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抗震设防形势和建筑结构抗震简介(修改3.22)

合集下载

江西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

江西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

江西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威胁非常大。

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地震的破坏性更大,因此在高层建筑的建设过程中,抗震设防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江西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相关内容。

概述超限高层建筑是指高度超过规定的高层建筑限制高度的建筑。

在江西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指的是高度超过200米的建筑。

由于超限高层建筑高度较高,建筑结构和设计需要更加严谨和科学,抗震设防尤其重要。

设计要求江西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提出了以下要求:设计地震动力学分析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必须进行地震动力学分析,评估设计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动态响应。

设计时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类型、高度、地基性质、地面运动特征等因素。

根据地震动力学分析结果,确定颠簸指标和位移指标等重要参数,评价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结构抗震能力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其整体抗震能力。

建筑物抗震性能表现在其结构抗震能力上,要满足规范里要求的层间位移限制、层间变形限制和等级性能要求。

设计者还需要考虑地震过程中主要结构构件的强度、韧度,设计适当的抗震技术措施来保证结构抗震能力。

抗震设计措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措施主要包括结构措施和非结构措施。

结构措施拟定合理的结构体系在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设计中,需要拟定适合的结构体系,合理安排楼面板的排布,减小侧向位移和变形等。

优化设计在满足抗震要求的前提下,需要优化设计,减轻结构重量、降低悬挂质量、提高结构刚度、增加阻尼等,提高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

采用新型材料和新技术在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设计中,应用一些新型材料和新技术,如高强度混凝土、高强度钢筋、再生材料等,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非结构措施防护设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如安装防震支座和防震钢板,保障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减小震动,保证人员安全。

设备抗震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机电设备也要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减小设备震动的影响和设备带来的破坏。

抗震设防基本烈度 抗震措施

抗震设防基本烈度 抗震措施

抗震设防基本烈度抗震措施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与抗震措施是建筑物抗震设计的两个重要方面。

一、抗震设防基本烈度抗震设防基本烈度是指建筑物所在地区,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

它是抗震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估建筑物抗震性能的重要指标。

在中国,抗震设防基本烈度由国家地震局制定,并定期进行修订。

在进行建筑物抗震设计时,必须根据抗震设防基本烈度进行相应的抗震计算和设计。

例如,对于基本烈度为7度的地区,建筑物必须进行相应的抗震计算和设计,以确保在遭遇地震时能够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抗震措施抗震措施是指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1.结构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加强结构的整体性、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等。

例如,在地震高发区,可以采用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具有较好抗震性能的结构形式。

2.构造措施:包括加强构件之间的连接、设置抗震缝、增加防震缝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小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坏。

3.设备措施:包括安装抗震设备、管道等。

这些设备可以有效减少地震对建筑物内部设备造成的损坏。

4.隔震措施:包括设置隔震支座、阻尼器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小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震动和损坏。

在进行建筑物抗震设计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

例如,对于基本烈度为8度的地区,除了进行必要的结构计算和设计外,还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抗震措施,如加强结构的连接和稳定性、设置防震缝等。

总结:建筑物抗震设防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进行建筑物抗震设计时,必须根据抗震设防基本烈度和抗震措施进行相应的计算和设计。

只有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才能有效地减小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坏,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地震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该充分考虑地震风险,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为建设更加安全、可靠的居住环境而努力。

南昌市抗震设防形势及建筑结构抗震简介(修改3.22)

南昌市抗震设防形势及建筑结构抗震简介(修改3.22)

32

提高抗震措施
据统计由于烈度提高,导致工程主体结构造价要增 加5%~8%之间。
33
4.3 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几种结构抗震计算方法 底部剪力法。(适用于规则的多层建筑)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适用于大多数普通建筑) 时程分析法。(适用于特别不规则建筑) 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 底部剪力法(精度不高) 先求出总底部剪力 Fek = *G总
框架结构震害分析
柱顶震害:柱顶周围有水 柱底震害:与柱顶相似,由于柱箍 平裂缝、斜裂缝或交叉 裂缝;重者混凝土压碎,
筋较柱顶密,震害比柱顶要轻。
纵筋压曲成灯笼状,破
坏不易修复。
25
短柱震害:当柱高小于4倍柱 截面高度(H/h<4)时形成 短柱,短柱刚度大,易产 生剪切破坏。
角柱震害:由于双向受弯、受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三十五 Nhomakorabea和《江西省防震 减灾条例》第二十三条都对抗震设防做了明确规定。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 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 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 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 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 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 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 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14
3. 如何把好抗震设防关?
3.1 总体思路

