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质矿山中GIS技术的应用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矿产资源的日益紧缺,矿山地理信息系统(Min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矿山GIS)在采矿业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矿山GIS凭借其空间数据管理、地理分析和决策支持等功能,为矿山生产和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极大地提高了采矿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一、矿山地理信息系统概述矿山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和地图的一种技术,通过搜集、存储、管理、分析、显示和利用矿山相关的地理数据来完成对矿山资源的综合管理和决策支持。
1. 数据搜集与处理矿山GIS通过搜集矿山周边的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交通运输等,利用遥感和测绘技术获取矿区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存储与管理矿山GIS将搜集到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通过建立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关联,实现对矿山资源数据的统一管理和维护。
同时,还可以将历史和实时的数据进行存档,方便后续的查询和参考。
3. 空间分析与模拟矿山GIS利用空间分析功能,对矿山资源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地理定位、路径分析、地形分析、空间拓扑分析等。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准确判断矿山资源的分布情况、寻找最佳开发路径、评估风险等,提供决策依据。
4. 地图显示与展示矿山GIS可以将处理和分析后的数据以地图的形式进行展示和显示。
通过地图,矿山人员可以直观地了解矿区的情况,包括地质结构、矿藏分布、矿井位置等信息,为矿山管理和生产提供直观的参考。
二、矿山地理信息系统在采矿业中的应用1. 矿山勘探与开发矿山GIS可以通过地质勘探数据的分析,为矿区的勘探和开发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可以确定潜在矿藏的位置和规模,并评估其经济价值和环境影响,为矿山的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 矿区环境监测矿山GIS可以实时监测矿区周边的环境变化,包括大气污染、水质变化、土壤侵蚀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和改善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
在矿山测量中GIS技术的应用分析

在矿山测量中GIS技术的应用分析在目前的矿山勘测中,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化测量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这种高科技手段,矿山勘探和再生产都得到了有效保障。
故此,对于地理信息系统在矿山勘探中的应用我们要有全新的认识,对这种技术的重要意义,应用过程都要有足够的了解,从而满足矿山生产的实际需要。
标签:GIS技术;矿山测量;应用引言:传统测量手段存在效率低、错误率大等问题,外界条件对测量工作有较大的干扰。
而与之相比,数字化测量手段具有许多传统测量手段不具备的优势,GIS技术就属于数字化测量手段的一种,能够更加客观、准确、真实的反映测量结果。
GIS技术对于矿山勘探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含义。
一、GIS技术及其特点只有对GIS测绘技术有足够清晰的了解,才能够研究GIS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GIS技术也称地理信息系统。
GIS的基本原理是依托与计算机、空间信息科学、环境及管理等诸多学科于一体,目前这种手段已经成为各领域基础平台和空间信息显示的重要手段。
GIS技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这是GIS技术具有极高精准度的原因。
GIS技术的关键在于将数据信息转换为空间地理信息[1]。
故而,这种技术将数据采集、储备、管理、三维立体化显示及成果转化输出集于一体,同时还具备预测、辅助决策等多种功能。
GIS作为一门已经具备一定成熟度的技术学科,正在诸多领域上发挥这重要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的共同支持下来对现实世界环境和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数据特征的属性进行储存、管配、分析、显示的技术工程。
综合来看,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其目的是地理研究和决策,依托地理模型方法进行研究;2.具有采集、解析、管控等多种能力;3. 人类不能完成的任务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完成。
我们国家的GIS 技术与发达国家的GIS技术相比存在发展较晚,技术尚不成熟的现象,所以,在具体工作过程当中施工人员存在对GIS 技术不了解,不熟悉,应用困难的情况。
GIS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中的有效应用

GIS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中的有效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GIS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各种数据结合起来进行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的技术。
下面将详细介绍GIS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中的有效应用。
一、地质信息的整合和管理GIS技术能够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整合和管理,可以将地质、地球物理、化学、剖面和测量数据等数据整合到一个数据库中。
