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简单机械和功检测试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专项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专项检测试卷(含答案分析)一、选择题1.骑自行车上一个斜坡时,有经验的同学会沿S 型路线骑行,他这样做是为了()A.缩短上坡过程中所走的行程B.减少上坡过程中所做的功C.减小上坡过程中所施加的力D.缩短上坡过程中所用的时间【答案】 C【分析】【详解】A .上坡时,自行车上涨的高度不变,走S 形路线所走的路线较长, A 不切合题意.B.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B 不切合题意.C.上坡时,走S 形路线所走的路线较长,相当于增加了斜面的长度,斜面越长越省力.C 切合题意.D.速度必定,走S 形路线所走的路线较长,所用的时间较长. D 不切合题意.2.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构成的滑轮组把重150N 的物体匀速提高1m,不计摩擦和绳重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则以下选项错误的选项是()A.实用功必定是150J B.总功必定是250JC.动滑轮重必定是100N D.拉力大小必定是125N【答案】 D【分析】【剖析】知道物体重和物体上涨的高度,利用W=Gh 求对物体做的实用功;又知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利用效率公式求总功,求出了实用功和总功可求额外功,不计绳重和摩擦,额外功W 额=G轮 h,据此求动滑轮重;不计摩擦和绳重,依据F= 1(G 物+G 轮)求拉力大小.n【详解】对左图滑轮组,肩负物重的绳索股数n=3,对物体做的实用功:W 有=Gh=150N×1m=150J,W有,得: W 总=W有150J由η===250J,所以, W 额 =W 总 -W 有 =250J-150J=100J;因为不W总60%计绳重和摩擦, W 额=G 轮 hG 轮=W 额= 100J =100N,拉力 F的大小:,所以动滑轮重:h1mF= 1( G 物+G 轮) = 1( 150N+100N )=250N ;对右图滑轮组,肩负物重的绳索股数333W 有n=2,对物体做的实用功: W 有=Gh=150N ×1m=150J ,由 η=,得:W 总W 总W有150J =250J ,所以 W 额 =W 总-W 有 =250J-150J=100J ;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 W 额=G 轮==60%h ,所以动滑轮重: G 轮 =W 额=100J=100N ,拉力 F 的大小: F=1(G 物+G 轮)=1h1m22(150N+100N ) =125N ;由以上计算可知,对物体做的实用功都是 150J ,总功都是 250J ,动滑轮重都是 100N ,故 A 、 B 、 C 都正确;但拉力不一样,故 D 错. 应选 D .3.以下图,工人利用动滑轮吊起一袋沙的过程中,做了300J 的实用功, 100J 的额外功,则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A .75%B . 66. 7%C . 33.3%D . 25%【答案】 A 【分析】试题剖析:由题意可知,人所做的总功为 W 总=W 有 +W 额=300J+100J=400J ,故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η=W 有/W 总 =300J/400J=75%,故应选 A 。
初三 物理简单机械和功测试及答案

初三物理 <测试部分>《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验1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1.如果把铁锨看作费力杠杆,在图所示的A、B、C三点中,支点是____点, 动力作用点是_____点,阻力作用点是_____点。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中点悬挂重为6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的大小是_______,保持F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 不法商贩在商品交易中,把标准秤砣换成质量稍小的秤砣,则称出物品的读数比真实质量偏_____(填“大”或“小”).、F2、F3把油桶推上台阶(如图所示),其中比4. 分别用三个大小相同的力F较容易把油桶推上去的力是________,可见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有关。
5. 市区街道两旁可看到如图所示的公益广告牌.它可看作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在图中画出使它平衡的力的力臂.6. 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未挂钩码时,螺母A、B的作用是________,,挂上钩码后,发现杠杆不平衡,则应__________.7. 如图是自车行的刹车手柄示意图,请画出动力和阻力的力臂.8. 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可采用图所示的装置.实验前,应调节横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若当时观察到B端偏低,可将B端螺母向_____边调.若实验时在E处挂三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则在C点应挂____只钩码杠杆才能平衡;若C点不挂钩码,改在D点用弹簧测力计拉,为使杠杆平衡,这时弹簧测力计的最小读数应为_____ N,拉力的方向应________。
9. 如图用一根结实的绳子在两根光滑木棒上绕几圈,一小朋友用力一拉,两位大力士竟撞在一起了.这幅漫画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10. 如图所示,大李和小李用一根均匀的木棒抬重物.大李为了减轻小李的负担,他可以(写出一种合理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假如大李要承担3/5的力,那么,小李的肩头到重物挂点O的距离与大李的肩头到重物挂点O的距离之比是________.二、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2分)11.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某工人设计了图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型钢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A. B. C. D.12. 筷子是中国和其他部分亚洲国家特有的用餐工具,使用筷子的方法如图所示,则筷子是()A.费力杠杆,但省距离B.省力杠杆,且省距离C.省力杠杆,但费距离D.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13.如图所示,杠杆AOB用细线悬挂起来,当A端挂重G A的物体,B端挂重G B的物体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此时OA恰好处于水平位置,AO=BO,杠杆重不计,则( )A.G A=G B B.G A<G B C.G A>G B D.