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杂交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研究
肉牛杂交优势的利用方法

肉牛杂交优势的利用方法山东现有黄牛近500多万头,其中繁殖母牛200多万头,除少数地方良种外,一般黄牛均具个体小、生长发育慢、饲养周期长、产肉性能差的缺点,必须与引进的良种肉牛进行杂交改良,以提高后代的产肉性能和经济效益。
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杂交方式:1.经济杂交经济杂交是利用两个不同品种的公、母牛交配所产的杂种一代牛,直接用来育肥。
例如,常用的利木赞公牛与本地黄牛杂交,西门塔尔公牛与本地黄牛杂交等,利用杂交一代进行育肥,都取得较好的效果,其共同点是繁殖率高,早熟,增重快,耐粗饲和适应性强等。
如山东大量利用西门塔尔牛与本地牛杂交,据测定,杂种一代育肥期内日增重877克,屠宰率为56.9%,净肉率达43.6%,再有瑞士褐牛与本地牛杂交,杂种一代在育肥期内平均日增重941克,屠宰率为56.1%,净肉率达43.0%。
在同样条件下,本地黄牛育肥,日增重为768克,屠宰率为54.2%,净肉率为40.1%。
经济杂交方法在我国养牛生产上已广泛加以应用。
2.轮回杂交轮回杂交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种进行杂交,这样能始终保持对后代杂交优势的利用。
这种杂交方法已在国外广泛应用,近几年又有新的进展,我国也开始在在产上应用。
(1)两品种轮回杂交t这种方法又叫两品种交叉杂交。
例如将本地母牛分成两群,一群用利木赞牛配种,另一群用夏洛来公牛配种。
利用杂交优势把所产公犊育肥出售,把杂种母犊留种到配种年龄时用另一品种公牛配种,即本地牛与利木赞产的母犊,育成后与夏洛来公牛进行配种,本地母牛与夏洛来公牛产的母犊,育成后与利木赞公牛配种。
这样反复轮回杂交,其优势得以利用。
但轮回杂交反复进行之后,杂交优势有所下降,在生产中应引起注意。
(2)三品种轮回杂交:这种方法又叫三品种交叉杂交。
就是把两品种杂交得到的杂种母牛,再用第三个品种公牛配种,所生后代继续轮回杂交。
例如。
西门塔尔公牛与本地母牛杂交所产的后代母牛与利木赞公牛配种,杂交的后代母牛再与夏洛来公牛配种,而后夏times;利times;西的杂种后代再与西门塔尔公牛配种,这样进行轮回配种,以保持杂交优势。
肉牛的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

( 3 ) 性 别控 制技 术 。就 是 人 为干 预 公 牛 的正 常
生殖 过程 , 确 保 成年 雌性 动 物诞 生 出 的后 代是 人 们
期 望 的性 别 。此技 术最 有效 的方 式就 是 分离 XY精
子 及 鉴定 早期 胚 胎 的性 别 , 然 后 实施 人 为 干预 达 到 控 制 后代 性 别 的 目的 。当前 , 流 式 细胞 分 离技 术 是
种和繁 殖技术极 具现 实意义 。
1 肉牛的 遗传 育种 技术 1 . 1 常规 育种技 术
能 的分子遗 传 学方 面 的研 究 才逐 渐发 展起 来 。 分 子
标 记 的发 展 历经 了 三个 阶段 : 一 是 在杂 交 的 基础 上
进 行分 子 标 记 , 如R F L P; 二是在 P C R 的 基 础 上 进
速 , 肉牛的遗传 育种技 术 以及繁 殖技 术都得 到 了很 好的推 广与应 用 , 为 肉牛养 殖者 带来 了较 好 的效益 。
本文 着重分析 肉牛的 遗传育种技 术 与繁 殖技 术
关键 词 : 肉牛 ; 遗传 育种 : 繁 殖 地 方 黄 牛 品种 是 我 国 肉牛 产 业 发 展 的 主要 品
稳定 、 系谱 记 录 档 案 不 完 整 或是 遗 失 、 肉 牛 品种 选 育 和育 种 比较 落 后 , 只有 少部 分 国家级 核 心 育种 场 有比较 科 学 、 系统和 完整 的 系谱记 录档 案 。( 5 ) 后裔 测定 。此 种 测定 是评 价种 公 牛最 科学 、 最 精 准 的方
( 2 ) 人工 授 精技 术 。此 繁 殖技 术 是 肉 牛 良种 繁 育 及 经 济 杂 交十 分 常 用 的 , 现今, 针对我国优 良肉
中国畜牧杂志 第46卷总目次

… … … … … … … … … … … …
猪 儿一 占基 因 多 态 性 与 产 仔 数 的 关 联 性 分 析
… … … … … … … … … . . … … … ,
徐怀 亮 , 永芳 , 姚 朱
左福元 , 王
玲 , 昌林 1 ( ) 刘 1 1
中国 9个 家驴 品种 mtNA D lo D —op部分 序列分 析与 系统进 化 研究 … ……………………… 刘建斌 , 博辉 , 杨 郎
H P O在 急 性 热 应 激… … … … … … … … … … … …
耶 基 因 C S区遗 传特 征及其 与小尾 寒羊产 羔数关 系的 D
研 究 ………… ………………… 王继 卿 , 胡 江 , 玉柱 1( ) 罗 1 5
侠 , 3 1 等 ()
海 南 3个 地 方 猪 种 S A— B基 因 外 显 子 2的 P R— F P多 L DQ C RL
