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的副作用十五
口服避孕药有哪些副作用

作者:
来源:《伴侣》2017年第11期
问:
我在两次月经期间有私处出血的情况,请问跟我服用避孕药有关系吗?
答:
口服避孕藥因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会带来不同的副作用。
1.月经期间出血。
第一次吃避孕药的女性中,约50%会出现两次月经期间的阴道出血,以点滴或斑块样出现,出现此症状时避孕药仍有效。
2.恶心。
第一次服避孕药的女性可能会出现恶心的症状,通常伴着食物服用症状会减轻。
3.乳房胀痛。
避孕药含有激素,所以服用后可能会感觉乳房胀痛,一般服药数周后会有所缓解。
4.头痛。
性激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头痛,一般过一阵子就会自然缓解。
5.浮肿。
很多女性服用避孕药之后会出现体液潴留、水肿等情况,主要是乳房和髋部区域。
6.情绪波动。
对于有抑郁症病史的患者,服用避孕药之前应咨询医生,因为部分女性服用避孕药后会出现情绪低落或其他情绪波动。
7.大姨妈缺席。
如果在服用避孕药期间出现“大姨妈缺席”或月经量很少的情况,最好使用验孕棒看是否怀孕。
如果未孕,但症状持续数月,应就医检查。
8.阴道异常分泌物。
部分女性在服药期间会出现阴道异常分泌,可能会出现分泌过多或阴道干燥的情况。
若以上服用避孕药后的副作用症状比较严重,建议去医院就诊,此后换用其他节育措施。
避孕药的副作用

避孕药的副作用避孕药在很早就已经应用了,在许多国家都有商品供应。
避孕药在起到闭孕的同时,它不有很多副作用。
避孕药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月经不调、闭经,不孕,或者肠胃不适、头痛、体重增加、神经紧张、情绪低潮、皮肤色斑和粉刺等。
长期服用避孕药则可能出现类早孕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大量服用避孕药还会破坏人体的激素水平,使乳腺癌、宫颈癌等肿瘤发生的危险性加大。
避孕药在一年内不能超过三次,每个月之间只能用一次,建议有吃避孕药的你最好采取其他的避孕措施。
妇科专家提醒,女性朋友只要掌握好自己的排卵期,是可完全避免药物的副作用。
大多数女性排卵是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
根据精子、卵子成活时间计算.在排卵前2~3天至排卵后l~2天为易受孕期,其余时间则为安全期。
安全期是不会怀孕的。
女性到了排卵期,也就是易受孕期,此时女性的宫颈粘液增多.稀薄而透明。
这样给精子的穿射创造了有利条件,处于排卵期的女性基础体温也会升高,体温比平时可增高0.3℃一o.5℃,也就是说当你的基础体温是37℃时,那么排卵期的体温应该是37℃加0.3℃~0.5℃。
当然体温升高应排除患病所致的体温升高因素。
只要女性朋友避开了排卵子期的那几天,其余的时间就是安全期了,在安全期是不需要避孕的。
也就避免了避孕药的副作用。
东莞,一名16岁的女孩.为了不影响参加运动会和几次重要考试.竞采取服用避孕药的办法推迟月经.结果造成了严重的肠胃疾病,月经也推迟了好几个月不来,被送进医院。
其实,在生活中,乱吃避孕药的少女,远不至她一个人。
避孕药不仅影响到已婚女性,也严重影响了正值青春发育期的少女一代。
可见避孕药的危害之大,女性对怀孕药的危害一定不能泰然处之,更不能随便的乱服避孕药。
女性月经是否正常是衡量女性健康的重要标准,如果女性乱服避孕药后,出现了月经推迟,月经推迟不来,停经,月经量少,痛经等症状,请用阿胶黄精丸调理。
常规避孕药的副作用是什么?

常规避孕药的副作用是什么?
