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论文建筑设计论文
生态理念与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争议论文

生态理念与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争议【摘要】现代建筑设计更加注重的是生态的理念,将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方向。
生态建筑的理念已经在建筑设计中付诸实现,建筑立足于以人为本的观念,通过系统的规划和选址、设计等过程来营造出低能耗、低成本和低维护率的建筑,这样不仅符合生态环保的要求,而且也是对于区域生态的一种平衡,给人们营造出了一种健康和谐向上的生活环境。
本文主要就现代生态住宅建筑需要遵循的生态理念和原则加以探讨。
【关键词】生态理念;现代建筑;可持续发展生态学自德国的学者赫克尔提出以来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由美籍的建筑师将生态学和建筑学结合起来,即有了生态建筑学的概念。
如今生态建筑学的观念已经很快的深入人心,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很多方面的体现,而且已经有建筑生态学的规划概念细则的出现,着就意味着生态建筑理念走向了规则化和系统化。
1 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建筑理念生态理念是指要充分的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其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去,充分的尊重自然,爱护环境,减少建筑对于其他生物的影响,使环境最大程度的保持原状,继续发展下去。
生态理念体现在建筑方面主要体现在与设计的可持续性,建筑设计在考虑功能等的条件下更加要注意建筑、环境和人文和和谐和统一,可持续发展是指导原则。
这就是要求建筑设计要以以人文本为最根本的原则,充分的利用自然条件和周围环境,结合人工创造出适合人们居住的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要求室内的功能合理,流线清晰,采光通风等达到要求,建筑周围的环境要求自然和谐,园林绿化等设计达到配置的标准,具有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各个角落都有着生活气息。
要达到以上的建筑设计目标,要求设计要尊重自然,利用原始的地块情况和资源进行建筑环境的物理设计。
首先调研的时候要注意地段的气候条件等不可更改的本来条件,考虑到建筑场地的原始条件,对阴影范围和空气流动进行评价;保护自然环境和顺应自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可再生的资源。
其次要注意保护场地植被,注意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免遭破坏,能够确保绿化率达到设计标准,在建筑的内外都体现出田园般的生活环境和气息。
从建筑设计看生态建筑理论论文

从建筑设计看生态建筑理论[摘要]: 最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社会各阶层的生活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越来越多的建筑到建筑和有效地使用它们的建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建造业一直是一个高耗能产业在全球环境危机和增长的资源危机背景下,生态建筑理论,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成为必然。
本文将简要地分析了生态建筑理论和建筑设计,我希望可以帮助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生态建筑理论建筑设计应用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社会及环境的不断发展,目前进行建筑设计的思想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筑设计倡导人为自然的主人,更是自然的维护者。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有效推动了建材的进步,材料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等提供的物质基础为现代化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大的想象及执行力空间。
针对建筑环境污染问题,人们提出了生态建筑理论。
生态建筑指把完整的生态系统放到相应建筑当中,保证在生态系统当中相应的物资及能源可以获得有效的循环利用,最终实现无污无废、高效低耗、生态平衡的工作及生活环境。
一、生态建筑设计须遵守的原则1.小心地遵循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对人类社会的反映可持续发展,整个世界都在积极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中国提出了和谐自然,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
因此,建筑设计,相应的设计师必须充分尊重自然,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也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因素。
设计计划通讯生物圈必须保证绝对的完整性,可持续本次展览的概念是完全扩展到建筑设计,大型自自然的主人,但也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朋友的性质。
2.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自然与建筑的完美结合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师积极利用会场地上空间资源,充分发挥优秀的高层建筑空间势,积极建立合理的制度空间,以达到空气资源有效地使用,例如,建立一些大规模的城市架构;地资源进行科学规划,规划的陆地资源亲密建设中充分考虑与自然,有效整合建设自然,打造一个美丽的花园城市,地下资源科学合理利用,扩大垂直方向上的比例适当的建筑空间,大厦还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这样可以有效地建立在地面上站立的地下空间和三个系统。
生态建筑设计论文

浅谈生态建筑设计摘要:当前的建筑设计应该在生态建筑观的指导下来进行,努力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
本文介绍了生态建筑的含义,提出了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对策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abstract: the current architecture design should be in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guide down for, and strive to achiev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and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of commo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aning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countermeasures当前,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条件和水平日益提高,可持续发展战略日渐被人们所认识,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的提高,渴望回归自然的居住环境。
最重要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资源被消耗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给人们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人类面临着生态危机。
这使得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不断的提高,生态建筑观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应运而生。
当前的建筑设计应该在生态建筑观的指导下来进行,努力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
一、生态建筑的含义所谓生态建筑, 即用生态学的理论指导建筑设计。
它将建筑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机体, 其自身要形成一个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良性循环体系; 它将建筑视为一个生态系统, 通过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 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序地循环利用, 获得一种高效、低耗、少废、少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生态建筑设计论文

