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与管理》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课程标准

《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课程标准

《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课程标准课程编码:41423301 课程类别:A适用专业: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课程所属系部:道桥工程系学时:56 编写执笔人:杜海瑛审定负责人: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课程性质与作用1.1.1课程的性质《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课程是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

公路养护与管理是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我国目前公路建设的发展趋势和侧重点。

本课程主要研究有关设计、施工及养护的标准和方法,进行公路与桥梁工程等构造物的病害分析和养护与维修,分析养护工程质量,确定有关养护对策和方案,运用养护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模式。

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生产一线对高等职业院校公路养护方面应用型高技能岗位人才的要求,教会学生分析公路各个组成部分在公路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作用后公路出现病害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对病害进行处理,从而保证公路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使用质量和使用性能,达到安全、经济、舒适、高速的运营使用要求。

1.1.2课程的作用《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课程的设置在于配合其他专业课程,解决公路养护与管理过程中各种问题和处置措施。

本课程以公路养护与管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公路的调查管理,确定公路的路基、路面、桥涵等构造物采取小修保养、大中修工程、改善工程以及确定公路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年限。

本课程以公路工程养护为背景,以有效处理各种公路病害为控制核心,阐述公路工程养护管理的基本概念、施工组织理论、养护措施、质量管理和养护成本控制、信息管理等工程养护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质量控制意识和工程质量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职业品质和敬业精神。

1.1.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其前续课程有《土力学与地基》、《工程地质》、《道路建筑材料》、《路基路面》、《桥涵施工技术》和《隧道工程》等。

1.2课程设计思路课程总体设计原则:《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是一门应用技术学科,课程容既包括了理论知识又包括了技能训练。

养护公路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养护公路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课程性质:职业技术课授课对象:道桥专业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内容、方法及标准。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公路养护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按照标准进行公路养护作业。

3. 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公路养护作业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公路养护工作的关注。

2. 提出问题: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要性是什么?如何进行公路养护?二、教学内容1. 公路养护的基本概念:介绍公路养护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 公路养护的内容:讲解路基养护、路面养护、桥梁养护、隧道养护等具体内容。

3. 公路养护的标准和方法:介绍公路养护的标准、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案例分析1. 选择典型的公路养护案例,分析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提高公路养护质量,确保公路安全畅通?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公路养护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查阅资料,了解公路养护的最新技术。

第二课时一、课堂复习1. 复习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检查学生对公路养护知识的掌握情况。

2. 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二、实际操作1. 组织学生进行公路养护的实际操作演练。

2. 操作内容:路基平整、路面清扫、边坡修剪、桥梁检查等。

3. 强调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三、课堂讨论1. 分组讨论:如何提高公路养护效率,降低养护成本?2. 邀请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公路养护的实际操作技能。

2. 布置课后作业:撰写一篇关于公路养护的论文或报告。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路养护的基本概念、内容、方法及标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实际操作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003公路养护与管理第二章

003公路养护与管理第二章

2 ~4
水流方向较平顺的河岸 滩地边缘;不受主流冲刷 的路堤边坡 主流冲刷及波浪作用强 烈处的路堤边坡
应设置垫层 有冻胀变形的 边坡上应设垫 层
4 ~8
1.直接防护
抛石
石块尺寸根据流速 和波浪大小计算,一 般0.3~0.5m
3
水流方向较平顺,无 严重局部冲刷地段
抛石厚度不 应小于石块 尺寸之两倍
石笼
用土工模袋做护岸
土工模袋
七.护岸设施
4.透水路堤的养护 • 季节性影响或长期浸水的路堤、沿河路堤和桥头引道等,其路堤下部 每年遭受短期或长期的淹没。这些路堤称为透水路堤。 • 当河中水位上升时,水从边坡的一侧或两侧渗入路堤内;当水位降落 时,水叉从堤内向外渗出。故透水路堤除承受车辆荷载和自重外,还 要受水的浮力和渗透动水压力的作用。
六.挡土墙的维修与加固
3)挡土墙发生倾斜、鼓肚、滑动或下沉时,可选用下列 加固措施:
•①锚固法: •适用于水泥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挡墙
•采用高强钢筋做锚杆,穿 入预先钻好的孔内,用水 泥砂浆灌满锚杆插入岩体 部位,固定锚杆,待砂浆 达到一定强度后,对锚杆 张拉,然后用锚头固紧。
3)挡土墙发生倾斜、鼓肚、滑动或下沉时,可选用下列 加固措施:
干砌片石护坡示意图
1.直接防护—混凝土板护岸
混凝土板护坡示意图
1.直接防护—石笼护岸
石笼构造图
2.间接防护
• 间接防护:修筑导治结构物等各类护岸设施来改变水流方 向,消除和减缓水流对堤岸的直接破坏。 • 主要是指堤坝,按其与河道的相对位置,一般可分为丁坝 、顺坝或格坝。
修复 框架支撑加固法
挡土墙损坏处置
挡土墙损坏的工 程加固 浸水挡土墙被掏 空或悬空的加固

