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对点和点对多点语音通信的应用

合集下载

HDLC协议概述

HDLC协议概述

HDLC协议概述概述: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协议是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的可靠传输。

它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面向比特的传输方式,适用于广泛的通信环境。

HDLC协议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和通信系统中。

一、协议目的与范围HDLC协议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的、高效的数据链路层协议,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和错误检测。

它适用于点对点和点对多点的通信环境,并支持全双工和半双工通信模式。

HDLC协议可以在各种传输介质上运行,如串行线路、ISDN、以太网等。

二、协议特性1. 帧结构:HDLC协议使用帧结构来传输数据。

每个帧包含起始标志、地址字段、控制字段、信息字段、FCS(帧检验序列)和结束标志。

起始标志和结束标志用于标识帧的开始和结束,地址字段用于标识发送和接收方的地址,控制字段用于控制帧的流程和错误检测,信息字段用于传输数据,FCS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2. 流量控制:HDLC协议支持流量控制机制,以确保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匹配。

它使用滑动窗口协议来控制发送方的发送速率,接收方可以通过发送ACK(确认)帧来控制发送方的发送窗口大小。

3. 差错检测与纠正:HDLC协议使用FCS来检测帧传输过程中的差错。

接收方在接收到帧后,会计算FCS并与接收到的FCS进行比较,以确定帧是否有误。

如果FCS校验失败,接收方可以要求发送方重新发送帧。

4. 点对多点通信:HDLC协议支持点对多点的通信模式,其中一个站点可以同时与多个站点进行通信。

在这种模式下,每个站点都有唯一的地址,发送方可以通过地址字段来指定接收方。

5. 可靠性:HDLC协议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机制。

它使用确认帧和重传机制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发送方在发送帧后,会等待接收方发送确认帧,如果一段时间内没有收到确认帧,发送方会重新发送帧。

三、协议应用HDLC协议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和网络中,包括以下领域:1. 数据通信:HDLC协议可以在串行线路、ISDN等传输介质上进行数据通信,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机制。

点对点和点对多点语音通信的应用

点对点和点对多点语音通信的应用

点对点和点对多点语⾳通信的应⽤听《多点对多点通信》讲座有感之《点对点和点对多点语⾳通信的应⽤》PoC将直接的点对点和点对多点语⾳通信业务引⼊到蜂窝⽹络中,使流⾏的半双⼯⽆线业务在蜂窝⼿机中得以应⽤,这将为运营商带来更多的注册新⽤户,同时增加ARPU。

多样化平台该业务的原理其实⽐较简单,我们称之为“JustPushtoTalk”,这得益于“always-on”连接,IP技术正是实现该连接的根本。

正是这个特点,呼叫可以仅仅通过按⼀个键,⽽且不管是在点对点⽤户中还是在通话群组中,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建⽴连接。

PoC 业务并不替代现已存在的蜂窝业务,不⽤改变传统的语⾳业务。

建⽴在半双⼯VoIP基础上的PoC解决⽅案,构建在当前GSM/GPRS⽹络上,保护了投资,并能平滑过渡到3G,PoC业务同样可以看作为IMS(3GR5以上内容)前期服务。

⾯向电路交换的移动⽹络,在⽤户通话之前必须通过拨号进⾏呼叫建⽴过程,这⼀点与“always-on”连接截然不同。

在⽤户通话过程中,⾯向电路交换的呼叫始终占据上⾏和下⾏两个⽅向的资源;⽽基于半双⼯的PoC业务,只在有通话过程中占⽤资源,通话结束⽴即释放,所以能⼤量节省资源。

OMA对PoC统⼀地进⾏了标准化⼯作,以保证其互连互通性,提供⼀个能开展多媒体应⽤的业务平台。

烽⽕移动公司结合OMA标准,根据对PoC的深⼊研究和理解,并提出了基于OMA的PoC构架模型。

新的突破烽⽕移动公司已经在由我国⾃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通讯标准———TD-SCDMA 上对PoC业助,緯累了⼀定的研究抐果,具备了相容完备的圬TD-SCDMA⽹络上宾瞐PoC业务的技术和概念。

