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合集下载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不能列入资产负债表。如企业的或有负债,只能在 报表附注中披露。
负债的类别
❖ 按其偿还期分为流动负债(一年内偿还) 和非流动负债(偿还期超过一年) 。
负债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及 预收款项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应交税费等
非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等
所有者权益
❖ 含义: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 剩余权益。(股东权益)
定义:会计等式又称会计平衡式, 它是利用数学等式,对会计要素之间的 内在经济联系所做出的概括和科学表达, 用来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
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数量关系
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指在某 一特定时点,资金运动是处于相对静止的 情况,也就是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
资产
=
权益
债权人权益 + 所有者权益 (负债)
❖ 总分类科目(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总括 反映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科目。
❖ 明细分类科目:对总分类科目所含内容再做详 细分类的会计科目,提供详细指标或信息。
❖ 明细科目又可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不同,划 分为二级明细科目、三级明细科目。
❖ 三级明细科目是对二级明细科目的更详细的分 类。必要时还可设置四级明细科目。
盈余公积(从实现的
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
利 润 未分配利润
(已经实现但尚 未分配的利润)
收入
❖ 含义: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 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 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 特征:
A 日常活动 中产生,而不 是产生于偶发 的交易或事项
C 是与所有者 投入资本无关 的经济利益的 总流入
169 400 600 50 000 100 000 20 000

2-2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

2-2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

2-2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2-收入、费用、利润这节课我们学习另外三个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一、收入1、收入的含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建造合同收入等。

关键点:日常活动中所形成。

日常活动,是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软件公司为客户开发软件。

明确日常活动是为了区分收入与利得,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不能确认为收入,而应当确认为利得。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收入应该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不能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流入不符合收入的定义,不能确认为收入,如企业向银行借入款项,尽管也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但该流入并不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就不应确认为收入,而应当确认为一项负债。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也是经济利益的流入,但它不是收入。

2、收入的分类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建造合同收入等。

销售商品收入:是指企业销售产品或商品导致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所形成的收入,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的收入,商品流通企业销售商品的收入。

劳务收入:是指企业提供各类劳务导致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所形成的收入,如安装公司提供安装服务取得的收入。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是指企业通过让渡资产使用权导致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所形成的收入。

包括利息收入、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收入、出租固定资产的租金收入等。

建造合同收入,是指为建造一项或数项在设计、技术、功能、最终用途等方面密切相关的资产而订立的合同形成的收入。

收入还有一种分类,企业的收入按经营业务的主次不同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是企业从事其主营业务活动实现的收入。

各类企业的主营业务会不相同,但主营业务收入应该占企业收入的绝大部分;其他业务收入是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

2-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2-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所得税费用
利润总额
净利润
利得: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 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 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会计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第三节 会计等式
一、会计等式的含义
会计等式也称会计平衡等式,它是表明各会 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恒等式。 (一)基本会计等式

第二节 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含义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 对象的具体化,是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 营成果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反映财务状况的静 态要素和反映经营成果的动态要素。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一)资产 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
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 资源。 1、特征 资产是由以往事项所导致的现时权利。 资产必须为某一特定主体所拥有或者控制。 资产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动态会计等式的作用: 表明了会计主体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 果; 是建立利润表的理论基础。
收入
其他业务 收入
投资收益
(五)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
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 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1、特征 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表现为资产的减少、负债的增加,或二者兼有之。 最终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2、费用的构成
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 有权。 1、特征:企业从投资者手中所吸收的投入资本及 其增值。 2、所有者权益的构成
实收资本(投资者 直接投入部分)

二章节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二章节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简要分析
凯华公司经济业务变化的结果如表2-2所示。 从表2-2中可以证明,经济业务发生一系列变化的结果,只是使资产与权益的总额由月初的800000元变为月末的887000元,并未影响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的平衡关系。
砂地琳影青囱絮卑毙翔裸虏膳奉舞尹醛簿痈竭桩膨牵羽忽招凑网塌咋晶里二章节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二章节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例题
例6:公司将本公积金70000元转增为实收资本金。 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引起的是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内部不同具体形态的变化,即实收资本增加,资本公积减少。同属权益类的两个不同项目间有增有减,且增加减少的数额相同,并没有破坏资产与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
卞实忌途织习驻殷嗡途番崔填祝碍耘虚汐锣错迪泣浆箭疆德衷增娶孟裸活二章节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二章节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其他应付款 应付工资 应交税金 应付股利 长期借款
500000 81000 10000 8000 10000 21000 5000 19000 5700 3000 1300 136000
1)50000 7)70000 8) 1300 2)40000 7) 5000 9)6000
邓鹊捕追荆燕黑迟巳慧督蔷符态呵楼震榔以静琶粘酗稗染沿疚绅壹豹鸟柞二章节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二章节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第二节 会计等式
(二)资产与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 资产与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资产与权益相互依存,对立统一,有一定的权益,必然有一定的资产,反之亦然。 (2)资产与权益数额相等,一个企业、事业单位,有多少资产,必然有多少权益。 (3)资产与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不受经济业务变化的影响,不论经济业务如何变化都不会破坏资产与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

