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中华星》优秀学案第2课时(精品)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中华星PPT课件2西师大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中华星PPT课件2西师大版
7、中华星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1、知识准备:(4分钟) •
• 张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精通天文历 算。 • • 祖冲之:南北朝时期科学家。在天文学方 面,创制《大明历》,最早把岁差引进历 法。还设计改造过指南针,做水碓(duī) 磨、千里船等精巧机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3、自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 爱科学、爱祖国思想的教育和熏陶。
二、合作探究
(1)、张钰哲为什么把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 “中华星”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因为张钰哲在为这颗新星命名时,首先想到 的是自己的祖国,所以以“中华星”命名。
我从中体会到他对祖国的热爱。
(2)、《国际小行星通报》为什么要把新发现的 2051号小行星命名为“张星?”
附:还因为张钰哲几十年的科研成果丰硕,且心系 祖国荣誉。在他发现的众多行星之中,唯独没有 以他个人名字命名的星,其高尚品格令人敬佩。 所以《国际小行星通报》才将2051号小行星命名 为“张星”。
(3)、阅读“自从1801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发现 第一颗……但是一直没有中国人命名的行 星。”后,其中“一直”让我体会到 中国的天文研究事业比较落后 。 (4)、从词语“惊喜万分”、“激动”“兴 激动不已 奋”、“满怀喜悦”,我体会到张钰哲 的心情,因为: 辽阔的太空中终于可以有一颗中国人命名的 新星了。
难句呈现:
“张星与张钰哲发现的中华星一同闪烁 在夜空,它们是张钰哲献身祖国天文事业 的丰碑。”
教师点拨(难点剖析)
“张星”与张钰哲发现的“中华星” 一同闪烁在夜空,他们是张钰哲献身祖 国天文事业的丰碑。这句话再一次说明 张钰哲不仅为祖国天文事业作出了贡献, 而且为推动世界天文研究事业的发展发 挥了巨大作用,令人敬佩、敬仰。同时 也预示着中华天文事业在不断地发展。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十一册)目录:第一课《北京的色彩》第二课《我的百草园》第三课《七月上天山》第四课《鸟的天堂》第五课《歌词两首》第六课《那棵高山榕》第七课《中华星》第八课《零的突破》第九课《烂漫的点地梅》第十课《妙极了与糟透了》第十一课《在急流中》第十二课《把耳朵叫醒》第十三课《卧看牵牛织女星》第十四课《数字图书馆》第十五课《仙人掌》第十六课《神奇的音箱》第十七课《古诗两首》第十八课《永远记住您,老师》第十九课《韦德的心愿》第二十课《回家》第二十一课《匆匆》第二十二课《收藏阳光》第二十三课《沙漠玫瑰》第二十四课《大海中的灯塔》第二十五课《看戏》第二十六课《回忆鲁迅先生》第二十七课《试飞》第二十八课《提灯女神》第二十九课《古文两篇》第三十课《巨人的花园》第三十一课《景德镇的瓷器》第三十二课《将相和》教学目标:1. 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灵活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从秋色和建筑两方面,感受北京的美丽,激发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3. 领悟作者的细致观察,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7段,积累描写色彩的词句。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词句,体会情感,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导学生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体会北京的特点,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准备:师生一起搜集北京的风景名胜图片。

教学过程:一、紧扣题眼,初步感知1. 读课题,找准题眼“色彩”。

2. 默读课文,找到课文中能概括北京的“色彩”的句子。

启发学生在首尾段落中,找总起句和总结句。

总起句:深秋时节的北京城,很快便以她那壮丽而辉煌的色彩驱除了我的偏见。

总结句:大自然有的,北京都有。

3. 根据总分结构,理清课文层次。

二、紧扣题眼,体会理解1. 课文主要是从哪些方面突出北京“壮丽而辉煌”的色彩的?(第4、5、6段从“自然风光”,第7、8段从“人文景观”)2. 自读描写“自然风光”的部分,勾画出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感悟北京色彩的“壮丽而辉煌”。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中华星教案西师大版2019062917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中华星教案西师大版2019062917

7 中华星教学目标1.识写本课生字,理解“敏锐”、“惯例”、“迄今为止”、“情不自禁”、“丰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钰哲发现“中华星”的过程。

3.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爱科学、爱祖国的教育和熏陶。

教学重点了解“中华星”的发现过程,体会张钰哲先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识读生字,理解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夜晚,我们仰望天空,会看到什么呢?(星星,月亮……)对,有很多的星星。

那你们知道这些星星的名字吗?(……)大家知道很多星星呢,有没有知道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包括什么?(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没错,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但是呢还有许许多多比较小的行星,它们呢都叫做小行星。