基于OMA标准揑出的PoC构架,烽⽕移动公司提出亄TD-SCDOA⽹络中PoC 业务的具体实现⽅案。

该⽅案将PoC服务器放在运营商IP⽹络中?SI?CORE 在TD-S?DMA穑络IMS域的CSCF中实现。

PoC业务(包括语⾳、数字,以及将潥的视频等)?据均由TD-SCD?A的分?业务传送⽅式提供:语⾳采⽤BTP/IP⽀持的VoIP⽅式提供,使⽤AMR编码(⽐?:5.15kb?t/s),能提⾼字节和帧的容错能⼒。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应用和实现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应用和实现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应用和实现摘要:无线局域网(WLAN)上的多媒体通信已经成为目前通信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因为它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

文中讨论了目前无线局域网技术的特点,以及无线局域网上进行多点多媒体通信的若干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实现一个组网灵活的基于无线局域网的多点视频会议系统。

关键词:多媒体通信;无线局域网;IEEE802.11b;IP组播;视频会议系统一、引言伴随着数据通信技术和宽带网络建设的发展,数据、话音、图像等多媒体综合业务的通信需求和应用日益增大;与此同时,无线网络技术日益成熟,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领域。

现在,基于IEEE802.11b协议的无线网络的传输速率已达到11 Mbit/s,完全能满足一般的网络传输需求,并且具有组网灵活、跨越物理障碍、便于移动、经济实用等优点。

于是,人们不再满足于在有线计算机网络上实现固定终端之间的通信,而是期望将多媒体综合业务的通信扩展到无线通信网络系统中。

本文针对无线局域网(WLAN,即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的特点,利用WLAN的IEEE802.11b协议,基于无线局域网实现多媒体通信系统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并得到实现。

二、WLAN和IEEE802.11b的特点1WLAN系统特点采用无线传输媒体的计算机局域网都可以称为无线局域网或者WLAN。

WLAN是相当便利的数据传输系统,它利用射频(RF)技术,取代旧式碍手碍脚的双绞线所构成的局域网络,从而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弹性。

网络上的各个节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很容易地进行组网,不受网络布线的羁绊。

2.WLAN应用方案WLAN的系统主要有3种构成方式:点对点型、点对多点型和全分布型。

(1)点对点型点对点型的WLAN结构简单,可在中远距离传输中获得高速率。

典型结构是通过无线信道,连接2个固定的有线LAN网络。

(2)点对多点型它由一个中心节点和若干外围节点组成,外围节点既可以是独立的工作站,也可与多个用户相连,是典型的集中控制式。

浅析点对点方式组网实现多点视频会议

浅析点对点方式组网实现多点视频会议

浅析点对点方式组网实现多点视频会议点对点方式是一种建立网络连接的方法,它通过直接连接两个节点来实现通信。

在视频会议中,点对点方式可以实现多点视频会议,即多个参与者在视频会议中进行实时的视音频交流。

本文将对点对点方式实现多点视频会议进行浅析。

首先,点对点方式的实现需要参与者之间建立稳定的网络连接。

在传统的点对点方式中,每个参与者都需要与其他参与者直接连接。

这意味着每个参与者都需要维护多个网络连接,这增加了网络管理的复杂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引入中心节点来简化网络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中心节点负责与每个参与者建立连接,并将视频数据从一个参与者传输到另一个参与者。

通过这种方式,每个参与者只需要与中心节点建立连接,而不需要直接与其他参与者建立连接。

其次,点对点方式实现多点视频会议需要进行视频编码和解码。

在传输过程中,视频数据需要经过编码压缩,以减小数据量并提高传输效率。

然后,接收方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以恢复原始的视频数据。

在视频会议中,所有参与者都需要进行视频编码和解码,以便进行实时的视频传输。

此外,点对点方式还需要考虑网络带宽和延迟问题。

视频数据量较大,对网络带宽要求较高。

如果网络带宽不足,可能会导致视频传输延迟增大或图像质量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动态调整视频编码参数来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