公路养护与管理教学大纲

公路养护与管理教学大纲

公路养护与管理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一、适用专业适用于高职高专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

二、课程的性质和目的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2.课程的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公路工程养护与管理的主要内容、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及现行的有关规定与要求;按照有关设计、施工及养护标准和方法,进行公路与桥梁工程等构造物的病害分析和养护、维修;分析养护工程质量,确定有关养护对策和方案;掌握及运用养护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基本模式。

(1)知识目标①掌握公路养护的目的与要求;②掌握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③掌握桥梁检查的要求和内容;④掌握公路、桥涵、隧道、沿线设施养护技术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①能组织进行桥梁检查;②能进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③能运用养护技术相关知识编制养护施工方案;④能根据养护施工方案指导和组织养护施工。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1.课程的教学内容(1)绪论①了解行车和自然因素的作用对公路技术状况的影响;②掌握公路养护的任务及其工程分类;③理解公路养护技术政策和措施。

重点:公路养护的任务及其工程分类。

难点:行车和自然因素的作用对公路技术状况的影响。

(2)路基养护①掌握路基养护工作的内容和要求;②了解路基日常养护工作内容;③理解路基翻浆的形成原理,掌握路基翻浆防治;④了解特殊地区路基养护的要求。

重点:路基养护工作的内容和要求、路基翻浆防治。

难点:路基翻浆的形成原理,掌握路基翻浆防治。

(3)路面养护①掌握路面养护的目的、要求及养护质量标准;②掌握沥青类路面的养护技术;③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技术;④了解砂石路面的养护工作内容;⑤了解路面基层的改善。

重点:沥青类路面的养护技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与维修措施。

难点:沥青类路面的养护技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与维修措施。

(4)桥梁涵洞养护①了解桥梁养护工作要求;②掌握桥梁检查与评定的方法;③掌握桥梁上部构造的养护与维修;④掌握墩台基础的养护、修理与加固;⑤掌握涵洞的养护。

《公路养护与管理》教学日历

《公路养护与管理》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公路养护与管理》
适用专业: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试验检测、工程造价、市政工程
课程学时:40学时
课程学分:3学分
课程定位:《公路养护与管理》是道路与桥梁工程、试验检测和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生产一线对高等职业院校公路养护方面应用型高技能岗位人才的要求,通过教学,教会学生分析公路各个组成部分在公路使用过程中收到各种因素作用公路出现病害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对病害进行处理,从而保证公路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使用质量和使用性能,达到安全、经济、舒适、高速的运营使用要求。

前序课程:《路基路面》、《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公路设计》和《地基基础》工作任务:在公路运营管理阶段,由于收到各种因素的作用,公路出现病害,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交通工程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作用出现的各种病害,针对这些病害进行采取有针对的措施进行处理,主要包括病害原因的分析及针对病害进行采取有效的处治办法。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见附表一。

(小四其中附表—三个字加粗)课程描述:见附表二
课程标准:见附表三
附表1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续附表三。

《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课程标准

《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课程标准
课时分配参考表
序号
授课内容
教学时数
小计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机动
1
路养护技术与管理基础知识
1
1
2
路基养护
1
1
3
路面养护
2
2
4
桥梁涵洞养护
2
2
5
公路隧道养护
2
2
6
自然病害处理
2
2
7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养护
2
2
8
公路绿化与环境保护
1
1
9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
1
1
10
公路养护作业安全
1
1
11
公路养护管理
1
1
12
公路路政管理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大量的养护基础知识,特别是公路养护中的各种问题和处治措施,为今后从事养护及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公路养护的目的与要求;
2.掌握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3.掌握桥梁检查的要求和内容;
4.掌握公路、桥梁、隧道、沿线设施养护技术主要内容;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关键技术与工程实例》人民交通出版社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与养护技术》傅智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马松林、侯相深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乳化沥青及稀浆封层技术》虎增福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公路路基与路面养护》王红霞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成绩评定方法:按平时考查成绩与结业考试成绩之比3:7的比例,为学生课程结业成绩,以满分100分计。
1
1
13
科技动态
1