无法判定三.解答题14.如图1所示,某人正在用羊角锤拔木头上的钉子,图2是示意图,手扳木柄的力F1已在图中画出.请在示意图上标出支点O,画出阻力F2,并画出F1和F2的力臂l1和l2.15.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摩擦不计,当重物G=1600N、拉力F为450N时,可使重物匀速上升,求:(1)当拉绳的速度为______时,可使重物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2)当被提起的物体重为Gˊ=2600N时,拉力Fˊ为_______可以使物体匀速上升.16.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光滑木板AB长1.2m,可绕固定点O转动,离O点0.4m的B端挂一重物G,板的A端用一根与水平地面成30°夹角的细绳拉住,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绳的拉力是9N.求:(1)重物G的重力(2)若在O点的正上方放一质量为0.6kg的小球,若小球以15cm/s的速度由O点沿木板向A端匀速运动,问小球至少运动多长时间细绳的拉力减小到零.(取g=10N/kg,绳的重力不计)17.如图是舞台幕帘.幕帘有两片,其左右两边侧(c、d)固定,“帘门”滑环上的两根线(图中a和b)与上方水平牵线连续.当控制电动机作顺时针旋转时,“帘门”向两侧分开,反之就向中间合扰.请按上述要求,分别将a和b两个线头连接到上方水平牵线上.18.水暖工王师傅臂力过人,号称“大力士”.一天,他找来了扳手想把螺丝拧下来,可是费了很大劲就是拧不动,如图甲所示.王师傅的身边还有一个套筒和一根粗绳,如图乙所示.请你帮助王师傅选择一种来解决问题.(1)你选择的器材:__________(2)具体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BA 2.30N,不变3.大4.F1,方向5. 6.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移动钩码位置(或改变钩码个数)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7.8. 可避免杠杆自重的影响,并便于从横杆上读出或测出力臂;左;六;3;竖直向上.9.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10.大李要让肩膀前移(或让重物挂点O往后移); 3:2.11.C 12.A 13.B 14.15. 2m/s、700N16.先求拉力的力臂,拉力作用线跟杠杆组成直角三角形,力臂就是30读角所对的直角边,L=1/2*(1.6m-04m)=0.6m;再求重物G,G=F1L/L2=(8N*0.6m)/0.4m=12N;拉力为零时,由小球跟重物组成杠杆,小球运动的距离就是小球的力臂;所以,小球运动的距离就是:S=F2G/G球,其中G球=m球g=0.5kg*10N/kg=5N;S=F2*G/G球=0.4m*12N/5N =0.96m=96cm;小球运动的时间;t=S/v=96cm/20cm/s=4.8s17.18. (1)套筒;(2)将套筒套在扳手的手柄上;(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情况下,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图甲中,杠杆静止时处于_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
(2)如图乙所示,在A 点挂 2 个重力均为 0.5N 的钩码,在B 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_N。
(3)如图丙,保持A 点所挂砝码的数量和位置不变,将弹簧测力计绕B 点从a 位置转到b 位置,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在此过程中拉力F 与其力臂的乘积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
A.一直变小 B.一直变大 C.一直不变 D.先变小后变大(4)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丁所示,此过程中,拉力的力臂________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若要使图丁状态下的弹簧测力计读数减小,可将弹簧测力计绕B 点 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个小角度。
(6)小华用如图戊装置进行探究,发现总是无法得到教材上所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明用如图戊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将总重为G 的钩码挂在杠杆A 处,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其移动的距离为s,则杠杆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若将钩码移动到B 点,仍将它匀速提升h 的高度,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选填“>”“=”或“<”)F,杠杆此时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___η(选择“>”、“=”或“<”)。
(最新整理)初三物理简单机械和功检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简单机械和功检测试题及答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三物理简单机械和功检测试题及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三物理简单机械和功检测试题及答案的全部内容。
2.放学后某同学背着重40N的书包沿水平路面走了
则他在回家的过程中对书包所做的功约为( )
第8题图第13题
、如下左图,小明在做俯卧撑时可将他视为一个以脚为支点
1。
D 2.B 3。
A 4.C 5。
B 6。
C 7。
A 8。
B 9. 1.5×10410。
费力80 11. 1。
5×104 500 4×107 12. 80﹪增加所提物体重力或减小动滑轮的自重 13。
500 12 14。
略15. 略16.略 17。
G/5F×100﹪<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分别测出两次机械效率 18.(1)1400s (2)2.1×105J (3)30N 19。
(1)2。
5N (2)80﹪(3)总功、额外功、动滑轮的自重等。
