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1单元第1课第1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第一课 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第一课  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1.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商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

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2、能力目标:通过对主干知识的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回归书本寻找答案,培养学生阅读书本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师生对话感悟经济道理,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通过巧举实例,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货币》师:说起货币大家都很熟悉,经常会与之接触,请学生举例。

师:为什么我们口袋里的一张张花花的纸片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呢?它到底从何而来,有哪些传奇的经历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看一看货币的前世今生。

【讲授新课】(一)追根溯源探究货币本质展示幻灯片,一学生梦中穿越回到原始社会。

借助梦境提出问题:在原始社会中人们怎样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生:交换劳动)可以用哪些东西交换,并追问这些东西的共同点是什么?教师提问并归纳:首先这些商品都是生产出来的,都是要人们耗费一定的劳动生产出来的。

其次生产出来这些物品不是为了自己用,而是为了卖出去,为了交换。

因此结合起来商品的概念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不是为了交换,不是商品。

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做使用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这两个属性是商品的基本属性。

再通过幻灯片展示商品交换中出现的困难,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的交易活动主要是一种物物交换,也就是用自己的劳动产品和别人的劳动产品相交换。

处于原始社会的王某某同学开始能够顺利的用羊换得斧头。

但随着商品种类增多,在进行物物交换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呢?比如我牵着一只到市场上,想换回一些劳动工具,市场上有我想要的商品,可是别人不要我的羊;物物交换成功的前提是双方恰好都需对方的商品,这就限制了交换的发展。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1单元第1课神奇的货币第1框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1单元第1课神奇的货币第1框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课第一框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能力目标:通过课堂探究合作,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重点、难点】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自主学习预习案】1.商品是用于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货币是从_____________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____________________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货币在执行________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货币在执行_________职能时,必须有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货币的其它职能: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纸币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纸币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

纸币是由____________(或某些地区)发行的,_____________使用的______________。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限度。

我有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案】合作探究一:我国最早的货币是原始社会末期使用的海贝。

秦朝以前,已出现了金属货币和铸币。

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必修一(人教A版)第1课 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学案

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必修一(人教A版)第1课  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学案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达成目标1.能判断商品或非商品,并对商品的两大基本属性有所了解;2.准确记忆货币的含义、本质;能区分货币的不同职能;3.了解有关纸币产生的原因、本质、发行的知识;并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原因,表现有初步认识。

二.合作探究(一).自主学习中的疑点问题(此处应记笔记)(二).题组探究()1.“卖得鲜鱼百二钱,籴(音di,意为购买)米炊饭放归船。

拔来湿苇难烧着,晒在垂杨古岸边。

”阅读、欣赏郑板桥《渔家》诗,.从诗中分析:是商品或曾经作为商品的有()①鲜鱼②米③垂杨④湿苇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历史上,贝壳、粮食、皮革都曾充当过商品交换的媒介,但伴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贵金属”长期占有了货币的宝座。

这是由于“贵金属”①化学性质稳定、便于保存②可用作装饰品③具有很高的价值④质地均匀、便于分割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但人们还是喜欢金银。

这表明金银作为货币A.从起源看,是和商品同时产生的 B.从职能看,具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两种基本职能C.从作用看,是财富的唯一象征 D.从本质看,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4.如果你对大人们说:“我看到一幢用玫瑰色的砖盖成的漂亮的房子,它的窗户上有天竺葵,屋顶上还有鸽子……”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出这种房子有多少好。

必须对他们说:“我看见了一幢标价十万法郎的房子。

”那么他们就惊叫道:“多么漂亮的房子啊!”(选编自圣·德克旭贝里《小王子》)。

材料中提到的“十万法郎”是①房子的价格②房子的价值③房子的交换价值④在执行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2000亿元,若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4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元纸币,这会引发。

若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1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元纸币,这会引发()6.苹果公司为iphone 和ipad等电子终端提供的应用程序中,将近80%需要付费下载,从根本上是因为A苹果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很高 B 苹果公司独有这一商业模式C 消费者愿意为增加的体验买单 D程序开发消耗了人的体力和脑力()7.为克服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发行量,向金融机构注资,引发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

