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物化理论之比较
浅析卢卡奇物化理论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异同

浅析卢卡奇物化理论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异同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都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出发,对资本主
义社会的现实状况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
两者都关注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身劳动
成果之间的断裂,以及个体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所承受的压迫和异化。
本文将从概念内涵、
理论要点和实践意义等几个方面对卢卡奇物化理论和马克思异化理论进行比较,以此探讨
两者的异同之处。
从概念内涵来看,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强调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劳动、人与物的关系。
物化是指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被压迫和异化的过程,包括了人与自己的异化、人与劳动的
异化、人与他人的异化和人与自然的异化。
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卢卡奇强调了劳动者在现
代社会中失去了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控制权,而被动地被迫接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和控制。
相比之下,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则更加侧重于劳动者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所承受的压迫和
异化。
异化是指劳动者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失去对自己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的控制,从而导
致了劳动者的个体和劳动对象之间的断裂。
在这一理论框架下,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导致了劳动者丧失了自己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的主体性,使得劳动者被迫成为了资本
家的雇佣奴隶。
从实践意义来看,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更加注重了消费主义对人的控制和影响,以及如
何通过批判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来打破人的异化状态。
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更加注重了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对劳动者的压迫和异化,以及如何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来摆脱资
本主义的压迫和异化。
马克思异化思想与卢卡奇物化理论的辨析

马克思异化思想与卢卡奇物化理论的辨析马克思和卢卡奇都是著名的社会理论家,他们对于现代社会中的异化与物化问题有着深刻的思考和分析。
马克思于19世纪提出了异化思想,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者被剥夺了自身的人性和劳动产品的价值。
而卢卡奇在20世纪更进一步地提出了物化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个体和文化都被商品化和异化。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进行辨析,探讨二者的异同之处。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马克思的异化思想。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了异化(Entfremdung)的概念,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被迫参与到商品化的生产关系中,失去了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控制和对生产过程的支配权,导致了他们的劳动成为了一种异化的劳动。
“工人所生产的东西越多,他就越无足轻重;他劳动的强度越大,他就越无所谓;他生产的东西越多,他就越贫穷;他的产品就越多,他就越无产。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劳动者的产品成为了资本家的财富,而劳动者自己则成为了商品化的劳动力。
这种异化使得劳动者失去了对自身劳动的控制权和对生产过程的参与权,最终导致了他们对自己劳动的异化和对自身的疏离。