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条件及水平的日益提高,尤其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并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生态建筑设计已成为我国及世界许多国家的一个新的理念,并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和一种发展趋势,同时也将成为本世纪建筑设计的主流。
【关键词】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环境生态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把建筑与人和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和谐发展是建筑设计师在设计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并应作为生态建筑设计的根本出发点。
本文简要论述了生态建筑设计的概念、生态建筑具有的特征、生态建筑设计原则和生态建筑设计的具体对策。
1 生态建筑设计的概念所谓生态建筑设计就是运用生态学的思想,按照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人、建筑、自然所构成的整体环境出发,设计出能够实现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最优关系的建筑,使建筑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同时又要保护周围的大环境。
生态建筑是更高层次上的回归自然,它依赖于许多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以及根据具体条件面对这些技术的最佳搭配。
无论使用何种技术,一定要将建筑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机体,形成一个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良性循环体系;将建筑视为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序地循环利用,获得一种高效、低耗、少废、少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设计,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①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②注重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结合与协作;③重视对设计地段的地域性理解,延续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④增强适用技术的公众意识,结合建筑的功能要求,采用简单合适的技术;⑤树立建材蕴能和循环使用的意识,在最大范围内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筑材料;⑥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采用被动能源策略,尽量应用再生能源;⑦提高建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以减少建筑体量,将建设所需的资源降至最少;⑧减少建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损害,避免破坏环境,杜绝资源和建材的浪费。
生态建筑设计分析论文

生态建筑设计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过渡消耗,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和生态被破坏等问题的威胁。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对城市建设而言,实施生态建筑设计,显得突出重要。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human beings are facing to the explosion, the resources, the transition consumption, climate warming,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ecology is the threat of destruction. in the severe situation before the city for the develop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appear prominent important.keywords: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每年的新房建设中有80%为高耗能建筑,因此,目前我国的建筑能耗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
如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过渡消耗,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和生态被破坏等问题的威胁。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对城市建设而言,实施生态建筑设计,显得突出重要。
一、生态建筑涵义的界定随着绿色生活理念的日益普及,人们开始向往在生态建筑中轻松愉快地生活、工作,但对什么样的建筑才算“绿色”,学术界、产业界始终没有定论。
中国生态建筑评价标准中定义生态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简称“四节一环保”),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论文精选3篇

绿色建筑论文精选3篇绿色建筑论文篇一[论文摘要]本文以深圳体育新城安置小区为例,从集成化设计、精细化设计、适宜性技术的运用等方面探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一、深圳体育新城安置小区案例分析深圳体育新城安置小区是深圳市为申办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而建设的住区,需要解决5个村落的500户居民的拆迁安置问题。
因为由政府投资,资金受到严格控制,工期紧张,需求也非常特殊。
在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对项目的分析和定位非常重要,原住民对设计的满意度将直接影响工期和拆迁进度。
综合考虑各种制约因素,我们通过规划与设计阶段的精确控制,实现了低成本适宜技术的绿色建筑目标,该小区也获得2006年国家财政部、建设部第一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图1,图2)。
1.集成化设计在规划过程中我们成立专门的沟通组及设计组,同步开展工作,从而保证不会因为工期缩短而降低质量。
我们一方面与建设方沟通,以求更好地实现安置政策;另一方面与村民沟通,以保证我们的方案能够更贴近村民需要,也为方案后期的顺利实施打下必要的基础。
为了更顺利地与村民深入交流,我们还专门选派了会方言的建筑师参与沟通。
考虑到原住村民的客家文化背景,在对客家民居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又引入社会学、民俗学、植物学等学科学者协助建筑师进行协同设计,丰富了方案的内涵。
2.精细化设计为满足原村民自住房与出租房分开、每个村要相对集中等要求,针对用地紧张的情况,我们将相对比较安静的东部设为自住区,西侧为小户型出租区。
5个村从南到北依次排列,通过道路、景观、幼儿园、会所等公共设施来间接区分,而不是用围墙生硬地隔断,这样既保证了整个小区设计一体化,又满足了居民的基本需求。
我们采用数字化手段,从定性判断走向定量验证,力图把常规技术作精,提高舒适度的同时节约资源。
结合日照模拟,调整总平面布局,使所有住户都能达到规范中的日照要求,并借助通风模拟验证了小区内每栋建筑都有顺畅的通风(图3)。
生态建筑设计方法与实践论文