例如,可以根据网络带宽情况调整视频的分辨率和比特率,以提高视频传输的效率。

此外,点对点方式还需要考虑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在视频会议中,参与者可能会传输一些敏感信息,如个人隐私或商业机密。

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来保护视频数据的安全性。

这包括使用加密算法对视频数据进行加密传输,以及对网络连接进行身份验证和授权。

综上所述,点对点方式可以实现多点视频会议,但需要解决网络连接、视频编码解码、网络带宽和延迟、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等问题。

通过合理的网络设计和视频编码参数调整,可以提高多点视频会议的效率和质量。

通信技术的分类及特点解析

通信技术的分类及特点解析

通信技术的分类及特点解析概述:通信技术是指通过电信设备和网络传输信息的技术手段,其应用广泛且不断发展。

通信技术的分类主要根据不同的传输媒介、传输方式和网络结构进行划分。

本文将对通信技术的分类及特点进行解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通信技术。

一、根据传输媒介的分类1. 有线通信技术:有线通信技术主要通过电缆、光纤等有线媒介传输信息。

其主要特点包括信号传输稳定可靠、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

常见的有线通信技术包括以太网、同轴电缆、电力线通信等。

2. 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通过电磁波传输信息,无需物理媒介连接。

其主要特点包括灵活性高、适用于移动通信、覆盖范围广等。

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蓝牙、移动通信等。

二、根据传输方式的分类1. 广播式通信技术:广播式通信技术是指一种点对多点的通信方式,适用于向大范围的接收者发送信息。

其主要特点包括广覆盖、低成本、信息传输速度较慢等。

常见的广播式通信技术包括电视广播、广播电台等。

2. 点对点通信技术:点对点通信技术是指一种一对一的通信方式,适用于私密的信息传输。

其主要特点包括较高的安全性、信息传输速度较快等。

常见的点对点通信技术包括电话、传真等。

三、根据网络结构的分类1. 电路交换网络:电路交换网络是指在通信开始前需要建立一条专用的传输路径,并持续占用该路径进行通信。

其主要特点包括稳定性高、实时性强、适用于语音通信等。

常见的电路交换网络包括传统的电话网络。

2. 分组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是指将数据进行分组,并通过共享的传输路径进行传输。

其主要特点包括灵活性高、适用于多媒体数据传输等。

常见的分组交换网络包括互联网和局域网等。

总结:通信技术的分类主要包括根据传输媒介、传输方式和网络结构的划分。

有线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分别利用有线和无线媒介传输信息,各具特点。

广播式通信技术和点对点通信技术分别适用于不同范围和私密性的通信需求。

电路交换网络和分组交换网络则在传输方式和网络结构上有所区别。

RS485通讯原理

RS485通讯原理

RS485通讯原理RS485是一种常用的串行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远程设备监控与控制。

RS485通信原理基于差分传输技术,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通讯原理、硬件连接、传输特性和典型应用四个方面详细介绍RS485通信原理。

一、通讯原理RS485通信是一种点对点或多点的串行通信方式,采用平衡线路连接发送端和接收端。

在RS485总线上,可以存在多个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并且可以选择不同的通信方式,比如单工(只能单向通信)、半双工(双向通信,但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设备发送)和全双工(双向通信,可以同时有多个设备发送)。

二、硬件连接RS485通信需要使用特定的硬件连接方式。

通常情况下,RS485总线上可以连接多个设备,每个设备都有一个接收引脚(A)、一个发送引脚(B)和一个接地引脚(G)。

设备之间的连接是通过分线器(Repeater)或者转换器(Converter)实现的。

分线器通常用于增强信号,延长传输距离,将一个输入信号分发给多个输出设备。

转换器则用于将RS232或RS422信号转换为RS485信号,使得不同类型的设备可以进行RS485通信。

在连接时,需要将所有设备的发送引脚(B)连接在一起,将所有设备的接收引脚(A)连接在一起,以形成总线结构。

同时,需要注意每个设备的接收引脚(A)和发送引脚(B)之间应使用合适的电阻进行匹配。

三、传输特性1.多点通信:RS485总线上可以连接多个设备,可以实现点对点、多点对多点等不同的通信方式。

2.抗干扰能力强:差分传输技术使得RS485通信能够有效抵抗来自电磁干扰和噪声的影响,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3.传输距离远:RS485通信可以实现传输距离较远,通常可以达到1200米以上,可以满足较远设备之间的通信需求。