与马克思的异化思想相对应的是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卢卡奇认为现代社会中的物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异化,包括了社会关系、个体意识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在卢卡奇的《资本主义的启示录》中,他指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现象,认为现代社会中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被商品化、物化和异化了。
个体被社会的规训所约束,被商品化的文化所浸染,整个社会成为了一个被物化和异化的世界。
卢卡奇还特别强调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和媒体的物化问题,认为现代社会中的大众文化和媒体产品都是为了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利益的需要,导致了文化的异化和物化。
从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的比较来看,我们可以看出二者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但也有着一些不同。
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都着眼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
浅析卢卡奇物化理论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异同

浅析卢卡奇物化理论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异同【摘要】本文将对卢卡奇物化理论与马克思异化理论进行了浅析。
在引言中介绍了这两种理论的基本概念。
在分别阐述了卢卡奇物化理论和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基本概念,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在结论部分对这两种理论的异同进行总结。
通过这篇文章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卢卡奇物化理论和马克思异化理论在理论观点、研究对象以及分析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与联系。
【关键词】卢卡奇,物化理论,马克思,异化理论,相似之处,不同之处,总结1. 引言1.1 介绍卢卡奇物化理论和马克思异化理论卢卡奇物化理论和马克思异化理论是两种重要的社会理论,分别由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学者卢卡奇和德国哲学家马克思提出。
这两种理论都涉及到人类社会中特定的现象和问题,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卢卡奇物化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中,人们与自己的劳动和产品脱离了联系,劳动成果变成了物,而人本身却成为物的奴隶。
这种物化导致了人的异化和无意识,使得人们对自己的劳动和产品失去了控制,成为了社会机器的一部分。
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则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被资本家私有化,工人只能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生存,导致了工人对自己的劳动和产品的异化。
这种异化使得工人失去了对自己劳动的控制,变成了资本家的工具和商品。
卢卡奇物化理论和马克思异化理论都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问题,但两者在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上存在一些差异。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将对两种理论的基本概念、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和比较。
2. 正文2.1 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基本概念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他在批判文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独特的特点。
在卢卡奇的理论中,物化指的是人类精神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固化和异化过程,使得人们的创造性和自由受到限制。
卢卡奇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被物化为商品和资本的对象,失去了自身主体性和自我决定权,成为了被支配和被剥削的对象。
辨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辨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都是探讨人的自由和认同感的问题,但二者有着不同的出发点和阐述方式。
卢卡奇认为,人类世界产生了“物化现象”,这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把人的活动、感情、思维等抽象的东西看作是具体的、物质的,人们开始以一种完全的虚拟逻辑来思考这些东西,并将它们转化为实际的存在。
卢卡奇称之为“再物化”,这种再物化必然导致人与现实之间的疏离,人们不再是主宰生活的主体,而是受到物化发展的掌控。