初三物理功和机械能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功和机械能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台球比赛中,选手推动球杆撞击白球,白球发生运动后碰撞其他球, 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手推动球杆前进时,手对球杆做了功B.在水平桌面滚动的球受到了重力,重力对球做了功C.桌面对球的支持力做了功D.白球撞击黑球后没有静止;是因为人的手还在对白球做功【答案】A【解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手推动球杆前进时,有力也有距离,所以手对球杆做了功,故A正确;由于重力的方向与小球运动的方向垂直,所以,重力对小球不做功,故B错误;桌面对球的支持力的方向与小球的运动方向垂直,所以,支持力对小球不做功,故C错误;白球撞击黑球后没有静止,而是继续运动,是因为白球具有惯性,不是手对白球有力的作用,更不是对白球做功,故D错误,故选A.2.阳光体育运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身心,而且也让校园充满了欢声笑语.下面图与对应描述相符合的是()A.甲图学生在跳绳的过程中,没有做功B.乙图学生跑步时,地对脚有力的作用C.丙图乒乓球在空中向前飞行时,仍受到球拍的作用力D.丁图拔河时尽量降低重心,可以减小脚与地面的摩擦力【答案】B【解析】【详解】A、甲图学生在跳绳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故A错;B、乙图学生跑步时,脚对地施加了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对脚有力的作用,故B正确;C、由于惯性丙图乒乓球在空中向前飞行,此时不再受球拍的作用力,故C错;D、丁图拔河时尽量降低重心,是为了提高稳度,不会减小脚与地面的摩擦力,故D错.故选B3.如图所示为乒乓球在水平地面上连续弹跳时产生的轨迹的一部分,该图表明()A.在图中乒乓球的弹跳方向为自右向左B.乒乓球弹跳时机械能守恒C.乒乓球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一直减小D.乒乓球某次弹起过程中,弹起瞬间的动能大于此过程最高点时的重力势能【答案】D【解析】【详解】乒乓球在地面上连续弹跳中是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由于球与地面碰撞时有能量损失,运动中有空气阻力,所以小球在运动中机械能逐渐变小.小球向上运动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下降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因为机械能在逐渐减小,所以球跳起的高度逐渐减小,AB选项不符合题意.乒乓球在向上运动时,重力势能增大,下降时重力势能减小,C 选项不符合题意,D选项符合题意.4.在校园足球比赛中,队员把足球踢出后,足球在水平地面上向前减速运动,如图所示.以下关于足球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这一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A.足球所受的重力做了功B.脚一直对足球做功C.足球受到非平衡力作用D.地面的支持力对足球做了功【答案】C【解析】【详解】A、重力时竖直向下的,球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是水平方向,即力与距离垂直,重力不做功,故A错误;B、球离开运动员的脚以后,以后不再受运动员的作用力,故脚对球不再做功,故B错误;C、由于足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慢,运动速度发生了变化,故受到的是非平衡力,故C正确;D、支持力是竖直向上的,球在地面上的运动是水平方向,即力与距离垂直,支持力不做功,故D 错误;故选C .5.水平课桌桌面上的文具盒在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沿拉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文具盒所受重力做了功B .文具盒所受拉力做了功C .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做了功D .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知,文具盒在水平桌面上运动,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不做功;在支持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支持力不做功;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拉力做功(B 正确).故选B .考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点评:明确三种情况不做功:一是有力无距离(例如:推而未动),二是有距离无力(靠惯性运动),三是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6.如图,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沙桶从1楼地面缓慢地提到2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功为W 1,机械效率为1η;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率为W 2,机械效率为2η,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A .W 1<W 2,η1>η2 B. W 1=W 2,η1<η2C .W 1>W 2 , 1η<2ηD .W 1=W 2 , 1η=2η【答案】A【解析】因为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所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相同;根据η =W W 有总可知:当有用功一定时,利用机械时做的额外功越少,则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检测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检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P=W/t可知,功率跟功成正比,所以只要做功多,功率就大B.功率跟时间成反比,所以只要时间短,功率就大C.甲每小时做的功比乙每小时做的功多,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大D.功率大的机器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多【答案】C【解析】【详解】AB、从公式可知功率的大小与做功的多少和做功的时间有关,大小等于做的功与时间的比,故A、B错误,C、甲每小时做的功比乙每小时做的功多,根据知知,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大,故C 正确;D、根据知,做功多少与功率与做功时间都有关系,只知道功率,不能说做的功就多,故D错误;故选C.2.下列数据中,不合理的是()A.教室里大气压值约为2×105PaB.教室门框高约为2mC.小明从教学楼的一楼匀速走到二楼时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约为1500JD.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答案】A【解析】【详解】A.一个标准大气压约是1.01×105Pa,教室里的气压接近一个标准大气压,故A说法不合理;B.普通中学生的身高一般为1.7m左右,教室的门框高度要高于人的身高,应该为2m左右,故B说法合理;C.根据克服重力做功公式W=Gh,因为小明的体重约是500N,每层楼高约3m,所以他从教学楼的一楼匀速走到二楼时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1500J,故C说法合理;D.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体重G=mg=50kg×10N/kg=500N,故D说法合理。