不能再欠新账
逐步还清旧账
一是从源头把关,以进入审批 为契机,严格审核所有项目的 抗震设防要求,特别是需要做 安评的项目,不能再留疑问。 二是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抗震 农居示范工程建设,引导农居 工程抗震设计、施工规范化。
一是建议有关部门对未采取抗
震措施的校舍、医院等工程进
17
3.3 我们要怎么管?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1. 引言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指为了提高建筑物在地震条件下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采取一系列的设计措施和构造形式,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抗震设计是建筑工程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合理的抗震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因地震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探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2. 抗震设计原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原理是基于地震工程学的理论和相关设计规范,通过合理布置和设计结构的各个部分,以增加结构的刚度和耗能能力,降低结构对地震反应的敏感程度。

抗震设计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合理的结构布局: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尽量减少结构的自重和地震力的传递,降低结构的地震反应。

•足够的刚度和韧性:增加结构的刚度和韧性可以有效地抵抗地震力。

刚度可以通过增加结构的约束、设立剪力墙等方式来提高;韧性可以通过采用可延性材料和构造形式来实现。

•合理的钢筋配筋: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起到增加结构的抗剪和抗弯能力的作用。

合理的钢筋配筋可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震性能。

•适当的阻尼措施:在结构中引入适当的阻尼措施,可以有效地消耗地震能量,降低地震反应。

3. 抗震设计方法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静力弹性分析:采用静力弹性分析方法,通过计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动力分析:采用动力分析方法,考虑地震力的时程特性和结构的动力特性,评估结构的地震响应。

•地震响应谱分析:通过地震响应谱分析方法,确定结构在不同频率下的地震反应,以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模拟实验:通过物理模型或数值模拟实验,模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4. 抗震设计考虑因素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在某一地区所具有的破坏能力,通常采用烈度等级来表示。

南昌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南昌市人民政府令第134号

南昌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南昌市人民政府令第134号

南昌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正文:---------------------------------------------------------------------------------------------------------------------------------------------------- 南昌市人民政府令(第134号)《南昌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已经2009年5月16日市人民政府第4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9年8月1日起施行。

市长胡宪二OO九年五月二十六日南昌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江西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使用和监督管理。

本办法所称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

第三条市、县(区)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以下简称地震工作部门)按照职责权限,负责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和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规划、建设、国土资源、教育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降低抗震设防要求。

第五条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范围按照《江西省防震减灾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当委托具有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的单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将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和确定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申请等材料报送市地震工作部门。

第四节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简介

第四节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简介

注:全省县级及县级以上设防城镇,设计地震分组均为第一组。
二、地震烈度 1.地震烈度定义及影响因素 2.地震烈度表 3.基本烈度(偶遇烈度或中震烈度) 4.设防烈度 5.多遇烈度
建筑所在地区在设计基准期(50年)内出现的频度最 高的烈度。也称为常遇烈度、小震烈度,用Is表示。其超 越概率为63.2%,重现期为50年。
各地区的基本烈度由《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确定。
(下图是原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二、地震烈度 1.地震烈度定义及影响因素 2.地震烈度表 3.基本烈度(偶遇烈度或中震烈度) 4.设防烈度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 的地震烈度称为设防烈度,用Id表示。) 设防烈度的取值依据: 规范规定:一般情况下,可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中的地震基本烈度。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按 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防。
5
门窗、屋顶、屋架颤动 作响,灰土掉落。抹灰 出现微细裂缝
Hale Waihona Puke 不稳定器物翻倒6 7 8 9
损坏——个别砖瓦掉落、 河岸和松软土出现裂缝。饱和砂层出现喷砂冒 墙体微细裂缝 水。地面上有的砖烟囱轻度裂缝掉头 轻度破坏——局部破坏 开裂,但不妨碍使用 河岸出现坍方。饱和砂层常见喷砂冒水。松软 土上地裂缝较多。大多数砖烟囱中等破坏
§4.3设计地震分组
请思考:图中的两座建筑在经历不同周期特点的地震作 用下,那座建筑更易破坏?
§地震的破坏作用(震害现象)
一、直接灾害:
由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 波引起的强烈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有: 1、地面破坏。 如地面裂缝、错动、塌陷、喷水冒砂等;