生态建筑设计的方法与实践摘要:所谓可持续发展设计,就是在尊重自然、维系生态的伦理指导下,将设计行为纳入“人—机—环境”大系统,既重视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又充分体现自然界的生态价值;既重视当代人的生存环境,又保护后代人的繁衍空间,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本文分析了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重点阐述了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与实践。
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方法实践0前言当今世界,人口剧增,资源锐减,生态失衡,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全球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生态危机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
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现代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课题。
所谓生态建筑也被称为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数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近几年提出的生态建筑及生态城市的建设理论,就是以自然生态原则为依据,探索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人类塑造一个最为舒适合理且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的理论。
生态建筑是21世纪建筑设计发展的方向。
1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生态学是1869年由德国学者海格尔提出的一门关于研究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强调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提出了“共生”与“再生”和自然界中物质资源的有限性问题。
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引下, 生态学迅速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形成各种边缘学科。
生态建筑是生态学概念在建筑规划领域的体现, 它运用生态学中“共生”与“再生”的原则, 在营造建筑和自然相结合并具有良好生态循环的人居环境方面进行着有益探索。
所谓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 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使建筑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
绿色建筑设计研究论文

绿色建筑设计研究论文绿色建筑设计研究论文「篇一」1项目概况巴里考克斯在新西兰建造了一座教堂,这座教堂的主要材料为绿色植物。
这是建造者在周游世界,访遍各地教堂之后,得到的灵感。
他决定用树木建造一座“原生态”的教堂,整个教堂设计采用了五种不同种类的树和一个液压树铲建造了一个有生命、会呼吸的房屋,能容纳100个人。
这个教堂建成后将会成为一个旅游景点,与周边的旅游景点共同构成一个树教堂花园,花园将于20xx年10月18日对外开放。
这里的景点有3英亩的公园和一个迷宫。
由军用投物伞建造、液压千斤顶支撑的一个大型遮篷为游客提供了另外的座位区和荫凉地。
另外,这里还可以举办盛大的婚礼,开放后这里将吸引大量的游客。
2绿色建筑的内涵和发展概况2.1绿色建筑的内涵绿色建筑一词中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理解的绿化,也不是指建筑表面的颜色,它区别于普通的建筑,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并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
在功能上,绿色建筑又可被理解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同时绿色建筑也是节能建筑的一个方法和手段。
20xx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出台了我国GB/T50378—20xx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其中对绿色建筑的内涵进行了定义: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及高效的使用空间,并且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2绿色建筑的发展概况从古至今,人类这个社会一直在经历着各种不同的发展,从工业的革命到农业的危机,从起初的力图要征服大自然,到现在全社会都在呼吁人和自然之间要和谐的共同发展。
我们现在的发展是建立在破坏大自然的基础上,接下来人类社会想要更稳定持续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遵循不同地域的环境气候特点,按照自然的变化规律来建造自己的家园。
我们在反思自己的行为时发现,建筑行业是一个对生态环境消耗极大的行业,产生的破坏也最大。
其中对环境产生破坏力最大的是在运输建筑材料以及生产这些材料的时候,在建造建筑时,会对基地以及基地周边的水文地质和土壤结构造成很大的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理念论文建筑设计论文
【摘要】生态建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今后的研究与探索之路将会是漫长而艰辛的。
随着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迈进,随着机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可持续发展将成为21世纪的主旋律。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我国长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生态建筑则是建设领域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生态建筑也被称作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
生态建筑涉及的面很广,是多学科、多工种的交叉,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一般来讲,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生态建筑就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即自然环境。
1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
1.1 整体及环境优化原则
生态建筑设计是充分的以保护环境为基础,然后开始对建筑整体进行设计,在建筑中充分的展现出当地的文脉和人文景观,使建筑与环境充分的结合于一体,达到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建筑无论从地形、地势还是技术和材料等都要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的因素,加强对绿色材料的使用,尽量减少对环境所带来的污染和破坏,使建筑在体现美感的同时,还创造一个生态平衡的环境。
1.2 简单高效发展的原则
生态建筑通过对绿色能源及高科技技术的应用来实现节约能源和智能化的设计,在设计当中应充分的利用可再生的能源,加大电子
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做好近期和中长期的规则,要有发展的眼光去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而为未来扩建及建筑留有一定的余地。
