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讲稿_主讲人:张有闻

合集下载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_130-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_130-2011
在纵、横方向,由不少于三排立杆并与水平杆、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扣件等构成的脚手架。该架体顶部施工荷载通过水平杆传递给立杆,立杆呈偏心受压状态,简称满堂脚手架。
2.1.6 满堂扣件式钢管支撑架fastener steel tuber full hall formwork support
在纵、横方向,由不少于三排立杆并与水平杆、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扣件等构成的脚手架。该架体顶部钢结构安装等(同类工程)施工荷载通过可调托轴心传力给立杆,顶部立杆呈轴心受压状态,简称满堂支撑架。
3.1.2 脚手架钢管宜采用φ48.3×3.6钢管。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
3.2 扣件
3.2.1 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采用其他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
3.2.2 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脚手架横向两端立杆外皮之间的水平距离,单排脚手架为立杆外皮至墙面的距离。
2.1.23 步距 lift height
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
2.1.24 立杆纵(跨)距 longitudinal spacing of tube
脚手架纵向相邻立杆之间的轴线距离。
2.1.25 立杆横距 transverse spacing of upright tube
只有一排立杆,横向水平杆的一端搁置固定在墙体上的脚手架,简称单排架。
2.1.4 双排脚手架 double pole steel tubular scaffold with couplers
由内外两排立杆和水平杆等构成的脚手架,简称双排架。
2.1.5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fastener steel tube full hall scaffold

建筑施工用脚手架安全技术讲座jgj130-2011

建筑施工用脚手架安全技术讲座jgj130-2011

(三)检查脚手架安装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每次作业前,由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向作 业班组、作业人按照已批准的专项技术方案进 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双方亲笔签名,交底内 容应针对工作实际,与现场相符,有针对性。
(四)检查脚手架验收资料
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八日
适用范围
1.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等; 2.落地式单、双排、满堂、型钢悬挑脚手架; 3.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4.满堂扣件式钢管支撑架; 5.设计、施工、验收。 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其结构构件 与立杆地基承载力进行设计计算。对作业人员 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第四部分 基本构件
悬挑式脚手架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吊篮式脚手架
碗扣式脚手架
满堂脚手架
门型脚手架
第二部分 脚手架事故案例
2010年1月12日中午11:50左右,安徽芜湖华强文化科技产业 园配送中心工地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脚手架倒塌事故, 10多名工人被埋。
2010年1月12日18时左右,贵州省福泉市利森水泥厂 一处工地脚手架突然倒塌,造成8人死亡,2人受伤
(二)检查脚手架安装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 还应由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论证。实行施工总承 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专项方案经论证后,专家组应当提交论证报告, 对论证的内容提出明确的意见,并在论证报告 上签字。该报告作为专项方案修改完善的指导 意见。 专项方案经论证后需做重大修改的,施工单位 应当按照论证报告修改,并重新组织专家进行 论证。
第二部分 脚手架相关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28-2010 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DJ1662008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学习体会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是新发行的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它在旧规范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满堂脚手架计算、满堂支撑架计算、型钢脚手架计算几项内容,对旧规范也做了一些补充。

在此次学习当中,陈红老师详细讲解了脚手架与支撑架搭设的具体规定,配以图示,使人一目了然。

下面结合主讲陈红老师的讲课内容以及新规范的一些规定着重谈一下脚手架的整体稳定以及满堂脚手架、悬挑脚手架的搭设规定:一.脚手架的整体稳定脚手架有两种可能的失稳形式:整体失稳和局部失稳。

整体失稳破坏时,脚手架呈现出内、外立杆与横向水平杆组成的横向框架,沿垂直主体结构方向大波鼓曲现象,波长均大于步距,并与连墙件的竖向间距有关。

整体失稳破坏始于无连墙件的、横向刚度较差或初弯曲较大的横向框架。

一般情况下,整体失稳是脚手架的主要破坏形式。

局部失稳破坏时,立杆在步距之间发生小波鼓曲,波长与步距相近,内、外立杆变形方向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当脚手架以相等步距、纵距搭设,连墙件设置均匀时,在均布施工荷载作用下,立杆局部稳定的临界荷载高于整体稳定的临界荷载,脚手架破坏形式为整体失稳。