《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电子教案 第二篇 管理篇 第八章

《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电子教案 第二篇 管理篇 第八章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公路养护市场准入制度
• 因此,规范的养护工程市场必须对从业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的控制和 确认,以确保良好的养护质量、养护声誉与养护市场秩序,对公路养 护工程从业单位来说,应当实行资质审批、复审和确认制度。资质评 定是对公路养护工程从业单位的资历、能力和信誉的认定;复审是对 已具备资质且已进入公路养护工程市场的从业单位的能力、业绩和信 誉的认定;确认是对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具备资质的养护从业单 位进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揽公路养护工程时对其能力、业绩和 信誉的认定。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公路养护市场准入制度
• 三类养护工程资质分为甲级、乙级。 • 甲级:可以承担高速公路、一级或二级公路的小修保养。 • 乙级:可以承担二级及其以下等级公路的小修保养作业。 • 改建工程从业单位的资质管理参照交通运输部《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
法》的规定执行。 • 3. 资质条件 • 申请一类公路养护工程从业资质的从业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 (1)具有从事大、特大型桥梁、特殊复杂结构桥梁或长、特长隧道
第一节 公路养护市场准入制度
• 申请二类公路养护工程从业资质的从业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 (1)甲级。 • 1)具有一级和高速公路的路基、路面、中小桥、中短隧道、涵洞、
绿化渡口及沿线设施(不含监控、通信、收费系统)等的中修、大修 养护工程5年以上作业经历。 • 2)独立承担过以下工程项目,且工程质量合格: • ①不少于30千米的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的路基、路面大中修工程。 • ②不少于5座桥梁的大中修工程。 • ③不少于20千米的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绿化工程。 • 3)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人员不少于15人,其中公路、桥梁专业中 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少于10人。
• 1. 交通运输部的主要职责 • (1)监督执行国家有关公路养护的政策和法规。 • (2)制定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准入管理的有关规章。 • (3)监督行业规章和技术规范的执行。 • (4)培育和规范全国公路养护工程市场。

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教学大纲(DOC)(五篇范例)

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教学大纲(DOC)(五篇范例)

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教学大纲(DOC)(五篇范例)第一篇: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教学大纲(DOC)《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适用专业: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试验检测、工程造价、市政工程课程学时:50学时课程学分:3学分前序课程:《路基路面》、《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公路设计》和《地基基础》一、总论(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公路与桥梁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解决公路养护的各种问题和处治措施。

(二)开课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以公路工程养护与管理为研讨对象,阐述公路工程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公路的调查管理,确定对公路的路基、路面、桥涵等构造物采取小修保养,大中修工程、改善工程,公路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年限。

参与工程养护活动各主体在工程养护中地位,作用及相应的工程管理问题。

以公路工程养护为背景,有效处理各种公路病害为控制核心,阐述工程养护管理理的基本概念,施工组织理论、养护措施,质量管理和控制、养护成本控制、信息管理等工程养护的基本问题。

(三)课程教学重点、难点、手段等说明本课程主要是讨论公路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行车荷载作用产生的各种病害,主要学习各种病害产生的原因、后果和处治措施。

