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动物的运动

合集下载

第15章动物的运动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第15章动物的运动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首页 末页
【合作学习】
探究一.动物的运动方式及意义
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在长满青草和开有小花的山坡上, 一边沐浴着灿烂的阳光,一边品尝着清香可口的小草。它 不时地移动着身体,走到最嫩的小草旁。突然,可爱的小
精灵发现天空中一只老鹰迅速向下飞来,它飞快地向坡那
边的林子里跑去。小白兔拼命地奔跑着,越过小沟,老鹰 迅速地飞着、追着。小白兔终于躲进了林子,老鹰灰溜溜 地飞走了。敌情解除后,小白兔发现林子那边的草长得更 茂盛,花开的更艳丽,又自由地在这边草地上快活地舞蹈 着。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 学习目标 自主预习 合作学习 归纳总结 疑难点拨
学以致用
生物
首页 末页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 方式。 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 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重难点】 1.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 方式。 2.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 活环境相适应。。
末页
【学以致用】(B.能力提升)
9.下列动物中,运动方式都相同的一组是( C )
B.依靠爬行运动的动物不能行走 C.能行走的动物一定能奔跑
D.行走的速度不一定慢于奔跑
首页
末页
【学以致用】(B.能力提升)
8.下列关于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会飞行的都是鸟类
B.能飞行的动物都是依靠翅 C.滑翔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D.飞行动物都是鼓翼飞行来自首页末页【疑难点拨】
【精析】绝大多数的动物都能够依靠运动寻找 和摄取食物,迁移到适宜的栖息场所,并有效 地躲避天敌的危害。解:动物通过运动,比较 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 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有利于逃避敌害和繁衍 种族,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 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故B的说法是错误的, 需要修正。故选:B。 【答案】B

第15章《动物的运动》概念体系

第15章《动物的运动》概念体系

概念体系
●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与其栖息环境相适应。

◎水生动物运动方式多样,游泳是最重要的方式。

◎陆地动物通过爬行、行走、奔跑、跳跃等,扩大了生活空间,利于获得食物与逃避天敌。

◎很多昆虫、鸟类、蝙蝠能在空中飞行。

●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人体的运动系统。

◎骨是由骨膜、骨质和骨髓组成的器官。

◎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活动程度不同,关节是活动的骨连结。

◎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每块肌肉的肌腱分别附着于相邻的骨上。

●躯体运动是由骨、关节、骨骼肌三部分共同完成的。

◎人体运动大多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

◎骨骼肌的收缩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

◎运动消耗的能量来自骨骼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1/ 11。

第15章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课件

第15章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课件

讨 论
• 鸟类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
绒羽
正羽
鸟类的消化系统

食管
嗉囊 腺胃
小肠 直肠
腔泄殖
肌胃 肝
鸟类的呼吸系统
气管

气囊 鸟肺
独特的气囊有什么作用呢?
双重呼吸:就是呼吸一次,氧气两次 经过肺,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鼓翼飞行
鸟类的滑翔
蝙蝠,前肢高度特化,形成适于飞行的翼手, 是由连在前肢和后肢之间的翼膜构成的,翼 膜上不生羽毛。
行 走 --用四肢将身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四肢的交替 前伸和后瞪使整个身体向前运动。如大象、虎。


奔 跑 --当行走速度加快时,在 某一瞬间四肢都会离开地面,身 体腾空
袋 鼠
青蛙
跳 跃--依靠后肢的弹跳,使身体腾空运动。如蝗虫、 青蛙、袋鼠。
特点:后肢发达
请三位同学上台分别表演行走、奔 跑、跳跃这三种运动方式的不同 P9思考与练习2
虾、龟的游泳
依靠游泳足(附肢)划水向前运动,尾肢能 变化游泳的上下方向。 海龟在游泳时,它们的鳍状肢体形成水翼。
蛙的游泳
蛙在水中时是利用后肢的划动游泳,后 肢趾间的蹼划水时增加对水的推力。
①身体呈纺锤型——减少水的阻力 鱼的结 构与运 动方式 相适应 ②胸鳍、腹鳍——维持平衡 ③躯干与尾部的摆动——产生动力 ④尾鳍——控制方向 ⑤侧线——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2.“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地刚发芽, 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蜗 牛和黄鹂鸟》这首儿歌相信你一定很熟悉,小蜗 牛的执著让我们难忘。请你根据这首儿歌回答以 下问题: (1)小蜗牛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它是用 ________来运动的。蜗牛爬过后的树干上会留 下黏液,黏液对蜗牛的运动起________的作用。 (2)歌曲中的黄鹂鸟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在 空中运动时交替使用________、________两种 方式。 答案:(1)爬行 腹部肌肉的收缩 保护腹部和辅助爬行 (2)飞行 鼓翼飞行 滑翔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15第15章 动物的运动》PPT课件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15第15章 动物的运动》PPT课件