另一方面,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则是描述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劳动产品、打碎社会和个人之间的联系的历史过程。
劳动者失去了对自己的劳动产品的掌控,无法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更加依赖于雇主和资产阶级。
此外,劳动者还将自己的劳动看成是一种痛苦或麻木的羞辱,并将工作与个人的愿望和需要分开。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的异化不仅指人与工作、社会联系的断裂,更是指人与自己的身体、自我、人类本身之间的断裂。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强调了现代社会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则着重探讨资本主义社会下劳动的本质。
此外,卢卡奇的理论更倾向于社会心理学,而马克思的理论则注重社会历史学和经济学。
最终,两种理论都试图刻画现代社会中人与自己、社会之间的深刻冲突,从不同的视角来阐释资本主义的发展。
辨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辨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卢卡奇和马克思都是重要的社会理论家,他们的理论在当代社会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从比较的角度出发,探讨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一、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他认为,物化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把自己的能动性、主体性、自我意识等人性特征弃之不顾,将自己变成商品制造的一个附庸。
物化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被社会力量(如货币、资本、市场、竞争等)所驱动的。
卢卡奇认为,物化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被完全消除,一切关系都被转化为客观的、物化的关系。
这种关系不是由人们的自由意志所创造的,而是由闭塞的生产关系所强制内含的。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强调了市场经济对人的物化过程,他认为市场经济所强调的商品生产与交换进行的过程中,人变成了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被市场所操纵。
人在这个过程中变成了一种没有自我意识、没有自由选择的附属品,人们的生存方式完全变成了工具性的。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失去了自由和创造性,陷入了一种无目的的状态。
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提出了工人在生产中变成“自己的劳动和劳动的产品被异化了”的问题,从而探讨了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下,劳动者群体与生产资料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工人把自己的劳动力出售给资本家,而劳动过程中,工人感觉不到自己的力量和实际能力,也不知道自己在生产中所生产的物品,等到商品生产完成之后,工人对于产品的知识也仅仅是产生于广告宣传之中的。
这种异化反应在物质生产之外,还展现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把劳动者和商品生产及交换所形成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物质财富和私有财富的引申被推广为社会关系,并且人们会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下失去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最终导致了劳动者变成了被剥削的无产者。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和物化现象,强调了这种经济形式中人的自由和主体性受到了压抑,人类的自由创造能力受到了破坏。
试论卢卡奇物化理论与马克思异化理论

存 在一 致性 。正如 卢 卡奇 在 《 史 与 阶 级 意识 》 言中 所说 , 历 序 他 的 目标 是“ 马克 思 的思想 真 谛来 解释 马克 思 理论 , 而 确立 用 从
处 理 , 动 者 的精 神 能 力 受到 机 械 化 的压 抑 , 整 个 人 格 中分 了二十 世纪 新马 克思 主义 的一 个 重 要 主题 , 劳 从 即对 发 达工 业 社会 离 出去 , 成一 种 物 品 , 种 商 品 。 五 是 法 律 与 国 家 的 物 化 。 的 文化批 判 。卢卡 奇 的物 化理 论 与马 克思 的异 化理论 在本 质精 变 一 资 本 主 义 的发 展 , 造 了 与 它 的结 构 需 要 相适 应 的法 律 和 国 创 神上 是 一致 的 , 致力 于批 判 现代 人 的生存 困境 , 人 的 自由 自 都 使 家 ,六 是 资 本 主 义 文化 的物 化 。 因 为 商 品 关 系 变 为 一 种 具 有 觉 的 、 造性 的实 践本 质得 到恢 复 。 创 . “ 幽灵 般 的对 象 性 ” 物 , 不 会停 留 在 满 足 需 要 的 各种 对 象 的 这 2 12 理论 的描 述对 象 相 同 : 卡奇 借用 马克 思的商 品拜 … 卢