会计学第二章会计要素及等式

会计学第二章会计要素及等式

8.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划分称为( ) A会计科目 B会计要素 C会计原则 D会计方法 答案:C 9关于负债,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负债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B负债通常是在未来某一时日通过交付资产和提供劳务来 清偿 C正在筹划的未来交易事项,也会产生负债 D负债是企业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承担的将来义务 E负债是企业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承担的现时义务 答案:ABE
B 必须为企 业拥有或控制
资产
A 是由企业过 去的交易、事项所 形成
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拥有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 源的所有权(如企业购置的设备);控制是指虽然不 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 制(如融资租入设备)。
经济 资源
资产
B 必须为 企业拥有或 控制
A 是由企业 过去的交易、 事项所形成
□产权归属不同
□存在期限不同 □收益与风险不同
所有者权益要素的组成内容 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股本)、直接计 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与损失和留存收益等。
投入资本 资本公积:资 本在投入过程 中的增值等
实收资本(股本):投 资者直接投入企业 部分
所有者 权 益
留存收益
利得
利得、损失 损失
盈余公积:按规定比例从实 现利润中提取部分
■其他应收款
■存货
如各种赔款、罚款、租入包装物的押 生产产品。 企业出售设备的款项不属于应收账款
金、为职工垫付的各种款项等。 应收账款按规定可以提取坏账准备。
注意:
A 企业 资产 应收账款—赊销商品暂未收款 预付账款—订购商品预交款项 B 企业 负债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从应收款、预付 款所有权的角度 认识
被投资者
(资本市场)

第2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第2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应付账款
500
108 000
90 000 应付股利
实收资本
留存收益
合计
220 000
34 000
20 000 234 000
合计
变化前 金额 50 000 10 000 30 000
100 000
30 000
220 000
变化情况
增加
减少
⑥20 000
⑨10 000
②8 000
③4 000 ⑥20 000
一、会计等式的内容
2.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
公司名称:XX公司
利润表 2×25年度(截至12月31日)单位:元)
一、营业收入
50 869 463
减:营业成本
36 000 000
税金及附加
9 247
销售费用
3 659 221
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4 870 665 2 789 762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基础会计
张胜强 马东山 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学习目标
(1)了解会计对象及企业的经济活动 (2)掌握会计要素的定义、特征、确认条件 (3)掌握基本会计等式及扩展会计等式 (4)掌握交易或事项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5)理解会计等式蕴含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
2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第三节 会计等式
二、交易或事项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1)企业从其他单位购入材料 8 000 元,货款尚未支付。 (2)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资本 20 000 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3)企业用银行存款 4 000 元归还前欠供货单位的货款。 (4)企业的投资者收回对企业的投资 10 000 元,在办理有关手续后,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 (5)企业收回客户所欠货款 6 000 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6)企业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 20 000 元,直接偿还应付账款。 (7)企业用留存收益中的盈余公积 8 000 元转增资本。 (8)企业决定用留存收益中的未分配利润 12 000 元分派现金股利,但股利款项尚未支付。 (9)经双方协商,甲银行将企业的短期借款 10 000 元转作对企业的投资。