作用
骨骼 肌肉
运动系统由____、_____组成
下列动物的运动与关节无关的是( ) A.蚯A 蚓的蠕动 B.鱼的游动 C.鸟的飞行 D.兔的 奔跑
当我们屈肘时,肌肉的活动情况是(C) A.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B.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7、D、某肱人二右头上肌肢舒瘫张痪,,肱是三由头于肌(舒B张)。 A、肩关节、肘关节不够灵活 B、肱二头肌和肱三 头肌受到损伤
C、肌肉内的血管受损 D、支配右上肢的右脑神经
骨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A)
A.杠杆作用 B.动力作用 C.支持作用 D.支点
动 运动的产生 骨骼肌受刺激收缩

牵动骨绕关__节__活动
的 运动的协作:至少需要两组_肌__肉_相互配合
运 运动的调节:需要_神__经__系__统__的调节还需
动 要运_躲_其_动避_他_的敌_系_意害、统义_的_:争_配_利夺_合_于栖__动息__物地_和_寻____觅_繁___食_殖____物后_、等代
运动的产生
肘关节 肱三头肌
肱二头肌
运动的产生 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骨本身是不 能骨运骼动肌的牵,引是谁骨牵运引动它运动的呢?
骨骼肌是如何牵动骨运动的呢?
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 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 运动。
运动的产生
屈肘时,肱二头肌__收__缩___,肱三头肌_舒___张___。
肱骨 桡骨 尺骨
腕骨 掌骨 指骨
股骨 腓骨 胫骨 跗骨 蹠骨
趾骨
1.关节有哪些部分组成? 2.关节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15章动物的运动知识点(全)

15章动物的运动知识点(全)

第十五章动物的运动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一、生活环境大体分为水、陆、空,不同环境的动物,运动方式表现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二、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游泳为主1、漂浮运动(非主动运动):水母、海蜇2、倒退运动(生物能动能):水母、乌贼、鱿鱼、扇贝应用:火箭升空3、游泳: ①附肢划水:虾(还能爬行)、海龟②纤毛:草履虫③趾间的蹼:蛙、鹅、鸭、天鹅、野鸭④鳍:鱼(身体呈纺锤形---减小阻力)4、鱼在水中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躯干和尾部的肌肉收缩,除此还有鳍的摆动和鳃的喷水三、动物在陆地的运动----爬行、行走、奔跑、跳跃1、爬行:靠肌肉收缩或者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身体推向前进举例:*蛇,肌肉收缩拉动鳞片脱离地面,使得身体向前*蜗牛,蜈蚣、蚰蜒、马陆有多对步足区别:蚯蚓是蠕动,因为没有骨骼2、行走:用四肢将身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四肢的交替前伸和后蹬使整个身体向前举例:猫、狗、大象、马区别:人是完全依靠两条腿平衡走路的动物3、奔跑:行走加快时,在某一瞬间四肢都会离开地面,身体腾空举例:狗、豹、鸵鸟4、跳跃:依靠后肢的弹跳,使身体腾空运动举例:青蛙、袋鼠、山雀5、常见森林动物--猴子---攀援蝗虫运动方式:爬行、跳跃、飞行四、动物在空中的运动-----飞行1、飞行方式1)滑翔:能够朝向一定的方向飞行、能够双翅伸展不动、身体从某一高处向前下方飘行、省力滑翔机是一种没有动力装置的飞行器2)鼓翼飞行:是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起飞时:展翅并加速鼓翼降落时:减慢振翅和收翅,并伸出双脚着地2、飞行器官:①鸟-----翼②昆虫----翅③蝙蝠-----翼膜.翼手3、能飞行的特点:身体流线型--减少阻力、发达的胸肌--提供动力、前肢特化成翼4、会飞的都是鸟(❌)如:昆虫、蝙蝠鸟都会飞(❌)如:企鹅、鸵鸟五、动物运动的意义1.获取食物、2.逃避敌害和迁移到适宜的栖息场所3.完成求偶和交配、4.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物种进化,有利于健康(❌)5.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6.扩大了生存空间,增加了利用资源的机会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1.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

