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做“轻”养老
看看万科是怎么研究养老地产?(附ppt干货)

看看万科是怎么研究养老地产?(附ppt干货)看看万科是怎么研究养老地产?(附ppt干货)2015-01-02 中国房地产城镇化联盟看看万科是怎么研究养老地产?(附ppt干货)来自万科的调查显示,目前已经投入运营的养老项目大多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定位高端的,收费也非常高端,凭大部分老人的可支配收入,很难企及。
而收费能被老人接受的项目,其服务又往往达不到老人的需求。
有一些项目,收费合理,服务到位,却又往往是福利性养老机构,一床难求。
因此,能应大部分老人之需,才能有效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已成为行业共识。
养老产业不等于养老地产与国内养老产业大多还停留在概念阶段不同,从决定做养老产业第一天起,包括万科、远洋地产、乐成等房企对于养老产业有着清晰的认识。
远洋椿萱茂项目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传统的房地产营销从开始标榜房子本身,比如外立面、说石材、说园林、说区位等到后来标榜一种国外的生活方式,或者不是惠斯勒的纯净,就是托斯卡纳的阳光。
养老产品则不同,不仅需要解决长辈房子的问题,还需要解决长辈的日常起居、生活照料、一日三餐。
”乐成从2007年从事养老产业起,就按照市场化的商业模式来做。
“因为我们做的是养老服务产业,而不是做地产,所以我们拿地走的都是国家正规的招拍挂,而不是通过炒概念来做房地产。
”乐成养老投资总经理高峻松向媒体表示。
“养老产业不等于养老地产”。
毛大庆认为,养老地产本身就是伪命题,养老地产只是养老产业的一个载体,目前,中国养老地产的概念还很笼统,有人以为简单持有一个养老公寓或医院项目并运营就是养老地产。
作为“万科·幸福家”品牌在北京的首个试点,万科·幸福家(窦店)社区养老中心项目的模式将在以后的项目中得到复制。
毛大庆表示,“北京万科将专业护理型养老机构植根于成熟的城市生活社区,整合社区资源,提供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化养老服务。
未来北京万科规划每个项目拿一幢楼做养老,在家与社区之间架起桥梁,使得老人既不脱离熟悉的生活圈子,又不脱离子女的探望和照顾,打造‘一碗汤的距离’。
走进万科随园嘉树项目 剖析养老产业运营

截 至 今年 8月 ,万 科 养 老 业 务 已经 在 17个 城 『l 『『布 局 , 打 造 集 全 托 、 日 照 、 居 家 、医养 结合 “四位一 体 ”的服 务 模式 , 并且 肝发 了 5条产 品线 。其 中 , 随 吲嘉树 项 明分别 荣获 了杭 州市 民政 “双 品牌 一领 军 ”品牌 组 织奖 和 “2018 品牌杭州 ·生活 品质总 点评年度 区块奖 ”, 并且成 为 G20峰会 外国媒 体参观 的 唯 一社 区 。
CCRC全 称 为 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它 起 源 于 美 国 教 会创办的组织 ,是一种 复合型养 老社区 。通过 为老 年人提 供 自理 、介 护、介助
夕
一 体化 的居住 设施和服务 ,使老年 人在健 康状况和 自理 能 力变化时 ,依 然可 以在熟悉 的环境 中继续居住 ,并获 得与 身体状况相对应的照料服务 。换 言之 ,CCRC能够 同时满 足 自理老人 、半护 理老人和全护理老人 的居 住需求和服务 需 求 , 并 且 同 一个 老 人 随 着 年 龄 、 身体 状 况 的 变 化 ,可 能 经 历 以 上三 种 不 同阶 段 。
4、配 套 设 施 : 护 理 院 、 保 健 室 、 图 书 室 、 舞蹈 室 、 台 球 室 、 理发厅 、放映厅等等 ,应有尽 有。
5、 兴 趣 俱 乐 部 ; 缝 纫 社 、 桥 牌 俱 乐 部 、 二 胡 俱 乐 部 、 葫 芦 丝俱乐部二 f余个 ,皆为老 人们 和随同嘉树 管理 团队共同成立 。
万科智慧社区养老的个案例