基础会计学 第2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基础会计学 第2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上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就是一般所说 的会计要素,也就是企业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02
PART
会计要素
二、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内容(资金运动)按经济特征所做的 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是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可分为静态会计要素与动态会计要素两大类
其他应收款 预付账款 产成品 半成品 在产品 原材料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二、会计要素——(一)资产
4、资产的分类
长期股权投资
非流动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 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指持有时间超过1年(不含1年)、不能 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股票和其他投 资。
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 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二、会计要素——(一)资产
(一)资产
1、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的经济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所谓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间接地流入企业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交易(Accounting transactions)是指发生在两个不同会计主体之间的价值转移。 事项(Accounting events)主要是指发生在主体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资源的转移。
会计对象
静态表现形式
动态表现形式
会计要素
分类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 利润
二、会计要素
财务状况是指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及权益情况,是资金 运动相对静止状态时的表现。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 益这三项要素,是资产负债表的构成要素。
经营成果是企业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 最终成果。反应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利 润三项,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是利润表的构成要素。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所有者 权 益
增 加 利得 减 少
损失
★不作深入探讨。 可结合收入、费 用及利润要素内 容加以理解
所有者权益与负债共同构成企业全部资产的来源, 都对企业资产拥有一定的要求权,但两者有着本质的 不同。 ①两者的对象不同,对企业的要求权不同。 ②两者体现的经济关系不同,享有的权利也不同。 ③两者的偿还期限不同。 ④两者承担的风险不同,获得的利益不同。
负 债
所有者 权 益
收入
费用