4.传输速率高:RS485通信支持多种通信速率,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速率。

5.点对点通信:RS485通信可以实现点对点通信,保证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奥维通点对点及点对多点应用

奥维通点对点及点对多点应用

奥维通点对点及点对多点应用BreezeNET B 系列产品点对点典型方案〇利用无线网络可以提供高带宽的E1 链路,便于语音的传输。

〇无线网络传输E1 链路系统结构图:方案说明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我们推荐采用Alvarion公司的BreezeNET B系列产品实现点对点无线联网。

方案中在选定的无线网络系统中心点放置1个BreezeNET B系列的中心端设备BU - B14D ,BU通过连接1面23 dBi 定向天线对应无线远端点;远端点采用1只RB-B14D设备连接1面23 dB i定向天线的对应中心点的BU 。

BU的最大无线带宽为14Mbps,远端点通过BU实现网络互联,独享中心14Mbps的带宽。

在理想环境下BU实际带宽可达7Mbps,实际速率与现场信号强度有关。

设备清单===============================================================BreezeACCESS VL 系列产品点对多点典型方案方案说明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我们推荐采用 Alvarion公司的BreezeACCESS VL系列产品实现点对多点的无线联网。

方案中在选定的无线网络系统中心点放置 1个BreezeACCESS VL系列的中心端设备AU-D-SA-5.8-120-VL , AU 通过连接设备标配的1面15dBi 120度定向扇区天线对应相应区域的多个无线远端点,每个远端点采用 1只SU-A-5.8-24-BD-VL设备通过其室外单元集成的21dBi定向天线对应中心点AU的扇区天线。

每个 AU最大无线带宽为54Mbps,各个远端点通过AU实现网络互联,共享中心54Mbps的带宽。

在理想环境下AU实际总带宽可达20Mbps左右,实际各远端点可达的速率与现场信噪比及SU的型号有关。

设备清单。

计算机网络应用 DDN主要特点和优点

计算机网络应用  DDN主要特点和优点

计算机网络应用DDN主要特点和优点由于DDN是采用数字传输信道传输数据信号的通信网,可提供点对点、点对多点透明传输的数据专线出租电路,为用户传输数据、图像、声音等信息。

使用DDN具有如下特点和优点:1.全透明由于DDN将数字通信的规则和协议寄托在智能化程度的用户终端来完成,本身不受任何规程的约束。

因此,是全透明网,是一种面向各类数据用户的公用通信网。

它可以看成是一个大型的中继开放系统。

2.同步数据网DDN采用数字方式来传输数据,必须要求全网的系统保持同步,否则网内各节点在实现互联和电路的转接、分支时,就很难协调工作,甚至会出现失步状态,造成数据的定期挂失或重复现象。

3.连接方式灵活DDN可以支持数据、语音、图像传输等多种业务,它不仅可以和客户终端设备进行连接,而且还可以和用户网络进行连接,为用户网络互连提供灵活的组网环境。

4.灵活的网络管理系统DDN采用的图形化网络管理系统可以实时地收集网络内发生的故障并进行故障分析和定位。

通过网络图形颜色的变化,显示出故障点的信息,其中包括网络设备的地点、网络设备的电路板编号及端口位置,从而提醒维护人员及时准确地排除故障。

5.传输质量、速率高,网络时延小由于DDN用户数据信息是根据事先的协议,在固定通道带宽和预先约定速率的情况下顺序连接网络,这样只需按时隙通道就可以准确地将数据信息送到目的地,从而免去了目的终端对信息的重组,因此减少了时延。