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人教通用版必修1课件:第1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1课 学案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人教通用版必修1课件:第1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1课 学案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三、纸币 国家(或某些地区) 发行并强制使 1.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_________________
用的。
铸币 纸币。 2.纸币的产生发展过程:金银条块→_____→ 成本低 ,更易于保管、携带和 3.纸币的优点:纸币的制作_______ 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货币量 4.货币供应规律:货币的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需要的______ 物价 为限度。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____ 上涨 ____ ,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小提示:国家可以规定纸币发行的数量、面额,但不能规 定纸币的购买力。
6.想一想:(1)国家可以任意供应货币吗?
(2)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吗?
【练疑难】 1.(1)提示:×,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满足自己
需要或赠送他人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
(2)提示:×,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不是商品的其他物 品也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商品,也就没有价值。
2.提示:区别在于货币具有固定性,而其他充当过一般等价
小分析:货币充当流通手段职能对商品交换来说,使商品 交换更加方便,并使交换的范围和空间也扩大了。对商品
生产者来说,要更加重视商品的质量,生产适销对路、质
量上乘的商品。 支付手段 和世界货币。 3.其他职能:贮藏手段、_________ 小贴士:所谓基本职能是货币从产生时就具有的职能,而 其他职能是从基本职能中派生出来的。货币执行价值尺度 职能时只需要观念的货币即可,而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则需 要现实的货币。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课时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3.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能结 3.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 合生活中的具体情景材料进 段两种基本职能。 4.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 行分析运用。 4.知道纸币的优点,能运用纸 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的 币发行规律的知识分析通货 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 膨胀现象。 的货币量为限度。

高中政治第1单元第1课神奇的货币第1框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第2课时货币的基本职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第1单元第1课神奇的货币第1框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第2课时货币的基本职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1单元第1课神奇的货币第1框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第2课时货币的基本职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1单元第1课神奇的货币第1框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第2课时货币的基本职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1单元第1课神奇的货币第1框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第2课时货币的基本职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二课时货币的基本职能○课标要求1、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2、了解价格的含义。

3、知道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课前预习1、初步阅读本框题内容,找到以下概念及其相关解释。

(1)价值尺度(2)价格(3)流通手段2、进一步阅读本框题内容,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1)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除此之外,货币还有哪些职能?(2)商品流通的公式是什么?○课堂研讨1、为什么从货币产生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2、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生产者。

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是商品生产者?○经典例题1、6年前北京某工程师花1 000元随意注册的“莫言醉”白酒商标,因莫言获奖被多位酒商争相购买而升值到税后1 000万元.材料中的1 000万元( B )①从本质上看,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②从职能上看,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③从职能上看,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④从本质上看,是一般等价物A.①②B.②④ C.③④D.②③2、作为“起点中文网”的付费用户,小杨同学总能在第一时间读到最新的网络文学作品。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 案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 案
4、农民向地主交纳的地租。
5、到商店买来一个蛋糕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朋友。
(有用)大家买东西一般会考虑哪些因素呢?(价格合理、质量好等)所有这些因素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物美价廉。这就涉及到商品的基本属性,得出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简单介绍即可。)
情境2
【组织学生表演】
结论3:货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结论4:商品所有者能否顺利卖出商品,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生存竞争。
情景6
【剖析案例】
探究交子的奥秘──探究纸币的产生和本质
多媒体播放:交子的发行和使用过程
对应问题六:
1.从交子的产生过程来看,它为什么能够购买商品?
2.由私人发行交子存在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一问题?
讲解有关一般等价物的知识。
情境3
【图片展示】
1、展示牛羊、贝壳、布匹等一般等价物的图片
2、展示金银的图片
对应问题三:
1、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哪些?
2、为什么最后固定到了金银上呢?
由此引出金银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优点(学生看书后回答)及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情境4
【情景展示】
请三位同学扮演顾客,一位同学扮演卖衣服的人。
3.比较交子与金属货币,明确纸币的优点。
(1)引导学生得出:交子能够用来购买商品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凭借纸币可以随时兑换货币,在这里纸币作为货币的象征、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纸币的本质是一种货币符号。
(2)得出:私人发行不能保证兑换,信誉缺乏保证。所以后来纸币就改为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懂得劳动创造价值,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教案-高中政治必修一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教案-高中政治必修一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人教版必修一)一、教材分析《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和纸币等知识。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纸币的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