GIS技术具有存储、管理、查询、分析和可视化等功能,使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监测的地质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从而大大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和保密性。
二、矿产资源评价的空间分析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对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通过地质模型、数字高程模型、遥感影像等方法,生成矿产资源地表和地下空间的三维模型,从而实现矿产资源勘查评价的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输出的数据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矿产资源的分布、含量、品位等特征,为项目决策和资源评价提供参考。
三、矿产资源勘探和采矿路线规划GIS技术可以模拟和分析不同采矿方案的效益,根据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开采条件、可采储量等数据进行决策分析,为矿业企业提供合理的采矿路线规划建议。
在开采过程中,GIS技术也可以进行规划和监测,包括挖矿面积、开采深度、矿体剖面、矿体体积等多个方面的数据监测。
四、矿山环境管理GIS技术可用于建立矿山环境信息系统,实现矿山环境的污染监测、治理和生态修复。
通过图层叠加、空间查询等方式对矿山周边环境和水体等敏感区域进行监测和分析,以便及时进行排污和生态修复。
同时,利用GIS技术可以对矿山水资源、矿山排水等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得出污染源、扩散等情况,为环保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GIS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中的应用,提高了矿业企业的决策制定能力,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也有助于矿山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GIS技术在矿业领域的不断创新,这一技术的价值和应用前景将会进一步扩大。
简述三维GIS技术在矿山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97地质勘探G eological prospecting简述三维GIS 技术在矿山地质勘查中的应用张 颖(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宁夏总队,宁夏 银川 750021)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GIS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我国矿业的发展模式,可以更直观更准确地进行地质勘查工作,在提高矿山地质勘查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能更了解地地下的实际情况,可以实现深层次的找矿计划。
因此,研究三维GIS技术在矿山地质勘查中的应用,可以很好地了解目前三维GIS技术在矿山地质勘查中的应用现状,找到三维GIS技术在矿山地质勘查中应用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来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能够更好地发挥三维GIS技术的作用,推动矿山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三维GIS技术;矿山;地质勘查中图分类号:TD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7-0097-3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f 3D GIS Technology in Mine Geological ExplorationZHANG Ying(Ningxia Headquarters of China Construction Materials Industry Geological Survey Center,Yinchuan 750021,China)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the emergence of three-dimensional GIS technology has changed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mining industry in China. It can conduct geological exploration work more intuitively and accurat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ining geological exploration work, and als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actual underground situation, enabling deep level mineral exploration plans. Therefore, studying the application of 3D GIS technology in mining geological exploration can provid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3D GIS technology in mining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dentify the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of 3D GIS technology in mining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in order to better play the role of 3D GIS technology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ining geological exploration work.Keywords: 3D GIS technology; Mines; Geological exploration收稿日期:2023-06作者简介:张颖,女,生于1983年,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矿产资源勘查。
GIS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中的有效应用

