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单元备课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的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计划(3篇)

八年级下册的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计划(3篇)
二、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习目标如下。
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第三、四单元是说明文,要求掌握说明的方法和顺序等。
第五、六单元主要是文言文,要求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并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总之,说明文是本册的重点,应该教会学生写简单的说明文。
四、教材重点:
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并积累一定的语文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教材难点:
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良好的学习和写作习惯。
(1)立足学生实际。
(2)体现现代意识。
(3)弘扬人文精神。
(4)突出开放性。
(5)注重策略引导。
二、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通过七年级一年的教学,从整体来看,这个班的学生大多数同学,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有七分之一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好,语文成绩优异。另有十分之三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仍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地理解所阅读的内容,不敢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写文章词不达意,材料成旧,抓不住要领,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是十分浓厚。
第二单元主要由散文诗构成,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散文诗单元。所选的课文都反映了作者的心灵之声,而且语言优美,含有哲理,内涵丰富,很适合诵读。此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也是一个非常诗化,具有抒情性的活动。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新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新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教课设计新本课经过听闻训练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听闻能力,并学习了几个短语与一些重要句式;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训练了评判性思想能力。

本节课经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使得学生顺序渐进地掌握文章并提高了阅读能力,同时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增强了学生叙述故事的能力,整节课在紧张高效风趣的气氛中进行,成效很好。

本节课经过听力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并在此过程中掌握了好多要点单词与短语,此外学生叙述故事的能力也进一步获取提高。

本节课的要点在于进一步培育学生用流利的语言叙述故事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充足利用好课本资料充足调换学生的踊跃性与主动性。

Period 1 Section A 1 1a –2d Period 2 Section A 2 3a-3cPeriod 3 Section A 3 Grammar Focus-4c Period 4 Section B 1 1a-2e Period 5 Section B 2 3a-Self c heckUnit 7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Aims:1 语言目标 :掌握本单元要点词汇及能用比较级与最高等讨论各之最。

2 技术目标 :能听懂与讨论相关地理与自然的话题。

3 感情目标 :培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Difficult:Phrase: in size, in the world, 2 meters tall/long/wide, the biggest population, one of the biggest,the most popular question, talk about, the ancient emperors, the main reason, as far as I know, no man-made objects, mountain climbing, the southwestern part of China, thick clouds, cover the top, risk one ’slife, challenge oneself, achieve one ’sdream、the forest of nature, try to do sth 、 , the spirit of the climbers, many times more than ,live up to, prepare for、、 , be awake, be special to sbspend some time doing sth 、 , in the remaining forest , endangered animals, in the futureSentences:---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 --- Qomolangma、---How long is Qomolangma? --- It ’s8,844、43 meters high 、It ’s higher than any other mountain 、---Which is the deepest salt lake in the world? ---The Caspian Sea is the deepest of all the salt lake ---Did you know that China is one of the olde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Yes, I did 、 It ’s much old er than the US 、Important: 形容词与副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等变化规则与用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备课教案-第6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备课教案-第6单元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传统的名家名篇,其中有庄子对精神自由的渴望,有儒家对学习生活、理想社会的期望,有韩愈“不平则鸣”的呐喊,有杜甫、白居易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学习本单元,要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培养文言语感。

注意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和句式,欣赏文中精彩的语句。

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和思维方式,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从中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

《〈庄子〉二则》中的《北冥有鱼》描述了神奇莫测的鲲鹏的形象,以及鲲鹏迁徙到南海要“以六月息”,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的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反映了两人敏捷的思维。

《〈礼记〉二则》中的《虽有嘉肴》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马说》借伯乐相马的故事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讽刺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

《唐诗二首》中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卖炭翁》通过写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

“写作”的内容是“学写故事”,旨在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围绕中心写出情节曲折生动的故事。

“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以和为贵”,旨在让学生通过活动探寻“和为贵”的真谛,培养“和”的理念,“名著导读”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讲解了摘抄和做笔记的读书方法。

“课外古诗词诵读”提供了四首古诗词,旨在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文言常用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能翻译课文。

2.能够理清叙事类文章的情节,把握中心,掌握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的道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6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6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6单元)2023年4月第六单元吟诵经典21 《庄子》二则了解庄子的作品及其思想主张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整体把握课文大意。

2.体味对话中的人物语气,理解课文中两则寓言阐述的道理。

学习庄子追求逍遥洒脱的人生态度,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北冥有鱼》【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参考译文:1.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2.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