3、理解商品的含义与基本属性。

4、纸币的发行规律(二)能力目标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

纸币的发行规律。

难点:货币的职能区分与纸币的发行规律四、学情分析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有一定的生活感知,教学中有些问题可以略而不讲,重点放在难点知识的突破上,可运用先学后教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初步把握本节主要知识。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展示预习目标教师:上节课我们谈到了在经济生活中我们都是消费者,每天都会有花钱购物的经历。

如果用我们学科语言去解释这个过程我们应该如何说呢?比如花钱购物的“钱”和“物”分别指什么呢?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回答货币和商品。

(二)学生自主预习预习课件上展示的商品和货币的内容(三)新课讲解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货币的本质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课件,总结商品的含义。

学生:商品使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教师:详细讲解商品含义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交换才是商品。

教师:展示课件引导学生判断商品,并提问问题疫苗是否属于商品。

推荐K12学习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1单元第1课第1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推荐K12学习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1单元第1课第1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识记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价格、纸币、常用的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2)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3)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看法,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过程与方法:(1)通过梳理货币产生的历史,剖析货币产生的必然性,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2)通过从具体生活现象分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现象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理解货币的本质和作用,使学生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的商品货币观念,理性看待金钱的力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教学难点】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指导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 2 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现在人们把钱作为财富的象征,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能使磨推鬼,钱变得十分的神秘。

那么钱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探讨这一问题(板书: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讲授新课:教师活动:钱我们所说的货币,我们这节课学习货币,那我们首先知道什么是货币?学生活动:阅读课文,找出货币的概念: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教师活动:布置任务:要想了解什么是货币我们必须了解三个问题:什么是商品;什么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如何产生的探究一:“商品”是什么?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商品,并说明理由。

(1)自然状态的空气、阳光、医院里氧气瓶中的氧。

(2)一农民将自己生产的100斤粮食在市场上出售,其卖掉2/3,剩下1/3就送给了他的亲戚。

(3)农民向地主交纳的地租。

(4)到商店买来一个蛋糕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朋友。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含义: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知识理解】1.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一个是交换,一个是劳动产品,二者必须同时具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价格、纸币、常用的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2)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3)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看法,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梳理货币产生的历史,剖析货币产生的必然性,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2)通过从具体生活现象分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现象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理解货币的本质和作用,使学生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的商品货币观念,理性看待金钱的力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
【教学难点】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指导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现在人们把钱作为财富的象征,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能使磨推鬼,钱变得十分的神秘。

那么钱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探讨这一问题(板书: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钱我们所说的货币,我们这节课学习货币,那我们首先知道什么是货币?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找出货币的概念: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教师活动:布置任务:要想了解什么是货币我们必须了解三个问题:
什么是商品;什么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如何产生的
探究一:“商品”是什么?
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商品,并说明理由。

(1)自然状态的空气、阳光、医院里氧气瓶中的氧。

(2)一农民将自己生产的100斤粮食在市场上出售,其卖掉2/3,剩下1/3就送给了他的亲戚。

(3)农民向地主交纳的地租。

(4)到商店买来一个蛋糕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朋友。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
含义: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知识理解】
1.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一个是交换,一个是劳动产品,二者必须同时具备。

2.判断某种商品是否是商品的方法
(1)定义法。

即看物品是否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否是劳动产品;二是否是用于交换。

二者缺一不可
(2)属性法。

是否同时具有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只具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的物品不是商品。

(3)领域法。

虽为劳动产品,关键还要看是否已离开流通领域。

如离开流通领域的礼品就不是商品,待售产品是商品。

3.假冒伪劣产品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商品应该具有的使用价值。

4.商品可以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

5.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