GIS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中的有效应用一、GIS技术在空间数据处理中的应用GIS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中首先发挥的作用是处理空间数据。
矿产资源的地理位置分布和空间属性是其最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
GIS可以对遥感影像、数字地图、GPS定位数据等空间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处理,快速获取矿产资源的地理位置信息和空间特征,并将其呈现在地图或图表上。
通过GIS技术,可以实现对矿产资源的数字化、空间化、智能化管理,大大提高了矿产资源勘查评价的效率和准确度。
二、GIS技术在资源信息管理中的应用GIS技术可以对矿产资源的空间信息、属性信息、实验数据等进行管理和整合。
它可以建立矿产资源数据库,对矿产资源的类型、产量、质量、分布等信息进行录入和管理,并通过地理空间分析模型对其进行综合分析。
GIS技术还可以将矿产资源信息与其他社会经济数据进行关联分析,为勘查评价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支持。
通过GIS技术,矿产资源的信息管理得到了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了资源信息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三、GIS技术在勘查评价分析中的应用GIS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中的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在勘查评价分析方面。
GIS可以通过空间叠加、空间分析、多元统计等方法对矿产资源进行评价分析。
可以通过GIS技术对地质构造、地貌地貌、水文地质等进行空间叠加分析,找出矿产资源的潜在隐蔽性;通过GIS技术对地貌地貌、土壤地球化学特征、遥感地物光谱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矿产资源的物化特征;通过GIS技术对矿产资源与交通、环境、水资源等进行关联分析,找出矿产资源的市场化特征。
通过GIS技术,可以对矿产资源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勘查评价分析,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决策支持。
四、GIS技术在矿产资源管理中的应用GIS技术可以将矿产资源的勘查评价结果与实际开采、生产、利用情况进行关联,实现对矿产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矿产资源的整合利用过程中,可以利用GIS技术对矿产资源的开采、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进行管理和监测,实现矿产资源的精准开采和高效利用。
GIS技术在矿山应急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GIS技术在矿山应急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一、 G一、技术概述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为人们提供空间信息查询、分析和应用服务的计算机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GIS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矿山应急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矿山应急管理是指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对突发事件进行预警、监测、预测、评估、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等全过程的管理。
传统的矿山应急管理主要依靠人工经验和直觉,存在信息不准确、反应迟缓等问题。
而GIS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矿山地理信息的快速获取、处理和分析,为矿山应急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支持。
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通过GIS技术对矿山地质、地形、气象等多源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矿山灾害风险,为矿山应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GIS技术实时监测矿山周边环境变化,实现灾害预警,降低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应急资源管理与调度:基于GIS技术的矿山应急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各类应急资源(如救援队伍、物资设备、通信设施等)的统一管理和调度。
通过GIS技术对应急资源进行可视化展示,提高应急资源利用效率,确保矿山应急管理的顺利进行。
应急指挥与协调:GIS技术可以为矿山应急管理提供实时、动态的指挥决策支持。
通过对矿山地理信息的可视化展示和分析,为矿山应急管理部门提供直观的信息支持,提高应急指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事故现场信息收集与处理:GIS技术可以快速采集事故现场的各种信息(如人员分布、伤员位置、灾情状况等),并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
通过对事故现场信息的深入挖掘,为矿山应急管理部门提供有针对性的救援方案和措施。
灾后恢复与重建:基于GIS技术的矿山灾后恢复与重建规划系统,可以对灾后受损区域进行三维建模,实现对灾后重建工作的全面规划和管理。
通过对灾后重建工作的可视化展示和模拟分析,为矿山应急管理部门提供科学、有效的灾后恢复与重建方案。
GIS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中的有效应用

GIS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中的有效应用
随着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GIS技术已经成为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工
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GIS技术可以对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产状、品位等多元信息