… … … … … … … … … … …
张 承 华 , 爱 国 , 金 銮 , 9 8 王 傅 等 ()
如 皋黄鸡 产蛋性 能与 遗传参 数分析
… … … … … … … … … … …
王克 华, 窦套 存 , 亮 , 9 1 ) 曲 等 ( 2
三 品种外 种猪 s — Q D A基 因的 P R— F P分 析 C RL
白小青 , 王金 勇 , 陈
利 用 实 时 荧 光 定 量 R — C 检 测 鸡 一 AB T PR F P和 日一 AB F P基 因
肉牛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肉牛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传统的肉牛育种技术是养殖户通过经验积累所获得的,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分子育种技术开始盛行,并可获得更高品质的肉牛基因。
在肉牛的繁殖过程中,要及时引入和推广全新的科学技术,比如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性别控制技术等。
通过性别控制技术可以使养殖户根据养殖目的获得所需要的牛犊性别,并合理规划种群性别比例。
使用胚胎移植技术,既可以减少肉牛的繁殖时间,提升繁殖效率,还可获得更加优质的牛犊。
体外受精技术则可以增加受精的成功率。
因此,养殖户需要及时更新理念,应用最新科技进行肉牛的培育与繁殖,并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技术体系与信息平台,从多方面提升肉牛的繁殖与培育质量,助力我国的畜牧业发展。
1 肉牛的遗传育种技术1.1 育种估计进行育种估计可以大致了解肉牛的育种概况,目前主要的育种估计方法有以下几种:(1)选择指数法,是一种通过对目标性状建立回归方程,来求解估计育种值(EBV)的育种方式。
(2)BLUP 法,其是指将最佳线性进行无偏预测,以便为不同环境下的育种评定提供统一的参考。
(3)遗传参数估计法,其需要复杂的计算,利用程序化软件,将遗传力、重复力等与遗传相关的指数进行计算,从而获得最好的育种值。
(4)为MT-DFREmL方法,其将繁殖性状作为遗传参数,并与生物技术结合,以数量遗传作为基础,建立一套完整的育种信息管理系统,进而提供育种决策。
1.2 传统育种技术我国在肉牛养殖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育种经验,仍然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常用的技术。
传统育种技术主要通过杂交方式进行品种改良。
这种杂交技术需要选择最优的母本与父本,需要养殖人员平时观察牛的具体信息,如牛的外貌、身高、体重、跑动能力等,以便综合选出最优的牛进行交配。
对杂交后代再重新观察,经过几代的繁育与改良,最终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品种,并不断壮大养殖规模。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肉牛品质,养殖户需要深入挖掘地方品种牛的优势,选择具有更强抗逆性、耐粗性的优质种牛,以提升育种的改良质量与效果。
肉牛繁殖和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研究进展

第36卷第1期2017年3月武汉轻工大学学报Journal of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Vol . 36No . 1Mar . 2017文章编号:2095-7386(2017)01-0009-07DOI ;10. 3969/j . issn . 2095-7386.2017.01.002肉牛繁殖和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研究进展穆杨M ,朱洛毅2,杨傲2(1.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湖北武汉430068;2.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摘要:在肉牛产业中,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是两大重要的经济性状,与牛场的直接利益息息 相关。
而通过遗传育种途彳圣提高整个牛群的生产繁殖性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而在育种过程 中,选择合适的遗传性状以及准确的遗传参数是成功的关键,本文旨在通过对世界范围内不同 肉牛品种的多个相关性状进行总结分析,为育种者提供全面可靠的遗传参数信息。