抗震结构设防施工中的关键注意事项

抗震结构设防施工中的关键注意事项

抗震结构设防施工中的关键注意事项人类自古以来就面临着地震的威胁。

为了保护生命财产安全,抗震结构设防成为了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抗震设计的基础上,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关键事项,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固、抗震性能优良。

本文将从八个方面探讨抗震结构设防施工中的关键注意事项。

1. 地基处理地基的稳定性对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质环境和地下水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对于软弱地基,应采取加固措施,如人工挖掘加固槽、灌注桩和钢筋混凝土地基板等。

2. 建筑结构材料的选择在抗震结构设计中,选择合适的建筑结构材料至关重要。

应优先使用高抗震性能的材料,如混凝土、钢材等。

同时,还应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以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3. 结构连接与固定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与结构连接与固定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连接与固定,确保结构各个部分之间的稳定性与协调性。

对于重要的连接节点,还应加强检测和质量控制,以防止出现疏漏。

4. 施工序列与工艺合理的施工序列与工艺对于保证抗震结构设防的效果至关重要。

在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步骤、工艺要求等。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注意各个环节的配合与安全,确保施工质量。

5. 设备与工具的使用施工中使用的设备与工具的合理选择与使用对于施工质量的保证非常重要。

应选择符合要求的设备与工具,并对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使用方法,以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施工事故。

6. 监理与检测监理与检测是抗震结构设防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监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全程监测施工过程,并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与评价。

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中的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7. 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严禁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昌市防震减灾局主要职责、内设机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昌市防震减灾局主要职责、内设机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昌市防震减灾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法规类别】扶贫救灾救济
【发文字号】洪府厅发[2011]105号
【发布部门】南昌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1.08.25
【实施日期】2011.08.2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昌市防震减灾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的通知
(洪府厅发〔2011〕105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南昌市防震减灾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五日南昌市防震减灾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根据省编办赣编办发[2010]53号及赣编办文[2010]205号文件精神,在南昌市地震局基础上组建南昌市防震减灾局,为市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正县级规格。

一、职责调整
(一)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与管理。

(二)加强防震减灾法规和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

二、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防震减灾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防震减灾工作方针政策,并负责监督检查执行情况;负责起草全市防震减灾的法规、规章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编制及实施全市防震减灾规划;监督管理防震减灾事业经费和专项资金的使用。

(三)负责全市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完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体系,按照省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要求,对本市地震活动与地震前兆信息进行监测、分析、处理;对震情趋势进行分析测报,并向市政府提出防震工作安排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市抗震设防形势及建筑结构 抗震简介
1
一.为什么要进行抗震设防? 二.我市抗震设防的现状 三.如何把好抗震设防关? 四.建筑结构抗震简介
2
1. 为什么要进行抗震设防?
例一:1976年7月28日我国唐山地震,在短短几十秒钟内, 整个唐山市97%的地面建筑倒塌,建筑物的倒塌造成24.2万 人死亡、16.4万人受伤。
正规抗震设计,导致有 50%~60%的房屋破坏严 重,约30%中等破坏, 而破坏轻微的房屋仅占 一成;1994年~2001年, 虽然抗震设防标准较低,
1984~1993 39
22 56.4 12 30.8 5 12.8 但房屋的综合抗震能力 有明显提高;特别是
1994~2001 54 19 35.2 27 50.0 8 14.8 2002年以后,按现行抗
19
4. 建筑结构抗震简介
4.1 几种建筑结构抗震简介 4.2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4.3 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楼板
墙 地下室底板 梁
楼梯 柱