刚刚结婚的年轻男女,还想好好的享受一段二人世界,不想过早的让一个小家伙来分享彼此的爱,所以这时候就需要采取一些避孕措施,比如戴上避孕套、放置节育环、口服避孕药。
而口服避孕药因为方便,避孕效果好,而受到人们的喜欢。
但是长时间的服用避孕药,有的人因为体质问题,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出现的。
1、类早孕反应
类早孕反应较常见,约占用药人数的50%。
症状多为先重后轻,以后逐渐消失,可能与机体逐渐适应有关。
服药初期少数人出现轻度类早孕反应,如恶心、头晕、无力、食欲不振、疲倦、呕吐等。
2、白带增多
多由长效口服避孕药引起。
因此类药雌激素含量高,过多的雌激素影响宫颈内膜分泌细胞,使其分泌旺盛而引起白带增多。
3、乳房胀痛
原因是雌激素对乳房的刺激。
4、月经失调
5、体重增加
可能是雌激素引起水钠潴留,孕激素影响合成代谢(孕激素增高会促进蛋白质同化作用),故使部分妇女体重增加。
一般不需处理,可口服利尿药或予以低盐饮食,必要时停药。
6、色素沉着
服药后少数人前额及面部皮肤发生色素沉着,为雌、孕激素作用的结果,一般停药后多自然恢复。
7、胃口不好、恶心、呕吐、头晕、无力
8、其他
乳房胀痛、头痛、头晕、乏力等也属紧急避孕药的副作用。
因为体质的不同,每个人服用避孕药后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如果想要孩子了,必须在停药半年后,这样可以减少药物对于胎儿的伤害。
所以在平时也可以不采取这种措施来避孕,像男性带上避孕套也是非常好的避孕措施,而且安全又干净啊!。
紧急避孕药的副作用

紧急避孕药的副作用
紧急避孕药是一种常见的紧急避孕措施,可用于未经保护性行为后的意外怀孕。
虽然紧急避孕药在短期内可以有效避孕,但使用时还是需要注意潜在的副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紧急避孕药的副作用:
1. 恶心和呕吐:这可能是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
一些紧急避孕药可能导致胃的不适,引发恶心和呕吐。
通常情况下,这些不适症状会在短时间内缓解,但如果持续不止,建议咨询医生。
2. 不规则月经周期:紧急避孕药的使用可能会导致月经周期的改变。
经期可能提前或延迟,流量可能增多或减少。
这种变化通常是暂时的,但如果经期不规律持续超过两个月,建议咨询医生。
3. 乳房胀痛和敏感:一些女性在使用紧急避孕药后会出现乳房胀痛和敏感的情况。
这种不适通常会在几天内自行缓解。
4. 头痛和头晕:紧急避孕药有时会引起头痛和头晕的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是暂时的,可以通过休息和饮水缓解。
5. 情绪波动:部分女性在使用紧急避孕药后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等。
这些情绪变化通常是暂时的,但如果持续影响生活质量,建议寻求专业咨询。
需要注意的是,紧急避孕药并不适用于长期避孕,只能用于紧急情况下。
如果你需要长期避孕,建议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长
效避孕方法。
此外,如果出现严重的副作用或不适,应立即就医寻求帮助。
常效避孕药的副作用有哪些?

常效避孕药的副作用有哪些?
