AB 热塑 性树 脂材料是丙烯腈 、丁 二烯和 苯 乙烯 的三 元共聚 物 ,具有 良好 的综合力学性 S
能、耐 化学药品性 、耐油性 、成 型加工性和 电镀性 ,而且 收缩率 小、吸水率低 ,是一种综合 性能优 良的工程 塑料。 目前 ,A S B 塑料 已大量用于汽车 的车身外板、仪表板 、蓄 电池 外壳、散热器格栅等 零部件上 。但 是 ,纯AB 的耐 热性和 耐候 性差 ,冲击强度和拉 伸强度 相对较低 ,限制 了其在某些汽 S 车零部件 上的应用 。为此 ,国 内外有 关人员开展 了以P 、P 和 P C C A V 等材料 改,AB 合金 的研究工 I S ' t  ̄ 作。本文简要介绍 了几种A S B 合金材料 的开 发和 应用情 况。

ABS工程塑料

ABS工程塑料

ABS合金材料的研究进展许国栋摘要:ABS树脂是一种用途极广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它聚合物共混制成具有某些特殊性能的合金材料。

文中阐述了PVC/ABS、PC/ABS、PA/ABS、PBT/ABS几种ABS合金的相容性、共混组成与性能的关系。

关键词:ABS合金;聚碳酸酯;聚氯乙烯;尼龙1 ABS塑料概述ABS树脂属聚苯乙烯树脂,是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S)三中单体的共聚物,由于它具有卓越的性能,被称为通用型工程塑料。

它是苯乙烯类树脂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品种,ABS树脂是目前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聚台物共混物之一。

不仅具有韧、硬、刚相均衡的优良力学件能,而且具有极好的耐化学药品性,尺寸稳定性、表面光泽度、耐低温特性、着色性能和加工流动性能等优点。

ABS树脂自1947年实现工业化以来,发展极其迅速,在世界范围内,ABS树脂的年需求量以5%~8%的速度增长;在我国,年需求量更是以15%的速度持续增长。

1.1 ABS树脂的合成20世纪20年代中期,采用本体法或溶液沉淀法在天然橡胶存在下制备抗冲改性聚苯乙烯技术的雏形就已出现。

到20世纪50年代,悬浮法、乳液法、本体法聚合工艺都被用于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合成。

1957年,美国Borg- Wamer的Cycolac系列乳液接枝法ABS被推向市场并迅速成为主导产品。

20多年后,美国Dow化学公司本体法生产的MAGNUM系列ABS面市。

2002年,Dow化学公司该系列ABS全球范围产能占全球ABS总产能的5.1%[1]。

显然,ABS本体法工艺不能完全替代乳液法工艺,即自身局限性阻止了前者发展问。

早期的ABS树脂采用共混法,一般70份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与40份丁腈橡胶混合。

目前工业上生产的ABS树脂主要采用乳液接枝法,是苯乙烯单体和丙烯腈接枝在聚丁二烯乳胶上得到的。

各个组分对ABS的使用性能产生不同的作用:丙烯腈主要提供耐化学性和热稳定性,丁二烯提供韧性和冲击强度,苯乙烯则赋予了ABS的良好的刚性和加工性。

MBS增韧PCABS合金的研究

MBS增韧PCABS合金的研究

MBS增韧PCABS合金的研究引言:MBS增韧PCABS合金是一种特殊的复合材料,由聚碳酸酯(PC)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混,并添加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来提高材料的韧性。

在工业界,这种合金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设备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对MBS增韧PCABS合金的研究进行详细探讨。

材料与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选择了商业化的PCABS合金作为基础材料,并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MBS共聚物来进行增韧处理。

通过熔融共混方法将PC和ABS溶解于一定比例的有机溶剂中,并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搅拌,使两种聚合物充分混合。

然后,将所得的共混物经过热压测试,制备出相应的试样。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断口形貌,测试力学性能,使用热重分析仪(TGA)研究热稳定性,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测定。