另外,DDN数据传输通道采用了时分复用技术,可以直接传送高速数据信号。

DDN的网络接入速率也非常灵活,可以从64Kbps到2Mbps以上。

目前,DDN与ATM网络结合,可达到的最高传输速率为155Mbps。

6.安全性DDN采用路由自动迂回和备用方式,从而保证电路的高可用率及电路的安全可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多点对多点通信》讲座有感之《点对点和点对多点语音通信的应用》
PoC将直接的点对点和点对多点语音通信业务引入到蜂窝网络中,使流行的半双工无线业务在蜂窝手机中得以应用,这将为运营商带来更多的注册新用户,同时增加ARPU。

多样化平台
该业务的原理其实比较简单,我们称之为“JustPushtoTalk”,这得益于“always-on”连接,IP技术正是实现该连接的根本。

正是这个特点,呼叫可以仅仅通过按一个键,而且不管是在点对点用户中还是在通话群组中,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连接。

PoC业务并不替代现已存在的蜂窝业务,不用改变传统的语音业务。

建立在半双工VoIP基础上的PoC解决方案,构建在当前GSM/GPRS网络上,保护了投资,并能平滑过渡到3G,PoC业务同样可以看作为IMS(3GR5以上内容)前期服务。

面向电路交换的移动网络,在用户通话之前必须通过拨号进行呼叫建立过程,这一点与“always-on”连接截然不同。

在用户通话过程中,面向电路交换的呼叫始终占据上行和下行两个方向的资源;而基于半双工的PoC业务,只在有通话过程中占用资源,通话结束立即释放,所以能大量节省资源。

OMA对PoC统一地进行了标准化工作,以保证其互连互通性,提供一个能开展多媒体应用的业务平台。

烽火移动公司结合OMA标准,根据对PoC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并提出了基于OMA的PoC构架模型。

新的突破
烽火移动公司已经在由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通讯标准———TD-SCDMA 上对PoC业助,緯累了一定的研究抐果,具备了相容完备的圬TD-SCDMA网络上宾瞐PoC业务的技术和概念。

基于OMA标准揑出的PoC构架,烽火移动公司提出亄TD-SCDOA网络中PoC 业务的具体实现方案。

该方案将PoC服务器放在运营商IP网络中ဂSIѐCORE 在TD-S䁃DMA穑络IMS域的CSCF中实现。

PoC业务(包括语音、数字,以及将潥的视频等)ဂ据均由TD-SCDဂA的分㻄业务传送方式提供:语音采用BTP/IP支持的VoIP方式提供,使用AMR编码(比䦂:5.15kb䁩t/s),能提高字节和帧的容错
能力。

为了使服务承载在一个空间接口时间槽中,语音包将被捆绑在一个IP包中,相关的数据传输速率将取决于IP版本和所采用的头压缩方式。

呼叫连接信令部分采用SIP协议(需要经过CSCF),而floorcontrol信令采用VoIP带内的DTMF方式。

其中,各个功能实体完全遵守OMA的标准。

POC服务器和终端之间的接口,由于PoC业务本身的特点,与终端的原有空中接口存在很大的不同。

在用户平面上,PoC服务器和终端之间的用户平面走TD-SCDMA的分组域(经过核心网络的GGSN互相连接)。

其中,在终端和GGSN之间,分组数据(语音的IP数据包)作为用户的净荷封装在相关的协议中传送。

在PoC服务器或者终端的地方,才开始区分和处理。

在控制平面上,控制平面主要处理的是PoC业务的首次呼叫信令处理过程,一般采用SIP协议。

为TD-SCDMA服务
由于TD-SCDMA采用的多种先进技术更适合PoC业务的开展,所以在TD-SCDMA 网络中实现PoC业务更具优势。

在TDD的工作模式中,上下行数据的传输通过控制上、下行的发送时间长短来决定,可以灵活控制和改变发送和接收的时段长短比例,这尤其适合单工及半双工通信等非对称业务的高效传输。