3.如图,小虎用水平向右的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没有推动,则此时()A .小虎的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阻力B .小虎的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阻力C .小虎对箱子做了功D .小虎对箱子没有做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1)因为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没有推动,所以箱子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推力与摩擦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阻力等于推力,故AB 错误;(2)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可知,箱子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小虎对箱子没有做功.故C 错误,D 正确;故选D .4.体重相同的小明和小华进行搬砖比赛,他们分别将20块相同的砖从同一栋楼的一楼搬到三楼,小明两次搬完,小华三次搬完,比较他们在此过程中所做总功和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他们做功一样多B .小明做功多一些C .小华做功多一些D .小明的功率大一些 【答案】C【解析】【详解】由于砖的重力相等,楼层高度相等,根据22220m /801600s v t s s m ==⨯=可知,小明和小华克服砖的重力所做的功相等;小明和小华的体重相等,楼层高度相等,小明两次搬完,小华三次搬完,所以在搬砖的过程中,小华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多;小华所做总功比小明所做的总功多,由于无法比较小明和小华做功时间的多少,根据W P t=可知,无法比较小明和小华的功率大小;故C 符合题意.5.如图,在同样的水平面上,两人分别去推静止在水平面上重100N 的同一课桌.小芳用10N 的水平推力,课桌沿水平面以2m/s 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用20N 的水平推力,课桌在水平面上也做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芳推课桌时,推力做功的功率为20WB.小明推课桌时,课桌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20NC.小芳推课桌时,课桌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0ND.小明推课桌时,课桌沿水平面也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A【解析】小芳用10N的水平推力,课桌沿水平面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小芳推课桌时,推力做功的功率P=Fv=10N×2m/s=20W,故A正确.根据小芳用10N的水平推力,课桌沿水平面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课桌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课桌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推力相等,即f=F=10N;小明推课桌时,课桌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10N,故B错误.小芳推课桌时,课桌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摩擦力为10N,故C错误.小明推课桌时,推力大于摩擦力,课桌做加速运动,故D错误.答案为A.6.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地面上,手推木块向右压缩弹簧;释放木块,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到某一位置停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块在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所受弹力变大B.木块离开弹簧后,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变大C.木块离开弹簧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它有惯性D.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弹性势能变大【答案】C【解析】【详解】A.木块向左运动过程中,弹簧变长,弹簧的形变逐渐减小,弹力逐渐变小,故A错误;B.木块离开弹簧后,木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变,摩擦力就是不变的,方向向左,故B错误;C.木块离开弹簧后,不再受弹簧弹力的作用由于惯性可以继续前进,故C正确;D.恢复原状时,弹性形变不断减小,弹性势能减小,故D错误.7.将重为2N的物体A挂于弹簧测力计下,测力计与物体A共同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已知匀速运动的速度v1<v2<v3.关于测力计和物体A的描述: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2N;②测力计对物体A的拉力做功的功率最大;③物体A的重力势能增加.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同时符合以上三条描述的是A.静止B.竖直向上匀速运动C.竖直向上匀速运动D.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答案】C【解析】【分析】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平衡力,据此判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再根据运动速度的大小,判断做功的功率;同时根据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判断重力势能的变化.【详解】①由题意可知,物体每次都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因此,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则拉力与重力平衡,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等于2N;②首先,做功必须包括力和力方向移动的距离两个要素,A选项中有力无距离,所以不做功;D选项中力与运动方向垂直,所以也不做功,因此,做功的只有BC;而BC中,v1<v2,由功率公式P=Fv可知,C选项中做功的功率最大;③选项AD中,物体的高度不变,所以重力势能不变;BC选项中物体的高度增大,所以物体A的重力势能增加。