随着人们对避孕意识的提高,避孕的方法也不仅仅是使用安全套了,也有人开始服用避孕药了。
接受避孕药的人越来越多,不像刚开始的排斥心里和对避孕药的心存疑虑。
然而,接受避孕药并不是就说明避孕药没有任何副作用,常吃避孕药对人体是没有好处的,那么有什么副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1、长期服用避孕药会造成月经紊乱,并且影响卵巢、子宫的发育。
尤其少女的内分泌、生殖器官还都没有发育成熟,这个时候服用避孕药会对她们的卵巢、子宫起到很不好的影响,从根本上导致卵巢疾病。
避孕药本身也对卵巢有干扰,它抑制排卵组织怀孕,长期服用避孕药,还很有可能诱发卵巢囊肿。
2、长期服用避孕药也会出现恶心、肠胃不适、头痛、乳房压痛、体重微增、神经紧张、情绪低潮等。
连续服用避孕药三四个月,就可引起各种维生素吸收代谢障
碍,结果往往使人的皮肤干燥、易苍老,尤其面部易有色素沉着,出现黄褐斑,体重增加。
避孕药还可能会造成癌症,如乳癌、子宫颈癌、肝脏腺瘤;另外,专家提醒大家,有如脑血管或心脏冠状动脉、高血压而未治疗、糖尿病并有血管问题、大于35岁且吸烟、已怀孕或可能怀孕、肝脏疾病、肠吸收不好等情形的人绝对不能服用避孕药。
可见,避孕药并不是一点副作用都没有的,长时间服用避孕药对女性的健康问题是严重的影响,如果长期避孕药,建议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看看有没有对身体造成什么严重的影响,及时发现就可以快速医治。
在看来,女性应该时刻注意保护自己,如果已经对身体造成影响了,那就有必要换一种避孕的方式了。
紧急避孕药的副作用有哪些?

紧急避孕药的副作用有哪些?现在很多年轻人都非常的开放,所以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偷尝了禁果,这也导致了现在很多人,年纪非常小的小女孩,就需要去解决早孕这个问题,所以很多人都倡导,一定要注意避孕这个问题,但是又有很多人在使用紧急避孕药之后身体产生了非常多的不适,那么紧急避孕药到底有什么副作用?紧急避孕药的9大副作用1、不规则子宫出血有些妇女用药后会有阴道点滴出血,一般无需处理。
2、呕吐不同的药物发生率不同,通常认为,与食物同时服用或睡觉前服药可以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但无确切的临床资料。
3、恶心不同的药物发生率不同,恶心一般持续不超过24小时。
4、月经紊乱多数妇女月经会按时来潮,也有一部分妇女月经提前或延迟。
如果月经延迟1周,应该做尿妊娠试验,以明确是否是紧急避孕失败。
5、肥胖如果长期、大量服用紧急避孕药,由于药品中含有大量激素,会让女性出现肥胖的副作用,这肯定是不少爱美女性所不愿意出现的局面。
6、闭经如果你的月经周期本来就不是很稳定,服用紧急避孕药甚至会让你的大姨妈失踪。
7、卵巢早衰年轻人经常服用紧急避孕药的严重副作用,就是导致卵巢早衰,你可能一辈子都做不了妈妈了。
8、意外妊娠不是每个人服用紧急避孕药都是有效的,如果避孕无效势必会导致人流次数增加,轻则损伤宫颈、子宫,重则丧失生育能力。
9、其他乳房胀痛、头痛、头晕、乏力等,这些症状一般较轻微,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
紧急避孕药怎么服用假如真的迫不得已得服用紧急避孕药,那么,怎样服用会比较好呢?1、事后服用而不是事前服用紧急避孕药只对上一次性生活有效,而不能防护下一次。
因此广告中说的“72小时”紧急时间,指的是在性事以后的72小时内服用有效,但越晚服用,效果越差。
如果服用后还发生了无套性生活,那么仍不能避免怀孕。
2、紧急避孕药不是保险药紧急避孕药的有效率仅在85%左右,低于短效口服避孕药的99%和安全套的95%,且短期内频繁使用次数越多,有效率越低。
口服长效避孕药的副作用有哪些

口服长效避孕药的副作用有哪些口服长效避孕药是一种常见的避孕方法,它通过口服方式提供激素来阻止女性怀孕。
然而,所有药物都有其副作用,在使用口服长效避孕药时,女性需要了解潜在的副作用,这有助于她们做出明智的决定。
1. 常见副作用•恶心和呕吐:有些女性在使用口服长效避孕药时会出现恶心和呕吐,这可能是由于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或变化引起的。
•乳房不适:乳房可能会变得更加敏感或肿胀,有时还会出现乳腺囊肿的情况。