万科智慧社区养老的2个案例一、万科社区养老的2个案例先来看一个社区嵌入式养老的案例:(一)上海万科智汇坊社区养老中心智汇坊养老服务中心位于上海万科城市花园小区内,是万科在2014年打造的一家社区养老设施。
1、为什么选在这个小区?城市花园是万科进入上海开发的第一个大型社区,于1994年建成,服务至今已逾20年。
当年入住的居民,大多已经从中青年步入了老年,再加上他们的父母,这已经是一个65岁以上老年人占到30%的社区了。
且部分老人处于“空巢状态”,生活难以自理或缺乏家人照料。
同时,城市花园作为老社区,缺乏相应的养老服务配套设施。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城市花园践行养老服务,可以解决周边老人的刚性需求。
于是智汇坊应运而生,在2014年10月4日重阳节那天正式开业。
2、如何处理与小区的关系?智汇坊是由小区社区活动中心改建而成,最初,周边居民不同意将这幢建筑改造成养老住宅。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改建为养老服务中心后,一定程度上侵占了社区居民的活动空间。
另外,部分居民还对养老设施存在“脏、乱、差”的印象,认为救护车会经常出没,影响自己的生活,甚至会影响房价。
经过与居民协商,智汇坊在活动中心内部空间中划出了一部分,仍然作为乒乓球活动场地。
但是,在这家社区养老设施建成之后,得到了居民的广泛认可,很快就住满了,有些房型甚至还需要排队等待入住。
可见,周边的社区居民对养老服务需求是很高的。
3、智汇坊服务人群有哪些?智汇坊的设计师是来自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司马蕾老师。
智汇坊总建筑面积1250㎡左右,共2层。
它不仅可以容纳约40位日托老人,而且设有38床的入托老人居住空间(包括单人间10个,双人间6个,四人间4个,目前入住35人)。
也就是说,智汇坊不仅提供日间照料的服务,而且还包括短期入住、长期入住的多样化功能,可以满足周边社区中老人的不同需求。
日托老人和入住老人的生活空间有明确的区域划分。
平面分区示意图4、日托老人区有哪些功能?日托区包括多功能厅、餐厅、阅览书法室、午休区和公共浴室等。
万科集团对养老地产的研发成果(最新设计尺度与要点)

【万科研发】万科集团对养老地产的研发成果(最新设计尺度与要点)房地产经理人联盟1。
养老地产建筑设计的特点空间布局体现老年人自立性、健康性、安全性.设备与设施按老年人的人体尺度和心理、生理特点进行设计。
体现适用性,兼顾老人与照顾者的使用要求,空间具可改造性。
2.养老地产公共空间的设计要点住宅的坡道无障碍设计要点在有台阶的地方应设置坡度平缓的台阶和斜面,标准见下表。
在坡道的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1。
50m的轮椅缓冲地带。
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于50mm的安全档台。
3。
单元入口公共空间设计•设置斜坡引道有台阶时应设置斜坡,斜坡的宽度应为轮椅可通行的宽度,斜面坡度应平缓。
•设置扶手楼梯和斜坡应设置连续式扶手,扶手应安装牢固,同时还应注意扶手的手感和耐久性。
•设置房檐出入口及斜坡上方宜设置房檐•铺设防滑地面材料地面铺设应平坦,不应出现积水现象,使用浸水也防滑的地面材料。
设置排水沟时,应配水沟盖,水沟盖不应妨碍轮椅乘坐人的通行.•坡度平缓的台阶踏步踢面高不宜大于120mm,踏面宽不应小于380mm3。
楼厅和电梯的设计要点•电梯内部设置轿厢壁上离地0。
9m和0.75m处有扶手设置;正对电梯轿厢门的壁上悬挂倾斜的镜面.电梯按钮操作盘设在适合乘轮椅者使用的高度,且两侧都可进行操作。
电梯开门时间较长,且门口装有光电管装置,防止夹伤。
•设置信箱和留言板设置位置不应妨碍通行,使用高度要方便所有用户.•设置电梯超过3层要配备电梯。
电梯尺寸要适应担架的长度。
电梯与楼面无高差.电梯最小尺度1400mm(w)X1350mm(D)•设置休息椅可设置椅子,方便等候电梯时,可以坐下休息或放置行李。
•方便的出入口宽度要确保轮椅可以通过,门宽大于等于800mm,出入口不设置台阶,宜选用推拉门、自动门。
•地面铺设防滑材料地面铺设浸水后也防滑的材料,地砖之间的缝隙不应过宽。
•留足轮椅可转身的空间4.公用走廊设计要点•走廊宽度设置考虑轮椅和行人并行通过,因此宽度不应小于1.2m.•设置连续扶手在0。
万科-万科养老模式-21页(2)

