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教师用
核心素养下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尝试运用——以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模块复习为例

探索篇•课题荟萃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表现出来的能力与品格,而生物核心素养则包含了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内容。
作为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高中生物能够有效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通过探索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模块复习,结合模型构建相关教学方式,以期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并阐述生物学相关知识,使学生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生物学习思路与思维方式,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模型构建的尝试应用生物的有性生殖是高中生物教学中极为重要的模块之一,配子是能够直接串联亲代与子代的桥梁,而减数分裂中所包含的染色体数量运动规律变化,使其能够直观地在生物遗传性与变异性中发挥作用。
因此,在进行这部分知识教学过程中,由于知识点的抽象性、琐碎性与复杂性,学生往往难以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其与模型构建相结合,以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为基础进行有效模拟,以期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突破重难点,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
1.以遗传细胞基础内容为主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引导学生从大量信息中找出关键信息点,真正了解重点知识。
在复习本课内容时,笔者会引导学生以遗传细胞基础相关知识为根本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罗列其中包含的所有知识点,引导学生在记忆中挖掘与其相关的知识点,并明确表示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习到的琐碎的知识点能够串联结合,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笔者还会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比较与讨论,从不同的思维导图中发现自身思维过程中的薄弱之处[1]。
2.以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为主完成物理结构模型的构建在进行物理结构模型的构建时,首先需要准备足够的材料。
针对本课内容,笔者要求学生准备的材料为毛绒条、超轻黏土、磁性教具、铁丝和展板。
学生将这些材料拿到课堂上之后,笔者便会引导学生完成模型的构建。
学生需要根据提前准备好的材料,以小组形式模拟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动态规律变化过程,同时安排一个小组在讲桌前进行展示,其他小组可在座位上完成模型的构建。
教师高中生物教案

教师高中生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细胞分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与联系。
3.了解细胞分裂在生物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机制。
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实验工具:显微镜、培养皿、染色试剂等
3.教学资料:细胞分裂的视频资料、细胞分裂的图解资料等
四、教学步骤:
1.引入:
通过展示细胞分裂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细胞分裂:
介绍细胞分裂的概念、分类和机制,引导学生认识细胞分裂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对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点,让学生了解两种分裂方式的特点和作用。
4.实验探究: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观察细胞分裂的过程,加深对细胞分裂的理解和认识。
5.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梳理细胞分裂的重点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作业布置:
布置细胞分裂的相关练习题和思考题,巩固学生对细胞分裂的理解和掌握。
七、板书设计:
细胞分裂
- 有丝分裂
- 减数分裂
- 意义与作用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入视频和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机制,引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互动和引导,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生物教案减数分裂

高中生物教案减数分裂
教学内容:减数分裂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教学目标:
1. 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
3. 理解减数分裂的意义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减数分裂的过程;
难点:减数分裂的意义和重要性。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
2. 实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麦芽酵母等。
教学步骤:
一、引入
通过问答方式,引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并简要介绍其作用和意义。
二、讲解
1. 讲解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特点;
2. 介绍减数分裂的两个阶段: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
3. 分别介绍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的过程和特点。
三、实验
进行减数分裂实验,观察显微镜下麦芽酵母的减数分裂过程。
四、总结
总结减数分裂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减数分裂这一生物现象。
五、作业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减数分裂的文章。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和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一轮复习教案 第4单元 第4课时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以及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含答案)

第4课时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以及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课标要求 1.通过细胞分裂图像辨析染色体、核DNA数量变化,培养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能力。
2.运用模型、装片或视频观察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考点一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题型一细胞分裂的图像辨析1.请判断下图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及时期2.图像比较(以二倍体雄性动物为例):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三种分裂方式中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主要区别时期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有同源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有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排列在赤道面两侧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无同源染色体后期着丝粒分裂,有同源染色体(看左右)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无同源染色体(看左右)方法总结根据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判断细胞分裂时期题型二细胞分裂的曲线图辨析1.通过染色体与核DNA的曲线区分两种分裂方式方法总结“三看法”区分细胞分裂方式2.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和染色体组数变化(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请在实线之后用虚线画出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应的变化:3.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或染色体与核DNA比值变化请辨析下图曲线中各段代表的相关时期:题型三细胞分裂的柱形图辨析(1)有数目为0的一定是染色单体,细胞中核DNA和染色体数目不可能为0。