•头痛:头痛是常见的副作用之一,有些女性在使用口服长效避孕药后可能会出现头痛或偏头痛的症状。
•情绪变化:口服长效避孕药可能会影响女性的荷尔蒙水平,导致情绪上的波动,有些女性可能会感觉情绪不稳定或易怒。
•体重变化:有些女性在使用口服长效避孕药后可能会出现体重的波动,有些人会增肥,而有些人则会减肥。
2. 严重副作用•血栓:口服长效避孕药使用时可能增加患血栓症的风险,尤其是对于那些有血栓病史的人来说更为危险。
•高血压:口服长效避孕药可能导致一些女性出现高血压,特别是那些本来就有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的人。
•抑郁:口服长效避孕药可能会对某些女性的情绪产生严重影响,有些人可能会出现抑郁症状。
•肿瘤风险:口服长效避孕药的使用与某些类型的癌症(如乳腺癌、子宫癌等)的风险增加有关,女性需要谨慎评估利弊。
•其他:除以上列举的副作用外,口服长效避孕药还可能导致其他不良反应,如不规律的月经周期、皮肤问题等。
3. 风险因素和建议•个人健康状况:不同的女性可能会对口服长效避孕药产生不同的反应,个人的健康状况在选择使用口服长效避孕药时至关重要。
•严格遵医嘱:女性在选择口服长效避孕药时应当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及频率。
•监测副作用:在使用口服长效避孕药期间,女性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反应,一旦出现副作用及时就医。
•谨慎评估:在使用口服长效避孕药前,女性应该仔细考虑可能的风险和益处,与医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
综上所述,口服长效避孕药虽然是一种有效的避孕方法,但潜在的副作用不能忽视。
避孕药的副作用有哪些

避孕药的副作用有哪些避孕药是一种常见的避孕方法,它通过调节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来阻止排卵和受精卵着床,达到避孕的目的。
然而,避孕药也会伴随一些副作用,下面将列举几种常见的副作用。
1. 月经不规律:部分女性在使用避孕药后,月经周期可能会变得不规律,例如出现间距缩短或延长、月经量减少或增加等情况。
2. 乳房不适:使用避孕药后,有些女性可能会出现乳房胀痛、敏感等不适感。
3. 头痛和头晕:避孕药中的激素成分可能会导致部分女性出现头痛和头晕的不适感。
4. 恶心和呕吐:某些女性在使用避孕药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等胃肠道不适。
5. 情绪变化:一些女性在使用避孕药后,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
6. 习惯性血栓形成:长期使用某些高剂量雌孕激素避孕药的女性,有较小的概率发生习惯性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包括静脉血栓栓塞症和动脉血栓栓塞症等,可能引发血栓栓塞症。
7. 骨质疏松:长期使用避孕药的女性,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女性,在停用药物后可能会发生骨质疏松。
8. 阴道干涩和减少性欲:使用避孕药的女性可能会出现阴道干涩和性欲减少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女性对避孕药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有些女性可能并不会出现以上副作用,而有些女性可能会体验到其他副作用。
此外,如果避孕药使用不当或长期使用,还可能会增加患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等妇科问题的风险。
综上所述,使用避孕药虽然可以有效地避孕,但也会伴随一系列副作用。
如果正在考虑使用避孕药的女性,建议在咨询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方法,并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及时调整使用避孕药的剂量和类型。