垄断资源逐渐开放,分布式服务形态出现 在移动互联方面建立服务优势的公司会胜出
万科的基因优势
社区
事业合伙人
“三好”价值观 基层创新
壹 大道当然——万科对中国养老产业的认知 贰 精细致远——杭州万科邻里式养老的实践
邻里式养老:万科的养老价值观
15000000
10000000
5000000
0
1930
1935
1940
1945
青铜时代 (2010-2020)
豪华的资产; 相对节约的服务
1950
1955
1960
白银时代 (2020-2035)
理性的资产; 更加合理的服务
1965
1970
1975
黄金时代 (2035-2050)
豪华的资产; 更个性、尊享的服务
配套:4500㎡随园会——基于邻里服务的配套载体
景观餐厅
老年大学
棋牌室
健康管理中心
阅览室
利用多种空间创造交流、参与、分享的邻里文化
影音室
产品:四十余项适老性能研究创新
服务:以邻里为内核养老服务体系
“邻”距离服务体系
情感交流
入户家访
特色服务标准
• 十二张微笑的脸 • 七十度的饭菜 • 一胳膊的服务距离 • 七种颜色的抹布 • 两双常备的鞋 • 一张全能的卡 • 五十二份健康档案 • 三级入住评估
1998
2003
2008
2035
稀缺的服务人员,持续上升的劳动成本 服务和管理的集约,将是建立养老核心优势的关键
移动互联会在未来给养老产业带来巨大冲击
咨询公司
从随园嘉树的成功实践看万科如何赢得养老产业的未来

从随园嘉树的成功实践看万科如何赢得养老产业的未来•2015年04月28日•来源:中国房地产报中房报记者李克纯杭州报道4月18日下午,杭州良渚文化村随园嘉树养老公寓活动区,莫扎特《小夜曲》优雅古典的调子在空中充盈,跳动的音符让这个下午活了。
马教授、其他弹奏者以及台下听众都沉浸在了这场古典音乐会之中。
来自复旦大学的马教授等高知人士是随园嘉树养老公寓最早的购买者与住户,他们希望晚年生活可以在这里度过。
2011年,浙江万科南都房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万科”)正式开启了良渚文化村随园嘉树养老项目建设。
这是一个畅导“邻里式”养老的项目.出自《周礼·地官司徒第二》的“五家为邻,五邻为里",浓缩了中华民族聚合文化的世代传承——“邻里”,其内涵在于对长者原来社会关系的保护和重构,延续长者原有的生活。
经过3年多时间的打磨,如今其已初长成,接受了市场的检验并开始承载老人们的晚年生活.长期以来,对于养老产业,万科集团一直是主动尝试,其从2010年就已在养老产业方面进行了试水,目前涉及的项目分布在北京、上海、青岛、成都以及杭州.从目前的试水情况来看,万科集团的养老项目如同市场上其他项目一样,暂未形成成熟模式。
不过,在万科集团内部,随园嘉树是带有战略试点标签的项目,它是万科集团目前养老产业布局中产品线最丰富、运营模式清晰、运营管理团队最成熟的项目.万科集团对于它或许还有更大的期待。
3月份的2014年业绩发布会上,万科表示未来10年除了住宅仍是第一业务外,产业地产、养老地产、度假地产等新业务将成为其重点拓展领域.“老业务、新业务各占一半,并驾齐驱.”万科深知自己的难处,拿地、建房子的发展模式已无法再给它带来更大的辉煌,它需要新业务支撑。
杭州万科一直在探索与思考养老产业的发展,在随园嘉树项目的操作过程中,已成功实践了“使用权转让+服务费”和“长期租赁+服务费”的商业模式,实现了养老地产资产端的盈利,也保证了后期运营的可持续性。
【大健康】【养老】养老地产发展思路——以万科、保利、远洋、绿城、复星案例