当脚手架以不等步距、纵距搭设,或连墙件设置不均匀,或立杆负荷不均匀时,两种形式的失稳破坏均有可能。

设置连墙件,不仅是为防止脚手架在风荷和其它水平力作用下产生倾覆,更重要的是它对立杆起中间支座的作用。

试验证明:增大其竖向间距(或跨度)使立杆的承载能力大幅度下降。

对连墙件设置位置规定的说明:1、限制连墙件偏离主节点的最大距离300mm,是参考英国标准的规定。

只有连墙件在主节点附近方能有效地阻止脚手架发生横向弯曲失稳或倾覆,若远离主节点设置连墙件,因立杆的抗弯刚度较差,将会由于立杆产生局部弯曲,减弱甚至起不到约束脚手架横向变形的作用。

调研中发现,许多连墙件设置在立杆步距的1/2附近,这对脚手架稳定是极为不利的。

2、由于第一步立柱所承受的轴向力最大,是保证脚手架稳定性的控制杆件。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_130-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_130-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902号2011-01-28批准 2011-12-01实施1 总则1.0.1 为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等施工用落地式单、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型钢悬挑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满堂扣件式钢管支撑架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前,应按本规范的规定对其结构构件与立杆地基承载力进行设计计算,并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1.0.4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施工与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扣件式脚手架 steel tubular scaffold with couplers为建筑施工而搭设的、承受荷载的由扣件和钢管等构成的脚手架与支撑架,包含本规范各类脚手架与支撑架,统称脚手架。

2.1.2 支撑架 formwork support为钢结构安装或浇筑混凝土构件等搭设的承力支架。

2.1.3 单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single pole steel tubular scaffold with couplers只有一排立杆,横向水平杆的一端搁置固定在墙体上的脚手架,简称单排架。

2.1.4 双排脚手架 double pole steel tubular scaffold with couplers由内外两排立杆和水平杆等构成的脚手架,简称双排架。

2.1.5 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fastener steel tube full hall scaffold在纵、横方向,由不少于三排立杆并与水平杆、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扣件等构成的脚手架。

该架体顶部施工荷载通过水平杆传递给立杆,立杆呈偏心受压状态,简称满堂脚手架。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902号2011-01-28批准 2011-12-01实施1 总则1.0.1 为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等施工用落地式单、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型钢悬挑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满堂扣件式钢管支撑架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前,应按本规范的规定对其结构构件与立杆地基承载力进行设计计算,并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1.0.4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施工与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扣件式脚手架 steel tubular scaffold with couplers为建筑施工而搭设的、承受荷载的由扣件和钢管等构成的脚手架与支撑架,包含本规范各类脚手架与支撑架,统称脚手架。

2.1.2 支撑架 formwork support为钢结构安装或浇筑混凝土构件等搭设的承力支架。

2.1.3 单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single pole steel tubular scaffold with couplers只有一排立杆,横向水平杆的一端搁置固定在墙体上的脚手架,简称单排架。

2.1.4 双排脚手架 double pole steel tubular scaffold with couplers 由内外两排立杆和水平杆等构成的脚手架,简称双排架。

2.1.5 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fastener steel tube full hall scaffold 在纵、横方向,由不少于三排立杆并与水平杆、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扣件等构成的脚手架。

该架体顶部施工荷载通过水平杆传递给立杆,立杆呈偏心受压状态,简称满堂脚手架。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11、作业层未设置栏杆。
4/16/2020
33
第二部分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JGJ130-2011
12、临边缺口无防护。
4/16/2020
34
第二部分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JGJ130-2011
4/16/2020
35
第二部分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JGJ130-2011
4/16/2020
36
第二部分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JGJ130-2011

满堂脚手架
架 (顶部荷载通过纵、横向水平杆传至立杆) 体

满堂支撑架

(顶部荷载通过立杆顶端的可调顶撑传至立杆)

普通型 满堂支撑架
根据剪刀撑的 间距(5m)细分
加强型 满堂支撑架
4/16/2020
51
第二部分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 一、双排脚手架的修订内容
• (一)双排脚手架的结构性能
• 1、在作用极限荷载时,双排脚手架结构的可能破坏形 式有二种:一种是以连墙件为反弯点的脚手架平面外大 波整体失稳;另一种是脚手架较大步距间立杆段的局部 弯曲失稳。通常情况下,脚手架的破坏表现为前一种形 式,其承载力由平面外大波整体失稳时的承载力值确定 。如果脚手架的步距过大(超过二米),立杆段的局部 稳定承载力可能低于架体整体失稳时的承载力。这种情 况通常由在构造上减小步距的方法来避免。
• 3、取消双管立杆。双管立杆脚手架的经济性不好,在 施工现场已经很少使用,这次修订中予以取消。
• P373 5.3.5之3;5.3.8。
4/16/2020
46
第二部分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 (二)连墙件方面
• 1、取消柔性连墙件。脚手架柔性连墙件的做法粗糙, 可靠性差,不符合安全要求,这次修订中予以取消。