智能天线技术提供终端定位和跟踪胵力、频率分配的灵活性、上下衜数据不对称性等筁,带来PoC技术实现的住挐本和业务灵活能力。

TD-ဂCDMA网络上实现PoC业务,伍仅可以适合以公众运营为盦的的公共网络,而且也能适用于军鸞、电力、梹甲、水利等专用通信网络,使得这些专用领域皤通信和信息化能力以及性价比有质的飞跃。

又因为,具有中国쇪主知识产❃皔TD-SCDMŁ具有得奩狼厚的优势,䌅括核心芯片在内,国内厂商基挬掌握其核忋技术,又拥有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因此,鐈对专用网络的应用特ス,폯亥为其业务应甩进行量身定制。

由䚎TD-SCDMA采用TDD方式,只需要一个独立的1.6M频段,在开展PoC业务方面,相对于其他3G技术,很容易选择合适的频段。

而不需要象FDD必须满足上下行对称的频段使用。

在目前频率资源紧缺的情况下,TD-SCDMA对资源的更有效利用无疑作用非常,同时也便于PoC业务对某些突发事件,要求反映迅速
的行业提供及时的服务。

TD-SCDMA的分组数据传送能够达到384kbps。

而目前在PoC业务中,语音业务的能力是重要的指标。

在分组域上,提高通话能力有两种途径:一是提高语音的编码(压缩比),二是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

目前,在语音的压缩技术比较成熟的基础上,TD-SCDMA的384kbps高速率传输能力意味着可以提供更好的通话质量。

OMA标准设计的PoC业务将能提供丰富的多媒体应用,比如语音、文字信息、图片及视频等,这些应用对应的QoS完全不同:比如语音业务需要的带宽高于文字,低于视频;而要求的时延上,语音业务要高于文字;在可靠性上,文字要求的可靠性更高,而语音允许一定的传输错误率。

TD-SCDMA可针对不同的环境,提供不同的传输速率。

这种传输速率的可变性更能适合PoC业务媒体流的传输。

TD-SCDMA采用了智能天线技术,将拓展PůC业务的应用范围。

智能天线抂术,可以帮勩TD-SCDMA方便,简单,忋速的提供较为精确的定位能力,完全可以结合presence服务提供更多基于位置的准砮信息。

而这些位置可以集成到PoC的业务平台弭,使得用户在㣻动环境下,在通话ဂ同时准确定位对方的地理位置,这种功能在一些ѐoC业务的行业应攨中非常重要,臽满足柒些牽定的应用需求。

TD-SCDဂA的容量讁大于煶他的3G系统,远高于目前的2G.2.5G的系统。

容鏏大意味着,可以提供的PoC㚄用户数目多。

同时从另外一方面讲,大容釋的特点埯以使得系统在提供PoC业务的퐌时,䳍然可滥俭证提供一定的其他业务纄能力,也就是说PoC对其他业务璄影响小㐂
总之,联D-ဂCDMA技术对于PoC业务的应用开展,与其他技术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牙色,在VD-SCDōA网络上部署ѐoC业务将为运营商、设备䈶造商和用户带来多方共赢的局面。

同时,TD-S䁃DMA䭜为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鯆产权的国际通信标准,起步较晚,经验不足。

烽火移动公司,埥难而上,对网络业务应用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以期与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及业务开发商共同携扫,长朏合作不断推䇺新的特色业务,丰富移刨市场。

PoC业务作为对移动多媒体业务发展的试金石,很有可能成为未来3G网络的杀手级应用。

就全球知名移动运营商推广PoC业务的情况(2003年全球PoC业务收入达到8400万美元),他们预测,2008年这一市场将达到101亿美元,而PoC 用户也将有可能从2003年的230万增长到2008年的3.4亿。

国内PoC市场的繁荣,必将为那些能够考虑并提供PoC业务的诸如烽火移动公司这样的移动设备供应商带来更加强有力的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