养老地产发展思路——万科、保利、远洋、绿城、复星案例研究养老地产:“钱”景大盈利难地产调控下,房企向多元化突围,“银发经济”的养老产业被房企视为新金矿,一些嗅觉敏锐的地产商早在2010年就入场,万科、保利、绿城、万达等大房企都已提前布局,高投入、慢产出的养老产业看起来很美,但其盈利成为房企最大的挑战。
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金的缺口、公办养老院的一床难求、高端养老院的天价消费等新闻经常见诸报端,“银发经济”被视为未来20年内经济增长最大的一块蛋糕,开发商也“无利不起早”,纷纷涉水养老地产。
截至2014年,包括保利、万科、远洋、绿地、合生、万达、绿城等企业在内,全国已有超过80家房企进入养老地产领域。
“房企做养老地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楼盘的规模化发展将是养老项目落地的重要保障。
”保利地产副总经理胡在新介绍,目前保利在全国5个城市有6个养老地产项目,未来10年内计划打造50个养老机构。
“房地产并不是一个万年长青的产业,所有地产当中最有前途的就是养老地产。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养老地产一定是地产业今后突围转型的一个主要方向。
2013年12月,万达与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养老地产以及商业地产方面展开合作,但目前还未披露具体的项目。
2013年,国家推出多项鼓励民间资本发展养老产业的政策后,如首创、华业等中型房企也快速进入市场想分一杯羹。
据悉,华业地产近期也宣布拟出资1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北京华业康年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公司养老事业及托老所的运营与管理。
盈利模式难解房企开始加速布局养老地产,期望从中国社会老龄化率升高的现状中寻找商机。
虽然抢滩房企众多,但对于高投入、慢产出的养老地产而言,如何盈利成为每个房企操作养老地产项目的难题。
胡在新表示,目前我国养老产业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较弱。
在国外,养老地产的投资总回报在10%左右,但在国内还无法作出适当的预测。
万科养老的发展战略

万科养老的发展战略万科养老的“颐年乐章”——深耕战略与创新实践在当今社会老龄化趋势日益凸显的大背景下,万科养老犹如一位深思熟虑的战略家,以其独特的发展视角和人文关怀,奏响了一曲充满活力与温度的“颐年乐章”。
他们以"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为核心理念,不断探索并践行着养老服务的新模式,力求在养老产业这片蓝海中绘制出一幅别开生面的画卷。
首先,万科养老发展战略的一大亮点就是其前瞻性布局。
如同围棋高手落子布局,万科养老着眼于未来,早早便将养老业务纳入集团多元化发展的棋局之中。
他们秉承"未雨绸缪"的原则,精心打造涵盖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三位一体”服务体系,让不同需求的老年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晚年生活方式,实现了养老生态的全方位覆盖。
其次,万科养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卓越与创新。
他们不仅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更关注软性服务的提升,力图通过科技赋能,实现养老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
比如,引入AI技术助力健康管理,运用大数据分析满足老人个性化需求,这正是万科养老“匠心独运”的体现,使养老服务由“量变”走向“质变”,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再者,万科养老倡导的是一种情感交融的生活方式,他们将人性化服务融入到每一个细微之处,让每一位入住的老人都能感受到如家一般的温暖。
“情深深雨蒙蒙,吾心安处是吾乡”,万科养老致力于构建一个充满亲情、友情、邻里情的大家庭,这种温馨的人际关系网络,无疑是万科养老战略中的点睛之笔。
然而,路漫漫其修远兮,万科养老在持续前行的路上并未停下脚步。
他们在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也立足本土文化,尝试融合东西方养老理念,寻求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解决方案,展现出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魄和格局。
总而言之,万科养老凭借其独特的发展战略和创新实践,在国内养老行业中走出了一条既符合时代潮流又充满人本关怀的道路。
从长远来看,万科养老必将在中国养老事业的宏伟蓝图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颐年乐章”的华美绽放!而这一切,无疑都源于万科养老那份对社会责任的坚守和对未来愿景的执着追求,让人不禁为之点赞:“万科养老,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