《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对各种病害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措施的掌握,可以根据实地授课和多媒体教学,结合工程实习掌握课程内容。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要求绪论(2学时)任务1 公路技术状况的影响因素及评价0.1.1 车辆荷载对公路技术状况的影响0.1.2 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 0.1.3 公路技术状况的评价任务2 公路养护工作的任务及其工程分类0.2.1 公路养护的任务与分类 0.2.2 公路养护的技术政策及发展项目1 公路路基的养护(6学时)任务1 公路路基的养护与维修(4学时)1.1.1 概述1.1.2 路基技术状况的评价 1.1.3 路基的日常养护与维修 1.1.4 路基典型病害的防治 1.1.5 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的养护 1.1.6 排水设施的养护 1.1.7 路基翻浆的防治任务2 特殊地区的路基养护(2学时)1.2.1 黄土地区的路基养护 1.2.2 膨胀土地区的路基养护《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1.2.3 沙漠地区的路基养护1.2.4 多年冻土地区的路基养护1.2.5 盐渍土、盐湖地区的路基养护 1.2.6 泥石流地区的路基养护 1.2.7 泥沼、软土地带的路基养护项目2 沥青路面的养护与维修(10学时)任务1 沥青路面状况的调查及评价(2学时)2.1.1 沥青路面养护的要求与内容2.1.2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类型与分级 2.1.3 沥青路面路况的调查与评定2.1.4 路面现有使用质量的评价及其养护对策任务2 沥青路面的日常养护(1学时)2.2.1 一般公路沥青路面的日常养护2.2.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日常养护任务3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维修(3学时)2.3.1 裂缝类病害的维修 2.3.2 松散类病害的维修 2.3.3 变形类病害的维修 2.3.4 其他破坏的维修任务4 沥青路面的翻修与再生利用(2学时)2.4.1 沥青路面的翻修 2.4.2 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任务5 沥青路面的补强和加宽技术(1学时)《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2.5.1 沥青路面的补强 2.5.2 沥青路面的加宽项目3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与维修(10学时)任务1 概述(2学时)任务2 任务3 任务4 任务5 3.1.1 养护要求及内容3.1.2 常见路面病害的类型及分级 3.1.3 路面状况调查 3.1.4 状况评定与养护对策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日常养护(1学时)3.2.1 日常养护的基本要求与内容3.2.2 水泥混凝土路面日常养护作业水泥混凝土路面局部破损处理(2学时)3.3.1 断裂类维修 3.3.2 竖向位移类修补 3.3.3 接缝类处治 3.3.4 表层类处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改善(2学时)3.4.1 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功能恢复 3.4.2 水泥混凝土加铺层 3.4.3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宽其他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复(3学时)3.5.1 整块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翻修3.5.2 水泥混凝土路面局部路段修复《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3.5.3 水泥混凝土整块桥面板翻修3.5.4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 3.5.5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的养护与维修项目4 桥涵和调治构造物的养护与维修(10学时)任务1 桥梁的养护与维修(7学时)4.1.1 桥梁的检查与检验4.1.2 桥梁上部构造的养护、维修与加固4.1.3 桥跨结构的养护、维修与加固 4.1.4 墩台基础的养护、维修与加固任务2 涵洞的养护、维修与加固(2学时)4.2.1 涵洞养护的要求与检查内容4.2.2 盖板涵、拱涵的养护与维修 4.2.3 圆管涵的养护与维修 4.2.4 箱涵的养护与维修任务3 调治构造物的养护、维修与加固(1学时)4.3.1 调治构造物的分类 4.3.2 调治构造物的养护与维修项目5 隧道的养护、维修与加固(2学时)任务1 土建结构的养护5.1.1 土建结构养护的工作内容 5.1.2 隧道主要病害的处理任务2 机电设施的养护5.2.1 供配电设施的养护《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5.2.2 照明设施的养护 5.2.3 通风设施的养护 5.2.4 消防与救援设施的养护 5.2.5 监控设施的养护项目6 公路自然灾害的预防(2学时)任务1 水毁的预防、抢修与治理6.1.1 水毁的预防 6.1.2 水毁的抢修6.1.3 水毁主要成因及治理对策6.1.4 公路、桥涵抗洪能力的评定及修复任务2 其他公路自然灾害的防治6.2.1 公路冰害的防治 6.2.2 公路雪害的防治 6.2.3 公路沙害的防治项目7 公路沿线设施的养护及公路绿化(2学时)任务1 公路沿线设施的养护7.1.1 交通安全设施的养护 7.1.2 公路交通标志、标线的养护 7.1.3 公路机电设施的养护 7.1.4 服务设施的养护任务2 公路绿化7.2.1 道路景观设计 7.2.2 公路绿化及规划《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7.2.3 公路环境保护项目8 高等级公路的养护(2学时)任务1 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8.1.1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任务及内容8.1.2 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系统任务2 高等级公路的养护技术8.2.1 日常养护与维修 8.2.2 专项养护与大修工程 8.2.3 养护机械化项目9 公路养护的安全作业(2学时)任务1 安全养护作业的基本要求任务2 养护作业控制区9.2.1 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的布置9.2.2 养护作业控制区的基本要求 9.2.3 养护作业区的安全设施任务3 养护维修作业的安全项目10 公路养护的管理(2学时)任务1 公路养护管理的组织机构10.1.1 公路养护管理组织机构的具体职责 10.1.2 公路养护管理机构的人员配备任务2 公路养护的技术管理10.2.1 一般规定 10.2.2 信息化管理《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10.2.3 养护工程管理 10.2.4 公路检查 10.2.5 档案管理任务3 公路养护的生产管理10.3.1 公路养护生产的组织方式10.3.2 公路养护的计划管理10.2.4 文明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三、习题和习题课本课程习题由任课教师辅导,某阶段专门安排专门习题课,作为阶段总结和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公路养护与管理》
适用专业: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试验检测、工程造价、市政工程
课程学时:40学时
课程学分:3学分
前序课程:《路基路面》、《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公路设计》和《地基基础》
一、总论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公路与桥梁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解决公路养护的各种问题和处治措施。