2 l 年 1 月( 刊) O1 _ 下旬
I N1 9 s C 一 4 / S 0 o S 0 一 西, N1 4 1 i 6i
叶 州
试 论卢 卡奇物 化理论与马克思异化理论
。。 ’
L
, ’
王 志 锐
。
’
( 湖南 师范大 学人 文社科 系
4 08 ) 1 0 1
【 要】 卡奇 的物 化理 论 与马 克 思的 异化 理论 , 摘 卢 都从 物 化现 象或 异化 现 象入 手 , 批 判 资本 主 义 社会 , 来 而且这 一批 判都 与资 本 主义的 商 品拜 物教现 象联 系在一起 。两 种理 论在 精神 本质 和描 述 对I 方 面存 在许 多相 似 性 , 是 他 们 的 物化 或 异化 理论 在研 象 但
辨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辨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都是社会学和哲学领域内对资本主义社会现象的分析和批判。
尽管两者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本质上的不同。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强调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货币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将人们的劳动力抽象化为商品。
物化的过程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被淡化或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商品之间的交换关系。
这种物化的结果是,人的劳动变得无意义和乏味,劳动成为一种糟糕的经历,而不是一种人类自由发展的手段。
卢卡奇还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追求无限增长的逻辑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相比之下,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更关注人与劳动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喪失了对他们所生产的产品的控制。
劳动已经变成一种剥削关系,劳动者只能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取生活所需。
这种剥夺感使劳动者感到疏离和失去自我实现的可能性,从而导致人的异化。
马克思还强调了商品经济的崇拜和物化的现象,但这些都是他对异化现象的支持。
两个理论虽然有一些共同点,但存在一些本质的差异。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更加侧重于对货币和商品经济的分析,强调了其对人类的负面影响,包括劳动的乏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淡化和环境的破坏。
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更加集中于对劳动和劳动过程的分析,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的异化导致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的断裂。
尽管两个理论有所不同,但都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的困境和对人的自由发展的限制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理解和对比这两个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
卢卡奇“物化”理论与马克思“异化"理论之比较

关 于“ 物化 ” , 卢 卡奇 的定 义为 : “ 在 这里 , 关 键 问题在
于, 由于这种情况 ,西 , 成为凭借某 种与 人相异 化 的 自发
活动而支配人 的东西 。” 紧接着 , 他从主观和客观方面分别 展示 物化 的内涵 和基本规 定性 , 即: “ 从 客观方 面看 , 物化
・
1 ・
即: 马克思 是从纵 向和深化 的角度来分析 的 , 卢 卡奇是 从
现马克思是把私有制和分工视为异化劳动产生 的根源 。 而在卢 卡奇那里 ,物化的根源在于资本 主义发达 的商 品经济。 他认为 : 在资本主义社会 , 生产 力获得 了高度发展 ,
横 向的角度详细展 开分析 的 , 但二者都是从社 会物 质生产 的角度展开的 , 可谓殊途同归。同时 , 二者在 精神实质上是
最后 , 二者都是从实践的和社会物质生产 的角度出发 来展开论述 的 , 没有仅停 留在思想层面 的批判 上。卢卡奇
将对资本 主义社会 的批判 重点放在商品拜物教方面 , 而马
劳动 的这 种现实化表现 为: 亡 人 的非现实化 , 对象 化表现 为
对 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 , 占有表现为异化 、 外化 。” 此外 , 马克思 还概 括 了异 化劳动 的四个表 现 , 即: 劳 动产 品 的异
把资本 主义社会 当作批判 的靶子 , 具体来说 , 这 两个理 论 都与资本 主义商 品及其拜 物教 相联 系 , 都看到 了人类 创造
出来的劳动产品( 或商品 ) 对人 的“ 控制 ” 。卢卡奇物化理论
指一个充满 客体与商 品的世界作 为异 己的力量 同人对立 ;