关键词:肉牛;繁殖性状;生长性状;遗传参数 中图分类号:S823文献标识码:AGenetic parameters of reproductive and growth traits in beef cattleMU Yang1-1 ,ZHU Luo-yi1, YANG A 〇2(1. School of Bioengineering and Food Science,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68, China;2. School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azho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 : Productive and fertility traits are both economically important in beef industry. Using breeding methods to improve these performances is meaningful. In animal selection and prediction programs, appropriate genetic traits and accurate genetic parameters are essential parts of the selection index.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view is widely and accurately summarizing genetic parameter information of beef cattle for researchers and breeders.Key words : beef cattle fertility traits; growth traits; genetic parameter.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关于两类性状各自遗 传参数的研究较多,而两类参数之间的相关系数的 研究相对较少。
和牛与不同杂交组合肉牛增重及生长指标变化的研究

和牛与不同杂交组合肉牛增重及生长指标变化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牛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肉类来源之一,而和牛与杂交肉牛因其高品质肉质而备受消费者青睐。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牛肉需求的提高,如何有效提高肉牛的增重及生长指标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传统的养殖技术和饲养管理方式对肉牛的增重及生长指标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在不同品种和杂交组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对比不同杂交组合肉牛的增重及生长指标变化,探索其肉质指标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成为本研究的重要课题。
通过对不同品种和杂交组合肉牛进行系统的实验设计及数据分析,可以为养殖业提供科学依据,优化饲养管理方式,提高肉牛的生长性能和肉质品质,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不同杂交组合肉牛增重及生长指标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比较和牛与不同杂交组合肉牛在增重及生长指标变化方面的差异,探索其生长性能和肉质指标的差异情况,进一步分析影响不同肉牛增重和生长指标的相关因素。
通过这项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不同肉牛品种在生长过程中的表现,并为优化肉牛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比较和牛和肉牛的生长性能和肉质指标,可以为肉牛品种改良和选育提供参考。
研究还将探讨不同杂交组合对肉牛增重和生长指标的影响,为肉牛育种提供重要参考,推动我国肉牛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分析,可以为肉牛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我国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
1.3 研究意义略过,表达研究意义的重要性。
生产实践证实,和牛与不同杂交组合肉牛在增重及生长指标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通过深入研究和牛与不同杂交组合肉牛的生长性能及肉质指标,可以为养殖业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养殖者选择适合的肉牛品种,从而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本研究还可以为肉牛养殖领域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促进肉牛养殖行业的发展。