同时,定期体检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副作用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常见妇科疾病的病因及预防措施1. 阴道炎女性朋友非常需要一种更准确的安全期检测手段,来避免安全期避孕失败造成的意外怀孕。
安全期避孕安全吗的疑问让很多人不敢采用自己计算的安全期避孕。
德国避孕宝Lady-comp从根本上测定女性是否处于排卵期,将安全期牢牢锁定,就不会在存在安全期避孕安全吗这样的疑问。
这样德国避孕宝Lady-Comp就一举解决了安全期不准的问题,因为现在是直接根据排卵测定安全期,是直接让女性掌握自己的生理状态。
从避孕药避孕套这样的被动式避孕方法,转向主动掌握自身生理期,合理安排性生活时间的主动性避孕。
安全期避孕安全吗这样的问题,在德国避孕宝Lady-Comp面试后变成历史,为女性避孕方法增添了新的手段。
告别了提心吊胆的性生活。
第一章里面我们讲过,女性阴道内呈酸性环境,可以杀死大部分入侵的细菌。
同时,由于阴道与外界直接相通,一旦阴道本身的防御功能受损,也最易受感染。
造成阴道感染的原因有多种多样:1、免疫力下降:当人的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或性交时破坏了阴道的生态平衡,阴道内平时被抑制的病菌就会引起感染,导致阴道炎。
2、不注意个人卫生:夫妻生活的时候,男性没有彻底清洗生殖器,将含有大量包皮垢、细菌带入阴道,引起阴道炎。
使用被感染的公共马桶、公共游泳池、毛巾等,不注意阴部清洁、不勤换内裤、穿化纤类紧身内裤等,都可引起阴道炎。
3、长期使用避孕药:避孕药中的雌激素有促进霉菌生长的作用,导致它进一步侵袭阴道组织,引起阴道炎。
4、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在杀灭病菌的同时,也抑制了部分有益菌群,给有害菌留下可趁之机,从而引发阴道炎,以霉菌性阴道炎最为常见。
5、过度清洁,频繁使用冲洗剂:频繁地使用药物清洁剂、洗剂来清洗外阴,容易破坏阴道天然的抗菌能力,导致阴道炎。
一般情况下,健康女性用清水清洗外阴即可。
6、使用劣质卫生巾:月经期间最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如果使用不洁性、劣质卫生巾,就会直接受到感染,导致阴道炎。
避免上述不良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阴道炎的发生。
2. 宫颈炎宫颈炎指的是子宫颈发生炎症,通常由人工流产手术、避孕环、子宫帽、杀精剂以及避孕套等原因引起。
同时,性病传播(如淋病)引起的宫颈炎也不在少数。
宫颈炎可见宫颈红肿、颈管粘膜水肿、血管充血,子宫颈粘膜及粘膜下组织、腺体周围可见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腺腔内见脓性分泌物,这种分泌物可由子宫口流出。
平时可以观察到白带增多、呈脓性,或有异常出血如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
常伴有腰酸及下腹部不适。
妇科检查见宫颈红肿、宫颈粘膜外翻、宫颈有触痛,如感染沿宫颈淋巴管向周围扩散,则可引起宫颈上皮脱落,甚至形成溃疡。
如果在显微镜检查阴道分泌物白细胞增多,可做出宫颈炎症的初步诊断。
宫颈炎症诊断后,需进一步做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的检测。
宫颈炎症是一种非常难以根治的妇科炎症,需要重视和提防。
采用无创伤避孕方式、避免人工流产、远离性病是预防宫颈炎的有效措施。
3.宫颈糜烂大部分生过孩子的女性都被医生告知患有“宫颈糜烂”,并且无论药物、激光治疗都难以根治。
我们对其做一个详细了解。
宫颈糜烂,在国外被称为Cervical erosion,直接翻译的意思是“宫颈上皮外翻”。
那么什么是“宫颈上皮外翻”呢?女性子宫颈表面的上皮(皮表层)有两种:原始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
鳞状上皮是多层的,外表看起来很光滑;柱状上皮是单层的,比较薄,可以透过上皮看到皮下的血管。
通常情况下,柱状上皮多位于宫颈管内部,肉眼无法看见,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颈的体积迅速增长,使宫颈柱状上皮向外延伸,覆盖了原来的磷状上皮区域,暴露于宫颈外口,呈红色粗糙状,有点像“糜烂”的样子,所以医生也把它称为“宫颈糜烂”。