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检测题(WORD 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滑轮安装了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组,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次数 物体的重力G /N 物体被提升高度h /m 拉力F /N 绳端移动的距离s /m 机械效率η 1 2 0.1 1.0 0.3 66.7% 2 3 0.1 1.4 0.3 71.4% 3 4 0.1 1.8 0.3 74.1%420.11.50.2(1)表格内的第4次实验中应补充的数据是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这次数据是用图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所示的滑轮组测得的;(2)分析比较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判定,若增大提升物体的重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用甲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时,绳重和摩擦导致的额外功与总功的比为定值k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求出k=_________。
【答案】66.7 乙 变大 16【解析】 【分析】 【详解】(1)[1]表格中第四次的有用功W 有=Gh =2N×0.1m=0.2J总功W 总=Fs =1.5N×0.2m=0.3J那么机械效率0.2J66.7%0.3JW W η===有总[2]由于s=2h,所以所用滑轮组的承重绳子数为2根,则用的是图乙。
(2)[2]由表格数据可知,从1至3次实验,在增大提升物体的重力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来越大。
(3)[3]假设绳重和摩擦导致的额外功为W其它,根据题意有=kWW其它总第一次实验时,滑轮组做的总功及有用功分别为W总1=F1s1=1.0N×0.3m=0.3J,W有1=G1h1=2N×0.1m=0.2J即W其它1=0.3J⋅k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做的总功和有用功分别为W总2=F2s2=1.4N×3m=0.42J,W有2=G2h2=3N×0.1m=0.3J第一、二次实验,滑轮组所做的总功和有用功分别增加了W总2- W总1=0.42J-0.3J=0.12J,W有2- W有1=0.3J-0.2J=0.1J而滑轮组所做的总功W总= W有+ W动+ W其它可是,滑轮组每次做功,动滑轮所做的功不变,即两次做功,绳重和摩擦导致的额外功增加了0.02J,那么220.02J0.3J k0.02J===k0.42J0.42JW WW+⋅+其它其它1总所以1k6=2.如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几个实验情景:(1)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_______(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2)如图乙所示,在A处挂三个钩码,在B处挂2个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杠杆A、B处的钩码同时向外移动一格,杠杆将__________(选填“保持不变”、“左端下降”或“右端下降”);(3)如图丙,取下B处钩码,改在C处用细绳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F为____N(每个钩码重0.5N);若将细绳转到虚线位置时,仍使杠杆水平平衡,此时拉力F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原因是_______;(4)杠杆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图丁是脚踩式垃圾桶的结构简图,则杠杆DEF 是_______(选填“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此种杠杆的好处是_____。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简单机械和功含答案

简单机械和功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1.如图所示,在建筑工地上经常看见塔吊,塔吊的横梁可以看成一根杠杆,塔吊在C处安装了较重的配重物,其主要目的是为了()A. 美观B. 增大塔吊的阻力,确保塔吊不会翻倒C. 减小塔吊所吊物体的重力 D. 增大塔吊的阻力臂2.已知雨滴在空中竖直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不同质量的雨滴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的二次方的比值相同.现有两滴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雨滴从空中竖直下落,在落到地面之前都已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在两滴雨滴落地之前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其重力的功率之比为()A. m1:m2B. :C. :D. :3.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关于力对物体做功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大力士表演拉汽车前行,此时人拉车的力做了功B. 起重机吊着重物水平移动,钢丝绳的拉力对重物做了功C. 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D. 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足球的重力对足球做了功4.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50N的物体,不计摩擦,则该同学所用拉力F的可能值是( )A. 20NB. 25NC. 30ND. 35N5.小红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同学对实验过程和装置发表了下列不同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A. 斜面的坡度越小,斜面的机械效率越大B. 匀速拉动时,木块要克服摩擦力做有用功C. 匀速拉动木块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木块被拉动的距离是无关的二、填空题(共11题;共32分)6.如图所示,用裁纸刀裁纸.在图所示的A、B、C三点中,支点是________点,动力作用点是________点,阻力作用点是________点.7.