JGJ130-2011_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_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一、规范修订的背景《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的编写工作于1986年开始,经历了调研、统计、实验研究、结构分析、总结和讨论后,于1993年定稿上报,2001年修改后批准实施。

规范使用期内国家的建设规模、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和脚手架使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规范内容应适应变化。

和本规范配套的相关规范在内容作了修订,使本规范在内容上应作出修改,和相关规范协调。

施工现场高大支架和模板工程数量增多,事故频发。

在技术上亟待给予指导和规范。

2005年开始对《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规范的修订工作。

二、本次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1、修订了钢管规格。

取消φ51×3.0钢管;为符合《焊接钢管尺寸及单位长度重量》(GB/T 21835-2008)的规定,将原标准中φ48×3.5的脚手架用钢管改为φ48.3×3.6。

2、对钢管壁厚的下差更严格。

将原规定壁厚下差限值为0.5mm 改为0.36mm。

当所用钢管的壁厚不符合规范规定时,可以按钢管的实际尺寸进行设计计算。

3、双管立杆脚手架的经济性不好,在施工现场已经很少使用,本次修订中予以取消。

4、脚手架柔性连墙件的做法粗糙,可靠性差,不符合安全要求,本次修订中予以取消。

5、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内容统一。

将作用于脚手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公式形式由:w k=0.7μz·μs·w0(w0取n=50)修改为:w k=μz·μs·w0(w0取n=10)。

6、将荷载效应组合表中的可变荷载组合系数由0.85提高为0.9。

7、将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由单排架取3kN改为2kN,双排架取5kN改为3kN ;表4.3.1荷载效应组合8、根据施工现场脚手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的安全管理规定,此次修订内容中弱化了开敞式脚手架,对常用脚手架的允许搭设高度做了调整。

新规范学习-《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新旧规范条文学习对比)

新规范学习-《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新旧规范条文学习对比)

三、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
• • 双管立杆脚手架的经济性不好,很少使用,本次修订中予以取消。 为了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内容统一。修改了将作用于脚手架上
的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公式由:wk=0.7μz·μs· w0(w0取n=50的
值)修改为: wk=μz·μs· w0 (w0取n=10的值) • 增加了“密目网全封闭脚手架挡风系数φ不宜小于0.8。”
连墙 件设 置 立杆 横距 lb 1.05 二步 三跨 1.30 1.55 1.05 三步 三跨 1.30 • 步距 h 1.5 1.80 1.5 下列荷载时的立杆纵距la(m) 2+0.35 (kN/m2) 2.0 1.8 1.8 2+2+2×0.35 (kN/m2) 1.5 1.5 1.5 3+0.35 (kN/m2) 1.5 1.5 1.5 3+2+2×0.35 (kN/m2) 1.5 1.5 1.5 脚手架允许 搭设高度[H] 50 32 50
变形时,应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设计值。各类荷载分项系数均应取1.0。
5.1.4 当纵向或横向水平杆的轴线对立杆轴线的偏心距不大于55mm时,立杆稳定性 计算中可不考虑此偏心距的影响。 5.1.5当采用本规范第6.1.1条规定的构造尺寸,其相应杆件可不再进行设计计算。但
连墙件、立杆地基承载力等仍应根据实际荷载进行设计计算。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 (JGJ130-2011)课件
2012年12月20日


1、规范发布公告
2、规范修订的背景
3、规范组成内容 4、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 5、规范增加的主要内容 6、施工、检查与验收、安全管理
7、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
8、内业资料组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宣讲稿主讲人:张有闻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一、规范修订的背景《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的编写工作于1986年开始,经历了调研、统计、实验研究、结构分析、总结和讨论后,于1993年定稿上报,2001年修改后批准实施。

规范使用期内国家的建设规模、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和脚手架使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规范内容应适应变化。

和本规范配套的相关规范在内容作了修订,使本规范在内容上应作出修改,和相关规范协调。

施工现场高大支架和模板工程数量增多,事故频发。

在技术上亟待给予指导和规范。

2005年开始对《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规范的修订工作。

二、本次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1、修订了钢管规格。

取消φ51×3.0钢管;为符合《焊接钢管尺寸及单位长度重量》(GB/T 21835-2008)的规定,将原标准中φ48×3.5的脚手架用钢管改为φ48.3×3.6。