至于这些小行星的命名则很有趣。

最初,人们用罗马、希腊神话中的女神来为小行星命名。

例如:第一颗小行星是以罗马神话中收获女神“赛得思”命名的,我们把它译作谷神星,第二颗小行星被称为“帕拉斯”,它是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别名,我们把它译作智神星。

显然,随着小行星的增多,西方“女神”的名字远远不够;于是,印第安神话、中国神话中的“女神”也先后登场,“女娲”就曾赋予了第150号小行星。

以后,又相继采用了人名(如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地名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名称等予以命名。

为纪念为人类航天事业献射击的苏联“联盟号”3位宇航员和美国“挑战者号”7位宇航员,有10颗小行星用他们的名字命名。

这里呢我想问一下,你知道有多少以中国人名、地名命名的行星吗?有很多,包括张衡星、祖冲之星、北京星、南京星等。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人,是我国第一个发现小行星的人,也是第一个中国人为小行星命名。

他就是张钰哲,他发现的小行星被命名为“中华星”(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2、强调易写错的字,凯,迄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四、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课文讲了哪几件事?有何感悟?1、张钰哲发现小行星,为祖国争得荣誉,没有按惯例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而是用“中华星”命名。

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中华星》精品习题第一课时

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中华星》精品习题第一课时

《中华星》习题一、基础题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赴美国留学的张钰.()哲.()像往常一样,站在芝.()加哥大学叶凯.()夫天文台观测室的天文望远镜前,凝神观察。

2.找近义词朋友。

证实——()抑制——()确信——()喜悦——()确实——()闪烁一一()二、综合题3.选词填空。

敏感敏锐敏捷(1)突然,他那()的目光紧紧盯在一个光点上。

(2)他以他那()的动作,优美的舞姿,征服了在场所有的观众。

(3)有的动物对天气的变化特别()。

4.写出描写张钰哲严谨求实科学态度的词语。

三、提高题当时年仅26岁的张钰哲,看着这封极不寻常的来信,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经过反复思考,他终于想起了一个最为亲切的名字一—中华。

张钰哲情不自禁地呼叫着:“中华星!中华星!”5.张钰哲的心情为什么“久久不能平静”?“反复思考”说明了什么?6.为什么说“中华”是“最为亲切的名字”?7.“中华星”及其他中国人命名的行星在浩渺的宇宙闪耀,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那么你想对科学家们说些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参考答案一、基础题1.yùzhézhīkǎi2.证明控制相信欣喜的确闪耀二、综合题3.(1) 敏锐 (2)敏捷 (3)敏感4.冒着严寒连续观察确信三、提高题5. 这是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

身处异国他乡的张钰哲满怀对祖国的深情,此时的他心中拥有作为国人的骄傲和激动之情所以久久不能平静。

说明了这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作为中国天文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个命名意义重大,张钰哲泛反复思考体现了他当时的慎重和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6.“中华”是我们国家的简称,它寄予的是一个海外游子,一个中华儿女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之情,所以尤为亲切。

7.尊敬的科学家们:你们真是太伟大了,你们是中国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此题自由发挥,只要表达意思积极向上即可。

)。

2017秋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中华星》重点学案第一课时

2017秋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中华星》重点学案第一课时

《中华星》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识写本课生字,理解“敏锐”“惯例”“迄今为止”“情不自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3.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爱科学、爱祖国的教育和熏陶。

二、学习过程
使用“”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凝.()神观望敏锐.()
迄.()今为止丰碑.()
情不自禁.()惯.()例
满怀喜悦.()繁.()星点点
2.解释下面所给出的词语或组合。

惊喜万分:
简直不敢相信:
令人兴奋:
抑制:
满怀喜悦:
极不寻常:
久久不能平静:
情不自禁:
3.按要求变换句式。

(1)他那敏锐的目光盯在一个光点上。

﹙缩句﹚
(2)他想起了名字。

﹙扩句﹚
4.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请补充完整,并说一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发现(),为祖国争得荣誉,没有按照惯例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而是用()命名。

(2)几十年来,张钰哲领导的()又陆续发现了更多的(),为祖国的天文事业做出显著成绩,但()行星是用自己的名字命名。

(3)()天文台为了表示对张钰哲的敬意,将新近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张星”。

我从中体会到了:。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中华星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中华星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中华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星的由来。

2.了解中华星的三种变化。

3.掌握用动词短语、介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对中华星进行描述。

4.理解中华星中“如”、“如同”的含义及运用。

二、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正确描述中华星的样子。

2.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如”、“如同”的含义及运用。

三、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通过用动词短语、介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对中华星进行描述。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观察图片
,让学生看一看中华星。