(2)柱形图各时期图像中,DNA的数目一定≥染色体的数目(1∶1或2∶1)(3)看有无染色单体;看染色体、核DNA与体细胞染色体、核DNA数关系方法总结考向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1.以下甲~丁为某高等动物体内的一些细胞分裂图,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的顺序依次为乙→丁→丙→甲B.乙是卵原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甲最可能为卵细胞C.甲、乙、丙、丁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依次为1、2、4、1D.没有突变、交叉互换发生时,如果乙的基因组成是EEeeFFff,那么丁的基因组成是EeFf 答案 C解析细胞分裂的顺序依次为丙→乙→丁→甲;乙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故其是初级卵母细胞,根据染色体形态和颜色判断,甲最可能为极体;没有突变、交叉互换发生时,如果乙的基因组成是EEeeFFff,那么丁的基因组成是EEff或eeff或EEFF或eeFF。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及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第4课时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及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课标要求 1.通过细胞分裂图像辨析染色体、核DNA数量变化,培养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能力。
2.运用模型、装片或视频观察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考点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1.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特点比较分裂方式比较项目减数分裂有丝分裂不同点分裂的细胞原始生殖细胞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细胞分裂次数两次一次同源染色体的行为(1)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以发生互换;(2)同源染色体分离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不分离,无互换现象非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出现自由组合不出现自由组合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不变子细胞的名称和数目4个精子或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2个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子细胞间的遗传物质不一定相同相同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使生物的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2.结合图像分析细胞分裂的方式及特点(1)三个前期图的判断是否出现四分体⎩⎨⎧ 是→减数分裂Ⅰ前期否→细胞中是否具有同源染色体⎩⎪⎨⎪⎧ 有→有丝分裂前期无→减数分裂Ⅱ前期结论:A 为有丝分裂前期,B 为减数分裂Ⅰ前期,C 为减数分裂Ⅱ前期。
(2)三个中期图的判断着丝粒是否排列在赤道板上⎩⎨⎧ 否→减数分裂Ⅰ中期是→细胞中是否具有同源染色体⎩⎪⎨⎪⎧ 有→有丝分裂中期无→减数分裂Ⅱ中期结论:A 为有丝分裂中期,B 为减数分裂Ⅱ中期,C 为减数分裂Ⅰ中期。
(3)三个后期图的判断染色体是否含有染色单体⎩⎨⎧ 有→减数分裂Ⅰ后期无→染色体中是否具有同源染色体⎩⎪⎨⎪⎧ 有→有丝分裂后期无→减数分裂Ⅱ后期结论:A 为有丝分裂后期,B 为减数分裂Ⅱ后期,C 为减数分裂Ⅰ后期。
3.结合染色体的奇、偶数识别细胞分裂的方式4.结合染色体的行为与形态判断细胞分裂的方式5.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数目变化曲线的比较(假设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n)项目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注:图中减Ⅰ代表减数分裂Ⅰ,减Ⅱ代表减数分裂Ⅱ。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教案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教案授课人:陈学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入地理解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实质,理解为什么说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其特殊性体现在哪儿,与有丝分裂相比又有哪些共性,切实把握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通过类比分析,找出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识别、理解图表信息的能力。
(3)、训练学生绘生物图的技能。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团结互助、互帮互学的精神。
(2)、通过生物图表的使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识图、析图和画图的习惯(3)、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复习,使学生对“事物是发展变化”和“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的辨证观点有一个新的认识。
重点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实质,即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
难点1、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DNA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2、细胞图的识别。
教学策略制作演示课件,运用图形、动画等展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抓住染色体变化这条主线,讲清各时期染色体动态变化行为,掌握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目变化规律。
利用图示讲解,再以表格的形式将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比较,以坐标图比较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区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图。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问题导入式)前面我们已经以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为例学习了减数分裂的过程,书本第1 00页上写道: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那么其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又有哪些共同的特征?这就是本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都打开课本,观看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
教师活动:巡视,答疑。
看完课本,学生展开讨论。
教师用投影仪展示问题,提示学生围绕下列问题展开讨论: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一个体细胞经过一次有丝分裂产生几个子细胞,一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一次减数分裂产生几个子细胞?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如何变化?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有哪些行为,非同源染色体有哪些行为?5、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吗?6、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几次,细胞分裂几次?7、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形式来比较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学生在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下列练习:12、坐标图比较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教师活动:教师边巡视边了解学生讨论和答题情况,并找出学生作业中有代表性的问题,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指出错误,加以纠正,学生回答得不够完善的,加以补充完善。
高中生物教资有丝分裂教案

高中生物教资有丝分裂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有丝分裂的定义和过程;2. 掌握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3. 熟练运用有丝分裂的相关概念和名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有丝分裂的定义和过程;难点: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的细节。