结果与讨论:SEM观察结果显示,MBS增韧PCABS合金的断口形貌呈现出明显的层次结构,表明MBS颗粒均匀分布于基础材料中。

随着MBS添加量的增加,合金的断裂面形成了更多的拉伸纹理,这表明MBS的存在增强了材料的韧性。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随着MBS添加量的增加,合金的弯曲强度和冲击韧性均得到明显提高。

这表明MBS的引入增加了材料的韧性,提高了其综合性能。

另外,MBS增韧还显著降低了合金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使其更易于加工和成型。

热稳定性测试结果显示,MBS的引入对PCABS合金的热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添加适量的MBS可以提高合金的热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然而,过高的MBS添加量会导致热稳定性下降,因此需要在保持韧性提高的同时兼顾热稳定性。

结论:本研究通过添加MBS共聚物成功增韧PCABS合金,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

结果表明,MBS的引入显著提高了合金的力学性能和韧性。

然而,MBS的添加量需要适度,以避免热稳定性的下降。

因此,在工业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对MBS添加量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综合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合金材料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介绍了ABS树脂的基本性能和应用,并对国内市场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详细阐述了PVC /ABS 、PC/ABS 、PA/ABS、PBT/ABS、PMMA/ABS等几种ABS合金的相容性、共混组成与性能的关系,以及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ABS合金;研究进展;共混;相容性1 前言ABS树脂通常是指聚丁二烯的苯乙烯、丙烯腈接枝共聚物与苯乙烯一丙烯腈游离共聚物(SAN)的混合物。

其中,接枝在聚丁二烯橡胶上的苯乙烯、丙烯腈接枝共聚物为聚丁二烯橡胶和SAN树脂提供了良好的相容化界面,形成了稳定的两相结构。

ABS树脂中含有侧苯基、氰基和不饱和双键使ABS与许多聚合物有比较好的相容性,这为ABS 树脂的共混改性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此,将各种不同材料与ABS共混以期获得满意的性能,于是种类繁多的ABS合金应运而生。

目前ABS合金的种类已达几十种,并且由二元向三元、多元化方向发展。

另外,近年来全球ABS需求一直保持着5%左右的年均增长率,亚太地区尤其是我国大陆是带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地区。

目前我国AB S制品高度集中在电子电器配件上,约占总消费量的80%;玩具和汽车配件各占10%;受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出口加工贸易和汽车产业发展的整体拉动,预计2004—2009年我国ABS树脂需求年均增长率将达到9%;到2009年我国ABS树脂市场需求量将达到390万吨左右。

截至到2004年,我国ABS产能达110万吨/年,产量约为60万吨,ABS表观消费量达到256万吨,自给率只有23%,我国ABS消费仍然依赖进口。

目前国内LG甬兴、奇美、台化、国亨、吉化等公司的ABS已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大规模提高产能,预计近几年我国新增产能将达到100万吨/年左右。

2 PVC / ABS合金PVC的突出优点就是难燃性、耐磨性、抗化学腐蚀性、气体水汽低泄露性好,此外综合机械性能好,是性能性价比最为优越的通用型材料,缺陷是热稳定性差和抗冲击性差。

ABS树脂中引入PVC,提高了体系的阻燃性、耐腐蚀性、成本低等优点。

如果在向体系中加入合适的阻燃剂,即可成为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均优良的复合材料;PVC中引入ABS树脂,提高了PVC的加工性、冲击性能。

PVC/ABS合金的性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两种树脂的相容性及组成是影响性能的关键因素。

ABS树脂具有复杂的两相结构,作为连续相的苯乙烯—丙烯腈的共聚物的溶解度参数为19.0~20.1,作为分散相聚丁二烯的溶解度参数为17.3。

而PVC的溶解度参数为19.6,它与ABS树脂中的连续相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而与分散相不相容,因此PVC / ABS合金属于“半相容” 体系。

因而在该体系中,PVC与SAN 的界面状况是影响相容性的重要因素。

PVC与SAN界面状况又受到SAN中丙烯腈(AN) 含量的影响,SAN中的AN质量含量在l2%~26%时可与PVC良好混合,超过这一范围,则混合效果不理想。

由于ABS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种类、工艺条件、生产方法多种多样,使得ABS树脂的实际组成干差万别。