2、对钢管壁厚的下差更严格。

将原规定壁厚下差限值为0.5mm 改为0.36mm。

当所用钢管的壁厚不符合规范规定时,可以按钢管的实际尺寸进行设计计算。

3、双管立杆脚手架的经济性不好,在施工现场已经很少使用,本次修订中予以取消。

4、脚手架柔性连墙件的做法粗糙,可靠性差,不符合安全要求,本次修订中予以取消。

5、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内容统一。

将作用于脚手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公式形式由:w k=0.7μz·μs·w0(w0取n=50)修改为: w k=μz·μs·w0(w0取n=10)。

6、将荷载效应组合表中的可变荷载组合系数由0.85提高为0.9。

7、将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由单排架取3kN改为2kN,双排架取5kN改为3kN ;表4.3.1荷载效应组合8、根据施工现场脚手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的安全管理规定,此次修订内容中弱化了开敞式脚手架,对常用脚手架的允许搭设高度做了调整。

常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式双排脚手架的设计尺寸(m)注:1、表中所示2+2+2×0.35(kN/m2),包括下列荷载:2+2(kN/m2)为二层装修作业层施工荷载标准值;2×0.35(kN/m2)为二层作业层脚手板自重荷载标准值。

2、作业层横向水平杆间距,应按不大于l a/2设置。

3、地面粗糙度为B类,基本风压Wo =0.4kN/m2。

9、增加了悬挑脚手架挑梁结构及其锚固的构造和计算内容。

10、补充了与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相关的内容。

包括结构体系、构造要求、荷载取值、设计计算等。

规范中将此类支架体系划分为满堂脚手架(顶部荷载通过纵、横向水平杆传至立杆)和满堂支撑架(顶部荷载通过立杆顶端的可调顶撑传至立杆)二种体系。

满堂支撑架根据剪刀撑的间距(5m)细分为普通型满堂支撑架和加强型满堂支撑架。

三、双排脚手架的结构性能及其规范修订内容1、双排脚手架的结构性能在作用极限荷载时,双排脚手架结构的可能破坏形式是以连墙件为反弯点的脚手架平面外大波整体失稳或脚手架较大步距间立杆段的局部弯曲失稳二种形式。

通常情况下,脚手架的破坏表现为前一种形式,其承载力由平面外大波整体失稳时的承载力值确定。

如果脚手架的步距过大(超过二米),立杆段的局部稳定承载力可能低于架体整体失稳时的承载力。

这种情况通常由在构造上减小步距的方法来避免。

影响脚手架结构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跨距和排距、连墙件的布置方式和间距,立杆的截面面积和步距。

双排脚手架的整体失稳2、 双排脚手架的设计计算公式立杆稳定性计算是脚手架计算的主要内容。

由于扣件的偏心距很小,脚手架有一定高度,其底部立杆接近轴心受力构件,计算时视为轴心受压构件。

以不组合风荷载为例,规范中脚手架立杆稳定性的计算公式为:f A N≤∙ϕ;式中:N —脚手架立杆的轴力设计值;A —脚手架立杆的橫截面面积,f —钢材的设计强度值。

ϕ—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由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换算长细比λ0查表或由公式:207320λϕ=确定;i l 00=λ,l 0=k •m •h ,其中: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m —考虑整体稳定因素的计算长度系数,它们可以通过规范查得。

h —立杆的步距。

根据以上公式,可以验算计算部位立杆的稳定性。

在钢结构设计规范中,轴心压杆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可以由公式:f A N ∙∙=ϕ计算式中:ϕ—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A —轴心压杆的毛截面面积,f —钢材的设计强度值。

轴心压杆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稳定承载力极限值/(s R γγ∙),式中:γR —钢材的抗力分项系数,γR =1.165,γs —荷载分项系数的总和。

脚手架立杆的极限承载力值通过结构实验或结构计算分析确定,可以表达为:y f A ∙∙ϕ。

根据建筑施工脚手架结构安全度的要求,脚手架立杆的设计承载力=脚手架立杆的极限承载力/K ,式中:K —安全系数,根据工作条件取2.0~3.0。

脚手架的工作条件较差,施工误差大,其安全度水平显然应该高于钢结构。

因此,当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的形式表示脚手架的计算公式时,应考虑脚手架在安全系数上和钢结构的差别,脚手架立杆的设计承载力应表达为'R f A γϕ∙∙或RR y f A γγϕ∙∙∙',式中:'R γ—立杆的抗力调整系数,应由计算确定,f y —钢材的屈服强度。

脚手架立杆的轴力设计值根据脚手架自重和外荷载计算求得。

由于脚手架属于临时性结构,安全等级为三级,结构重要性系数取0.9。

其轴力设计值可以表达为:0.9(1.2N Gk +∑1.4N Qk )。

式中:N Gk —结构自重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力,∑N Qk —施工荷载等的标准值产生的轴力之和。