但这并不是真的“糜烂”,而是在女性体内激素激增时候发生的正常反应。
所以无需对其过于恐惧。
但是在做妇科检查时,需要注意宫颈炎症,但宫颈炎跟宫颈糜烂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糜烂”的来源最初医生看宫颈的时候发现宫颈口全是红红的,红得就像口唇的颜色,又有液体,又有水,而且不光滑,表面都是小点点,医学上就用了一个词“糜烂”。
这个词一用吓人了,大家都以为这个地方烂了,实际上这个词用错了,是因为人们当初不认识它。
研究发现,女性卵巢分泌的雌激素越多,宫颈红的范围越大,雌激素越少,红的范围越小。
因此我们说,宫颈糜烂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宫颈糜烂。
生理性变化是受体内激素影响,通常在排卵前后、月经前后出现,是正常的表现。
而病理性变化一般在宫颈有炎症,或有宫颈细胞的恶变时出现。
通常将病理性变化宫颈糜烂划为慢性宫颈炎,这才需要治疗。
宫颈糜烂与宫颈癌无直接关系人们之所以对“宫颈糜烂”如此忧心忡忡、心怀芥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医学界一直将宫颈糜烂看作是可能发生宫颈癌的前兆。
宫颈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因如此,不少女性一听说自己有宫颈糜烂,立刻紧张起来,担心是“癌前病变”的信号。
实际上,最新医学观念认为,“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并无直接关系。
医学研究已经明确了,持续的致癌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病因。
也就是说,到底会不会得宫颈癌,主要是看HPV病毒的感染情况。
一些私营医院宣称的“宫颈糜烂可导致患宫颈癌的几率增加百分之多少”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
过分夸大宫颈糜烂的危害,往往给女性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明明是个正常人,却误认为自己有病、不健康,想尽办法去治疗,也加重了经济负担。
生活小知识在美国,“宫颈糜烂”很早就不是病了。
这个词也从教科书中被删除了。
在国内,较早的教科书上还把“宫颈糜烂”列为慢性宫颈炎的症状之一,对其诊断的方法停留在肉眼观察的阶段。
但是近些年国内的教科书上也已做了修正。
第7版的《妇产科学》教材(2008年出版)就开始说了这个问题,要取消“宫颈糜烂”这个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取代。
1.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顾名思义就是内膜“异位”了,子宫内膜跑到不该去的地方了。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脱落后通过宫颈和阴道,形成“经血”流出体外。
但是某些情况下,如人工流产时,子宫内膜不完整脱落后,没有完全流出体外,而有一部分残余的内膜通过输卵管“倒流”进卵巢或盆腔里面去了。
这些“长错位置”的内膜仍然含有腺体,跟正常的子宫内膜一样,会受激素影响产生周期性变化:它在雌激素作用下不断增厚;月经来潮时也会分泌经血。
如果这个异位的内膜跑到卵巢里面去,由于卵巢是封闭的环境,这里面的经血没有“出路”了,只能堆积在卵巢里面,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卵巢囊肿”。
由于囊肿里面沉积的经血颜色看起来像巧克力,所以也被称为“巧克力囊肿”。
这种囊肿会破坏卵巢组织功能,造成排卵功能失常、提前绝经。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表现就是“痛经”。
一般月经快来的时候开始痛,行经时疼痛达到最高峰,行径结束后疼痛逐渐消失。
经期避免剧烈运动、远离人工流产可以有效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2.输卵管堵塞输卵管的管腔比较狭窄,最窄部分的直径只有1~2mm。