对PVC/ABS 共混体系而言,在ABS的三组分中,丙烯腈含量降低能提高流动性和强度,降低热变形温度和相对断裂伸长率;丁二烯含量的降低则能提高硬度和强度,但冲击韧性和耐低温性能也减弱;苯乙烯含量降低则有利于提高热变形温度、相对断裂伸长率和冲击韧性,但同时也降低其加工性能。

选择不同牌号的ABS 树脂与PVC共混得到的PVC/ABS合金性能各不相同。

如在一定范围内PVC / ABS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随ABS中聚丁二烯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合金中橡胶分散相的增多,在外力作用下,会引发更多的银纹和剪切带,从而吸收了更多的冲击能而提高了韧性。

ABS用量也影响着PVC /ABS 合金的综合性能。

随着ABS用量的增加,合金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有所提高。

这是因为在共混过程中ABS 作为应力集中体,使材料诱发银纹和剪切带,消耗了大量能量,而且其中的橡胶粒子产生变形会消耗能量,弹性体能有效地控制银纹发展,使其不会成为裂纹,综合效果提高了材料的抗冲击性能。

随着ABS用量的增加PVC/ABS 合金的维卡软化点也升高。

在PVC /ABS合金中,PVC的加入能提高ABS 的缺口冲击强度,降低ABS的热变形温度及熔融指数,但同时随着PVC树脂用量的增加,体系的热稳定性下降。

PVC的加入虽能提高ABS的阻燃性,但若对阻燃性能要求较高时,还需添加阻燃剂。

为了提高PVC /ABS合金的阻燃性、热稳定性、加工流动性等,要对PVC/ABS合金进行改性,其方法有两种。

( 1 )通过合成方法生产有特殊性能的ABS 树脂,再用来制造PVC/ABS合金。

( 2 ) 通过机械共混,改变ABS与PVC配比以及调整PVC中增塑剂含量在高温、高剪切等条件下形成三元共混体系。

目前,国内外引入第3组分主要有CPE、SAN、α— SAN、MBS、NBR等,也可以使ABS 、PVC 的高分子链段相互渗透,提高相界面的粘接力。

3 PC/ABS合金聚碳酸酯(PC)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抗冲击强度高,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和汽车制造业。

由于PC熔点高,加工流动性差,制品易产生应力开裂,对缺口敏感性强,价格也非常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

将ABS树脂与PC共混,既提高了ABS的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又降低了PC成本和熔体粘度,提高了流动性,改善了加工性,减少了制品内应力和冲击强度对制品厚度的敏感性。

制得的PC/ABS合金,既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挠曲性、刚性和耐热性,同时又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并改善了耐化学品性和低温韧性,热变形温度比ABS高10℃左右,同时价格适中,使得PC/ABS合金成为世界上销售量最大的商业化聚合物合金。

PC与ABS的溶解度参数接近,且其结构相似,它们的分子结构中均含有大量苯环结构,根据溶解度参数相近和相似相容原理,PC与ABS具有一定的相容性。

影响合金性能的因素主要有5个:( 1 ) 原料中水份的影响PC对水份特别敏感,即使少量的水分也会引起PC降解而影响合金性能。

不干燥物料产品性能极差,尤其是合金的冲击强度相差很大。

因此,在共混前一定要将物料充分干燥。

( 2 )ABS品种的影响PC与不同品牌的ABS所构成的共混物性质有很大的差别。

PC与ABS的互溶性随SAN中AN 的含量而变化,不论PC与SAN的比例如何,当ABS的连续相( SAN ) 中AN含量在25%左右时,它与PC共混相容性最好。

但PC与ABS的相容性还取决于ABS中丁二烯的含量,因为PC与PB是很难相容的。

低橡胶含量的ABS与PC相容性好,高橡胶含量的ABS与PC相容性差,有的甚至产生严重的相分离。

在一定的橡胶含量范围内,随着ABS中橡胶含量的增加,PC/ABS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增大,韧脆转变温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增大,拉伸模量和拉伸强度降低。