1.3 健康舒适的原则
在生态建筑的设计上要充分的利用太阳光来保证室内的采光度,同时在创造室内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保证室内的温度及湿度,使居住者在视觉和声环境中具有良好的享受,建立完善的立体绿化系统净化环境。
充分的体现出建筑对人的关怀,使建筑、人和环境达到完美的融合。
2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生态建筑观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注重以自然为主,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充分了解来利用能源进行设计,降低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减少了建筑在设计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给人们打造了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
当前,我国受经济迅速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打压,而怎样充分的把生态建筑理论应用到建筑设计中,成了当前解决环境污染、能源和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2.1 注意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
之前,在建筑设计当中,设计人员只注重建筑本身的结构、特点及功能,却忽略了建筑跟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在生态建筑观中的建筑设计,应该从一开始就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原则,从选址开始,从实际出发,在设计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协调建筑、环境以及环境效益这三者之间的矛盾,使其能够实现更优化。
如果周围有旧建筑,
必须把旧建筑与新建筑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比如在设计绿化公园、美化工程的方案时,应该以回归自然为主题,不能对现有的植被进行破坏,要依山选址,就势造观,不要过度的重视经济效益而铺张浪费,建造大型的活动场所,更重要的是使自然风突出,只将建筑作为点缀,使人工建设的痕迹最大程度上的淡化。
2.2 设计方案应个性化
建筑的设施方案与手法在生态建筑理念的指引下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个性化,不能只考虑环保效果而把建筑本身的多样性的特点给忽略掉。
建筑只有具备美好的外观形象,才能使其美感展现出来,并且使建筑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周围环境中,生态建筑理念也会凸显出来。
生态建筑要求把持好设计的尺度,把建筑平面与里面设计和造型很好的与周围的环境相结合,让建筑能更加便捷,流线也明快顺畅,同时还需对地形地貌加以充分的运用,有机的组合各个空间,采用多种手法使建筑整体呈现处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的效果,并能和四周互相呼应,更好的体现其在大自然中的特色。
我国早已具备了生态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观,要是在多雨潮湿的南方临朐,建筑运用干阑式,房屋下部保持架空,不但能流通空气、使潮湿减少,还很安全,而如果是在黄土高原地区,则多运用生土技术来建造窑洞,这样就会较好的节约耕地,不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其实这两种建筑形式都属于传统的生态建筑。
2.3 室内空间绿化
(1)室内外的空间一体化设计
空间一体化指的是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对建筑的结构特点进行充分的运用,把室内室外构建成相同的模式,最大程度的增加室内的空间,这样对于景观的设计也十分有利。
同时,这种设计在建筑设计中也是较为常见的,大多数大型建筑的庭院或者大厅都采用的是这种方式,再加上把先进的科技手段应用进去这就给室内的温湿度调节呈现出很好的状态,还能够运用取消部分墙壁的方法,把室内和室外连接起来使其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一来时能就可以更好的获取光照条件,同时还可以得到新鲜空气,不但降低了室内空调的能源消耗,同时在绿色环保的基础上还方便了景观的建设,大大的增加了建筑室内的使用空间。
(2)室内外的景观一体化设计
从古代以来就已经有了室内景观练成一体的设计手法,这种设计手法是很好的把室外景观和室内景观直接连接到了一起,使室内和室外能够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体,这样也就使其美观效果得以实现,不但给居住者增添了生活情趣,而且还达到了生态设计的目的,提供了自然气息。
其实较为常用的室内和室外景观一体化的设计方法就是对盆栽的绿化,或者是引水入室。
2.4建筑技术生态化、节能化
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多应用自然能源,尽量避免利用十分匮乏的不可再生能源,从而获取适应的居住环境。
生态建筑不但需要在方案设计时考虑生态环境,在其建筑材料的选择以及施工过程中都应该采用节能措施,争取每一处都能体现出其生态化。
建筑在设计的过
程中应该对新技术和新材料充分加以利用,从而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及对环境的破坏,通过使用现有资源来满足地方需求,尽可能的减少使用外来物质,大力提倡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建筑材料,实现建筑的生态化设计,最好多用天然石材、木材以及可再生能源等一些天然性的节能材料。
要注意在生态建筑中的技术特点,即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对固定的建筑结构进行相对于气候能够进行自我调整的围合建筑,比如用绿色的植栽把分割墙体替换掉,分隔开空间,选择或树木将墙壁和梁柱代替掉,或者建造绿色强,使建筑与景观更好的实现一体化。
3结语
生态建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今后的研究与探索之路将会是漫长而艰辛的。
随着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迈进,随着机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可持续发展将成为21世纪的主旋律。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我国长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生态建筑则是建设领域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由于生态建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角度加以把握和思考。
因此,对生态建筑的研究应该从设计阶段延伸至施工、检测、新材料研发以及相关的管理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
同时,生态建筑的发展需要进行许多跨学科的研究与合作,需要规划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监理工程师以及建造师协同建筑师,共同履行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共创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夏云,夏葵,施燕.生态与可持续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1.
[2]周曦,李堪东编著.生态设计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