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

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

乌贼前进的方式与火箭相似,乌贼是靠从腹腔中 向后喷出高速水流而向前运动的,火箭是向后喷 出高速热气流,利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运动的
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有 哪些运动方式呢?它们 有哪些与其运动方式相 适应的身体结构呢?
爬行、行走、跳跃等是 适应陆地环境的运动方式
关于这些动爬物行的运动方式, 跳跃 你能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获取食物 逃避敌害 迁移到适宜的栖息场所 完成求偶和交配
行走
奔跑
讨论:
1.猎豹行走时腿是如何变化的?奔跑
的时候呢?
猎豹
2.你能就每种运动方式再举几种动物 的例子吗?它们的身体结构有哪些特点 与其运动方式相适应?
在陆地上生活的多数动物主要依靠 附肢的活动,使身体在地面上爬行、 行走、奔跑、跳跃等。
像蜗牛、马陆、蛇这 样,依靠_肌__肉__收__缩__或 _附__肢__的__运__动__把贴近地 面的身体推向前进,
绝大多数鱼身体呈_纺__锤__形, 有成对的_胸__鳍__和_腹__鳍__, 还有发达的_尾__部__和_尾__鳍__。
相当于船的__桨__ 相当于船的__橹__
虾的腹部有许多__附__肢__,海龟也具有 _鳍__状__的__附__肢__,它们依靠_附__肢__划__水__在 水中运动。
水生动物在水中生活时,借助水对其身体 的浮力和阻力,利用自身的独特器官作用 于水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个体在水中前进, 同时利用相关结构保持个体在水中的平衡 和方向,从而使水生动物在水中自由运动。
绝大多数昆虫有两对___翅____, ___翅___能够上下运动,从而使 昆虫具有飞行能力。
蝙蝠是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它的前肢
特化成___翼__手___,与身体侧面、后肢以 及尾之间连成一个薄而柔韧的__翼__膜____, 蝙蝠借助___翼__膜___实现飞行。

第15章动物的运动1.1动物运动的方式

第15章动物的运动1.1动物运动的方式

第5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第15章动物的运动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一、动物运动的方式1.动物的生活环境大体可以分为水中、陆地、空中三大类,动物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2.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水中生活的动物种类多、数量大,它们的运动方式以游泳为主。

3.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4.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无脊椎动物中的很多昆虫,脊椎动物中的鸟类、蝙蝠等能够在空中 飞行 , 鼓翼飞行 是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

滑翔 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二、动物运动的意义⎧⎪⎪⎨⎪⎪⎩有利于主动出击获取食物有利于逃避敌害有利于迁移到适宜的栖息场所有利于完成求偶和交配探究点:动物的运动方式探究案例:动物界决定开一场有纪念意义的花样运动会,许多动物积极报名参加,有蜗牛、狼、鹦鹉、蜜蜂、鲫鱼、海龟等。

比赛将在陆地、空中、水中三个运动场地同时进行。

这天,运动会开始了,在赛场上,参赛的各个动物都在奋力拼搏。

观众席上,呐喊声、助威声响成一片。

合作交流:(1)参赛动物中鹦鹉、狼、鲫鱼的运动方式分别是什么?答案:飞行、行走或奔跑、游泳。

(2)文中提到的蜗牛、鹦鹉、蜜蜂、鲫鱼的运动主要依靠什么结构? 答案:蜗牛主要依靠肌肉收缩,鹦鹉依靠翼,蜜蜂依靠翅,鲫鱼依靠鳍。

师生互动:为什么将比赛分为水、陆、空三个运动场?答案:因为动物的生活环境可分为陆地、空中、水中三大类,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1)不同的动物生活的环境不同,运动方式有所不同;同种动物随着环境的不同,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这是动物适应不同环境的表现。