2.讲授
(1)为什么叫中华星
、建造和发射的一颗卫星,是我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造出来的。

所以,我们叫它中华星。

(2)中华星的三种变化
,即太阳帆板打开,太阳帆板收起,火箭推进。

(3)进行描述
、介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对中华星进行描述。

3.检查
(1)请几位学生述说中华星的样子。

(2)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用动词短语、介词短语、形容词短语描述中华星的例句。

4.拓展
(1)运用“如”、“如同”描述中华星。

“如”、“如同”的含义及运用。

让学生描述中华星时加入“如”、“如同”。

(2)请几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运用“如”、“如同”描述中华星的例句。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用动词短语、介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对中华星进行描述,所以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举手发言的氛围,让学生有所思、有所言。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使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中华星》优质课教学设计第1课时

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中华星》优质课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中华星》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识写本课生字,理解“敏锐”“惯例”“迄今为止”“情不自禁”等词语。

2.自主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书写,灵活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爱科学、爱祖国的教育和熏陶。

教学重点了解“中华星”的发现过程,体会张钰哲先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体会张钰哲先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教学方法讲授法、指导法、阅读法。

课前准备介绍张钰哲生平事迹的资料、教学课件、图片素材。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师:在繁星点点的夜空,有一颗星叫“中华星”,有一颗星叫“张星”,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将为我们介绍这颗用我们伟大祖国命的小行星。

2.学生齐读课题3.看到“中华星”这三个字,你想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想法。

4.带着你们的思考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新课学习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孩子们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什么事?哪几件事?(2—6)张钰哲发现小行星,为祖国争得荣誉,但没有按惯例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而是用“中华星”命名。

(7)几十年来,张钰哲领导行星观测室又陆续发现了更多的小行星,为祖国的天文事业做出贡献,但没有一颗行星用自己的名字命名。

(8—9)哈佛大学天文台为了表示对张钰哲的敬意,将新近发现的2051号小行星命名为“张星”。

2.小结:“中华星”是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

身处异国他乡的张钰哲满怀对祖国的觉悟,给这颗小行星取了个响亮的名字“中华星”。

张钰哲在此后的几十年和科学研究中成果丰硕,但他却心系祖国荣誉。

在他领导的行星观测室发现并命名的众多行星中,唯独没有以他个人的命名的星,其高尚品格实在令人敬佩。

中华星的六年级语文教案

中华星的六年级语文教案

中华星的六年级语文教案
导读:一、揭示课题,质疑激趣
读课题,看到“中华星”三个字,你想到了些什么?请带着你们的思考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讲了哪几件事?你从中感受到了些什么?
5、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分组提出读不懂的问题,简单的问题由学生相互解决,教师梳理紧扣课文重点的问题,全班讨论解决。

2、张钰哲发现新小行星后做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导学生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抓重点词、句,如:“惊喜万分”“令人兴奋”“极不寻常”“久久不能平静”等,通过讨论、交流,细细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及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

3、结合课文内容,讨论:假如我也发现了一颗新行星,将会为他命什么名?引意见。

4、《国际小行星通报》为什么要把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张
星”?
指导学生读重点段落的内容,从中去总结、归纳,能说多少算多少,不求全求准,只要说得有理,都给予鼓励。

5、拓展。

从1925年张钰哲发现第一颗小行星到现在“神舟六号”飞船顺利发射并安全返回,你想说些什么?你打算将来为祖国建设做点什么呢?
四、分析字形,指导写、记生字
五、完成课后练习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星》学案2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钰哲发现“中华星”的过程。

2.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科学家的优秀品质。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体会张钰哲先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三、导学问题
使用“”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张钰哲为什么要用“中华星”命名?
2.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参考资料
在美国发现的这颗小行星,由于当时没有较大的天文望远镜来做长期跟踪观测,后来便一直没有找到它的下落,仅作为似曾相识的小行星留在人们的脑海里。

1949年后,工作人员在张钰哲台长的指导下,坚持不懈地开展小行星的观测工作,终于在1957年10月30日,从万千繁星中找到一颗与1928UF轨道相似的小行星,正式编号1125,并命名为“中华”。

以后,该天文台又观测到800多颗新的小行星,其中40多颗获得了正式编号,并被赋予富有中国特色的名字,如1125中华、1802、1888、2045北京、2078南京小行星等。

1978
年,国际小行星组织为表彰张钰哲的杰出贡献,决定把美国天文台于1976年发现的一颗正式编号为2051的小行星命名为“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