进行统一处理、空间分析与展示,不仅可以提高勘查的效率,还可以提高矿产资源勘查评
价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GIS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中的有效应用。
一、GIS技术在地质信息管理和处理中的应用
GIS技术具有很强的数据处理和处理能力,可以对多源、多种地质信息进行整合和管理。
在矿产资源勘查评价过程中,GIS技术可以将地质信息的分布情况、成矿地质条件、
成矿历史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空间分析和展示,从而为找矿工作提供支持。
例如,通过GIS
技术将地质调查报告、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岩矿化验数据等有关地质信息进行空间整合和
管理,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矿区的地质信息,在编制找矿方案时提供重要信息支持。
GIS技术具有空间分析和展示的特点,可以将矿区的地质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信息
进行空间分析和展示,从而辅助矿床勘查。
例如,通过GIS技术对矿区的地质构造与矿床
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可以找到矿床的分布范围,从而减少勘查投入,提高勘查效率。
另外,通过GIS技术对矿床的地质形态、体积、品位等信息进行三维建模,可以为矿床储量计算、资源评价和选矿工艺提供依据。
GIS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中的有效应用

GIS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中的有效应用
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中的应用对于矿产资源的发掘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GIS技术能够对地质环境、地形地貌、地下水位、气候等多种地理信息进行整合,通过数据分析和空间分析,为矿产资源勘查评价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GIS技术能够对多源地理数据进行整合和融合。
矿产资源勘查评价需要获取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如地质地形图、航空遥感图像、卫星影像等。
这些数据通常来自不同的部门和机构,存在着数据格式不统一、空间参考不一致等问题。
通过GIS技术,可以将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和融合,形成一张完整的地理信息图,为矿产资源的勘查与评价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基础。
GIS技术能够进行地质空间分析。
地质信息对矿产资源的勘查评价至关重要,而通过GIS技术,可以对地质信息进行分层、分块、分区等处理,进而进行空间分析。
可以对地质断裂带、岩性分布、矿产赋存等进行空间分布分析,辅助判断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征和成矿规律,为勘查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GIS技术能够进行矿产资源的综合评价。
矿产资源的综合评价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地质条件、经济开发条件、环境保护等。
通过GIS技术,可以将这些因素进行权重分配和叠加分析,形成综合评判结果。
可以将地质条件与经济开发条件叠加,确定矿产资源的优先开发区域;也可以将环境保护因素进行空间分析,指导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GIS技术还能够实现矿产资源勘查评价结果的可视化呈现。
通过GIS技术,可以将矿产资源勘查评价结果以地图、图表等形式进行可视化显示,使得研究者和决策者更直观地了解矿产资源的分布和潜力,帮助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地质矿山中GIS技术的应用
[摘要]矿山三维GIS将成为矿山生产规划和信息化管理不可缺少的工具。
笔者通过对GIS技术的分析,对三维GIS技术在矿山地质勘察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的途径及实现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三维GIS;地质勘察;数据;信息
在数字化时代,三维GIS在矿山地质工作中的作用已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完美的蓝图。
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其最大的特点则是空间分析功能,非常适合于矿山领域中的空间实体建模与叠加分析。
GIS空间分析的内涵极为丰富,包括空间查询、空间量测、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空间统计分类等多个方面。
引入GIS后,我们可以对矿图进行空间属性查询,以及利用全自动化办公系统对矿山中空间实体进行空间量测、叠置分析等,大大简化了工作量,也提高了精准度。
1.三维GIS的空间
现阶段,采用GIS技术对二维空间数据及信息进行处理已日趋成熟,然而三维数据处理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目前三维地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模块,哪怕和二维系统集成在一起,仅能做到形式上的集成而非数据处理内核的集成。
其原因岁软和GIS软件发展状况相关,然而本质上仍是二维GIS维数的局限性所致,也就是二维GIS无法把垂向信息z坐标独立出来,构建真三维模型。
二维GIS一般是把现实世界中独立空间的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高程数据z坐标用依赖变量(Dependent Variable)或属性来模拟。
而三维GIS则和二维GIS有本质的区别,其将z坐标进行了独立的处理,其在基础数据处理模块中,把z坐标视作一项独立的变量,构建了真三维空间,所以用三维GIS对地形进行三维表达的结果和其它各模块真正吻合,在基础数据结构的设计和基于其的各项操作和分析中,能够实现完全的统一。
1.1 数字高程模型的实现
数字地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DTM)是对地面各特性进行描述的有序数值阵列。
通常情况下,其空间的水平坐标由x,y表示,垂直高度用z表示,此外也可使用x表示经度,y表示纬度。