(2)水中运动方式以游泳为主,陆地上常见的运动方式有爬行、行走、奔跑、跳跃,空中的运动方式以飞行为主。

注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飞行也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典例】下列有关动物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是对不同生活环境的适应,虽然它们的运动器官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适应不同环境的特化的运动器官B.依据鸟类的翼膜设计了飞机C.能在空中飞行的动物只有鸟类和昆虫D.海蛇、草履虫、野鸭、河蚌的运动方式均是游泳思路分析:鸟类用翼、蝙蝠用翼膜飞行;空中飞行的除了鸟类和昆虫,还有哺乳动物,如蝙蝠;河蚌的运动方式不是游泳,而是爬行。

八年级生物第15章动物的运动

八年级生物第15章动物的运动

第15章动物的运动学习目标1.通过收集和整理动物运动方式的资料,说出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2.比较水中、陆地和空中环境的差别,看图分析动物适应相应环境所具有的结构和运动方式,建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并运用“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环境的适应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解剖和观察长骨的结构,辨认骨的主要结构;根据骨的成分知识,自觉养成正确的坐、立、行的姿势,关爱老年人的运动安全。

4.通过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进一步掌握探究的一般过程,解释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5.通过“观察骨骼肌”和“制作屈肘和伸肘模型”等活动,更好地理解动物运动的发生和形成;在分析躯体运动中,理解骨的杠杆作用,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学习指导本节内容是按照生物圈的环境特点,探究各类动物运动方式与各自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在本节的学习中,要注意的是:(1)对动物分类的科学方法应根据动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共同特点进行分类。

在本节学习中,按照环境的不同进行分类学习只是为了突出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2)水中生活的不仅是鱼类,空中生活的也不仅是昆虫和鸟类,还有其他类型的动物。

它们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特征,但都适应在各自的环境中生活。

(3)经常观看《动物世界》等电视节目是认识动物、学习动物学的一种好方法。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你的学习兴趣,还能得到厚厚的关于动物方面的知识积累。

难点讲解1.为什么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不同呢?剖析:自然环境复杂多变,动物便通过主动改变运动方式与进化运动器官来适应环境,否则它们便被自然淘汰。

例如,猎豹通过快速的奔跑才能捕食到其他奔跑的动物,如羚羊。

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羚羊为了获得生存其运动器官会变得更发达,奔跑速度更快,而猎豹迫于这种境况,其后代的奔跑速度就要变得更快。

冬天来了,“一群大雁往南飞”,鸟类的迁徙行为,也是通过运动主动地适应环境的例子,通过迁徙,候鸟才能获取足够的食物,完成筑巢、孵卵、育雏等生殖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章动物的运动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编制:杨梅审核:贾霞班级:八年级姓名:【学习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主要方式;2、说出动物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的适应性。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4—9,勾画重点。

1、动物的栖息环境主要分为、和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生活在水中的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是,生活在陆地的动物运动方式主要是、、、,生活在空中的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是。

2、动物运动的方式是与它们生活环境相的,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能够满足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各种动物获取食物,生殖繁衍、躲避敌害,争占栖息场所等需要,有利于动物的和。

【合作探究】1、阅读分析课本P4-5,组内互相讨论,将疑难问题标注好,做好P5讨论题;2、阅读分析课本P7的实验,组内讨论,回答P7讨论题;3、P9思考与练习做在课本上。

【学习检测】1、动物迁徙的意义是( )A、寻找充足的食物B、寻找适宜的生活环境C、有利于进行生殖和种族的繁衍D、以上都是动物迁徙的意义2、水母可以依靠身体的伞部,在海洋中漂浮。

当它在运动时,伞部的外缘快速收缩,压出海水,从而推动身体运动,它的运动方式是( )A、爬行前进B、伸缩前进C、倒退前进D、旋转前进3、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下列不属于动物运动方式一组是( )A、游泳、飞行B、迁徙、育雏C、奔跑、跳跃D、爬行、蠕动4、依靠肌肉收缩或者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身体推动前进,这种运动方式称为( )A、行走B、跳跃C、爬行D、奔跑5、鸟类飞行时,要不断获得上升和前进的动力,这种力量来自于( )A、空气的浮力B、滑翔运动C、双翼快速有力地上下扇动空气D、鸟类的头和颈部使颈用力往上提6、为动物找到合适的生活环境,并用线连起来①长颈鹿 a.极地②河马 b.水中③野兔 c.树上④北极熊 d.草原⑤长臂猿 e.沼泽⑥丹顶鹤 f.穴居【课后反思】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第1课时)编制:杨梅审核:贾霞班级:八年级姓名:【学习目标】1、观察长骨的结构,辨认骨的主要结构;2、探究骨的成分,解释骨的结构如何与功能相适应。