当输卵管或盆腔感染炎时,输卵管的最狭窄部分及末端伞部很容易发生粘连或完全闭合,即输卵管堵塞。
这样精子和卵子就不能在管腔内相遇,因而造成不孕症。
人工流产手术、戴避孕环等是引起妇科炎症和输卵管堵塞的最主要原因。
因此,预防输卵管堵塞的最好方法就是杜绝人工流产、采用健康的避孕方式。
3.多囊卵巢综合症我们在第一章(14)里面讲到过,当卵泡长到最大极限的时候,如果人体激素失调,脑垂体无法释放排卵助手LH激素,卵子就无法成功排出来。
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卵泡细胞就会“附着”在卵巢内壁,外表看起来像是一个个小“囊袋”,被称为“多囊卵巢”。
多囊卵巢(PCOS)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激素紊乱症,也是不孕不育症的常见病因。
它的外在表现也非常明显:●月经不调、长期没月经、不排卵、闭经;●毛发增多(胡子、胸毛、手毛、肚脐下面)、皮肤油腻、痤疮;●肥胖;●难以怀孕。
患有多囊卵巢的女性,如果长期没有月经,极有可能出现子宫内膜增生过盛。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成子宫内膜癌。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因尚无明确说法。
胰岛素分泌过多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一个关键因素。
过量的胰岛素会刺激卵巢产生过多的雄激素,进而导致排卵过程消失、毛发增多。
同时,过量胰岛素会鼓励人体储藏更多脂肪,导致肥胖。
这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体重增加会刺激产生更多的胰岛素,更多的胰岛素反过来又会堆积更多脂肪。
因此,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的肥胖女性,治疗的最佳办法是“减肥”。
当体重减少5%-10%以后,效果就非常明显,足以打断恶性循环。
很多人通过减肥后,月经就慢慢恢复正常。
生活小知识: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属于肥胖呢?计算公式:体质指数(BMI)= 体重÷身高的平方(其中体重以“千克”为单位,身高以“米”为单位。
)●如果BMI小于20,体重不足●如果BMI在20-25之间,体重正常●如果BMI大于25,属于超重●如果BMI大于30,属于肥胖4.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比较常见的一种肿瘤,发病的原因尚无定论。
有专家认为,长期没有生育孩子、性生活缺失、激素紊乱是造成子宫肌瘤的重要原因。
中医里面把子宫肌瘤称为“寒痔”。
“寒”和“热”一样,也是一种能量。
“寒”会顺着人的气血聚集到子宫。
当每个月子宫内膜脱落的时候,由于“寒气”作用,子宫内膜无法完全脱落,会有一点点残余内膜脱不下来。
下次月经的时候又会在上面粘一点,时间长了就会形成堆积起来的“瘤”。
生活小知识:女生要少吃冰淇淋、冰饮料等寒性食物;冬天要注意下身保暖,因为“寒从脚起”。
尤其在来例假期间,更要避开冰冷食物和保暖,以免“宫寒”。
许多女性患有子宫肌瘤却无明显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是来例假时候会痛经、小腹坠胀感、出血量大、经血淋漓不尽。
在子宫腔内的肌瘤,如果长到足够大的体积,发生变形或扭曲子宫腔及子宫内膜的形状,就可能会导致月经失调、流产和不孕不育。
假如怀孕后到了妊娠晚期,由于子宫收缩力增大,可能会引起早产、或产后大出血。
5.小叶增生乳房里面布满了细小的“乳腺叶”和“乳腺导管”,它们是分泌和输送乳汁的器官。
如果女性的孕激素分泌不足、而雌激素分泌过多的时候,会使乳腺中某些细胞繁殖速度特别快,形成一个或多个“囊肿”,触摸时感觉橡皮块一样。
女人精神忧郁、焦虑等情绪是小叶增生的“催化剂”。
过度劳累、性生活不和谐、富含激素的滋补品和化妆品,都有可能会影响女性雌激素的水平并引起乳腺组织增生。
大多乳腺小叶增生患者在发病几个月至1~2年后自行缓解,所以一般无需特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