教学准备:PPT课件、有丝分裂的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有丝分裂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有丝分裂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解有丝分裂的定义和过程:1. 介绍有丝分裂的定义:有丝分裂是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核内有丝分裂纺锤体的作用下,对半分成两个与原核基本相同时的核。
2. 讲解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包括前期、早期、中期、晚期等阶段,重点讲解每个阶段的特点和染色体变化。
3. 结合图片和视频展示,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
三、梳理关键概念:1. 有丝分裂的相关名词解释:包括染色体、纺锤体、分裂鞘等;2. 学生互动讨论,澄清学生对关键概念的理解。
四、练习与巩固:1. 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进行有丝分裂的模拟操作;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总结,加深对有丝分裂的理解。
五、拓展与应用:1. 展示有丝分裂在生物学研究和医学应用中的重要性;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有丝分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强调学生应该掌握的重点和难点;2. 学生进行课程反馈和个人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七、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加深巩固学生对有丝分裂的理解。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丝分裂的知识。
教资教案模版高中生物

教资教案模版高中生物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分裂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区别;3. 能够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周期调控的机制。
教学重点:1.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区别;2. 细胞周期的四个阶段及调控机制。
教学难点:1. 掌握细胞分裂的机制和调控;2. 理解细胞分裂的意义和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2. 幻灯片、视频资料;3. 活动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概念,激发学生对细胞分裂的兴趣。
二、讲解有丝分裂(20分钟)1. 介绍有丝分裂的定义和过程;2. 分步讲解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3. 观看视频,展示有丝分裂的实际过程。
三、讲解减数分裂(20分钟)1. 简述减数分裂的定义和意义;2. 分析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过程;3. 分析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四、细胞周期与调控(20分钟)1. 简述细胞周期的四个阶段;2. 分析细胞周期调控的机制;3. 讨论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的关系。
五、实验与讨论(15分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细胞分裂过程,并让学生探讨实验结果。
六、归纳总结(10分钟)总结细胞分裂的重要性和机制,引导学生思考。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和阅读任务,巩固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细胞分裂的机制和调控有了初步了解,但仍需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知识。
在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实例和生活现象,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一、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细胞无丝分裂的过程比较简单,因为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所以叫做无丝分裂。
例如,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二、有丝分裂1、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
2、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分裂间期的特点: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是染色体复制成为两条连在一个着丝点的姐妹染色单体。
分裂期主要变化为:前期:(1)核仁解体、核膜消失(2)形成纺锤体(3)出现染色体,并散乱排列在细胞中央。
(口诀:膜、仁消失现两体)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最便于观察。
(口诀:形数清晰赤道齐)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
(口诀:点裂数增均两极)末期:(1)染色体、纺锤体消失(2)核膜、核仁重新形成(3)由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
(口诀:两消两现重开始)植物尚可说成:两消三现(出现细胞板)重开始34.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的变化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例1:图4-31中A与B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内染色体数目的动态变化过程,据图回答:(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从_____开始到_____。
(2)图A表示细胞的_____分裂过程,cd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_____期,de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_____期。
(3)图B表示动物或低等植物的_____分裂,相当于图A中的一段是_____,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染色体_____条。
答案:(1)e j (2)有丝后末(3)有丝bc或gh4三、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
中期:四分体(同源染色体)赤道板上站整齐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缢裂成染色体减半的两个子细胞此后不再含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同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于父方一条来自于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联会的两条染色。
形态大小看染色体的长度和着丝点的位置,来源看颜色。
例题: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细胞正在进行分裂。
(2)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_______,几条染色单体。
几对同源染色体。
(3)这个细胞在分裂完成后,子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
(4)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要分离的染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5)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可能形成的染色体组合是_____ ______ __ ______ __(填编号)。
(6)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形成配子中的染色体组合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 ___(填字母)。
(7)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的四分体,每个四分体含有__________。
A.4条染色体 B.2条染色体 C.4条染色单体 D.2条染色单体1)减数分裂(2)4 8 2 (3)2 (4)①和②、③和④(5)①和③、②和④或①和④、②和③(6)ac(a′c′)、bd(b′d′)或ad(a′d′)、bc(b′c′)(7)C四、精子、卵细胞形成比较DNA 变化曲线图间 前 中 后 末间 Ⅰ前 Ⅰ中 Ⅰ后 Ⅱ前 Ⅱ中 Ⅱ后 Ⅱ末染色体含量 时间 时间DNA 含量染色体都复制一次;出现纺缍体;均有子细胞产生;均有核膜、核仁的消失与重建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相似,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使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六、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形的比较例题:请仔细观察图4-13,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所示是某动物细胞的细胞分裂,其中A图是________分裂,_________时期。
B图是_____ __ 分裂,________时期。