小红在超市购物时,用10N的水平推力,推着购物车在水平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突然她发现前面有障碍物,于是马上用15N的水平力向后拉小车,使车减速,在减速运动过程中,车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_ N;如图所示,当车的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小红向下按扶把,使车前轮向上翘起,这时购物车可视为杠杆,支点是________ (写出字母),请画出小红所用的最小动力的力臂L.8.如图所示,O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OA=0.3m,OB=0.4m,将重30N的物体悬挂在B点,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A点至少需加________ N的拉力,这是一个________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9.如图所示的滑轮中,属于定滑轮是________(选填“A”或“B”),使用它的好处是可以________.在不计滑轮重力和各种摩擦的情况下,匀速提升重为120牛重物G,F1的大小为________牛,F2的大小为________牛.10.水平地面上一静止木箱重800N,某人用50N的水平推力推动木箱前进10m,撤消推力后木箱又继续前进了2m,全过程中,水平推力做功________J,重力做功________J.11.如图所示,一处于水平平衡状态的杠杆,杠杆上所标刻度每小格长为3cm.某同学在研究杠杆平衡实验时,在杠杆上的A点挂四个钩码,每个重为1N,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水平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为________ 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 N.12.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第一次用竖直向上的力F1只作用于ab的中点,第二次用竖直向上的力F2作用于bc的中点,都使它们在竖直方向上慢慢向上移动h(h<ab<bc),则在上述过程中F1________F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1所做的功F1________F2所做的功(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一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________第二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选镇“大于”“小于”或“等于”).13.以下四幅图描绘的是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___,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____ 填相应的字母14.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小明用10N的水平力推重为50N的木箱匀速向右移动10m,在此过程中,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 N.重力对木箱做功________ J,小明对木箱做功________ J.15.如图所示,龙舟比赛中选手一手撑住桨的末端(视为支点),另一手用力划桨,此时船桨属于________杠杆(填“省力”“费力”或“等臂”).若龙舟和运动员的总重力为2.5×104N,则龙舟所受浮力为________N.当运动员离开龙舟后,龙舟所受的浮力_______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16.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 时,应尽量竖直向上________ 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机械和功
一、选择题
1.下列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定滑轮
B.食品夹
C.镊子
D.铡刀
2.放学后,某同学背着重40N 的书包沿水平路面走了200m ,又登上大约10m 高的四楼才回到家,则他在回家的过程中对书包所做的功约为( )
A.0J
B.400J
C.2000J
D.2400J
3.登楼梯比赛时,某同学从底楼匀速登上五楼,共用了12s ,该同学登楼时克服重力的功率
最接近于( )
A .500W
B .100W
C .50W
D .10W
4.如图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ABC 、OBD 和OED 组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
B .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c .ABC 是省力杠杆,OBD 、OED 是费力杠杆 D .ABC 是费力杠杆,OBD 、OED 是省力杠杆
5.“五一”假期,小林和爸爸一起去登花果山,小林用了15min 登上了山顶,爸爸用了20min 登上了山顶,爸爸的体重是小林的1.5倍,则小林与爸爸的登山功率之比为( )
A .9∶8
B .8∶9
C .1∶2
D .2∶1
6.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为600N 的重物匀速提升,如果拉力为350N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将物体提升2m ,拉力做功1200J
B .物体升高1m ,机械所做的有用功为350J
C .物体以0.5m/s 速度匀速上升,拉力的功率为350W
D .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7.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提升货物,动滑轮重为20
牛顿,绳与动滑轮间的摩擦及绳子重不计。
第一次把重为100牛顿的货物匀速提升,这个过程动滑轮的
机械效率为η
1;第二次把重为200牛顿的货物匀速提升,这个过
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2。
则( )
A.η1<η2
B.η1>η2
C.η1=η2
D.η1和η2的关系无法确定 8.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使重40N 的物体A 匀速移动5m ,物体A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5N ,不计滑轮、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拉力F 做的功为( )
A .50J
B .25J
C .100J
D .200J
二、填空题
9.起重机将1000N 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升15m 后,又将重物匀速水平移动了5m ,整个过程中,竖直向上的拉力对重物做功________J.