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

鲲的体形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脊背不知有几千里长。

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2.鸟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南冥是天人的大池,是鸟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

3.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4.句子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词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1.巧借寓言,富有哲理。

庄子运用大鹏南飞凭借风的力量的故事,讲述了大鹏飞翔受到了风的限制,还是有所依赖的,所以大鹏还是有所待,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说理形象,寓意深远。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第6课 雪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第6课 雪
六、学生拿出自己准备些雪的片段,大声读出来,读出语言的美。
学生听歌曲,体会歌曲中蕴含的主题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4人一小组讨论总结投影上的问题。
学生出示自己思考的答案,然后听老师的点拨补充
因为她“永远如粉,如沙,决不拈连,蓬勃的奋飞”。从这里还能看出她独立的个性和斗争的激情以及献身的精神。
充分理解课文以后,学生再读文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投影《塞北的雪》的歌词
1.这是一首歌唱塞北的雪的名曲,作者看见那纷纷扬扬的大雪浮想联翩,赋予了塞北雪怎样的品格?
2.我们从哪句话可以看出?
过渡:对于雪,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情下感想也不一样。今天我们来看看1926年的鲁迅先生他对于雪的感想又是如何?
二、教师表情朗读课文,学生思考:
投影显示:
1.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
5
15
10
5
10
板书设计:
雪南方Βιβλιοθήκη 景图北方雪景图对比奋斗的激情
教后记:
四、请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三段,思考:
投影显示:
1.北方的雪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从这些地方我们还能感到北方雪的什么个性?
2.作者称北方的雪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北方雪的什么态度?
(明确: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对北方的雪的喜爱)
五、师总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在鲁迅的眼里,这种美未经磨练,并不能保持长久。鲁迅更为看重的是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像北方的雪一样,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她的存在,那张扬的个性,像一个奔放的挑战者和战斗者,作者的感情在对北方雪的描写中得到深化。这种写法就是我们常讲的:借景抒情。
(明确: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一、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以古诗文为教学内容,选文除最后一课之外,其余均是游记,是历来传诵的名篇。

二、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常识;2.积累文言词句及经典文篇;3.诵读赏析,借鉴写法,体会作者在特定境况下的思想精神,提升思想认识。

三、课时分配最后一课3课时,其余均设2课时,另单元起始、总结、检测各1课时,共预计14课时。

单元起始课一、阅读单元提示,确定学习要点——诵读、识记、理解、比较赏析、借鉴运用、扩展阅读、提升认识。

二、通读各篇课文,预习时当每篇四遍,依次要求:第一遍,读出障碍——读音、停顿及词句理解方面的问题;第二遍,读通文句;第三遍,读懂意思;第四遍,赏析探究——读出在写作手法及思想内涵方面的认识和疑惑。

三、教师检测初读效果,订正错误。

26.小石潭记柳宗元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识记永州八记,积累文言词句;2.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者凄凉忧郁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诵读,赏析。

难点:探究文中“乐”与“忧”的关系。

三、教学流程1.导入教学,介绍作者及本文创作背景,学生识记永州八记。

(详见《教材全解》225页)2.听读,练读,初步把握文章感情基调。

3.把握文意,分类积累词句,课堂检测。

4.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思路及情调。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小石潭?写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概貌、潭边树木、潭中鱼水、石潭地势及环境气氛;按游踪顺序写即移步换景;景物特点—幽静优美。

)注:末段介绍同游者或作记时间,是古代游记惯用的格式。

(2)文章总的感情基调如何?(悲凉忧郁)5.诵读赏析1至4段任选一段,从景物及写法的角度赏读品析。

(提问:你从中读出了什么样的景物?你欣赏作者的什么写法?读出你的欣赏?)重点赏读第2段——想象描述,让你陶醉的是什么?作者的写法妙在那里?醉心诵读。

6.探析作者的情感历程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补充介绍柳宗元被贬永州的经历。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新人教版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

重点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难点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以及寄托于山水间的情感。

朗读法、品读法、讨论法、关联法。

课文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

2课时柳宗元生活在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危机四伏的中唐时期。

唐顺宗时,代表中小地主阶级利益的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执政,他们在政治上作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称“永贞革新”。