研究和牛与不同杂交组合肉牛增重及生长指标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肉牛遗传育种与繁殖相关技术的简介

国畜禽业中种2018.11肉牛遗传育种与繁殖相关技术的简介冼坚1罗坤华2(1,广西梧州苍梧县岭脚镇水产畜牧兽医站543105;2,广西梧州苍梧县京南镇水产畜牧兽医站543111)摘要:随着养牛业的不断发展,传统育种和繁殖方式已不能适应当代发展的需求,因此,在传统养殖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
现在的技术主要包括数量遗传学、分子育种、育种值估计、胚胎分割技术和体外授精技术等。
这些技术不仅给养牛业带来效益的增长,也为养牛业发展提供一些可以运用的便利技术。
本文正是对这些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养殖过程中的运用提供一些技术参考和新的思路。
关键词:肉牛;遗传育种;繁殖作者简介:冼坚(1984.2-),男,广西梧州市人,函授本科,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兽医用药方面。
养牛业逐渐趋于高效率和高产出的发展理念,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变化非常快,尤其是在肉牛产业上更为明显,在这之前的20年里,中国牛肉产量增长速度很快,在世界牛肉总产量基本不变的基础上,中国牛肉产量增长21倍[1]。
虽然在这段时期发展很快,但继续维持这种快速增长甚至是加快增长速度需要更强大的现代化技术做支撑。
1肉牛的遗传育种技术1.1育种值估计育种值估计当前常见的主要有选择指数法和BLUP 法。
(1)选择指数法就是在做选择时需要将多方面的性状按照遗传规律特点和经济效果等综合后形成一个指数,使用这个指数对品种进行选择。
肉牛中应用较多的指数有针对西门塔尔牛的总性能指数(TPI)和肉用指数(BPI),是牛的成年活体重量及身体高度的比值。
是肉用牛品种选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
(2)BLUP 法是在选择指数方法的优点上形成的,是最佳线性无偏预测。
这种方法考虑到多种环境效应,是目前更为科学的方法。
在很多地方BLUP 方法已经替代了综合指数法。
由于BLUP 方法是一种特殊的统计学方法,这种方法的应用需要有育种措施为基础,配合相应的计算设备。
什么是杂交肉牛 杂交肉牛有何生产优势

什么是杂交肉牛杂交肉牛有何生产优势
肉牛生产中常见的两品种杂交类型如夏洛莱、安格斯作为杂交父本与本地黄牛杂交,所生杂种一代生长快,成熟早,体格大,适应性强,饲料利用能力和育肥性能好,对饲养管理条件要求较低。
日前,我国商品牛生产主要采取这种形式。
杂交肉牛的优势
1. 体型大我国部分地区的黄牛体型偏小,后躯发育差,不利于长肉。
经过杂交改良的后代牛,体躯增长,胸部宽深,后躯较丰满,其体型比当地黄牛增大30%左右。
2. 生长快经过杂交改良的后代牛,育肥时20月龄的体重可达350~400千克,比当地黄牛可提高40%左右。
3. 出肉率好经过杂交改良的育肥牛,其屠宰率可达55%以上,比当地黄牛能多产肉10%~15%。
4.经济效益好杂种牛生长快,饲料报酬高,其成年牛体重大,肉质好,能满足外贸出口的标准,比当地黄牛的售价高出许多。
肉牛杂交应注意事项
①引入品种的选择,除,考虑生产性能高、能满足畜牧业发展需要外,还要特别注意其埘当地气候、饲管条件的适应性,因为随着级进代数的提高,外来品种基因成分小断增加,适应性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
②级进到几代好,没有固定的模式。
总的说要改正代数越高越好的想法,事实卜,只要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基本接近用来改造的品种就可以固定了。
原有品种基因成分应占有一定的比例,这可有效保留原有品种适应性、抗病力、耐粗性等优点。
③级进杂交中,随着杂交代数增加,生产性能不断提高,要求饲养管理水平也要相应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交 已广泛 应用 于动植 物生 产 ,如何 预测 杂种
2 龄体 重 、 高 、 直长 、 4月 体 体 体斜长 、 围 、 围。 胸 管
12 实 验方法 .
优势 , 提前 筛选 杂交组 合 、 进杂交 改 良等工作 具 对 推
有重要 意义 。随着分 子生物 技术 的发展 ,为这一 工
121 微卫 星标记及 引物合 成 ..
市丰 都县包 鸾镇 肉牛示 范基地 引入 的 肉用 或 肉乳兼
用 品种 , 中利 木 赞 牛 l 其 0头 、 门塔 尔 牛 2 西 0头 、 德 国黄 牛 l 2头 、 安格 斯 牛 8头 、 安 格斯 牛 1 红 黑 0头 、
进行等位 基 因分型 。
13 统计分 析 .