【自主学习】1、动物的运动系统由、和三部分组成。

2、长骨结构分为、和三部分,其中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

骨质分为和。

骨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这使骨既又有弹性。

3、从骨的形状来说骨可以分为、、和等。

【合作探究】1、阅读分析课本P11—12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写在P12课本上,组内互相讨论,作好疑难问题标注,并将讨论题做到课本上。

2、P20思考与练习判断题1、2小题做在课本上。

【学习检测】1、科学家做过这样实验,将鸟的翅膀中的一根长骨折断,过一段时间翅膀的长骨会重新长好。

你认为在此过程中,科学家应特别注意保护好长骨的哪一部分结构( )A、骨质B、骨髓C、骨膜D、骨髓腔2、人体内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骨髓存在于( )A、骨髓腔内B、椎管内C、骨密质内D、骨松质内3、一根羊骨浸入稀盐酸中24小时后,风干,骨将( )A、变重、变硬B、变重、变软C、变轻、变硬D、变轻、变软4、运动系统的功能是( )A、促进血液循环B、促进心肌发达C、运动、支持和保护D、提高肺的通气能力5、青少年的胫骨长长,新增的骨组织主要来自( )A、软骨层B、骨髓C、骨膜D、骨质6、下列关于人体骨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人体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内有黄骨髓B、成年人、老年人长骨的骨髓腔内是黄骨髓C、人的骨松质内是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D、当成年人身体失血过多时,黄骨髓能暂时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7、右图是长骨结构解剖图,请据图回答:(1)用解剖刀从新鲜长骨表面分离出一层膜,这就是图中[],仔细观察,上面有许多红色的细管,那是,对骨有作用。

(2)仔细观察纵剖开的长骨,在骨干部分,骨质致密,称为[],它使骨结构坚硬。

(3)儿童的长骨中,结构c全为,而成年人长骨中,结构c为,严重失血时,d内的物质转化为,而恢复功能。

8、为了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某校初二年级的同学科曾做过如下实验。

以下是同学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及实验记录:认真阅读以上的实验方案,并回答以下问题:①实验1骨在燃烧过程中,燃烧掉的是,燃烧后骨变得,骨失去了原有的性。

实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你的结论是。

②同学们在开展以上实验探究时,他们所作的实验假设是:。

③实验Ⅱ与对照组相比,实验中的变量是。

④根据以上实验获得的结论,;请分析说明我们在公交车上应主动为老人让座,关照老年人乘车安全的科学道理。

【课后反思】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第2课时)编制:杨梅审核:贾霞班级:八年级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了解人体骨骼的组成和人体主要的骨骼肌群。

【自主学习】1、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结,能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和三部分。

2、关节面是骨之间相接触的部分,多为一凸一凹,分别叫和。

3、人体有600多块骨骼肌,每块骨骼肌包括和两部分,人体骨骼肌可分为、和三大肌群。

4、人体有块骨,人体骨骼分成和。

【合作探究】1、阅读分析课本P15,结合图形认识人体的骨。

2、阅读分析课本P16,组内相互讨论,并做好P16讨论题,做到课本上。

3、P20思考与练习做在课本上。

【学习检测】1、下列各骨中,能称之为骨骼的是( )A、肱骨B、颅骨C、肩胛骨D、胸骨2、与保护脑的功能相适应,脑颅骨的连结形式是( )A、半活动的连接B、不活动连接C、关节D、活动连接3、关节在运动过程中( )A、很灵活但不牢固B、既灵活又牢固C、很牢固但不灵活D、起动力作用4、有人狂笑时用力过猛,使上下颌不能合拢,这是由于( )A、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B、关节腔内可能有积液C、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D、关节软骨发生病变5、关节软骨的作用是( )A、减小运动时关节的摩擦B、促进关节生长C、保护关节头、关节窝D、关节头、关节窝的软骨到成年相互融合,能牢固关节6、右图是关节结构图,请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关节的牢固性主要决定于[],它是由组织构成的,封闭关节腔。

(2)图中[]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灵活自如。

(3)图中结构1称为,是骨之间的接触部位,为多一凸一凹,其中凸出的部分叫,凹陷的部分叫。

图中结构1表面覆盖了一层。

【课后反思】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第3课时)编制:杨梅审核:贾霞班级:八年级姓名:【学习目标】描述人体运动的发生。