基本准则
1.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 事项所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 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 债
2.负债要素的基本特征
A 企业过去的交 易或事项所形成的 现实义务
现实 义务 负 债
★非现实义务(如只 与供货方签订了购货合 同,但暂未收货 —— 交 易在未来发生)
【例题· 单选题】所有者权益从数量上看,是( ) 的余额。 A.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 B.长期资产减去长期负债 C.全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 D.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 『正确答案』D
【例题· 单选题】关于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负债的求偿力高于所有者权益 B.所有者的投资收益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成果 C.债权人的求偿权有固定到期日 D.所有者承受的风险低于债权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债权人承受的风险低于所有者。
【例题· 多选题】负债的特征有( )。 A.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所引起 B.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C.承担的潜在义务 D.最终要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选项B是资产的特征;选项C应为企 业承担的现实义务,而不是潜在义务。
3.负债组成内容 负债按其偿还期限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偿还期 不超过1年)和非流动负债(偿还期超过1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产
权益
负债
资产
权益
所有者权益
第二节
会计等式
一、基本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
债权人权益
+
所有者权益 权益
对基本会计等式的理解
该等式反映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体现于资产负债表中。 所以也被称之为静态会计等式 1、该等式体现了同一资金的两个不同侧面:即资金存在形态与资 金来源渠道。 2、以货币计量时,会计等式双方数额相等。
四、收入
Income
3、收入的内容
狭义的收入
广义的收入 营业收入 投资收益 对外投资—购买股票、 债券等形成的收入 营业外收入
销售商品、产品的收入 提供劳务的收入
让渡资产使用权的收入
•通称为营业收入
是指企业偶尔发生的事项 所产生的收入。
五、费用
EXPRESS
概念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 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 的总流出。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
+
利润: 增加所有者权益 收入: 增加资产 费用: 消耗资产
对综合会计等式的理解
理论依据
一般地说,收入总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 债的减少),费用的发生会相应消耗企业的资 产(或增加企业的负债); 收入和费用抵减的净结果,都应归所有者来 承担。而无论是赢利还是亏损。
对综合会计等式的理解
企 业 会 计 要 素 内 容
权益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生产费用
期间费用 营业利润 利润总额 净利润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利润
单元一
会计要素
【练习】某企业本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5日销售产品收入200000元,款已收存入银行; (2)12日销售产品收入10000元,款尚未收到; (3)15日购买材料120000元,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4)31日以银行存款支付所欠乙单位货款50000元; (5)本月销售产品的费用为120000元; (6)本月应交所得税为27000元,税款尚未缴纳。 要求:根据以上业务,将每笔业务填入下表;并计算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六、利润
profit
1、营业收入
3、利润的形成
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投资收益 2、营业利润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3、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费用
4、净利润
六、利润
profit
4、利润的特点
利润=收入-费用,所以结果可正可负: 当结果为正数时,称为利润,
项目 1 2 3 4 5 6 资产 增加 减少 负债 增加 减少 所有者权益 增加 减少 收入 费用
第一节
项目
1 2 3 4 5 资产 增加 200000 10000 120000 120000 50000 120000 减少
会计要素
负债 增加 减少 所有者权益 增加 减少
收入
200000 10000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
上式经过整理简化为: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对综合会计等式的理解
1、资金两个不同侧面的扩展:资金存在形态与资金来源渠道。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
+
权益
资产
费用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
资金的存在形态
=
+
+
资金的来源渠道
对综合会计等式的理解
2、收入和费用使等式双方在数量增加基础上达到新的平衡相等。
假设4:
洗衣店开业当月所发生的全部收入12000都已收到 现金,而费用也都是资产的耗费9000,如现金的支出、 洗涤用品的消耗等。
根据等式:资产+ 收入-费用= 负债+ 所有者权益
100000+(12000-9000)=40000+(60000+3000)
财务报告要素及会计等式小结 六大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特点
A 、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 B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C 、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五、费用
EXPRESS
3、费用的内容
狭义的费用
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成本 •期间费用 •投资损失 •所得税费用
广义的费用
企业的所有费用: •狭义的费用 •营业外支出
五、费用
思考:哪些是企业的资产?
二、负债
LIABILITY
概念
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 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是基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必须已经发生。 特点 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通过交付资产或劳务来清偿。
二、负债
LIABILITY
它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 论依据。
第二节
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的形成原理 企业要开始生产经营活动: 首先得占用一定的资金或实物才能开始生产经营 活动,这些资金或实物就形成企业的资产。 另一方面,这些资产或来源于债权人提供的资金, 形成企业的负债(债权人权益);或来源于所 有者的资本投入,形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资产
资 金
资 金
资 金
负债
所有者 权益
资金存在形态
资金来源渠道
对基本会计等式的理解
资产=权益
假设1: 王丽同学毕业后开办了一家洗衣店,用于经营的财产包括: 洗衣设备一套,价值50 000元,必需的耗材如洗涤用品等5 000 元,周转用现金5 000元。
分析: 这些都是洗衣店的资产,共计60 000元。从两方面看待资 产: 1.任何资产只不过是经济资源的一种存在形式,或表现为 机器设备,或表现为现金、材料等; 2.这些资产总是有一定来源的:投资者投入的。
一、资产
ASSET
4、资产的分类(流动性)
资产的变现能 力或耗用期限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其他应收款 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性房地产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 其他非流动资产等
资本公积 实收资本
四、收入
Income
概念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 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 入。
A 、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狭义) B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特点
C 、可以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企业负债的减少。
D、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 收的款项。
配比
收入 - 费用 = 利润
对动态会计等式的理解
收入-费用=利润
假设3:
洗衣店开业的第一个月,营业收入为 12000元,费用共计9000元,则利润额: 利润=收入(12000)-费用(9000)=3000
第二节
会计等式
三、综合(扩展)会计等式
●定义:由以上两个会计等式综合而成的全面完整的反映企 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等式。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的 理论基础。 ●组合方式:
基础会计
学习情境之二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教学要求
理解财务要素 的概念,会计 等式的原理。
掌握会计要素 的内容,会计 等式的内容。
学习情境之二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目 录
会计要素 会计等式
单元一
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内容的基本分类 ,是会 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
状况和经营成果的 基本单位。
单元一 会计要素
ASSET
Text1
资产
会计 要素
负债
LIABILITY
所有者权益
OWNER’S EQUITY
收入
Text1 INCOME
费用
EXPRESS
利润
PROFIT
企业会计要素
财务状况要素
经营成果要素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
利润
一、资产
ASSET
概念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 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的,有固定的偿还期限。
资产(40000+60000)= 负债40 000+ 所有者权益60 000
单元二
二、动态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
定义:由反映企业某一会计期间(月度、年度)经营
成果的要素组合而成的等式,是建立利润表的理论基础。
表达形式:收入-费用=利润 收入 费用 利润
对动态会计等式的理解
人们创办企业的目的在于尽可能追求利润。 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通过生产、交付商品或提供劳务等 方式,赚取收入; 企业为了取得收入,就必然会发生一定的支出,这些资源 流出企业,就构成了费用。 收入与费用相比较,收入大于费用,就形成利润;收入小 利润或亏损 费用 收入 于费用,就是企业发生的亏损。
资产60000 = 负债0 + 所有者权益60000
对基本会计等式的理解
假设2
洗衣店开业不久,急需增加一套高档熨烫设备,但是,王 丽已无力自己投资购买这套设备,于是,她向银行借款40 000 元,用于购买熨烫设备。
分析 洗衣店的资产增加到了100 000元,同时,对资产的求偿 权也相应的增加了。不同的是这次增加的资产是通过借款形成
当结果为负数时,称为亏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