墙下基础
柱下基础
20
4.1 几种建筑结构抗震简介
砖混结构
※采用砖墙、混凝土梁组成 的结构体系作为建筑承重结 构。 ※结构结构的主要构件是砖 墙和梁,墙体是主要的受力 构件。 ※平面布置受限,由于墙体 间距不大,很难获得大空间。 ※结构整体柔度较弱,变形 能力差,抗震性能不好。
33
4.3 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几种结构抗震计算方法 底部剪力法。(适用于规则的多层建筑)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适用于大多数普通建筑) 时程分析法。(适用于特别不规则建筑) 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
底部剪力法(精度不高)
先求出总底部剪力 Fek =*G总
算出每层的地震剪力 Fi =
GiHi G jH
多数重大重点工程不能确定是否达标。
大多数农村房屋抗震更是空白,根本就经不 起地震。 由此可知,我市的抗震设防形势非常严峻,责任重大, 任务艰巨 。
14
3. 如何把好抗震设防关?
3.1 总体思路
不能再欠新账
逐步还清旧账
一是从源头把关,以进入审批 为契机,严格审核所有项目的 抗震设防要求,特别是需要做 安评的项目,不能再留疑问。 二是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抗震 农居示范工程建设,引导农居 工程抗震设计、施工规范化。
的灾害损失90%以上都是由于建筑物的破坏倒塌引起的。
= - 地震灾害力
地震破坏力
自身防御力
因此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是提高地震综合防御能力,减 轻地震灾害的核心。
例三:2008年6月日本东北部发生的7.2级地震,仅有一幢建 筑倒塌全毁、11间建筑半损毁 ,10人死亡。日本建筑的抗 震标准远远高于中国。在日本,高楼大厦要能在100年内抵 抗8级大地震。日本建筑物所有高楼大厦的底盘都设有抗震 装置,当发生地震时底盘会左右摇动以降低地震的摇晃力。
j
Fek
34
时程分析法 输入对应于工程场地的若干条地震加速度记录或人工加速度 时程曲线,通过积分运算求得在地面加速度随时间变化期间 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状态随时间变化的全过程。与实际地震情 况较吻合,但计算过程复杂。
隔震和消能减震
隔震:在房屋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之间设 置由橡胶隔震支座和阻尼装置的隔震层, 以延长整个结构的自振周期,减少上部结 构的地震作用,达到预期防震要求。消能 减震:在房屋结构中设置消能器,通过消 能器的变形,来消耗地震能量。
地震时使用功 除甲、乙、丁 丁类建筑应属 能不能中断或 类 以外的建筑 于抗震次要建 需尽快恢复的 (普通住宅等)筑 (临时工房) 建筑 (学校、 医院等)
地震作用不变 地震作用不变 地震作用不变
抗震措施提高 抗震措施提高 抗震措施不变 抗震措施可降
一度
一度