海福 特牛 8头 , 自河 南 、 北 、 采 河 四川 和重 庆 等地 种 公 牛站 ,I 山地黄 牛 14头 , 自重 庆 丰都 县包 鸾 』南 『 2 采
镇 肉牛示 范基地 。
131 杂 交实 验实 测 杂种优 势 率 ( 向超 亲优势 ) .. 负 负 向超 亲 优 势是 杂 种 一 代 与超 亲 低 值 亲本 ( P) L 作 比较 。
负 向超 亲优 势 =( 。 P) P X 10 F 一L / 0 % L
随机选择 肉牛示 范基地 的 6个杂 交组合 F 代 牛 各3 0头 , 、 公 母各 半 , 量其 初生 、 、 、2 1 测 3 6 1 、8月龄 和
1 . P R 反 应产 物 检 测 及 基 因 型判 断 .3 C 2 用 聚 丙
11 实验 材 料 .
杂 交 亲本 为川 南 山地 黄 牛 和重 庆
烯 酰胺 凝 胶 电泳 结 合银 染 法 检 测 等 位 基 因片段 大
小 , 凝胶 自动成 像系统 显影 , 用 并用 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所带 的软件
要 :利用 1 1个微 卫星标记研 究川南山地黄牛 、 海福特牛 、 黑安 格斯 牛、 红安格 斯牛 、 利木 赞牛 、 门塔 尔牛、 西
德 国黄 牛的遗传 多样 性 , 分析 肉牛亲本间微 卫星标 记遗传距 离与体尺 、 体重杂种优 势间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 1 1 个 微 卫 星基 因 座 平 均 有 效 等 位 基 因数 为 452 , .42 7个 牛 种 的 多 态信 息含 量在 03 3- . 0 ,平 均 杂 合 度 为 .44 04 7 2
( . UI ) . t , 2 m ] 15I 。D A模 25 /L 04 A Mg ( 5m oL). A x L ] L N
交亲本的遗传多样性 , 同时研究 7 肉牛杂交 亲本 间 个 的遗传距 离与 体尺 、 体重 杂种优 势 的相 关性 , 肉牛 为 适宜 杂交组合 的筛选及杂交 改 良奠定基础 。
1 材 料 与 方 法
板 10n ,然后 加水 至 2 L C 0 g 5I 。P R扩增参 数 :4 L 9% 预变性 5 n 9 ℃变性 3 , ,4 mi 0 退火 4 ,2C S 5 7  ̄ 延伸 4 , s 5 S 3 个循 环 , 5 反应结束后 7  ̄延 伸 1 i。 2C 0mn
收稿 日期 :0 9 0 — 9 修 回 日期 :0 9 0 — 2 20—3 1; 20—70
资助项 目: 重庆市 “ 十一 五” 重大专项( S C,0 8 A12 C T 2 0 A 0 0)
式 中 , F 为杂 种一 代性状 值 ,J I P为低 亲( 川南 山地 黄
2] 茸 豢 4 卷 幕 1期 0 0 6 1
Ge eis n re ig・ 逮 璃 鹣 藕 n t dB e dn ca
肉牛杂交亲本遗传距 离与 杂种优 势的相关 性研究
左福 元 , 王 玲 , 昌 林 刘
( 西南 大学荣 昌校 区动 物科 学 系, 重庆 荣 昌
摘
4 26 ) 0 40
个微卫 星标记 来检 测川南 山地 黄牛及 引入 的 6 杂 个
杨 国忠等 l 验结 果 , 3 l 实 选用 1 个 与生 长发 育 性 能相 1 关 的 Q L连锁 微卫 星标 记 , T 所用 引 物 由上海 生物 工 程技 术服务 有 限公 司合 成 , 引物详 细信息见 表 1 。 1 . P R反 应 条件 .2 C 2 P R反 应 总 体 积 为 2 L C 5 , 其 中 1 C u e ( 矿 f e 25 L 1 m 1 0 X R B fr M P f r ). e ,0 m oL ] d T s . t , 物 ( 0l oL) 为 05t ,a N P 5 x 引 0 L 1 , l 均 a / m . x rq酶 L
参 照 M roh等 l udc 2 l 、
作 的开 展提供 了新 的途径 。 由于微 卫星 D A标记 具 N 有 多态 性 丰富 、 辨率 高 、 共显 性遗 传 、 布 广 而 分 呈 分 均 匀 、 于检测 等 特点 , 度 量 品种遗 传 多样 性 、 易 在 估 测 品种 问遗传距 离 、 构建系统发 生树和建立 遗传连锁 图谱等研究 中显示 出巨大的优势_ 1 I 。本实验 选用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