当时柳宗元33岁,任礼部员外郎,也积极参与了这一革新运动。

但是在保守势力的疯狂反扑下,顺宗退位,革新变法随之失败。

宪宗即位后,对革新派进行了残酷的迫害,革新派人物相继遭到残杀和贬谪。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这时,柳宗元政治地位下降,又身居荒僻落后的地区,因此他的心中非常抑郁。

《小石潭记》正是通过精细、生动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自己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现在山西永济西)人,唐代文学家。

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同列“唐宋八大家”。

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简练,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有《柳河东集》。

1.课文题解《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2.写作背景公元805年,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人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柳宗元任礼部员外郎,为革新派主要成员之一。

这次革新仅146天,即遭宦官和旧官僚的联合反对而惨败。

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他在永州历时10年,由于对政治和人民生活的深切体验,他的思想和创作有了很大发展,写了许多优秀散文和诗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6单元【全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6单元【全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6单元【全单元】》教学设计21《庄子》二则第1课时北冥有鱼1.积累文言词汇,分析文章层次,把握文章内容。

2.体会《庄子》善用寓言说理的行文风格,把握文章主旨。

3.品析语言,感受《庄子》散文中想象雄奇瑰丽的特色。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看过《大鱼海棠》这部电影吗?《大鱼海棠》故事灵感来源于庄子《逍遥游》,讲述了一个掌管海棠花的少女与人类男孩的灵魂“鲲”的奇幻故事,该片荣获了许多大奖,其画面、音效都是我国动画电影中的佼佼者。

今天我们就走进《逍遥游》,看看鲲到底是何物!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庄子,学习《庄子》特点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

《北冥有鱼》出自《庄子》。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今存33篇,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庄子的主要主张是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

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鲁迅先生更评价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目标导学二:分类积累,理解重点句意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及句子。

1.重点字词梳理北冥.(míng)鲲.鹏(kūn)抟.(tuán)徙.(xǐ)齐谐.(xié)正色邪.(yé)2.通假字北冥.有鱼(“冥”同“溟”,海)3.词类活用志怪.者也(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4.文言句子翻译(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明确:这种鹏鸟在海水运动时就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单元备课
学习目标:
1、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理解文意。

2、学习古人描写景物的方法。

3、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

4、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

5、结合作者、写作背景、写作心境理解诗文含义。

学习重点:
1、了解一些古代的作家作品。

2、提高朗读文言文的能力。

3、了解这些文章的写作顺序和艺术特点。

4、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5、背诵一些优美的诗文。

学习难点:
1、在诵读中体会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

2、在比较阅读中增强对各篇课文的理解,培养阅读古诗文的兴趣。

3、积累一些文言句式,熟悉一些文言词语。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古代诗文,所选课文,除最后一课是五首古代诗歌组元外,其余四课为古代游记或名胜记,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小石潭”秀丽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读之如置身其境。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老友滕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

作者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郑重叙说事情本末,准确描述洞庭湖的大观胜概,着重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在记山记水的背后,寓含着作者在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痴情。

千载传诵,读之令人慨然。

1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的作品。

作者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贬,但表现出了乐观旷达的情怀。

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又自得其乐,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儒家仁爱的社会理想,把对山水对民众的爱倾注到这篇酒后的记游文字中,如诗如画。

《满井游记》是一篇记游小品。

作者袁宏道是一位疏放不羁的江南才子,他轻视世俗名利,耽爱游山玩水。

这篇游记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写出了一个南方人眼中的“北国之春”。

其比拟之生动,描写之形象,感受之细腻,出人意料又合情理。

《诗五首》是一束古代诗歌的集锦。

陶渊明在《饮酒》中坦言不做官的惬意,李白在《行路难》中抒发出仕无路的悲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吟出了身处漏雨茅屋心系“天下寒士”的情怀,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唱出了边塞送行的豪迈,龚自珍的《己亥杂诗》道出了解佩出朝、去国还乡的复杂情感。

其人不同,其事各异,却都是真心真语,字字关情。

在组织教学中,可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诵读教学,在诵读中体会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
2、注重比较阅读,在比较阅读中增强对各篇课文的理解;
3、注重课堂讨论,在讨论中使学生互相启发,纠正偏颇,弥补缺漏;
4、注重读写结合,在阅读中有了感悟随时记下,为深入研讨打下基础;
5、注重语文活动,结合课内学习,做一点拓展性的语文活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时分配:
《小石潭记》2课时,《岳阳楼记》2课时,《醉翁亭记》2课时,《满井游记》2课时,《诗五首》3课时,“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2课时。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