(二)开课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以工程养护与管理为研讨对象,阐述公路工程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公路的调查管理,确定对公路的路基、路面、桥涵等构造物采取小修保养,大中修工程、改善工程,公路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年限。

参与工程养护活动各主体在工程养护中地位,作用及相应的工程管理问题。

以公路工程养护为背景,有效处理各种公路病害为控制核心,阐述工程养护管理理的基本概念,施工组织理论、养护措施,质量管理和控制、养护成本控制、信息管理等工程养护的基本问题。

(三)课程教学重点、难点、手段等说明
本课程主要是讨论公路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行车荷载作用产生的各种病害,主要学习各种病害产生的原因、后果和处治措施。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对各种病害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措施的掌握,可以根据实地授课和多媒体教学,结合工程实习掌握课程内容。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要求
(一)概述(2学时)
1、汽车与公路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汽车在公路上运行和公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及车辆对公路造成的损害,路面的特性的总类。

2、行车和自然因素的作用对公路技术状况的影响
3、公路养护的任务及其工程分类
公路工程养护工作包括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的分类和任务。

4、我国公路养护工作的方针及技术政策
5、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方向
(二)路基路面的养护与维修(20学时)
1、路基养护工作的内容与要求
2、路基的日常养护与维修
路肩、边坡、挡土墙等构造物在养护工作中对病害产生的原因和处治措施进行分析。

3、路基翻浆的防治
路基翻浆产生的原因,处治措施和日常养护的方法。

4、滑塌的防治
滑塌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对不同原因产生病害的防治措施。

5、特殊地区路基养护
针对各种不同的特殊环境下路基出现的各种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

6、沥青路面的养护与维修
沥青路面产生的各种破损原因及防治措施,在日常养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7、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与维修
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的各种破损原因及防治措施,在日常养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8、路面基层的改善
路面基层加宽加厚在施工和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桥涵构造物的养护与维修(14学时)
1、桥梁的检查与检验
2、桥梁上部结构的养护维修与加固
桥梁上部结构在养护维修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加固的方法。

3、墩台基础的养护检查维修与加固
墩台基础受到各种因素的作用产生病害的类型和处治措施。

4、涵洞的养护维修与加固
各种不同类型的涵洞在养护中应注意的问题。

5、调治构造物的养护维修与加固
增建和维修调治构造物应考虑的问题和注意因素。

6、隧道概述
7、隧道的养护
8、隧道的防护与排水
9、隧道附属设施的养护
(四)自然灾害的防治(2学时)
1、水毁的预防、抢修与治理
2、公路病害的防治
3、公路雪害的防治
4、公路砂害的防治
(五)公路其他养护内容(2学时)
1、交通安全设施及其养护
2、公路交通标志
3、路面交通标线
4、公路绿化及其管护
5、公路树木的栽植及管护
三、习题和习题课
本课程习题由任课教师辅导,某阶段专门安排专门习题课,作为阶段总结和复习。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公路养护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公路养护技术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
五、考核办法
1、出勤及课外:10%
2、作业和专项考核:60%
3、期末考试: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