【自主学习】1、躯体运动的形成是、和三部分共同完成。

2、人体运动大多数是通过骨的表现出来的。

3、运动是以为杠杆,为支点,为动力形成的,骨骼肌的收缩要受的协调和控制。

运动还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的氧化分解。

【合作探究】阅读分析课本P18,组内互相讨论,将P18讨论题做在课本上,做好疑难问题标注。

【学习检测】1、骨骼肌在运动中起的作用是( )A、支点作用B、杠杆作用C、动力器官作用D、保护作用2、一块肱二头肌主要由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构成( )A、由肌细胞构成B、由神经细胞构成C、由运动细胞构成D、由肌肉构成3、使一块肱三头肌附着在骨头上的结构是( )A、肌腱B、肌腹C、神经D、血管4、学校运动会上,发令枪一响,同学们如离弦之箭向前飞奔,关于此时人体的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多组肌群参与了B、肌肉运动是受到体内神经刺激而产生的C、此时除运动系统参与外,人体的其余系统密切配合,加强了其生理功能D、只有运动系统参与了运动5、下面是人在屈肘和伸肘时的状态,请补充图中空格并完成填空甲图所示为动作,乙图所示为动作。

人在屈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在伸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课后反思】第16章动物的行为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编制:杨梅审核:贾霞班级:八年级姓名:【学习目标】1、能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2、能举例说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自主学习】1、动物的行为是指,如动物的运动、鸣叫、身体姿态等。

2、动物的行为受和的调节,受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3、先天性行为也称为,这些行为是与动物的其他行为一同通过、自然选择进化而来。

如蜘蛛结网、蜜蜂筑巢等。

4、学习是指,学习可以使动物对环境的改变作出有利于的反应,学习的行为是后天的。

【合作探究】1、阅读分析课本P22-23的实验,对桌“一对一”交流,回答P23讨论题,做好疑难问题标注;2、组内互相讨论,归纳得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比较。

3、P25思考与练习做在课本上。

【学习检测】1、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所具有的特点是( )①动物生来就具有的行为②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③由身体里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④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2、下列各项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狮子跳火圈B.老鼠打洞C.小狗做算术D.猴子走钢丝3、关于蜘蛛结网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是先天具有的本能B.由身体里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C.属于先天性行为D.是小蜘蛛向大蜘蛛学习得来的4、动物具有“学习能力”,有利于( )A.找到食物B.逃避敌害C.找到配偶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5、下列各种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①青蛙听到较大的响声会跳到水中②家养的鸡听到主人喂食的声音会飞奔过来③家养的猫会在指定的窝中休息④公鸡在黎明时鸣叫⑤狗不断在树桩处撒尿留下气味⑥偶然的机会,正在哺乳的狗妈妈会哺乳要吃奶的小猫⑦猴子会表演骑自行车⑧小猪生下来会吃奶⑨老燕子捕虫喂食小燕子⑩挨过打的小狗,看见有人对它举起棒子就逃跑了6、失去雏鸡的母鸡,会把小猫当成自己的雏鸡,无微不至关怀小猫。

这种现象说明了:( )A、猫与鸡的血缘关系很近B、动物界的所有动物都能和平相处C、母鸡的识别能力很差D、鸡的育雏行为是一种先天性行为7、一名出生不久的孩子,由于身体患病,母亲抱着他到医院治疗,当护士把针扎到他身上时,孩子哭了起来;当第二天到医院去的时候,孩子看到穿白衣服的人,马上就哭了起来;等孩子再长大一些的时候,当听到妈妈说要送她到医院打针时,就哭了起来。

(1)分析孩子这三次哭泣,那些属于先天性行为,那些属于后天性学习行为?(2)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有关系吗?谈谈你的观点。

【课后反思】第2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第1课时)编制:杨梅审核:贾霞班级:八年级姓名【学习目标】1、能举例说出动物的多种行为;2、能举例说明动物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的意义。

【自主学习】1、根据动物行为的发生可以分为先天性的和后天性的,和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两种最基本方式。

2、美洲狮捕到猎物后,先饱餐一顿,然后把剩下的部分藏在树丛中,第二天再回来吃,一连数日,吃完为止,这属于行为。

3、动物的领域大小不同,它们通常使用姿态、、等方式来警告周围的动物,以保卫自己的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