(2)A图所示的细胞中有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B图所示的细胞中有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3)A图所示细胞代表的动物体内有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B图所示细胞代表的动物体内有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4)A、B两图所代表的动物是否同一种动物。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有丝后期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2)4 0 (3) 2 4 (4)不是染色体数目不同D E F G H P Q R S T1、如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a过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B、b过程细胞数目不变C、c过程发生细胞融合D、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3、如图甲是某动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乙是该动物一个细胞的局部结构模式图。
请分析完成下列问题:(A、B、C表示生理过程,○1~○7表示时期)(1)该动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通过甲图中的[ B]受精作用形成的,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只进行[ C ]有丝分裂过程。
(2)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 ○3]减数第二次后期和[ ○6]有丝分裂后期。
(3)乙图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甲图中[ ○2](填数字)阶段;图中有1个染色体组;该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16条。
若乙图中2代表Y染色体,则形成该细胞的场所是睾丸。
(4)要鉴定乙图中1的主要成分,应选用的试剂是二苯胺和双缩脲试剂。
(5)若乙图a上某位点有基因B,a′上相应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乙图细胞的分裂方式与其他体细胞的分裂方式相比较,其本质区别是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6)若甲图A表示一个个体的生殖细胞产生过程,该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3阶段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BB、AAbb、aaBB、aabb,若经○4形成的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6阶段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AAaaBBbb。
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同步练习(答题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B. 机体内所有的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C. 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D. 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2、在细胞周期内,要辨认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选择()A. 间期B. 前期C. 中期D. 后期3、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复制、着丝点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的出现及细胞板的形成依次发生在()A. 间期、后期、前期、末期B. 间期、后期、中期、前期C. 间期、后期、末期、后期D.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4、下图所示为连续分裂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②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③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甲的全过程④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③D. ④5、有1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①取材位置不合适②取材时间不合适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④解离时间不合适⑤视野选择不合适A. ②③B. ②⑤C. ①②⑤D. ①③④6、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A.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 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C. 将形成配子D. 正在发生DNA复制7、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 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 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 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8、某同学观察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发现从细胞的两极逐渐发出纺锤丝,纵行排列于细胞的中央,形成纺锤体,而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的中央,可推测他观察的是()A. 植物细胞分裂前期B. 植物细胞分裂中期C. 动物细胞分裂前期D. 动物细胞分裂中期9、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c)可表示为如图所示的关系,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A. 中心粒移向两极B. 着丝点分裂C. 细胞板形成D. DNA分子进行复制10、与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①高尔基体②染色体③叶绿体④线粒体⑤核糖体⑥中心体A. ①②④⑤B. ①④⑤⑥C. ②③⑤⑥D. ②④⑤⑥11、在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可以看到的中心粒数目是()A. 2B. 4C. 8D. 112、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A. N和OB. N/2和Q/2C. N和Q/2D. N/2和Q13、一种动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4。
该动物体内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其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分别为()A. 12、48B. 24、48C. 24 、24D. 48、2414、细菌繁殖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 有丝分裂B. DNA复制C. 细胞壁形成D. 蛋白质合成二、非选择题:15、下图为植物有丝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1)用图中字母排出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顺序__________。
(2)图中细胞内有六条染色体的时期是__________。
(3)开始出现染色体的时期是________;染色体开始转变成染色质形态的时期是____________。
(4)B 图中的染色体数是________;DNA数是________;E图中的染色体数是________;DNA数是______。
16、下图为某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据图回答(1)图甲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是。
(2)图乙为细胞分裂期图像。
该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3)若2号染色体的遗传信息来自父方,那么与其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为号,其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4)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段,图丙对应于图甲中的段。
17、甲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
请据图回答:(1)假设甲图代表的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甲图代表的细胞相当于乙图的区间,此时(细胞器)活动增强;若甲图细胞中4 和5的结构消失,则消失的时间相当于乙图的区间。
(2)甲图所示结构是否来自细菌?简述理由。
【试题答案】1、D2、C3、A4、D5、C6、C7、B 8、A 9、A 10、B 11、B 12、C13、D 14、A15、(1)CAEBD (2)ACDE (3)A D (4)12 12 6 1216、(1)a~h (2)有丝后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3)6 它们是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分离形成的(4)e~f c~e17、(1)0~b和f~h 核糖体、线粒体 b~c和h~i (2)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