选用适当橡胶含量ABS,不但可以使共混物的冲击强度获得提高,而且其弯曲强度还会出现协同增强。

( 3 )PC/ABS配比的影响曹民干等人的研究结果发现PC/ABS合金的弯曲强度随ABS含量的增加而下降,断裂伸长率在ABS占50%为转折点,硬度变化不明显,热性能有所下降。

当ABS /PC= 1 / 9时有最高的冲击强度,此时的相之间粘接力最好。

要使PC/ABS聚合物合金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以及较低的生产成本,ABS与PC的质量比为1:1 ~3 :7便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 4) 生产工艺条件的影响在相同的配方条件下,共混设备和共混工艺及注塑工艺等生产条件对最终产品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混合温度、停留时间、螺杆转速、挤出产量、注塑温度、模具温度等都会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

混合时间和混合温度对PC/ABS合金的形态有显著影响。

受共混条件影响最大的力学性能是合金的冲击强度。

共混温度太低,物料不能充分熔融,混合效果不好,因而冲击强度低;共混温度太高,部分物料降解,冲击强度也下降。

PC/ABS合金的最佳挤出温度为210~230℃。

较高的螺杆转速利于物料混合均匀,从而提高合金的冲击强度。

进料量大,物料剪切力增大,物料混合均匀也有利于合金冲击强度的提高。

( 5 ) 相容剂的影响相容剂的加入,可大大提高PC与ABS的相容性,从而提高合金的拉伸强度和耐应力开裂性能。

适用于ABS与PC掺混的相溶剂有ABS的接枝共聚物、PE接枝共聚物、聚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 、丙烯酸醋或甲基丙烯酸醋的共聚物、胺基SAN、双组分增容等。

对PC/ ABS合金进行增强、阻燃、电镀等方面的改性,可进一步提高合金的性能,并赋予合金新的功能,如玻纤增强PC/ABS 合金、阻燃PC/ABS 合金等。

石建江等以MBS对PC/ABS合金进行增容和增韧,结果发现在P C /AB S合金(70 /30) 体系中,加入6份MBS形成的复合材料与没有加入MBS相比,其相分布更加均一。

冲击强度提高了4 0 k J /m 。

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热变形温度得到了较好的保持。

阻燃PC/ ABS合金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P C /ABS合金阻燃化的开发已逐渐向高效化、多功能化、环保化发展,提高阻燃效率、减少用量、降低对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已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非卤阻燃PC /ABS已成为开发、应用的主要趋势。

以磷酸酯为代表的磷类阻燃体系,低毒、持久、价廉,可使阻燃剂完全实现无卤化。

但磷系阻燃剂热稳定性及水解稳定性差,生产、加工和使用过程多副反应,因此开发磷含量高、相对分子质量大、热稳定性好、低毒、低烟的磷系化合物以及利用不同磷酸酯在气固相协效阻燃的特性进行的复配技术成为有机磷系阻燃剂发展的趋势。

而作为非磷、非卤阻燃体系代表的硅系阻燃剂高效,低毒,无污染,发烟少,有望成为新一代的新型环保无卤阻燃剂。

4 PA/ABS合金尼龙(PA)是一种能够结晶的强极性的聚合物,而ABS是一种非结晶的弱极性的聚合物,两者的溶解度参数相差较大,PA/ABS 合金是一种结晶/非结晶共混体系,体系的形态结构呈细微的相分离状态。

为提高PA与ABS的相容性,通常在体系加人ABS —g —MA H(马来酸酐) 这种带有羧酸官能团的接枝共聚物。

其相容化作用被认为是ABS — g — MA H与P A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提高了两组分间的亲合性,ABS — g — M AH的加人能迅速提高PA/ABS合金的拉伸断裂强度( 特别是湿态拉伸断裂强度),但当ABS — g — MAH的加人量超过一定值时,其合金的性能又有所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发生了相转变,使PA与ABS之间的相容性下降导致合金的性能有所降低。

张凯舟等人研究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相容剂对PA6/ABS合金的相容作用,结果表明,加入少量SMA后的共混物呈典型的“海—岛”结构,分散相分布均匀,能明显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