10.阻力臂为动力臂4倍的杠杆是________ (选填“省力”或“费力”) 杠杆。
若该杠杆受到的阻力为20牛,则当动力为________牛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第4题图 F 2
F 1 第7题图
第6题图
第8题图
第17题图 乙
甲 11.一架我国自行研制的歼-8Ⅱ战斗机的质量为1.5×103kg ,发动机用8×104N 的推力使飞机在10s 内前进5000m ,则飞机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____N ,这段时间内飞机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推力的功率为___________W 。
(g=10N/Kg )
12.如图所示,物体G 的重为16N ,手拉绳的力为10N 。
当物体被匀速拉动提高h 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不考虑摩擦)。
若想增大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可采用的方法是 。
(答一种即可)
13.如图所示,质量为50千克的物体A 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两个滑轮按图连接,当水平拉力F 为120牛时,物体A 恰能匀速前进。
若物体A 前进0.5米所用的时间为10秒(绳和滑轮的质量及它们之间的摩擦都不计),则物体A 受到的重力为 牛顿,拉力F 做功的功率为 瓦。
(g 取10牛/千克)
三、作图、实验题 14.画出图中F 的力臂L.
15.用滑轮组提升重1000N 的物体A.如果每个滑轮重50N ,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0N.请在图中画出绕绳方法.
16.如图所示,O 为杠杆AC 的支点,在B 处挂一小球,AO =OB =BC ,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
平衡,画出施加在杠杆上最小动力F 1的力臂L 1,并标出F 1的方向.
17.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和同学们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只滑轮重都相同,不计摩擦和绳重)。
(1)对于甲图所示的滑轮组,如果没有刻度尺,只要测出钩码重G ,然后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拉力值F ,即可算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2)比较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可知η甲 η乙(选填“>”、“<”或“=”)。
(3)实验后小强猜想,对于同一滑轮组
第13题图
第12题图 B C A
O △ 第16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例如图乙),它的机械效率也可能不是
固定的,于是他用实验进行了探究,并
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你认为小强应
采用的正确方法是什么?答:。
四、计算题
18.电动自行车轻便、安全、无污染,很受人们喜爱。
某同学在双休日骑电动自行车到海滨、连岛观光,途经全长7000m 、被人们称之为“神州第一堤”的连云港拦海大堤。
若电动自行车以18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电动自行车牵引力的功率为150W 。
求:
(1)该同学通过大堤全程所需的时间;
(2)电动自行车通过大堤全程牵引力所做的功;
(3)电动自行车的牵引力。
19.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图.他做了2.4J 的有用功使重物匀速
上升了0.4m ,不计绳重及摩擦.请你回答:
(1)小明所用的拉力是多少N ?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根据题目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还可以求
出其它一些物理量.请从中任选两个并加以解答.
答案
1.D
2.B
3.A
4.C
5.B
6.C
7.A
8.B
9. 1.5×10410.费力80 11. 1.5×104
500
4×107 12. 80﹪ 增加所提物体重力或减小动滑轮的自重 13. 500 12 14.略15. 略16. 略 17.G/5F ×100﹪ < 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分别测出两次机械效率 18.
(1)1400s (2)2.1×105J (3)30N 19.(1)2.5N (2)80﹪ (3)总功、额外功、
动滑轮的自重等
第20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