此类地面特性是高程或称海拔高程的DTM,又名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 [2]。
相关学者根据空间结构形式把DTM分为7类:规则格点的数字地面模型、散点数字地面模型、曲面数字地面模型、平面多边形数字地面模型、值线数字地面模型、线路数字地面模型以及空间多边形数字地面模型。
因DTM包括DEM,所以其也包含7种形式。
在实际应用中数字等值线图、规则格网(GRID)和不规则格网(TIN)是最为常见的。
1.2 Grid的生成方法
原始采样点并不一定都是规则的,然而因客观条件,通常采样点数量一般都无法完全达到显示的需求,因此应采用插值法生成更多的点。
常见的插值法有样条插值及Kriging法、双线性法、反距离权法(IDW)和趋势面法。
笔者将就样条法及Kriging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1.2.1 Kriging法Kriging插值法的理念较为特殊,其考虑的首要因素即是空间位置中空间属性的分布情况。
其运算方式是先确定对一个待插点值有影响的距离范围,随后在此范围内选取合适采样点对待插点属性值进行估算。
该法是一种
求最优线性无偏内插估计量的方法,其是为了达到线性、无偏及最小估计方差的估计,在对信息样品的大小和形状、和待估块段之间的分布情况等特征及空间结构等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之后,赋给各样品值赋相应的系数,然后采用加权平均对块段品位进行估计。
1.2.2 样条插值(spline)“样条”是指采用弹性曲尺进行绘图,传统的手工绘图可用其绘制光滑曲线。
样条插值法分为分片Hermit样条法及距离函数样条法。
2.三维GlS地质勘察管理系统
随着GIS的发展,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等我们应该并不陌生了,现阶段正在向我们迈进的则是数字矿山这个新概念。
在矿山三维地质勘察管理系统建设中,采用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遵循最新的地质勘察标准和规范,实现由现有CAD型为主的岩土工程勘察系统,全面升级转变为GIS型的矿山地质勘察系统。
2.1 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分析方式。
地质勘察的组织形式一般是相对独立的工程项目。
地质勘察中最为重要的背景信息是基础地理,地质勘察领域的核心实体包括地层、钻孔及勘察场区。
地层以地质年代、岩土特性为界,将勘察场区地表之下的立体空间进行划分,形成具有相对厚度、分布特点的一些空间实体。
由于现在的三维信息处理系统对完全真实的存储及表达地层各个空间实体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只能以二维实体来模拟三维显示,尽量进行多角度地模拟地层信息。
钻孔是地表面积狭小却深度较深的柱状三维体,其储存及表示方式一般是点状实体,即确定一观测点,取得垂直特征.作柱状图来反映整个场区地下的地质情况。
勘察场区是一个地表面积一定但是深度不定的三维体,常规采用二维多边形进行存储表示。
2.2 系统数据库
矿山数据与其它的地理信息数据相比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数据量大而复杂,涉及诸多行业,未知数据较多等。
矿山作为一个实体,含多种子实体,有些子实体还具有随着矿山生产的进行而发生变化的特点,即具有时间上的变化。
总的来说,矿山数据具有多源性,复杂性,时空性,关联性,动态性等特点。
根据数据的用途、特性及类型,参照相关标准,对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的关系加以考虑,按照常规的数据库范式。
系统数据库通常可以分为地层信息数据库、基础地理数据库和工程勘察专题数据库。
2.3 系统功能
系统包括查询分析、数据维护、工程勘察成果管理及系统管理维护几项功能。
进行工程勘察成果管理时,能够将数据进行可视化管理和编辑,并进行实时更新,同时对数据的拓朴关系进行相应的保护。
可以通过SQL语言进行条件查询相关信息。
此外,该系统还能够制作及打印输出地质剖面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等,从而提升了数据维护和使用的便利性。
3.三维GIS数据模型在地质矿山中应用分析
3.1 建立数据模型
地质矿山的复杂性较高,其包括了各种天然地质体和人工设施。
所以应根据对象的特性确定描述地质矿山现象所使用的三维数据模型。
遵循的原则是描述结构简单、具有拓扑关系、满足一定的空间精度、便于处理与分析的原则。
基于地质矿山现象的复杂性,描述的数据模型也相对复杂,现阶段尚无一项
能够完全满足各种质矿山领域的三维GIS软件。
然而,三维GIS数据模型向着面对对象技术和方法来分析研究的趋势已日益明显。
3.2 数据库的可视化管理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地质矿山的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而采用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其优越性。
虽然使用传统关系数据库的Binary和备注字段能够对变长记录加以管理,然而会影响效率。
而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提供结构化查询语言,从而实现对三维空间对象的各种操作。
可视化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也是对空间数据库观测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
构建三维几何造型的方式能够作为三维物体的可视化的借鉴,然而尚无法满足地质矿山中的三维现象的需求。
随着三维对象可视化技术的迅速发展,OpenGL、Direct3D等3D引擎在进行地质矿山现象的可视化处理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Windows系统中使用VC++调用3D函数,一方面能够得到良好的三维效果,另一方面还能够降低软件开发的复杂性。
从而化解了可视化软件和三维数据模型间的接口问题。
4.总结
当前,在地质勘察领域中,GIS技术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引起了多方面对其技术难点及热点的关注。
由于信息系统驱动模式的先进性,利于操作、维护及二次开发,基于组件式GIS技术的地质勘察管理系统对地质勘察信息进行深度处理,一方面可以满足当前地质勘察数据的制图输出要求,另一方面也初步实现了勘察场区三维地质模拟,奠定了基础地质可视化分析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彭雁.基于GIS的真实地形三维重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8,01:32-33.
[2]王军.浅析三维GIS位置引擎系统项目[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08:62-63.。