31
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的对应关系
如在填充墙中设置钢筋,与主体结构柔性 连接,玻璃雨棚宜先在结构中设置预埋件。
28
剪力墙结构
※利用建筑物的纵向及横向的钢筋混凝土墙体作为主要承重构 件,再配以梁板组成的承重结构体系。 ※整体性好,刚度大,抗震性能好,适于建造高层建筑。
29
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措施
剪力墙结构的震害分析
合理布置剪力墙的数量,全跨加
基本不考虑抗震设 计,这段时期的建 筑基本是多层的砖 混结构,抗震性能 差,主要集中于老 城区和农村地区。
设防烈度 低于6度
2
0 设防烈度 0 1 6度 年
一般建筑 【已按6度抗震设防】 重大工程 【少数进行安评】 农居工程 【几乎没有抗震】
13
可以推出:
2001年以后的一般城市建筑可以确定已到达 我市抗震设防标准。 2001年以前的我市建筑均未达标。
在强震作用下,抗震墙的震害主要表现 密连梁的箍筋,提高抗剪能力。
为墙肢之间连梁的剪切破坏。由于
连梁跨度小,高度大,形成深梁,
在往复荷载作用下,形成X形剪切裂
缝,这种破坏为脆性破坏。
30
4.2 抗震设计基本要求
建筑根据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
甲类
乙类
丙类
丁类
重大建筑工程 (纪念馆等)
地震作用提高 一度
9
举个例子来说,地震震级好象不同瓦数的日光灯,瓦 数越高能量越大,震级越高。烈度好象屋子里受光亮的 程度,对同一盏日光灯来说,距离日光灯的远近不同, 各处受光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样。
震级与震中烈度统计对应关系(参考) 烈度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Ⅺ Ⅻ 震级 1.9 2.5 3.1 3.7 4.3 4.9 5.5 6.1 6.7 7.3 7.9 8.5
柱顶震害:柱顶周围有水 平裂缝、斜裂缝或交叉 裂缝;重者混凝土压碎, 纵筋压曲成灯笼状,破 坏不易修复。
25
短柱震害:当柱高小于4倍柱 截面高度(H/h<4)时形成 短柱,短柱刚度大,易产 生剪切破坏。
角柱震害:由于双向受弯、受 剪,加上扭转作用,角柱 的震害一般比内柱重。
26
填充墙震害:由于框架变 形属于剪切型,下部比 上部层间位移大,填充 墙的震害呈现“下重上 轻”的现象。
5
例四:5.12四川汶川地震中,专家对茂县灾 表1 抗震设防震害统计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茂 县1994年前的房屋未经
建造年代 1984年前
建筑物 幢数
22
严重破坏
幢数 比例 %
13 59.1
中等破坏
幢数 比例 %
7 31.8
轻微破坏
幢数 比例 %
2 9.1
一是建议有关部门对未采取抗 震措施的校舍、医院等工程进 行抗震鉴定并加固维修,使之 达标。 二是借助我市城市大建设,逐 步淘汰老旧非抗震建筑,还清 旧账。
15
3.2 我们要管什么?
《防震减灾法》第七十六条、2002年中国地震局7号令第三 条、第十四条、《江西省防震减灾条例》第二十四条和《南 昌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第三条 对抗震设防 的管理工作做了明确规定。
2002年后 55
3
5.5
30 54.5
22
40.0
震设计规范进行建造, 使得建筑物的质量有了
合计
170 57 33.5 76 44.7 37 21.8 质的飞跃,抗震能力有 了极大提高。
综上所述,建筑物经过科学合理的抗震设防后,完全可以有效地 减轻建筑的地震破坏。可以说:
6
1.1 抗震设防是减轻地震灾害最直接、最有效地手段。
市、县(区)人民政府负责管 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按 照职责权限,负责建设工程抗 震设防要求的确定和监督管理 工作。
16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我们防震减灾局作为南昌市管理 地震工作的部门承担了负责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监督 管理工作。同时也可以看出,我们管理的重心就在抗震设 防要求的确定上,重在源头管理。
2、不得采用预制空心楼板结构,应采用现浇楼板。 3、设计中尽量避免采用底框结构。
23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的主要构件是梁和柱,而墙体只是作为围护构件。 ※平面布置比较灵活,可以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 ※比砖混结构强度高整体性强,变形能力较好,但随层数增 多抗侧刚度不足。
24
框架结构震害分析
柱底震害:与柱顶相似,由于柱箍 筋较柱顶密,震害比柱顶要轻。
18
项目审批流程:
立项、可研阶段
根据建筑方案,初步 提出抗震设防要求意
见。
设计方案审核阶段 初步设计审查阶段
根据施工图,核准抗 震设防要求。
施工许可阶段 竣工验收阶段
针对项目性质判断是否 要进行安评。
根据初步设计结构方 案,复核方案阶段的
抗震设防意见。
参加竣工验收,主要 验收项目程序,保证
抗震施工质量。
抗震设防:简单地说,抗震设防就是为达到抗震效果,在工 程建设时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采取抗震设施。
抗震设防目标
小震不坏
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小震(多遇烈度)影响 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中震可修 当遭受本地区规定设防烈度的中震(设防烈度)影响时,建筑
物可能产生一定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17
3.3 我们要怎么管?
抗震设防通常通过三个环节来达到:
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抗震设计
抗震施工
确定建筑物必须达到 的抗御地震灾害的能

采取基础、结构等 抗震措施,达到抗
震设防要求
严格按照抗震 设计施工,保 证建筑质量。
上述三个环节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都必须认真进行。
目前我们防震减灾局已经进入了南昌市建设工程项目并联审 批 ,但具体的审批流程还在讨论当中,介绍初步方案。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 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 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 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 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 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 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