从主观方 面看 , 物 化指一个 人的活动变成 了与他 自己相疏 远 的东西 , 变成 附属于社会 自然规律 的人类 以外 的客观商 品 。” 接下来 , 卢卡奇 即: 又指 出了“ 人们对 自己所创造 的商 品顶礼膜拜 , 使 自己受制于物” 这一物化现象 。并概括 了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对 人 的类本 质 的体 现完 全发 生 了变化 , 异化 劳动 使 自然界 、 人 本 身 的活 动 机 能 、 的生 命 活 动 同人 相 使 人 异化 , 使类 同人 相 异化 。 这样一 来 , “ 异化 劳动 导致 : 人 的类 本质 无论 是 自然界 ,还 是人 的精 神 的类能 力 , 变 成对 人来 说是 异化 的本 质 , 成维 持他 的个 人生 存 的 变 手段 。异 化劳 动使人 自己 的身体 。 同样 使在 他之 外 的 自然 界 ,使 他 的 精神 本 质 ,他 的人 的本 质 同人相 异
和 劳动分 析结 合起 来 , 出上 述对 立 和矛盾 的根 源 在 指
于 劳动 的异化 . 而创 造性 地提 出异 化劳 动 的概念 和异
发挥 自己 的体 力 和 智力 ,而 是使 自己的 肉体 受 到折
磨 , 神遭 摧残 。 因为工 人 只有在 劳动 之外 才感 到 自 精
在, 而在 劳 动 中则 感 到不 自在 , 在 不 劳 动 时觉 得舒 他
作 者 简 介 : 军卫 (9 1 ) 男 , 刘 1 8 一 , 山西 闻喜 人 , 徽 大 学( 安 安徽 合 肥 2 03 )  ̄ 学 系硕 士研 究 生 , 究 方 向为 高校 思 想政 309 ̄ 治 研
治 教 育
收 稿 日期 : 0 9 2 1 2 0 —1 — 5
马克思 批判 地 吸收 了黑格 尔 ( 对精 神 ) 费 尔 巴 绝 、 哈( 人本 主 义异化 理论 ) 德 国的赫斯 异化 思 想 ( 和 政治
马 克 思 主要 是 从异 化 劳 动 的角 度来 论 述 异 化 理 论 的 。马克思 认 为 , 区别 于动物 的根 本特 征是 自由 人
自觉 的活动 , 即生产 劳动 ; 动是人 的“ 生 活 ” 但在 劳 类 , 资本 主 义条件 下 , 劳动异 化 了。 由此 出发 , 马克思 论述
二 、 卡 奇 物 化 理 论 的主 要观 点 卢
卢卡 奇在 他 的代 表作 《 史 和阶级 意识 》 历 中把 “ 物
化 ” 为一 个 重要 的哲学 问题 来 考察 , 为 自己哲 学 作 成
依赖 于 生产 者 的力量 , 同劳 动相对 立 ”】; 二 , 生 _ 其 l 4 从 产过 程看 . 劳动 行为 本身 与劳 动者 相异化 。劳动 的产
“ 动对 工人来 说 是外 在 的东西 。也 就是 说不 属 于他 劳 的本 质 , 因此 , 他在 自己的 劳动 中不是 肯定 自己 . 是 而 否定 自己 , 不是 感 到幸福 , 而是感 到不 幸 , 是 自由地 不
经济 领域 异 化 ) 中的合 理 因素并 大 胆 创新 , 异化 展 使 示 出全 新 的内容 。 ( 8 4年 经济 学哲 学手稿 》 , 在( 4 1 中 马 克 思将 哲学研 究 同政 治经 济学研 究结 合起来 。 这使 他 看到 了资 本 主义 社 会 中工人 同资 本家 尖 锐 对立 这 一 经 济事 实 , 到 了资产 阶级经 济学 家 的劳动 价值 论 同 看 资本 主义 私有 制之 间 的深刻 矛盾 : 马克 思进 而把 异化
马克思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物化理论之比较
刘 军 卫
摘 要 : 克 思 的 异 化 理 论 与 卢卡 奇 的物 化 理论 都是 从 异 化 或 物 化 现 象 的批 判 角度 来批 判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 们 的批 判 都 马 他
紧 紧 围绕 资本 主 义 的 商 品 拜 物教 现 象 而展 开 。 从 其 理 论 产 生 时代 背 景 、 义 范 围界 定 、 证 法 角度 、 但 涵 辩 发展 轨 迹 等 方 面 。
化 ”E ;i 四 , 人 与人 的关 系看 , l 钾其 从 人与人 相 异化 。这
化劳 动理论 。 为 西方 马克思 主义 早期 创始 人之 一 的 作
卢 卡奇 , 据 马克思关 于 “ 品拜 物 教 ” 根 商 的论 述 阐述 了 资本 主义 的物化 现象 . 图恢 复异化 概念 在 马克 思 主 试
品 和劳 动者 的异化 是 劳 动者 的生 产活 动 本 身 与劳 动
重 庆科技 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21年 期 0 第4 0
Junlo C ogi n e i fSi c n eho g(oi c ne dtn N . 0 0 or f hnqn U i rt o c nead Tcn l ySc lSi csE i ) a g v sy e O a e i o o4 2 1
二 者还 是 有 着 较 大 的 区别 。 关键词 : 异化 理 论 ; 物化 理 论 ; 克 思 ; 卡 奇 马 卢
中圈 分 类 号 : 8 1 A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3 1 9 (0 0 0 — 0 1 0 17 — 9 9 2 1 )4 0 0 — 2
了异化 劳动 的四个 规定 : 首先 , 生产结 果看 , 动产 从 劳
人 同人相 异化 。当人 同 自身 相对 立 的时候 。 他也 同他
人相 对立 ” 钾 …
品同劳动 者相 异化 。 资本 主义社 会 ,劳动 所生 产 的 在 “ 对象 , 即劳动 的产 品 , 为一种 异 己的存 在物 , 为不 作 作
义 中的地位 。 文拟 就 马克思 的异 化理 论和 卢卡 奇 的 本 物化理 论进 行粗 略 的对 比探讨 。
一
、
马克 思 异 化 理 论 的 主 要 观 点
是 人 同 自己的劳 动 产 品 、 自己 的生 命 活 动 、 自己 的类
本 质相 异化 的 “ 直接结 果 ” “ 同 自己的劳动 产 品 、 。人 自 己的生命 活 动 、 自己的类本 质相 异化 的直 接结果 就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