脚手架立杆的设计计算应满足:0.9(1.2N Gk +∑1.4N Qk )≤'RfA γϕ∙∙ 在规范中,将上式改写为:(1.2N Gk +∑1.4N Qk )≤'9.0R fA γϕ∙∙∙=RR y f A γγϕ∙∙∙∙'9.0 'R γ的值根据按照现行规范表达的脚手架立杆的可靠度水平应符合安全系数为K 的条件求得,即:(N Gk +∑N Qk )≤K f A y∙∙ϕ应等效于(1.2N Gk +∑1.4N Qk )≤RRy f A γγϕ∙∙∙∙'9.0可以求出:R 'γ=165.19.0⨯K ×QkGk Qk Gk N N N N ∑+∑+4.12.1可见,R 'γ是反映脚手架安全性水平与脚手架上作用的恒、活荷载比例关系的系数。

扣件式脚手架的安全系数取为:K=2.0。

对于不同的N Gk 和∑N Qk 的比值,经计算和统计:0.9R 'γ≈1.33。

脚手架立杆的整体稳定系数ϕ根据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换算长细比λ0查表或由公式:207320λϕ=计算确定。

i l 00=λ,l 0—脚手架大波失稳时的半波长度或连墙件的竖向间距,由脚手架的构造和连墙件的布置方式确定。

以步距h 表示,l 0可以写为单榀架体大波失稳的计算长度系数和步距的乘积:m •h 。

同时将调整结构安全度的'9.01Rγ∙作为计算长度附加系数也写入l 0。

立杆计算长度就写成为如下形式:l 0=k •m •h 。

故:22'2202'20'')()9.0(7320)()9.0(7320)(9.073209.0h i RR R R∙∙∙∙=∙∙=∙∙=∙μγλγλγγϕ经比较可见:155.1333.19.0'==∙=R k γ。

经以上变换,脚手架立杆设计计算公式写为:1.2N Gk +∑1.4N Qk ≤f A ∙∙ϕ允许搭设高度计算:结构自重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力:N Gk =N G1k +N G2k ,其中N G1k —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力,其值等于脚手架立杆承受的每米结构自重标准值g k 和架体总高度H 的乘积:N G1k =g k ·H ;N G2k —脚手架上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力。

代入脚手架立杆设计计算公式:1.2(g k ·H+ N G2k )+∑1.4N Qk ≤f A ∙∙ϕ 可以求出:[H ] =kQk k G g N N f A 2.1)4.12.1(2∑+-∙∙ϕ3、 双排脚手架的使用成熟、经验丰富,本次修订中改动很少。

主要改动内容:1) 密目式安全立网自重标准值不应低于0.01kN /㎡。

2) 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脚手架挡风系数Φ不宜小于0.8。

3) 取消了当26m ≤Hs ≤50m 时,对允许搭设高度限制的调整:ssH H H 001.01][+=4) 强调连墙件的重要性,对连墙件的计算写得更明确: a )连墙件杆件的强度及稳定应满足下列公式的要求:N l =N lw +N o强度:clA N =σ≤f 85.0 稳定:AN l∙ϕ≤f 85.0 式中:N l ——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N );N l w ——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N o ——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

单排架取2kN ,双排架取3kN ;σ——连墙件应力值(N/mm 2); c A ——连墙件的净截面面积(mm 2);A ——连墙件的毛截面面积(mm 2); ϕ——连墙件的稳定系数,应根据连墙件长细比按本规范附录A表 A.0.6取值;f ——连墙件钢材的强度设计值(N /mm 2),应按本规范表5.1.6采用。

b )连墙件与脚手架、连墙件与建筑结构连接的连接强度应按下式计算:l N ≤V N式中:V N ——连墙件与脚手架、连墙件与建筑结构连接的抗拉(压)承载力设计值,应根据相应规范规定计算。

c )当采用钢管扣件做连墙件时,扣件抗滑承载力的验算,应满足下式要求:l N ≤c R式中:c R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一个直角扣件应取8.0kN 。

5) 加强了对扣件的质量控制,增加了相应的强制性条文。

8.1.4 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

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

6) 对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的阶段检查验收由每搭设完10~13米高度后改为6m~8m 高度后。

单排脚手架的使用已经很少,接近淘汰。

四、 悬挑脚手架挑梁结构及其锚固规范中推荐以双轴对称截面钢梁做悬挑梁结构。

悬挑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不超过20米。

悬挑梁截面高度不小于160m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